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g 发帖数: 30882 | 1 一场深夜的交锋:华为中兴回击美国负面报告 (zt)
来源: River88 于 2012-10-09 08:28:53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862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第一财经日报》
昨晚发布的调查报告甚至建议美国政府在一些敏感部门对华为中兴两家企业的设备
和零部件采取禁用措施。
这是一场开始于去年的交锋,持续到北京时间昨天深夜。
一边是来自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通讯(000063.SZ,00763.HK),另一
边则是咄咄逼人的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后者自去年开始对两家中国企业发起调查,
并抛出了所谓“威胁论”。
昨晚22时(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美国众院情报委发布调查报告,“警告和华为
、中兴合作的美国企业另找供应商”。也就是说,这是一份唱衰中国企业的报告。
大约20分钟后,华为发布声明,对美方的一些揣测和攻击给予反击。华为方面给《
第一财经日报》发来了这份英文声明,其开头是: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所有的指控都
应基于确凿的证据和事实。美众议院情报委所主导的、历时11个月完成的报告,仍然未
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或者证据证明其担忧是合理的。
本报记者浏览这份52页的PDF报告发现,通篇对于两家中国企业的臆断并无真凭实
据。
当天早些时候,华为一位高管在电话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美国市场我们还
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事实上,上述调查报告在正式发布前已经曝光部分内容,对此,中兴通讯全球发言
人戴澍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并不意外。”如果媒体报道符
合报告内容,他只能说很失望。
华为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过去的11个月里,公司透明地呈现了包括过去10
年的董事会、监事会的名单在内的信息以配合调查,“因为我们相信我们一直只是被深
深的误解。”
值得关注的是,美众院情报委主席罗杰斯来自共和党,对于中国两家企业的调查正
是其去年上任后极力推动的。在这个美国大选进入冲刺阶段的敏感时点,大打“中国牌
”正是美国两党拉票的惯用伎俩。中国企业则成为误伤对象。
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
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
,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调查溯源
在上述调查报告部分内容曝光后,华为美国发言人普拉默即表示,这份报告毫无根
据地声称华为容易遭受网络攻击,这是无视技术和商业现实的行为,不顾后果地损害美
国就业和创新。
中兴通讯有关人士在一份发给本报的声明中指出,中兴通讯设备不会对美国市场造
成任何安全威胁。今天,几乎所有的美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包括西方供应商在内都在中国
进行生产。因此,中兴通讯敦促委员会扩大视野审视整个电信产业供应链,所有供应商
都应该向美国运营商提供一致的可信赖交付解决方案。
当天,中兴通讯H股微跌,其在A股的表现则更为强势,上涨2.60%至11.45元。
此番美众院情报委员会介入调查两家中国企业离不开2011年一场未成功收购的背景
。当年2月,华为收购3Leaf的举措被美国CFIUS(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美国财政部下属
负责对海外并购交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机构)否决。当月,华为副董事长胡侯崑发表
一封针对美国市场的公开信,表示希望美国公开调查华为公司,以澄清长期存在的不真
实谣言和断言。
上述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年初,“新官上任”的罗杰斯等人开始推动一项针对拥
有在美业务的中国企业“危害国家安全”的预查。从2011年底开始,调查也进一步扩大
到中兴通讯,从今年4月份开始,中兴通讯与调查组开始正式而频繁的沟通。
“这个过程中,我们提供了对方要求的所有资料,包括党委会名单。”戴澍表示。
上述华为相关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在去年一年中,我们都在积极配合美国方面
的调查,提供了过去十年董事会的名单,还有每年的销售数据、财务情况,包括邀请美
国方面的人员到访深圳总部,就是希望可以让他们多了解真实的华为。”
按照这份披露的文件,该委员会曾在今年1月和4月到访过华为和中兴位于深圳的总
部,和两家企业的多位高管进行了交流。5月,该委员会在香港再次和两家公司高管见
面。在那次见面期间,他们见到了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
今年9月,华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和中兴北美及欧洲高级副总裁朱进云还出席了美
众院情报委的公开听证会,在长达3小时的激辩中,尽管华为、中兴都明确否认任何间
谍行为,但对方仍然提出反复质疑和询问。
事实上,尽管华为和中兴在配合调查和沟通方面做出种种努力,但并未改变美国众
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既有立场和态度。
昨晚发布的调查报告甚至建议美国政府在一些敏感部门对两家企业的设备和零部件
采取禁用措施。
目前,美国尽管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电信市场,但同时也是华为唯一未能攻克的主流
电信市场。
上述华为高层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实际上,这份报告对华为的影响有限,“本来政
府机构就不采购我们的设备,还有包括AT&T在内的大运营商也基本不采购,影响能有多
大呢?商业客户不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对这个调查影响了他们的商业选择感到反感。”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从2006到2011年,华为的美国营收增长了26倍。
2012年上半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426.42亿元,国际市场营收217.57亿元,占
比达到51.02%。
两家公司的财报显示,华为、中兴近五年的海外营收(销售)占整体营收(销售)比率
在2008年达到顶峰。当年,华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75%,2011年这一数据为67.8%。2011
年,华为海外销售收入超过1383亿元。同样是在2008年,中兴通讯国际营业收入占比达
到了60.57%,2011年这一数据为54.21%(467.58亿元)。
“该报告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ICT(信息、通讯技术)市场、阻碍
竞争。从过去到现在,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步履艰辛,过程十分不容易。”上述华为
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证明,上述调查报告只是杞人忧天,今年9月,中兴通讯宣布其无线通讯模块
产品进军美国市场,与美国Power Insights公司合作。中兴通讯称,在美国主流运营商
Sprint的网络下,利用中兴通讯一款无线通讯模块产品实现与远端地区的实时通讯。
此前,德国汉堡贝伦贝格银行(Berenberg Bank)分析师曾经发布一份报告,称在华
为进入欧洲市场并强力竞标之后,新技术的推出让其成为“更加可怕”的竞争对手,因
为新技术可以为消费者大幅降低成本。
“2004年底,华为进入欧洲市场之前,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的毛利润率能达到45
%到50%,竞争对手极力将华为排挤在大额合约的竞标之外的原因很现实,就是利润。”
一名曾经的华为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说。
自我保护的伪命题
美国市场的封闭程度非常严重。以电信设备商为例,从早期的摩托罗拉、北电、朗
讯,到如今收购了北电的爱立信,美国电信市场的玩家都是欧美厂商,在收购北电之前
,即使是作为欧洲公司的全球第一大设备商爱立信也未能取得明显突破。
“一般不是招标、价格和合同这些市场因素所带来的问题,更多的还是以网络安全
为由的伪命题。”上述华为相关业务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但大家都知道,美国掌
握了全球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如果说安全问题,一些美国公司所带来的威胁性会更大
,所以这并不能成为理由。”
美国众院下设多个委员会,有多项职能,包含法案复议与监督等。委员会事务主要
由20个常设委员会执行,但众院也有一个非常设委员会的永久性委员会,即美众院情报
委。该委员会是众议院中主要负责监督美国政府情报活动的执行情况,并授权为监督行
为募集资金。
作为来自密歇根州的共和党议员,罗杰斯非常关注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威胁。鉴于美
国大选正进入冲刺阶段,大打“中国牌”正是共和党为竞选冲刺的惯用伎俩。
就在10月3日,美国大选首场总统辩论期间,辩论中咄咄逼人的罗姆尼三度打出中
国牌以对奥巴马出招。
华为等中国企业并不是第一次遭遇美方“暗算”
2008年,华为联合贝恩资本原计划以22亿美元收购美国企业3Com,后来CFIUS宣布
对该交易启动国家安全调查,最终这项收购被搁置。3Com公司后来被惠普收购。
2010年8月,美国移动电话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发起网络升级的招标,华为提供的
方案可为运营商节省至少8亿美元成本。但八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致信总统奥巴马及财
长盖特纳,要求对华为向美国电信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供应设备一事进行全面调查,以
评估可能的“国家安全威胁”之后,这块50亿美元的大蛋糕由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和
三星共同获得。而在当时,中兴也曾试图获得一部分Sprint(美国主流运营商)合约,但
以失败告终。中兴相关负责人事后抱怨在美国遭到了不公平对待,称本公司开出的条件
要优于最终的获胜者爱立信。
2011年2月,同样是在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的压力之下,华为不得不放弃以200万美
元收购3Leaf公司的交易。
在中国民企行业中,按照营业收入来排列,华为仅次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根
据2012年中国民企500强,华为的营业收入超过2039亿元(沙钢集团超过2075亿元)。而
在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作为民企翘楚的华为的营收排在第46位。此外,中兴通讯以
超过862亿元的营收排名124。
美国对中国电信企业的歧视何时了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当地时间10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威
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这是其对两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近一年之久的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让华为和中兴很受伤害。可以料想,两家企业将继续为自身的清白而据理
力争。
在美国国会看来,华为与中兴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还可能受到中国军方很大程
度的影响。因此,这些企业在美国的拓展,可能导致美国通讯网络中的转换器、路由器
、内置软件等受到操控,使得通讯受到干扰或路由被蓄意改变。
指责中国电信企业伤及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这种论调其实并不新鲜。多年来,华为
、中兴在美国、印度等国家的市场拓展,一直受到歧视性待遇。当地政府常以安全审查
为由,阻挠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在企业间并购、订单的获取等市场行为中,华为与中
兴一再受阻。
歧视性待遇给华为和中兴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国会这样的结论,将继续阻碍
两家企业在美国市场上获得进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有七成收入来
自海外,且全球前50大电信服务提供商有45家使用华为产品,这些事实说明,在通信领
域,华为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华为已经进入了非常多的国家、市场。
不过,只要是美国这种成熟的市场之门没有真正打开,华为的国际化之路就仍只是在半
途中。
华为和中兴真的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了吗?这个问题,被问过几年了。至今,美
国持“威胁论”者只能以似是而非的说法,含糊其辞地猜测,却拿不出任何的证据。比
如,有人喜欢指责华为有军方背景,但要追问,是不是有一个曾在军队服役的CEO,就
一定带有军方背景?在美国,曾有过军旅背景的商业精英何其多。著名的西点军校,多
年来就培养出了大批的商界人才。要是以“军方背景”来推测,美国的跨国公司中,由
美国军方安插的“间谍”真的是无处不在了。
不要再继续捕风捉影了,不要再奢谈阴谋论了。华为美国公司的一位美籍高管曾说
过一句很响亮的话,“不要再人为制造恐惧。如果你有什么要说的,那就拿出证据来。
”是的,还能有什么样的奇谈怪论比证据更让人信服呢?如果靠捕风捉影就能“定罪”
的话,中国是不是也可以认为,苹果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了呢?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华为们受到歧视有一个看法,且说到了点子上。在这本著
名的杂志看来,如果说华为等中国公司对西方国家有什么威胁的话,那真正的威胁不是
别的,正是华为在同西方本土企业竞争时已经开始在创新方面领先了。也就是说,给华
为等企业歧视性待遇,安全威胁不过是借口,关键是背后的利益因素。
美国向来是个喜欢讲自由贸易的地方,但是,口是心非的时候也不少。这从2008年
金融危机以来不时可见的贸易保护行径中,可以清晰看到。这几年中,中美之间的贸易
摩擦不断增多,中国跨国企业在美国受到歧视的现象并不少见。华为和中兴的遭遇,正
是部分集团利益驱动的结果,本质是一种刁难。
中国企业的态度,一向是欢迎公正的调查。在商言商,华为和中兴希望进入美国市
场,其努力清晰可见。包括积极配合调查、加大游说力度等,都反映了这些电信企业希
望在美国市场深入耕耘的愿望。但是,歧视性的待遇,阻挡了中国企业正常发展的步伐
。美国需要放弃对华为等企业的歧视,这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
有人说,这样的歧视,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变得更为强大,使得竞争
对手们有更多的畏惧。这种说法当然也不无道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定会遇到各
种各样的磕磕绊绊。华为、中兴的难题,是有人以威胁安全为由,阻止其市场扩张之路
。别的企业,则可能遇到其他不同的阻拦。无论如何,一个有抱负的企业理当乐观面对
各样的挑战,在接受挑战中学习应对之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