h*********i 发帖数: 2605 | 1 (一)
《書》經,或者《尙書》,是六經之一,為儒學重要典籍。秦始皇34年戊子(前213)
,下令焚書,先秦典籍,多化灰蝶。其中對《詩》《書》處置最為苛酷。秦亡後,百家
典籍相繼復出,唯《尙書》面世最晚,曲折最多,“命運”最為坎坷。晉東遷,有所謂
《古文尙書》亡佚之事,復有梅赜獻《書》之舉;至南宋,吴棫、朱熹始疑其偽,元之
吴澄、明之梅鷟繼稱其偽,清閻若璩作《古文尙書疏證》,舉一百二十八例,證其偽作
;清丁晏作《尙書餘論》,定其出魏王肅之手,近世今文經學家魏源、龔自珍,康有為
亦疑其偽造,《古文尙書》為偽書,幾成定讞。近年衆多學人力攻“偽”說,余亦以為
“偽”說大謬不然。
史稱秦博士濟南人伏勝(字子賤),於秦始皇下令焚書時,將《尚書》藏於屋壁中
,入漢後,搜求遺書,僅得二十九篇。伏以此二十九篇書教於齊魯間。至漢文帝劉恒(
前179-前157在位)時,始派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學。伏生此時已九十餘歲,目盲手顫,
口音含混,《漢書•儒林傳》注引衛宏《書古文訓旨·序》說伏生其時“老不能
言,言不可曉也”, 只能由其女通傳口授。
其所著錄,乃用漢隸寫成,是為今文《尚書》;後存二十八篇,復得...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研读札记
儒家经典文献——《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而对《尚书》现存版本《古文尚书》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在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清华简”中,专家们通过研究失传多年的《尚书》原貌发现,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是“伪书”。
昨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清华简”给古文《尚书》真伪之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网友质疑“伪书”之说早有定论,作为证据的“清华简”来历不明,有出版炒作之嫌。
争议史
古文《尚书》真伪无实证
刘国忠教授告诉记者,《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这就是《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现在流传的《尚书》分为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尚书》列为禁书,规定民间所藏的《尚书》均需烧毁,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这也给《尚书》带来了“灭顶之灾”。...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503 | 4 尚书还是流传下来了, 归功于伏生.
伏生,一作伏胜,生卒年月不详,西汉经学者。字子贱,济南(郡治今山东章丘南)人
。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
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西汉今文《尚书》
学者,皆出其门。
人物生平
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
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秦亡汉立,儒家学派逐
渐复兴,惠帝四年(前191年),除“挟书律”。伏生掘开墙壁发现尚有29篇保存完好
,这便是成为中国古代史宝贵资料的《尚书》。伏生壁藏《尚书》并将其传播的事迹传
到朝廷,汉文帝非常重视,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于是文帝
派时任太常掌故之职的晃错到章丘伏生家中,当面授受。伏生因年迈不能像正常人那样
说话,他的话只有其女羲娥才能听懂,只好先由伏生言于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晃
错。终于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503 | 5 估计史记的很多上古的记载,取自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 《书》,到了汉代被
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
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
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
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
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
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
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
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
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905 | 6 看“清华简”如何宣传造假
2012-02-12
[导读]近日,一条“传世两千多年,《尚书》确系伪书”的新闻在网站和微博疯传,文
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相关专家通过对“清华简”的研究,断言传
世两千多年的古书《尚书》是伪书,不少网友惊呼自己所学的相关古文知识竟是伪造的
,还有网友称《尚书》是“史上最强盗版书”[我说两句]
龙虎网讯 2008年7月,一批“出口转内销”的竹简从香港入藏清华大学,被刻意称为“
清华简”,清华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清华简保护中心,清华简恰好成了清华大学百年校
庆的献礼,已经被宣传得无以复加。
此种手法在十年前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宣传上,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保护中心一方面说竹简是匿名清华校友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后来又说是由清华校友赵伟
国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并捐赠清华大学的。
据公开的资料,赵伟国的确为清华校友,是一个私人企业老总,先后把清华大学同方电
子、紫光集团收入囊中,被怀疑采用不正当手段廉价瓜分国有资产。清华简如果是从拍
卖行购得,拍卖行都会印刷手册,对拍卖物品做详细介绍,只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决不
会连拍卖行的名称都加以隐匿。可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59 | 7 大家不用惊慌。宋明儒学大家早就质疑这份由豫章太守献上来的古文尚书的真假了。一
贯学界的看法是献上来的今文尚书可信度高于古文尚书。
明代开始,官方科举就慢慢地把古文尚书排除在权威体系之外,纷纷采用今文尚书来做
标杆。可见,古人即使没有那份清华的竹简也不太相信古文尚书的真实性。
这篇文章的记者写的东西是很老的料了,现代考古发现证明古文尚书为假已经很久了。
同期还加强了今文尚书这个版本的可信度。
这个记者别有用心,故意耸人听闻。光说古文尚书为假,不讲今文尚书的可靠性。
实际上,如果大学里找个靠谱点的古代经典的老师听听课,都知道古文尚书是假的。一
般都是学今文尚书的。 |
|
u****a 发帖数: 6 | 8 春秋三传本身分为两个系统, 谷粱, 公羊属于今文经学, 左传属于今文经
学.西汉时, 经学家大多治今文经学,谷粱, 公羊皆为显学. 到东汉郑康成, 遍治群
经, 不分今古. 但自郑康成之后, 古文经学定于一尊. 从此左氏传大行其道.
到清嘉道年间, 戴东原, 章学诚开始注意今文经学. 到道光末年,龚定庵成为今
文经学的开路先锋,从此今文独盛, 谷粱, 公羊之学又重为显学.
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咸同之后的今文家, 都在学术之外有政治上的报负.
从龚定庵借古疑今, 要求变法, 到康南海托古改制, 到其后章太炎的用夏变夷, 无
不带有这样的痕迹. 正如陈寅恪在<<突厥通考>>序中说""时学术风气,治经颇重
公羊春秋.........恐于时事不无干系". 而曾涤生却是个折衷者, 意欲学郑康成
, 遍治群经, 不分今古,但可惜未能全竟其功. 其原由也许正如王湘绮在给曾涤生
的挽联中所说, "致身何太早",所以"异代不同功". |
|
g******t 发帖数: 18158 | 9 北大撕逼文,不知道房德邻有没有领到NED的狗粮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0 清华简《保训》献疑
稿源: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 作者: 丁进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1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2 《中国哲学史》房顶
清华简《保训》献疑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代传宝...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3872 | 13 重点是想清楚我们想从文学里得到什么。主流不主流不是最重要的,主流的并不一定就
好。比如像郭敬明、韩寒之流很主流的样子,但是真的够好吗?四大名著都不是那个时
代的主流文学,但是今天却被当成经典,而且他们确实有成为经典的理由。金瓶梅别说
是非主流了,甚至应该是大毒草,就算今天在大陆也只能出版洁本,但无法湮灭它文学
上的价值。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想通过文学更好的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
那非主流文学反而可能更真实。
社会达尔文主义确实是鲁迅那代人思想上的弱点,但也确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从厚古薄
今一下转到厚今薄古,弯子转的是很大,但是在西方施加的强大生存压力下,求生的本
能占据上风也算是正常的反应。所以先活下去成为鲁迅思想的一个核心点是可以理解的
。关键是在压力大大减轻的今天,当我们可以稍微安下心来重新认识历史,认识传统的
时候,不要求全责备。要按照陈寅恪说的,以了解之同情的意识和原则,理解特殊时代
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其实,厚今薄古不仅有外部压力和思想根源,也有中国文化演
变的内在规律。关键词就是今文经学。中国每到变革时代就是今文经学亢奋的时候。晚
清今文经学最有名的代表是康有位师徒...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4 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
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
佛道乎哉?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
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
。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
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
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
。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
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
昧故也。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卽...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5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21441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john (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传世两千多年古文《尚书》被证实确系伪书 sohu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22:15:29 2012, 美东)
http://cul.sohu.com/20120105/n331228847.shtml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
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2605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john (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传世两千多年古文《尚书》被证实确系伪书 sohu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22:15:29 2012, 美东)
http://cul.sohu.com/20120105/n331228847.shtml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
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174 | 18 好像是半年前的新闻了: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
。然而,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
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
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
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19 梅献尚书总共五十多篇,差不多一半是今文尚书,剩下的是伪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这种儒家典籍,汉朝和三国都刻在石经上(你自己也提到熹平石经),放在太
学里,太学生人人可以拓印。这相当于有了印刷版,流传范围广了去了,怎么可能失传?
宋朝的吴棫、朱熹这些就是发现伪古文尚书的句子比今文尚书浅显,才开始怀疑伪古
文尚书是假的。 |
|
u*****a 发帖数: 9489 | 20 上篇
文王八卦
据说周文王在忍痛吃掉了儿子的肉之后,才被商纣释放。这似乎流于野史传说。但在商
人的殷墟遗存和甲骨文献里,这种行为再平常不过……
公元前一千余年,《旧约》中以色列大卫王之世,《封神演义》的传说时代。正当壮年
的商纣王君临“天下”,统治着亚欧大陆最东端的华北平原。
此时的周文王,只是一个远在西陲(今天陕西)的小小部族酋长。好几代人以来,周族
都臣服于商朝。文王周昌已经年过五旬,[1]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十足的老人,且又痴迷
于怪异的八卦占卜,更给这个撮尔小邦笼罩了沉沉暮气。
一支商军突然开到西部,逮捕了周昌,将他押解往商朝都城——朝歌。这是商人一次惯
常的惩戒征讨。数百年来,商王对于他征服之下的数百个邦国、部族,都是这样维持统
治的。
这次的结果却迥然不同。
尘封梦魇
三千年后的今天,河南安阳殷墟,黄土掩埋着殷商王朝最后的都城:朝歌。
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者在这里发掘出了数量惊人的被残杀的尸骸,一起出土的甲骨文
显示,他们死于商人血腥的祭祀典礼。累累骸骨告诉世人:这里掩埋了被忘却的血腥文
明,梦魇般恐怖而悠长的岁月。
在殷墟一座宫殿旁边,发掘出一百多座杀人祭祀坑,被杀人骨近六百...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324 | 21 http://cul.sohu.com/20120105/n331228847.shtml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
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
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
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3872 | 22 无知就乱喷是不对的。
从先秦到明清,中国文化的演化继承关系是一目了然的。
先秦文化经过战国末年的激荡,在汉朝前期融合为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为代表的儒家
,其中掺杂了阴阳五行、黄老学说(在政治上失势后潜伏在士大夫文化里面)等;魏晋
时期老庄思想重新兴盛过;然后就是佛教西来,经南北朝和隋唐,至北宋中期开始,成
功跟传统儒家融合为程朱理学,其中又分出了陆九渊的心学;明朝王阳明继承心学理路
,把陆王心学发扬光大,并东传至日本,成为德川幕府的官方意识形态;明亡后,江南
经学家在反思历史和适应现实的基础上,搞起了乾嘉考据,在学术上实际上是古文经学
(或汉学)的复兴;清后期到末年以龚自珍、康有为为代表,倡导革新的今文经学重新
兴起,实际上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化思想革命的大幕。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
等人的革新思想,都是以今文经学的“复活”为先导的。
话说回来,西方文化也不是没有传承关系。欧洲文艺复兴是以古希腊罗马经典从阿拉伯
人手里重新传回西欧为起点的;同时,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一直保存在基
督教神学里;在遇到回归的希腊典籍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快速发生了化学反应,开
启西方近代文化思...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3 上街的傅斯年罗家伦可跟共党没关系
再往前蔡元培主张废读经,他是前清翰林
鲁迅反对读经,他自己经典私塾教育读遍十三经注疏。
胡适算神童了,从小读四书五经,即使这样,他自己也说:
《诗经》起初还好懂,读到《大雅》,就难懂了;读到《周颂》,更不可懂了。《书经
》有几篇,如《五子之歌》,我读的很起劲;但《盘庚》三篇,我总读不熟。我在学堂
九年,只有《盘庚》害我挨了一次打。后来隔了十多年,我才知道《尚书》有今文和古
文两大类,向来学者都说古文诸篇是假的,今文是真的;《盘庚》属于今文一类,应该
是真的。但我研究《盘庚》用的代名词最杂乱不成条理,故我总疑心这三篇书是后人假
造的。有时候,我自己想,我的怀疑《盘庚》,也许暗中含有报那一个“作瘤栗”的仇
恨的意味罢?
《周颂》,《尚书》,《周易》等书都是不能帮助我作通顺文字的。但小说书却给了我
绝大的帮助。 |
|
x*****i 发帖数: 1329 | 24 《九年的家乡教育》
胡适
一
我生在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1891年12月17),那时候我家寄住在上海大东门
外。
我生后两个月,我父亲被台湾巡抚邵友濂调往台湾;江苏巡抚奏请免调,没有效果
。我父亲于十八年二月底到台湾,我母亲和我搬到川沙住了一年。十九年(1892)二月
二十六日我们一家(我母,四叔介如,二哥嗣秬,三哥嗣秠)也从上海到台湾。我们在
台南住了十个月。十九年五月,我父亲做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各营。台东是
新设白州,一切草创,故我父不能带家眷去。到十九年底,我们才到台东。我们在台东
住了整一年。
甲午(1894)中日战争开始,台湾也在备战的区域,恰好介如四叔来台湾,我父亲
便托他把家眷送回徽州故乡,只留二哥嗣秬跟着他在台东。我们于乙未年(1895)正月
离开台湾,二月初十日从上海起程回绩溪故乡... 阅读全帖 |
|
w**w 发帖数: 5391 | 25 潜龙在渊 20
虽然有曹丕意外的搅局,但当日朝议本身并无任何悬念,只是简单地通报了董承叛
乱的经过,宣布了张绣军的正式合流。除此以外,没有涉及到任何奖惩赏罚——毕竟这
是汉室的小朝廷,真正的决策,还得要曹公的司空府来决定才行。
孔融照例站出来唱起了反调,要求荀彧和满宠不得轻慢罪臣,须按三公仪轨予以礼
遇。这个要求照例被忽视了。孔融又要求亲自参加审讯,这也被荀彧婉拒。
散朝之后,孔融追上司徒赵温,把他拦到了宫门前。杨彪已倒,董承败亡,如今洛
阳系的最高领袖,就是这一位赵温。赵温的资历,比朝中任何人谁都老。
“董承已败,子柔你有何打算?”孔融直言不讳地问道。
赵温揉了揉太阳穴。有些心力憔悴地回答:“事已至此,荀令君已答应不追究其他
人责任。汉室薪火,能留一点是一点吧。”
孔融知道赵温这个人忠心是有的,但是缺乏魄力和主见,要不然也不会贵为三公,
却没多少人把他当回事。他看看左右无人,搀着白发苍苍的赵温走到一处僻静之地:“
子柔,杨公、董公虽不在,朝中还得有人与曹公相持才行。不然曹氏得寸进尺,乘势进
逼,再...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6 孔子改制考
百科名片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康有为著,是一部变法理论著作。
目录
康有为基本介绍
1. 个人简介
2. 相关信息
3. 《孔子改制考》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康有为基本介绍
1. 个人简介
2. 相关信息
3. 《孔子改制考》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康有为基本介绍
个人简介
康有为,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别号更生,晚号更?,又号天游化人,门生尊
为南海先生。出身于以理学传家的封建官僚家庭。有为少年聪颖,又加上家庭环境的影
响。四岁时就会识字,五岁能够背诵几百首唐诗。六岁入私塾,师从番禺简凤仪,当年
就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老师出“柳成絮”为题让他作为
,康有为应声而答“鱼化龙”,听这说件事的人都认为康有为是个能干大事业的人。后
来,他拜读广东名儒朱九江门下,深受老师“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 阅读全帖 |
|
c**o 发帖数: 6 | 27 常 州 学 派
今文经学派形成于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尊奉为官方正统学说。儒学大师董仲舒治《公羊》学,以“大一统”和“君权神授”为中心,贯穿仁义学说与礼乐和合思想,作为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创始了西汉今文经学。
西汉历代统治者都广开献书之路,多方搜求古书,百年之间,皇家“秘府”(国家图书馆)“书植如山”。孔子后裔孔安国先后献上孔子故居夹墙中发现的先秦经卷,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秘府图书也发现了先秦经卷。这些先秦经卷都是用先秦通行的小篆书写的。小篆是秦汉以前通行的
文字,称为古文。因而先秦经卷称为“古文经”。西汉通行的本子是经生用西汉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的,称为“今文经”。
同一部经书,如果只是书写字体不同,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是有几部经,不仅文字有出入,而且内容不一样,篇目多少也不一样,甚至有的只有古文本而没有今文本了。经学家各尊师说,各信所据经本,由“门户之见”进而形成对抗的两派: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以汉武帝为代表的西汉统治阶级尊崇今文经学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君权神授”为中心的谶纬神学。问题是专制 |
|
d*****g 发帖数: 1616 | 28 http://theory.jschina.com.cn/a/200904/t32280.shtml
摘要: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
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
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
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伪史
作者简介:杨善群(1937-),男,上海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
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在史坛崛起,其领导人
物顾颉刚被称为“疑古大师”[1]。从1926到1941年,《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
(第七册分为上中下三本),洋洋数百万言,人们称其为“疑古文献的大成”[2],
在史坛上掀起一股巨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物—
—有关的古籍竹简、帛书不断出土,人们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需
要对《古史辨》的成败得失重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它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检查和反思,
以利于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正如已... 阅读全帖 |
|
n*********h 发帖数: 264 | 29 尚书的确记载是孔子编撰,但到汉初时已经失传,只有一个老儒生记得些,便把他记得
的背下来,就是所谓今文尚书;后来又有人自称在孔子家宅墙壁里发掘出一些古文,所
谓古文就是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写的,不是汉朝的文字,其中就有古文写的尚书,这些古
文尚书不但包括今文尚书内容,还有其中没有的,现在说假的是说确定其中添加的是假
的,这打假和孔子没半毛钱关系啊同学。 |
|
D*****i 发帖数: 8922 | 30 小白还挺多。
梅赜献的尚书里包括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何来今文尚书失传的说法? |
|
J******y 发帖数: 1442 | 31 梅献尚书自称来自孔安国的古文尚书,部分篇目与今文尚书略同而已。一般认定,比今
文尚书多出的篇目为伪作,其余为真伪杂糅。
今文尚书原书晋代既已失传,只有篇目流传,后人只能在古书中的引用和熹平石经的残
片去知道一点。 |
|
d*******s 发帖数: 695 | 32 似乎文中说的是分封了一个庶子到绍兴?那很南边了啊,说明当时夏朝控制的区域已经
挺大的,说是王朝应该没有问题了。
今文尚书里两篇夏书,第一篇是《禹贡》,也就是九州的划分,这种规模的地理划分,
不是个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国家根本无法完成。而且今文尚书一般被认为是信史。 |
|
g******t 发帖数: 18158 | 33 看“清华简”如何宣传造假
分类:清华简 | 标签: 清华 竹简 造假
2015-04-23 14:13 阅读(1)评论(0)
2008年7月,一批“出口转内销”的竹简从香港入藏清华大学,被刻意称为“清华简”
,清华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清华简保护中心,清华简恰好成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
,已经被宣传得无以复加。
此种手法在十年前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宣传上,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保护中心一方面说竹简是匿名清华校友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后来又说是由清华校友赵伟
国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并捐赠清华大学的。
据公开的资料,赵伟国的确为清华校友,是一个私人企业老总,先后把清华大学同方电
子、紫光集团收入囊中,被怀疑采用不正当手段廉价瓜分国有资产。清华简如果是从拍
卖行购得,拍卖行都会印刷手册,对拍卖物品做详细介绍,只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决不
会连拍卖行的名称都加以隐匿。可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知道这家拍卖行的名字。
笔者忝为上古史研究队伍中的一员,承蒙多次被问到对清华简的看法,有位老教授还不
耻下问地跑到我办公室来,我感到非常为难。因为我在2003年编了一套《古史考》,系
统地就“走出疑古时代”口号和...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34 何新希腊伪史批判:亚里士多德著作是阿拉伯人教给欧洲的!
20120823
前文已经指出:堂堂辉煌的古希腊哲学之最伟大代表亚里士多德先生,其全部著作在中
世纪已经失传——连一份目录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在整个中世纪漫长的近千年里,
”西方拉丁世界中其实并无人知道谁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必然要问——现在传世的洋洋大观的所谓亚里士多德著作,又是从
何而来的呢?一定会让中国那些言必称希腊的希腊粉丝们掉眼镜的是——这些浩浩荡荡
的所谓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并不是来自希腊,而是来自中古时代的阿拉伯学者。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的权威翻译家苗力田先生指出:
“——12世纪之后,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西方人士通过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洛依(
Averroes)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著作,并从希伯来语转译为拉丁语。
大约在1255到1278年,绝大部分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已有拉丁文本。不过,在这一时期由
佛兰德翻译家莫依(Moerbecke)所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拉丁文本中,还有一半是从阿
拉伯文转译过来的。
在14世纪末年,出版家阿尔杜斯·曼努修(Aldus Manutius)出版了...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5 第一篇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
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案可查。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
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
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
学,盖将一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
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
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
此。
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我的学
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你都应该如此。我写王国
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我对胡适也骂过
。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
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6 2017-11-08全美文摘微信号
功能介绍
热爱生活,传播分享真善美!
第一篇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
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案可查。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
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
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
学,盖将一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
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
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
此。
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我的学
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你都应该如此。我写王国
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我对胡适也骂过
。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37 哈哈,康有为倒没有承认,是帮他写书的梁启超后来都不以为然,评论他老师"好博好
异",好作惊人语,为了自己结论不惜伪造,扭曲证据,不是科学滴态度。康有为写这
个,也不是全无来由,一个是政治上他要改制啥的,一个是清代原来尊古文经学,但是
后来又推崇今文经学。古文今文经之争,从汉朝一直吵到清朝,是经学家津津乐道的话
题。大概汉代是今文经为官学,然后刘歆尊古文经,他跟王莽混一起,王莽要托古改制
么,然后尊刘歆是国师啥的。好象顾颉刚就说过刘歆添加,改过一些古文经传里的东东
。但是这些是少数,不能因此就说刘歆全部伪造吧。钱穆批判过康的这个新学伪经考,
好象他就是因为这个成名的?刘歆搀杂点东西之类也不奇怪,这也是家学渊源,他爹地
刘向就乱写,刘知己史通里就说过,刘向
观刘向对成帝,称武、宣行事,世传失实,事具《风俗通》,其言可谓明鉴者矣。及自
造《洪范》、《五行》及《新序》、《说苑》、《列女》、《列仙》诸传,而皆广陈虚
事,多构伪辞。非其识不周而才不足,盖以世人多可欺故也
但是像康有为说啥刘歆全部伪造古文经传,那肯定不可能。当时治经学的比如左传又不
止刘歆一个人。然后尚书好象古文后来又丢了,魏晋时候...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草蛇灰线
大仲马说,历史之于小说,是挂衣服的钉子,那么衣带诏就是本剧的第一枚钉子。由衣
带诏的实笔,生出盟书这一道虚笔,继而生出一个完整的空间,如同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物参与了进来,时代活泛了起来。有人评论这是罔顾历史一味戏
说。什么是虚,什么是实,盟书是虚,而其后所有人物的性格、立场、动机却是实,虚
实相生,这才是小说最为高妙之处。而对于一个早已耳熟能详的时代,这个切口够不够
自然,引发的风波和持续的影响力有多大,其实非常考验编剧的功力。目前看来,这个
切入点选取得不显山不露水,没有非常突兀地声明某种立场,然后站在此立场上把人物
分成对立的阵营(这是大多数历史剧的套路),而是很巧妙地融入了时代,细细品题,
其中却有惊涛骇浪。如开篇司马防对华佗说,我看见衣带诏上有先生的署名,这说明他
看过盟书和衣带诏,甚至很有可能签了名,以他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的官
位,汉臣会拉拢他一点也不出奇。然后与杨彪耳语,说那人没有签名,目测是荀彧,这
让我想到了刘瑾擅政中的李东阳,总要留一个人,来救螳臂当车的英雄吧。然后杨修从
杨彪的言行中觉察到危险,叫住送聘礼的下人,在聘礼里塞了...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267 | 39 尹钛:实际政治与高谈政治
时间:2010-01-20 17:41 作者:尹钛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3次
张中行撰文回忆章太炎,说提起章太炎先生,总是先想起他的怪,而不是先想起他的学问
。“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
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
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
是医道,这不只是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其实,章太炎的自评诸项之中,其自许最
高的恐怕还不是医术,而是政治见识。时人都知道,章太炎与人讲音韵、训诂,不甚轩昂,
与人谈政治,则眉飞色舞。对此,章的朋友马叙伦颇为无奈且惋惜:“余素不乐太炎与闻
政事,盖太炎讲学则可,与政则不可;其才不适此也。徒能运书卷于口舌之间,观此所载,
几若洞烛无遗,亮猛复出,而其实每违于事势,然四方当局皆重其名而馆之,亦实非能尽其
言也。”
忽然想起章太炎的自知与他知之反差,是因为最近重读了张鸣先生的《再说戊戌变
法》一书,其中分析到了章太炎的政治对手康有为、梁启超师徒诸人的政治实践与...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419 | 40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0462/40463/3175112.html
钱玄同的身世颇为奇特,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大家所熟悉的物理学家钱三强,是钱玄
同的二公子。
钱玄同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65岁,难怪会有一个大34岁的大哥钱恂。父亲死时,钱
玄同还小,长兄为父,因此他对大哥钱恂很畏惧,钱恂是晚清的名人,曾在日本、俄国、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做过外交官,知道满人怎么回事,所以思想颇开放。钱玄同是章
太炎的弟子,上世纪30年代初,他已经是很有名的教授,章太炎来北京讲学,他执弟子礼
甚恭,马前鞍后唯唯诺诺,亲自为老师翻译,因为章的浙江话,很多北方同学听不懂。他
的这种举动,一时传为尊师的美谈。其实他也只是做做样子,根据旧的家法,像他这种有
违教诲的弟子,早就应该逐出师门。
当时不少学者都激烈偏执,但像钱玄同这么极端,还真不多见。他自号“疑古玄同”
,对过去的大师,常持坚决否定态度。作为古文派大师章太炎的入室弟子,钱玄同受老师
影响,有非常高的古文经学造诣,然而他后来也拜今文经学大师崔适为师,并自称“乃始
专宗今文”。实事求是地说 |
|
u****e 发帖数: 118 | 41 偶尔翻了一下《周礼》, 见到里面提到,
康有为自《新学伪经考》(1891)以为,刘歆伪造《周礼》、《逸礼》、
《古文尚书》、《左传》、《毛诗》,又点蹿《史纪》以就己说,
(觉得有些好笑, 刘歆这人也是太牛了,做了如此浩大的工程,)
曰:"日后世之大祸,日任奄寺,广女色,人主奢纵,权臣篡盗,是尝
累毒生民,覆宗社者矣,古无有是,而皆自刘歆开之"
王莽托古改制,似乎鲜有好评,《周礼》确实也有些颇不可信,刘歆身为
新臣, 此后开启今文学派与古文经学的争端,
晚清今文学派疑经辨伪思想的影响影响了古史辨派, 鲁讯所说的"以为
禹是一条虫"的顾颉刚,受到古文学家章太炎,维新运动之领袖康有为,
以及钱玄同,胡适诸人的影响,而古史辨派应当是在建国后占据了主流,
而钱穆则和顾颉刚胡适诸人观点龃龉,著有《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
的政治和历史〉》,《驳胡适之<说儒>》,
《周礼》中所记职属众多,以及奄寺,妃嫔之类, 恐怕搀假甚多, 先秦
的权力和资源, 不可能有秦汉时那么集中,丰富和统一, 若以《周礼》,
何异于十羊九牧, 而以当时的生育水平,存活率和平均寿命,奄人不可能
大量产生于奴隶之中, 只能少量来源 |
|
c****u 发帖数: 3277 | 42 看样子至少能校正不少今文尚书的篇章了。这个太猛了。地下出土一个东西,古文今文
之争
都可以闭嘴了。 |
|
l*****f 发帖数: 13466 | 4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最近大概看了一些。本来想给娃熏陶下我们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不过自己看得也蛮有
趣味。这个系列一共七集,讲文字发展历史,我觉得前面几集更有趣一点,还算比较系
统的讲汉字这个起源发展的过程。第一集文明晨曦从传说中苍颉造字讲起:苍颉造字,
而天雨粟,鬼夜哭。战国时候成书的世本-作篇说:“沮诵、苍颉作书。”传说这二人
为黄帝史官,文字由古老时代即开始存在发展。但是目前出土的最早成熟系统文字只有
殷墟甲骨,甲骨文之前的漫长岁月,如果有一个积累总结与统一的过程,为什么至今还
没有发现?这集里面总结了目前考古发现的远古遗迹,器物上的符号,称为初文阶段,
比如贺兰山山石上发现的壁画,距今约一万年前,里头大麦地岩画,有"日"字跟甲骨
文日字狠相似,同时却也跟埃及印度消失了的象形文字也类似。新石器时代则有陶符等
,如浙江的良渚文化发现的良渚陶符,还有大汶口文化陶符,其中有一个这个符号,第
二行第一个
上面是日,下面是山,中间像云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以为是日出之象,为旦字,有
人以为日落之象,为炅字。此符号在不止一个地方出现,似乎已经有交流信息的作用,
所以可能已经算"前文字"?另外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了最古... 阅读全帖 |
|
|
w**w 发帖数: 5391 | 45 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停了,许都内外触目皆白,有若举城缟素。这应该是开春前的最后
一场雪,附近的农人都说今年只要不闹兵灾,说不定会有个好收成。
这一日气候晴好,一串长长的队伍从许都的正北厚德门徐徐开出,朝着城北的和梁
而去。队伍中有当今天子与皇后、尚书令荀彧、司徒赵温以及朝廷百官,就连曹公的大
儿子也来了。队伍的仪仗十分简陋,仅仅只有皇帝与皇后的座驾是一辆翠羽黄里的双辕
马车,卤簿只有十余名打着冠盖的黄门。其他皆为轻车,许多人甚至不得不在雪泞的土
路上步行。
翊扈左右的原本该是羽林、期门二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被别的卫队替换。这
些卫队分成了步、骑两部:步兵皆着黑甲,乃是曹仁营中的精锐;骑兵则是张绣的西凉
精骑,马头上还蒙着褪毛的深褐兽皮。
这些倒霉的文武百官之所以要艰苦跋涉,全因为孔融在数天前上的一道书。
孔融上书的内容很简单:“农者国事,天子当亲耕籍田,劝民始耕如仪。”
正月亲耕,本为汉帝每年必行之礼。只是前些年汉室颠沛流离,别说田了,连立锥之地
都没有,这些仪礼自然无人提及。到了许都之后,诸事都出于司空府,朝廷更不需要操
这份心思。孔融忽然提起来这么一出,荀彧居然不好拒...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2 19:12:54 2011, 美东)
刘晓东: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作者:[刘晓东]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浏览:[432] 2010-07-30
摘要:本文探索了西汉初年崇尚黄老之学的社会原因以及其“因循”与“无为”的具体
内容,指出将黄老之学作为政治观念转移到老庄之学作为人生观念的变化过程,强调了
东汉时期“独行”与“逸民”的风气对魏晋崇尚老庄的作用和影响。
就一般情形来看,大凡一种学说,在其泛化性承传中,既有与其他学术思想的交融
,又有其自身的分化,正如一条河流,在其流经过程中,既有与异流的交汇,又有其自
身的歧出。尤其当这一学术具有较长时期的社会需求时,其承传过程中的历史境遇便规
定了它盛衰承变的命运,也正如一条河流,其所流经的地势通塞形成了它直huí@①
流演的状态。对学说来说,社会要按照时代的需求对它...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759 | 47 ————————————————
老北大留学印象
□吉川幸次郎
现在的北京大学的红色正门,涂金色的装璜、门前有狮子,是原
来燕京大学的正门。我没去过燕京大学,但知道当时在北京有一条顺
口溜,叫“北大穷、燕大阔、清华俊、师大老”。我在哪里读到的,
女学生之间流传着这个顺口溜,找男朋友时管用。
说北京大学的学生贫穷真是没有错,看上去他们的生活都很简朴。
首先,穿西服的学生几乎没有,好像只有可数的一二个人穿,大多数
都是深藏蓝色的中国式粗布衣服。但燕京大学几乎都穿西服。所以,
有时在向燕京大学方向去的汽车上偶然遇到他们,都用英语说话,使
我感到有点异样。
此外,我在其它大学还当过旁听生。中国大学是与北京大学的浙
江系派的诸先生合不来的人组成的大学。与北京大学的钱玄同并列为
章炳麟门下四天王之一的吴承仕,号检斋,他就与北京大学合不来。
章炳麟此人,像大家知道的那样,他是古文派。汉代经学有古文派、
今文派之分,尊崇古文派的《春秋》解释是《左传》,但他的解释又
与传统的《左传》解释不一样,如章炳麟认为《左传》中含有丰富的
革命思想。而与《左传》及其他古文派对立的今文派推崇的经典是
《公羊传》,章炳 |
|
f*****e 发帖数: 939 | 48 [ 国士 ] 于:2010-06-30 03:01:04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2997045 www.6park.com
1967年1月13日晚上,文革向纵深发展之际,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们
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关于这次谈话,2010年5月16日何新在其博客中以
《何新读史札记:毛泽东与刘少奇最后会面出题难之——要刘读三本怪书》为题写了一
篇文章对毛泽东推荐的三本书进行了分析,6月7日北京日报发表了浙江大学署名散木的
政治学教授的文章《毛泽东向刘少奇推荐的几本书》。具体内容可见http://blog.qq.com/qzone/622002641/1276043071.htm。从这两篇文章内容来看,在两篇文章共同关注的焦点:毛泽东推荐这三本书用意何在,散木完全没有论述,而何新在给出几个猜测之后,也以“毛泽东竟要刘少奇回去读这三本特殊的书,是耐人寻味而别具深意的。”作为全文的结尾。
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和对毛泽东的喜爱,本人查阅了这几本书并试图在何新文章的基础之
上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1、关于这几本书的书名
刘少奇的女儿...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939 | 49 [ 国士 ] 于:2010-06-30 03:01:04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2997045 www.6park.com
1967年1月13日晚上,文革向纵深发展之际,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们
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关于这次谈话,2010年5月16日何新在其博客中以
《何新读史札记:毛泽东与刘少奇最后会面出题难之——要刘读三本怪书》为题写了一
篇文章对毛泽东推荐的三本书进行了分析,6月7日北京日报发表了浙江大学署名散木的
政治学教授的文章《毛泽东向刘少奇推荐的几本书》。具体内容可见http://blog.qq.com/qzone/622002641/1276043071.htm。从这两篇文章内容来看,在两篇文章共同关注的焦点:毛泽东推荐这三本书用意何在,散木完全没有论述,而何新在给出几个猜测之后,也以“毛泽东竟要刘少奇回去读这三本特殊的书,是耐人寻味而别具深意的。”作为全文的结尾。
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和对毛泽东的喜爱,本人查阅了这几本书并试图在何新文章的基础之
上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1、关于这几本书的书名
刘少奇的女儿...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50 昨夜入寐,忽觉形神漂移,乘风而行。至一广厦,琼楼玉宇,耸然有切云之崔巍。仆望
之良久,不知所在。忽又有四人携手谈笑而来。为首一人,头戴十二旒冕,身着交领右
衽之玄色上衣下裳,容貌俊伟,气宇拔群。第二人戴黑色幞头,身着明黄圆领衫,眉目
清朗,英武不凡。第三人衣裳形制与第二人相同,头戴翼善冠,昂然伟器,龙啸鹰扬。
第四人身着灰色硬挺中山装,面容可亲,目光坚毅。
仆惶惧甚,手足无措。四人趋前,其为首服玄衣裳者笑问曰:“子下界凡人乎
?神明乎?鬼魅乎?”
仆答曰:“下界凡人尔,敢问四位尊者何人?”
玄衣裳者曰:“吾大汉孝武皇帝也,此戴幞头者大唐太宗文皇帝也,翼善冠者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末者中. 华. 民. 国大总统孙文也。”
仆大惊,战栗欲拜,武帝笑而止曰:“吾非子之君,子非吾之民,毋拜,长揖
可矣。”
仆揖四人,遂问曰:“四君何以在此?”
武帝答曰:“天帝以吾四人有功于社稷黎民,故简拔为神,位列仙班。然淹留
仙境已久,中山先生以下之国情概不知晓,子既从现世来,请为吾等言之。”
仆大惑,不知何以应。太宗曰:“无妨,试言当今为何朝何代?”
仆答曰:“当今为同生朝,已四代矣。”
太祖问曰:“何谓同...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