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1 发帖数: 140 | 1 昨天(4月19日),一条只有30余字的简短消息,却迅速引起了不少网民的关注。
消息称,中国外交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国际刑警组织已向犯罪嫌疑人郭文贵发出“
红色通缉令”。
郭文贵是谁?为何能瞬间引起如此大动静?从媒体的报道中,这个鲜为人知的资本巨鳄
浮出水面。“红色通缉令”消息曝出后,不少媒体更深挖猛料:人称“权力猎手”和“
加勒比海盗”的郭文贵,围猎高官、构建黑色政商关系、不择手段的进行权利争斗,还
与其同伙间互相倾轧、甚至性侵女下属称“霸占了女人的身体才能放心”……种种恶行
劣迹,简直触目惊心。
(媒体揭露郭文贵“发家史”)
(媒体揭露郭文贵劣迹)
深扒郭文贵的这些吸睛“事迹”,足以令公众大跌眼镜,也难怪网民大叹,这可比《人
民的名义》情节震撼多了!
不过,更让人震惊的是,逃往美国的郭文贵,还跟反华组织法沦功关系暧昧!来来来,
各位看官请摆好小板凳,跟着无邪君去扒扒看。
—— 我是开扒的分割线 ——
话说,两年前郭文贵出逃海外后,就不时接受境外媒体的采访,对国内与其有关的反腐
大案的查处进行辩解、攻击甚至造谣。
那么,他又是怎么跟法沦功扯上关系的呢?一切还得从今年3月8日他再次接受境外某媒
体视频采访说起。
在这次采访中,郭文贵在大谈特谈自己对海外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看法时,说道:
“我觉得法沦功的有些媒体报道,比如活摘器官这事,我觉得这就是胡闹,这完全是造
谣。”
那语气,透出浓浓的对法沦功的耻笑。
也是,从2006年邪教组织法沦功和它的“发声筒”大ji元网站炮制出“活摘”谣言后,
就有各种证据显示,这根本就是法沦功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蓄意对中国的抹黑。
这么多年来,“法沦功”和一些境外势力仍然死咬住这条“谣言”不放,无非是想继续
散播谣言,就器官移植问题对中国进行妖魔化。
所以,即便是一个逃亡海外的犯罪嫌疑人,痛斥“活摘”完全是造谣也并不奇怪。
但诡异的是,刚刚在直播中啪啪打了“法沦功”的脸之后,仅过了半天时间,郭文贵就
玩起了变脸。于当天深夜,发推特向“法沦功”学员表示“抱歉”,辩解称自己是口误。
▲郭文贵推特
更为诡异的是,紧接着,“法沦功”媒体也马上刊发文章,对郭文贵的“大变脸”欢呼
雀跃。(怕脏了大家的眼睛,轮媒的LOGO无邪君特意抹去了)
文章中,不仅对郭文贵批“活摘”的言论“既往不咎”,默认他不过是“口误”,还对
郭为“活摘”谣言的贡献大肆夸赞,更起劲地为郭在海外对中国的各种造谣污蔑进行传
播扩散和炒作。
啧啧,传说中的变脸比翻书还快,小伙伴们算是见到了!这期间郭文贵和法沦功之间究
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达成了什么默契,想必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了。
但我们能看到的是,接下来双方的“友好互动”越发频繁:
先是郭文贵站出来替法沦功帮腔,称“活摘”是真实存在的,更称赞“希望得到法沦功
学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希望法沦功发扬光大,在中华民族走向最关键的时刻发挥
积极的作用。”甚至不惜谄媚的表态:我如果有机会能为你们做什么事情,我也非常愿
意做。
乖乖,对于一个残害了无数家庭、被取缔后又逃到国外积极充当反华势力急先锋的邪教
组织,竟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让无邪君倒吸一口凉气。
而法沦功这边呢,也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开始通过大ji元网站等各种发声工具,
持续放大郭文贵的这些言论,称“郭文贵佐证了法沦功学员揭露活摘器官是真的”。
之后,法沦功更是开足马力,调动大ji元、看中国、阿X罗新闻网等反华媒体,频繁转
发郭文贵所谓“爆料”。又是转发郭文贵的推特内容啦,又是分析他的视频直播啦,为
郭文贵积极造势,恨不得把他打造成一个“民族英雄”。
事情发展到这儿,机智的小伙伴们可能也已经看出来了,这个遭通缉的“权力猎手”,
俨然已经跟臭名昭著的“法沦功”鬼混到一起,当起了好哥们嘛!
其实,郭文贵两年前出逃海外后,从公开信息看,他和“法沦功”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
,“法沦功”媒体此前偶尔提到这位涉及国内贪腐大案的“大鳄”,也不过是借他进行
其一贯的渲染炒作国内“黑幕”而已。
这么看来,“法沦功”本不在郭这个曾经牵头“盘古会”,勾结权贵、驰骋商场的“大
佬”局中,只是3月8日访谈中对“活摘”的批驳,进而又握手言和,让双方嗅到了“志
同道合”的味道。
这一唱一和的大变脸背后,无非是双方在抹黑、攻击中国上找到了合作的基础。一个是
出逃海外,在法网加速收紧之际,狗急跳墙,愈加疯狂,垂死挣扎,四处找寻救命稻草
的犯罪嫌疑人;一方同样也是逃遁海外,借配合西方反华势力,充当马前卒的邪教组织
,两者搅和到一起,无非是相互利用、想借抹黑中国寻求西方支持寻一线生机而已。
但中国会怕吗?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张越织越密的大网,正加快追逃犯
罪分子的脚步呢! | a***w 发帖数: 39 | | k******7 发帖数: 111 | 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郭文贵跟老轮子还真是“惺惺相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