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郑渝川:“孔夫子”在非洲的困境
相关主题
向非洲大量购油 中国被西方贴上“掠夺者”标签怎么才能把埃博拉怪到中国头上
告诉你为啥中国是威胁:肯尼亚内罗毕"中国路" (组图)埃博拉控制住了?
美联社:中国在非洲比昔日殖民帝国更具腐蚀性习近平:支持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
海关查税和中国贷款埃博拉的证明了非洲的进步
美国媒体在非洲抹黑中国,竟激怒印度网人很遗憾,你在《战狼2》中看到的不是真的非洲
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 奥巴马斥为别有用心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通过大量的非洲留学生传入中国
美国发现首例埃博拉患者非洲吃野味少不了
香港对很多非洲国家是免签的加纳同事对利比亚的看法(续)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非洲话题: 中国话题: 加纳话题: 企业主话题: 学院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a
发帖数: 6858
1
郑渝川:“孔夫子”在非洲的困境
字号:小中大2013-08-23 07:29:29
更多
56
关键字 >> 非洲中国对非援助加纳巴别塔淘金不干预政策中国企业在非洲中国人在非洲
加纳这个非洲国家,对于普通的中国网民来说足够陌生。我们更熟悉来自加纳,而今在
欧洲的几大顶级足球联赛效力的球星,譬如埃辛、蒙塔里;但对于加纳在非洲的哪个位
置,加纳推行哪种官方语言,加纳的总统是谁等问题,可能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答得上来。
也有一些中国人非常了解加纳,但如今已经不受加纳欢迎。今年6月,加纳政府出动军
警对在该国从事非法开矿采金的中国籍矿主和矿工进行清查。清查渐渐演变为洗劫,在
加中国人有很多遭到了侵害。这一事件通过互联网传回中国国内,引发舆论强烈反响。
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在加纳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和财务安全,以及中国外交部门和驻加纳使
领馆的行动效率,还有中国官方媒体就此事件的报道及时性等问题,在这方面提出了激
烈批评。
尽管风波渐渐平息,但事件本身仍然值得反思。大批中国公民持短期签证来到加纳,然
后滞留下来从事非法采金,一些矿主则以买通加纳当地的政府官员获得许可和庇护。这
种生意的开端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当然,如果仅仅只有危险的开端,并不意味着危险、
风险一定会变真。真正激化中国企业主和矿工跟加纳当地人(包括政府官员、企业主、
一般平民、受雇于中国在加纳企业的职员)之间矛盾的,还在于前者们的经营方式、管
理方式和彼此交往。
我国政府对非洲各国长期以来都奉行不干预型的援助、支持发展政策。按照美国美洲大
学国际服务学院教授黛博拉•布罗蒂加姆在其所著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
真实故事》一书的表述,中国对非政策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乱洒胡椒面”的投入,
而是有着长期规划、注重投入与产出的精明考虑。无论中国官方、央企等启动的援非和
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项目,还是以非法开发角色出现的在非中资企业和中国人,都尽可
能避免卷入当地的政治、社会等事务。正如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所说的,被派往
非洲的中国专家在工作之余都尽量留在自建驻地,其后勤支持也多为中方自筹。而许多
到非洲淘金的中国企业主和年轻人除了生意,也多扎堆在一起,没有跟非洲当地人打成
一片的思想准备和相关行动。
这些做法固然可以避免所谓的麻烦,以及干预非洲内政、内部事务的嫌疑;与之同时,
中国援非也确实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绩——然而归结起来,在非洲受援国,除了为数不
多的政界高层、工商业中上层和科学界人士,非洲人跟中国人的直接交往少之又少。后
者不与前者直接接触,就根本不可能促进交流。中国官方和央企通常涉足于非洲国家的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文化医疗设施援建,而中国民间的企业主、打工者则更多参与采矿
、贸易等行业,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没有留下来长期发展的打算。不少企业主到非发展
,都想的是“捞一票就走”,以这种心态作前提,必然很难有负责任的行为。
对应来看,尽管欧美国家的非洲参与曾经遭遇过巨大失败,欧洲国家更是对非洲推行过
数个世纪的掠夺和殖民统治,但而今,来自欧美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文化界人士在
非洲的参与显得更具草根色彩,也更具持续性。欧美国家在世界文化传媒领域还占据着
统治地位,可以定义他们和中国人在非洲的两种参与的性质。
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传播学学者常江,和新华社坎帕拉分社首席记者袁卿合
著的《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一书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国内
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以非洲为主题的纪实作品,对中国民间(企业家、务工者)的非
洲参与进行了深刻反思。书作者以东非国家乌干达为落脚点,对数十位旅居非洲的华人
和非洲本土的文化精英进行了大量翔实而深入的采访,解析了中非在政界高层之外各个
层面上出现误解的根本原因。
中国在非洲的参与时间已逾半个世纪,中非之间的经济联系也非常密切。但令人尴尬的
是,没有到过非洲的中国人对非洲、非洲人的理解,以及非洲当地人对中国的设想,很
大程度上与几十年前没有分别。书中援引路透社驻非记者的一番话指出,“中国与非洲
打交道的方式主要是政府对政府、领袖对领袖,而民间的交流、人民对人民的交流,几
乎是不存在的”。中方斥巨资在非洲许多国家开办的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实际影响力
也很薄弱,《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书中就指出,这些学院、学堂多设在受援
国最为发达的城市、最顶尖的大学。换言之,孔子学院所能辐射的,是非洲国家的本土
精英人士,但这又不可避免带来了尴尬,因为在这些“阵地”,孔子学院的竞争力显然
不如欧美国家的一流高校、自然科学和社科研究机构。
书中提到,一位在非洲打拼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资格华商张先生,因为娶了一位非洲
本地的黑人太太,而受到了其他在非华商的取笑。书作者直言,这也反映出在非洲的中
国人普遍存在的文化上妄自尊大的心态,把跟非洲黑人交往、恋爱和婚姻看成是耻辱。
既然如此,又谈何融入非洲,获得非洲人的真诚帮助和支持呢?而张先生本人在受访时
也指出,中国企业家、中国商人无法在非洲扎根,主要在于心太急,不肯脚踏实地,仅
仅把非洲当做一夜暴富的淘金圣地,很少有人愿意扎下根来;还有很多中国年轻人被传
说中的机会和财富所吸引,头脑发热前来,却一味呆在条件相对较好的非洲大城市,不
学本地语言,不跟本地人打交道,更不会去连公路都没有的穷乡僻壤找机会,宁可呆在
屋里睡大觉、看中国电视剧。
针对书作者提出的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主、务工者普遍纠结的非洲当地人不受商务规则、
较为懒散、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也有非洲学界、政界精英反诘,“既然是你们自己要
来赚钱,为什么反而要我们改变?”这些精英人士还指出,尽管非洲国家仍多陷入贫穷
落后和动荡,但公民素质在很多领域走在中国人前面,“如何让一个单纯、善良、井然
有序的群体去信任和喜爱一群惯于随地吐痰、在飞机上的卫生间里抽烟、动辄在公共场
合高声喧哗的‘侵入者’?”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加纳同事对利比亚的看法(续)美国媒体在非洲抹黑中国,竟激怒印度网人
真正在非洲的中国稳拿是这样的,加纳淘金的还是苦力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 奥巴马斥为别有用心
美国注意非洲,是因中国和加纳开发2000亿铝土矿美国发现首例埃博拉患者
醒狮 5-16-1香港对很多非洲国家是免签的
向非洲大量购油 中国被西方贴上“掠夺者”标签怎么才能把埃博拉怪到中国头上
告诉你为啥中国是威胁:肯尼亚内罗毕"中国路" (组图)埃博拉控制住了?
美联社:中国在非洲比昔日殖民帝国更具腐蚀性习近平:支持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
海关查税和中国贷款埃博拉的证明了非洲的进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非洲话题: 中国话题: 加纳话题: 企业主话题: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