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n 发帖数: 53185 | 2 这要看是哪方面的知识了,我对野史情有独衷,就是喜欢古代的八卦。
你们这些坏人老是81,81的乱叫我,搞得老爷去gym也神经兮兮的只找81号locker用。 |
|
s********9 发帖数: 4395 | 3 你这哪儿听来的?
不过有人蛮博学,上次和一朋友聊天,说到李清照,他问:阿,她她二舅的女儿,不是
秦桧的老婆咩? |
|
g******n 发帖数: 53185 | 4 戚继光还送了张居正俩西域妞,美的不得了,估计是受了李白那句胡姬貌如花的启发。李清照她二舅家的闺女咱不熟,李清照死了丈夫以后好象挺风流的,不过文科女人风流一辈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
|
y****g 发帖数: 36950 | 5
呵呵,不要靠电视剧了解真实生活。
其实我也不认为66真的了解中年男人的生活,也就是听说了一些素材而已。毕竟她不可能去亲自体验中年男人的生活。
等你到了那个年龄段慢慢想办法体验吧。 |
|
|
y****g 发帖数: 36950 | 7
刚和一个和电影业相关的台湾mm网上聊起来这个片子,她说:
我們還沒看過,確實是很有名,因為他是台灣花最多錢的電影
也虧大了
沒有得什麼獎,票房也不如預期
網路上毀譽參半
大家都因為導演是魏德聖而不敢苛責
應該說是不忍心苛責
所以到底好不好看?我倒是想看点血腥暴力杀日本人的,不过说成这样,搞得我没兴致了 |
|
|
j**4 发帖数: 10425 | 9 me! give me 10 wei3 bi4!
i like fatter guys. muscles turn me off! |
|
|
|
s********9 发帖数: 4395 | 12 切,切,切~~~
不要和彩虹版的人分。。。。。 |
|
|
|
|
|
a********a 发帖数: 3176 | 17 是不是我读过的梁实秋译的'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 我还看过个根据这个故事编
的电影,译为"天堂窃情"。 抄刚查到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08b3a0100mdu0.html
英译本编者序
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信札,大约是在西元一千一百二十八年间用拉丁文写的,最初发表
是在一千六百一十六年在巴黎。拉丁原本于一千七百二十八年初次在英国发现,以后译
本甚多,此处所用之阙名氏的译本是一千七百二十二年间刊行的。这实在不是翻译,而
是述意,不过其文笔之灵敏及情致之缠绵,实最足以表现原著的精神。这两位著名的情
人的故事,在信札里已叙述得明白,他们的生平大略如下:
阿伯拉,是伦理学教授,又是天后宫的牧师,当时是极著名的一个人,年三十七岁,一
向过的是理智的生活,轻视情感。一天遇到了哀绿绮思,年方十九,才色双绝,于是一
见倾心,自沉于情海,那种一往情深的态度真是不可及的。理性与宗教都抛到九霄云外
;他想和她结婚,同时她也同样恋爱着他,但是婚姻足以阻止他在教会里的升发,所以
她竟拒绝了他。不过她的身心早已默许了他。她生了一个孩子,阿伯拉坚持要和她秘密...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1949 | 18 有一段时间没看电影了,恰好看到这个,花了4个小时看了一下,整体还不错。
本来想说一大堆,还是决定简单写几句。剧情是马关条约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台湾
原住民反抗日军统治的故事,根据史实改编。
整个电影让人想到很多类似题材的电影,《勇敢的心》,《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与
狼共舞》,《阿凡达》等等等等。上半部整体拍的不错,下半部就有点拖沓了,不是拍
的拖沓,而是剧情拖沓。剧情有一些地方转合的比较突兀一些,而且不少地方好莱坞味
太浓,比如战斗奔跑期间抬头看个樱花,打仗之前看个彩虹之类的(当然这个和赛德克
族的传说有关)。电影的配乐算是个败笔,整体交响乐的烘托给人低沉,舒缓的感觉,
有的地方甚至是悠扬,而整个剧情一开始就奠定了悲壮的基调。这个可能跟导演想宣扬
的观点有关,是让人郁闷的地方。
现在就说两句郁闷的地方,看了这片子憋了一大口气。这片子看完感觉导演想站在一个
中立的角度来叙述一个历史事件。但事实上可以感觉到台湾在被日本殖民50年后那种骨
子里对日本的肯定甚至说感激的一种情怀。整个剧情是原住民的反抗,拍摄出来的感觉
更多是对日本人的屠杀。让人郁闷的是日本人善于以夷制夷,在“暴乱”开始后依...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6354 | 19 沙发~~这个电影听起来很不错啊~~
哈哈,“邮局,学校和铁路,是一直忍下去等几辈子后被日本同化,还是宁死不屈博一下赢取男人的尊严和骄傲?”,你的答
案很明显啊~~不过偶觉得你这个观点太大陆化了,很有些古代宁死不投降的意思~~ |
|
D3 发帖数: 1949 | 20 这个不是大陆化,是男人化吧,呵呵。
这个看看全球各民族的反映,各方面的电影作品(文学的就不太清楚了),对大多数雄
性荷尔蒙主导的人来讲答案还是比较明显的。
事实上人类的发展史要么是扩张,要么就是争取自由独立,而且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
一下赢取男人的尊严和骄傲?”,你的答 |
|
k***n 发帖数: 11247 | 21 台灣人文化跟中國人一樣,要是中國人都寧死不屈了,今天中國人的血統就大大不同了
。。。。。。 |
|
D3 发帖数: 1949 | 22 人多了文化就杂了。这个电影是以现代人的观点来展现原始狩猎民族的历史,所以还是
比较让我郁闷。
美国的普世价值输出力的确够强大。 |
|
a******m 发帖数: 3422 | 23 有时候觉得,台湾人甚至日本人,保持了更多,更正宗的东方文化。
中国大陆的将来,也许比美国化还西化。。。
还是个现在进行时。。。 |
|
|
x******i 发帖数: 14369 | 25 这个电影看名字还以为是歌剧类的,偶说你怎么换口味了呵。
原来是海角七号那个导演拍的,现在很多战争大片都喜欢站在中立的角度叙事,以后没
准都往这个趋势发展了。
台湾好像从没有拍过那么大制作的历史大片,如果影片真的不错的话,那台湾电影就又
有新看头了。 |
|
D3 发帖数: 1949 | 26 这就是美国普世价值的影响啊,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待战争,这个亚洲导演学的挺快,但
他们似乎忽视了美国战争大片在宣扬战争中的人性时,基本从来没放弃过对自由的宣扬
和对战争残酷的揭露。
这部片子有宣扬本土文化的意图,但导演的视角却完全是一个旁观者,所以本身就比较
矛盾,这个我感觉还是因为有对日本复杂的情绪在里面。
说到普世价值立刻又想到了《Turtle can fly》,本来是讲战后的孩子们的,结果结局
来了个美国大兵来临拯救世界,本来一部好片子看到最后倒胃口了。 |
|
D3 发帖数: 1949 | 27 去WIKI和百度看了一下雾社事件史实,鼻子差点气歪了,我的直觉和判断还是很准的。 |
|
x******i 发帖数: 14369 | 28 呵呵,就是这样滴,想要把“我”见去掉来描述一个事情是很难的,这片子看TRAILER
就感觉到是在宣扬本族本土文化,战争历史排第二。所以也没啥好气的说。 |
|
f**********4 发帖数: 2617 | 29 所谓“中立”态度看来楼主还是难以适应呀。
如果楼主有认真看看维基的话,就应该知道日本正规军赶来镇压以后,实际作战双方伤
亡的数字是多少:日军(含警察)战死者只有28人。而电影中 单是那个小兰博叫做巴
万的,抱着挺机关枪撂倒的鬼子就得有10多个吧。虽然以我国传统抗战片的标准来看,
还算是收敛的,不过也很难管这种艺术夸张叫做“中立”了吧。实际上楼主你的不爽也
是一个道理。你期望看到的是反日+10,或者至少一个+8,人家做了个+4,你就不满
意,觉得人家是-4了。
同样,如果楼主有认真看看维基的话,就应该知道雾社事件的暴动部分,作为历史事实
,就是原住民对参加雾社运动会的日本人,主要是平民,包括一些警察,的无差别袭杀
。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一个处于弱势受压迫又具有“出草”传统的土著原始部
落来说,简直就是自然而然的。作为一个导演面对这个历史事实无外乎如下选择:1,
偷梁换柱,指鹿为马,干脆的把历史修改成对日本统治势力(警察,军队)的袭击,把
平民集体忽略——楼主是比较期待的这样的“上策” 么?2,淡化跳过,语焉不详,把
这一部分在戏中的比重降低——嘿,拍的就是雾社事件,你淡化雾社事件是...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1949 | 30 这位同学很激动而且文采飞扬,却不想认真看看我的贴子。
魏骨子里有媚日情结,这个片子已经体现的很好了,我一开始就说这部片子是悲壮基调
的,因为起义一开始就确定了他们必死的结局,赛德克最后几近灭族,共死亡1100多人
,日军死亡28人。在这部片子里却拍的让不少人同情起日本人来了,就是他学来的所谓
人性的角度。
音乐方面你摘出来一小段说明有什么意义呢?我还会说原住民的音乐很有特色呢。 |
|
f**********4 发帖数: 2617 | 31 如果你是带着魏德圣-媚日的标签(且不说这个标签是怎么来的)来看电影的,那么一
见到有关日本人悲情的桥段就激动了起来,倒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样先看人再看事的
态度不是理性看待问题的方法吧?
如果说对日本妇孺在雾社事件中的死亡表示同情,我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非要给这时候的人性两字加上一个引号,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可以理解,就是CNN式的单
方面人性宣传,要讲维吾尔人,藏人的人性,“忘记”了讲汉人的人性;要讲格鲁吉亚
人的人性,“忘记”了讲北奥塞梯人的人性。在这个片子里,你不会要告诉我魏德圣“
忘记”了讲原住民的人性了吧?即使是日本妇孺这个角色,也有两个镜头清楚的表现了
魏的态度,其一是一个日本主妇训斥幸苦替她带孩子的原住民保姆,一副居高临下的歧
视嘴脸;其二是小岛的小崽子对对峙着的莫纳鲁道和铁木瓦利斯说:“什么你的猎场我
的猎场,最后都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大意)。通过这两个镜头,导演明白的告诉我
们日本人对原住民的欺压是全方位的,即使普通平民也对此负有责任。我就非常困惑为
什么楼主你就只能看出了同情的味道呢?
如果说对日本的统治本身产生了同情,那就更匪夷所思了。除了小岛这个所谓的... 阅读全帖 |
|
|
c*******g 发帖数: 2990 | 33 我也没觉得有亲日的嫌疑,和以往大陆的抗日电影的差别就是
大陆的电影我看到日本人被杀是很痛快,但是想想也确实好多时候把日本鬼子刻画的太
萎缩,而不只是坏。而民族英雄总是牺牲的非常英勇,没见过自杀的,都是和鬼子同归
于尽的。有点儿自我安慰的感觉。
但是这部电影就觉得杀戮的镜头让人感觉悲凉和认识到战争(不管是族群的还是和日本
人)的残酷,血腥和残忍。
还有就是那么多妇女自杀我实在是可以理解为什么,但是难以接受。还有最后头目把自
己的老婆也杀了。 |
|
w**m 发帖数: 4061 | 34 看第二段,我想到了北美的印第安人
这片子好像横扫今年的台湾金马奖唉
最爱我挺喜欢的,原著小说,阎连科的周庄梦,好像入闱了今年的布克奖国际类的提名
名单。 |
|
|
|
l****o 发帖数: 5435 | 37 哎,明天是美国国庆日。不管是哪个国家,国庆都会放烟花,之前不解其义。现
在自忖应该是在纪念那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了自己的后代能够有尊严的活着而开出
的象烟花般绚烂的花朵的前辈们吧。
以前看烟花只是会赞叹它的美,现在我想我会流泪....
也是在看了《赛德克。巴莱》后悟出来的 |
|
m***i 发帖数: 4637 | 38 台湾1895,2008年的台湾电影
一直想写一个这个电影 和 《巴莱》的对比观感,没有挤出来
电影的音乐和美术都相当好 |
|
T*****y 发帖数: 18592 | 39 讲1930年雾社事件和莫那鲁道的。看着真是新鲜啊。从来没有看过这类题材的电影。
第一次知道莫那鲁道,还是前些年得到一枚20元新台币硬币,上面有个头像是莫那鲁道
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就去海峡版还是台湾版问了一问。才知道。
雾社事件,是很多很多年前,上高中时候翻书,
看到过一次,知道是台湾原住民杀日本人的事情
不知道该怎么把这类事情镶嵌到我的历史观里面去,就忽略了
也记不住年代和经过,只记得雾社事件这个词儿
现在看了电影,又花几分钟上网查了查
才多少知道一点
不过电影还是过于美化莫那鲁道了
挑个小毛病:里面两挺机枪是英国布伦机枪,不是雾社事件中
日军丢失后来寻回的大正十一年式机枪(中国称为“歪把子”)
雾社事件的时候,英国布伦机枪还没有发明
日军的炮也不对,不过整体上的美工道具等等
还是比大陆这些年的战争题材电影,强太多了 |
|
l****r 发帖数: 5317 | 40 我也是只知道雾社事件这个名字,看来还是写进大陆的历史书小人书了,就是不记得具
体经过。
风景、音乐太美了。中间看哭了几次。
看日本人被打得稀里哗啦的时候很解气,但是百度维基下来,似乎打死的日本人很少啊。 |
|
T*****y 发帖数: 18592 | 41 这是影片不真实的地方之一。
雾社事件首先还是赛德克族屠杀了雾社地区学校中的日本人
当然攻占警察机构,杀警夺枪,都可以视为反抗,但是杀害很多平民
不能不说,是不利于莫那鲁道及其族人的英雄形象的
日本人死亡的,平民多于军警
后来还有二次雾社事件
其它和赛德克等起义部族有仇的部族
在日本人纵容下,又屠杀雾社事件残余的起义部族
啊。 |
|
|
|
l****r 发帖数: 5317 | 44 其实这样的历史更真实
民族仇恨中除了正义与非正义总是参杂了很多别的情感因素,集体思维,历史、成见等
等。
期待什么时候有导演拍出一部,战争双方的后人都愿意看的片子。。。可能太难了,这
个对观众要求也高 |
|
T*****y 发帖数: 18592 | 45 没啥历史叙述,包括电影,能够同时凝聚和表述对立双方的共识
而且还让人愿意看。人们愿意看,是因为他们还在乎;可是只要他们在乎
就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等他们不在乎了,这样的历史叙述,包括电影,谁还会去看! |
|
|
k**a 发帖数: 1181 | 47 转自豆瓣的评论,我很同意芦苇的意见。
来自著名编剧芦苇(活着和霸王别姬的编剧),他恰恰也是电影白鹿原的第一任编剧。
王全安的白鹿原,最初对外编剧也写着芦苇的名字。采访里有一些小细节还挺有趣的。
哦,他也看了220版本。
“我觉得《白鹿原》是正剧、悲剧、情节剧的类型,但按王全安的老路子,以纪实
片的风格、镜头语言来拍,必然超长,剪不进去。因为纪实类电影长镜头多、跟拍多,
但《白鹿原》是不是这个类型,不能以这个方法来做,所以我感觉这个电影的镜头语言
游离不清。这倒不是内容容量上的,《霸王别姬》的内容,时间跨度一样半个世纪,为
什么《霸王别姬》能剪进去,但《白鹿原》两个半小时肯定剪不够。但三个半小时的长
度肯定不行,影响排片和票房。这是他思想上没有做好准备。关于影片类型不清是老问
题,中国很多电影很多都是这个问题。”
冯小刚等了二十年才敢拍1942,就是这个道理。塞得克巴莱,还有楼主头像的1895,都
在很短时间里讲清楚了很大的事情。相比之下,王全安的白鹿原相当失败。 |
|
m***i 发帖数: 4637 | 48 窘。当时是想和《塞得克、巴莱》比较来着
现在看起来,和《柳如是》比起来更有比头 |
|
k***l 发帖数: 2396 | 49 日本人和原住民之间的矛盾类似于美国白人和印地安人之间的矛盾
拍成这样也太不爱国了。。。那时台湾没有国家? |
|
R******k 发帖数: 4756 | 50 那时候台湾被大清帝国割让给日本了,马关条约。
所以从法律上来说,那时候的台湾是日本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