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一些人则说BBC中文广播“对中国一直充满敌意”,“早就该关了”
还差55天就70岁的BBC中文广播“突然死亡”了。“这是伦敦,BBC英国广播电台”――这个从二战期间开始播了近七十年的电台中文呼号,从此彻底在电波世界里消失。
北京时间2011年3月25日23:30,坐落于伦敦布什大厦的BBC中文播音室里挤满了中文部的员工,在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声中,他们集体谢幕。
一些老听众表示惋惜,另一些人则说BBC中文广播“对中国一直充满敌意”,“早就该关了”。
在BBC中文部工作长达30年的康艺也认为早就该关掉短波广播了,不过,她的理由显然不同,她认为“国际短波广播是过时的玩意。”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BBC内部管理的混乱也使得其节目“越来越不好听”。“很难想象,1990年代末开始,有将近十年的时间,BBC中文部由一个不懂中文的人掌控管理,这简直是个笑话。”康艺说。
但这并不意味BBC中文的死亡,现任BBC中文总监李文表示,从4月11日起,他们将在BBC中文网上24小时滚动直播,每隔两小时,正点播报新闻,他们还将推出一系列音频节目。
北京时间2011年3月25日23:30,英国广播公司(BBC)结束了长达七十年的中文广播。位于伦敦布什大厦的播音室内,十几名编辑、记者、制作人与中文总监李文(前排中)一起和听众道别。
第一天轰炸利比亚的炸弹=两个中文部一年预算?
BBC决定停掉中文广播的消息最早是2011年1月传出的,同批被停的还有俄罗斯语、越南语及对古巴播出的西班牙语等其他六种语言的广播。这并不是BBC头一次大刀阔斧砍掉短波广播,五年前,他们就曾停掉了10个语种的广播节目,其中包括已经有64年历史的泰语节目。
停掉中文节目,只是BBC一系列裁减开支计划的一部分。BBC中文部隶属于其“世界广播服务”(World Service)。2011年,“世界广播服务”的裁减预算削减16%。这一数字意味着“世界广播服务”四分之一的人手――也就是650人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工作岗位。中文部的裁员比例是20%,裁员后,中文部员工人数将从四十多位减为三十多位。李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与其他部门比起来,这个比例“不算高”。更幸运的是,中文部留住了“青山”,阿尔巴尼亚语等五个语种甚至被“连锅端”了,这五个部门都将“人间蒸发”。
身为公共机构,BBC几乎每年都不得不面对有关财政预算的质疑,其广播电视部分分为英国国内及“世界广播服务”两大主干,国内部分的财政来源是英国的电视税,而“世界广播服务”的开支则由英国外交部埋单。
“世界广播服务”总裁理查德?山姆布鲁克将关闭中文广播的原因归结于经济低迷。但曾在中文部服务了30年的康艺则对南方周末记者算了一笔账,她看到新闻说,最近,英国轰炸利比亚的炸弹每颗造价50万英镑,第一天投放了12颗,这笔钱相当于中文部一年预算的两倍。
这几年,BBC“世界广播服务”已经开始尝试在国际短波领域“甩包袱”。BBC中文广播的播出信号从伦敦发出,中转到远东地区的短波发射站,传送到中国及东南亚。这些短波发射站的设备、人工开支的预算甚至不低于节目制作成本。据李文介绍,最近几年,BBC陆续关掉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短波发射站,或者采用转包、租用其他发射站的方式节省开支。
2011年1月,BBC停播中文广播的议题在英国国会引发争议。英国外长黑格在接受下议院议员们的质询时解释说:“随着媒体环境变化,广播方式也要改变,虽取消短波广播,但通过提供更丰富的中文网站内容,仍可向中国和5700万海外华人提供资讯。”“现在谁还趴在那儿听短波呢?如果不是还有人到BBC中文网上听节目的话,这几年,中文部的节目也就是自己做给自己听了吧。”在康艺看来,财政吃紧只是表面原因,70年的中文广播走到今天,其实是国际短波广播的尴尬,尤其在互联网时代。
■链接
BBC于1941年5月19日开始使用短波对远东地区用中文广播,二战的硝烟在欧洲、亚洲蔓延,那是国际短波广播的初始阶段,目的是为了向世界及时传送战时消息。
开办伊始,十几位工作人员大都是从中国战场上逃亡英国的华人,每天播出半小时节目,一半是普通话,一半是粤语。所播消息均由BBC英文新闻翻译而成,播音员来自五湖四海,重庆口音、天津方言的战时新闻就这样传遍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塞在门缝里的纸条
如今年近七旬的康艺在BBC中文部经历了从“冷战”到“全球化”的今天。
康艺生于巴黎,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法国人。1940年代,父亲出任法国驻中国使馆的外交人员,她因此来到中国,在北京的法语学校上学。这位“老外”至今可以讲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话,能像个正宗老北京一样说“小小子,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的童谣。1962年,经过批准,她从“红色中国”去往英国,在伦敦大学担任助教,原本打算留在那里继续教书。一年后,她接到了BBC的邀请,希望她加盟中文部,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她成为BBC中文部的节目助理,后来担任节目制作人。1960年代,从“红色中国”到西方国家的人寥寥无几,人们纷纷向她打听中国的情况,她甚至因此上了当时的《每日电讯报》。
1980年代初开始,BBC开始特派记者到中国实地采访,了解变化中的中国,中文、英文、法文都很好的康艺成为最佳人选之一。她曾在1986年代陪同英国女王访华,作为随行记者到中国进行采访。三十年间,她采访过曹禺、英若诚等人。
“那时候加盟BBC,英国军事情报六处(MI6)还会调查你的身份,看你是不是间谍。”康艺说,这一做法源于二战时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冷战结束。而在战争期间,播音室会有一个神秘的人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是监督播音员会不会乱说话。一旦有人乱说话,这个神秘人就会立即切断信号。康艺说,神秘人在1960年代的BBC播音室还出现过一阵子,但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听得懂播音员在说什么。据她所知,曾有一任神秘人就是附近教堂的神职人员,那个人只是在中国传过教。
在康艺看来,冷战时期,各国的国际短波广播自然都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那就是一种宣传(Propaganda)。战后的英语世界里,Propaganda这个词还没有如今这么负面,但确实就是要向对方阵营宣传自己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1960年代的BBC中文节目延续了战时传统,每天只播出半小时,先是新闻播报,新闻均来源于“世界广播服务”的英文新闻,中文部只需按照自己的重点进行挑选与翻译。那段时期,美苏对峙、古巴危机、越南战争是中文部新闻报道的重心。新闻过后,是简短的专题节目,以介绍英国政治、社会、文化为主。
1976年10月,中国粉碎“四人帮”,一张“塞在门缝里的纸条”,让BBC成了全球最早播发这一特大新闻的媒体,这也归功于BBC中文部。
那时已经有英国报纸在北京派驻了记者。10月的一天晚上,英国一家报纸的记者回到驻地时,发现门缝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毛泽东夫人被捕,‘四人帮’被粉碎”的字样。这位记者无比震惊,迅速与总部取得联系。这消息肯定会震惊全世界,但苦于没有核实渠道,不敢刊发。BBC中文部辗转得知这一消息,他们结合英文报纸及中国官方媒体那段时间的动向,初步判断这条消息很可能是真的。他们又电话询问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大使馆工作人员给了既不否定也不肯定的答复。于是,BBC决定第一时间播发这条消息,并慎重地使用了“可能”、“有迹象表明”等字眼。消息播出后,引起全球震惊。
1978年的一天,BBC收到了第一封来自中国内地的听众来信,写信的是一位英国共产党人,在当时的北京外语学院教书,1930年代末就因信仰共产主义来到中国,1940年代后期开始定居在北京。他叫大卫?克鲁克,来信中,他报告了在北京收听BBC中文广播及世界广播的效果。康艺记得,那天,他们把克鲁克的信复印了好几份,贴在了办公室的墙上。
大卫?克鲁克的儿子保罗?克鲁克长在北京。1980年代,回到英国的保罗?克鲁克机缘巧合加盟了BBC中文部,以鸿冈的名字主持过《你问我答》、《英国流行榜》等节目。2011年夏天,鸿冈即将退休,离开他工作了二十余年的中文部。他的父亲几年前在北京去世,母亲如今依然生活在北京。最近这些年,鸿冈一直辗转于北京、伦敦两地。
1990年代初,康艺接手了《听众信箱》节目,这个节目从BBC中文广播开播起就一直存在,专门回答听众在来信中提出的各类问题。
康艺说,最初,中国听众的来信措辞谨小慎微,个别听众在提出学习英语的有关问题后,顺带提一些与英国政治、社会、文化有关的问题。“几年后,人们胆子才大了起来,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一位天津听众曾写信给她,诉说装电话难的问题,希望BBC能帮忙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一下,帮他装上电话。还有一位在“文革”中被打成特务的人,说自己曾与她一起在一家北京法国学校读书,希望康艺能证明自己不是特务。
“我怎么可能证明她不是特务?”康艺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大笑起来。
康艺认为,一直以来,“听众信箱”过于严肃,涉及的大都是与英国工业、农业发展有关的“大问题”,她提出对这个节目进行改造,让更多五花八门的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解答。有一次,她收到了一位中国听众的来信,讲述他对自己同性恋身份的苦恼。于是,康艺查找资料,在节目里介绍了英国同性恋的生存状态。“我想让他们知道,和他们一样的人有很多,无论中国还是英国,他不应该为此感到羞耻。”康艺没料到的是,那期节目播出后,她收到了一大批中国同性恋者的来信,有听众说听完节目就哭了,因为第一次有人告诉自己同性恋不是一种罪。
执掌“听众信箱”期间,在听众的建议下,康艺还为他们成为笔友提供了平台。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让中国不同地区的听众之间建立联系,互通信件,成为笔友。
但到退休前的1990年代末期,康艺每天只能收到十几封甚至几封听众来信。各个语种的国际短波广播有着与中文部类似的遭遇,BBC不得关闭了专门处理全球各地听众来信的部门。
1979年,中国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代表团出访英国,到BBC中文部所在地伦敦布什大厦参观访问。 (资料图片)
BBC“复制粘贴”新华社?
“现在BBC中文节目新闻立场有偏向性,而且飘忽不定,节目枯燥,有些主持人打官腔,废话连篇。”退休九年来,康艺一直关注着BBC中文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她对近十年来的BBC中文部提出了批评。
1970年代,康艺与两位同事共事,他们都来自香港,在伦敦读书。其中一位充满书卷气,每天不声不响在办公桌前翻译电讯或编辑稿件,他叫董桥。康艺回忆,也许是因为他曾在台湾读书,所以,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播报新闻时也吐字清晰。另一位同事在粤语节目组主持广东话节目,此人思维敏捷活跃,名叫曹捷,后以“陶杰”的名字成为香港第一劲笔。每天英文电讯稿送来后,别人早早就开始进行翻译了,可陶杰却不紧不慢。距离开播只有十几分钟时,抄起英文稿迅速翻译,然后拿着翻好的新闻就去播音室了。“关键在于,他翻译得还特别准确,几乎没有什么错。”康艺与陶杰失去联系多年,如今却经常上网去看陶杰在香港报纸上的专栏文章。
1970年代末之前,BBC中文部的员工基本上都来自香港、台湾、东南亚。到1990年代,其人员构成迅速变化,随着老员工离职或退休,来自中国内地的员工激增。
康艺听同事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BBC的中文记者曾在直播前拿着新闻稿到餐厅吃饭,吃着吃着竟然忘了直播时间,技术人员一看没人播新闻了,只得用录好的其他专题节目替代,可就这样,依然可以蒙混过关。“反正那个不懂中文的头儿不会去听节目,就算听了,也不知道里面在说什么。”康艺的语气夹杂着一丝无奈。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康艺发现BBC的中文新闻出现了“复制粘贴”的现象,无论在中文网上还是广播节目里,有些新闻直接照抄中国新华社文稿,“复制粘贴”后,套上一个英国媒体模样的标题,就这么发了出去。
李文从2009年7月开始担任BBC中文总监一职,他生长于天津,十几岁随父母移民到香港,原本学习金融,1991年报考BBC中文部被录用,担任过编辑、记者,后来常驻香港3年多,为BBC拓展中国内地市场,与内地媒体机构进行各种合作。
李文也是BBC中文广播七十年历史中第一位华人主管。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并未听说过他的前任不懂中文的事情,他也不知道有人偷懒粘贴复制新华社新闻的事情。
李文用“尽可能呈现不同观点”来描述BBC的理念。“西方国家轰炸利比亚,我们就会把各方观点在节目里呈现出来。支持的、反对的声音,都有。”
“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是主持人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必须强调那并不代表BBC的立场。”康艺记得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她如实告诉听众自己的看法,她本人不喜欢撒切尔夫人,因为这位新首相偷孩子们的牛奶――撒切尔夫人执政后,英国政府取消了英国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免费牛奶。康艺在节目里说,一瓶牛奶对英国的富裕家庭可能不算什么,但英国也有不少穷人,对他们的孩子来说,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怎样,BBC中文广播的结束,也引来部分中国听众的“交口称赞”,在BBC中文网的留言中,有部分听众留言表示,这家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电台终于闭嘴了。
康艺认为,冷战期间“敌台”的“敌”源于意识形态的敌对状态。而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的墙并未真正倒塌,最近几年的一大变化是,一些中国听众指责BBC预设立场,对中国好的一面视而不见,专门报道坏的一面。
1992年加盟BBC的聂伟亮来自北京,曾在1999年参与BBC中文网的创办。十几年来,他曾接待过不少到伦敦访问的中国人,作为公众媒体,BBC对公众开放参观,中文部的当班编辑有时也会当起接待员。曾有不少中国听众问聂伟亮:“作为中国人,报道有关中国的负面消息,你不难过吗?”更有一些听众到网上留言,说他们是在舔英国人的屁股。
不过,令聂伟亮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接待一位中国地方官员,聂伟亮问,为什么采访中国各级官员就那么难?这位官员回答说,一些政府官员的水平确实还有待提高,但中国在进步,他本人十分欢迎不同国家的记者能客观报道中国。
今年已经69岁的康艺目前住在伦敦西北的一所住宅里,对Twitter、Facebook这类新玩意了如指掌,甚至还是Twitter上的活跃人物。3月底,她对自己的住宅进行翻修,在储藏室里翻出了不少当年的听众来信及节目录音,那些来信已经发黄了,那些磁带有的甚至已经发霉了。“短波已经成为过去,我有时候会怀念它,可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了。”康艺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