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t*******y 发帖数: 21396 | 1 本人向来不看国产电影,昨天在表妹的一再央求下才陪着她去华星国际影城看姜文导演
的《让子弹飞》。看了之后却吃了我一惊,才觉得国产影片之阴险不可小觑。《让子弹
飞》它不是一部普通意义的打斗片或历史片,准确的说它是一部立足中国现实的政治科
幻片。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专制腐败的鹅城,体制内开明派张牧之发动难以觉
醒的人们,推翻了体制内实权派黄四郎的暴政,并引领鹅城走向繁荣富强。乍看起来这
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给未来的社会转型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影片因此获得了大
量观众的共鸣。可是仔细分析起来,却发现观众们不过是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并且不可
能实现的政治科幻骗局。
首先,来看社会现实在影片中的艺术再现。
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在鹅城,鹅城即“恶城”。在鹅城,买官卖官成风,6任县长都是
从省长那里买来的;官商勾结搜刮百姓,苛捐杂税已经征到了90年后;实权派黄四郎控
制了鹅城的政治和经济,他批发官帽、贩卖烟土、拐卖妇女、豢养黑社会欺压百姓、制
造冤案,无恶不作;访民无处伸冤,衙门口的冤鼓生根长叶成了一棵树。对比之下比邻
的康城因为没有黄四郎而成了一座富裕的城市。
鹅城在影片里还有另外的象征意义。中国唯一有鹅城之称的是广西的百色,百色是什么
地方大家都知道,因而鹅城也是一个红色符号。百色之所以叫鹅城,起源于一个民间传
说:一对老夫妇收养了两只白鹅,在老夫妇濒临死亡绝境时,一直未下蛋的鹅下了十几
颗金蛋挽救了他们。在鹅城,鹅是救世主,张牧之是鹅的化身,在影片显现张牧之率领
人马推翻黄四郎暴政的高大身影时鹅多次同时出现。
影片所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在黄四郎之流的作恶下,鹅城虽然是一座凶城,但会有
张牧之这样的救世主将它带出困境”。
影片还用马拉着飞奔的列车(简称马列)来形容体制。列车上的旗帜是十八颗星,里外
各9颗相连,注意,中心围成一个圈的是9颗星,9颗星围成圈是体制的独特代表。
这马拉飞奔的列车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一次。开头出现时驾驶列车的是贪官代表马
邦德一伙,还带着号令一致的长枪队(城管?),目的地是险恶的鹅城。意思是:国家
在腐败与暴政的驱使下走进了凶险之地。影片结尾出现时,驾驶列车的换成了张牧之的
弟兄带着花姐,旗帜依旧。张牧之的弟兄代表了体制内开明派,花姐则代表了左右派知
识分子,这点在下文详细交代。这次列车的方向是上海(繁荣的象征)、浦东(改革开
放的象征)。意思是:国家在体制内开明派带领左右派的共同治理下回到了改革开放的
正轨,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影片还用百年冤鼓来比喻维稳机制。衙门门前的冤鼓已经闲置了100多年了,长了根又
生了叶,变成了一颗树。当六弟听从张牧之的吩咐要砍出冤鼓为百姓伸冤时,被贪官代
表马邦德阻止,马说:“哪有冤啦,啊,谁敢有冤啊。这都一百多年啦,你要把它砍啦
把鼓露出来,不定出多大冤啦”。试想想,这百年冤鼓不很相像那捂盖子灭火式的维稳
体制吗,明明有鼓,却被藏了起来,设置的某个部门不就是那长在冤鼓上的树吗?多么
形象的比喻。
在描述老百姓对现状的评价时影片用了张牧之和马邦德的一段对话:“可惜啊,多好的
一个牧(睦)字”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睦之,和谐理论),人
们更愿意相信叫麻子(麻之)”。睦之,一个多好的理念啊,可是在土匪当道时是不可
能实现的,睦之就成了麻之,这段对话形象地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
影片对社会现实的描述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也强烈引起了要求社会变革的共鸣,这是影
片获得一致赞同的原因,也是诱使观众步入陷阱的第一步。
其次,再来看作者对社会各阶层在影片中的角色定位。
张牧之:体制内开明派。特点:革命江山的创始人之一,有职无权,清廉、公正、主张
人人平等,试图发动群众把实权派赶下台创造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国家。影片中
的张牧之曾是革命党的手枪队长,为打下革命江山出生入死。他的县长职位是通过“双
规”贪官偶然获取的,“双规”即要求贪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代问题,影片中张牧
之拿闹钟来审问马邦德意指现实中的双规。张牧之“霸气外露”,只是针对黄四郎。他
有人人平等的观念,他不许老百姓对他下跪,“皇上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下跪”。他
还有民主理念,革命成功后把座椅让给老百姓,影片快结尾时象征自由民主的飞鹰在他
头上盘旋。他“钱也不要、美女也不要”只要“接腿”。这里接腿指的是接上“黄四郎
的腿”。影片交代,刘都统(影片中出现的最高权威)有三条腿,但黄四郎这条腿断了
。三条腿喻指“*个代表”,“*个代表”分别代表什么大家都知道,根据影片交代黄四
郎代表的既不是民族资本家(民族资本家是指鹅城的另两大家族),也不代表知识分子
(影片中知识分子是指会写戏本的马邦德和会画像敲鼓的花姐,一个投靠实权派做了贪
官,一个被权贵欺压做着妓女),黄四郎理应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利益”,可是断了
。张牧之的奋斗目标是把黄四郎的钱拿出来分给大家(“剿匪”),并把这条断腿街上
。且看马邦德和张牧之的对白:“美女你不能要,钱也不能要,你要什么啊?”“腿,
有了腿便有了路!”
黄四郎:体制内实权派。特点:革命江山的创始人之一,有实权,有靠山,掌握军队,
批发官帽、贩卖烟土、拐卖妇女、豢养黑社会制造冤案,无恶不作。黄四郎和张牧之一
起参加了革命,他有两颗地雷,一颗用在革命时期夺取了江山,一颗试图用来对付张牧
之。这两颗地雷都是“made in USA”,来自自由民主世界,意思是说N年前黄四郎用自
由民主的口号赢取了江山,他还要再次用自由民主的口号来战胜开明派,可是这一次他
失算了,民众没有再上他的当,炸死的仅是贪官。黄四郎“脸上没有四”,他有“五代
家业”,因而黄四郎也是*子党的象征。鹅城的实权是掌握在黄四郎手中的,他一下子
可以批发六顶县长的官帽,在鹅城,县长不过是摆设,黄四郎可以让他滚,也可以让他
死。黄四郎是最高领导刘都统的心腹,省城也有很硬的关系网。黄四郎还可以调动军队
,他让胡百去找郭旅长派骑兵来对付叛乱。正因为有实权、有靠山、掌握了军队,所以
黄四郎就可以在鹅城为所欲为。他贩卖烟土,南中国小半烟土都是他经营。他拐卖妇女
,逼良为娼,花姐、黛玉晴雯子都是他买来赚钱的。他豢养黑社会欺压百姓、制造冤案
,手下供养几百人的吃喝,他的团练教头黑社会“武举人”当街欺辱百姓,百姓怒不敢
言。他眼里只有钱,为了钱不顾天理良心,草菅人命,哪管他洪水滔天,简直无恶不作。
马邦德:贪官。特点:坑蒙拐骗,买官捞钱,腐朽堕落,压制冤情,勾结不良商人搜刮
百姓,贪官是实权派黄四郎的走狗。马邦德,即马德帮。马德为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
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卖官案“马德卖官案”。马邦德是知识分子出身,他进山西开
过矿,在山西骗了人家钱、又骗了人家女儿,被人追债躲进了妓院,靠写戏文为生,妓
女“县长夫人”出钱为他买了县长一职。他为人八面玲珑,腐朽奢侈,自诩“能文能武
,吃喝玩乐,风花雪月样样精通”。他投资买官,官职到手后就拼命搜刮,勾结豪绅搜
刮穷人。他压制冤案,百年冤鼓弃而不用。他有奶就是娘,既可以叫张牧之为恩人,又
改口叫黄四郎为恩人。他六亲不认,弃妻儿不顾。从他口里得知县长们都是黄四郎们的
走狗,看黄四郎们的眼色行事,向黄四郎们跪着要饭吃。马邦德是现实中贪官的翻版。
以上三个角色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在开明派出现前,鹅城被实权派和贪官勾结,搞得
鸡犬不宁、乌烟瘴气。开明派出手,首先是用双规的手段弄掉了贪官,把县长一职搞到
手,然后发动鹅城的百姓革命,分了黄四郎的家产,炸了黄四郎和他的碉楼。
影片除了片面拔高张牧之外,还为开明派推卸责任。在影片中,老百姓逆来顺受,麻木
不仁,从来就不会反抗,只会分家产、争位子,享受胜利果实。老百姓打麻将的镜头多
次出现,有银子时在打麻将,没银子时也在打麻将,有枪时在打麻将,没枪时也在打麻
将。而实际上影片在片面反映事实,为塑造开明派的英雄形象,完全无视现实中此起彼
伏的群体抗争,试图反复论证社会变革只能在开明派的主导下进行。影片中也低估了民
间知识分子的作用,把民间知识分子说成是非不分,并为开明派推卸责任。马邦德和花
姐是影片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前者会写戏文,后来投机做了贪官,是利益集团的走狗;
后者会画画像、击鼓,被实权派欺压,是民间知识分子的代表。影片把民间知识分子明
确地分为左右两派,说明作者对社会的洞察力很不一般。影片中有两次左右手持枪的镜
头,第一次是花姐在投身革命前花姐持枪对准张牧之,张牧之说道:“你左手拿枪的意
思我懂(左派),你右手拿枪的意思我懂(右派),你就这么待着我不懂。”“我不打
你,你不恨我,你不拿枪对准黄四郎,为什么对准我?”花姐答道:“因为你是好人(
开明派)”。
前面交代了,影片中张牧之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的。影片通过张牧之为民伸冤、发钱
、发枪,不知不觉掌握了话语权,使人误认为张牧之是鹅城唯一的救世主,于是诱导观
众在充满希望中等待张牧之的出现,这才是影片要向观众灌输的主题。问题是现实中有
张牧之这样的体制内开明派吗?他是9颗星的哪一颗呢?怎么大伙看到的都是天下乌鸦
一般黑呢?如果有体制内开明派他为什么不率先公开自己的身家呢?难道要休无止境地
等待奇迹的出现吗?比起张艺谋用华丽场景、赵本山用插科打诨、陈凯歌用扭曲价值观
来麻醉观众,姜文的艺术手法无疑要高超许多,姜文是名副其实的影帝。“别急,让子
弹飞一会儿吧”,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 c***n 发帖数: 223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