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2013年9月22日,任志强在北京发布自传 体回忆录《野心优雅》, 记录了自己60年的极富传奇性的人生。任志强对真理的坚持近乎固执,而他坚持的真理之一,就是市场经济。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反对,任志强从不掩饰。但对于 市场经济的遵从,也曾让任志强险些遭遇牢狱之灾。在口述回忆当中,任志强承认,1985年9月,自己曾被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批捕,罪名是“投机倒把”。本 文摘自《中国经营报》,作者李乐,原题为《任志强:独立与坚持》。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封面
2011年的夏天,北京积水潭附近的一家涮肉馆,包间门口,服务员们争相向门内张望。他们想看一眼的“真人”就是任志强。那一天,任志强宴请相熟媒体,那一天,任志强已经退休。
“我不请你们来,你们也要瞎写,所以我想了想,还是请你们来吧。”这是任志强在那一次宴请正式开始之前的“开场白”,在座的媒体没有一家在意,因为大部分熟知任志强的人都早已习惯了这位“大炮”的话语方式。
在座的人都清楚,以任志强为对象的写作,意味着怎样的 压力。这位拥有上百万微博粉丝的意见领袖,只要稍有微词,你便会切身体会到来自舆论的压力。然而,经历过文革的任志强所最为痛恨的,却正是“话语暴力”。 他咄咄逼人的话语形态,往往让你忽视他话语的真正内容。此时,你或许很难想起,他的身份只是一个曾经的地产商。
在很久以前,任志强谈及过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曾因和林志玲合照而被微博粉丝戏称为“美女与野兽”的他,最大的愿望是开一家幼儿园,而他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独立
任志强“骂记者”很出名。很久以前,任志强的座驾在北京西单附近与一位普通行人的自行车发生了剐蹭。相传,记者们随后蜂拥而至,在拒绝一家北京都市媒体的采访后,他质问,“财政掏钱办报纸,你们就不能关心一些更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
这是任志强习惯的话语方式,就像他在接受大部分有关房地产话题的访谈时,多少要斥责提问的新闻记者“不懂专业”一样,批判是任志强习惯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也是他接近“真理”的方式,尽管在奉行低调和中庸的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任志强的方式多少有些特立独行。
然而,任志强恰恰出身于“官场家庭”。他的父亲任泉生 曾是新中国商业部的副部长,1976年唐山地震进行抗震救灾时,救灾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华国锋,副主任便是任泉生。和所有出生、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人一样,长 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他们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长在“官场家庭”的任志强,就更是如此。
任志强的哥哥任志刚,曾是北航附中的学生会主席。任志 强后来在一本“口述回忆”的出版物中曾回忆,哥哥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任志刚的身份,家里成为“各派”学生组织活动的据点,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任 志强听到了这些包括红卫兵在内的各派学生组织谈论“巴黎公社的原则”“北航附中的斗争对策”等。
在口述回忆中,任志强对那时自己的评价是,“比其他孩 子见了更多的世面”。不过,现在看来,这或许正是造就任志强后来批判精神的源泉所在。任志强曾参加了“联动”在北京展览馆召开的一次会议,“联动”是文革 期间较为“激进”的一个派别,结果不出预料,在会议现场,各派因意见不同而“大打出手”,一次会议就此演变成一场武力冲突,在那场冲突当中,任志强就在现 场。
“对‘文革’,我们刚一开始完全都是盲从,根本不明白 怎么回事,以为就是共产主义了,从‘联动’事件开始,怀疑就开始了。1966年底时我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认识到很多东西都是假的,不能盲从了。开始知道 要自己动脑子,不是说谁说的一定就是对的。从那时起,我不知道该听谁的了。”任志强在《回忆与反思——红卫兵时代风云人物》的口述回忆中,如此评价 1966年的自己。
因为“不知道该听谁的”,于是任志强转而向“经典”寻 求答案。《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经典论述都是任志强在那时阅读的书籍。这也为他后来丰富地运用理论工具解释市场问题打下了基础。在当今对 房地产市场问题的评价和论述中,任志强对理论工具的使用,甚至远远超过了不少经济学家。
坚持
任志强对真理的坚持近乎固执,而他坚持的真理之一,就是市场经济。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反对,任志强从不掩饰。但对于市场经济的遵从,也曾让任志强险些遭遇牢狱之灾。在口述回忆当中,任志强承认,1985年9月,自己曾被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批捕,罪名是“投机倒把”。
在任志强1985年被捕之后15年,全国人大对《刑法》进行了修订,曾险些让任志强身陷囹圄的“投机倒把罪”正式退出中国司法的历史舞台。
1984年初,西城区成立了华远公司,戴晓明担任总经 理。作为以市场化手段创立的区属企业,华远公司开始以市场化的手段招揽社会人才。任志强便是在此时开始与华远形成交集。任志强在《回忆与反思——红卫兵时 代风云人物》中曾专门回忆了和戴晓明见面的细节,他说自己是开着小汽车去的,那辆小汽车“不摇打不着”。
达成加入华远的意向之后,华远公司向任志强颁发了一张 “华远人才交流公司”的营业执照和3人的编制,并与任志强约定,一年达到70万元的经营利润。任志强利用“华远人才交流公司”从事的主要是贸易业务,将南 方的录音机、彩电等产品运送到北方销售,获取中间的差价。这是那个短缺经济时代特殊的盈利模式,当年任志强虽然没有达到戴晓明规定的70万元的经营利润, 但也创造了约60万元的利润。
按照和华远公司当时的约定,任志强和华远按照“一九分 成”对60多万元的经营利润进行了分配。任志强和他的伙伴分得了约16000元。然而,1984年的任志强似乎并未意识到,一场“经济严打”即将到来。 1985年9月,任志强在被纪委通知而未“按时到场”的情况下,被西城区检察院直接批捕,后来被确定的罪名是“投机倒把”。
在《回忆与反思》一书中,任志强也回忆了上述历史细节,他称自己后来被送到位于北京半步桥的监狱羁押。后来,法院一审判处任志强有期徒刑两年,缓刑3年执行。任志强随之上诉,直到1986年任志强才被上级法院裁定无罪。
因为一次在如今看来再寻常不过的企业经营行为,任志强在半步桥监狱度过了一年半的时光。这便是历史的微妙所在。现如今,这里已经是北京市公安系统的保障房所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