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d*******i 发帖数: 257 | 1 那么,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吧。有一个事实我们需要注意,那就是,克里
克在他的自传中,极力地避开了一些事情,而这对揭开螺旋结构至关重要。另外,书里
还细致地描写了评价科学者的科学者们所设的陷阱。克里克在弗兰克琳完全不知情的情
况下,盗用了她所研究出的关于DNA的资料。
1952年,弗兰克琳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整理成年度报告提交给了英国医学研究机构。该机
构是一个公开地为她提供科研经费的组织。作为研究者,弗兰克琳有义务将自己的研究
成果向其汇报,然后该机构才能以此判断是否要继续为她提供经费,这在当时是很普遍
的做法。所以,弗兰克琳就很用心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详细地整理到报告中去。
但是,她所提交的报告,并不是什么学术论文,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通过什么专业科学
者的审查,也无须进行发表。报告里都是一些未经发表的研究数据,拥有预算权的英国
医学研究机构的成员们都能看到这份报告书。这就意味着,弗兰克琳的这份报告与研究
论文一样,可能被那些专业科学者们看到。
在那些科学者们当中,有一个人叫马克斯·佩鲁茨。这个人是英国医学研究机构的成员
,在克里克所在的剑桥大学研究所里担任克里克的指导员。弗兰克琳提交到英国医学研
究机构的那份报告书,在到了马克斯·佩鲁茨那儿之后,又到了克里克那儿。于是,克
里克得以看到弗兰克琳的研究资料,就这样,悄悄地,而且很顺利地就看到了。
这份报告书对于沃森和克里克而言,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资料。这不简简单单是一份数据
,是经弗兰克琳的双手亲自测定出来的数值和解释,这跟战争的一方拿到了敌国的绝密
档案没什么区别。这份报告明确记载了关于DNA结晶的分析数据,看到它,就能知道DNA
螺旋的直径是多少,以及这当中有多少碱基成阶梯状分布。另外,报告书上还写着最关
键的东西:“DNA的结晶结构是C2空间群。”
这就如同给克里克之前的猜测狠狠地泼了一盆凉水。所谓的C2空间群,是指构成DNA的
两个单位必须方向相反,成点对称排列。7之前,克里克一直以为血红素的结晶结构是
C2空间群,他已经对血红素的结构研究彻底厌烦了。
“Chancefavoursthemindsthatareprepared.”这句名言的意思是:机会只眷顾时刻做
好准备的人。而在这里,还真有这么一件事情应验了这句话。
两条DNA链是绕在一起的,并且其方向是相反的!对此,克里克作出了有力的解释。A与
T,G与C这两组碱基对与DNA链的走向成90度角,并且完美地镶嵌于DNA螺旋内部;彼此
配对的DNA的复制方向也是相反的;PCR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成立的。所有问题的关键都在
于此。
也许,克里克与沃森在看到弗兰克琳的这份报告书之前,对自己搭建的模型是充满信心
的。不久,他们就把论文提交到了《自然》杂志那里。
在杂志组织同行对一篇论文进行评审的过程中,如果评审者在原著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将含有未经发表的报告书信息擅自透露给原著者的竞争对手,这是极度违反关于重大研
究的评审规则的。那么,这份资料究竟是佩鲁茨主动送给克里克和沃森的呢,还是他们
去向佩鲁茨要的呢?1969年,佩鲁茨在《自然》杂志上这么说:“那个时候我还太年轻
了,对于工作上的一些程序问题也不是那么很在意。另外,我觉得那份报告书又不是什
么很绝密的东西,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以给他们看的。”
1962年,也就是在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之后大约10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
颁奖仪式上,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森,这三位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方面作出贡献的
科学家神采飞扬。他们被集体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颁奖台上还出现了另
外一个人——马克斯·佩鲁茨,诺贝尔奖评定委员会认为,马克斯·
佩鲁茨也对这一发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从另外一个角度上
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罪犯都到场了”。
而在这里,我们却没能发现对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出最大贡献的弗兰克琳的身影
。也没有人告诉她这三个人在斯德哥尔摩领奖的事情,她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研
究成果被别人盗用了,并且帮助别人拿到了诺贝尔奖。1958年4月,与癌症顽强斗争了
很久的弗兰克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年,她才37岁。弗兰克琳后期的研究课题从
DNA转为烟草病毒,直到她去世。7她基本上解开了其立方体结构之谜,并且是通过完美
的归纳过程来完成的。那是弗兰克琳所独有的思考方式。病毒以成螺旋状的RNA为中心
,以此为基础的蛋白质则缠绕在上面,以螺旋状上升,呈圆弧形,最终形成一个圆柱形
结构。
其实,X光衍射照片在弗兰克琳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用与她的英年早逝,还是有着一定
关系的。 | e*******n 发帖数: 491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