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版 -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一) (转载) |
|
|
|
|
|
y*e 发帖数: 9799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yve (又是梨花开),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一)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3 09:59:34 2011, 美东)
发信人: fragrance (盈盈), 信区: Prose
标 题: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一)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Nov 28 22:01:46 2004) WWW-POST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一)
作者: 盈盈
中国音乐人黄霑2004年11月24日在香港行政特区病逝。黄霑1963年出道,四十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华语流行乐坛。一生创作歌曲过两千首,多为电视电影配曲,有华人处,就有黄霑的歌。许多歌曲在生前就被视为经典,多人翻唱。
————————————————
我本来以为还能见到黄霑,现在只能写这篇早就该写的话,来拜祭他。
黄霑的地位,不仅仅是香港音乐的宗师,也不仅仅是当代流行文化的巅峰,而是整个汉语文化、汉语文学的路标。黄霑扮演了一个自己想都没有想到的大角色——他是汉语文化二十世纪的柳永,他在诗歌和音乐上传承和更新了中华传统文化,因为他的歌词里有中国式的价值观,也有中国式的美感。太危言耸听了吧?十五年前,当金庸在大陆还没有正版的时候,我对同桌男生把金庸和曹雪芹并举,他就是这个反应。
是的,其实黄霑并不是那么高明,离李杜还是大有距离,然而,在中华文化极端式微、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就是我们的李杜了!
黄霑歌里的义气、家国、侠气、仁厚、自强,士大夫的洒脱旷达、小人物的无奈与坚韧,全都是土里生根、肉里带血、真真切切的中国文化。正如《我的中国心》所唱,“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其实每个人都给烙了,只是有些人意识到了,有些人没意识到而已。
黄霑的歌,自然是“商业”加现代,然而又绝对中国。他和顾嘉辉(不是“佳”)联手,写尽了人间百态、心头百味,两个人一起创出了一个学术词条,“华语流行曲”。将来我们写二十世纪文化历史,又或者到世界上去,音乐那一片,就是他们、罗大佑、李宗盛和崔健了。
大陆同胞每每自诩正宗——尤其是北京的——觉得那小小弹丸殖民地,哪配说什么文化。八十年代香港文化席卷大陆,王朔原来很是不服,后来和香港导演王晶掰着指头比拼两岸好看的电影,结果朔爷大败,后来也反思自己的北京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其实可以叫“首都大爷嫡传情结”)。幸好二王还没有拼歌,王晶只要一个辉黄组合就至少有五十首,王朔拿什么去挡?恐怕五根指头就够用了。
为什么是黄霑?为什么是香港?为什么那个弹丸之地、仅仅百年的城市在二十世纪创造出了如此的辉煌?香港影视音乐在东南亚的出口额、环球影响力,称为奇迹绝不过分。现在西方学术研究里有“Hong Kong Cinema”(香港电影)一题,不是只要能拍电影的国家都可以得一个cinema的。导演、乐人、明星、武打设计,所有的声、色、才、气怎么都集中在那里?为什么?难道香港的人材就真的特别多?难道香港的文化积淀就特别深厚?难道港府拨了文化专款?因为二十世纪整整几十年,大陆和台湾没有自由和安定,而香港有。只是因为家门不幸,结果反而是被抱养出去的小儿子成了器,也没有忘本。
我们今日仅存的一点古风,竟是从“殖民地”上吹来。我晓得,北京音乐厅里也唱唐诗宋词,但是诗要活在老百姓中间才是真的,才不是风干的标本。
很多人都觉得,富裕了,文化艺术自然就上来了,一富治百病。这个观点,不全错,但是你要真信了,就是个糊涂人。打个比方吧,这好比说一个心理变态的人得了感冒,说治好了他的感冒,身体舒服了,心理变态也跟着就好了。感冒跟心理有关系吗?有。可这话是真话还是胡说?是胡说。大陆也开放了二十年了吧,脱贫致富也至少十几年了吧?怎么我们还是没有一首《沧海一声笑》呢?大陆多少学院教授、商业写手啊?怎么就是比不过一个香港大学1963届的本科毕业生?
有一种资源,不是物质丰裕所能弥补,只有空气、水和阳光才能与之相提并论,那就是——自由。自由不仅是外界无束缚,更是自己心灵的能力,就象被绑久了,松了绑也要僵麻
好久。如果捆绑是在青春成长期,就多半要终身残废。
《笑傲江湖》为什么会被央视拍成那样?是偶然吗,是因为张纪中这一个人没经验吗?我看是必然,是命,是天数。
黄霑的文字我看到的不多,但是今年他给《南方周末》写专栏里,这个老人的历史感一清二楚,他深知自己在中华文化谱系脉络里的位子。他提到顾嘉辉有一次上电视弹琴,那么多拿手的西歌不弹,却选了上海老歌《鱼儿哪里来》, 因为“我国的时代曲,是我们的血脉里不能分割出来的一部分。”港歌的源头在哪里?在夜上海,在三十年代的“时代曲”,在金嗓子周璇,在白光,在黎锦晖,在严华,写歌几百的陈歌辛。陈歌辛是《梁祝》作者陈钢的父亲,这个人物不输黄霑,类似王洛宾,值得专文另写。你肯定听过他的歌,只是不知道而已:《玫瑰玫瑰我爱你》,《夜来香》,《夜上海》,《恭喜恭喜》(“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嘴上,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为抗战胜利而写,后来成为拜年歌。)。2003年我在美国听到一盘西班牙吉它,里面居然有《恭喜恭喜》,视为“中国民歌“。真正是经典,今天再听,仍然好听,因为里面有真情谊。邓丽君的根,也在上海的时代曲。黄霑接受记者袁蕾采访,批评如今大家都跟风学美国的Hiphop,但是我们根本没有纽约街头的氛围,没有根基。霑叔所言极是。我们明明是看《大林和小林》长大的,装什么hiphop?自欺欺人。
中国的英雄是荆柯,是项羽,是公子无忌,是神笔马良,不是阿瑟王,不是指环王,也不是007。中国的美人是在水的伊人,是浣纱的西施,是舞剑的公孙大娘,是七仙女,是田螺姑娘,是读书的祝英台,是蒲松龄的婴宁和红玉,不是白雪公主,不是碗豆公主,不是查理的天使,也不是所有的什么丝、什么露、什么妮。她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她们永远不是中国的美人,永远不会是你和我。黄霑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说他是中华今日的李杜。尽管他多半没有这个志向,却实际上担当了这个角色,当传统文化在大陆被赶尽杀绝,他的歌曲提供了现代的、但又是中国的范本,那是中国的音乐
和诗歌在面对西方之后的实验结果。他的歌词从不掉书袋、故作文雅,却自有一股古风,而这古风,又是直白的,鲜活的,家常的,国产的。在两岸三地几十年的分隔之后,是黄
霑的歌,让我们隔海归宗,让我们可以两岸认同。(想象一下,三地青年相聚,要齐唱歌曲,香港贡献《沧海一声笑》,台湾贡献《蓝花草》、《龙的传人》、《光阴的故事》,大陆有什么呢?《一无所有》,也许。)纵向的古今历史上,震断的四股文化经脉,诗书礼乐,”乐”那一根是他和顾嘉辉续了起来的,而金庸续的是文学那一脉;横向的两岸三地,是这些人的作品把完全隔绝的新一代华人重新放进同一台戏,可以彼此接上台词。霑叔一定不知道他在大陆有多少知音,才会刻那枚章“不信人间尽耳聋”。
中文白话,跌跌撞撞走到今天,两条路隐隐可见,一是曹雪芹、王度庐、张恨水、老舍、金庸一路的雅言白话,加入方言,与之相对但不是对立的,是鲁迅、徐志摩为代表的“欧式”白话。黄霑属于上一种。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他的词在广东话和普通话里都押韵。流传得变成了民歌的歌词,文学史怎能不写?而且我觉得和文学比,音乐更加直接、更加感性、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因为歌就是呼吸,就是气息,就是生物本身啊,所以恐怕黄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意义。 | m***n 发帖数: 1721 | | b******4 发帖数: 1873 | 3 徐克不能算纯华人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徐克呢?
| n****r 发帖数: 368 | 4 徐克还活蹦乱跳着呢。。。而且现在这个徐克跟以前那个徐老怪已经不一样了。
有些东西受大环境影响太大。当年的“今夜不设防”什么东西不敢讲?“不文集”有什
么不能写?有时候觉得讽刺的是这些生活在“西方”世界的文人反而更好的传承了传统
,“将军令”,“小刀会”这些直接都是古曲来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