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元朝真有四等人制度吗
相关主题
酷评中国四大古都Re: 读史有感(条顿堡森林,马丁.路德,纳粹)(上) (转载)
對蒙元史的歪曲及其嚴重危害朱元璋承认元朝,也因为明军有大量蒙古降兵
中国的历史教育的确是有问题《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
色目人哪里去了?元代前期统治者崇道政策初探
这些都是真的吗?元代前期统治者崇道政策初探
关于元朝的四等人划分元史、蒙古帝国史的研究
说说中国历史教课书对元朝描述关于元朝汉化的扫盲贴 (转载)
问个古代史问题后金灭明实际上和蒙元灭金,以及金灭辽一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四等话题: 民族话题: 元代话题: 人制话题: 汉人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n
发帖数: 3172
1
大象公会
元代真实的民族分类情况是怎样的?所谓民族歧视的实质是什么?四等人制的说法从何
而来?
文|易黎 汤瑶
“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第一类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类是色
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尔人等;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每一个在中国接受中学历史教育的八〇后对以上这段话都不会陌生。“元朝民族地位极
不平等,四等人的制度歧视不亚于印度种姓,蒙古人随意欺压汉人”几乎是全民常识。
在中国知网的学术论文库中,还有专门阐述四等人制度的硕士论文。
▍教科书中的元代篇幅普遍不长,却在显要位置突出 “四等人制”这种令人不快的民
族歧视内容,给几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图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奇怪的是,“四等人制”并不见于《元典章》等官方制度文件中,元朝相关法令也从未
提及。对此,有人解释为“虽然还没有发现有史料记载元代明确实行四等人制的法令,
但是这种政策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中”。
“四等人制”真的存在过吗?元朝的民族划分究竟是怎样的?
蒙古人也是色目人
蒙古征服中原后,由于铁蹄遍及欧亚,裹挟各族人口众多,户籍管理特别强调民族分类
,这的确是事实。但户籍中的民族分类往往比较混乱,常出现各种争议。
尽管如此,在当时的地方志中却从没出现过人分四等的痕迹。如元成宗大德八年成书的
《大德南海志》中,户籍按照是否从事宗教活动划分为普通户和僧道户,普通户中再按
民族来源分为南人户和北人户。
▍《大德南海志》中的户口民族分类
编纂时间较《大德南海志》稍晚的《至正金陵新志》和《志顺镇江志》中,有更详细的
户口民族类别划分。其中同样都把普通民户分为南人户(土著)和北人户(侨寓)两大
类,北人户中再细分具体民族。奇怪的是,在《志顺镇江志》中,没有色目人的类别,
与汉人并列的是蒙古、畏兀儿、回回等具体民族分类。
▍《至顺镇江志》中的户口民族分类
更奇怪的是,在蒙古语史料中,可以找到与蒙古(达达)、汉人(汉儿)、南人(蛮子
)相对应的蒙古词,唯独找不到“色目人”和与之对应的蒙古词,也不见把畏兀儿、钦
察等各个不同民族总括起来的记述。此外,拉施特《史集》、马可波罗《旅行记》等非
汉语史料也都没有有关“色目人”的记录。
中国人对“色目人”的了解基本来自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解释,即被蒙古征服的西域少数
民族。但考证词源会发现,“色目人”是一个纯粹的汉语词汇,本意是各色名目,元代
以前多被用来指代“姓氏稀少者”。
元代进入中原的异族众多,该词逐渐被汉人用来指称蒙古人和“汉人”之外的西北、西
域乃至欧洲的诸多民族,但在《至正金陵新志》中,连“国族”蒙古人都被划归色目。
《元典章》中,也有官员讨论后认为“除汉儿高丽蛮子人外俱色目人”的记载。
▍《至正金陵新志》中的户口民族分类
▍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卷一所载“氏族”条中的色目人分类,高达三十一种。蒙古
人的分类更为惊人,竟有七十二种之多
元代的户籍种类特别复杂,如民族户与职业户竟能并列,与游牧民族特殊的人身依附关
系有很大关系。民族户籍的划分主要用于辨别归附的先后和政治上的亲疏远近。而诸多
职业户籍则是为了满足大小领主们在生活、娱乐等各类需求而设立,当时的户籍中甚至
还出现了捕鹰房民户、葡萄户、姜户、藤花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上,就是句
容淘金户。
虽然民族划分混乱暧昧,但当时确实存在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只是,这种不平等与民族
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元代特殊的“根脚”文化造成的。
歧视源自根脚
所谓根脚,大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背景”,元末明初权衡的《庚申外史》就提到:
“元朝之法,取士用人,惟论根脚”。“根脚人”可以等同于今天的“二代”。元代做
官主要有三种途径:根脚、为吏、习儒。为吏习儒晋升,往往充其量只能做到中级技术
官僚,而官要做大,全看根脚。
▍《庚申外史》为记载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时期(1333~1368)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其对
元末弊政多有揭露
蒙元建国,出力最多的无疑是北人,按照打天下坐天下的传统,所属民族政治地位更加
优越。而其中不乏汉人,如较早归附蒙古,于崖山海战消灭南宋政权的张弘范、张珪父
子后来都做到高官,就是 “大根脚”制度的福荫。而在人员比例上,蒙古、色目的根
脚比“汉儿”、“蛮子”大很多,后者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符合逻辑。
学界关于元朝歧视汉人经常用到的一条论据,是《元典章》中规定“如有蒙古人殴打汉
儿人,不得还报……于所在官司赴诉”。但引证该条款的学者大多没有注意上下文,实
际上这里大多蒙古人指的是由禁卫军转化为特权集团的怯薛歹。
▍怯薛歹即宿卫亲军,后来发展为宫廷军事官僚集团﹐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部分之一
怯薛歹是“根脚人”的代表,一度成为元代高级军政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蒙元初期朝
廷就有意抬高怯薛歹的政治地位,规定即使是蒙古千户与怯薛争斗,也要治千户的罪。
而且,怯薛歹中不仅有蒙古人,还有其他民族,包括汉人,其中不乏累世高官者。不过
由于归附时间的先后问题,汉人在怯薛中的“根脚”普遍不大,当不了太大的官,但即
便如此,所有出仕的怯薛歹中汉人仍达 40%以上。
所谓各民族政治参与机会的不平等,表面看是民族歧视,实际是背景根基的差别。汉人
普遍抱怨的是“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说的是政治参与内外有别,
而不是民族地位的高低。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民族歧视或多或少还是存在,如《元典章》中“斗杀”一条规定:
蒙古人扎死汉人的,主刑为杖责五十七,附加刑为征烧埋银;而汉人殴死蒙古人的,主
刑为死刑,附加刑为正犯没收家产、其余征烧埋银。但对“斗杀”刑责的区别对待出自
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常出现汉人聚众围攻蒙古人的情况。况且《元典章》中将杀人
罪分为“过失杀、劫杀、谋杀、故杀、戏杀、误杀、斗杀、杀死亲属、奴婢杀主”九种
,只有“斗杀”一种蒙汉刑责不同。
既然,“四等人制”于史无征,那为什么今天它人人皆知?
谁发明了“四等人”
除了元代史料,就连明初士人的著作也从未提及“四等人制”。实际上,元末明初士人
的民族意识相当淡薄,并无太多“夷夏之别”或“民族大义”的观念。由于元末理学成
为官方意识形态,使得知识分子能够参与政治,因此甚至有大量元代“南人”以遗民自
居,出现了元明之际终生不仕乃至自杀殉国的怪相。据桂栖鹏《元代进士在元末农民战
争中的动向》统计,自至正十一年元末兵乱到至正二十八年元朝灭亡,有史可查的殉元
进士竟有 42 人之多。
▍歙县郑村郑氏宗祠,初为纪念元末明初理学家郑玉,郑玉身为“南人”,却为元朝守
节,为躲避明朝招募,自杀殉国
不过,由于根脚制度,元朝大部分时期选官用人时都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倾向性,一些汉
族士人也常发牢骚,如当时的文言笔记小说集《草木子》就有“内北国而外中国”的抱
怨。
清末魏源在《元史新编》也提到了这一现象,但本意是为了祛魅。他认为,明代的人认
为元朝从立国之初开始,在行政用人上就有民族偏见,重用蒙古和色目人,轻视南人汉
人,这是不对的,实际最早是没有这种现象的,偏见的形成是从元中叶以后开始的。魏
源虽然是从批判的角度来叙述,却无意中又添加了细节,把北人、南人的二分法,细化
为蒙古、色目、南人,这就是“四等人制”有据可查的雏形“三等人制”。
无论是“二等人”还是“三等人”的划分,抱怨的都是仕途受挫的知识分子,反映的只
是朝廷的用人取向,没有提到各民族整体有何不平等。魏源之后,明治维新后受西方民
族主义思潮影响的日本汉学家又对这一概念做了加工——1916 年,日本蒙元史学家箭
内亘在《元代社会的三个阶级》中,首次真正提出元代实行“三等人制度”,他认为蒙
元社会严格分为蒙古、色目、汉人三个民族阶级,互相之间界域分明,如同印度的种姓
制度一般。
▍日本蒙元史学家箭内亘的《元代社会的三个阶级》日文原版
不过,真正完整提出“四等人制”的还是中国人屠寄,他在《蒙兀儿史记》中吸取了日
本汉学界的研究成果,认为元代社会民族界限分明,严格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
四个等级,遗憾的是没有给出任何具体史料来源。这个看似“传承有序”,却 “查无
实据”的观点,竟成为后世所有“蒙元四等人制”的源头。
“四等人制”自炮制伊始,因为迎合了清末民初以来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思潮,几十年
间不但被广泛引用,还很快进入了当时的历史教科书,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把“
四等人制”放在元朝历史部分的显要位置。1949 年之后,历史教科书中虽然大幅增加
了有关阶级斗争的内容,元代相关章节中却始终突出“四等人制”和民族矛盾的基本思
路一直没变。
▍钱穆的《国史大纲》封面与“四等人制”相关内容页面
不过,或许是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均已悄悄删
除了元代“四等人制”相关内容。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年轻人确实应该感谢这个时代。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3 月第 4 版,其中已无四等
人制的内容
h***i
发帖数: 89031
2
本来就是日本资助的挑动中国民族矛盾的扯淡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象公会
: 元代真实的民族分类情况是怎样的?所谓民族歧视的实质是什么?四等人制的说法从何
: 而来?
: 文|易黎 汤瑶
: “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 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第一类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类是色
: 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尔人等;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 每一个在中国接受中学历史教育的八〇后对以上这段话都不会陌生。“元朝民族地位极
: 不平等,四等人的制度歧视不亚于印度种姓,蒙古人随意欺压汉人”几乎是全民常识。
: 在中国知网的学术论文库中,还有专门阐述四等人制度的硕士论文。

h******i
发帖数: 21077
3
没有文化的来解释解释贺唯一、张柔张弘范的问题就知道几等人多可笑了
l*****i
发帖数: 20533
4
户籍等政策法规上有专门差异规定的划分即为官方等级划分。即便不是出于同一条政策
,但是在某种逻辑下集合起来并排序也是可以的。
首先,根据元代各项法规,的确有划分‘蒙人’‘汉人’‘色目’‘南人’等。根据这
些身份,相关政策有差异。
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这些身份,是否有等级化的差异对待?在很多条目中,蒙人的确具
有特殊地位。《元史·世祖紀三》:“以 蒙古 人充各路達魯花赤, 漢 人充總管,
回回 人充同知,永為定制。”还有已经提及的蒙古人于汉人杀人罪的不同判罚,这都
是有据可查。所以总体而言,蒙古人无疑是高位,虽然未必在每一处每一个政策都有特
殊的高位。
另一方面,色目人总体上与汉人大概是一比一参用。考虑到双方人口差异,说色目人有
优先地位也说得过去。其实这个和现如今的少数民族干部配额有类似的地方,只是元朝
分给色目人的比例更高,所以公平性的确更差。
到此为止,可以说,元朝基本是:蒙古人优先,某些政策法规有特殊照顾,这是明确的
。然后色目人和汉人分享剩下来的资源。但是所分资源比例上两者接近,所以按人口算
色目人很占优。
至于汉人(北方)和南人之间的比较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同时提及‘色目’‘汉人’和
‘南人’的法规,无论是科举规定,还是官员录用的规定,基本也都是参用性质。而北
方汉人与南人的数量对比也没有色目人与汉人那么明显。所以这个不太好判断。
顺便一说,如果这么去定义歧视,那么现在的少核民族优待政策至少也有不公平之嫌啊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后金灭明实际上和蒙元灭金,以及金灭辽一样这些都是真的吗?
问个敏感问题吧关于元朝的四等人划分
蒙元的宗教信仰说说中国历史教课书对元朝描述
现在说说蒙元宰相 脱脱 (1314年-1355年)问个古代史问题
酷评中国四大古都Re: 读史有感(条顿堡森林,马丁.路德,纳粹)(上) (转载)
對蒙元史的歪曲及其嚴重危害朱元璋承认元朝,也因为明军有大量蒙古降兵
中国的历史教育的确是有问题《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
色目人哪里去了?元代前期统治者崇道政策初探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四等话题: 民族话题: 元代话题: 人制话题: 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