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阿含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U
发帖数: 7025
1
南传:相应部22相应58经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宣说道
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住于道
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这就是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的高下,的不同,的差别。
中部12经/狮子吼大经(狮子吼品)(庄春江译)
……
「舍利弗!有这如来的十如来力,具备了这些力,如来自称为最上位,于众中作狮
子吼,转梵轮,哪十个呢?……
杂阿含684经
诸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种种别异?
......
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自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
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
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说道,为众将导,然
后声闻成就随法、随道,乐奉大师教诫、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来、应、等正觉,阿
罗汉慧解脱,种种别异。
复次,五学力、如来十力。
何等为学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何等为如来十力?
......
http://agama.b...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2
我是这么听 佛陀说的。当时 佛陀住在舍卫国
的祇树给孤独园。
佛陀对比丘谈到:「失去母、失去子的恐惧与怖
畏与有母、有子的恐惧与怖畏,是没有智慧与不曾听
闻正法的凡夫所说。他们却不知失去母、失去子的恐
惧与怖畏,事实上是有母、有子的恐惧与怖畏。
比丘!凡夫所谈论的失去母、失去子的恐惧与怖
畏有三种。是哪三种呢?
比丘!战乱发生,刀兵四起,百姓受害,因此造
成孩子失去母亲与母亲失去孩子。这就是一般凡夫所
谈论的第一种失去母、失去子的恐惧与怖畏。
还有一种情况,当大火发生,而焚毁聚落城镇,
人们四散奔走,因此造成孩子与母亲失散。这就是不
曾听闻正法的凡夫所谈论的的第二种失去母、失去子
的恐惧与怖畏。
还有,有时山洪暴发,大水淹没聚落,人们四处
奔逃,造成母子失散。这是不曾听闻正法的凡夫所谈
论的第三种失去母、失去子的恐惧与怖畏。
然而,这些恐怖与畏惧,虽然不曾听闻正法的凡
夫以为是失去母、失去子的恐惧与怖畏;智者而见,
这都是因为有母、有子的恐惧与怖畏。
当发生战争,刀兵四起,百姓遭到残害,为了逃
难而流离失所,因此造成孩子与母亲失散;过些时
候,或许母子又会相见。这是第一种因为有母、有子...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聖教中和阿賴耶識的連緊
阿含圣教中的开示和阿赖耶识既然是连紧的,
而南传经典中和如来藏的开示又不冲突,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91727.html
所以 佛陀说法并没有前后不同,不但没有不同而且是有中心连系著而开展。
那么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之间又是个什么关系呢 ?我们看看佛经中怎么讲,不是我发明
的 :
《入楞伽经》卷七: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
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
其它还有太多教証,有兴趣请自己查証。

,
i********7
发帖数: 808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聖教中和阿賴耶識的連緊
对于心意这个用词,其实我有疑惑,可以看看相应部是如何翻译的,因为当初翻译杂阿
含经的,求那拔陀罗本身就是学唯识出生的,他翻译过来的经文有他的背景痕迹,也是
很有可能的。
至于你引的中阿含的经文,我从头看到尾,佛陀明明在反对,嗏帝坚持有一个不变的识
贯串轮回,做轮回的主人,佛陀和其他的尊者都反对,因为这个识违反因缘法,变成常
,变成我,
佛陀批判六识了吗,明明大家都在反驳嗏帝一直坚持的观念:在轮回中,有一个不变
的识阿
你能用它来证明唯识,也挺有本事的,只是本人比较难认同。
i********7
发帖数: 808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聖教中和阿賴耶識的連緊
大众部的传诵:
增壹阿含41品1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迦毘羅衛尼拘屢園中。
是時,摩呵男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摩呵男釋白世尊言:
「躬從如來受此言教:『諸有善男子、善女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必
成道果,更不求諸外道異學,亦復不觀察餘人所說,設當爾者,此事不然。』我若見暴
牛、馬、駱駝,即時恐懼,衣毛皆豎,復作是念:『設我今日懷此恐懼,當取命終者,
為生何處?』」
世尊告摩呵男:
「勿起恐畏之心,設當取命終,不墮三惡趣,所以然者?今有三消滅之義,云何為
三?如有著於婬欲而起惱亂,復起害心向他人,已無此欲,則不起殺害之心,於現法中
不起苦惱;諸有惡不善法,欲自害己,設無此者,則無擾亂,便無愁憂,是謂:摩呵男
!此三義,諸惡不善法便墮在下,諸善之法便在於上,亦如酥瓶在水中壞,是時,瓦石
便沈在下,酥便浮在上,此亦如是,諸惡不善之法便在於下,諸善之法便浮在上。
摩呵男!當知:我昔日未成佛道,在優留毘六年勤苦,不食美味,身體羸瘦,如似
百年之人,皆由不食之所致,若我欲起時,便自墮地。
時,我復作是念:『設我於中命終者,當生何處?』
時,我復作是念:『我今命終者...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聖教中和阿賴耶識的連緊
听说,梵语alaya,翻译成阿赖耶,是音译,
如果是用意译的话,就是识
有没有可能,很多人把梵语alaya,音译再加上意译,就变成阿赖耶识了
如果阿赖耶,是音译,真正的意思为识的话,
众生爱识,乐着识,这种说法应该是符合杂阿含经
只是听说,有错误请大家指正
d******r
发帖数: 5008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家说的阿含经有哪些?
哇塞,原来连个阿含都分南北传的。
i********7
发帖数: 808
8
有的内涵是什么?请参考
杂阿含71经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
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
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
滅。
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
定,是名有身滅道跡。
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餘如是說,差別者:
「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7
发帖数: 808
9
恩,可以再读一下经文,有是指五阴,有集是指爱集,有灭是指爱灭
杂阿含71经
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
指出有身是五阴
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
爱集则名有身集
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
滅。
爱灭则有名为有身灭
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
定,是名有身滅道跡。
如果修有灭?八正道可以离贪断爱
l**a
发帖数: 5175
10
这样跟那位网友FS什么的说没什么意义.
这种很容易LOST 主题,就象七嘴八舌乱插话,你被他转到哪里都不知道了.
我劝你静下心来,好好读读杂阿含经,当然,我自己也想这么做了,
因为我自己从来没有好好了解过经藏.这样就能FOCUS自己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问题在哪里.
S**U
发帖数: 7025
11
阿罗汉这一世的色身是由于过去世执取而产生,没有问题。
但是苹果是非有情的色法,与阿罗汉这一世的色身不同。
有阿含经的经文明说或暗示,外界的色法是因为过去世的渴爱而造成的结果嘛?
i********7
发帖数: 808
12
恩,不能很认同,精确地说是:贪爱灭了,后有的因缘被灭,不是后有灭
后有还没有发生,怎么灭它?只能是灭它发生的因缘。
71经讲,它发生的因缘就是爱贪集,所以要断就是断爱贪 -- 这个引发后有的因缘
杂阿含71经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
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
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
滅。
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
定,是名有身滅道跡。
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餘如是說,差別者:
「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7
发帖数: 808
13

「见法般涅盘」会不会指明确自己肯定会涅磐这件事情?
「得当生涅盘」,难道不是在将来会涅磐的意思?
我是见过几次杂阿含提到般涅磐,般涅磐指的就是涅磐
之前我有讨论过,为什么他们用这个词,可能般涅磐是当时的流行词
所以他们就有在用,但是毕竟他们是经师的传承,希望不违背圣经量
所以经文中,都没有出现与般涅磐相对的有余涅磐
不过我很有可能记错
请法友分享一些这样的经文
c***h
发帖数: 2262
14

发信人: insight007 (insight007),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经『有之灭为涅盘』的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2 14:16:18 2012, 美东)
五蕴的形成,把时间拉长看,前世今生来世来看,本来推动力就是贪爱。
不管是很单纯的五蕴,或是五取蕴。
最后,我是说阿罗汉死了以后,一定是五蕴灭尽,我当然不否认。
我只是在意你怎么说,或者南传怎么说,这一世阿罗汉还活着的状态的说法。
我认为阿罗汉还活着,只要在意没有五取蕴就好。
五蕴怎么灭尽呢? 佛陀走路、说话、思考怎可能没有五蕴?
当然 你说那是不得已的,最好五蕴灭尽,这我也不否认。
这可以是附加的,但不是必要的。这不会影响他成为阿罗汉。
等死了,就灭尽,这样就好。
不过色是灭不了,只能自己感觉灭了。
就算没观察到就当它灭了好了,这也不是我的重点,
再说,慧解脱阿罗汉是否有办法在某种特定状态,e.g.打坐、入定,特别去五蕴灭尽呢
???
如果没办法,那岂不是所有慧解脱阿罗汉都要继续练习入定,特别去灭尽五蕴。
我认为五取蕴只是产物,贪爱的产物,
即使单纯的五蕴也是...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5

阿罗汉还有五取蕴啊。杂阿含259经就说得挺清楚
对应的南传经文更清楚:“友拘絺罗!阿罗汉应如理作意:此五取蕴(pañcupā
dānakkhandhā)是无常、苦、病、痈、剌、痛、病、他、坏、空、无我。”

没人说阿罗汉有五蕴会影响他的解脱。
慧解脱阿罗汉只是没有经过四禅八定而证悟解脱的。
但是这不等于慧解脱阿罗汉无法做到以涅槃为所缘,深入的定并不是以涅槃为所缘的充
分必要条件。
只要很短的以涅槃为所缘就足够,甚至我认为就哪怕没有做到以涅槃为所缘,靠慧,也
足够可以成为阿罗汉。
解脱重点在于升起厌离,在于认识无常,苦,无我,对涅槃的认识,慧见也可以。
不过由于阿罗汉已经熄灭了贪爱,想要做到以涅槃为所缘,我认为不是难事。
这方面由于缺乏实践例子去检验,目前只能基于理论的推测。
c***h
发帖数: 2262
16

经文这么说
北传, 都是大乘, 不予讨论。
现在还没有确定北传有传习阿含的阿罗汉。
所以无法举哪个法师。
我看书没他多,他看书多,对南传也了解,
何况你又说这是南传主流看法,那一定很多法师说过,举南传的法师应该容易,最好是
阿罗汉。
初果的也可以,焦第卡看有没有说过。
r****n
发帖数: 8253
17

因为你错误的将五取蕴理解成有贪爱执取的五蕴,所以才有了上面错误的疑问。
因为五取蕴就等于五蕴,而阿罗汉还有五蕴,当然也有五取蕴。
任何五蕴,本质皆是因为贪爱执取而产生,都会成为被执取的对象,所以也称为五取蕴。
由于错误理解了这个概念,使得你对阿含经大量相关经文进行了严重的曲解。
比如经典说五受阴灭,五取蕴灭,本来指的就是五蕴灭,却你被理解成了五蕴不需要灭
,只要贪爱灭就够了。
是挺清楚的,那些经文,说的都是五蕴的灭。
只要认可阿毗达摩的,都同意阿罗汉五取蕴没灭。因为阿毗达摩说除了道心和果心,剩
下的五蕴都是五取蕴。
在马哈西尊者,帕奥尊者的著作里面,都有相关的文字。
r****n
发帖数: 8253
18

,我
?还
经藏里面也有阿。只是阿含翻译的比较模糊而已,而对应的相应部,尤其是巴利原文就
比较清楚了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055.htm
注意,相应部里面说的是“比丘們!凡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遠、或近,
有煩惱的、會被執取的,這被稱為色取蘊。
“会被执取的”
无论是阿罗汉,还是佛陀本人的色身,都会被众生执取为常,引发贪爱。
我就可以肯定,如果你见到某个阿罗汉,就会将其色身执取为常。
你到目前为止,几乎无时无刻不将色蕴等执其为常。
阿罗汉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可是它的身体还是取蕴,它的色身本质因执取而生,也会成
为众生执取的对象。
阿罗汉的色身,同样也是“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
所以259经说“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
,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
对应的相应部经文则是“絺羅學友!阿羅漢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
苦的、病的、腫瘤的、箭
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非我的。
學友!阿羅漢不再有更進一步應作的,或對...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9
我所见 我所取
没说别人,应该是自己吧?
要是定义为 别人执取
麻烦可大了,不是一般的大。
你不觉得麻烦大了吗?
这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
四道四果,那 向初果 初果 的受想行识
那时不是还有贪爱吗? 怎会不是取蕴??
这个没问题,已经世间了。
不过马哈希尊者说话了,
我只能小声点,虽然他也是依循传统解释。
期望北传也有依循杂阿含,非依循南传传统而修的阿罗汉出现,
直觉认为,解释系统不只一种,
想听听他的解释,可惜可能要等至少一百年。
取蕴
1. 被动 放在那里勾引人
2 被勾引的还不是自己,还包括别人
这个定义,有经文支持吗?
一定要这么严格吗?
马哈西出来讲话,我的底气就弱了点。
c***h
发帖数: 2262
20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经『有之灭为涅盘』的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2 13:08:22 2012, 美东)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一直这么认为呀,非常赞成你的说法,许多文章里,我一直强调
不只剎那,小事小物, 甚至到大事大物,都有这样的特性,这世上的事物都含有这样
的特质
也不只是连续/不连续特性 还有变异的特性
我之前有些文章也常举日常生活能懂的比较大的例子,说明我们一直误认为这样的连续
现象
因为”常”的特性,当然脑袋也会认为有”我”这样一个恒常的东西,
“常”可以说是脑袋一切运作的基础。 是”我”的基础, 有”我”之后就有欲贪,
贪爱。所以也是贪爱的基础。
所以,修行第一步就是观无常。
这点我们是有一致认识的。
这是你独特的观察,你觉得剎那的”跳跃”现象才是重点。 这就是重点了 Good
我也会注意是否真的是这个原因,造成误解有”我”。
目前我不确定是否一定是剎那跳跃,或只是我们观察力有限,只能观察到如此。
不排除有剎那跳跃的可能...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1
南传:相应部41相应6经
「但,大德!如何有想受灭等至?」
「屋主!当比丘入想受灭时,不这么想∶『我将入想受灭。』或『我正入想受灭中
。』或『我已入想受灭。』而是先前心已这样修习,导引他到那样的情况。」
「好!大德!」……(中略)更进一步问尊者迦摩浮问题∶
「但,大德!当比丘入想受灭时,什么法第一个被灭?身行或语行或心行?」
「屋主!当比丘入想受灭时,语行第一个被灭,然后身行,然后心行。」
「好!大德!」……(中略)更进一步问尊者迦摩浮问题∶
「大德!当这死者死时,与这已入想受灭的比丘,他们的差异是什么呢?」
「屋主!当死者死时,他的身行已灭、已安息;语行已灭、已安息;心行已灭、已
安息,寿命已灭尽,热已平息,诸根已完全破坏。
但,屋主!这已入想受灭的比丘,他的身行虽也已灭、已安息;语行已灭、已安息
;心行已灭、已安息,寿命未灭尽,热未平息,诸根是明净的。
屋主!当这死者死时,与这已入想受灭的比丘,这是他们的差异。」
北传:杂阿含568经
「长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
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
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2
How about this one?
Does it not mean
想受灭尽定->有身灭
杂阿含456经
佛告比丘∶
「彼光界者,缘闇故可知;净界[者],缘不净故可知;无量空入处界者,缘色故可
知;无量识入处界者,缘{内}[空]故可知;无所有入处界者,缘所有[故]可知;非想非
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故可知;灭界者,缘有身[故]可知。」
诸比丘白佛言∶
「世尊!彼光界……乃至灭界,以何正受而得?」
佛告比丘∶
「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此诸界于自行正
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处界于第一有正受而得;灭界者于有身灭正受而得。」
相应部14相应11经
「比丘们!有这七界,哪七个呢?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
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想受灭界。比丘们!有这七界。」
当这么说时,某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但,大德!这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
想处界、想受灭界,这些界缘于什么而被了知呢?」
「比丘!这光界,此界缘黑暗而被了知。比丘!这净界,此界缘不净而被了知。比
丘!这虚空无边处界,此界缘色而被了知。比丘!这识无边处...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23

不过根据这两篇,确实像你说的这样,有身灭为想受灭定
这个想受灭尽定,和杂阿含474经,确实有矛盾。与相应部受相应11经,15经也矛盾。
i********7
发帖数: 808
24
应该共外道的禅定,
想受灭尽定,不是灭尽定?
都是听说九次第定,并没有听说十次第定。。。
不过每个人了解的内容都有限,
如果法友有这方面的杂阿含和相应部的经文,能和我们分享一些吗?
i********7
发帖数: 808
25
杂阿含经中的观五阴的生灭,是观集灭还是观刹那生灭?
集灭是指观如何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止息的原因
而刹那生灭是指现象快速地生灭生灭
我们来看几段经文
59经:
观生灭法就是观集灭(多加一项知“色”)
“觀此五受陰是生滅法,
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
103经:
观生灭法就是观集灭(多加一项知“色”)
“觀察生滅:
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
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
相应部22.89经:
也指出五阴的生灭是指: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
“過些時候,他在五取蘊上住於生滅隨觀:
『像這樣是色,像這樣是色的集,像這樣是色的滅沒”
i********7
发帖数: 808
26
是与不是,都不是你说了算啦
还是回到经文的研究上比较靠谱
谁在乎你的意见是什么,谁在乎我的意见是什么
大家应该比较有兴趣佛陀说了什么吧
而杂阿含和相应部对照里面或许可以找到,所以还是回到那里比较务实
c***h
发帖数: 2262
27

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insight 的态度很严谨,都要找到经典的依据,且是杂阿含相应部
这点我实在赞赏。
虽然他的解释,有一些我不见得认同,可这世界应该多几个这样的人,再次赞赏。
跑日虽然较偏南传,也是看很多书,经过很多思考与体验,非随便说说,
也一并赞赏。
i********7
发帖数: 808
28

你的意思是,南传中的阿罗汉出了涅磐定,回到现实的世界就没有解脱了?
阿罗汉没有从痴中解脱?没有从贪中解脱?没有从嗔中解脱?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五阴灭尽不起,是为涅磐。
你认为解脱就是涅磐,这样说并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经文
另外你认为那些观刹那生灭的
那是他们的系统,要解释就要按他们的系统去解释,我没有什么意见
在杂阿含与相应部的系统,观现象生灭,连明都还没有,更谈不上解脱
断无明是通过观五阴的集灭法而成就的
相应部22.126,我在其他帖子里面引了很多次,你可以自己看
不过似乎你不看经文,好像不太吊经文的,所以。。。。
我也不知道对你说什么,只能说你当然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我没有意见啦:)
i********7
发帖数: 808
29
谢谢你,不过这种赞美实在。。。。,俺承受不起啦:)
我是因为随佛法师才开始读杂阿含和相应部
如果只是自己的话,我哪里有什么深入的见解
S**U
发帖数: 702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读相应阿含经文的几点想法
相应阿含来自于原始佛教的结集,经文有它的特色。了解这些特色,可以使读者更准确
把握原文意义,而避免强加己意于经文。
* 经文是靠记忆背诵的,尽可能精简,并且使用定型文句,以方便记忆。这些多次出现
的定型文句,对于表达法义,更为可靠。
* 结集经文是圣弟子的集体成果,来自于佛陀的智慧教导,文字与逻辑都严谨(文善、
义妙)。读者解经时,逻辑也要严谨,不宜含糊,或导致前后经文意义矛盾。
* 佛法强调因果关系,对于有因果关系的法,经文会表明因果关系。如「食集则身集,
食灭则身没」(SA 609),「无明灭则行灭」等。
* 解读应该参考论典。因为经文精简,所以佛时就有对经文的解释,这是论典的前身。
虽然各部派论典的解释有些出入,应该还是保留了部分的原始法义。若解读违背所有论
典的解释,应当谨慎。
欢迎大家补充。
c***h
发帖数: 2262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读相应阿含经文的几点想法

我觉得,南传认为阿罗汉还有五取蕴(五受阴),
与大多数杂阿含有关 五受阴与阿罗汉、解脱,的经文不合
是否与相应部合就不知了,但与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不合
i********7
发帖数: 808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读相应阿含经文的几点想法

基本上确实是这样子的,不过相应部里面重复出现的还是很多,而且还是相应部的特色
僧团没有分裂前的诵本,当然是这样的
但是要了解到部派的诵本都是动过手脚的
多一点,少一点,立场不同的区别罢了
这个我也同意,不过参考其他的经文的时候,可能需要比较谨慎
:* 解读应该参考论典。因为经文精简,所以佛时就有对经文的解释,这是论典的前身。
:虽然各部派论典的解释有些出入,应该还是保留了部分的原始法义。若解读违背不同部
:派论典的共识,应当谨慎。
这个就不敢苟同了,估计跑日应该很赞同
看部派论典的共识,还不如看杂阿含和相应部的共识
部派间虽然相互不同,但是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多多少少都会受相互的影响
当然会form出一些共识,但是这个共识并不代表僧团分裂前的共说
r****n
发帖数: 8253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读相应阿含经文的几点想法

身。
同部
看杂阿含和相应部的共识也没有问题,但前提是你得正确理解经文的含义。
一个小小的“集”,都不能正确理解是什么,又哪里谈得上正确理解经文呢?
如果部派就某些问题存在着共识,想要推翻,确实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你得掂掂自己的
份量。部派全部都错误,这个可能性实在太小。因为这代表着部派时代已经没一个阿罗
汉了,这可能吗?如果是这样,那佛陀的佛法也实在太不济了。
我到目前为止看到的所谓推翻,都是无知和浅薄。几乎都是对经文本身狭义的理解以及
自己有限的认识而造成的。随佛比丘就是这其中之一,而他号称自己才是原始佛法,号
称自己将隐没两千多年的原始佛教发掘出来,这种基于浅薄和无知的号称,让人感到厌
恶。
S**U
发帖数: 7025
34
你看帖不仔细哦。我在另帖说杂阿含南北共传的经就有提到「地狱」,当然是承认「地
狱」。
本帖是谈更 specific 的「八大地狱」说法,不是范围更广泛的「地狱」。
c***h
发帖数: 2262
35
你的策略是 : 死猪不怕滚水烫
我就是真,说我烂也行,
我先烂给你们看,反正就是要搓破你们这些假圣人的第三只眼…..屁眼。
我们的混和体就变runsun
发信人: dgkiller (杀猪刀),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杂、中、长阿含经中说的诽谤圣人会下地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4 15:14:33 2014, 美东)
94,骂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骂滴时候❤️表存恶意。
要坚信,这都是为被骂的人好。
c***h
发帖数: 2262
36
你别戮我呀
去戮”圣人”比较有成就感
我又不是”圣人”,就算是 也自动退出”圣人”的行列了
发信人: dgkiller (杀猪刀),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杂、中、长阿含经中说的诽谤圣人会下地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4 15:14:33 2014, 美东)
94,骂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骂滴时候❤️表存恶意。
要坚信,这都是为被骂的人好。
c***h
发帖数: 2262
37
同他开个玩笑而已 : )
我是在骂自己 怎么变圣人了
发信人: lingsu (I am not fat, i am just a bit husky),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杂、中、长阿含经中说的诽谤圣人会下地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4 23:57:58 2014, 美东)
赶紧修炼吧, 人世间就这样了。佛陀四圣谛第一就是人世不好久留。
f*******e
发帖数: 5594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说学佛的入门
“若比丘闻佛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
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如实
智。是为初解脱入。” (长阿含经第10经十上经 )
t******g
发帖数: 17520
39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6.htm
下面是庄春江译的, 跟贴是 白化译的
问题就是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庄春江译的 佛在这里是诸如来
白化本是 佛, 似乎是佛陀本身?
雜阿含296經[正聞本477經/佛光本334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
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
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
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
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
倒。
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
、有、生、老、病、死、憂、...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0
大乘佛法肯定是佛所說,
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裂都只是佛的声闻弟子们因对法义认知的不同而產生的结果, 大乘
佛法也不是后来“大眾部”逐渐发展而成的, 因為声闻解脱道的经典由声闻弟子们集结
完成在先, 而大乘佛法的经典则由佛的菩萨弟子们集结完成在后, 两者之间并没有互相
记载集结的过程, 所以阿含经中并无记载般若方广唯识诸经的集结, 这并不能証明大乘
经典非佛说呀
《大智度论》
问曰。若佛嘱累阿难是般若波罗蜜。佛般涅盘后阿难共大迦叶结集三藏。此中何以不
说。答曰。摩訶衍甚深难信难解难行佛在世时有诸比丘闻摩訶衍。不信不解故从坐而去
。何况佛般涅盘后。以是故不说。
復次三藏正有三十万偈。并為九百六十万言。摩訶衍甚多无量无限。如此中般若波罗蜜
品有二万二千偈。诸龙王阿修罗王诸天宫中有千亿万偈等。所以者何。此诸天龙神。寿
命长久故。今此世人寿命短促识念力薄。小般若波罗蜜品尚不能读。何况多者。诸余大
菩萨所知般若波罗蜜无量无限。何以故。佛非但一身所说。无量世中或变化作无数身。
是故所说无量。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诸佛本起经宝云经大云经法云经各各十万
偈。法华经华手经大悲经方便经龙王问经阿修罗王问经...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1
大概看了一下头贴,
律藏中又是如何说的?
我觉得这一段很有意思
占卜可以很准, 佛陀并没有否地, 佛陀否定的是, 事件发生
的原因并不是 ”言必有“而”来“的。
---------------------------------
在佛陀与时人的对话中,有一婆罗门问佛陀:
瞿昙,我有年少子弟,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占相吉凶,言有
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瞿昙,于意云何? (
《杂阿含经》,卷二,2-13a)
佛陀反问他:「色......受想行识本无种耶?」答曰:「如是。」佛
又问:「色......受想行识,常住百岁耶?异生灭耶?」这婆罗门肯
定后者,于是佛说,那你的年少子弟「为大众说,成者不坏,知见非
不异耶?」于是此一婆罗门承认佛之说法「显现开发」,能拯救迷失
方向的人,示以正路,好像「闇惠明灯」(注9) 。这番答问透露给我
们的消息是:对色、受、想、行、识的本质应有正见,须知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岂可以方术执着必有、必无、必成、必坏?此皆不能如
实观察,故缚于色相。此所以在佛陀叙述的故事中,善化治王子看他
父母给予他共相娱乐之彩女,有所省...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2
我还没看到《杂阿含经校释》,不知价值如何,是否比庄春江的工作更进一步。
一位法友还没拿到书,从有限资讯很快批评了一些缺失,但也说这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13.html
t******g
发帖数: 17520
43
我看到的网站 庄的应该是对读, 如果有南传相应部的对应才会有
对照, 但似乎不是对杂阿含的白话
台大狮子吼的相关也是很不错的
w**u
发帖数: 311
44
http://meng89.github.io/ZhuangChunJiang-Chinese-Nikayas-EPUB-Bu
庄春江居士新制作的ePub 阿含经电子书。

海寄
部、
斯事
立“
t******g
发帖数: 17520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俱乐部 】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Inspiration_from_
Nagarjuna
标 题: 杂阿含 和 中观论的 组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0 21:11:15 2016, 美东)
世界观的modeling
蕴, 界, 处, 因缘, 食, 谛, 受
修习modeling
念处, 正勤, 神足, 根, 力, 觉支
圣道分, 安那般那念, 学集, 四不坏净
+
修行过程中的对治 modeling
弟子说, 佛说, 伽他分
===========中观论============================================
┌標宗…………………………(最初二頌)……………┐
│  ┌總觀┬觀集無生…………………………………┴觀 因 緣品
│  │  └觀滅不去……………………………………觀 去 來品
│  │      ┌……………………………………觀 六 情品
│  │  ┌觀世間┼………………………...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6
『《中阿含经》卷24:“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
“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
名色是五蕴十八界法的总括。佛在此经中说:如果没有识入住母胎中,名色就不能成长
成人。在受精卵位,识、名、色又是指什么呢?要细细分析一下:
(一)色。就是指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体(受精卵),故《成唯识论》说“色谓羯逻蓝”;
(二)名。是除色蕴之外心识之法,谓眼耳鼻舌身意及意根七转识。
G**W
发帖数: 1865
47
阿含经中明说阿赖耶识。
(一)北传《本事经》卷三:“世尊。为彼怖畏诸有阿赖耶者。恒为断见所系缚者。令
知业果无失坏故。所说正法。现见应时。易见饶益。智者内证一切世间真实对治。谓能
除灭憍慢渴爱害阿赖耶。断诸径路。证真空性。离诸贪欲。证得究竟寂灭涅槃。如是名
为有慧眼者。”
(二)北传《本事经》卷六:“如是汝等。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离色有。云何汝等。
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无色有。谓正了知。是为寂静。是为微妙。谓离憍慢。息诸渴爱
。灭阿赖耶。断诸径路。空无所得。爱尽离欲。寂灭涅槃。”
(三)南传《相应部》、有偈篇第六梵天相应:“依我所证得此法,甚深难见、难悟。
寂静微妙,超越思念之领域。深妙唯贤者始知。又,此诸人等乐阿赖耶,喜阿赖耶,跳
跃阿赖耶。诸人依于乐阿赖耶,喜阿赖耶,跳跃阿赖耶,而难见此理。此理者,即所谓
依缘、缘起是。此理亦难见。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静,一切依之舍离、爱尽、离、灭
、涅槃是。我若说法,诸人难了解我所说者,我是应所疲劳而烦扰。”
G**W
发帖数: 1865
48
隐说第八识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三宝品第二十一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比丘。母有欲意。父
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复『外识』未应来趣。便不成胎。若复欲识来趣。父母不集
。则非成胎。若复母人无欲。父母共集一处。尔时父欲意盛。母不大殷勤。则非成胎。
若复父母集在一处。母欲炽盛。父不大殷勤。则非成胎。
若复父母集在一处。父有风病。母有冷病。则不成胎。若复父母集在一处。母有风
病。父有冷病。则非成胎。若复有时父母集在一处。父身水气偏多。母无此患。则非成
胎。
n********n
发帖数: 8336
49
转:
阿赖耶(ālayavijñ;āna),梵语alaya之音译;大乘佛教术语,意译为“藏
识”,为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谓能藏一切。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
那与阿赖耶互相为因。”[1]
阿赖耶是语根 ālaya 的衍生语,意思就是“收藏”,出于《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劝
请品·第十九》中的一句话:“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此文同巴利S.vol-1p.136的:
“Alayarama kho panayam paja alayarata alayasamudita·”将此句译为中文,就是
:“又彼诸人是乐阿赖耶、喜阿赖耶、悦阿赖耶。”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
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
。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
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
,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50
杂阿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
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
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
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
生长增广。
“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
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
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
若生长增广。
“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
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
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
,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
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