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这个坚持反清复明的明朝人,却阴差阳错的改变了日本历史(转载)
相关主题
据说吴三桂要砍了永历吴三桂最大的政治错误是杀了永历帝
樱田门事变我来说说穿越成吴三桂的话,应该怎么办吧
为什么我老觉得吴三桂是英雄呢?没人觉得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两个名字太雷同了吗
严格来说台湾是明朝纳入中国版图的吧?永历帝逃到缅甸,算不算叛国失节?
李定国其实可以带着永历皇帝往缅甸打司马辽太郎之樱田门事变与司马迁之刺客列传
最真日本史-水户黄门刺客列传(十七)——樱田门外之变 (转载)
评析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南京之役」经过及影响汉族女真蒙古三族的折腾主导了近千年中国史
关于日本,我有一点想不明白 (转载)可怜佩蕾岛上骨,犹是春闺梦中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朱之瑜话题: 日本话题: 思想话题: 抗清话题: 明朝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l
发帖数: 130
1
(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自缢,清军入关,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文中主人公便是其中
之一)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原创首发于我们爱历史。
随着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崇祯皇帝殉难,清军入关。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也就正式划上句号。
但对这件事,南明是不答应的。大批仁人志士投身其中,毁家纾难抗战到底。但铁骨铮
铮的抗争,也难挽大厦于将倾。随着永历十二年,南明皇帝朱由榔败退缅甸,延平郡王
郑成功逆袭南京功败垂成。中国全境已尽数落入清王朝手中。抗清复明的大业,已悲情
落幕。
而郑成功麾下的一位幕僚,也长叹一声,踏上离乡背井的路途。他以后的足迹,在鲁迅
笔下《藤野先生》里轻描淡写一句:“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
客死的地方”。这篇一代人中学生涯必学的课文里,名叫朱舜水的游子,只是个不起眼
的存在。
然而对他轻描淡写的鲁迅,乃至那年月狂热崇拜日本,组团跑去学习的进步青年们,却
很少有人想到:正是这位朱舜水,把晚明的思想文化,在这个贫瘠的东洋小岛上开花结
果,成了近代日本崛起的先声。
朱舜水者,便是号称明末清初五大学者的思想家——舜水先生朱之瑜。
一:朱之瑜何许人
朱之瑜,字鲁屿,号舜水,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名门望族。
明朝万历年间,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段自由时代,名流出的多,但败类也多:有些人正气
凛然出了名,可大难临头后变节比翻书快,后来叛变投敌的钱谦益,便是典型代表。
还有一类人:道德品质堪称君子,可水平却不接地气,好心办出的坏事一箩筐,直到把
明王朝办完。著名的东林党里,这类人更不少。
而朱之瑜却是第三类:既有风骨品质,更有接地气的本事。这类稀罕人物,以清末学问
家梁启超的观点,满打满算只有五人,即“晚明五大思想家。”朱之瑜,便是其中之一。
朱之瑜家是余姚名门,祖父朱孔孟多次谢绝朝廷征召,父亲朱正多次谢绝不过,才当了
漕运总督。世代相传的一个信条,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清高的直接后果,便是朱之瑜艰难的童年:父亲英年早。母亲拉扯着三个孩子贫寒度日
。小朱之瑜也早当家。小小年纪就养家糊口。不但干种地屠宰之类的农活,连城里的帮
佣杂役也曾做过。学业也没落下,一面打工一面自学。学业日益精进。
到朱之瑜二十五岁那年,哥哥朱启明考取武进士。家境不但大好,在兄长关照下朱之瑜
求学也得到新机会,先后拜了三位名流为师:朱永佑,张肯堂,吴钟峦。
这三个人有多厉害:朱永佑,崇祯年间的吏部侍郎,张肯堂。崇祯年间的福建巡抚,最
厉害的是吴钟峦,虽说官职不高,但教育成果显赫,好多朝野名流,都曾是他的学生。
这三位老师先后传授给朱之瑜的,除了传统儒家学问外,还有明末一门新兴学科:实学。
实学,源起于宋代的“事功学派”,强调经世致用。隆庆万历年间的杰出政治家高拱和
张居正,都是实学的忠实信徒。
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一个天赋秉异的苦小子,机缘巧合遇到了江湖顶级高手,获传独
门武功秘笈。朱之瑜的实学本事,也顺利层层升级。很快声名鹊起,成了知名俊才。
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便是吴钟峦。此人多才多艺,从财政税收到种地砍柴,样样本
事都尽数传授。除了这些独家绝技,他教朱之瑜最多的,就是坚定的信念。经常用各种
方法,磨练考验朱之瑜的意志,反复灌输给朱之瑜的,便是一个强大的信仰:不能忠孝
,虽有经济之才,何益哉。
正是这个强大信仰,支撑了朱之瑜一生的选择。
在几位名师的悉心教育下,朱之瑜的能力突飞猛进,照当时苏松学政亓炜的话说,就是
“文武全才第一”。而真正见证朱之瑜这时期实力的,就是他已修炼得如火眼金睛的判
断力:朝廷的橄榄枝抛来,邀他入朝做官。但朱之瑜的回答却是冷冷俩字——不去。
因为他早看透了那位正玩命励精图治的崇祯帝。照着他给妻子的话说,我要是出来做官
,肯定会官运亨通,然后就会建言国事。说的话皇帝肯定不会听,轻了就会把我问罪,
遇到祸事还会拿我顶缸。
对比明末好些名臣的遭遇,朱之瑜的预言,确实准的离谱。看懂这一切的朱之瑜,从崇
祯年间起,先后十六次拒绝朝廷的邀请,一边把大明风景看透,一边在休闲的日子里细
水长流。
而比起先祖的清贫来,一身实学本事的朱之瑜,却把闲居的生活,都打理得丰富多彩:
除了种地劈柴,就是外出讲学。捎带还常做点生意,动动脑子就赚不少钱,从江南到日
本越南,都交了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但生活滋润的朱之瑜,最后还是把明朝惹毛了:南明弘光政权成立后,权臣马士英也盛
情邀请他,朱之瑜依旧淡然拒绝,谁知却惹恼了小心眼的马士英,打算罗织罪名把他逮
捕。但朱之瑜人脉太熟,更狡兔三窟,早早就收到消息,立刻脚底抹油,躲进了舟山群
岛。
本来他以为,这不过是暂避风头。但万万没想到,他刚跑了没一个月,清军就大举南下
,南明弘光政权迅速灭亡。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曾想整治朱之瑜的权臣马士英,
带兵坚持在太湖流域打游击,最终被俘英勇就义。朱之瑜的家乡,也沦入了清军的铁蹄
下,只有舟山群岛靠着地理优势,暂时未被战火波及。那个曾经温暖的家,再也回不去
了。
二:挺身赴国难
朱之瑜有家难归的时候,南明王朝,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
舟山群岛上,集结了大批败退来的军队与官员,鲁王朱以海也很快到了,就任为“监国
”,这是南明抗清的又一个堡垒。这个坚持反清复明的明朝人,却阴差阳错的改变了日
本历史初到舟山的朱之瑜,一边打理他在舟山的生意,一边打听外面的风声。而随着鲁
王政权的建立,一直悠闲的朱之瑜,却突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投身抗清,全
力救国。
他做出这个抉择,一个原因,就是三位授业恩师,张肯堂,吴钟峦,朱永佑,都投身在
鲁王身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一直悠闲的俊才,心中其实一直埋藏着沸腾的热血
。国难面前,终于唤醒。
热血沸腾的朱之瑜,从此正式成为南明的谋士。一边卖力干活,一边拒绝南明的官位:
以一个平民百姓的身份,抛弃舒适的生活,为抗清复明,甘愿历经艰难。
而他干的最重要的活,就是为鲁王政权筹钱。不但自己多年攒的家产都捐出来,更乘风
踏浪,远赴海外筹款。从此开始,朱之瑜便踏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多次往返在海洋上
,从朝鲜日本到东南亚。期间也曾作为鲁王的特使,联络各地抗清力量。十几年的人生
,基本都在海上动荡。
期间生命危险更好几次。一次半路遇到清军战船,一干人等惨遭俘虏,清兵钢刀架在脖
子上,逼朱之瑜投降,结果朱之瑜面不改色,反而谈笑生风,甚至给面前清兵讲忠孝之
道。这一番风采,就连敌人也大为叹服。清军主将刘文高敬佩不已,当场将朱之瑜释放。
而比起这些淡定的表现外,便是朱之瑜优良的工作成果:先后把多支零散的抗清力量,
团结在南明政权旗下,更为海外筹款,找到了一个重要落脚点:安南会安。
会安,即今天越南会安市,明末的时候,这里是华商云集之地。通过艰难的奔走,朱之
瑜多次成功筹措饷银,源源不断送回国内。同时也以会安为基地,发展抗清力量。这个
小小的港口,一度成为海外明朝遗民的大本营。朱之瑜在这里的十二年,工作十分成功。
但沉重的打击,却是接踵而至。先是永历五年,清军悍然发动了对舟山群岛的大规模进
攻。鲁王政权兵败如山倒,朱之瑜的三位授业恩师:张肯堂,吴钟峦,朱永佑,都先后
死节殉难。闻听噩耗的朱之瑜悲愤不已,从此不再过中秋节,以示对老师故友的纪念。
而在经过五年近乎绝望的等待后,朱之瑜终于等来了一封迟到三年的书信:这是舟山群
岛沦陷后,鲁王给他的信。信中告诉他,鲁王一行已寄身于永历政权大将郑成功处,读
到这里的朱之瑜,仿佛看到云开月明,以他自己文集里的话说,当时喜得泪流满面。
但继续读下去,便是巨大的委屈填满心头:对孤守海外的朱之瑜,鲁王破口大骂,说朱
之瑜只顾自己过小日子。这无理的指责,令这位历经苦难的忠臣,再也无法忍耐,当场
挥毫泼墨,为鲁王写下一封披肝沥胆的回信——上监国鲁王谢恩疏。
在这封书信中,朱之瑜叙述了自己海外十二年的生活,更写尽了自己拳拳之心。为此把
自己一直恪守的规矩也破了:接受了永历王朝的官职,正式成为明朝官员。不为荣华富
贵,只为向所有人证明:从此之后,我的命运便与大明紧紧捆绑。
得到消息的朱之瑜,便准备动身回国。万没想到,意外又发生了:安南国王阮福濒打起
小聪明,想收揽朱之瑜为自己所用。
他一小聪明,朱之瑜的祸事就到了:先把朱之瑜强行带入安南官府,而且每天都去杀朱
之瑜的邻居。谁知朱之瑜不就范。阮福濒又来软的,说你只要做官,就给你造豪华府邸
,把你妻妾全接来。朱之瑜朗声大笑:我离开家乡十三年了,哪有什么小妾。阮福濒最
后又试探了下:派大臣写了一个“确”字,这下朱之瑜更豪情大发,挥笔写下一幅《坚
确赋》,表达了自己摈弃荣华富贵的信念。阮福濒终于服了:你真是高人,走吧。
五十多天的囚徒遭遇,史称“供役之难。”朱之瑜以其高贵的品质,令凶残的敌人心悦
诚服。期间的朱之瑜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取名为《安南供役记事》。梁启超说:这好比
一场突然的飓风,却折射了朱之瑜至诚爱国的高尚人格。
永历十二年秋,历经坎坷的朱之瑜,成为郑成功军中一位文士。他奔走十多年的抗清大
业,这时已呈现出最灿烂的曙光:郑成功以麾下十余万大军,发动了对清朝东南地区的
大规模讨伐。目标攻克南京,光复大明东南半壁。这个坚持反清复明的明朝人,却阴差
阳错的改变了日本历史作战计划启动,朱之瑜热情高涨,他再度出使日本,寻求日本幕
府的支持。虽然碰了一鼻子灰,却有个小插曲:日本学者安东守约,主动给朱之瑜写信
,恭恭敬敬求教各类学问。阅信的朱之瑜欣喜不已,立刻欣然回信,收下了这位日本学
生。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件不起眼的小事,竟深深影响了后半生。
但老本行抗清大业,很快急剧逆转:眼光一向准的朱之瑜,再次发现此郑成功不靠谱:
以朱之瑜的评价,虽然他英勇过人,但他有俩大毛病,一是刚愎自用,二是优柔寡断。
于是战局迅速恶化,七月份清军反扑,郑成功兵败如山倒。损失惨重后败退厦门,而后
永历政权失陷,郑成功困守厦门,抗清的大业,在划过这抹最灿烂光辉后,终于还是无
情的熄灭了。
想了解郑成功抗清的这段历史的,可点击差点干翻清朝,郑成功如何在南京大战中折戟
沉沙?
看得通透的朱之瑜,也终于心灰意冷。永历十四年春,六十一岁的朱之瑜,做出了一个
新的人生抉择:乃次蹈海全节之志。再度漂泊海外,不仕清朝。
而漂泊的目的地,就是之前他已经去过六次的日本。
由于多次造访日本,虽然没办成事,但朱之瑜的名号,在日本早就传开。这次抵达日本
后,不但受到热情接待,还破了日本的老规矩:德川幕府严禁外国人在日本定居。但先
前已拜朱之瑜为师的安东守约,是柳川藩主立花忠茂的近侍。有他上下奔走,终于创造
奇迹:朱之瑜获准在长崎租屋定居。日本锁国令以来,他是唯一获得破例的外国人。
三:传道在东洋
初到日本的朱之瑜,受到了极多的关照。特别是新学生安东守约,除了常登门求教,还
把自己一半的俸禄都慷慨赠送。靠这些帮助,朱之瑜的生活,总算安顿下来。
但朱之瑜的内心,却极度痛苦:永历皇帝朱由榔在昆明殉难。郑成功虽然光复台湾,再
造抗清根据地。但旋即也英年早逝。抗清的大局,越发也不可为。
坏消息一个个传来,朱之瑜的心头,也接连伤悲,客居日本后,每当想起故国沦丧,他
常常夜深人静的时候切齿流泣。儿子写信给他,告知生活困顿,他回信谆谆教诲:说就
算哪行也过不下去,饿死也不能做清朝的官。
他自己也打算这么做。客居日本几年里,基本都是深居简出。到了永历十九年,手头有
了点积蓄,他打算买几亩地,从此躬耕度日,不问世事。
但这时候的日本,却恰好是个重大演变期:日本主流佛学思想日益衰退。明朝百花齐放
的儒学思想广泛传播,涌现学派无数,先前为朱之瑜定居奔走的安东守约,就是其中的
杰出人物。
但这时的日本儒学,也有大困扰:学派多思想杂。有官方的朱子学,还有追奉春秋战国
时期孔孟思想的古学派。更有悄然崛起的阳明学派,都标榜自己是正统,互相更争个没
完。而且这帮人水平也都有限,更盼着有正宗大师来解惑。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朱之
瑜。
日本幕府集团也有自己的算盘:儒学虽然好,但没个主流思想,肯定不利于统治,更得
有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主持大局。朱之瑜,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朱之瑜能够破例定居,安东守约等人的殷勤接待与奔走,上述情景,才是根由。
也正是这样的背景,注定了朱之瑜的晚年绝不会平静。他会卷入这场日本文化变革洪流
,更将成为其中定海神针般的宗师人物。甚至,决定日本的历史走向。
因此正当这年,朱之瑜正一心一意选购地皮的时候,一位重量级人物的邀约,改变了他
隐居的决定:德川光国。他是日本统治者德川家纲的叔父,也是水户藩主。
此人在当时也有一个大追求:推广儒学。他自己的地盘水户,更是儒学成风。但学校易
建,老师难寻,对朱之瑜这样一个至宝,自然也不放过。不但盛情邀请,更送他一个响
亮名誉:国师。
对这隆重邀请,朱之瑜一开始没什么兴趣,但德川光国十分诚恳,反复派人恭恭敬敬邀
约,特别是使者小宅生顺,也是日本儒学名流,和朱之瑜聊的很投缘,也终于勾起了朱
之瑜的兴趣:瞧瞧去?
朱之瑜这一瞧,就缔造了日本文化史上经典一幕:德川光国以弟子礼节,恭恭敬敬侍奉
朱之瑜讲学。甚至为了表示尊敬,建议朱之瑜能再取个名号。这一建议,就勾起了朱之
瑜的思乡之情,他长叹一声,为自己取了这个光耀日本史的称呼:舜水先生。
舜水者,朱之瑜故乡的河流名称,一声舜水,背后正是这位海外遗民,有家难归的酸楚。
这事传开,全日本沸腾。各路名流蜂拥而至,纷纷一睹名师的风采。此后几年,朱之瑜
游走在江户和水户俩地,讲学传道。后来就连各色诸侯,政界要人,都纷纷登门拜访。
特别是水户地区,听讲的学生里,竟还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场面极其热烈。
而朱之瑜也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他的宗师名号,着实名不虚传。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虽
说日本人水平资质比明朝学生差太远,但他毫不歧视,教学的每个环节,更是督导严格。
最令日本学生们感慨的,就是朱之瑜的因材施教。比如学生安积觉耐心差,朱之瑜就对
症下药,特意给他一个作业本,让他把每天的学业,学完后原原本本写下来。学生服部
其衷常耍小聪明,经常装病旷课,但朱之瑜每次都谆谆善诱,一劝就是一整晚。这位顽
劣的学生,从此态度大变,终生勤恳治学。如上美谈,在日本各色史料中,一直津津乐
道。
而且教书的朱之瑜,真拿学生们当亲人,谁家里出事,经济有困难,他都慷慨帮助。还
很会做心理辅导,所谓“抚之如慈母,督之如严父。”正是他一直以来的光辉形象。
工作认真的朱之瑜,把他一生最光辉的学问:实学。毫无保留的传授出来。这时的他,
自身学问早已成熟,更大胆创新,自成一家。开创的独特思想体系,甚至超越了他所生
活的时代。
朱之瑜的实学思想,归结下来有五条。而对当时日本影响最直接的,正是其代表哲学思
想:践履论。
践履论,就是强调实践。细解起来:一是认为儒家的“道”,存在于实际生活之中。求
“道”的要靠实践中的学习领悟。而且任何一种“道”,更有实际的应用性。二是人的
品格形成,也来自于实际生活行动,获得崇高的道德,需要人后天勤奋的努力。
对当时日本来说,这思想的一大作用,就是包容性。日本几大学派,各执一端不说,多
年的学术争论,斗成一团混沌。朱之瑜一讲学,这下混沌全开:朱之瑜既对几大儒学流
派的成就客观认可,更逐一点出不足,提出全新思路。从此几大学派求同存异,相互交
流,变得十分团结。
而比起思想来,朱之瑜的政治观点,更深远影响了日本政治演进:革新论。
朱之瑜不但倡导仁政,而且对于仁政的内容,也做了大胆定义:不止要求皇帝勤政爱民
,更讲究“利民”,也就是要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从而富国强民。更把商品经济提到
极高位置。即使与同时代西方“重商主义”思潮比,朱之瑜的观念,也毫不逊色。
特别进步的是,在实现“利民”的问题上,朱之瑜更有创造,提出了“礼教”和“法治
”并重:一个成熟的国家,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是俩条腿走路,法律的进步与执行,
更要以保护道德为根本目标。如此主张,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是振聋发聩。
也正是这种革新思想的传播,在未来的二百年里,仿佛一股汹涌的暗流,默默推动了日
本社会的演进,甚至对于十九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影响深远。
而与“革新论”相辅相成的,便是朱之瑜独特的经济思想:致用论。
这个理论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明朝的灭亡,做了痛苦的反思:这是经济的破产。水深火
热的局面下,只知道添丁加税,好些官员空谈道德,却没有实际利民的本事,终于把这
个王朝彻底败掉。
在反思之后,朱之瑜对怎样繁荣经济,总结出三条办法:一是执政者要懂经济,二是要
鼓励民营经济。第三条是技术革新,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源头。这
条对日本的直接影响是:朱之瑜到了日本后不但教书,更教生产。
朱之瑜教生产这事,在日本极其有名,还经常带学生实习,不是跑到农村教种地,就是
到城里店铺里教手工技术,有次在油漆店里演示刷油漆,把围观群众看得叹服。包括种
地酿酒屠宰,只要他会的,全都热情传授。以德川光国的深情回忆:先生为一经济家,
假今日旷野无人之地,士农工商各业,先生皆可兼之。
而这事对日本的冲击更是深远,明朝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此大范围传播。还有就是观念颠
覆:日本传统的儒学鄙薄生产,但朱之瑜把生产的位置抬得极高。以至于后来日本的诸
多儒学门生,更有相当多的实干家。十九世纪日本维新时代的诸多精英,正是在这样的
土壤里孕育。
而朱之瑜也知道,推广生产,传播实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办教育。在这事上,他同
样有独特创造:社会论。
与经济思想的“致用论”相同,朱之瑜教育思想的“社会论”,同样来自对明朝灭亡的
沉重回忆。
在朱之瑜眼里,明朝的灭亡,首先是经济问题,然后就是教育问题。以他自己的话说,
明朝一直重视教育,但最后培养出来的,要么是道伪君子,要么是书呆子,明末为什么
这种人多?说到底还是教育出问题。
怎么解决这问题?这就是朱之瑜的“社会论”,学习目的要变,要为了造福社会而学习
。学习内容要变,不但要学道德,更要学为人的智慧与生产的知识,学到了就要用得着
,学习方法要变,不能闭门学,学生更要充分的接地气。教学方法也要变,再复杂的学
问,都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四书五经的学问,甚至被朱之瑜变成朗朗上口的日
本儿歌,三岁小孩都能传颂。
而对日本教育甚至当代教育影响最大的,更有朱之瑜“社会论”中特殊一条:教育普及
。永历二十四年,德川光国在水户设立学宫,朱之瑜亲自设计了学宫的样式营造,在学
宫落成后,又制定了一套以中国儒家传统为基础的礼仪。从头到尾,他都是这件大事的
缔造者。
而对德川幕府时代的文化,影响尤其大的,就是朱之瑜的史学思想:尊史论。
早在青年读书时代起,朱之瑜就以史学见长,在客居日本之后,他也把自己卓越的史学
思想,带给了日本人。
朱之瑜的“尊史论”,核心有俩条,一是尊重历史的事实,这条也解决了日本人修史的
一个头疼问题:日本之前常年战乱,史料驳杂,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想编修一部日本历
史,却常年办不成。
朱之瑜的“尊史论”出来,问题就解决了:朱之瑜认为,修史首先要有明确的历史观念
,即强调国家统一,尊奉正朔。而在目的上,“尊史论”的目标更现实:致用。也就是
他一直说的“经以史佐”。朱之瑜的几位日本弟子们,启动了著名的修史运动,以朱之
瑜弟子安积觉担任主编的《大日本史》修撰完成。这部史书倡导的五大思想:尊王,抑
藩,忠君,爱国,大一统。更成为后来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思想源头。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对朱之瑜的史学思想,日本人也是有选择性继承。朱之瑜“尊史论
”中另一思想,反而在日本重视不多。但这个思想即使对于今天,也有极大意义:百姓
者,分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神。其心既变,川决天崩。这换按照白话说,就是人民
群众,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就这样,朱之瑜人生最后二十年时光,仿佛一抹浓重的晚霞,在日本的国土上,招摇出
片片动人的华彩。他门下弟子遍布,最亲近的五大弟子,即安积觉,今井弘济,五十川
刚伯,服部其忠,下川三省。都成为日本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精英名流。特别是安积觉,
他开辟了日本近代儒学的重大流派:水户学派。
永历三十七年四月,八十三岁的朱之瑜,溘然长逝于日本大阪。留遗嘱要求:自己的墓
碑之上,一定要写上“故明人朱之瑜墓”。享誉日本的朱之瑜,一生过得十分清苦。但
临终的时候,家产却积攒了三千多黄金。这是他省吃俭用二十年,筹措的反清复明经费
。故国的沦丧,他一生念念不忘。
他的离世,更成了日本举国的痛事。送葬当日,许多弟子当场失声痛哭。最早的学生安
东守约,在朱之瑜周年祭奠的时候,依然泣不成声:老师您这样离开了,以后我的学问
有了疑惑,还能向谁求教呢?
朱之瑜死后,他的弟子们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整理朱之瑜文集。其中最为著名的
,就是《舜水先生文集》,这部共28卷的巨著,一直到日本近代,诸多日本倒幕和维新
时代的精英人物,依然对此敬慕不已,诚如安东守约的感慨:对于朱之瑜这位杰出的哲
人,几百年间,日本人一直求教不息。
朱之瑜过世八个月后,清王朝发动了征台战争,南明王朝最后一个政权:台湾明郑政权
,终于降旗投降。朱之瑜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复国大业,就此彻底如梦。大明王朝三十九
年沉重的余波:南明王朝时代,彻底划上句号。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可怜佩蕾岛上骨,犹是春闺梦中人李定国其实可以带着永历皇帝往缅甸打
永历逃跑不选泰国而选缅甸最真日本史-水户黄门
南明最后的皇帝沦陷缅甸(zz)评析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南京之役」经过及影响
清灭南明为什么没有一场向样的水战?关于日本,我有一点想不明白 (转载)
据说吴三桂要砍了永历吴三桂最大的政治错误是杀了永历帝
樱田门事变我来说说穿越成吴三桂的话,应该怎么办吧
为什么我老觉得吴三桂是英雄呢?没人觉得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两个名字太雷同了吗
严格来说台湾是明朝纳入中国版图的吧?永历帝逃到缅甸,算不算叛国失节?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朱之瑜话题: 日本话题: 思想话题: 抗清话题: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