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Zvezda (2002)苏联红军侦查兵故事
相关主题
诺门罕战争德军的闪电战对美军很可能不起作用 (转载)
日本关东军为何狂言1个师能打苏联红军3个师2011年09月ZT: 中共获得日本关东军武器清单揭秘
诺门罕战役击毙大量俄国野兽的“柏林之锁”(组图)
我从诺门坎归来-伪满兴安师的回忆(3)是苏军二战中的最成功的战役
诺门罕战场遗址幽思列宁格勒都被德军围的饿死一百多万 为啥就是打不下来啊?
二战日本能单挑过苏联么?斯大林开会时,只有他可以坐下,是何身份?
来个苏德的小坑:瓦杜丁或者瓦图金诺门坎战役,苏军真的是碾压日本吗?
苏联的元帅军衔分级我从诺门坎归来-伪满兴安师的回忆(2)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军话题: 苏军话题: 诺门罕话题: 装甲兵话题: 朱可夫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r
发帖数: 21039
1
不错啊。 为啥中国的导演总是拍些阴暗萎缩倒贴嫖资的怪东西呢?比如《13插》?
q******e
发帖数: 960
2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啊。 为啥中国的导演总是拍些阴暗萎缩倒贴嫖资的怪东西呢?比如《13插》?
q******e
发帖数: 960
3
1945年:苏联红军全歼日本关东军详情
蔡 伟

日军大规模修建要塞群的历史细节
1931年东北沦陷后,日军为了永久性占领中国东北,开始对东北实行彻底的军事要
塞化。开始在中苏边境大规模驱使中国劳工、战俘修建要塞和永备工事。 “仅海拉尔
一地的要塞,地下坑道的长度就有几十公里,有的甚至能够开卡车。”从东宁往北到绥
芬河、虎林,直到北面的东吴和西部的海拉尔,日军的连绵数千公里的要塞群,正是为
了进攻苏联而精心构筑的。
1938年在吉林珲春以南的张鼓峰和1939年中蒙边界的诺门罕,日军曾经两次惨败在
苏军面前,其中关东军精锐第23师团在诺门罕之战几乎全军覆没。日军认识到苏联强大
的军事实力后,放弃北上计划,决定执行南下战略。但日军的边境要塞建设并未停顿。
在苏联方面,当苏德战场临近结束时,远东问题开始提上作战日程。1945年2月雅尔塔
会议结束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从德黑兰返回时已经明确了对日作战的可能性
。此前担心日军在苏德战争时攻击远东的苏联,开始准备对日军发动攻击。
1945年6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终于定下最后决心:利用苏满边境形状对苏十分有利
的条件(东北三面被苏联和外蒙环绕),通过外蒙东部突出部以及苏军滨海地区作为主
要向心突击方向。斯大林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全歼满洲日军”。对于斯大林来说,为
了一洗1904年日俄战争俄罗斯的失败,“已经等了40年”。
苏联红军的对手日本关东军,正是在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的罪魁祸首。从1931年到
1941年期间,关东军从10万人增加到100万人,并被认为是日本陆军的主力和精锐的部
队,日本陆军军官和将军都把在关东军中服役看成是最大的荣誉。1945年,号称“皇军
之花”的关东军虽然仍然拥有超过70万人的兵力,但由于此前数年内,关东军精锐先后
调往太平洋战场,武器弹药也被调走了近1/3,日本关东军早已名不副实。
日军资料显示,1945年的关东军已经没有一个师团是在1944年之前成立的。其作战
兵力包括紧急动员的返乡兵、新兵和开拓团的农民,作战能力极其低下。在武器装备方
面,早在诺门罕之战中,日军早已认识到和苏军装备的巨大差距。苏军外贝加尔湖方面
军参谋长扎哈罗夫指出,1945年关东军装备更是远不如苏军。“日本人没有重型坦克,
空军装备的飞机也是差的。”仅仅在东宁胜哄山要塞阵地,1941年关东军特演时配备的
部队第783大队,共包括4个步兵中队,1个炮兵中队,共约3000人的兵力。但是到1945
年初,该阵地兵员仅有650人,“兵员上变为原来的1/5,装备上变为1/10”,而且一般
的兵力是补充的新兵,生活待遇已经降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更为重要的是,关东军
最熟悉东宁要塞的各级主要指挥官都被调走。
被日军建设成为战争基地的东北
日军为了在大陆的战争,对东北和朝鲜进行了多年的工业化建设。两地的军事工业
除了重型火炮和轰炸机,几乎能生产日军所需的所有陆军武器。到1945年夏天,日军在
中国东北和朝鲜建立的空军基地已经达到20个,飞机场133个,共修建了400多处机场点
,能够容纳超过6000架作战飞机。
因此,要越过日军多年苦心经营的边界要塞群实现斯大林的计划,仍然是一件不容
易的事情。当苏联远东各方面军司令员在1945年4月被斯大林召集到苏军最高统帅部讨
论进攻中国东北的作战意图时,他们发现这一战场竟然包括整个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朝
鲜北部在内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作战区域,战场总面积几乎相当于法国、西班牙、意
大利、葡萄牙、瑞士和比利时这6个欧洲国家的总和。而苏蒙两国与日本占据的中朝领
土所相邻的边境线约为4000公里,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线长度的总和。
苏联大本营仍然意识到,苏军在远东两个方面军的兵力不足以粉碎日军并尽快结束
战争。斯大林决定,从西线向远东调兵。为了这一仗,斯大林几乎把苏军优秀的高级将
领都派到了远东,其中包括三位功勋卓著的元帅:华西列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和麦列
茨科夫。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在回忆录中记载了当时苏军为此进行的空前庞大和艰巨的兵力调
动:“长达10000多公里的单轨西伯利亚大铁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二战史上无与伦比的
战略性战役准备。苏军从西线的苏德战场调动了三个合成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共
12个军,39个师,75万人。到开战前,苏军在远东和外贝加尔的兵力差不多增加了一倍
。”
这不仅仅是部队数量的增加,为了应对日军在中苏边境庞大的要塞防御工事,苏军
最高统帅部将善于突破敌军坚固防御的第5和第39集团军从东普鲁士调来。将第5集团军
布置在用于突破虎林—密山—东宁一带的日军要塞群的远东第一方面军方向,配合红旗
第1集团军强攻边境的筑垒地带和纵深的牡丹江筑垒地域。第39集团军则被布置在外贝
加尔方面,用于突破海拉尔——阿尔山的要塞筑垒地域。而苏军精锐近卫坦克第6集团
军和第53集团军则被从匈牙利布拉格附近调到外贝加尔方面,用于在山地和草原条件下
对关东军纵深发动独立进攻。
除了主要依赖脆弱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华西列夫斯基回忆说,苏军动员了交通人民
委员部的全部运输工具,在5—8月份的4个月内,向远东和外贝加尔运去了136000节车
皮的部队和物资;从1945年4—9月发出了1692列火车。此外,苏联远东地区内的水路和
公路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运输。1945年5~7月份,在西伯利亚、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的铁
路上,还有开展地域行军途中的苏联军队达100万人!到1945年8月,苏军在远东总共超
过158万人。
日军对苏联红军实力的误判
对于苏联的战略和兵力调动,日军几乎毫无察觉。关东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后宫淳
大将在战后供称:“按照1945年5月后拟定的计划,预定在长春、四平、沈阳一线与红军
进攻部队实施决战……一旦在长春和沈阳地区击败苏军,方面军主力即沿中东铁路追击
敌人。”由此可见,日军司令部估计苏军在远东的兵力为30~40个师,且大多是步兵师
。“在这种条件下,红军如果通过日本在边境的筑垒地域,必将遭到重大损失,因而不
可能有重兵突入满洲腹地。”日军不但对苏联红军的实力产生了误判,对于红军可能的
进攻日期也判断错误。7月正是东北雨季的开始,涨水的河流和大片沼泽地将会成为大
兵团的障碍。关东军方面认为,苏军进攻十之八九不会早于1945年9月东北雨季结束的
时候。
1945年8月8日,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度过的最后一个节日——大昭奉戴日。当天的兴
安岭、沈阳一带天气酷热,东部滨海地区、牡丹江、哈尔滨和松花江地区则是雷电交加
,大雨滂沱。苏联红军所有部队都已经进入阵地。在绥芬河边境的群山中,曾经参加过
伟大卫国战争和攻入德国作战的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红旗第1集团军的部队和兵器已经
做好了进攻准备。苏军的对面是日军多年构筑的庞大而隐蔽的绥芬河和东宁要塞群。对
于红旗第1集团军炮兵司令员卡扎列夫来说,这次进攻将面对前所未有的经历:苏军将首
次在不实施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发动对日军的全面进攻。
莫斯科时间8月8日下午17时(日本时间8日23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按
照预定时间会见了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佐藤。莫洛托夫不等佐藤提出任何问题,立即将早
已准备好的对日参战宣言交给佐藤。半小时后佐藤回到使馆时,电话线已被破坏。试图
在莫斯科电报局通过明码向东京发报也未能成功。其实此时一切已无济于事了:在远东
,当时已经接近8月9日零时。
8月8日夜,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向斯大林报告苏军已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但他回忆说
,斯大林的私人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却告诉他,斯大林正在看电影,要华西列夫斯基晚
一些再打电话报告。“我想顺便指出,斯大林爱看电影,而且经常看电影。银幕上新上
演的影片,更不用说军事影片,大概没有一部是为他所不注意的。”华西列夫斯基在回
忆录中写道。远在数千公里之外,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大将受满铁总裁三浦的邀请,也
在8日当天从新京(长春)来到大连,观看日本歌伎演出。
尽管很多地方天气恶劣,斯大林对于他亲自导演的战争没有任何改变。华西列夫斯
基元帅发出了简洁的命令:“进攻!”
24天苏联红军解放东北大部
1945年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三个方面军的部队几乎在所有的方向上跨越了国界,
强渡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迅速突破了敌人的筑垒地域,各方面军的轰炸
航空兵从8月9日晨起,对日军后方大的火车站和通信枢纽以及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满
洲其他城市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了集中突击。苏联红军主力采用德军在二战初期使用的
闪电战术,采用深远迂回,绕过日军要塞,将日军要塞部队与野战部队相隔绝。仅仅6
天时间,苏联红军主力已经攻占了日军17个筑垒地域中的16个,并向东北纵深腹地推进
了50~400公里。其中后贝加尔方面军穿过广阔的沙漠,越过大兴安岭,向东北纵深推
进了250—400公里。与此相反,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却在几天内就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
直到8月15日都未能在任何一个方向组织有力抵抗。仅仅是在海拉尔、索伦、富锦、佳
木斯、绥芬河、东宁和牡丹江等地的日军要塞区,日军残部进行了徒劳的殊死抵抗。苏
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参谋长扎哈罗夫用几乎是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苏军精锐第36集团军攻
占海拉尔后翻越大兴安岭的情景:“……几万个马达的轰隆声、蒙苏骑兵的马蹄声,充
满了这个被人们遗忘的地方。”
关东军后来的档案记载了当时的狼狈。9日零时,日军大本营得到情报:“苏军自东
部国境及满洲里方面展开攻势”,“日本敌机来袭吉林、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齐
齐哈尔、四平、新京、罗津、清津、元山等”。此时的关东军仍然判断苏军“从轰炸情
况看,其用意似在恫吓”。然而随后的各方面报告,关东军终于判明苏军已开始全面进
攻。当山田乙三在9日下午13时乘飞机抵达已经被苏军炸得弹坑遍地的新京机场时,战
争已经爆发了十几个小时。
8月11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从新京迁往位于中朝边境的通化。关东军在苏联红军
的打击下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抵抗和反击。在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终战”、日本
陆军大本营向关东军发出“大陆命”第1381号,要求关东军“停止积极进攻行动”后,
关东军仅仅是命令名存实亡的空军不再起飞,并没有向地面部队发出停止抵抗的命令。
苏军乘势继续向尚未攻取的奉天、新京和哈尔滨等大城市进攻。8月18日下午,关东军
司令部终于向所属各部下达了投降命令,并通知了苏联远东军司令部。旋即,华西列夫
斯基指示各方面军“立即占领长春、奉天、吉林和哈尔滨这几个城市”。尽管最后零星
的战斗一直延续到8月底,但东北大部在24天内被苏联红军解放。
(《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9月《三联生活周刊》)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啊。 为啥中国的导演总是拍些阴暗萎缩倒贴嫖资的怪东西呢?比如《13插》?
w*********r
发帖数: 42116
4
你听的懂俄语?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啊。 为啥中国的导演总是拍些阴暗萎缩倒贴嫖资的怪东西呢?比如《13插》?
q******e
发帖数: 960
5
苏联红军为什么敢于教训来挑衅的日本关东军?
2011-3-17 08:57 来源:中国战略论坛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
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
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
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
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
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
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日本陆军的作战编制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
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
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
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
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
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
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
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
),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
编制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
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
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
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
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
(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
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
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
、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
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
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
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
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
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
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
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
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
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
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诺门坎之战的主力日军第
二十三师团,即是这种编制。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
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
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
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
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
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
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
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
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
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
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
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
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
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
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
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
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
、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
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以上就是抗战时期日军编制的全部情况了。
我们军迷平时所说的编制在军语中的正式名称为“军队编制”,军语中并没有“编
制”这个条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对“军队编制”一词的解释为:“保障军队最有
利的编成、各种武器和各军兵种最适宜的结合、高度的战斗准备和胜利实施战斗行动之
能力的军队编制单位的序列。军队建设的一部分,它包括军队的所有环节——各军、兵
种,专业兵和勤务部门的分队、部队、兵团和军团。”由此可见,军队编制就是军队各
级单位和各种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东部战线的反法西斯
作战任务基本上是由苏联红军承担的。而苏联红军地面作战的绝大部分作战任务,是由
其陆军完成的,其战争规模之大、军队人数之多和编制装备之复杂是历史罕见的。截至
卫国战争胜利的1945年5月,苏联红军的总人数达到了11365000人。如此众多的人数和
巨大数量的武器装备,只能通过合理的军队编制形式才能发挥其战斗威力。苏联陆军在
战争期间的军队编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后才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本文试
图对二战期间苏军陆军军队编制的发展变化作一较清晰的总结,以供广大同好参考。因
为苏军坦克兵(机械化兵)军队编制情况另有文章介绍,所以本文只介绍苏军陆军除坦克
兵以外其他军兵种的军队编制情况。
方面军
方面军在苏军中是指武装力量的战略战役军团,通常于战争开始时组建,用于完成
在陆战区数个战役方向(有时是一个战略方向)上的战略战役任务。方面军是苏军中最大
的编制单位,其中往往还包括若干空军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方面军并非是单一军种
军团,但其主体力量还是陆军部队,所以本文将其列入一并叙述。
方面军一般只在战时组建,其前身和组建的基础是战前的军区。在战争爆发前夕,
苏军共有16个军区。战争爆发后,其中的5个军区即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
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和敖德萨军区分别改组为西北方面军(辖第8、第11
和第27集团军)、西方方面军(辖第3、第4、第10和第13集团军)、西南方面军(辖第5、
第6、第12和第26集团军)、北方方面军(辖第7、第14和第23集团军)以及南方方面军(辖
第9和第18集团军)。光是战争第一阶段就有12个方面军组建并投入战斗。战争期间方面
军的数量曾达到15个,战争后期随着战线的缩短,方面军数量逐步减少。
苏联方面军并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组织编制,其员额和组织编制视战略战役任务的重
要性、作战地区地形特点等因素决定,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方面军战斗编成差异很大
。战斗编成较小的方面军包括2~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若干个兵种、专业兵和航空兵
兵团,如战争初期的南方方面军。战斗编成大的方面军则包括8~9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1~3个坦克集团军、1~2个空军集团军、数个坦克军、机械化军、骑兵军和大量各兵
种、专业兵兵团(部队),如战争末期的白俄罗斯第l方面军和乌克兰第l方面军。各方面
军的人员数量和装备数量差异也很大,战斗编成小的方面军包括10~20万人、坦克数百
辆、火炮和追击炮1000~2000门、飞机150~200架。战斗编成大的方面军则有人员70~
80万人、坦克2000~3000辆、火炮和迫击炮1万~1.4万门、飞机2000~3000架。由此可
见,苏军方面军并没有可以遵照执行的固定的编制表,其战斗编成完全依具体情况而定
,使得苏军各方面军编成情况有很大差别。
诸兵种合成军团、兵团编制
如果说坦克兵是苏军进攻“矛头”的话,那么以步兵为主体的诸兵种合成兵团(军
团)就是坚韧的“矛杆”,二者缺一不可。诸兵种合成兵团(军团)的编制变化过程和坦
克兵一样,大体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为了叙述方便,诸兵种合成军团、兵团建制内的队
属炮兵也一并介绍。
苏军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是在1939年开始组建的,其编成包括2~3个步兵军、1个
机械化军(边境军区内的集团军才有)、若干航空兵兵团(通常为混编航空兵师)以及一些
特种部队。实际上,各集团军编制差异很大。有的集团军直辖若干个步兵师和筑垒地域
,如第7集团军;有的集团军辖有2个机械化军,如第5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还有的集团
军辖有1个骑兵军。当时的集团军的编成简直是个“大杂烩”,有执行机动作战的机械
化军和骑兵军,有负责固守某一地段的筑垒地域,还有直接掩护其行动的航空兵兵团。
这样庞大复杂的编制,在战时肯定会指挥困难、协同失调、运转不灵。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当时的集团军甚至可以称作“诸军种合成集团军”了。然而,突然爆发的战争摧毁
了一切。苏军参战的集团军全都损失惨重,无力再维持这么庞大的编制了。
在1941年下半年到1942年底,苏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般编有5~9个步兵师(内有
数个独立步兵旅,每2个旅视为1个师)、1~3个骑兵师、1~3个坦克旅(骑兵师和坦克旅
只在最重要的方向上的集团军才有)和若干专业兵部队。集团军编成内没有建制内的炮
兵,在战时只能依靠加强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一些独立炮兵团的加强。集团军内没有了
集团军属航空兵团,变成纯陆军组成的军团,这时称为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才更确切一些
。由于撤销了军一级的编制(战争初期有62个军指挥部,到1941年底只剩下6个),集团
军改为直辖若干个步兵师或步兵旅。集团军由于没有建制炮兵,看起来更象是纯粹由步
兵组成的军团。此阶段是苏军集团军编成最小(只有战前编成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战斗威力最弱的阶段。
苏德战争爆发之前的苏军步兵军实际上也是诸兵种合成兵团。其编制内包括:2~3
个步兵师、2个军属炮兵团(其中1个团装备36门火炮,包括107毫米加农炮、152毫米榴
弹炮和加农榴弹炮:另1个团装备30门火炮,只包括152毫米榴弹炮和加农榴弹炮)、1个
独立高射炮兵营(装备18门76毫米高射炮)、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和若干其他部队。编
有3个步兵师的步兵军总兵力为575-多人,配备516门火炮(其中包括162门反坦克炮和
48门高射炮)和450门迫击炮。经过战争第一阶段的残酷洗礼后,由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指
挥、参谋人员大量损失以及通信器材的缺乏,步兵军这一级编制被撤销,直到1942年底
以前也未恢复。
步兵师是陆军基本的诸兵种合成兵团,也是衡量一支军队规模大小的基本计量单位
(在对比某些军队的规模时,往往是对比其师的数量)。战前苏军步兵师规模很大,1941
年初的苏军步兵师由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营、1个高射炮兵营、1个
侦察营、1个通信营以及后勤分队组成。1941年4月,苏军批准了步兵师的新编制:编有
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营、1个高射炮兵营和侦察营、通信营、工兵营
、汽车运输营、卫生医药营各1个。规定每个步兵师应有14483人,装备10420支步枪、
1204支冲锋枪、558挺机枪、210门火炮和迫击炮(不含50毫米迫击炮)、16辆轻型坦克、
13辆装甲车、558辆汽车和3000多匹军马。但是,这一编制还没有来得及全部实行,战
争就爆发了。在战争爆发时,边境军区大部分步兵师的人数只有新编制的60%~85%(
8500~12000人)。战争初期人员和装备的惨重损失,使得新编制还未完全实行就被废弃
了。
q******e
发帖数: 960
6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 战场
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日本
称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称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诺门罕事件;
此后至9月16日停火为止,称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诺门罕事件。
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
“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
导的苏蒙联军),但日、俄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
日、俄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
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攻击伪满洲国的八月风暴行动为止。[1]
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
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
灭。此次战役不亚于欧洲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拯救了苏联和蒙古(俄蒙联军
的胜利保证了蒙古国的独立),也拖慢了日军侵华的速度。[2]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
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3]这是蒙古国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蒙古国
为战争爆发70周年作纪念活动。
编辑本段战争背景
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两国在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
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中国的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亦被迫把库页
岛南 诺门罕战役
部割让与日本。1921中国的外蒙古在苏联控制下宣布独立,成立了听命于苏联的蒙古人
民共和国;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在1932年
成立听命于日本的伪满洲国。伪满洲国与蒙古国为邻,并分别有日本及苏联的驻军。双
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边境纠纷。   1935年起,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的部队以及兴安
骑兵部队,便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地带进行挑衅
,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从1935年1月至1938年10月,共发生多次军事冲突,
规模逐步升级。1936年3月30日,日本关东军涩各支队1500人乘汽车50辆、装甲车12辆
、坦克4辆,入侵蒙古境内阿达格多兰地区,被苏蒙军队击溃。同年3月12日苏蒙签订互
助协定,不断加强边防。1938年7月,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开进海拉尔。同年10月,苏
蒙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双方议和停战协定。[1][4][5]
编辑本段事件经过
第一阶段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新左旗境内诺门罕布日德地区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
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 诺门坎战役地图
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
冲突事件。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
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
的“北进计划”。5月4日,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
。伪兴安警备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的一班士兵立即开枪阻截,并上马追赶,将
蒙军牧马人和马群赶回西岸。蒙军第7国境哨所50余名骑兵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伪满锡
林陶拉盖哨所。   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骑兵联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
命率600多名骑兵、装甲军队到达距诺门罕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派出侦查兵进行
作战准备。关东军司令部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关
东军汽车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   5月14~15日,东八百藏联
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蒙军居于劣势(伤亡30余
名),主动撤向河西。5月17日,东八百藏率部队返回海拉尔。苏联政府依据《苏蒙互助
协定》而介入,立即将第11坦克旅开往哈拉哈河地区,同时命令驻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
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
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联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合,并在诺门罕地区飞行
侦查。蒙军骑兵第6师又渡过哈拉哈河,架起浮桥。   1939年5月28日拂晓,由县武
光大佐负责指挥的第64联队、东八百藏中佐联队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各一部,
分三个方向围攻蒙军,结果被苏蒙军击败,全军覆没,东八百藏本人被击毙。[1]
第二阶段
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到达塔木察格布拉
格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今乔巴山)等地开辟野战
军用机场, 诺门罕战役
[6]苏战斗机开始在空中与日机周旋。6月19日,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
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
万多人向诺门罕进发,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主力。日军吸取了上
次没有装甲兵力的教训,派出了装甲部队,增强了炮火支援。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
师和第2飞行集团支援第23师,共有12个步兵营、70辆坦克、180架飞机。   6月21日
,日军第2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中将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今长春)迁至海拉尔,调来4
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6月22日,苏军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
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双方从22~24日
,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此后,苏机不断增多,而
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6月27日上午
3时,137架日机在海拉尔机场起飞,编队布满海拉尔上空。6时20分,日军机群到达塔
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黑烟覆盖。日军作战部队向关东军司
令部报告击落苏机9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   6月下旬,关东军司令官命令第23师
团尽快发动地面攻势。兵力共计3.6万人、182辆坦克、112门各种火炮、180架飞机和
400辆汽车。7月1日,日军在小林少将的指挥下,1.5万人的部队向哈拉哈河西岸攻击,
中午时攻占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朱可夫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 士兵
[7]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它部队,分三路反攻。由于巴音查岗高地周围全是
开阔地,非常有利于飞机和战车作战,日军全部裸露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炮的面前。7
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同时,苏蒙军的
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这两股火力立即阻止日军行进,日军无法开展火力,只顾匆忙
地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第11坦克旅的150辆坦克向龟缩在沙丘掩体的
日军开火。此次关东军损兵3000人,折将40(大约少将以下40名军官阵亡)人。7月11
日,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决定向诺门罕前线调兵。从旅顺要塞
调野战重炮第3旅团,从内地调来独立野战重炮联队,从奉天(今沈阳)、北安、齐齐
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炮中队,给23师团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
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争一开始,就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7月13
日,石井细菌部队碇长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筏顺水将22.5公
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中,向苏蒙军进行细菌战。竟有1340名日军
染上伤寒病、赤痢病和霍病,731部队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传染而亡命的达40多人
。[1]
第三阶段
7月23日,日军在诺门罕前线各部队经过半个月的补充和休整后,集中8万兵员,近
200门各种大炮和大量对付坦克的速射炮,全线发动总攻击。24日,苏军发动反攻,日
军退回原地。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构筑阵地”的指示。   8月4日
,日军为实施统一指挥,在海拉尔组建第6集团军(辖第23 诺门罕战役
[8]、第7步兵师团和第8国境警备队,司令荻州立兵中将),兵力约5.9万人   为早
日解决诺门罕地区战事,苏军统帅部决定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的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
团军。这是临时组织的具有独立作战职能的多种合成的大兵团。7月15日,朱可夫被任
命为集团军司令员。[1]
第四阶段
苏军总参谋部决定总攻时间为8月20日(星期天),因为按照惯例,日军前沿部队
的军官有半数要轮流到海拉尔去休假。进攻的命令20日凌晨2点45分传达到一线连队,
对面日军阵地一片沉寂,苏军反攻做到了最大的突然性。   8月20日凌晨,苏蒙军发
起总攻战役。日军第6军前线各部队不少将校级军官到海拉尔休假。日军的防御设施只
完成全部工程的三分之一。上午5时45分,苏蒙军开始炮击日军阵地,150架轰炸机和
100架战斗机向日军轰炸扫射。日军绵延40公里的前沿阵地,笼罩在浓烈的烟火之中,
日军的观察所、通讯联系及炮兵阵地全被摧毁。8时45分,苏蒙军分为3个集群,从南路
、北路和中央3个方面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   8月23日,日军第6军组织反攻,在苏
军的强大攻势下,全线溃败。为此,日本参谋部决定从本土抽调第5师团开赴满洲里,
增加关东军的防卫力量。关东军在8月底集结4个师团在诺门罕地区,并命第6军制定新
攻击的作战计划,准备与苏军决战。8月24日,苏军南北两翼在诺门罕合围。两个日本
关东军师团(第七师及第二十三师)的主力被包围。8月27日,日军试图突围失败。朱
可夫在日军拒绝投降后,以火炮及空军集中歼击被围的日军。9月9日,日军第6军各师
团已在战场集结完毕。   9月15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
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1]
编辑本段战役结果
1939年8月中,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八月底后加紧外交谈判。苏军
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无意扩大战果。双方于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后以 诺
门罕战役
日本退让,承认现存边界结束冲突。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
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
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4]
编辑本段战斗伤亡
苏联方面
在四个月的战事中,苏军投入约57000人、坦克500余辆及装甲车约350辆;官方宣
布人员损失为伤亡900余人。但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
数约700人,超过100人失踪,另外约1600人受伤。
日军方面
战后,第6军的军医部公布了日军的阵亡人数为17696人,负伤人数为18647人,下
落不明的人数为11021人,出动兵力总数为158925人。这个数可以发现其中是有一些疑
问的:负伤的人数与阵亡的人数太接近了,如果将阵亡人数加上失踪人数,两者几乎相
等,而且阵亡失踪人数比负伤的人数还多,这在战争中应该是比较少见的,除非负伤者
都有刻意自杀的动机,否侧负伤人数应比死亡人数大得多才是。紧接着日本陆军当局发
表了一个笼统的伤亡数字,将阵亡和负伤的人数一并发表为伤亡约38000人,大概还是
将第6军的上报的伤亡人数简单相 诺门罕战役
加,然后发表出来的。   1966年10月12日,在日本的靖国神社举行了一场“诺门罕
事件战没者慰灵祭”的活动,朝日新闻报道中称这是战死人数为18000人的诺门罕事件
战没者慰灵祭,日本历史学家五味川纯平在他1975年发表的著作《诺门罕》中有这样的
评论:“对热衷于打了败仗就又遮又盖企图掩人耳目的军政当局来说,有必要把数字过
小发表,但是对靖国神社来说,却完全没有必要把数字过大发表。” 然而这篇报道只
是一则不超过30字的未署名的简讯,并非靖国神社的独自公布数字,仍然很值得怀疑是否
是记者把伤亡3万8千弄成了死亡(靖国神社战后从未进行过排除日本官方数字的独自伤
亡调查)。   也有人认为日本损失了近5万人(死亡的以及丧失战斗能力的,步兵第
23师团、第7师团、第190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第一独立守备队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全军殆尽,51
个特种兵连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日本报纸哀叹:“大量
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   诺门罕前线日军最后只剩
下400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
指挥小松原一年后病死,参谋长冈本双腿被斩断。这场战争让日本的优秀指挥官损失殆
尽。朱可夫对日军的评价是下级军官很优秀,战斗很狂热,但是越往高层越烂,特别是
含金汤匙出生的高级将领只能用无能形容。另外曾在GRU任职参与过该战役的瓦西里·
诺沃布拉涅兹上校在回忆中认为苏军的战斗有很多缺陷,是靠巨大的人力和兵器优势打
胜的。
编辑本段对二战的影响
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它战役,诺门罕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
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战事发生前,日本东京当局仍为“北进”及
“南进”的策略而争论。北进计划是以陆军向苏联西伯利亚发动攻势,目标是进攻至贝
加尔湖一带。而南进计划则是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特别是荷属印度尼西亚的
石油)。诺门罕战役的失败,说明苏联红军的实力对日本 诺门罕战役
陆军来说仍然是相当强大。在一定程度上,诺门罕战役导致日本改为倾向采用南进的战
略目标,最终引致两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宣战和最后的战败。   诺门罕战
役中,朱可夫指挥装甲部队以机动战首获大捷,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嘉奖。苏联政
府得到包括间谍理查德·左尔格的情报得知日方的南进,因此应该不会即时对西伯利亚
发动另一次攻势。苏军于是被调往欧洲;在1941年12月,朱可夫再指挥西伯利亚部队在
莫斯科保卫战中成功发动反攻击败德军。   从政治意义上看,此战不仅沉重打击了
日本军国主义二战初期嚣张的侵略气焰,而且使日本被迫将“北进”侵苏的国策改为“
南下”袭美,苏联从而避免了与德、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
西斯。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德双方当时拚得灯尽油枯,幸亏关键时刻苏联抽空了远东
边境的二十个亚洲师调往欧洲,才给了德军致命一击,扭转了欧洲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
斯战场的形势,没有诺门罕之战,斯大林绝不敢冒此奇险。另外,诺门罕战争期间,正
值我国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此战使日军向关内增兵计划一时无法实现,有力支援了
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诺门罕战争后,一贯骄狂的日军对苏军产生了心理
障碍,日本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东京最终决定调转枪口袭击英美,不久日军便奇
袭珍珠港,将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最终日本兵败亚
太战场。可以说,诺门罕战争是二战早期最精彩的一个伏笔。   从军事角度上看,
苏联通过此战检验了陆、空军的各种新装备,锻炼了“大清洗”后新提拔的年轻军官,
也提升了曾一蹶不振的士气。特别是发掘了一代名将朱可夫,为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储
备好了帅才(朱可夫后来参与指挥了苏德战场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每每都能化险为夷,
被誉为“苏德战场上的消防队员”,而朱可夫的成名之战就是诺门罕战争)。苏军还在
此役中首次实施了空降作战,首次使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的战术,首
次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后勤部门还创造了超远距离连续补给的世界奇迹。所有
这一切都在后来的卫国战争中得以广泛采用,给德国法西斯以沉重打击。[4]
编辑本段从诺门罕战役看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
综述
以坦克为代表的装甲兵部队,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装甲兵部队
还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兵种存在。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装甲兵部队的战略战术已经
有 装甲兵部队
了较大发展,组建大规模的装甲机械化军,以装甲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投入战斗的作
战思想被许多军事理论家所认可,如德国的装甲兵作战专家古德里安、英国的军事理论
家富勒等。在苏联,朱可夫是这种装甲兵作战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并在其指挥诺门罕战
役过程中,将自己的装甲兵作战思想付诸实战。通过以这种作战思想为指导的战地指挥
,将苏军在装甲兵方面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取得了诺门罕战役的胜利。诺门罕
战役的胜利,有力地回击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冒险,使日本被迫放弃了“北进”侵
苏的战略计划。
作战思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   通过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
划的建设,苏联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提高。这种提高既体现在武器装备方面,又体现在
作战理论方面。在武器装备方面,“1934到1938年间,苏联红军坦克增加了近2倍,飞
机增加了1.3倍,火炮增加了近80%,人数增加了1倍。”在军事理论方面,20世纪30年
代,苏联军事理论界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创立了纵深进攻战役理论,这种纵深进攻战役理
论正是以拥有大量的飞机、火炮、装甲兵等机械化部队为前提的。“纵深战役的主要任
务:第一项任务是对敌人整个战术纵深进行突击,以突破敌人正面;第二项任务是立即
将机械化部队投入突破口,该部队在航空兵的协同下应向敌整个战役防御纵深进攻,直
至消灭敌人集团为止。”由此可见,装甲兵作为机械化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纵深进攻
战役理论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苏联陆军在20世纪30年代装备了大量的装甲作战车
辆,为纵深进攻战役理论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但是,围绕着如何使用装甲兵的问题,苏
联军界却存在分歧。   朱可夫认为,装甲兵应集中起来投入战斗,并建议苏联最高
领导层建立以装甲兵为核心的大规模机械化军。在朱可夫的积极倡导下, 1932年苏联
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批机械化军,每个机械化军中编制有2个机械化旅,1个步兵机枪旅和
1个独立高炮营。到1936年初,苏联机械化军的总数已达到6个,每个机械化军大约集中
了500辆坦克、200辆汽车,这样一来装甲兵的力量就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集中,就好比是
散开的手指攥成了一个拳头。应该承认,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在组建装甲机械化军方
面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期的德国只有3个装甲机械化军,至于其他国家的装甲
兵部队无论是在编制规模上,还是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较之苏联更是相差甚远。但这
种装甲兵编制方案并没有得到苏联军界的普遍认可,“尽管组建了机械化军,但苏军内
仍有一种意见,反对建立专门的装甲部队,认为装甲部队只有分散在步兵中或其他部队
中才能发挥作用,持这种意见的人不少是国内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因此对最高统帅斯
大林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朱可夫通过红军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向最高领导层作
了反映,“反复阐明,装甲兵在现代战场上可以发挥独立的作用,这种新的强有力的武
器不应和行动缓慢的步兵一道展开,这样会降低其威力。”与朱可夫持相反意见的人认
为装甲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兵种存在,而朱可夫却坚持认为装甲兵应作为一个独立
的兵种投入到未来的战争中。装甲兵到底应该如何使用,是应该分散,还是应该集中?
当时,西方一些富有远见的军事理论专家对于装甲兵的认识与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
不谋而合。例如,德国著名的装甲兵作战专家古德里安认为:“凡是有攻击能力的武器
,凡是能帮助其他兵种前进的武器,自然就应该算是一种主要武器。至于说战车是否应
该配属给步兵的问题,可以用下列假想战役来做一个澄清说明:假设红、蓝两军都有
100个步兵师和100个战车营。红军把所有的战车配给各步兵师,而蓝军将其集中编成装
甲师,由最高统帅部加以直接控制。假使战线长度是300英里,其中100英里是战车所不
能通过的;100英里是战车很难运用的;另外100英里则是适于战车活动的地形。那么在
实战的时候就会有下列现象发生:红军战车分配各师,有一部分战车配置在战车所不能
活动的地区,结果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部分战车虽然可以活动,但受地形限制太大,
使它们成功的希望变得非常微弱。在便于战车活动的地区,红军所能使用的战车只是它
全部兵力的一小部分。反之,蓝军则不同,它可以将 装甲兵部队
全部的装甲兵集中在一起,用在最有利的地区,以求产生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集中
的不是步兵,而是集中战车。”   对于是否有必要组建独立的机械化军的问题,英
国军事理论家富勒认为:“由于坦克能比步兵以更快的速度运动,为了在战争爆发时能
夺取主动权,就必须在平时保持足够的机械化部队,以备战时迅速动员,……把坦克与
步兵结合在一起就好比把拖拉机与马连在一起。要求它们在火炮协同下作战是荒唐可笑
的。”   朱可夫的意见虽然很有说服力,但斯大林最终还是被另一种意见所说服。
最终,苏联撤消了军一级的装甲兵编制,装甲兵部队以团或营的规模被编制到步兵师或
骑兵师里,只保留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对立的装甲兵旅。这是苏联装甲兵作战理论的倒退
。苏军决策层在这一问题上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如果,苏军在苏德战争前没有将强有
力的机械化军解散,甚至是按师一级的编制规模集中100至200辆装甲车辆,那么苏军的
装甲军配合以苏军航空兵在苏德战争初期应该会对德国装甲集团军的冲击起到抵制作用
,而不是以团或营为单位配置在步兵师或骑兵师中,十几辆或几十辆被德军击毁或俘获
。在苏联,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没有被苏军高层所采纳。但在德国,朱可夫对装甲
兵的认识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1943年5月,在苏军缴获的一份德国军事文件中这样写
道:“朱可夫是一个说话坦率、勇于行动的人,……第一个主张大规模使用坦克,并在
实践中成功的加以运用。”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的正确性,最终在爆发于1939年5月
的诺门罕战役中得到了检验。
诺门罕战役
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与诺门罕战役   诺门罕战役是“1939年5月4日—9
月16日,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在诺门罕布尔
德地区和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的一场激烈战争。”诺门罕战役
是日军在远东地区的一次军事冒险,是其实施“北进”侵苏夺取西伯利亚资源战略计划
的一部分。当时,日本对发动这场战争可以说是蓄谋以久的。早在1938年秋,日本参谋
本部就着手制订了代号为“第八号行动计划”的侵苏战争计划,并在此计划的基础上详
细制订了两个方案:“甲”方案规定把主要的突击区指向苏联的边疆区;“乙”方案则
指向后贝加尔。最终,“乙”方案被通过。为此日本作了积极的战争准备,至1939年夏
,日军在伪满洲国的兵力总人数达到35万,并装备有1052门火炮和350架飞机。苏联对
日本的军事挑衅也有所准备,积极地向远东地区调兵遣将,1939年6月2日,朱可夫奉命
赴诺门罕指挥苏军作战。   苏、日之间于1939年7月3日展开的巴英查岗山之战,是
诺门罕战役中一场极为关键的战斗。当时,日军与苏蒙军驻守的巴英查岗山仅隔着一条
哈拉哈河。日军在兵力和火炮数量上都要胜过苏蒙军。“日军在巴英查岗山集中了
10000余人,而苏蒙军只有1000余人,日军拥有近百门火炮和反坦克炮,而苏蒙军只有
50门火炮,其中还包括从哈拉哈河东岸进行支援的火炮。”单从兵力对比来看,当时的
情况对于苏蒙军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如果当时日军强渡哈拉哈河,苏蒙军将处于十分危
险的境地。但此时苏军也并非毫无优势,相对于日军而言,苏蒙军在装甲兵方面就有绝
对优势。“苏蒙军投入战斗的 对空警戒
有苏军坦克第11旅(近150辆坦克),摩托化装甲第7旅(154辆装甲车),还有装备有
45毫米加农炮的蒙军第8装甲营。因此,苏蒙军的王牌是装甲坦克兵团,朱可夫决定立
即使用装甲兵从行进间歼灭刚渡河的敌人,不允许敌人构筑工事和组织对坦克的防御。
”苏蒙军在装甲兵方面的优势给了朱可夫一个将自己的装甲兵作战思想应用于实战指挥
的好机会。在指挥战斗过程中,朱可夫集中了苏蒙军的装甲车辆,给正在渡河集结的日
军以突然打击。“7月3日10时45分,苏军坦克第11旅从西北实施突击。它的一个坦克营
协同蒙古骑兵第8师的一个装甲营和炮兵第185团的一个重炮营从南面进攻敌人。由营长
米哈依洛夫少校指挥的一个坦克营在坦克旅主力的先头序列向前推进,由库德里亚绍夫
指挥的一个装甲排已经在坦克营的前面冲进敌人的战斗队形。……日军在苏军的冲击下
绝望退败。但苏蒙军的坦克兵、装甲兵仍然不断前进,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参加了
这场战斗的日军士兵中村在他的日记中这样记述当时的情况:“7月3日,几十辆坦克突
然向我们冲来。我们当时惊慌失措,战马嘶鸣,拖着火炮前车四处乱跑;汽车也四处乱
窜。空中我军两架飞机被击落。官兵上下都胆颤心惊。我们嘴里越来越常说的字眼是‘
可怕’,‘可悲’,‘心惊胆颤’,‘惊心动魄’。”亲身经历此次战役的日本军医松
本草平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7月3日,登上蒙古高台的卫生队,把物品装上3辆马车
又出发了。可是刚走了不到一里路,就听见有人尖叫‘右前方苏军坦克15辆!’我急忙
拔出战刀大喊:‘全体卧倒’!话音未落,苏军坦克就开了火,15辆坦克扇形散开朝卫
生队冲了过来。……遍地死伤士兵我不能不管,他们有的被坦克压成了乌鱼干,有的被
压断了腿,还有被炮弹炸死、炸伤的。眼前的战地救护已使我忙得团团转,根本顾不上
追赶前线部队。”从当事人的日记与回忆录中,不难看出苏军是在日军渡河尚未完成集
结的时候,集中了全部的装甲兵力量,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向日军发起突然袭击,致使日
军遭受惨败。此次战役,苏蒙军投入作战的坦克近150辆,装甲车200余辆。单从装甲兵
的使用数量来看,此次战役的规模并不算大。但这种集中使用装甲兵独立的完成对地面
目标突击任务的作战方法,体现了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巴英查岗山之战不仅验证了
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的正确性,还使苏军在诺门罕战役初期由于兵力不足等原因造成
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扭转,从而奠定了整个诺门罕战役的胜局。1939年9月15日,苏联、
蒙古与日、“满”当局在莫斯科签署了停战协定,长达4个月之久的诺门罕战役以苏蒙
军的最后胜利而告终。诺门罕战役的胜利,暂时解除了日本在远东地区对苏联的威胁。
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也在诺门罕战役中得到了验证与完善。
思想发展
诺门罕战役与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的发展   在诺门罕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朱
可夫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并于1940年5月被提前晋升为大将。不久,升任基辅
特别军区司令员。随着朱可夫地位的提高,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也受到了苏联高层
的重视。在诺门罕战役中获得的实战经验也使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苏军的装甲车辆在诺门罕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   (一
)诺门罕战役与苏联装甲车辆的改进   在诺门罕战役初期,苏军装甲兵表现得非常
出色,在与日军装甲部队的较量中苏军装甲兵占有绝对优势。“1939年7月4日,在苏日
诺门罕战役中的坦克交战中,双方投入了100辆左右的坦克和装甲车。苏军坦克吨位大
,装甲厚,行动半径大,火炮射程远,射速快。而相比之下日军坦克吨位小,装甲薄,
行动半径小,火炮也很落后。两军对阵,好似庞大的牛群和一群小羊对打,日军完全不
是对手。”在整个诺门罕战役的坦克战中,日军的装甲部队因为露面甚少并没有给苏联
装甲兵带来多大损失,但日军所采用步兵自杀式冲锋配合以集束手榴弹和土造燃烧瓶在
诺门罕战役初期的确摧毁了很多苏联装甲车辆。“苏式坦克的汽油发动机给部队带来了
不应有的损失,苏军损失的坦克80%是被日军步兵击毁的,其中一多半是被火焰瓶(燃
烧瓶)引燃的。”苏军坦克容易起火主要是由于当时苏军的装甲车辆以汽油发动机为主
,诺门罕地区的夏季本来就十分炎热干燥,加之日军燃烧瓶的攻击,坦克发动机内的汽
油遇高温自然就容易起火。针对这一问题,苏军将装甲车辆进行了改装,“前线的反映
引起了苏联兵工部门的高度关注,几百台柴油引擎被紧急运到外蒙,各旅的战地修理营
日夜不停地为T–26、BT-8坦克更换发动机,并在要害部位加装钢丝网,防范日军集束
手榴弹袭击。”对于苏军装甲车辆的这一变化,松本草平回忆到:“诺门罕之战初期,
土造的燃烧瓶的确发挥了威力。烧毁了不少苏军装甲车。可是到了战争后期,这种土造
的武器就不灵了,据说苏军把所有的烧汽油的坦克全部改造成了烧柴油的,并且后面还
加上了防护板。这样,即使燃烧瓶投上去也很难燃烧起来。”除此之外,在诺门罕战役
中某些型号的苏军装甲车辆所存在的问题并非改装可以解决,如所使用的坦克全是BT,T
–26型坦克,面对反坦克炮兵装甲防护弱(据BATTLEFIELDRU记载大部分坦克损失是由于
日军反坦克枪炮)等。“尽管朱可夫使用装甲兵打了胜仗,但也发现这些坦克存在某些
缺陷(苏联的较重坦克都部署在欧洲,在亚洲只有十多吨的小坦克)。此后,苏联研究设
计了一个新的装甲车辆序列,其中包括在二战中赫赫有名的T–34型坦克。”   通过
对原有装甲车辆的改进和对新型装甲车辆的研制与开发,使苏联装甲兵的作战装备有了
很大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为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前提。
(二)诺门罕战役与朱可夫装甲兵作战思想的提升   诺门罕战役的胜利使朱可夫对
自己的装甲兵作战思想更加坚信不疑。1940年,朱可夫在参加苏联最高统帅军事会议时
第一次提出:“以机械化部队为骨干的方面军和方面军群实施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
进攻的新理论”。这一新理论的提出,是朱可夫在吸取了对日作战经验之后,对纵深进
攻战役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也在这种新的作战理论中得到了
充实与提高。从三十年代的对装甲兵的集中使用,发展到使装甲兵、航空兵、摩托化步
兵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新思想。看似简单,但其中对各兵种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与统
一指挥所提出的要求是相当复杂的。朱可夫通过诺门罕战役的实践,更加深刻的认识到
加紧组建机械化军对苏联的意义。1940年在受到斯大林接见时朱可夫说道:“如果我没
有2个机械化旅和3个摩托化装甲旅,肯定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合围并歼灭日军第六集团军
。我认为,我们必须大大扩充装甲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对于在即将爆发的苏德战
争中,苏联装甲机械化军将起到的作用,朱可夫认为“如果法西斯德国把战争强加到苏
联头上,苏联就得同装备有大量的装甲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及强大空军的法西斯军队
作战,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必须继续组建坦克和机械化兵团,以便在力量对比上与德
国相等,还必须改编、改装空军和防空、防坦克部队,这是实施陆上进攻的先决条件。
”对于装甲兵、机械化步兵在未来战场上的地位,朱可夫反复强调:“德军陆上进攻的
骨干力量是以坦克为主导的机械化军队,坦克与机械化军队的出现,是当时科学技术进
步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顺应了战争发展的需要与历史发展的潮流,代表着当时陆上
作战的发展趋势。如果苏联仍站在自我封闭的立场上对待这场残酷的战争,将付出巨大
的代价。”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节节溃败,以及大片苏联领土的沦丧证明了这一“代价
”的确是巨大的。同时,也证明在当时朱可夫对机械化兵团,尤其是对装甲兵方面的认
识是正确的。   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在苏联的装甲兵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为苏军装甲兵部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苏德战争中,对苏联抗击德国法
西斯侵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编辑本段外界评价
“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1939年7月20日,《纽约时报》的社论这
样评价苏联红军和日本军队在蒙古草原上的这场苦斗,时报不屑一顾地嘲讽道“(他们
)在人们注意 《纽约时报》
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日本人的炸弹劈头盖脑地扔到了珍珠港,
美国人才明白过来,恰恰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一战改变了日本的作战对象,恰恰是他
们根本瞧不起的这个弹丸小国给了他们致命一击。美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
重的代价。   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曾说过:“亚洲腹地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
膀,或许几周后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场风暴。”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的起因可能微乎其微,但产生的“蝴蝶效应”却令人瞠目。诺门罕战役便是典型的一例
,当初谁能料到亚洲腹地一场不起眼的边境冲突,会为轴心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5]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啊。 为啥中国的导演总是拍些阴暗萎缩倒贴嫖资的怪东西呢?比如《13插》?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从诺门坎归来-伪满兴安师的回忆(2)诺门罕战场遗址幽思
我从诺门坎归来-伪满兴安师的回忆(4)二战日本能单挑过苏联么?
我从诺门坎归来-伪满兴安师的回忆(5)来个苏德的小坑:瓦杜丁或者瓦图金
诺门罕苏联的元帅军衔分级
诺门罕战争德军的闪电战对美军很可能不起作用 (转载)
日本关东军为何狂言1个师能打苏联红军3个师2011年09月ZT: 中共获得日本关东军武器清单揭秘
诺门罕战役击毙大量俄国野兽的“柏林之锁”(组图)
我从诺门坎归来-伪满兴安师的回忆(3)是苏军二战中的最成功的战役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军话题: 苏军话题: 诺门罕话题: 装甲兵话题: 朱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