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北大右派学生沈元叛投马里使馆处死
相关主题
一个被枪决的高考状元,还有谁记得? (转载)辽金元,为什么越不汉化的反而越强呢?
雷光汉:关于沈元的一封信 (转载)中国大规模的出现汉奸是不是从宋朝开始的?
北大右派沈元四十年祭群雄逐鹿,为何最强的总被翻盘?
朱重八为何可以率领南方人打败蒙元?中国人罪名大全
有些历史反面人物很多女性喜欢你们没法解释赵构为什么“杀”岳飞
连包产到户的真正含义都不了解,讨论个球啊修养的问题是以为治理天下要靠他
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改造成了"七无"林彪军事牛,为啥不敢打韩战?
古代的游牧民族多去了,为什么蒙古的武力最强? (转载)帝王饮食与寿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沈元话题: 黎澍话题: 君山话题: 批注话题: 汉书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2
发帖数: 3402
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600
李昌玉
本文早已写成,未曾发表。今惊闻重庆市的打黑司令英雄巴特尔、前公安局长、现副市
长王立军,于6日化妆投奔成都美国领事馆,24小时后又自动走出,随即被官方带走。
网上盛传是被中央来人带至北京,接受审查。于是我想起了沈元。既然他们之间有某种
共同点,即私投外国驻华使领馆,因此旧事重提,说一下沈元还是可以受到许多启发。
沈元(1938~1970)1938年生于上海。1955年,沈元以当年高考文史类全国总分第一名
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有志于中国古代史,专攻秦汉史。但是1957年,他打了右
派,定为极右,第二年,在大三那一年,被开除学籍,遣送农村劳动改造三年。1961年
,“摘帽”之后,沈元回到北京。幸好当时沈元有高级知识分子的姑母姑父特别疼他,
允许他住到他们在北京东城的家里。也是沈元特别与众不同之处——他闭门读书,两耳
不闻窗外事,潜心研究历史,居然做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成绩。在这点上,在数以万计
的大学生右派中,大概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孤例。
沈元从小功课就好,中学文理各科均为全班之冠,近乎满分,毕业后参加高考,获全国
文科最高分。被分发到北大历史系。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沈元从英国《工人日报
》上看到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并摘译和传播讨论,因此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被打
成右派,发配到北京西郊的山区劳动改造。后因表现良好摘掉了右派帽子,又回到北京
。1962年,沈元被人推荐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黎澍看了沈元的文章后予以破格
录取。现在大二的学生,照说已经学习英语8年,有几个人能够翻译赫鲁晓夫的“秘密
报告”呢?
1962年四五月间,沈元的姑母把他推荐给学部负责人刘导生,刘导生主管近代史所,就
把沈元推荐到黎澍的门下。经刘导生推荐,经黎澍、刘大年两位学者肯定,沈元写的《
论汉史游的〈急就篇〉》得以在《历史研究》发表。该文从汉代蒙学课本中研究汉代社
会状况,颇有新意。那年头,要在这样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大多是皓首穷经的名家
,年轻人只能望眼欲穿。郭沫若见了此文,称其为“神童”。接着,沈元以其数十万字
的历史学论文被黎澍看中,破格调入社科部近代史研究所。按那时的人事常规,一个从
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被开除的右派学生,即使摘了帽子,也不可能调进中科院的研究
所的,何况是文科的学生,有幸的是,刘导生和黎澍都是有胆识而爱惜人才的领导,那
时又正值三年困难的调整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也相对宽松,沈元才得以走进近代史
所的大门。
沈元来所不久,1963年第一期《历史研究》又发表他的《洪秀全与太平天国革命》长篇
文章,同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用一整版刊载他《论洪秀全》一文(即是前文的压
缩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日报》从未以这样大的版面刊载学术文章
。沈元得此优遇,博得满堂喝彩。沈元的文章还不单受到学术界重视,也得到了北京市
委书记邓拓的赏识。于是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一时间从南到北的学者,人人争说沈元
,由此而派生出“沈元道路”一说。
这“沈元道路”的说法来自北京大学,其时北大历史系有人向中宣部控告,沈元是右派
,报刊这样发表他的文章,公然宣扬“白专”道路(即不是毛泽东提倡的“又红又专”
),对抗党的教育方针。可这“沈元道路”的说法一传开,反响强烈。历史学家周予同
在课堂上声称他“举双手赞成沈元道路”。黎澍说:“近代史研究要有十个沈元,面貌
就能根本改观。”但是由于有浊流翻滚,有关领导不得不建议沈元不用本名而用笔名发
表文章。
其时沈元又写成《马克思主义与阶级分析方法》一文,但已不用本名而用“张玉楼”的
笔名在《历史研究》发表,《人民日报》并加以全文转载。改用笔名也是有关领导在调
查后的建议,可这一举措并未完全平息风波,有些人在得知沈元还用笔名发文后,又再
次告状,甚至告到毛泽东那里,指责《历史研究》主编黎澍“吹捧右派”(摘帽右派还
是右派),一直到毛的秘书田家英向黎澍打招呼、中宣部也发下指示“要注意影响”、
再也不让沈元发表文章为止。
黎澍说,和沈元同一辈的人,到研究所来了几年不出一篇文章,沈元一年出几篇文章,
而且屡有轰动效应,于是心生妒忌,群起而攻之。文化大革命一来,黎澍首当其冲,批
他“招降纳叛,网罗牛鬼蛇神”。斗黎澍,沈元陪斗。
去年王储习近平到清华大学讲话,说清华大学的特色之一就是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人
才。这叫我们这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不得不发问“今日何日,今夕何夕”?“又红
又专”是以“拔白旗”开路的。钱伟长、黄万里,那时就是“白专道路”的典型。今天
中国的钱伟长、黄万里在哪里?沈元又在哪里?
近代史研究所的党支部书记,保护过沈元的郭罗基说:沈元实在忍受不了,居然异想天
开,用鞋油涂黑脸面,化妆成黑人,闯进非洲国家马里驻华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马
里是和中共极为友好的国家,大使哪里敢收留他?于是立刻通报中国政府,把他逮捕。
这一回,斗沈元,黎澍陪斗。最后,以“叛国投敌”罪判处沈元死刑,黎澍欲哭无泪。
在刑场上,沈元大喊一声:“我还有重大问题要交待!”其它人都倒在血泊里了,他被
押了回去。实际上他并没有交待出什么重大问题,第二天又被押赴刑场。他不甘心就此
了结一生,死到临头还在运用他的超人智慧寻求死里逃生的机会。他希望苟延一天、一
小时,哪怕一分钟,等待来人喊:“刀下留人!”然而没有等到。
沈元留下读过的一部《汉书》,上下左右都用蝇头小字写满了批注,很有价值,可以用
以补校前人的注。因无人识宝,故幸存下来。这就是出版《汉书》批注的最初动议。沈
元的兄长沈荃、姐姐沈蓓,怀有偏怜小弟的深情,奔走数年,出资数十万(人民币),
由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汉书补注〉批注》,以慰沈元的在天之灵,也是
为了抢救文化遗产,不致湮没。
浙江杭州西泠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了这部售价1200元的沈元遗着《〈汉书补注〉批注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为其写了序言,这让我们得以知道,原来沈元与家
世显赫、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被称为台湾“四大公子”之一的沈君山为表兄弟。
沈元的父亲是沈君山的舅舅,沈君山的母亲,也就是沈元的姑姑,当是老人所讲的那位
“著名的生物学家”。
文革过去,许多人获得平反,沈元的姐姐(沈蓓)和80岁的老母上访北京,追究事件始
末,1980年春天她们终于拿到一张正式平反的通知“对沈元同志宣告无罪。”就是这样
的一张纸!一位80岁的老母千辛万苦地争得了这张纸,沈元正式宣告无罪了。但是收到
判决书的剎那,母亲失声痛哭:“我不要纸,我要人呀!”但那人再也争不回来了。
从沈元到王立军,虽然他们同样是投奔外国使领馆,但历史并没有轮回到原点上,而是
沿着螺旋形的轨迹在前进!至于王立军的结局,尽管大幕远未揭开,真相我等百姓恐怕
永远难明,但我估计他不至于步沈元的后尘,因为中国已经不是沈元时代的中国。,让
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主要参考韩三洲辑《极右分子沈元本事考》)
□一读者推荐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帝王饮食与寿命有些历史反面人物很多女性喜欢
中国天然气使用史?一本烂帐?连包产到户的真正含义都不了解,讨论个球啊
关于古“辰国”与“三韩”的探讨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改造成了"七无"
史记,汉书的高下大家怎么看?古代的游牧民族多去了,为什么蒙古的武力最强? (转载)
一个被枪决的高考状元,还有谁记得? (转载)辽金元,为什么越不汉化的反而越强呢?
雷光汉:关于沈元的一封信 (转载)中国大规模的出现汉奸是不是从宋朝开始的?
北大右派沈元四十年祭群雄逐鹿,为何最强的总被翻盘?
朱重八为何可以率领南方人打败蒙元?中国人罪名大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沈元话题: 黎澍话题: 君山话题: 批注话题: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