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n 发帖数: 25644 | 1 驱逐东沙岛上的日本人
1909年5月的一天,三艘大清军舰从海南岛榆林港缓缓开出,朝西南方向驶去,舰
上,大清龙旗迎风飘扬。
这是一支受两广总督张人骏派遣,前往南海诸岛作巡视的舰队。率领舰队的是广东
水师提督李准。
李准是四川邻水人,1902年任广东巡防营统领,兼巡各江水师。1905年,任广东水
师提督。上任后,他积极整顿水师,加强训练,购进国外先进军舰,并装备洋枪,广东
水师战斗力有显著提高。
此时的李准,腰挎宝剑,正在旗舰伏波号的管带室里,不时以长筒望远镜向前方瞭
望。
这三艘军舰分别是伏波号、琛航号、振威号,均由蒸汽动力驱动,福建船政局建造。
伏波号是木壳炮舰,舰长66.5米,宽10.7米,吃水4米,排水量1258吨,航速10
节,有7门炮。
琛航号是木质的武装运兵船,有6门炮;振威号是木壳运输舰,有8门炮,它们的吨
位和伏波号相当。
随舰队出征的官兵共有170多人,其中还有化验师、工程师、测绘员、医生、工人
等。为了这次巡视,军舰上储存了数百担大米以及充足的淡水,还准备了种羊、种猪和
种鸡,以及各色稻粱麦豆种子,以备在西沙各岛上放养种植。
出发前,李准与舰艇的管带,亲自对军舰进行了严格检查和修理,甚至将每一节锚
链都仔细敲打,如不够结实立即加固。
为何要作这次海巡呢?当时,南中国海上列强环伺,法国、英国、日本等国虎视眈
眈,想侵夺我国南海诸岛。
早在1883年,德国人就曾到西沙、南沙群岛进行调查测量,在中国政府抗议下,不
得不停止。
1907年,李准在巡视东沙群岛时,发现日本人侵入东沙岛。原来,一批日本人看到
清朝政局动荡,内忧外患,便偷偷登陆东沙岛,开发鸟粪(远年鸟粪堆积成岩可作肥料
),捕捞海产,并在岛上设立电台,建轻便铁路、仓库、宿舍。
巡视回来,李准将日本人入侵的情况上报两广总督张人骏。
经清政府与日本驻京公使交涉,日方愿放弃在该岛的开发权利,但要求清政府补偿
建设费二十万两白银。经过交涉,双方签约,明确东沙群岛为中国固有领土,由清政府
出资收购岛上已建设施,日本人离岛。
1909年初,法国驻安南总督茹尔内突然向清政府发出照会,称南沙、西沙是安南的
领土,清政府据理驳斥了茹尔内的所谓“照会”。
琛航号触到海里的暗礁
面对危机四起的南海局势,两广总督张人骏命令善后局关务处开设西沙筹备处,并
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亲往西沙群岛巡视复勘,以便绘成海图,呈报鱼师、海港、军部、
内阁立案,以避免东沙岛被人占据后才去交涉的复辙。
1909年的这次海巡,在出发前李准就已作好了与法国海军交战的准备,军舰上备足
了弹药。
在整个巡海过程中,李准每天都记日记,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从日记中,我们可
以看到这次巡海碰到了不少惊险,好在全体官兵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任务。
这次随舰出征的水兵官兵,都是精挑细选、训练有素的,但由于他们平时大多只在
广东沿海执行缉私护航任务,没出航到远海的经验,在永兴岛以南37海里,琛航号就碰
到了海里的暗礁,船的前部下方漏水。
李准马上命令水兵用早就准备好的拌有桐油的椰壳丝和软木块堵漏,并指挥另两艘
军舰左右夹住琛航号的船尾,用绳子固定,以稳定住它。经过几小时抢修,终于堵好了
破损,并将入水排干。
之后,舰队停泊在永兴岛边,李准再组织水兵对琛航号作了较彻底的修理。在此期
间,李准和水兵们登上了永兴岛,竖起满清国旗,并勒石命名。
离开永兴岛后,舰队继续驶往南沙群岛巡视,最远还到了曾母暗沙附近。由于浪高
达到几米,舰船无法靠近。为保全舰船,只好返航。虽然是险象丛生,但幸无损失。
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阅至此
在李准的日记里,对南海的风物和独特地貌作了细致的描述,南海的富饶和神奇尽
显笔墨之间。
出榆林港不久,在暮色苍茫的海面上,伏波号的管带忽然看见前面有座山影若隐若
现。用望远镜观看,只见它“横亘于水面”,原来,此山是条鲸鱼!官兵们争着用望远
镜观看,都说大开了眼界。
终于,舰队见到了第一个小岛,这里海深水清,在阳光照耀下,一眼便可望到海底
。李准一行乘坐小船登岸上岛。因为这是李准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小岛,便用伏波舰名来
命名它。
伏波岛的沙滩上动物众多,无奇不有。
踏上伏波岛时,李准踩到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竟然会移动,原来是海上的大
型贝类动物———大蛤,它有1米长,连壳带肉500多斤,肉可食用,壳可作喂猪的食槽
,甚至还可当浴盆用哩!
伏波岛上,官兵们还看到许许多多的蟹,它们长不过二寸,“爪长而多,其行甚速
”,用棍棒去戳它,“即逃入一螺壳而不见”,惟独有一只蟹,因藏身之壳已被拾起而
弄得无家可归,只能蜷伏于沙上,原来,这就是“寄生蟹”。它是甲壳动物中的一种寄
居蟹(也叫寄居虾),成体寄居于空螺壳里。
岛上,到处停憩着大片大片的鸟群,李准他们用鸟枪对准它们连放三枪,可是,竟
不见有鸟被惊飞。起先,李准他们还以为没有打中,但走近一看,才知道三枪已“击倒
30余鸟”。
伏波岛上,李准他们还看到地上的沙土呈深黑色,可捡起来仔细一看,却并非沙土
,而是由于千百年的鸟粪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鸟粪层。这鸟粪层可是一种优质的磷肥
资源。
辞别伏波岛前,李准命人镌上“大清宣统元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阅至此”于石上。
海龟叠罗汉
继续起航不久,来到了另一个小岛,所见林木鸟禽、自然景观,与伏波岛相似,只
是地上土层较厚。李准当即命水手掘地,想从地下吸取淡水。
不久,挖井人员欣喜地报告,那里“掘地丈余,即遇淡水”。大家争先品尝,都说
水味甘甜。于是,他们就给它取了个美名,叫“甘泉岛”。
甘泉岛的对岸有一个小岛,透过蓝丝绒般的海水,在几十米深处的礁盘上簇生着无
数红、白色的珊瑚。它们有的高如松柏,有的矮似灌丛。有的犹如树木分枝,有的却浑
圆如蕈,宛如一片海底珊瑚林。色泽鲜艳的鱼群,穿插回游其间,更显得五彩缤纷,瑰
丽动人。登岸上岛,又见那里的红白珊瑚遍地皆是。由于这里的珊瑚比其他岛屿更多,
因此将这小岛名为“珊瑚岛”。
在《李准日记》里,记载南海物产丰饶的文字极多,现从原文中摘录几节———
“入夜,海天溟濛,涛声起伏。吾久离广州,思念亲友,心思浩茫,难以入睡。出
舱室而徘徊甲板之上,忽见海上跃起十数尾(条)飞鱼,掉落于甲板上,犹腾跳不已,
渐至气绝,飞鱼最大者长三尺有余,尖嘴长齿,鳍厚且宽……”
“风平浪静之日,官兵水手只要向海里伸出钓竿,鲜有落空之时。钓上来的鱼种类
繁多,很多鱼根本叫不上名字。其中,当以石斑鱼最为名贵,其肉质细嫩,烹之鲜美无
比。”
“一日,舰队向东沙群岛的黄岩岛方向航行,大家无意中发现一个方圆亩许的岛上
竟满是海龟,少说几百只,它们层层叠叠,最高竟达十余米,由于叠得太高了,突然轰
然而倒,海龟四散爬去。而在岛礁四周的浅滩海水里还黑压压地挤动着成千上万只大小
不一的海龟……”
西沙仍有“李准滩”
李准一行辞别珊瑚岛后,又巡视了琛航岛、林岛(今永兴岛)等15座岛屿,历时一
个月,所到之处,他们都一一勒石命名,升旗立碑。
在离开大一些的岛屿时,留“牲畜之种山羊水牛各数头”于岛上散放,本想其水草
丰足,定能繁衍,但事与愿违,这些岛地面之水皆为咸水,淡水必须掘井而得,所留牲
畜因缺淡水均未能存活下来。
这次巡视,李准他们对这些岛屿作了仔细的踏勘和测绘,得到不少有价值的数据,
同时还收集到好多珍贵的实物标本。
为了这次踏勘和测绘,早在出航前,李准就命人在广州和天津购得英制测距皮尺、
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设备。为了便于作定位测量,还专门带有十多名善潜水的水兵。
由于他们表现出色,李准还赏给他们不少银子。
这次李准为西沙诸岛的重新命名,皆取自军舰、物产、两广总督、李准及同行诸人
的籍贯,像伏波岛(伏波舰)、甘泉岛(掘地得淡水故名)、琛航岛(琛航舰)、丰润
岛(张人骏为直隶丰润人)、邻水岛(李准为四川邻水人),霍邱岛(裴祖泽为安徽霍
邱人)、新会岛(林国祥为广东新会人)、番禺岛(汪道元为广东番禺人)等。
为纪念李准的功绩,今日西沙群岛内尚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准滩”。
返回广州后,李准在水师提督府亲自举办了一个展览会,用实物、照片、图表等,
向人们展示巡海成果。同时还奏请清廷开发西沙群岛办法8条,得到清政府批准。
回到广州后,李准本想派出水师驻守西沙永兴岛,但辛亥革命爆发,局势动荡,事
情就放下了。
之后,李准还将自己的亲历和见解写成《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一书(1910年印
),成为中国政府对南海拥有主权的重要文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