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欲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c
发帖数: 17256
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猎命师传奇卷十八
鉴于百度贴吧九把刀吧不允许发布手打,本组作品及刀大所有作品全集请去百度贴吧猎
命师传奇吧或QQ群九把岛(71398915)十八把岛(86689625)下载阅读。本组未来所有
作品也将于以上地址首发。
本作品的手打版本仅供个人学习欣赏之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
改本作品,基于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连带责任之类的。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
除本作品。喜欢本作品的请购买正版书籍支持作者。
书名:猎命师传奇卷十八
版本:完整版
作者:九把刀
首发:九把岛群
扫图:不想做处男的推倒子
手打:征收妹子后宫的GAME,永远欲求不足的内存,MAY,左拥乌拉拉右抱乌霆歼的十
三天连雨,真·天然呆の愚者,㊣自由古晶,没创意的渊仔, 想去英国的金田001,小
宇,祝妈妈早日平安的猩猩 ,乌拉拉-助攻帝,水果,还差3年成为完美魔法师的错过
帝佐卡,孤胆枪手,一大堆引号全部打反的浪痕,叫啥都行的随便,坚信正妹是推动世
界前进动力的水墨墨,在粤语里兔子是基佬的意思哦的老兔子,手ZHI永远不够用的欧
阳盆栽-YY帝,迟叉叉临死前,不想做处男的推倒子,以上都是受和基佬。
校对:乌啦啦,勃起无力的勃...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87
2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
放下心理包袱不等于是无欲无求!无欲求那就出家了不是,这不在本帖讨论范围,也不
是正常有七情六欲之人所能接受的。
努力尝试想象一下将来可能出现各种的最坏结果,各方面都包括,感情失败,生活困难
,事业失败,无朋无友,家庭危机,如果能使得自己的心理能够接受上述设想的种种将
来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那么你就可以放下心理包袱,才能不被恶劣心境所累,所谓背
水一战,绝地反击也是这个意思。
心理咨询是没用的,那么多欲求的东西在心里放不下,咨询谁都没用,只有自己最了解
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打开自己的心结。
v*******e
发帖数: 1715
3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转载] 大家都是神仙 2 创世纪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seman 所发表 】
~~~~~~~~~
创世纪
~~~~~~~~~
乌子和别人一样开始习惯于这里的幸福。习惯于用神仙的
力量把不可思议的东西转化成现实。吃最美味的饭,穿最
精美的衣服。真的,他的生活一分都不会减少,皱纹一丝
也不会再增加,一点都不会变老。乌子想,这就是所谓的
幸福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乌子已经过得腻腻的。所有能够享受到
的食物轮番品尝,现有的音乐艺术欣赏殆尽。乌子垂头丧
气,再想不起来该做点什么好。
“那么,永恒也不过如此而已”乌子对上帝说。“我已经
太厌倦,都不愿再有灵魂。”上帝在哪里,即便在神仙国,
乌子也没有见过。
乌子想,现在真不必对上帝再有任何敬畏。人间的人们敬
畏上帝是害怕下地狱,害怕欲求不能够满足,生命短促。
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必再管,看起来,上帝能够控制的一切
乌子都已经具有了。乌子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都成为上帝
了,因为他也时常返回人间,为他喜欢或者憎恶的人,制
造不可思议的奇迹或灾难。造物者的骄傲和神气,让乌子
兴奋了不少天。不多久,当他看到一代代人生之循环,痛
苦、幸福、欲求乃至创造在的相似性
G********l
发帖数: 574
4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浅谈我的信仰
以前我一直在求索,用那个年代的话讲,就是奋斗和追求。
现在的这个年代,奋斗和追求这样的用词也不过时,现在人也都在求索、奋斗和追
求,只是目标和内容已经有所不同。那个年代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譬如理想、信
仰、觉醒、进步、革新、不附加任何物质条件的爱情;那个年代,我们站在百废待兴的
土地上,在一条据说是通往社会转型、经济腾飞的道路上勾勒心中的美好理想。那个时
候我们单纯、傻气、空灵和高蹈。
现在不了,现在社会已经成功转型,经济腾飞物质丰富的时期已经来到,好像所有
的求索、奋斗和追求,都围绕着经济这个中心。金钱、物质、地位、名利,都很实际。
实际、现实,这是成熟和进步的表现。只是,坐在温饱或富足的地面上,有一件东西横
在空中,那就是精神的迷惘与空虚。
这世上总有一些止不住思考的、有思想的人,我不只一次听到他们中的人说,这个
年代我们不缺什么,缺少的是信仰。我深以为是,如果人们在温饱之余只有贪欲没有信
仰,这会是件可怕的事情。全民都贪欲,世界就会丑陋;全民有信仰,世界才会善良和
美好。只是,信仰什么,除了一根经济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指引,人们便好任贪欲泛滥
。美善犹存的,是人性之中本在的良知...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229
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转《世界名人如何看待圣经》
(1)英国大哲学家培根(Lord Francis Bacon, 1561~1626)说:“从世界历史来看,
任何宗教,任何法治,都不能和基督圣道,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因为只有圣经,才能
使国家社会蒙受最大的福祉。”
(2)英国经验哲学泰斗陆克(John Locke 1632~1704)说:“圣经一书,其广博深精
,完善全备,实在无与伦比,殊足惊奇,因为我们从圣经中,可以得到至深至奥的知识
,可以了悟至尊至宝的真理,可以领受至美至善的教训,这种教训,非同寻常道德的教
条,而有无数圣徒的行为,作了有力的见证。”
(3)法国自由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说:“圣经的庄严
,令人崇敬,福音之纯洁,使余心折,读了圣经,则一切哲学的著作,便成为卑无高论
,不堪比拟。圣经深入显出,因浅明的笔法,传至高的真理,其文章之精纯隽永,其训
诲之令人诚服,其格言之发人深思,其论辩之富有机智,其导向之微妙得体,决非凡人
之手笔所能臻此。”
(4)英国大科学家牛顿(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说:“我们应把上帝的话—
—圣经,视为至高无上...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性善与性恶
先秦儒家對於人性善惡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中國人性論史上,第一個提出性善論
的是孟子。他認為,人
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孟子認為,人生來都有最基本
的共同的天賦本性,這就
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說對別人的憐憫之心、同情心。他舉例說,人突然
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去,都會有
驚懼和同情的心理。這種同情心,並不是為了討好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鄉親朋
友中獲得好名聲,也不
是討厭小孩子的哭叫聲,而完全是從人天生的本性中發出來的,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惻隱之心”。此外還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
心”。這四種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
是孟子論述人性本善的根據。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很微小,僅僅在於人有這些“
心”。如果沒有這些“心”,就
不能算作是人。在他看來,如果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問題,而是由於捨棄了本性
,沒有很好地保持住它,
絕不能說他本來就沒有這些“善”的本性。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為,就應
閉門思過,檢查自己是否放
棄了那些天賦的“心”,努力把這些“心”找回來,以恢復人的本性。這就是孟子...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113
7
我只能说这种行为对他人有益,你非要冠一个“无私”的评价也可以,但是只能针对的
是行为。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没有资格评判论断另一个整体的人,一方面,你有自己的欲求需要
,别人也有自己
的欲求需要,要求别人无私,很不公平。当然,赞扬例外。
除却这些表彰,人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神最清楚。
B******7
发帖数: 883
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同志並不難找
本来想在网上找那个有名的基督徒老夫妇画像的,却看到这篇文章, 文中提到在没有
诚的基础之上所谓善的问题, 还是有些道理的。
经常看到板上辩论中, 有些基督徒在“诚”这个字上有所欠缺, 当然可以理解他们认
为神的“指示”高于一切,因此在面对最基本的良心判断跟神的“话语”有矛盾时,
通常是按奈住自己的良心,而通过不断重复喊圣经口号也教条来掩盖和压制内在以及外
来的不同声音的。
康德的“善人”与儒家的“君子”
作者:谢文郁(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康德使用如下语言批评基督教恩典概念:“人或者因为这样的信念而洋洋得意,即:他
不必自己成为一个善人,上帝也能让他拥有永恒幸福(通过免除他的罪);或者,如果
这样不行,那么,他最多不过是提出要求,上帝就能使他成为一个善人。”[1]康德这
里提出了一个“善人”(besser Mann, 英译better man,亦可译为“更善的人”)概
念。在语境上,康德《仅论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遇到了所谓的“根本恶”问题,即
:人在生活中采纳了一种恶的行为规范,并把它奉为道德规范而加以遵守。对于这个人
,他越是严格遵守这一“道德”规范,他就越恶。一个生活...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9
当然,不修佛,只求佛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稍微看过佛经的都知道,佛是根本上让人去掉欲求的。
而现在的基督教徒中基本都是求现世的利益的,劝人信教也是说信了有什么好处,
见证也是信了如何治病了,发财了,生孩子了,等等。
有这么多欲求,如何平安喜乐?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说净
苦得
如何
恼的
C*******t
发帖数: 766
1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孙中山先生的信仰 zz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的开国元勋,是辛亥革命的首领,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
制政体,创立了中国,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运动背
后,乃有一个超凡神圣的力量一直支持着他,孙中山先生自己见证道:“革命的成功,
在于仰赖神的恩助。”
中山先生不但是中国"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他同时也是
中华民族"心灵革命"、"宗教革命"和"思想革命"的领袖。
少年慕道
中山先生自幼即好追求真理,当他入学读书时,就已令私塾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他常向母亲杨太夫人问及宇宙人生的奥秘,尤其对天地的创造,死后的问题,十分好奇
,常使杨太夫人惊异辞穷。十三岁时随母亲前往檀香山,据其自传里说:“始见轮船之
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十四岁时,进入当地一间基督教学
校就读,校长韦理思先生(AlfredWillis)对他尤其关爱,中山先生十分勤于参加每日
早晚的祈祷会及主日的崇拜,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认识逐渐加深。十七岁时,转学圣路易
学院,当时他已决志归向基督,且有受洗的意愿,不料长兄得知十分震怒,命令他辍学
返国。
...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1203
11
(图:因信仰被逼害的基督徒眼中没有仇恨)
内容提要:基督教通过对人的二元解析,发现了人的内在世界并将其划归上帝的领地。
它要求“外在的人”要服从世俗社会秩序,“内在的人”则独立于世俗秩序,只受上帝
支配。它申张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拒斥外在权力的干预,这是西方个
人自由观念的原初形态。它虽然在中世纪受到教会的桎梏,但在宗教改革后其本来意义
又得以恢复。
****************************************************************************
***
贡斯当有一个著名理论,即认为古代的自由是政治自由,现代自由是个人自由。政治自
由是对政治权力的分享,个人自由是对私人独立的保障。“在古代人那里,个人在公共
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所有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在现代人中,个人在其
私人生活中是独立的,但即使在最自由的国家中,他也仅仅在表面上是主权者。”(1
)虽然这一见解在哈耶克那里受到了争议,(2)但我们认为,贡斯当所说大体不错。
在古典城邦时代,虽然出现过个人自由的萌芽,但在城邦整体主义社会结构中,它只是
作...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世界名人如何看待圣经?
(1)英国大哲学家培根(Lord Francis Bacon, 1561~1626)说:“从世界历史
来看,任何宗教,任何法治,都不能和基督圣道,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因为只有圣经
,才能使国家社会蒙受最大的福祉。”
(2)英国经验哲学泰斗陆克(John Locke 1632~1704)说:“圣经一书,其广博
深精,完善全备,实在无与伦比,殊足惊奇,因为我们从圣经中,可以得到至深至奥的
知识,可以了悟至尊至宝的真理,可以领受至美至善的教训,这种教训,非同寻常道德
的教条,而有无数圣徒的行为,作了有力的见证。”
(3)法国自由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说:“圣经的
庄严,令人崇敬,福音之纯洁,使余心折,读了圣经,则一切哲学的著作,便成为卑无
高论,不堪比拟。圣经深入显出,因浅明的笔法,传至高的真理,其文章之精纯隽永,
其训诲之令人诚服,其格言之发人深思,其论辩之富有机智,其导向之微妙得体,决非
凡人之手笔所能臻此。”
(4)英国大科学家牛顿(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说:“我们应把上帝的
...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持名念上帝(Sawan Singh)
********每天的持名修习*********
“舌的言语能力应该用于持名。”
世间上每个人都在忙于思考他的工作,或记忆和思考某种事情:店主在思量店务,农
夫挂虑他的田地和收割,服兵役者忠于他的工作,母亲忆怀儿女,朋友互相思念,而
敌对者互相怀恨。
我们的心智无时不在重复或记忆某种事物。经此程序,世间的事物进入我们身体的每
一个毛孔、心智和知性中。我们完全染于世俗的颜色,也因此我们的灵魂免不了生死
轮回。“我思故我成”〔注8〕。若我们放弃思忆世事,而代以忆念上帝,很容易地,
我们便获得救赎。
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世俗的欲求才忆念上帝,如求子、求财、求婚姻等。每个人都是
为了世俗的动机而持名。即使他的世俗欲求得到满足,他死后还是不能带进坟墓。我
们连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带走,还能希翼带走什么东西呢?
经典告诉我们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短暂的,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所以除了乞求得
到神(本身)之外,乞求得到任何东西都是不智的。当持名的动机是基于外在的目的,
我们便是在求神赐与世间的事物,如此反而引致将来的艰苦。
只有无私(不为自我)的持名才被神所接受。一个回教的圣者说:“莫令无用的思想污
染你的
a**u
发帖数: 8107
14
☆─────────────────────────────────────☆
leonany (leo) 于 (Mon Mar 8 05:05:40 2010,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qiaqiafeng ($_$), 信区: Belief
标 题: 揭开佛教歷史的大骗局(zz 2010年最新版) 跟one,d同学探讨一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8 01:31:54 2010, 美东)
揭开佛教歷史的大骗局(2010年最新版)
——关於大乘佛教经典纯属偽造的证据
作者:沙门佛觉 2010-1-22 12:13 网摘收藏 [43点击] [管理]
来源:心原绿色文苑·原始佛教版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五
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眾部大乘邪教.前者忠於教主佛
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於上座
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信
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眾部大乘...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都是活鬼,不是活佛
☆─────────────────────────────────────☆
Yisu (yisnotme) 于 (Mon Aug 23 10:26:28 2010, 美东) 提到:
——宣化上人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
。词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这一些魔鬼,我以前遇到的多了,西方人都还不知道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并不是中
国人信鬼信神的,才有这些,这是时间久了,天地间奇奇怪怪的事情自然多得很。“我
灭度后末法之中”:释迦牟尼佛说:我入涅槃之后,在这个末法的时候。“多此妖邪”
:这些妖邪多得不得了,到处都是。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看见,就不相信。这世界我们没
有看见的事情多得很,要完全等到我们亲眼看见,一生也看不完的。因为一生看不完那
么多的事情,我们也就不知道那么多的事情。所以“多此妖邪炽盛世间”:就像火似的
在这世界上把所有的人都烧死了;这一些不认识妖魔鬼怪的人,就都跟妖魔鬼怪跑了,
这就好像火那么厉害,把这些个人都烧坏了。“潜匿奸欺”:“潜”就是潜伏、潜藏起
来。“匿”是...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性善与性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leonana (leonany),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性善与性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1 12:43:49 2010, 美东)
先秦儒家對於人性善惡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中國人性論史上,第一個提出性善論
的是孟子。他認為,人
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孟子認為,人生來都有最基本
的共同的天賦本性,這就
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說對別人的憐憫之心、同情心。他舉例說,人突然
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去,都會有
驚懼和同情的心理。這種同情心,並不是為了討好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鄉親朋
友中獲得好名聲,也不
是討厭小孩子的哭叫聲,而完全是從人天生的本性中發出來的,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惻隱之心”。此外還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
心”。這四種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
是孟子論述人性本善的根據。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很微小,僅僅在於人有這些“
心”。如果沒有這些“心”,就
不能算作是人。在他看來...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性善与性恶 (转载)
杂阿含458经[正闻本721经/佛光本457经](界相应)(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因生欲想,非无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无因。
云何因生欲想?谓∶缘欲界也;缘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觉、欲热、欲求。愚
痴凡夫起欲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如是,邪因缘故,现法苦住,有
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欲想。
云何因缘生恚想?……害想?谓∶害界也;缘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觉、害热、害
求,愚痴凡夫起害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起三处邪因缘已,现法苦
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害想。
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如是安于生,生危嶮想,不求舍离,不觉,不吐,彼则
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远有
旷野,大火卒起,彼无有力能灭火者,当知彼诸野中众生悉被火害,如是,诸沙门、婆
罗门安于生,生危嶮想,身坏命终,生恶趣中。
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无因。
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不是泛神论
你认为这一段不是鼓励称名求观音?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磲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
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
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嶮路。其中一人作是
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三章 老师与学生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4:03  点击:152
第三章老师与学生
良师的特质
给予业处的善友(良师)是:亲切认真可敬者,讲说温和言语者,能做深奥谈论者,不
会无因催促者。(《增支部.七法集.第36经》)具备如此等特质、真心要利益人、侧
重于进展的人称为「善友」。《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1段》许多修行者经常会问这样
的问题:「我应该跟随多位老师或者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答案是:「就第一级修行者
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从这位老师学到所有止禅与观禅的精要之后,你可
以再去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为何如此呢?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有时会有不
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
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刚开始最好
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当你的基础稳固之后,你可以跟随多位老师学习。那时你可
以学到通向涅槃的多种途径。然后你就能成为真正善巧的老师,能够针对不同根性的人
,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就有点像佛陀那样。
好的禅修导师就像好的医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0
有人問及我關於藏密裏面雙修法的問題。我要說一般人觀念都錯誤了,事實上雙
修法是金剛乘的方便道,有人認為是受印度教的影響,這種爭論不是現在才有的。以我
自己的體驗來說,不論你使用雙身、雙修或雙運的名詞,它事實是一個很深奧的哲理,
沒有提到行為,沒有提到事業和手印等等。自古來我們便習慣結合並聯想許多東西:男
生和女生的結合、善與惡的結合、美和醜的聯想……等等, 但金剛乘的教法則認為它們
在實相和本體上是沒有分別差異的,是一體不可分的。在究竟實相中,一切都具平等的
空性與清淨。所有這些最初、最原本的結合只是一種善巧,讓人了解說:是的,是有一
些東西可以結合修身的,進而讓他們瞭解結合、雙修的本初狀態和其意義。有很多人誤
解,認為這種去貪的教法未免太過世俗。其實佛陀的教法很多,重點都在利他。當佛陀
的法教能直接助益並讓人感到受用是最好的,但有時也未必如此。例如,出家成為僧侶
是淨除貪欲最佳的方法之一,但眾生太多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成為僧侶呢?百萬有嗎
?對他們來說,出家做和尚太困難了,既使出家本身一點也不困難,但在他們心裏仍覺
障礙重重:要放棄美滿的家庭嗎?要放棄漂亮的女朋友嗎?太難了!但是我們...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谛--Wiki
四谛
四谛(巴利文:cattāri ariyasaccāni,梵文:catvāri āryasatyāni',又称四
真谛[1]、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陀一代时教之基本教法,南传
佛教的基本教义[2]。其中“谛”原义是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意义,在佛教中用来翻译
梵语“Satya”,意思是真实无谬的道理[3]。
目录
1 四聖諦
2 苦谛
3 集諦
4 滅諦
5 道諦
6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7 四谛十六行相
8 參考文獻
四聖諦佛陀悟道後最早傳授的真理:“苦、集、滅、道。”又稱四真諦、四正諦[4]。
佛教不管支派如何衍流,必根本依據四諦,否則將非佛教。
四谛概括了两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
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
,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回。
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5],即为憍陈如等五位贤者宣讲了四圣谛,五人
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6]。
苦谛参见:三苦、八苦及五蕴
苦谛(Dukkha):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
、愛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5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6
事持及理持---五种层次之念佛法门
(本文原载《慈云杂志》)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顿兼修的修行法门。尤其适合繁忙紧张生活的现代人。念佛法门简
单易学,八十老翁念得,三岁孩儿也念得;大学教授念得,贩夫走卒及不识一字的阿公
阿婆也念得。但能信心具足,皆可依其根机而获得或多或少的利益和感应;若能深入佛
法、细意思惟,乃至能因念佛法门而明心见性。有极少数人因为自视为利根人,不屑于
念佛,而丧失修行上的大利益,颇令人惋惜感慨。
念佛虽然人人念得,却因根器及知见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层次。兹将持名念佛法门所修之
境界,由浅至深,简略分述于后:
一、随兴持名︰此种人刚开始学习念佛法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念佛!甚至不知道「念
」佛与「念」佛之不同。只是听说念佛好,便跟着别人学念佛,从持念佛名开始。口中
虽在念佛号,心中却老是在打妄想。贪瞋痴慢疑,样样皆不离。偶尔参加念佛共修,遇
到刮风下雨或心情不佳,便不参加共修。平常心中默持佛号,也只是随兴默念,大约是
打妄想的时候多。
二、念佛不辍︰此种人因为过去生所种善根福德为因,今生复有善侣提携接引为缘,常
与念佛人伴党;渐渐知悉...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7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孙不二女丹诀诗
陈撄宁
孙不二女丹诀诗黄序
余自束发受书而后,读葛洪神仙传,慨然景慕其高风,遂有志于道术。壮岁宦游四
方,足迹所至,闻异人必尽力访求,见秘籍必潜心快读,旁门无论矣。
历四十年来,遇修炼正宗,每多探讨。品格最纯谨者,当推郑君鼎丞,学识最精博
者,当推陈君樱宁。二君对于三元丹法,都得真传,而地元一项,又皆能不畏劳苦,亲
自临炉,虽魔障迭起,寒暑屡迁,仍未尝稍挫其志。余既周旋二君之间,亦多次参从实
验之役,即外事以证内功,获益固匪浅也。
郑君著述,昔已幸见厥成。今陈君复出其所作《孙不二女丹诗注》一卷相示,并索
序文。余素习南宗,故于北派丹决,颇有疑义,及观此注,豁然贯通。方知南北二家丹
法,男女两性工夫,所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机,所必问者,在其一贯之妙道。
孙诗尽善,陈注尤详,余何容辞费?惟曾记当日陈君所诵孙不二仙姑七言绝句一首
,似含微旨,细审五言律诗中,尚未言及,特补录于此。诗曰:“蓬岛还须结伴游,一
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学者果能悟彻十四首律诗之作用
,然后将此七言绝句,熟读而深思之,则弦外余音,当可耐人寻味矣。
中华民国十五年清江黄邃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孙不二女丹诀诗
陈撄宁
孙不二女丹诀诗黄序
余自束发受书而后,读葛洪神仙传,慨然景慕其高风,遂有志于道术。壮岁宦游四
方,足迹所至,闻异人必尽力访求,见秘籍必潜心快读,旁门无论矣。
历四十年来,遇修炼正宗,每多探讨。品格最纯谨者,当推郑君鼎丞,学识最精博
者,当推陈君樱宁。二君对于三元丹法,都得真传,而地元一项,又皆能不畏劳苦,亲
自临炉,虽魔障迭起,寒暑屡迁,仍未尝稍挫其志。余既周旋二君之间,亦多次参从实
验之役,即外事以证内功,获益固匪浅也。
郑君著述,昔已幸见厥成。今陈君复出其所作《孙不二女丹诗注》一卷相示,并索
序文。余素习南宗,故于北派丹决,颇有疑义,及观此注,豁然贯通。方知南北二家丹
法,男女两性工夫,所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机,所必问者,在其一贯之妙道。
孙诗尽善,陈注尤详,余何容辞费?惟曾记当日陈君所诵孙不二仙姑七言绝句一首
,似含微旨,细审五言律诗中,尚未言及,特补录于此。诗曰:“蓬岛还须结伴游,一
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学者果能悟彻十四首律诗之作用
,然后将此七言绝句,熟读而深思之,则弦外余音,当可耐人寻味矣。
中华民国十五年清江黄邃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0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再看一篇:
一切学人切莫诽谤如来藏!
末法凡夫
2011-11-14 01:56:06 来自: 末法凡夫
如来藏,是一切有情毕竟成佛之根本。是佛法第一义谛。三藏十二部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宣说。有种种名称,略举如下:
心、佛、如、我、真心、真如、如来、法身、实际、本际、本性、本心、自性、涅槃、唯我、唯心、唯识、真我、诸法、一切法、非心心、无住心、无念心、无垢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孙不二女丹诀诗
☆─────────────────────────────────────☆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于 (Sat Jun 18 01:37:43 2011, 美东) 提到:
陈撄宁
孙不二女丹诀诗黄序
余自束发受书而后,读葛洪神仙传,慨然景慕其高风,遂有志于道术。壮岁宦游四
方,足迹所至,闻异人必尽力访求,见秘籍必潜心快读,旁门无论矣。
历四十年来,遇修炼正宗,每多探讨。品格最纯谨者,当推郑君鼎丞,学识最精博
者,当推陈君樱宁。二君对于三元丹法,都得真传,而地元一项,又皆能不畏劳苦,亲
自临炉,虽魔障迭起,寒暑屡迁,仍未尝稍挫其志。余既周旋二君之间,亦多次参从实
验之役,即外事以证内功,获益固匪浅也。
郑君著述,昔已幸见厥成。今陈君复出其所作《孙不二女丹诗注》一卷相示,并索
序文。余素习南宗,故于北派丹决,颇有疑义,及观此注,豁然贯通。方知南北二家丹
法,男女两性工夫,所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机,所必问者,在其一贯之妙道。
孙诗尽善,陈注尤详,余何容辞费?惟曾记当日陈君所诵孙不二仙姑七言绝句一首
,似含微旨,细审五言律诗中,尚未言及,特补录于此。诗...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如来藏
真实如来藏



学佛以来,每见佛子随同信仰一神教之佛学研究者云:「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以此
观点而推翻大乘唯识 如来藏系经典。更有甚者,身为佛教大法师及弘扬佛法之居士,
竟认同一神教徒之佛学研究结论,派遣弟子出国留学,以彼为师而研究佛学,怀疑如来
藏思想,进而否定或批判如来藏思想;乃至著书立说,鼓吹「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之歪
理,此类行为无异砍伐佛法大树之根本。
如来藏思想乃三乘佛法及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捨如来藏之根本,则一神教之一切法及世
间诸法,乃至三乘佛法之茎干枝叶花果,皆无所附丽,全盘瓦解,则佛法变成佛学。
佛学乃世间学问,正可归类于东方哲学之内。此则深符研究佛学之一神教徒本心。彼等
藉此成为佛学专家,可提升其在一神教徒所统治世界中之身份地位而获名闻利养;亦可
贬抑佛法之伟大深奥,争取一神教于未来一、二百年间苟延残喘之生存空间。佛子不察
,落此窠臼者不少,其中不乏一时俊彦,随外道破佛说法而起舞,斲丧佛法大树之根本
。此乃佛教之悲哀,亦是末法众生少福之证验。
佛学研究者未必是佛法之信仰者,更未必是佛法之实践者,佛子阅其著作时,务必多所
保留。以检查探讨之心态读之则可,以之修学...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如来藏
真实如来藏



学佛以来,每见佛子随同信仰一神教之佛学研究者云:「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以此
观点而推翻大乘唯识 如来藏系经典。更有甚者,身为佛教大法师及弘扬佛法之居士,
竟认同一神教徒之佛学研究结论,派遣弟子出国留学,以彼为师而研究佛学,怀疑如来
藏思想,进而否定或批判如来藏思想;乃至著书立说,鼓吹「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之歪
理,此类行为无异砍伐佛法大树之根本。
如来藏思想乃三乘佛法及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捨如来藏之根本,则一神教之一切法及世
间诸法,乃至三乘佛法之茎干枝叶花果,皆无所附丽,全盘瓦解,则佛法变成佛学。
佛学乃世间学问,正可归类于东方哲学之内。此则深符研究佛学之一神教徒本心。彼等
藉此成为佛学专家,可提升其在一神教徒所统治世界中之身份地位而获名闻利养;亦可
贬抑佛法之伟大深奥,争取一神教于未来一、二百年间苟延残喘之生存空间。佛子不察
,落此窠臼者不少,其中不乏一时俊彦,随外道破佛说法而起舞,斲丧佛法大树之根本
。此乃佛教之悲哀,亦是末法众生少福之证验。
佛学研究者未必是佛法之信仰者,更未必是佛法之实践者,佛子阅其著作时,务必多所
保留。以检查探讨之心态读之则可,以之修学...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墨子》 明鬼
二十六  明鬼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
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
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2),夺
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
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
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教诲乎天下,疑天下之众,使天下
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天下乱。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
子,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以不明察
此者也。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
然则吾为明察此,其说将奈何而可?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
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3),则必以为有;莫闻莫
见,则必以为无。若是,何不尝入一乡一里而问之?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有尝
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若莫闻莫见,则鬼神可谓...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卢台长到底是不是正信??
我来告诉你我读了杂阿含之后对佛法的认识吧。
没错,佛陀讲佛法,是让众生离苦,注意是离苦!不要加上“得乐”,因为无所得,也
没有谁来得(因为没有这个主体,无我)。
那么什么是苦,从你的发文来看,生病了是苦,病好了就不苦了;事业不顺利是苦,事
业顺利了就不苦了;。。。等等。总结一句话就是,符合人的主观愿望的就是不苦,反
之则是苦。再深刻一点,就是满足欲求的就是不苦,反之不满足你的欲求就是苦。这就
是我们这些愚痴寡闻凡夫所认识的苦。如果一直持有这种见解,那么就会一直苦下去。
何来离苦呢?
那么佛陀告诉我们什么是苦?佛说无常是苦,五蕴皆无常,所以五蕴即是苦,跟你生病
不生病,事业顺利不顺利没有关系,因为只要五蕴在因果轮回中打转,你必然不可能一
直不生病,你必然不可能事业一直顺利,。。。等等等。佛陀讲佛法是要我们放下对这
些本来就带有无常属性的东西的执着,而不是说来帮你治病之类的。当然,治病这些东
西也可能是学佛修佛带来的附加效果,但是却不是用来检验是否正法的标准。是不是正
法,就得深入经藏去判断,或者用三法印来判断。至于那些一提到不符合三法印的,就
说是方便之法的态度我是不敢苟同的,但是有人愿...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7
☆─────────────────────────────────────☆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于 (Sun Jun 3 22:34:41 2012, 美东) 提到:
他的信众挺多的,但有的言论让我困惑。我不知道正信也可以这样操作?或者是新时代
新方法?求解惑。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un Jun 3 22:36:32 2012, 美东) 提到:
什么叫正信? 正信的佛教?
☆─────────────────────────────────────☆
everoving (GYFFS) 于 (Sun Jun 3 23:26:54 2012, 美东) 提到:
这是观世音菩萨在末法时代慈悲众生因时而生的一个法门.
是观世音菩萨的心灵法门.
末法时代的众生孽障深难深信佛,灾难又不断,菩萨慈悲众生,希望能救一个是一个,
所以用这种方法显示给我们看,让我们能够很快的相信,然后念经修心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绝对百分之百的正法,...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劝诫各位佛弟子
抱歉不能详细回答,由于时间关系。另外,真想认真了解,就要认真读原经,然后可参
考大德的解说(多位),这样可尽量完整和准确理解些。这里有个网站,关于阿含经的
,我感觉很好的,我过去把这里的许多经文都打印出来再读的。
http://www.jcedu.org/fxzd/ah/index1.htm
这里网上,大家都是随便谈谈,笑谈而已。
1. 慈悲喜舍如何修?我记忆中,阿含经中没有告诉大家如何具体地修慈悲喜舍,如先
怎么对家里人慈悲,然后扩展等等这些东西。佛主要就是赞叹这慈悲喜舍,说其功德益
处非常多,要无量,是无量心。所以要扩展到所有一切事物事情上来,而不是只对某些
人慈悲。有这心,保持这心,扩展这心。当然有这心,就会引发出行动和语言,善言善
语,善行慈行等等,而不是只有这心,无有善行的。佛为什么没有说具体如何做呢?我
认为很简单,根本没有必要讲太细如何做了。如佛说“诸恶莫做”,我们基本不用问“
怎么样诸恶莫做?”
这里有篇文章《《阿含经》中的四无量心》,我没有细看,感觉还可以,可以参考一下:
http://hk.plm.org.cn/gnews/2007211/200721144023....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9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王子施藥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成為一名為西吾揚之國王太子,當時他腿部肌肉已變形萎
縮,醫生診斷後就對國王說道:「如能找到共命鳥,取其身肉與酥油等營養食物混合在
一起則可治癒此病。」國王於是積累起酥油等其他營養物,但十二年中都未曾逮著共命
鳥。此時,醫生便向一捕鳥人詢問,捕鳥人回答說:「要抓共命鳥可拿一鏡子、一隻馬
雞前往大海邊設好羅網。先令馬雞在鏡子裡顯現,馬雞一看到自己鏡中影像就會自然鳴
叫。牠一叫,共命鳥就會聞聲而來,此時即可趁機將其捕獲。」捕鳥人如是將抓捕共命
鳥之方法傳授與國王。
國王馬上派人如此行事,終於捕獲到一隻共命鳥。那時,我們所處之世界剛成
形不久,各種動物、畜生都能講人語,共命鳥就用人言對抓捕牠之眾人說道:「你們何
故要抓我?」這些人便將前後經過講與共命鳥聽。共命鳥就說道:「你們若將我釋放,
我即可送與你們與我身...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想一想佛法能流行也蛮奇怪的

我想可能是
1因为上位者提倡,知识分子也认同,底下的人就崇尚。
知识分子认同很重要,提高了佛教地位。
佛教以前理论没那么复杂高深,而是重修行,如阿含。
以前印度佛教很多修行者知识程度低下,知识分子认为是下流社会的玩艺,躲得远远的。
后来应该有经过理论高深化,许多说法变得复杂高深,也较受知识分子喜爱。
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喜欢搞不懂得。搞不懂,就以为它很高尚。
打入印度知识分子,上流社会,得到上流社会支持。
自然底下的人也风行草偃。
我想这可能也有影响到佛教的传播。
在印度,佛陀生前死后都得到国王支持。
在泰国也得到泰皇支持。本来佛教在泰国被地方宗教同化为乱七八糟的宗教,
近代泰皇支持回复佛教本来教义,才有近代泰国上座部佛教的发达。
在中国也得到梁武帝支持。
既然已经流行,后来的国王皇帝,也不便反对,有些也皈依。民众自然也接受。
2因为佛教世俗化。
特别是大乘,像道教或基督教、婆罗门教一样,
能配合民众心理需要,制造很多神仙满足民众各种欲望。
想生子,有送子观音可拜,满足其欲求。
想对过世的亲人尽一点力,也有地藏菩萨、阿弥陀佛可求,满足其欲求。
想死后去哪里,也可以有极乐世界兜率天可以窝...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1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59.htm
杂阿含259经
时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
「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
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
陀洹果证。」
又问舍利弗∶
「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拘絺罗!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亦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
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
受阴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证。」
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
「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拘絺罗!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
、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
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
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
「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2
http://www.xianmifw.com/book/downssfy.php?nav=&pid=3&nid=21
以下說明三士名稱出自《攝抉擇分》與《俱舍論自釋》等。
壬三、三士名稱的出處
【三士之名,《攝抉擇》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侓儀、非非律儀所
攝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其中初者
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與此義同,復說多種上中下士建立道理。】
“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非律儀”即非內道以出離心所攝持的
別解脫律儀;“非非律儀”即非不律儀。因此,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的淨戒律儀,是
一種防護十不善業的律儀,比如善願戒和怖畏戒。《瑜伽師地論》說:“非律儀、非不
律儀所攝業者,謂除三種律儀業及不律儀類業,所餘一切善不善業。”
“聲聞相應淨戒律儀”,即以了知輪迴唯是苦性而欲求解脫之出離心所攝持的
律儀。
“菩薩淨戒律儀”,即以為利有情而欲求佛果之菩提心所攝持的律儀。
關於三士的名稱,《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說:又有三種士夫,...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3
北传:杂阿含263经
佛告诸比丘∶
「我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
云何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
……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不修方便随顺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诸漏尽,心得解脱。』当知彼比丘终不能得
漏尽解脱,所以者何?不修习故。不修习何等?谓∶不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
力、觉、道。
......
南传:相应部22相应101经
「比丘们!我说诸烦恼的灭尽是属于知者、见者的,非不知者、不见者。比丘们!知、
见什么者有诸烦恼的灭尽呢?『这样是色,这样是色的集,这样是色的灭没;这样是受
……这样是想……这样是行……这样是识,这样是识的集,这样是识的灭没。』比丘们
!这么知、这么见者有诸烦恼的灭尽。
比丘们!不住于专心一再努力修习的比丘,即使生起这样的欲求∶『喔!愿我的心
以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但他的心终无法以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那是什么原因
呢?应该回答∶『未亲自修习。』未亲自修习什么呢?未亲自修习四念住、未亲自修习
四正勤、未亲自修习四神足、未亲自修习五根、未亲自修习五力、未亲自修习七觉支、
未亲自修习八支圣道。
比丘们!犹...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關於<雙修>的問題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有人問及我關於藏密裏面雙修法的問題。我要說一般人觀念都錯誤了,事實上雙
修法是金剛乘的方便道,有人認為是受印度教的影響,這種爭論不是現在才有的。以
我自己的體驗來說,不論你使用雙身、雙修或雙運的名詞,它事實是一個很深奧的哲
理,沒有提到行為,沒有提到事業和手印等等。自古來我們便習慣結合並聯想許多東
西:男生和女生的結合、善與惡的結合、美和醜的聯想……等等, 但金剛乘的教法則
為它們在實相和本體上是沒有分別差異的,是一體不可分的。在究竟實相中,一切都
具平等的空性與清淨。所有這些最初、最原本的結合只是一種善巧,讓人了解說:是
的,是有一些東西可以結合修身的,進而讓他們瞭解結合、雙修的本初狀態和其意義
。有很多人誤解,認為這種去貪的教法未免太過世俗。其實佛陀的教法很多,重點都
在利他。當佛陀的法教能直接助益並讓人感到受用是最好的,但有時也未必如此。例
如,出家成為僧侶是淨除貪欲最佳的方法之一,但眾生太多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成
為僧侶呢?百萬有嗎?對他們來說,出家做和尚太困難了,既使出家本身一點也不困
難,但在他們心裏仍覺障礙重重:要放棄美滿的家庭嗎?要放棄漂亮的女朋友嗎...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
http://fk2009.pixnet.net/blog/post/26120713-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a>
 
往昔天竺「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有七:
第一:以外道法代替佛法。密宗實非佛教,乃是以外道法代替佛法之宗教--以佛教表相
及佛法名相包裝之外道法--所說一切修証名相及法報化身修証、諸種等至 三昧、四加
行、四無量心、法界體性智、四智、五智、般若、根本智、後得智、涅槃、真如、成佛
之道……俱與三乘經典 佛說本旨不同;彼等所證之阿賴耶識亦非顯教所證之第八識阿
賴耶心,乃其自行施設明點之阿賴耶識,故顯教中一切賢聖以己證量與之印證時,必定
扞格不入,悉如 牛頭之逗馬嘴也。如是,密教以其未證佛教諸經所說之真實心,以其
未證佛教諸經所說般若慧之種種「般若妄想」,以其未入見道位之「雙身法外道世間淫
慧」,翻誣顯教真悟菩薩之 證量粗淺,貶低為「因位」之修行法門,而反妄自高推己
所修行之外道法為佛教「果位」之修行法門,以此崇密抑顯,殊為可笑。如是,密教中
人所言證量,既然皆 與三乘經典所說之修證無關,復又崇尚雙身法之第四喜--追求人
間淫樂之最高層次樂受,顯然僅是外道性力派之「世...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6
“如果我们做不了广大的善法,哪怕只守一条不杀生戒,获得人身就已经有意义了
,将来一定会成熟悦意的果报。”
“大家应该知道,善法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罪业再深重的人,只要能诚心悔
过,精进行持善法,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也会有往生净土的机会。喇拉曲智仁波切说
:只要能忏悔以前的杀业,发誓不再杀生,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必定能如愿以偿。
莲池大师在《戒杀放生文》中也说:放生兼念佛可以增长福慧,最终能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大家一定要受持不杀生戒,最好是长期受持不杀生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最低也应立誓在每个月的几天里断杀或者食素,这一点任何人都应该能做到。前几天
,我和智悲小学的师生们交流时说:“作为一所世间的学校,如果要求老师和学生完全
吃素,这是比较困难的,但大家也不要过于贪执肉食。今后大家一个月中能否一天不吃
肉?如果每个月能吃一天素,这对大家的利益是无法想象的。许多年以来,我深入研究
过佛法,大家要相信我讲的话。””
"如果我们能做到彻底戒杀,果报将是生生世世唯一享受安乐。倘若不能做到这一点,
也应当在晚上或者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等吉日断杀,以这种善恶间杂之业,...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天证得初果的例子
"这是个属于符号(Symbols)、概念(Concepts)、形像(Forms)、抽象(
Abstraction)和智能化(Intellectualisation)事物的时代。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其符号和形像等,因为这是尘世所需。符号(与言辞有关的或无关
的)是用来帮助沟通的,而形像是周围事物的形状和图像在人们心里面的反映记录。
然而,这个时代的紧急和迫切的要求是:想更加刻意地和深入地去利用这些符号和图像
等。随着世界的扩大,人与人沟通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器材的发展,符号等对人心的
影响亦日渐深远,而为大众传媒服务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像和技巧,亦会以愈来愈多的
各种形像和图像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
......
这是个耽于肉欲的时代,它以能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欲求而自豪;愈能满足感官欲求的
生活便被说成是「好」的生活;令「好」字隐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在历史上,如此地
广泛追求高度的肉欲,是从未有过的。
......
修习内观禅,需要努力排除概念(Pannati),深入洞察(Penetrate)诸法实相(
Paramattha),以获取解脱智能(Panna)。所以,正当禅修方法的主要特色,应是...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天证得初果的例子
"这是个属于符号(Symbols)、概念(Concepts)、形像(Forms)、抽象(
Abstraction)和智能化(Intellectualisation)事物的时代。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其符号和形像等,因为这是尘世所需。符号(与言辞有关的或无关
的)是用来帮助沟通的,而形像是周围事物的形状和图像在人们心里面的反映记录。
然而,这个时代的紧急和迫切的要求是:想更加刻意地和深入地去利用这些符号和图像
等。随着世界的扩大,人与人沟通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器材的发展,符号等对人心的
影响亦日渐深远,而为大众传媒服务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像和技巧,亦会以愈来愈多的
各种形像和图像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
......
这是个耽于肉欲的时代,它以能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欲求而自豪;愈能满足感官欲求的
生活便被说成是「好」的生活;令「好」字隐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在历史上,如此地
广泛追求高度的肉欲,是从未有过的。
......
修习内观禅,需要努力排除概念(Pannati),深入洞察(Penetrate)诸法实相(
Paramattha),以获取解脱智能(Panna)。所以,正当禅修方法的主要特色,应是...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9
ic, thanks.
那我的理解,这点应该与佛法“一样厉害”。想必是结上了好缘,“喜得佛力冥加,幸
得善根发动”。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
摩地。反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
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下面是从《观音宝典三种合参》里
选的,全文可见于: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2&id=26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善男子我恒住此
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以布施摄取
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或以利行摄取众生。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种种微妙色身
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善巧言辞。或以威仪胜妙方
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种种色相种种族姓种种生处同
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习...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
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
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
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
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
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
,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
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
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