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罗曼罗兰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x*n
发帖数: 305
1
钱其琛《外交十记》: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都曾怀着对这个当
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来到莫斯科旅行。他们都将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所疑所思,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下来。
纪德把自己的日记命名为《从苏联归来》,并在1937年公开发表,坦率地把他
对苏联的现实考察和长远思考说了出来。而以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闻名于世
的罗曼·罗兰却宣布:“未经我特别允许,在自1935年10月1 日起的50年期限满期
之前,不能发表这本日记。”他的这一举动,曾引起不少猜测,从而使他的访苏日
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他们当时的观察和思考。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
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与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
“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
“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只能对此感到可惜,只能纠正和
根除”。纪德则写道:“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 卢布或更少;而对
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他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出现了贵族。
m*******g
发帖数: 7050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罗曼罗兰太牛了
可能是我看过心理分析最好的作家,大部分作家能心理描写,但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
斯多夫却进行了大量的分析。
看了一下罗曼罗兰的简介,没有看到他有心理学背景。
这个写成这样的程度,确实厉害。
T********r
发帖数: 6210
3
贝多芬和我——《第九交响曲》序
罗曼·罗兰 罗传开 译
这是一条引导我们的贝多芬走向生命出口处的路。贝多芬到这生命出口处大门的时
间,恐怕比他所希望的更早了一些。现在,我们已到达这条路上的最后一个驿站。越临
近终点,我们步子走得越慢。这不仅是由于每趟到了上坡路的转弯处,眼前就更加开阔
,空气更加清新,更贴近那隐蔽而不外露的“神明”;也不仅是由于这一来就倦意散尽
而感到舒坦;更多的是由于愁闷——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忧心忡忡。这时,真想对着贝
多芬喊一声:“请稍等一回儿,不要这么快就……”。
我们在一起走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已有五十多年。我们相互之间老早就是朋友
。当我还没有成为青年的时候,他来搀我的手。他选上了我,我也选上了他。……那时
,我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从乡下给带到巴黎,孤苦伶仃,既无朋友,也没有引路人,
被掩埋在大都会拥挤的人群中。——对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我来说,贝多芬是我呼吸
困难时的空气,梦寐以求的自然,丧失信仰而感到惘然若失时渴望的宗教,黑暗中朝向
无限广阔的世界打开的窗户,跟依稀感觉到的“那个事物”(cela)的接触。
当我长大成人时,我虽生来爱幻想,却有着要求真诚地生
m*******g
发帖数: 7050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罗曼罗兰太牛了
我还没看到爱情篇,不过从前面的描写来看,他应该是一个love giver,而且对爱人有
恋恋不舍的感情,哪怕即使知道是错误,也会一直爱下去的那种,当然,他也是一个没
安全感,不容易沟通的人,听不进别人的话,不会尝试去理解别人,所以他的爱情比较
崎岖。
如果真是如此,我对罗曼罗兰 orz
因为前面的铺垫完全是为了后面的展开,心理历程相当有说服力。
m*******g
发帖数: 7050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罗曼罗兰太牛了
罗曼罗兰?
n****n
发帖数: 492
6
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论莫扎特
罗曼·罗兰
傅雷 译
我最近把莫扎特的书信重新读了一遍,那是由亨利·特·居仲先生译成法文,而所有
的图书馆都应该置备的:那些信不但对艺术家极有价值,并且对大众都有裨益。你一朝念
过以后,莫扎特就能成为你终生的朋友;你痛苦的时候,莫扎特那张亲切的脸自然而然会
在你面前浮现;你可以听到他心花怒放的笑声,又有孩子气,又有悲壮意味的笑声,不管
你怎样悲伤,一想到他欣然忍受了那么多的苦难,你就会觉得自己一味浸在悲哀里头是大
可惭愧的了。现在让我们把这个消逝已久的美丽的小影,给它复活过来。
*          *          *
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那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健康,想到他受着病魔侵蚀的身体,
他精神的健康就更可惊讶了。——他的健康在于所有的机能都得到平衡,而且差不多是绝
无仅有的平衡:一颗样样都能感受,样样都能控制的灵魂;一种镇静的、甚至心里有着最
深刻的感情(例如母亲的死,对妻子的爱)的时候令人觉得冷酷的理智,那是一种目光犀
利的聪明,能抓握群众的趣味,懂得怎样获得成功,懂得一方面保持自己骄傲的天性,一
方面把这个天性去适应社会,征服社会的聪明。所
q***o
发帖数: 484
7
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
译者序
傅雷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
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
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
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
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
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我不敢把这样的启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移译了本书。现在阴霾遮蔽了
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都更需要坚忍、奋
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现在,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
而忘记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
意义。--由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
此外,我还有个人的理由。医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
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
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
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
k***l
发帖数: 2396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罗曼罗兰太牛了
你这么牛的人会不知道
当然罗曼是姐姐,
有个中国作家叫罗兰好像
o***s
发帖数: 42149
9
1896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里莫逝世,按其遗嘱,从他的遗产中提取920万美元成立基金,将收益授予在和平、物理、化学、医学(或生物学)等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奖项中,有一项就是让中国人祈盼了百年之久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从莫言获奖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种种史料证实,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中国作家。相反,从民国开始,诺贝尔文学奖就对中国作家投入了关注。鲁迅、胡适、梁实秋、老舍都与诺奖发生过关联。
目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由瑞典、法国、西班牙三国成员构成的文学组织选出。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在北京大学做过一次演讲,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程序及原则做了解释。有四种人具有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资格:第一种人是瑞典学院的委员们,第二种人是世界各地所有高校的语言学、文学教授,第三种是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第四种是各个国家作家学会的主席。诺贝尔奖提名有50年的保密期,除了最终公布的获奖者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相关人信息在50年保密期期间都不对外公开。诺奖评选的年度工作程序大致为:首先,从每年无数的提名中去掉重复的、挑选出200个不同的候选人...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36
10
文章作者孙乐涛,不是方粉,但也不能算是方黑。
他其实是比较少见的用学术研究的方式来写方的人。当然,根据他对方多年的观察,他
最后的结论趋于负面。不过大家注意,他的文章还是比较理性,对方也保留了尊重。
以下原文:
方舟子默默打假十几年,赢来粉丝无数。很长时间里,我和一些朋友都想当然地以为,
方舟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不谙世故的赤子,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
孩一样。这样的天性加上理工科出身,长期的象牙塔生活,以及留美生涯受西方文化熏
陶,造成了后来那个“有事实洁癖”、锱铢必较、毫不妥协的打假斗士。
可是近来一系列的事,却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对方舟子的这个印象。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去仔细了解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把他的一些讲
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阅读经历、人生观等方面的文章找来仔细阅读,果然发现,这么多
年,我们对方舟子其实并不了解,方舟子内心复杂、深沉,远非上述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风格鲜明、甚至相当激进的左翼
人士。方舟子“专打南方系”,与司马南结盟,力反宗教等等鲜明特色,皆来自于他的
相当激进的左翼立场...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预防杀人和普遍告密
http://hx.cnd.org/?p=173172
闻一
1935年6月下旬,法国著名的、亲苏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莫斯科。他此行的目的,就是
他作为苏联的“忠实朋友”被苏联的现实所困惑,要求斯大林亲自就些问题给予答复,
以方便他在法国和欧洲为苏联做宣传工作。
事情的起因是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的被暗杀以及接踵而至的对“阴谋同谋者”、“人
民之敌”、“祖国叛徒”的镇压。从1934年12月1日到1935年6月下旬罗曼·罗兰访问莫
斯科,仅仅半年的时间里,苏联的政治生活中就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对其后整个20世纪
30年代的进程起了重大作用的事情。也就是说,苏联政府为进行镇压做出了一系列决议
、决定和法律来应付和解决“基洛夫被暗杀”事件后国内所出现的麻烦和棘手问题。就
在1934年12月1日这一天,苏联的最高立法机构——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就迅速公布了
《关于策划或者进行恐怖活动案件的审理程序》的法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切反
对斯大林的活动:“左”、“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富农的、阶级异己分子的、“人
民之敌”的、“祖国叛徒”的活动统统被冠之以“恐怖活动”。在《关于策划或者进行
恐怖...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512
12
激进左翼:方舟子的真面目
[转孙乐涛博客]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是人们逃避自身软弱的避难所。目前人民群众的世界观还没改
造好,所以暂时允许宗教存在。等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把他们全部
铲除掉了。而像方舟子这样的人,现在就可以不要宗教了。方舟子反宗教的思路,其实
还是来自于中学政治课本。
方舟子默默打假十几年,赢来粉丝无数。很长时间里,我和一些朋友都想当然地以为,
方舟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不谙世故的赤子,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
孩一样。这样的天性加上理工科出身,长期的象牙塔生活,以及留美生涯受西方文化熏
陶,造成了后来那个“有事实洁癖”、锱铢必较、毫不妥协的打假斗士。
可是近来一系列的事,却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对方舟子的这个印象。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去仔细了解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把他的一些讲
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阅读经历、人生观等方面的文章找来仔细阅读,果然发现,这么多
年,我们对方舟子其实并不了解,方舟子内心复杂、深沉,远非上述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风格鲜明、甚至相当激进的左翼
人士...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512
13
激进左翼:方舟子的真面目
[转孙乐涛博客]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是人们逃避自身软弱的避难所。目前人民群众的世界观还没改
造好,所以暂时允许宗教存在。等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把他们全部
铲除掉了。而像方舟子这样的人,现在就可以不要宗教了。方舟子反宗教的思路,其实
还是来自于中学政治课本。
方舟子默默打假十几年,赢来粉丝无数。很长时间里,我和一些朋友都想当然地以为,
方舟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不谙世故的赤子,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
孩一样。这样的天性加上理工科出身,长期的象牙塔生活,以及留美生涯受西方文化熏
陶,造成了后来那个“有事实洁癖”、锱铢必较、毫不妥协的打假斗士。
可是近来一系列的事,却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对方舟子的这个印象。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去仔细了解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把他的一些讲
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阅读经历、人生观等方面的文章找来仔细阅读,果然发现,这么多
年,我们对方舟子其实并不了解,方舟子内心复杂、深沉,远非上述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方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风格鲜明、甚至相当激进的左翼
人士...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268
14
来自主题: _RuS版 - 余杰:眼睛与勇气
◎余杰
眼睛是用来观察世界的,但一个人能否说出他所观察到的真实,则更依赖于他的勇气。面
对真实和表达真实是艰难的,有的时候甚至比与黑暗抗争还要艰难。
1935年,罗曼罗兰访问莫斯科,写下《莫斯科日记》。然而,在原稿的标题页上,他有以
下的题词:"未经我特别允许,在自1935年10月1 日起的50年期限满期之前,不能发表这
个本子--也不允许出版任何片断。"历史有的时候比人设计的还要荒诞,就在罗曼罗兰
设定的日期到来的时候,当年他所要捍卫的那个庞大的斯大林帝国已经处在风雨飘摇的境
地,在1985年之后的第四年,它终于彻底终结了。有的罗曼罗兰的热爱者把作家的这一做
法解释为要保护高尔基的声誉等等,但我总是觉得太牵强附会。另一位与之同时代的法国
大作家纪德也经历了一次莫斯科之行。与罗曼罗兰力图掩盖真实迥然不同,纪德回国后立
刻发表了《从苏联归来》,讲述了自己所观察到的所有的真实。这一举动招致了共产主义
阵营的一致批判,左翼作家们谩骂纪德是犹大、是叛徒。罗曼罗兰也加入了攻击纪德的行
列,对此纪德一针见血地指出:"罗曼罗兰对我的攻击使我痛心,这只老鹰已经筑好它的
巢了。"这个反击,看似很轻,其实
K******r
发帖数: 4052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主席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习主席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以初中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并获得科学学士,并与晚
些时候拿到经济系颁发的法学博士,潜心官场的同时阅读过人类历史中所有著名书籍,
你能做到吗?能的话你也可以做中华天可汗。
“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
温、杰克·伦敦等人的作品。
“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
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
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
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
“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
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
还有更多,屁民自己看吧,你的知识达到习主席的水平,你也能做中华天可汗
(图片来自Qianlong.com)
我认为,与一个没读过狄更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董乐山杂文
http://bbs.tianya.cn/post-780-65445-1.shtml
董乐山杂文一篇:用伯乐相千里马来比喻知人善任真的恰当吗?反对言语霸权!换种角
度看问题。
伯乐与千里马
以伯乐相千里马的历史典故来做比喻知人善任的文章,已多得不可胜计了。至今还
没有看到有人表示异议,仿佛这是绝对的真理。
其实把这样的比喻用在我们当今的新时代,恐怕是极不妥当的。首先,伯乐与千里
马是人畜的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奴才(因为伯乐也是为马主所用)与奴隶的关系
,只不过是用寓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因此伯乐的眼光无论如何敏锐,他相千里马
的目的无非是找一匹骏马供他或马主人驱使而已,而千里马被他相中并没有什么好处,
也无非是要比在不识货的马主人手里,更多驱使而已。因此这种主奴关系用在新时代的
人际关系上是极不妥当的。
其次,如果说千里马难得,需要伯乐来物色,则伯乐何尝就不难得,又需要谁来物
色呢?依此类推,就钻了牛角尖,永远没有一个答案。因此要真正发现千里马,最好办
法是让千里马自告奋勇站出来,而这只有让它自己做伯乐,才能做到,这就需要让千里
马从畜牲的地位恢复到人的地位,也就是从被驱使的地...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3406
17
五毛来说说, 包子以后还好意思给人书单么?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5/09/朱学东: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书单(史上最全版),/
朱学东: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书单(史上最全版),愧煞
“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习近平最近访美时说,“我青
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
、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
克·伦敦等人的作品。”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名录。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索契冬奥会时,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
时这样说过。我认真梳理了一下习近平的书目,对比了一下,真是愧煞,自己枉为翻书
党党魁。
不完全统计,但应是目前世上最全版习近平书目了吧,我已经累惨了。
1,习近平访美书目: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著。我去年恰好读过,
是商务印书馆版的。一般人是不会去读的。
《常识》,潘恩著。我也恰好去年重读了。一个英国裁缝,在英国北美殖民地鼓动殖民
地人民造反,销量达50万册,殖民地人...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8
我认为,与一个没读过狄更斯的人相比,
一个读过狄更斯的人,
就更难为着任何一种思想学说而向自己的同类开枪。。。。。。
——诺贝尔受奖演说,布罗茨基,1987年)
“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习近平最近访美时说,“我青
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
、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
克·伦敦等人的作品。”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名录。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索契冬奥会时,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
时这样说过。我认真梳理了一下习近平的书目,对比了一下,真是愧煞,自己枉为翻书
党党魁。
不完全统计,但应是目前世上最全版习近平书目了吧,我已经累惨了。
1,习近平访美书目: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著。我去年恰好读过,
是商务印书馆版的。一般人是不会去读的。
《常识》,潘恩著。我也恰好去年重读了。一个英国裁缝,在英国北美殖民地鼓动殖民
地人民造反,销量达50万册,殖民地人民几乎每5人就有一本。很薄很容易读。
华盛顿,没读过他的东西。听说过他...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9
我认为,与一个没读过狄更斯的人相比,
一个读过狄更斯的人,
就更难为着任何一种思想学说而向自己的同类开枪。。。。。。
——诺贝尔受奖演说,布罗茨基,1987年)
“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习近平最近访美时说,“我青
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
、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
克·伦敦等人的作品。”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名录。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索契冬奥会时,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
时这样说过。我认真梳理了一下习近平的书目,对比了一下,真是愧煞,自己枉为翻书
党党魁。
不完全统计,但应是目前世上最全版习近平书目了吧,我已经累惨了。
1,习近平访美书目: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著。我去年恰好读过,
是商务印书馆版的。一般人是不会去读的。
《常识》,潘恩著。我也恰好去年重读了。一个英国裁缝,在英国北美殖民地鼓动殖民
地人民造反,销量达50万册,殖民地人民几乎每5人就有一本。很薄很容易读。
华盛顿,没读过他的东西。听说过他...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0087
20
不信你都读过,看看网上别人总结的: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5/09/%E6%9C%B1%E5%AD%A6%E4%B8%9C%EF
%BC%9A%E5%AF%B9%E7%85%A7%E4%B9%A0%E8%BF%91%E5%B9%B3%E6%80%BB%E4%B9%A6%E8%AE%
B0%E4%B9%A6%E5%8D%95%EF%BC%88%E5%8F%B2%E4%B8%8A%E6%9C%80%E5%85%A8%E7%89%88%
EF%BC%89%EF%BC%8C/
不完全统计,但应是目前世上最全版习近平书目了吧,我已经累惨了。
1,习近平访美书目: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著。我去年恰好读过,
是商务印书馆版的。一般人是不会去读的。
《常识》,潘恩著。我也恰好去年重读了。一个英国裁缝,在英国北美殖民地鼓动殖民
地人民造反,销量达50万册,殖民地人民几乎每5人就有一本。很薄很容易读。
华盛顿,没读过他的东西。听说过他的樱桃树的故事。
林肯,读过他的葛底斯堡演讲。民有民治民享,嗯,应该好好读。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朱学东: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书单(史上最全版),愧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6 01:07:05 2017, 美东)
我认为,与一个没读过狄更斯的人相比,
一个读过狄更斯的人,
就更难为着任何一种思想学说而向自己的同类开枪。。。。。。
——诺贝尔受奖演说,布罗茨基,1987年)
“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习近平最近访美时说,“我青
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
、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
克·伦敦等人的作品。”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名录。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索契冬奥会时,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
时这样说过。我认真梳理了一下习近平的书目,对比了一下,真是愧煞,自己枉为翻书
党党魁。
不完全统计,但应是目前世上最全版习近平书目了吧,我已经累惨了。
1,习近平访美书目:
《联邦党人文集》,汉...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62
22
严秀译的莫斯科日记,写的大多是罗曼罗兰在苏联访问的见闻,夹有一些比较隐晦的
评论与预言。为什么作者要求五十年以后发表没有公论,但罗曼罗兰显然不愿意因为
这本书的出版得罪斯大林,是不是主要为了保护高尔基可能已经无从考证。
严秀(曾彦修,前人民日报主编)还曾经在‘随笔’杂志上写过长文介绍自己对莫斯科
日记的理解和看法。蓝英年好象也写过文章描写高尔基回苏联以后的生活,重点提到
罗曼罗兰的来访。高尔基在十月革命以后长期旅居意大利,在斯大林大量的统战攻势
之下回到苏联。在回归苏联生活的前期,高尔基显然不习惯红色专政的统治,看不惯
的东西很多,几次直接或间接地与斯大林发生冲突。斯大林是高明的政治家,没多久
就让高尔基认识到面前只有两条道路:要么走人继续他的海外生涯,要么留在苏联享
受巨大的荣誉和奢侈的物质生活,但是要听话。何去何从的抉择是不是让高尔基痛苦
后人不太知道,但结局显然是高尔基继续留在苏联作无产阶级的招牌作家,遇到看不
惯的事也不再作声了。
罗曼罗兰访问苏联的时候,高尔基住在莫斯科郊外一栋巨大的别墅里头,身边的服务
人员成群。他还有一个私人秘书,实际上是契卡的特务,观察高尔基的一举一动向
P****e
发帖数: 389
23
昨天凌晨,坐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Peter Hessler《寻路中国》的最后一部:工厂。仿
佛一个触手可及的久违世界在我面前落下幕来,竹帘外的黑夜一时空旷孤单。我有些难
过,但自己知道那并非乡愁。脑子里忽然闪过毛姆在《面纱》中描绘女主人公和父亲间
的关系时所说的:“凯蒂与父亲之间,比陌生人更生疏。因为两个陌生人至少会彼此好
奇。”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从不愿与人谈当今中国的话题,偶尔被人问到了,事后也总会有些恼怒——半是因为
谈话者的态度,半是因为主题本身。我想起一个满头白发、嘴唇鲜红的美国老太太,曾
关切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吃过冰激淋;想起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头,会在我埋头备课时猛
然来一句“他们在中国还迫害同性恋么”;又想起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那hippie打扮
的伴娘一听说我来自中国,就满怀敌意地要和我讨论西藏……
事实上,记录中国现状题材的文学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类。出国之后,我愿意读的中文
书无一例外都关乎古代:《晋书》与建安文学、季羡林译注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
局描绘的宋代城市风貌、明人的无数拟话本小说以及《芥子园画谱》…… 作为穿插其
间的娱乐...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205
24
来自主题: _JapanView版 - 《我的人学》1.2 心灵瑰丽的青春
第二节 心灵瑰丽的青春
关于际遇
——罗曼·罗兰与托尔斯泰
人生真是多姿多彩的“际遇”的连续。既有好的际遇,也许有令人悔恨的际遇。可
能是朋友也好,可能是学问之师也好,或者也许是某项研究课题也好,这种表面看起来
似乎无足轻重的际遇,常常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且形成人生根柢的、有意义的际遇,
大多是在青春时期获得的。
提到《约翰·克利斯多夫》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是我所喜欢的文豪。决定他一生
的,也是他年轻时和文豪托尔斯泰的“相遇”。罗兰当时二十一岁。他为某种怀疑所困
惑,向全世界具有极高声望的托尔斯泰写了一封长信。但是,托尔斯泰是被当时欧洲的
知识分子当作神一般尊敬的大文豪,所以罗兰当然没有指望托尔斯泰会给他回信。这只
不过是在十九世纪末法国充满了颓废和危机的时代状况下,罗曼·罗兰为艺术与人生的
矛盾深感苦恼,恰如为寻求心灵的救济一般,将他心中所郁积的想法,尽情地在这里倾
泻一下罢了。
M******a
发帖数: 6723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知识分子成了小丑”
必记本 微信号 yxbijiben
功能介绍
国内首家知识匠聚合平台,专注知识生产与分发,为您幽默解读专业术语、通俗普及深
奥知识,满足学习深造、高效工作及品质生活需求。这是学生的必记本,白领的能量餐
,商务社交的充电器。#懒人上进必备神器#
知识分子,往往被认为是“社会的良心”,独立思考为首要品质。但现实是,有些时候
,他们不仅无法扮演这些社会大众期盼的角色,还与其相去甚远,这里面有很多被迫无
奈,当然也有主动参与的。
今天分享两篇文章,一中一西,所说的面向不同,但都和知识分子相关。选自学者胡文
辉先生文化随笔集《欲采蘋花》。
类似的故事,读过不少,但每读,还是感慨。
1. 当知识分子成为小丑
黄永玉有本诗集,书名是《曾经有过那种时候》。曾经有过那种时候……知识分子成了
小丑。
1958年,甘肃千里沙漠中的夹边沟农场,农业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研究新疆史出身的右
派安兆俊对高尔泰说:“我们这里,名演员偷别人的馒头,大音乐家涎着脸乞求一丁点
儿施舍,在外国拿了两个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为抢着刮桶,打架不要命……这样的事
,多得都不奇怪了。至于自打耳光,告小状,一年到头都不洗脸不梳头不补衣服的...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talk
标 题: 高天韵:傅雷之死──文化名人的文革厄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5 09:55:44 2017, 美东)
傅雷、朱梅馥夫妇于上海江苏路寓所花园 (网路图片)
岁月的风,从远方吹来,拂过译者的生花妙笔,倾听家书的娓娓述说,卷起彼时的创伤
悲鸣。曾经,花香琴朗情长在。今日,人去楼空怨难平。
上海江苏路284弄,现名“安定坊”,位于江苏路和愚园路的路口。这里有五组18幢欧
式花园住宅,建于1936年,是沪上白领及中上层知识份子居住的社区,其中5号洋房是
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故居。那是一幢三层楼的建筑,米黄色的墙身,淡雅古朴,细碎的鹅
卵石嵌在外墙的墙面,透著温润和别致。红顶斜披,门窗都带拱券。底楼南面,有一个
100多平方米的大花园,是一家人拍照的好地点。就在那个“世外桃源”,傅雷种植了
50多种月季。他喜欢徜徉于花丛,静享花趣。
1966年8月30日的夜晚,一群红卫兵闯进了他的领地,四处搜寻“变天罪证”,把他精
心培育的月季一株株连根拔掉,也拔掉了他最后的希...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27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
座谈会上再次谈到读书的话题,引发各界关注。
今年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向媒体公开自己的阅读书单,这其中
包括历史典籍、文学名著、当代文学及佛学传记等,涵盖古今中外
的名著经典。
为此,《读书》版特辑习近平推荐的书单,读者们不妨沉浸于
这些经典著作,有时间静下心来重拾书香,感受更多美好。
俄罗斯文学作品
今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就
曾提到数位俄罗斯文学名家,包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表
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克雷洛夫(代表作《大炮和风帆》)、
亚历山大·普希金(代表作《上尉的女儿》)、尼古莱·瓦西里耶
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代表作《钦差大臣》)、米哈伊尔·
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代表作《大贵族奥尔沙》)、伊凡·谢尔
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代表作《父与子》)、费奥多尔·米哈伊洛
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
在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说,他喜欢普希金的
爱情诗和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之间,他更喜欢托...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28
还少了英国书单
此时此刻,有关英国的记忆不断在我脑海中闪现,我想到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宪章运动、诺曼底登陆,想到了
莎士比亚、拜伦、雪莱、萧伯纳,想到了培根、克伦威尔、丘吉
尔,想到了托马斯·莫尔、约翰·洛克、亚当·斯密、达尔文、
阿诺德·汤因比、李约瑟,想到了《双城记》、《雾都孤儿》、
《简·爱》、《鲁滨逊漂流记》,想到了福尔摩斯,当然还有卡
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都创造了灿烂的
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是茶的故乡,英国
则将下午茶文化发挥到极致,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简·奥斯汀、
狄更斯等人的作品让中国人感受到英国传统文学的魅力。。。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
座谈会上再次谈到读书的话题,引发各界关注。
今年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向媒体公开自己的阅读书单,这其中
包括历史典籍、文学名著、当代文学及佛学传记等,涵盖古今中外
的名著经典。
为此,《读书》版特辑习近平推荐的书单,读者们不妨沉浸于
这些经典著作,有时间静下心来重拾书香,感受更多美好。
...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29
傅雷、朱梅馥夫妇于上海江苏路寓所花园 (网路图片)
岁月的风,从远方吹来,拂过译者的生花妙笔,倾听家书的娓娓述说,卷起彼时的创伤
悲鸣。曾经,花香琴朗情长在。今日,人去楼空怨难平。
上海江苏路284弄,现名“安定坊”,位于江苏路和愚园路的路口。这里有五组18幢欧
式花园住宅,建于1936年,是沪上白领及中上层知识份子居住的社区,其中5号洋房是
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故居。那是一幢三层楼的建筑,米黄色的墙身,淡雅古朴,细碎的鹅
卵石嵌在外墙的墙面,透著温润和别致。红顶斜披,门窗都带拱券。底楼南面,有一个
100多平方米的大花园,是一家人拍照的好地点。就在那个“世外桃源”,傅雷种植了
50多种月季。他喜欢徜徉于花丛,静享花趣。
1966年8月30日的夜晚,一群红卫兵闯进了他的领地,四处搜寻“变天罪证”,把他精
心培育的月季一株株连根拔掉,也拔掉了他最后的希望。9月2日早晨,傅雷和夫人朱梅
馥被拖到家门前,被迫站到凳子上,头戴高帽,任人指点羞辱。连续四天三夜的批斗,
似无尽头。于是,他必须走了。因为士可杀,不可辱。
-e1485329775825.jpg
傅雷夫妇在江苏路宅邸书房内。(1965年8...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22
30
来自主题: MedicalCareer版 - 无题

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超赞!
我上学时候看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序言里面说到人有三种方式可以强大:凭借力
量而强大,凭借思想而强大,或是凭借心灵而强大。后来要给一位同学(是女ID)送生
日礼物(和男ID不过这个),就选了一本《傅译传记五种》,里面就有罗曼罗兰的三本
,贝多芬、托尔斯泰和米开朗基罗。还记得当时在扉页上我写给她的话是:“凭心灵而
强大,做人类的公仆”。做人类的公仆,是罗曼罗兰接着写怎样凭借心灵而强大的话。
到现在,那本书大概还在她国内的娘家尘封着呢吧。
P****e
发帖数: 389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谭复生诗文笔记


最后,我想来梳理一下谭复生在《仁学》一书中流露出的对宗教与信仰的态度,其中最
重要的包括儒道、侠道、佛教与基督教。
距离产生美。记得小时候对基督教教堂总是很神往,而对它起反感是我出国之后的事。
反感的最初原因相信许许多多在美国生活过的人都司空见惯:那就是总有人敲你的门、
搭你的讪、拉你的同学追着你传教布道。在我的有限阅历中见识过的与布道最接近的事
情,是中学班主任找人谈话做思想改造。而我则像古龙在《新月传奇》中所说:“楚留
香要回头时,没有人能令他不回头”—— 最讨厌的事就是被人勉强。
更何况有些传教徒甚至连圣经这本书都没在教堂以外的场合翻开过,却偏喜欢跟我畅谈
为什么基督教比佛教要高明,令人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他们又动辄以“科学”来佐
证教义:夸张一点的比如好险成为副总统的佩琳,那是公然不承认人猿进化论的,直接
挑战达尔文;含蓄一些的则喜欢跟近代物理纠缠。他们说:宇宙大爆炸不就是创世纪吗
?大爆炸的时候产生光,不就是“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吗?他们会问:电子是怎
么产生的?那么小,不是上帝造的还能是什么造的?(人家之所以问电子而不追问更小
一点的夸克,倒不是打算放我这个学...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习大大念叨的书,你看过多少?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引起外界广泛关注,特别是习近平随口提到不少书籍,让到会作家惊讶“都能列一个三四十本的书单了”。昨天,与会的王树增、冯骥才、曹文轩等作家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都对习近平的阅读趣味津津乐道,感叹这个时代应该多读经典。据几位作家回忆,习近平提到比较多的是俄罗斯文学,还曾在访问古巴期间探寻海明威的足迹。
王树增
他谈到每一种文学都能列举出哪些经典,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读的,有哪些作品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每一种文学都能列举经典
10月13日,曾创作过《长征》等作品的军旅作家到浙江部队里去讲课,一下飞机就接到了电话,“我们与会者事先都不知道,都是当天才收到的通知,电话里就说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儿,让赶紧回来。我听说铁凝当时在欧洲,下了飞机就赶回来了。”
回忆当天文艺座谈会的情况,王树增觉得时间虽然长,但整体氛围轻松,习总书记也会时常插话,与文艺家们谈一些个人看法,也随口提到了不少文学经典,“他谈到了俄罗斯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拉美文学,还有印度文学,而且每一种都能列举出一些经典,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读的,有哪些作品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作为...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历任中国领导人的诺奖情结
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诺奖。“政事儿”发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习近平等领导人都同样关注诺奖,或接见诺奖获得者、或阅读诺奖作品等。
昨天起,媒体及社交网络因为一个中国老人的名字而沸腾:屠呦呦。这个被誉为“青蒿素之母”的85岁中国女药学家,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诺奖。“政事儿”发现,中国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同样关注诺奖。
毛泽东
晚年在中南海接见杨振宁和李政道
毛泽东晚年,除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一般很少接见客人。不过,他接见了两名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
1973年,杨振宁和毛泽东的见面,是在毛泽东中南海的书房里。谈话结束以后,杨振宁说他快走到门口时,毛泽东和他握了握手,并且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希望在科学上能够有所贡献,不过自己没有做到,他很高兴杨振宁能够对人类的科学有所贡献。
《李政道文录》一文记载:1974年5月30日早6时许,在北京饭店,李政道的房间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有人通知他,毛泽东想在1小时内在中南海的住所见他。令他惊奇的是,会见时毛泽东想了解的第...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34
大萧条时候工人都没饭吃, 哪管饭就去哪, 别说苏联, 上海还来了不少米国人淘金
了。
要是毛子表现真得好, 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又是怎么回事? 我选得都是毛子的官方
数据和同情毛子的左翼人士观点。 这些都是黑材料?
朱重八那是历史局限,而钢铁同志在文明时代连小盆友都杀实在不想说些啥了。
罗曼罗兰还说到他对苏联颁布的惩处十二岁以上儿童的法律不理解,斯大林回答道:“
我们应该通过这项镇压性的法律,以死刑来威胁十二岁以上的儿童罪犯,尤其是他们的
教唆者。”
s*******w
发帖数: 2257
35
历史轮回:两个文艺座谈会
章立凡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共同背景:权力斗争与反自由化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1931年斯大林与高尔基在一起。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对于出自苏联作家高尔基《海燕之歌》的这句诗,很多中
国人都并不陌生,因为这是大陆中学必学的“红色课文”之一。这首散文诗表面上虽然
在讴歌在海面上飞翔的海燕,不惧怕暴风雨的来临,实则在赞美俄国即将到来的“无产
阶级革命”。其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也为不少中
国人所熟悉。如果说,彼时的高尔基受到共产党的蛊惑而政治上稍显幼稚,尚可以理解
外,那么在他看透共产党的残暴、批评列宁的政策而离开苏联后,却再度接受斯大林的
邀请回国,并自愿充当斯大林的吹鼓手,就让人鄙视其人品了。
“不合时宜的思想”
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
年。从10岁开始,他先后做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1884年,他开始阅
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并对革命充满了向往。
1901年,高尔基创作的《海燕》受到了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的称赞。1905年,他加入
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即苏联共产党的前身,并与列宁相识,得到了其的赏识。1906年
,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 阅读全帖
y*****r
发帖数: 1295
37
确切的说,只是好风光。当时有个叫罗曼罗兰的不大不小作家,及其拥护共产主义,极
度推崇苏联,写了个大部头对苏联大赞特赞。但就是这样一个作家,最后也在书快结束
的地方,对社会主义不痛不痒的提出了一些小批评。虽然罗曼罗兰一厢情愿地说,将来
这些问题都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但这些批评就是后来计划经济的死穴。
连一个极左的西方作家都能看出的问题,肯定很多学者都看到了。苏联就是在最风光的
时刻,也没有在实力上哪怕接近美国。只是在军事上,和美国不相上下,美国虽然领先
的时候多,但苏联有时在某些领域也能小领先。
y*****r
发帖数: 1295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一亿葵花籽的事情谈谈就业
价格(市场下的财富)和价值两者似乎都不能完美解释一个国家到底要什么。
JP Morgan就是“金融骗子”的头领。但事实证明,没有这个骗子,在经济萧条时,破
产的公司会更多,恢复会更困难。
然后有人就说萧条就是骗子造成的,所以要革除市场这个制度,杜绝骗子的温床。苏联
的5年计划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对比当时米帝的大萧条,很多人都相信了和你下
面所述类似的观点。罗曼罗兰也写书讴歌。
但计划经济强迫人去买一般手机,而不是自由选择iPhone的做法,虽然短时间内好像利
益最大化了,(因为没有让所有普通手机厂商的投入打水漂),但长期的效果大家都看
到了 - 整个社会根本没有动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或价值,无论你怎么称呼。
其实就是罗曼罗兰这样一个文人,当初也看到这一点了。只是在书里委婉指出苏联的弊
病,然后一厢情愿的说这些问题一定会在深化改革中解决。可惜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真正
解决,之到92年,倒台的倒台,转型的转型。

GDP是现在的十几分之一, 可是照样能活的转
的国家制造的价值
h******n
发帖数: 3599
39
看来要把大裤衩给拆了
习近平: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
2014年10月16日 10:0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贺
原标题:人民日报微信:通稿之外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还讲了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昨天出席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听取铁凝、尚长荣、阎肃、许江、赵汝蘅
、叶辛、李雪健等7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他发表了长篇讲话。在大约2个小时的讲话中
,习大大不但对当前文艺现状发表看法和评论,更深情回忆了自己少年和知青时期的文
艺生活,谈到了文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习大大为什么出席文艺座谈会?他的讲话透露出哪些信息?
先说说这次座谈会的不一般。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最高领导人参加哪些会议、做多长
时间的讲话都有一定规格。通常,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出席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的全国代
表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一些重要的文艺演出也时常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本次文艺工
作座谈会既不是文联和作协的全国代表大会,也不是年度例行召开的文艺工作会,习大
大的出席和长篇讲话堪称是高规格和超规格,对文艺界而言是罕见的。
为什么习大大对文艺界和文艺工作如此重视?他在讲话中透露了原因。在他心目中,文
艺可不是风花雪月的事儿,而是实现中国梦的...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轮回:两个文艺座谈会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文艺思想纷争的背景。时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说,延安文艺
界存在五...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24594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胖也是个装逼成瘾的货色
习近平的“书单”
●第一份“书单”
“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
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今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
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第一次向全世界列出了自己的一份阅读“书单”。
●第二份“书单”
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了讲话。习近平表示,“
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
。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
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
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
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
,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
●部分书籍
此外,据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公开报道中习近平明确提及书名或引用过其中内容的著
作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史记...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2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0-16/7572977.shtml
2015年10月16日10:31 来源:重庆晨报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2015年10
月14日,新华社授权发布这篇重要讲话。讲话全文14000多字,提到了100多人、几十本
书以及很多名言。
这几年,习近平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中,讲了自己的读书故事,谈到了自己喜爱
的书或大家。今天,本报对此进行梳理。
优秀作品
要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
习近平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
、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
《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
《七月》、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
秘的《天问》,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
民生活中产生的。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43
习近平晒书单, 你读过多少?
2015-10-26 07:00:18
文学城博客
Y自然流露Y
最近访问英国时, 习近平说:“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简·奥斯汀、狄更斯等人的作
品让中国人感受到英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之后他又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在陕北当农民的
7年青春时光里所读到的莎翁作品:“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
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
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
而就在习近平访英前夕,上周新华社公布了习近平一年前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之中, 他点了一百多位中外文学艺术大家的名字。习近平主政以来已经多次在国内外
亮出书单 (到处说书),这几次晒书单涉及三位数以上中外作家、艺术家及他们的著
作或作品, 俺仔细过目了一下, 让人汗颜, 咱真没读过这么多书。 那就看看人家怎
么说 【ZT】:
不知为何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年后才正式公布,但习近平这次讲话,提到了112位
中外知名作家艺术家(中国31位,外国81位)。毛泽东73年前在延安也有一次文艺座谈
会讲话,其精神(文艺为什么服务)成为中共执政后文艺...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320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Diego 讨论区 】
发信人: fangzhou2 (Fangzhou),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感悟:别了!华为8年理工女硕离职感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8 11:23:44 2016, 美东)
【感悟】别了!华为8年理工女硕离职感言
作者简介:末末 (理工女硕,应届华为8年半,目前已经离开一年有余。)
文章来源:末末书屋(momoshuwu_2015)
一年前的十月,我离开了华为,不咸不淡。这个十月,和我一同入职的先生也离开了,
心里的五味杂陈却异常凶猛的翻涌起来。过去的一年里,我还是称华为我们公司,因为
我还是华为家属,生活里依然弥漫着熟悉的华为味道,还有机会在上研所美丽的园区溜
达。可是从此以后,就真的和这里没有关系了,真真的告别了。于是提起笔,整理此刻
的情绪和之前在华为的种种,留作纪念。青春的纪念,家庭的纪念,一种生活方式的纪
念。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01 毕业了
02 那些挺尸而过的鸡血岁月
03 看上去很美
04 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05 你纵虐我千百遍,我亦待你如初恋
01 毕业了
题图:华为无...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十月革命百年:俄国与苏联
原创2017-11-07编辑部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号ohistory
功能介绍
《东方历史评论》杂志官方微信账号,每天提供新鲜洞见。
编者按: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是俄罗斯人的革
命,还被视为一个全球历史的分水岭、现代世界的开端;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预设下的革命,还具有东方面孔和东方意义,深刻影响了日后亚非拉国家的现代性进程
;它不是按设定好的革命计划展开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偶然、失误和戏剧性转折;它
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国家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至今仍能引发无数政治哲学上的思考
。可以说,这场革命直接塑造了20世纪的世界面貌,它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是说不完道不
尽的。
自2013年创刊以来,《东方历史评论》对俄国这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
有着持久的关注,我们邀请国内外最优秀的写作者围绕俄国的历史、政治、文学、艺术
等诸多主题做过许多深入的探讨,积累下来许多值得反复阅读的文本。
值此俄国革命百年之际,我们从四年的文库中拣选出一批文章,希望大家在重新的
阅读中更深入理解这个国家,理解百年前发生的革命以及百年以来这个国家不断上演的
一幕幕悲喜剧。...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593
46
来自主题: PHILADELPHIA版 - [转载] 三万英尺
谁说的:受苦的奋斗的自由灵魂必战胜一切!
罗曼.罗兰说的.
罗曼罗兰肯定没有在中国呆过.
在中国呆过了, 谁敢打保票说必战胜一切?
最多也就敢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这话的苏轼,和重复这句话的增分田爷爷,他们是中国最潇洒的人.
现在谁又敢说自己是苏轼?
tianna也就是觉得听着会让她感动罢了:).
f*******2
发帖数: 341
47
【感悟】别了!华为8年理工女硕离职感言
作者简介:末末 (理工女硕,应届华为8年半,目前已经离开一年有余。)
文章来源:末末书屋(momoshuwu_2015)
一年前的十月,我离开了华为,不咸不淡。这个十月,和我一同入职的先生也离开了,
心里的五味杂陈却异常凶猛的翻涌起来。过去的一年里,我还是称华为我们公司,因为
我还是华为家属,生活里依然弥漫着熟悉的华为味道,还有机会在上研所美丽的园区溜
达。可是从此以后,就真的和这里没有关系了,真真的告别了。于是提起笔,整理此刻
的情绪和之前在华为的种种,留作纪念。青春的纪念,家庭的纪念,一种生活方式的纪
念。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01 毕业了
02 那些挺尸而过的鸡血岁月
03 看上去很美
04 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05 你纵虐我千百遍,我亦待你如初恋
01 毕业了
题图:华为无线二十周年纪念指环,用第一代基站熔材铸之,上面刻有员工的姓名。于
公司于个人而言,这都是一段如烈火般燃烧的岁月的美好见证!
拍摄:华为 P7手机。
每个华为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身边有人离开的时候,就会不由得问自己,什么时候
是我呢?是的,华为于我们而言,只是另一所大学,...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7132
48
搜索时的副产品,hia hia。
英国诗歌:
http://218.22.197.10:8200/date%5CI%5CA2026781.pdf
俄罗斯诗歌:
http://www.reed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578
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原帖里有很多回帖,只贴了一部分过来:
http://www.reed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113&extr
发表于 2007-8-5 15:58: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当代文学讨论区举办“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活动。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真爱的一本书,或许是小说,或许是散文,或许是诗歌集。
那么,不要吝啬您的文字,写下您最喜欢的一本书,并附加100字以上的简短书评,把
您最喜欢的书推荐给更多的人。
活动时间:不限
奖励方法:所有在本帖回复写下感想的会员每人 +1威望 +10金币
回复精彩者可获得+2威望+20金币
本帖回复整理
Moderato:黑暗塔系列,作者:Stephen Kin...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flamboyance也不好。我没看过罗曼罗兰和牛虻,这拨革命英雄浪漫主义的辐射是不是
衰减很快。不过老师说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有机会看,还是会很喜欢。一是罗曼罗兰翻译
得漂亮。二是书里充满性启蒙教育?有同性恋描写?
l*****l
发帖数: 5909
50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引起外界广泛关注,特别是习近平
随口提到不少书籍,让到会作家惊讶“都能列一个三四十本的书单了”。昨天,与会的
王树增、冯骥才、曹文轩等作家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都对习近平的阅读趣味津津乐道
,感叹这个时代应该多读经典。据几位作家回忆,习近平提到比较多的是俄罗斯文学,
还曾在访问古巴期间探寻海明威的足迹。
配图配图
王树增
他谈到每一种文学都能列举出哪些经典,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读的,有哪些作品对
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每一种文学都能列举经典
10月13日,曾创作过《长征》等作品的军旅作家到浙江部队里去讲课,一下飞机就
接到了电话,“我们与会者事先都不知道,都是当天才收到的通知,电话里就说有一个
特别重要的事儿,让赶紧回来。我听说铁凝当时在欧洲,下了飞机就赶回来了。”
回忆当天文艺座谈会的情况,王树增觉得时间虽然长,但整体氛围轻松,习总书记
也会时常插话,与文艺家们谈一些个人看法,也随口提到了不少文学经典,“他谈到了
俄罗斯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拉美文学,还有印度文学,而且每一种
都能列举出...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