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发帖数: 3419 | 1 当代诗坛点将录
作者:咏馨楼主 提交日期:2003-06-16 20:37:00
当代诗坛点将录
用点将录这种体裁来进行文学批评最早始于清朝中叶的舒位(此前尚有《东林点将录》,但似乎不应归在文学批评之内),此后,著名的点将录要数近现代的汪辟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与钱仲联的《近代诗坛点将录》、《近代词坛点将录》〔1〕。鄙人何德何能,敢比前辈、时贤,但是一时技痒,喉中之梗,不吐不快。于是东施效颦,做此《当代诗坛点将录》。所收之人,以一九四九年后仍然在世者为候选者(大致以钱钟书、钱仲联一辈人为主,稍前稍后的也一并列入)。当代人旧体诗集出版的较少,再加上本人学识浅薄,眼界狭窄,一定会有许多不当之处。望网上诸君批评指正。倘若哪位觉得在下所点诸人不惬合人意,从而重新做一点将录,后来居上。那更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抛砖引玉。此文可以速朽了。
此外,当代写旧体的人实在不多,有些所谓的旧体诗有实在污人双目,所以要凑够一百零八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只好有几个算几个了。好在范烟桥的点将录也没凑够一百零八人,这也算有例可循吧。
〔1〕钱仲联的点将录还有《顺康诗坛点将录》、《道咸诗坛点将录》、《 |
|
c***s 发帖数: 70028 | 2 “你想让我哭/我却偏要笑/每一次低我/总使我更高/赞美似露珠/诋毁是肥料/风来树更长/雨去山愈姣” —汪国真
独家:70、80后青春记忆:躲被窝打手电看金庸武侠
昨日上午,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蔓延开来:缅怀者连引佳句、不吝赞美之词;批判者则讨伐九十年代的“汪国真热”坏了一个时代的品位。但是无论褒贬,从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刷屏看来,汪国真无疑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
记者联系汪国真工作室,证实汪国真当日凌晨两时许去世,享年59岁。
2013年前后,诗人大卫和汪国真出差东北,当地诗歌爱好者找来十五本诗集,要汪签名。结果发现,这些诗集全是盗版书。汪国真哭笑不得,但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大卫最近一次得知汪国真的消息,却是他离世的噩耗。
十天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去医院看望汪国真,汪只能用点头的方式来回应问候。“他得了肝癌晚期,还有肺炎等多器官并发症。”一直游移在主流诗坛之外的诗人,以死亡最后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
汪诗被质疑无生命力,却盗版横行
1990年,汪国真出版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正版发行量超过60万册。他的诗歌受到青年人的喜爱,被广为传抄,掀起了一股“汪国真旋风”,甚至打工群体...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6211 | 3 这个写得有趣,用梁山好汉比诗人,呵呵。
林点将录》,但似乎不应归在文学批评之内),此后,著名的点将录要数近现代的汪辟
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与钱仲联的《近代诗坛点将录》、《近代词坛点将录》〔1〕
。鄙人何德何能,敢比前辈、时贤,但是一时技痒,喉中之梗,不吐不快。于是东施效
颦,做此《当代诗坛点将录》。所收之人,以一九四九年后仍然在世者为候选者(大致
以钱钟书、钱仲联一辈人为主,稍前稍后的也一并列入)。当代人旧体诗集出版的较少
,再加上本人学识浅薄,眼界狭窄,一定会有许多不当: 之处。望网上诸君批评指正。
倘若哪位觉得在下所点诸人不惬合人意,从而重新做一点将录,后来居上。那更是我求
之不得的好事。抛砖引玉。此文可以速朽了。
要凑够一百零八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只好有几个算几个了。好在
范烟桥的点将录也没凑够一百零八人,这也算有例可循吧。
光宣词坛点将录》、《浣花诗坛点将录》等。 |
|
x*****u 发帖数: 3419 | 4 居然没有郁达夫
林点将录》,但似乎不应归在文学批评之内),此后,著名的点将录要数近现代的汪辟
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与钱仲联的《近代诗坛点将录》、《近代词坛点将录》〔1〕
。鄙人何德何能,敢比前辈、时贤,但是一时技痒,喉中之梗,不吐不快。于是东施效
颦,做此《当代诗坛点将录》。所收之人,以一九四九年后仍然在世者为候选者(大致
以钱钟书、钱仲联一辈人为主,稍前稍后的也一并列入)。当代人旧体诗集出版的较少
,再加上本人学识浅薄,眼界狭窄,一定会有许多不当: 之处。望网上诸君批评指正。
倘若哪位觉得在下所点诸人不惬合人意,从而重新做一点将录,后来居上。那更是我求
之不得的好事。抛砖引玉。此文可以速朽了。
要凑够一百零八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只好有几个算几个了。好在
范烟桥的点将录也没凑够一百零八人,这也算有例可循吧。
光宣词坛点将录》、《浣花诗坛点将录》等。 |
|
l*d 发帖数: 134 | 5 这里面出现的最多的人名大概是钱仲联
林点将录》,但似乎不应归在文学批评之内),此后,著名的点将录要数近现代的汪辟
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与钱仲联的《近代诗坛点将录》、《近代词坛点将录》〔1〕
。鄙人何德何能,敢比前辈、时贤,但是一时技痒,喉中之梗,不吐不快。于是东施效
颦,做此《当代诗坛点将录》。所收之人,以一九四九年后仍然在世者为候选者(大致
以钱钟书、钱仲联一辈人为主,稍前稍后的也一并列入)。当代人旧体诗集出版的较少
,再加上本人学识浅薄,眼界狭窄,一定会有许多不当: 之处。望网上诸君批评指正。
倘若哪位觉得在下所点诸人不惬合人意,从而重新做一点将录,后来居上。那更是我求
之不得的好事。抛砖引玉。此文可以速朽了。
要凑够一百零八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只好有几个算几个了。好在
范烟桥的点将录也没凑够一百零八人,这也算有例可循吧。
光宣词坛点将录》、《浣花诗坛点将录》等。 |
|
|
x*****u 发帖数: 3419 | 7 光宣诗坛点将录 汪国垣
(曩与义宁曹东敷同客南昌,又同寓简庵、思斋昆仲家,昕夕论文,极友朋
之乐。东敷诗学黄陈,颇为当代名流所推许,与愚一见即定交。盖愚早年言诗,
夙服膺元佑诸贤,与所论不谋而合也。东敷言:“并世诗人,突过乾嘉。昔瓶水
斋主人曾有《乾嘉诗坛点将录》之作。子于并世诸贤,多所亲炙,盍不续为之,
亦艺林一掌故也。”愚即具草,至媲拟洽合,万不可移易处,东敷、简庵、思斋
皆抚掌不置。竭一昼夜之力,而当世诸诗人,泰半纲罗斯册矣。乙丑在都门,章
行严取而布诸《甲寅》周刊。后十年,上海《青鹤》杂志又据而转载。日人及山
西原某,并有为笺注者,皆漏略不具。愚亦不复忆及之。及避寇居渝州,行严、
旭初偶谈及此,乃取箧藏原稿覆按之,觉有原稿合而刊本不合者,亦有刊本漏略
而今本宜补入者 |
|
C**********r 发帖数: 1032 | 8 我在这里,
潜水了几十天。
但我感到,
这是一个封闭的诗坛。
没有太多清新的空气,
太多的诗说着昨天。
我不是抱怨什么,
如果你今天远行,
我建议你去看看,
当今中国蓬勃的诗坛。 |
|
l*****d 发帖数: 7963 | 9 国内诗坛确实很兴旺,这和经济形势,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都有关.
买卖提不能与国内连接是造成版面封闭的一个原因.支持大家多与国内诗歌界交流,有好
作品互相转载下 |
|
T******d 发帖数: 2139 | 10 这里确实人气不旺。我们哄版主吧。:-)
国内诗坛谈不上多兴旺。我参加过几次大学诗社活动再也不去了。不要说传说里的上世
纪八十年代,就是跟我经历过的90年代比也不如何(90年代应该是个平淡的时期)。现
在好在有网络,可以把全国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所以总能看到好作品 |
|
C**r 发帖数: 33 | 11 话说明代才子唐伯虎, 喜欢戏谑, 是个放浪不羁的人物。 一天, 他穿得破破烂烂,
独自登山游览, 见到几位秀才在山上赋诗, 就走上前去凑热闹。 他有意艾艾吃吃地
说:“你们赋诗这么高兴, 能不能让我参加?”秀才们看他象个乞丐,都大笑, 其中
有一位就说:“你就试试吧。”唐伯虎拿起笔来, 在纸上写了“一上”两个字, 秀才
们看了, 又忍不住大笑。 唐伯虎却不理会, 再写了“一上”, 随即停笔。两个“一
上”连在一起, 确是毫无诗味, 于是一位秀才淅涞厮担骸捌蜇ぴ趸嵝词? 碧撇?⑿Υ
鹪唬骸拔蚁不兑?疲?/font> 饮了酒才会写诗。”秀才就递一杯酒给他。唐伯虎接过,
马上饮了一大口, 又写上“又一上”, 秀才们看了, 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唐伯虎依
然不动声色, 他再饮一口, 又写了“一上上”三个字, 跟着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然
后提笔续成这样一首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起,
四海五湖皆一望。” 前两句平淡如水, 后两句却境界雄壮。秀才们想不到眼前的这个
乞丐竟如此不凡,都惊得呆了。 伯虎却自斟自饮, 醉后独自踉跄下山。
好了,故事到这里,CSIR 问大家一...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1672 | 12 诗本来该是写给自己留念的。
很多味道只有自己懂。
上了诗坛,就是掉下了茅坑。
消化过的东西,都不是好东西。 |
|
c*****s 发帖数: 425 | 13 汪剑钊
柏拉图曾经这样说过:“粗心的人们声称缪斯只有九位,须知,
累斯博斯岛的萨福是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是古希腊著名的女诗人,
公元前七世纪出生在小亚细亚海岸的累斯博斯岛上。据说,她十七岁
时曾与当时的著名诗人阿尔开奥斯在赛诗会上相互酬唱赢得了诗名。
她在家乡集聚了一批崇拜者,全都是美丽、可爱、活泼的少女,与她
们一起吟诗、弹琴、唱歌、跳舞,在城郊山水之间纵情漫游,并为她
们写下了不少诗歌,其中的内容既有传授生活教义的,也有叹惜离别
的,还有表示亲昵的(据此,后世有学者认定萨福是最早的女同性恋
者)。萨福的诗歌有强烈的感性、甚至官能特征,语言优美、纯朴,
抒发感情时而细腻、含蓄,时而热烈、大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对古罗马诗歌,乃至整个欧洲的诗歌产生过很大影响。英国诗人拜伦
在长诗《唐璜》中称她为“如火焰一般炽热的萨福”,更有批评家认
为:“萨福在诗歌中给予世界的,如同米开朗基罗在雕刻中、达·芬
奇在绘画中给予世界的一样——尽善尽美。”她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
上女性诗歌的第一人。因此,后世常以“萨福”来褒称各个时代在诗
歌中有出色表现的女诗人。在群星璀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坛上,
也 |
|
c*********d 发帖数: 9770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9 22:50:27 2014, 美东)
http://www.guokr.com/post/547058/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星魂丨不灭 |
2013-12-25 09:45
“我们是不是需要用谎言来打击那些说谎的敌人,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用谎言去打
击敌人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你的谎言可能会先被揭穿!”
【作者】杨镰
【关键词】 坎曼尔诗笺、文革、郭沫若、唐诗
本文专门辨析曾轰动一时的“国家一级文物”《坎曼尔诗笺》的真伪。
首先,本文将推究它的发现、发表等经过;其次,对其真伪做彻底的讨论;最后,则披
露近八年来笔者针对它所做的调查与研究。如果本文的考辨过程与结论出于读者意外,
绝不是笔者有意危言耸听,而那只能证明,《坎曼尔诗笺》的出现及轰动,的的确确值
得我们做深刻的反思。
上篇 研究史
1971年——...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5 http://www.guokr.com/post/547058/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星魂丨不灭 |
2013-12-25 09:45
“我们是不是需要用谎言来打击那些说谎的敌人,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用谎言去打
击敌人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你的谎言可能会先被揭穿!”
【作者】杨镰
【关键词】 坎曼尔诗笺、文革、郭沫若、唐诗
本文专门辨析曾轰动一时的“国家一级文物”《坎曼尔诗笺》的真伪。
首先,本文将推究它的发现、发表等经过;其次,对其真伪做彻底的讨论;最后,则披
露近八年来笔者针对它所做的调查与研究。如果本文的考辨过程与结论出于读者意外,
绝不是笔者有意危言耸听,而那只能证明,《坎曼尔诗笺》的出现及轰动,的的确确值
得我们做深刻的反思。
上篇 研究史
1971年——正好20年前,北京故宫举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首
次向世人展示了两件珍贵文书,一件是唐白居易《卖炭翁》诗,署“坎曼尔元和十五年
(802)抄”;另一件是写于元和十年的三首诗,署“纥·坎曼尔”。原诗是:
忆学字:
古来汉人为吾师,
为人学字不疲倦。
我祖学字十馀载,
吾父学字十...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16 2011美国诗界大辩论:什么是美国的文学标准
2012年01月13日 19:30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哈佛大学教授海伦·文德莱在2011年11月24日《纽约书评》半月刊上发表题为《这
些是值得记住的诗篇吗?》的长篇文章,严厉批判非裔美国诗人丽塔·达夫主编的《企
鹅20世纪美国诗歌选集》(2011),引起美国诗坛大辩论。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非裔美国
诗人与主流白人诗评家的首次公开论战,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美国文化的基本
价值观?什么是美国的文学标准?文学标准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可能?
如同支持美国体育事业的非裔美国人运动健将层出不穷一样,美国诗坛也不断出现
著名的非裔美国诗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保罗·劳伦斯·邓巴是第一个饮誉全美国的
优秀诗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哈莱姆桂冠诗人”的兰斯顿·修斯更是名满天下
。当代的优秀非裔美国诗人勒罗伊·琼斯特别活跃,激进;玛雅·安吉罗被克林顿总统
邀请,在他的总统就职仪式上朗诵;丽塔·达夫曾被选为美国桂冠诗人,还荣获了普利
策诗歌奖。现任非裔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年轻时也诗兴勃勃,例如他的诗作《外公
》(1982)描写他年轻时与外公对...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8135 | 17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朦胧诗占据了中国当代诗坛的显赫地位,模棱两可的意象
,欲说还休的语言赋予了它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魅力,同时我们在读诗时也有种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奇妙体验。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因为时代的巨变,很多年轻读
者抱怨朦胧诗太难懂,读来总有种迷失感,于是他们纷纷选择远离诗歌,当代诗坛慢慢
走向沉寂。
可是诗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虽然读者寥寥,但他们总是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
远么;尽管生活窘迫,他们依然固执的用干枯的薯条蘸着变味的ketchup,在麦当劳的桌
子上写下,相信未来。终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著名诗人赵丽华携
梨花体诗歌进入诗坛以后,诗歌再一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
,素面朝天的情感,毫无障碍的进入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内心,产生了汹涌澎湃的心灵
激荡,引起了前所未有灵魂碰撞。尽管她平日低调,但这也不妨碍她奇迹般地创造了有
梨花处,即能歌丽华的诗坛盛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梨花教主光芒里的我们
不免又生出一丝疑问和贪心:诗歌的语言还可以更通俗么,内涵还可以更深刻么?随着
青年诗人鱼小妞的横空出世,这个中国当代诗坛的...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6820 | 18 昨晚,我梦见杜甫。我说,老杜啊,好久不见,对了,今天看见一篇写你的文章,是一
个叫六神磊磊的作家写的,《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老杜眉头皱起来了:说我猛,倒不错,但老夫从来都不是小号啊!
我把手机递给老杜:诺,自己看。
老杜捋着胡子开始了他的阅读。
以下,黑字是《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的原文,红字是杜甫的话。
一
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
查了高考成绩,400分。
杜甫:这是个误会。那一年,我从吴越回到洛阳,但是考试是在长安,不是洛阳。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
甫。
杜甫:“考功员外郎”可以简称“员外郎”,不能简称“考功郎”,那样别人还以
为是“考功郎中”。高祖时候,考功郎中负责贡举,贞观以来,就由员外郎负责了。但
开元十二年,也就是你们西元724年,出了点问题,有个叫李昂的员外郎被举人告了,
然后就开始改革,到736年,贡举已经由礼部负责了。我考试的时候,是最...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19 安静写作——一个诗人不应丧失的优秀品质作者:苏历铭
我所说的安静写作,并不是要割断所有与外界的联络,完全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状
态,而是指内心能够有效剔除现世的杂音与诱惑,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表达
出最真实的灵魂之声。古语说,“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即所谓隐士看破红尘隐
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并不是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相反在最世俗的市朝
中排除嘈杂的干扰,隐居于市朝而获得心灵清醒却是“隐”的真正境界。偶尔寻找僻静
之地写字,仅仅是安静写作的一种形式主义状态,而安静写作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命
态度,是一个诗人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已使中国经济总量规模跃居至全球第二的位置,在这场来势汹涌又
将愈加壮烈的财富大潮中,精神世界退缩到人类心灵的边缘。各种文学形式正不同程度
地介入到娱乐狂潮之中,曾被誉为“文学之父”的诗歌,则成为现代人避之不及的无用
之物。人们钟情诗意,却拒绝诗歌,诗歌文本已变成小众群体内部的事情。这或许是人
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结果,在怀念诗歌曾经强盛和繁荣的同时,我们必须认
识到,诗人群体变成当代社会生活中最为稀罕的动物。
我... 阅读全帖 |
|
p*********w 发帖数: 23432 | 20 艾未未身世被曝有假zz
编者按: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息未经证实,我们只是转载,并建议艾未未来个DNA测试,艾青爱国爱族,从他的诗
句“
我眼里常含着泪水,这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可以证实,但是,艾未未这孽障
犹如
横空出世一般,数典忘祖、为西方充当炮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原帖地址:http://www.bullogger.com/blogs/zhenxiang/archives/376747.aspx
艾未未身世考证
解密者 @ 2011-3-28 15:30
据消息人士透漏:
艾未未最为欺世盗名的是他不是艾青之子!
艾未未是其母高瑛在传达室看门时和已婚的烧炉工丈夫所生!!
1、从相貌气质上看:
艾未未长相凶狠,面目狰狞,土匪无出其右,身材像野猪,肤色白里透黑,大络腮胡。
艾青长相儒雅,诗风仙骨,文采无出其右,身材偏瘦,肤色白,无大胡子。
艾未未母亲高瑛肤色也很白。
从遗传学观点看,艾未未 绝非 艾青与高瑛所生,除非像太空育种那样发生巨大的基因
突变
,或者遭受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那样大剂量的辐射,否则不可能生出这么一个畜生。
从络腮胡上看,艾未未与艾青明显不是一个品种,艾未未更像...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21 ☆─────────────────────────────────────☆
fead (fead) 于 (Sun Feb 7 11:10:12 2010, 美东) 提到:
毛泽东本色是诗人。诗人而兼一国之尊,于国于民是否有利,当然可以探讨。西哲
柏拉图当年将诗人请出“理想国”,想必有他的道理。中国帝王史上真正堪称大诗人的
,只有两位,魏武帝曹操和南唐后主李煜,其余种种,不过雅喜涂鸦而已。曹操雄才大
略,鲁迅先生对他都敬佩有加。李煜则昏聩懦弱,以泪洗面,别说摆帝王的谱,质之以
普通男人的标准,也难说够格。他如乾隆之辈涂鸦族,涉艺与做秀无异,书摹二王而格
不肖,诗耽唐宋而气不逮,徒见雅音靡靡,情思昏昏,遂把父祖辈打下的铜铁江山,逐
渐摩玩成一张柔丽宣纸,终成一代不如一代,一朝崩塌一朝的坏局。可见,诗人而兼国
君,慨乎言之或可,概乎言之则非。
比如开国之君与守成之主,生命气象就可能天差地别。后者不过赖先祖荫庇,黄袍
加身匹似现代社会高中六合彩,所以除了有数几位中兴之主外,多不足挂齿。而前者,
无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曹孟德,“一条杆棒...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2 于坚的MP如下
“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的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
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
在厩中跺脚”
——托马斯·特郎斯特罗姆《风暴》;李笠译《特郎斯特罗姆诗全集》
与其说这是一个瑞典诗人的作品,不如说它更像一位当代中国诗人的作品。或者说更像
我们时代诗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诗意的”“纯粹的”而又“洋气十足”在现代主义的旗
号下神气活现的东西。然而不幸的是,这首杰作确实不是当代中国诗歌。而且在某些方
面,当中国当代诗歌已经给人“就是这类东西”的印象,我们还是很难发现可以和这首
诗歌已经达到的水准相当的作品。
就在我出生的那年,1954年,以此诗为首的17首诗在瑞典发表,轰动西方诗坛。
杰出的诗人终于在瑞典语中出现了,用这种语言写诗的历史不过几百年左右。对于瑞典
人来说,托马斯·特郎斯特罗姆的出现,犹如在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也是的,诗人作为
诗人的时代,战争、革命、分裂都已经结束,现代化已经完工。他既没有艾略特那样对
现代化的焦虑,对“荒原”的恐惧,也没有艾伦·金斯伯格那样对资产阶级人间乐...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3 让我怎样感谢你——重读汪国真的诗 (2014-07-14 14:26:05)
汪国真的抒情诗曾经风靡过一代人,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的事情。先
是在北京的中学生中以手抄本的形式传开的,后来有了正式出版物。并且一时洛阳纸贵
,他的书被一版再版地印刷发行,涌现出来的汪粉和真丝难以计数。这种现象被称作汪
国真热,汪国真也被誉为中国的一个符号。可以说,能够把中国的新体诗写得如此受欢
迎,受到青少年由衷地喜爱,这个佳绩,除了汪国真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拥有,汪国真的
出现可谓是一个奇迹了。
自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汪国真的诗不是诗。其实,这些人的买不买帐不重要,重要
的是读者买账,读者承认他,读者喜欢读他的诗,这才是硬道理。虽说他的诗拙于装潢
,颇显简陋,但是字里行间却透着隽永,能够说出读者的心中所思,所想,这是他的诗
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他的诗又远离模棱两可地故弄玄虚,不需要费尽心思地去猜想。
而是谁都可以读,并且一读就能读得懂,一读就喜欢,就琅琅上口,就能记得住,就会
觉得很有得着,很有能量。这也是他的诗的另一个特点,在那些朴实明了的用词里,常
常闪烁着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意境与美丽。
... 阅读全帖 |
|
p*********w 发帖数: 23432 | 24 艾未未身世被曝有假zz
编者按: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息未经证实,我们只是转载,并建议艾未未来个DNA测试,艾青爱国爱族,从他的诗
句“
我眼里常含着泪水,这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可以证实,但是,艾未未这孽障
犹如
横空出世一般,数典忘祖、为西方充当炮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原帖地址:http://www.bullogger.com/blogs/zhenxiang/archives/376747.aspx
艾未未身世考证
解密者 @ 2011-3-28 15:30
据消息人士透漏:
艾未未最为欺世盗名的是他不是艾青之子!
艾未未是其母高瑛在传达室看门时和已婚的烧炉工丈夫所生!!
1、从相貌气质上看:
艾未未长相凶狠,面目狰狞,土匪无出其右,身材像野猪,肤色白里透黑,大络腮胡。
艾青长相儒雅,诗风仙骨,文采无出其右,身材偏瘦,肤色白,无大胡子。
艾未未母亲高瑛肤色也很白。
从遗传学观点看,艾未未 绝非 艾青与高瑛所生,除非像太空育种那样发生巨大的基因
突变
,或者遭受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那样大剂量的辐射,否则不可能生出这么一个畜生。
从络腮胡上看,艾未未与艾青明显不是一个品种,艾未未更像... 阅读全帖 |
|
h***e 发帖数: 20195 | 25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六神磊磊读金庸
文/六神磊磊
一、
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查
了高考成绩,400分。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
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
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
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捣海,散
发着猛气。
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
一个叫王维的学霸作为高考状元,已经做到监察御史。他的粉丝正飞快增长,包括阿九
公主在内……不要吃惊,真的是阿九公主,不是袁承志勾搭的那个独臂神尼,是唐朝的... 阅读全帖 |
|
p*********w 发帖数: 23432 | 26 艾未未身世被曝有假zz
编者按: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息未经证实,我们只是转载,并建议艾未未来个DNA测试,艾青爱国爱族,从他的诗
句“
我眼里常含着泪水,这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可以证实,但是,艾未未这孽障
犹如
横空出世一般,数典忘祖、为西方充当炮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原帖地址:http://www.bullogger.com/blogs/zhenxiang/archives/376747.aspx
艾未未身世考证
解密者 @ 2011-3-28 15:30
据消息人士透漏:
艾未未最为欺世盗名的是他不是艾青之子!
艾未未是其母高瑛在传达室看门时和已婚的烧炉工丈夫所生!!
1、从相貌气质上看:
艾未未长相凶狠,面目狰狞,土匪无出其右,身材像野猪,肤色白里透黑,大络腮胡。
艾青长相儒雅,诗风仙骨,文采无出其右,身材偏瘦,肤色白,无大胡子。
艾未未母亲高瑛肤色也很白。
从遗传学观点看,艾未未 绝非 艾青与高瑛所生,除非像太空育种那样发生巨大的基因
突变
,或者遭受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那样大剂量的辐射,否则不可能生出这么一个畜生。
从络腮胡上看,艾未未与艾青明显不是一个品种,艾未未更像... 阅读全帖 |
|
C***Y 发帖数: 1323 | 27 有一个疑问问money man/lady, 就是诗坛的诗人原创诗词,是会消耗诗坛的经费(比如
说诗坛包子奖励),还是能够帮助诗坛从外边资源获得经费? |
|
C**********r 发帖数: 1032 | 28 一个余秀华无力改变新诗“边缘化”
尹玮
余秀华走红意味着新诗复兴?
患有脑瘫的农民女诗人余秀华火了。她的两本诗集《摇摇晃晃在人间》《月光落在
左手上》分别被湖南文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者刚上市就卖断货,年
前还要在首印万册的基础上再加印五千册。
手指轻轻一点,一篇名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微信文章就这样被
转发到了朋友圈。转发者小邓是位刚毕业的职场新人,独自在外闯荡。去年1月的时候
,他的朋友圈还充斥着期末考试、年终奖的消息,如今则多了一位余秀华。
不过小邓却没有想去购置一本的计划,至于理由,他引用了余秀华在《我爱你》中
的一句:“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三个标签”比她的诗歌更引人关注
余秀华从1998年开始创作诗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默默无闻。即便是去年9月在《
诗刊》这样的国家级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也没能让余秀华吸引太 多人的关注。今年1
月的这篇微信文章,让她一夜成名。两大出版社争相出版其作品又令她成为媒体关注的
焦点。如今余秀华的新浪微博已经有29084位粉丝。 今年以来,她所发表的六首诗获得
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8441 | 29 扬州游子百岁诗人纪弦仙逝 写诗和爱情都始于扬州
核心提示
“我乃旷野里独来独往的一匹狼/不是先知,没有半个字的叹息……”曾以一首《
狼之独步》笑傲诗坛,自称“独来独往的一匹狼”的诗人纪弦,于本月22日,在美国加
州逝世,享年101岁。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
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
“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感性和抒情意味,并展
现出极为特殊的个人风格。而他的诗歌之路,起源就在扬州。http://www.yznews.com.cn/
逝世 纪弦逝世引人惋惜
纪弦逝世的消息,首先来自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于奎潮发出的一条微博
,他在微博上称:“刚接越洋电话,惊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纪弦(路易士)先生,于
当地时间2013年7月22日凌晨两点,在美国加州逝世,享年101岁。沉痛哀悼!”他那天
上午接到纪弦儿子路学恂的电话,得知了纪弦去世的消息。“没想到老人走得这么快”
,于奎潮说,去年老人百岁时,家族成员还为他举行了一个隆重的生日宴...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0 悼念诗人雷抒雁,重温《小草在歌唱》
2013-04-17 19:08:04
风说:忘记她吧!我已用尘土,把罪恶埋葬!雨说:忘记她吧!我已用泪水,把耻
辱洗光!是的,多少年了,谁还记得这里曾是刑场?行人的脚步,来来往往,谁还想起
,他们的脚踩在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心上?只有小草不会忘
记,只有小草在歌唱。唱得那样凄凉;唱得那样悲壮!
老高按:中国著名诗人雷抒雁,2013年2月14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1岁。
30年来,已经有无数熟不拘礼的或者只是点头之交的诗人去世。年长的一辈就不说
了,同辈人中,也已经有饶庆年、顾城、陈所巨等多位富有才华的诗人辞世。雷抒雁我
不敢谬托知己,虽然他奖掖后进,题签了他的诗集送给我,但这位诗坛老大哥,又是军
人,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点主旋律诗人(那时没有这个词儿)的架势,尽管开会时多次见
面,我竟没有与他深谈过。后来我远离故土来到美国,更无缘见面了。
如今,悔已晚矣!雷抒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创作道路,我不甚了然,但是
七十年代末,他写张志新的那首诗《小草在歌唱》,在当时堪称不胫而走,感动了无数
人。为平反冤假错案和...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94 | 31 原文: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出处: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背后的故事:
我听一高中语文老师讲过一件事情,说的是他在课堂上问一学生,你读了这篇文章
是什么感受?学生回答说:“如沐春风!”老师想了想,说,具体点!学生也想了想,
说,这没法具体,你懂的。
他说他当时就彻底崩溃了。但是他没有爆发,他说,同学,我懂。但考试的时候考官可
不懂啊!
每当我读到一篇我认为很好的文章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个老师讲的这件事。“如沐春
风”用来形容读完一篇好文章后的感受并无不可,但过于笼统,有敷衍了事的嫌疑。历
史好文章很多,那历史上那些人读了好文章又是啥反应呢?
先来看看武则天读了好文章是啥反应。武则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她的反
应也异于常人。
话说徐敬业看不惯武则天临朝称制,于684年九月在扬州起兵,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由
反对武则天。古人起兵讲究师出有名。于是徐敬业请文章高手骆宾王写一篇讨伐武则天
的檄文。骆宾王不愧是初唐四杰之一,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气势磅礴。文章写好,徐
敬业读后大喜,命人誊抄,布告天下。武则天自然也见到了这篇檄文。当她读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述评
甘于寂寞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生前和死后却几度被学界高度重视。现在,他又
了显学!加之清华大学葛兆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先生的大力论著,陈寅恪先
生的文化形象成了一尊神像,使人如坠深渊、如临歧路。呜呼哀哉!
陈寅恪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种社会变革时期,从康梁变法、庚子
之变到满清下台、辛亥革命,从留学日美、读书德法到丧祖失父、兄死母亡,从避乱西
南、客居香港到北上京都、南下两广,从留命任教、思想改造到反右浪潮、停职思过,
从文革风暴、人妖颠倒到挨批挨斗、目盲足跛,直至夫妻双亡……陈寅恪先生的一生是
一个中国传统知识人在三种社会变革时期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是近现代中国
思想和文化、社会和历史发展变换的真实的写照。换句话来说,陈寅恪先生作为个体,
其一生的遭遇和他的文化思想与价值取向是一个传统知识人在复杂的社会和历史转换中
所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当传统的价值取向失落之后,陈寅恪先生以其个人之力,独守其旧,不为外界所左右,
以其独特的学术理性和文化心境构筑了现实中不复完卵的价值取向,以他天才而杰出的
研究成果和独步而独立的学术结论... 阅读全帖 |
|
h***f 发帖数: 4541 | 33 “永远是反对派”的西尼亚夫斯基
本文摘自于《俄罗斯作家的昨天和今天》,张捷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年11月第1版
一
西尼亚夫斯基开始吸引笔者的注意,是在1989年。这一年的《十月》杂志发表了他
以捷尔茨的笔名在西方出版的《和普希金一起散步》一书的一些片断,在苏联知识
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件事下面还要作详细介绍)。当时笔者虽不赞成他用那
样的笔调来写普希金,但觉得这个人有才气,看问题有他独特的视角,于是便开始
收集有关他的材料,并且曾在他过去的同事前来我国访问时打听过他的情况,逐渐
对他的生平和创作有了一些了解。
这位文学研究者和作家有着与他的同时代人相似的经历。他生于1925年。卫国战争
后期当过兵,曾在某军用机场服役。战后上了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949年本科毕业
,接着当了研究生,1952年通过论文答辩后到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做
研究工作,学生时代发生了一件对他此后的生活道路有一定影响的事。1947年,当
时法国驻苏陆海军武官佩尔蒂埃将军的女儿艾伦到莫大语文系学习,成为他的同学
。他对艾伦有好感,与她有较多的交往。国家安全部(克格勃的前身)人员认为艾
伦是... 阅读全帖 |
|
f**z 发帖数: 186 | 34 他被鲁迅推为“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1905年9月15日出生于直隶省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一个败落的盐商之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幼年失母的他性格内向,敏感好学。
1921年秋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德文。此时新文学已进入稳步发
展的时期,新文学社团层出不穷。
1923年5月,冯至在《创造季刊》上发表《绿衣人》等诗作
而引人注目,应邀加入了浅草社,在该社的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作,同时结识了一批爱
好新文学的青年同道,在文艺思想上受鲁迅、张定璜影响较大。1925年夏,浅草社陷于
停顿,冯至与好友杨晦、陈炜谟、陈翔鹤等发起沉钟社,成为该社的代表诗人。
这一时期,年轻的冯至贡献出了《我是一条小河》《蛇》等
传诵至今的抒情名篇。这些抒情幽婉、想象独特、音韵和谐的爱情诗,给人清新别致的
美感。
在1923年至1926年间即他18岁到21岁的时候,还接连奉献了
四篇相当成功的叙事长诗——《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寺门之前》。前三
篇“取材于本国民间故事和古代传说,内容是民族的,但形式和风格却类似西方的叙事
谣曲。”(冯至:《外来的养分》)
《寺门...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339 | 35 2006年9月13日,网易文化频道的编辑小斟在制作完赵丽华的诗歌专题后,立即把自己
的MSN签名改成这样一句话:赵丽华,这位诗人要走红了。
果然,该专题选录的几首口语诗歌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15日,有报纸率先
发表题为《女诗人作品网上遭嘲笑》的报道,赵丽华正是通过此次采访,才知道自己突
然成为“网络红人”的。随后,新浪论坛、乐趣园、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社区纷纷制
作专题,沉寂多年的诗歌,竟然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让赵丽华引起如此关注的,是她几年前创作的系列口语风格的诗歌。以流传最
广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为例,全诗就像一段话断成四行:“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而《摘桃子》、《张无忌》等作品也极像“大白话”。
那段时间,争议的话语权控制在普通网民手中。他们不但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
大量的口语诗歌,更有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谐音成立“梨花教”,称作者为“诗坛芙蓉
”。而“梨花体”诗歌语言,一时间在网上肆意蔓延。
随后,诗坛各位人士借助各种方式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一时间“倒赵派”
与“挺赵派”各立山头。9...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787 | 36 纪念一个诗人,尽管诗歌早已死了
2015年4月26日上午,网路上不断有消息蔓延开来,有个叫汪国真的死了,据说是
诗人。放飞的季节510通过媒体的朋友,证实了汪国真当日凌晨两时左右去世,享年59
岁,去了他所说的“远方”。
这位一直游移在主流诗坛之外的诗人,以其自身的死亡最后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
微信朋友圈内铺天盖地的刷屏,缅怀者连引其佳句、不吝赞美之词,看来这位诗人还是
有一定的影响力。
放飞的季节510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学潮后不久,九十年代初,一个叫汪国真
的年轻人出版了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在校园掀起了一股“汪
国真旋风”,甚至一些打工仔也结社朗诵汪国真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
更长的路”、“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的诗歌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思想积极向上,让经历学潮急于摆
脱寂寥、迷茫心境,寻找人生出路的年轻人所接受,在校园内掀起一股风潮,成了某些
年轻人共同的青春记忆。放飞的季节510深信,即使在斯人已逝的今天,依然会有人以
其坚定的语调为力量,去继续践行“诗歌不死”的箴言。
但是,在流派林立、...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37 1、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 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2、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记载我国从有传说到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不仅把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司马迁,而且让他到各地去游历,去认识社会,考察古迹,增加实际知识.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的历史和大好河山,立志要为祖国和后世写出一部<<史记>>.他官至太史公时,由于受李陵案的牵连,被免官并受了残酷的腐刑.但他为了继续完成<<史记>>的编写,忍辱发奋,终于在不平坦的道路上,用十六年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伟大名著<<史记>>.这部二千多年前的不朽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一九五六年司马迁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行列.
3、中国诗坛第一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36首唐诗,一部唐诗极简史!
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至907年灭亡,历经289年,那个繁荣昌盛的大唐,诗人辈出,
风气开放,读完这极简的唐诗史,亦可伴你一览大唐风光。
01
初唐,文章四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大唐风韵初显于初唐的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02
初唐四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初唐诗风仍留有齐梁的浮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一改诗坛往昔浮艳之
风,被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
03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737 | 39 细读中国历史,会让人发现这位女人的价值一连创造了数个第一,开创了一个文化盛世
的巨人:不仅为皇帝服务,当了30年之久的女秘书,而且又是一位留下完整姓名的王妃
,还是一位被“情敌”不忍心杀死的漂亮女人和一位挖掘文化盛世的绝代才女。她,就
是武则天时代的特殊女性人物,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托起唐朝的文化盛世
上官婉儿从小就在武则天身边作使女,并且享受了官人去习艺馆学习的机会,后来精通
经书、史书,而且书法、算术、吟诗、礼节、棋弈均是上乘。她的文章下笔千言,珠玑
连篇,深受武后好评,武后赞扬“此女绝非凡骨”。大约嗣圣元年前后,她就成了武则
天的秘书(侍从)。可是,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则又喜又悲,十多年前,因上官婉儿的祖
父上官仪参与了废后的事件,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将其祖父、父亲一下子打入死牢,将
郑氏和不到一岁的婉儿投入宫中做了官奴,婉儿与杀父仇人可能共事吗?
谁知,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由仇恨变成敬佩,深深喜欢上了这位杰出的女性,完全被武则
天的聪明才智和超人的精力所折服。特别是武则天广置昭文学士,让上官婉儿更加佩服。
嗣圣元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自己来当皇帝。扬州司马徐敬业率十万之众讨
伐...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0 文:明清书话
从清末以来,关于中国的人性批判可谓汗牛充栋,其中当数鲁迅先生对中国的人性揭示
最为深刻。而时至今日,我们这个社会依然充满了对国人人性的揭露和批判,其中,对
国人奴性的批判尤为强烈。奴性到底怎么定义呢?奴性就是一种奴隶人格,畏惧权威、
屈服于权威、无坚持正义的精神和缺乏捍卫正义的意志,连认识和保护自身的基本权利
的智慧与勇气也是缺乏的;甚至于因为屈服和畏惧反过来还去奉承、附庸权威,助纣为
虐,成为强权剥夺更多人权利的帮凶。难道中国人天生就是如此,看完下面的文章,就
会明白国人的正义精神是怎么丧失,奴性又是怎么形成的。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春秋时的中国人,
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
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
不同的物种。
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 阅读全帖 |
|
t****v 发帖数: 9235 | 41 1933年,一个名叫“蒋海澄”的爱画画的青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
堰河——我的保姆》,自此轰动诗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他的这句诗,也曾打动了无数人,令人们感受到诗人火一般的激情。
然而,这位在中国诗坛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诗人,却给他的儿子、承继了父亲艺术才华的
著名油画家艾轩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伤痛。2010年4月10日,艾轩接受“记忆”独家
专访,首度细诉了与父亲艾青之间的恩怨纠葛。采访中,艾轩总用“他”代替父亲的称
号。
1935年,25岁的艾青听从父母之命,与张竹茹结婚。1936年,艾青在常州武进女子师范
当国文老师,与女学生韦嫈(真名张月琴),即艾轩的母亲相识、相爱。1939年,29岁的
艾青与18岁的韦嫈结婚,相继生下女儿艾清明、儿子艾端午。1947年,艾轩在河北深县
小李庄出生。
1955年,艾青与韦嫈离婚,艾轩和姐姐艾清明、哥哥艾端午判给了父亲,妹妹艾梅梅则
归母亲抚养。同年,艾青与刚调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高瑛相识。1956年3月27日,艾青与
高瑛结为夫妻。
取名艾圭圭,被同学耻笑说是“艾乌龟”
1945年,他和母亲奉命先后...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666 | 42 2011/04/08
红网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
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因
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从大诗人艾青这首《我爱这土地》中,人们不难感受到艾青哪火一般的激情。然而
,艾青的儿子——著名油画家艾轩日前作客湖南卫视《艺术玩家》栏目时透露,生活中
的艾青是个冷血老爸,“他对孩子没兴趣,认为孩子是个多余的东西。”
艾轩是作品年成交额超千万的富豪,是当今中国油画领域的当红大腕,这个可能迈
入殿堂级别的艺术家,还有着所不为人知的显赫家世:当代艺术圈最具影响力的大佬艾
未未(专题)喊他做大哥,他们俩兄弟各自领军着写实画派与当代艺术的两大阵营,他们
的父亲正是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诗人艾青。
可是艾轩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除非是查户口的来了,没办法。”艾轩说,
这并不是刻意谦虚,而是自己与父亲的关系确实“以前很冷漠,后来试图改变,可没成
功”。因此,艾轩在节目中甚至不经意间称父亲为艾青先生。
艾轩介绍说,...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3 新浪读书讯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2011年10月6日下午1点(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7点)宣
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获2011年
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
《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
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
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十部诗集。
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
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学奖提
名。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
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
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Through his...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1340 | 44 it's not that straightforward,
作者: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晚春》是韩诗颇具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众
说纷纭。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乍看来,只
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
”)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刹那间万紫千红
,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缺色少香的柳絮 、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
,化作雪飞(言“ 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
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45 http://news.163.com/13/0310/18/8PKJLOA200011229.html
原标题:诗人舒婷怀念昔日宁静鼓浪屿称丽江一年比一年差
中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首《致橡树》让诗人舒婷
成为中国诗坛“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今年61岁的舒婷,已经是当外婆的人。作为第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第一次来到北京参政议政。
作为鼓浪屿岛上最知名的居民,人大代表舒婷的出现,让鼓浪屿成为福建代表团分组讨
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舒婷说,她想撤出鼓浪屿。因为鼓浪屿的人文内涵正在消褪和
丧失。
舒婷,中国女诗人。她下过乡,插过队,当过返城工人。1977年,25岁的舒婷创作了诗
歌《致橡树》,在中国诗坛一举成名,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祖籍福建泉州的
舒婷,现居住在厦门鼓浪屿。这位福建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一提起鼓浪屿,她有
说不完的话。
舒婷:我好多诗都是写鼓浪屿的,《三角梅》什么的,都是写鼓浪屿的。
作为厦门鼓浪屿的居民,舒婷的诗歌里,一大半儿都是赞美厦门鼓浪屿的。她也因此成
为鼓浪屿岛的一个“符号”。她住的那所房子曾经被醒目地标注在鼓浪屿旅游...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2058 | 46 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
其实不用照搬西方或者日本的教化,
西欧的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的昏聩后,找回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东西,
我们中华民族也应该复兴我们先秦时期中国人的很多个性,
这些个性说不定就足够指引我们民族在当下的复兴。
民主,追求,信仰,这些价值在当时都已有了原型。
当下习在推崇这个,我十分拥护。
作为当权者可能会投鼠忌器,先为自己的政权考虑,
但是现在国际大环境恰似春秋一个小国的“国际”环境。
所以发扬先秦的精神能巩固他的政权也不一定。
如果这样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就可能达成双赢。
中国也将焕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
--------------------------------------------
正文开始:
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
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已经常断流、奄奄一息了。
□ 张宏杰
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 阅读全帖 |
|
c*****8 发帖数: 496 | 47 中国人的奴性是怎样炼成的?
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
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
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春秋时的中国人,
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
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
不同的物种。
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
那时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
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
。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味儿。《齐风·
卢令》赞美猎人,就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8 2017-06-18张洪杰 大千文史汇编 微信号 daqian653312212
功能介绍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小编大千每天将把一些美文和历史发送给大家,欢迎志同道合的朋
友们踊跃发稿。爱历史爱地理爱文学。
摘要: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
泥沙俱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已经常断流、奄奄一息了。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
,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
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
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
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
那时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
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9 正义精神的失落与奴性的形成
文:明清书话
从清末以来,关于中国的人性批判可谓汗牛充栋,其中当数鲁迅先生对中国的人性揭示
最为深刻。而时至今日,我们这个社会依然充满了对国人人性的揭露和批判,其中,对
国人奴性的批判尤为强烈。奴性到底怎么定义呢?奴性就是一种奴隶人格,畏惧权威、
屈服于权威、无坚持正义的精神和缺乏捍卫正义的意志,连认识和保护自身的基本权利
的智慧与勇气也是缺乏的;甚至于因为屈服和畏惧反过来还去奉承、附庸权威,助纣为
虐,成为强权剥夺更多人权利的帮凶。难道中国人天生就是如此,看完下面的文章,就
会明白国人的正义精神是怎么丧失,奴性又是怎么形成的。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春秋时的中国人,
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
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
不同的物种。
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PKU
标 题: 钱理群:发生在未名湖畔不应忘记的往事—记1957年的三个学生刊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 21:29:07 2018, 美东)
作者 钱理群
一、《红楼》:“山雨欲来”前的青春歌唱
1957年的第一个早晨,北京大学大餐厅(今大讲堂的原址)前,两张大餐桌上堆满了刚
刚出版的大型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创刊号。参加了通宵狂欢的北大儿女们,晚妆未
残,微有倦意,便围购如堵。只见一位衣着淡雅、步态轻盈的女大学生和几位男同学在
那里忙碌着。
这位女生就是后来以其壮烈之举震撼全国、并终将载入北大史册的林昭,当时她就已经
在燕园文坛上颇有诗名,诗友们都亲呢地称她为“林姑娘”。但此时的读者却对她并不
注意,他们已经被新出的刊物封面所吸引:这是一幅木刻图案,是一个牧羊人正驱赶着
羊群走下山岗,山上草木摇曳,山外浓云翻滚,题名是:“山雨欲来”——多年以后,
人们才意识到这竟是一句“谶语”。
打开刊物,第二页便刊登着著名的1930年代校园诗人、如今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林庚先
...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