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 发帖数: 22064 | 1 ——文革后官僚集团掌握改革成果分配权
作者:杨继绳
文革,这是一场毛泽东、造反派、官僚集团之间的三角游戏,这场游戏的结局是:胜利
者是官僚集团,失败者是毛泽东,承受失败后果的是造反派。不幸的是,文革的最后胜
利者还是官僚集团。官僚集团掌握着文革责任的追究权、改革开放的主导权和改革成果
的分配权。第一,摧毁了官方长期塑造的共产党和官员的美好形象;第二,摧毁了长期
灌输的意识形态。第三,“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把残酷的屠刀在文革中罪恶昭彰。第四
,“无法无天”的“群众专政”不仅伤害了普通百姓,也伤害到高层官僚。
毛泽东多年没有找到解决官僚集团的方法,文革前的种种针对官僚集团的斗争都是通过
官僚集团实行,都是通过政权体系自身来解决官僚集团的问题。他发现,过去的那些作
法就像自己拿刀为自己动手术那样,不可能切除病灶。毛最终找到的办法是,他自己直
接成为底层群众的代表,甩开官僚集团,直接发动群众、指挥群众“砸烂旧的国家机器
”,“火烧”官僚,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1〕
毛泽东要发动群众清洗官僚集团,实现“天下大乱”,就需要造反派。毛也不能让无政
府状态长期存在,要恢复秩序实现“天下大治”,就得要官僚。造反派是毛泽东的左手
,冲击官僚体制需要他们;官僚集团是毛泽东的右手,恢复秩序需要他们。
文革初期毛挥动他的左手,鼓励造反派冲击官僚,让造反派将官僚们“烧一下,但不要
烧焦了”,在官民矛盾尖锐的条件下,哪能“烧而不焦”?〔2〕文革后期毛泽东挥动
他的右手,让官僚们遏制造反派,但要求官僚们“不要整他们”〔3〕,在造反派和官
僚已经结下深仇大恨的情况下,重新掌权的官僚哪能不整造反派?文革,这是一场毛泽
东、造反派、官僚集团之间的三角游戏,这场游戏的结局是:胜利者是官僚集团,失败
者是毛泽东,承受失败后果的是造反派。被毛当作“砸乱旧的国家机器”的工具、用来
敲打官僚集团的石头——造反派,最终被这架不可停止转动的官僚机器压得粉碎。
历史上的大劫难会带来历史的大补偿。对文革的补偿因素就在文革遗产之中。然而,由
于官方利用政治权力规避毛泽东和极权制度对文革的责任,官僚体制没有改变,历史的
大补偿的得利者是官僚集团,广大群众继续吞咽专制制度的苦果。
无论从意识形态层面、道路层面和制度层面来分析,文革必然失败。在各省都成立了革
命委员会的“全国山河一片红”时,就可以判定文革已经失败,因为革命委员会完全是
旧制度的复归,没有一点制度创新;毛泽东发动文革最重要的伙伴林彪出逃以后,进一
步表明文革失败,毛泽东因此健康大为恶化;邓小平出山后搞“全面整顿”,加速了文
革的失败;1976年的“四五运动”,表明文革已经丧失民心,文革失败已成定局。
文革终于失败了。毛泽东死后不到一个月,以他妻子为核心的四个文革领导人被捕。文
革一度摧毁的旧制度,在文革后期已完全恢复。
中国人为文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叶剑英在十二届一中全会后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曾披露文革遭受迫害及死亡人数
:(1)规模性武斗事件,4,300多件,死亡123,700多人;(2)250万干部被批斗,302
,700多名干部被非法关押,115,500多名干部非正常死亡;(3)城市有4,810,000各界
人士,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阶级异己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反动学
术权威,非正常死亡683,000多人;(4)农村有520多万地主、富农(包括部分上中农
)家属被迫害,有120万地主、富农及家属非正常死亡;(5)有1亿1千3百多万人受到
不同程度的政治打击,557,000多人失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合编的《建国以来历
次政治运动事实》载:1984年5月,中央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全面调查、核实,重新统
计的“文革”有关数字是:420万余人被关押审查;172万8千余人非正常死亡;13万5千
余人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死刑;武斗中死亡23万7千余人,703万余人伤残;7万多个
家庭整个被毁。
这两组数据不一致,文革中受害的准确人数恐怕永远无法搞清。虽然数字不能确切,但
可以确切地说,文革对中国来说,是一场大劫难。还有文化上的劫难。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4〕文革这
场大劫难也会带来历史的大补偿。而补偿的因素就在文革的遗产之中。文革到底留下了
哪些遗产呢?
第一,摧毁了官方长期塑造的共产党和官员的美好形象,文革前那种对党组织的盲目信
任、对官员的盲目尊敬已不复存在。文革打破了1949年、特别是1957年以来,共产党不
可批评的神话。对共产党奴隶式的服从已被怀疑和批评取代。官方用“信任危机”来概
括这种现象,而这种对政治权力的不信任恰恰是从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的必要条件。
第二,摧毁了长期灌输的意识形态。文革依赖意识形态而发起、而运行,文革的失败使
意识形态大厦崩溃,中国人从此摆脱了几十年的精神桎梏,从荒唐的意识形态神话中觉
醒。老百姓再也不相信官方宣传的五阶段的历史发展规律,多数人不相信共产主义。官
方认为这是“信仰危机”。这种对精神枷锁的“信仰危机”正是思想解放的必要条件。
正是官方感到的“信任危机”和“信仰危机”,使得群众思想空前活跃,普通百姓的独
立意识开始形成。1976年的“四五运动”,1978年的西单墙,1989年的北京政治风波,
都是打破精神桎梏后的思想解放。这种思想解放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也是
以后推进中国民主化的重要条件。
第三,“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把残酷的屠刀在文革中罪恶昭彰。它不仅伤害普通百姓,
也伤害到整个官僚集团特别是邓小平这类高层。丢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把屠刀,实
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第四,“无法无天”的“群众专政”不仅伤害了普通百姓,也伤害到高层官僚。官僚们
复职以后重视法律建设。虽然官僚们构建的法制与真正的法治社会相距甚远,但毕竟迈
开了走向法治社会的一步。
辉煌一时的意识形态的大厦已经是一片废墟,强大无比专政机器已经锈迹斑斑,铁桶般
的极权制度已经百孔千疮。多数民众已经觉醒,一批有理智、有抱负的官员准备行动,
改革开放的列车轰隆而来。从此中国进入了加速现代化的重要时代。这就是历史对文革
这场灾难的补偿!
不幸的是,文革的最后胜利者还是官僚集团。官僚集团掌握着文革责任的追究权、改革
开放的主导权和改革成果的分配权。
文革责任的追究决定了改革开放的干部队伍。邓小平强调,“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
起家的人,帮派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绝对不能提上来,一个也不能提上来,已经在
领导岗位上的,必须坚决撤下去。”〔5〕“跟随林彪、江青一伙”实际就是跟随毛泽
东。如果邓小平提出的这个用人标准是正确和必要的的话,他们却采取了双重标准。文
革后清查“三种人”时,对“恐怖的红八月”中骨干人物却大加保护,在改革开放以后
大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因为他们是官僚的后代。而对普通人,中共中央下了一个文件〔
6〕,要求对文化革命的头头“记录在案”,还要求今后选拔领导干部和选派出国人员
,必须看这些档案。为了落实这个文件,各单位对文革期间在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普遍的
调查,对一些人限制使用,从而压制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的主导权决定改什么,不改什么。为了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他们只搞经济改
革,不搞政治改革。他们虽然全面否定文革,但对造成文革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却全
盘继承。还是那个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文革前那个政治体制:一党
专政,高度集权、权力至上。正是靠毛泽东的这些政治遗产,使得毛泽东时代的官僚集
团(包括他们的后代和亲友)成为新的权贵。
官僚集团掌握了改革成果的分配权,使得改革成本的支付和改革收益的分享错位:劳动
者、普通公务员和知识分子付出的改革成本最多,分享较少;对改革成本支付较少的权
贵集团却享受最多的改革成果。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权贵们都抢占一
切有利的先机:普通百姓子弟上山下乡的时候,他们的子弟参军;普通百姓子弟务工务
农的时候,他们的子弟被“推荐”上大学。第一波出国镀金的是他们,利用父兄的权力
地位下海经商成为亿万富翁的也是他们。
在文革中被打倒的官员复职以后,没有记住产生文革的教训,却牢记了对造反派的仇恨
。他们不怕当“还乡团”〔7〕,除了对造反派进行无休止的报复以外,搞起特权和腐
败来超过文革以前。不同的是,文革前整个社会贫困,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财富更多了,
特权和腐败有着更充裕的物质条件;文革前没有民间资本,改革以后有大老板,权力和
金钱可以互相交换;文革前没有市场经济,有了市场经济以后,权力可以控制市场、操
纵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哈耶克说:“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仍比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
致富的世界要好些。”〔8〕在当今中国,恰恰是得势的人致富。
“革命我有功,文革我有苦,改革我有权”,毛泽东静静地躺在水晶棺内,造反派被打
入了十八层地狱,官僚们志得意满,为所欲为。他们千方百计地阻止民主进程,有选择
地引入市场机制。三十年改革建立的体制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权力市
场经济”〔9〕,即权力控制市场、操纵市场。在权力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大小小的权
力中心像一个一个吸引力极强的黑洞,把社会财富吸引到与权力有亲密关系的社会集团
之中。权力市场经济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公平,有权的人和没有权的人之间太不公平。不
公平的社会不可能和谐。
官方文革史维护原来的意识形态,维护专制制度,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这就难免违背
文革的历史真相。研究文革史就是要跳出时代的局限、利益的局限和情感的影响,站在
人类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高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对文革真相的探究和反思,不仅仅是让后代知道那段痛史,而是为了弄清目前政治腐败
的原因和寻求摆脱社会危机的出路。这是因为,目前的官僚制度是文革前的官僚制度的
延续。但是,对文革的研究却受到了中共中央1981年那个决议的限制。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在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中关于文革的叙述是官方文革史的蓝本。这个决议根据1981年的政治需要和当时所
能允许的政治条件来叙述和评论建国以来的历史。说它是一部历史问题的决议,不如说
它是它是一部政治问题的决议。它是对当时面临政治问题的折衷和妥协。以折衷和妥协
的态度来写文革,当然不可能忠于事实、穷究事理。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
些‘左’倾错误论点,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
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10〕把毛泽东
1956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思想理论从毛泽东思想中切割出去,是为了保全“毛泽东思想”
,是为了挽救“信仰危机”。显然,只有保全了毛泽东思想,才保全了专制制度的灵魂
,才能保全官僚集团的利益。这种实用主义的切割是不能脬众的。
官修文革史还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
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1〕。这一论断又把“林彪、江青两个
反革命集团”从中国共产党中切割出去。这种切割是为了把文革的责任推给“林彪、江
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从而保全中国共产党,是为了挽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危机”
。如果真有这两个集团的话,他们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分,他们是在党内兴起、党内
消亡的,很难把他们从中国共产党切割出去。
官方文革史既保全了毛泽东思想,又保全了中国共产党,也就保全了整个官僚集团,保
全了官僚集团继续执政的合法性和他们的全部利益。
在官方文革史和受官方影响的写文革的书中,刘少奇像驯服的绵羊,任凭毛泽东摆布,
最后被毛送上绝路。事实上,作为革命家出身的、历经战争和多年党内斗争考验的刘少
奇和以他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从文革一开始对毛就有抵制,刘少奇还没有下台时有“二
月提纲”对姚文元文章的对抗;五一六通知出来后,又派工作组对抗。刘少奇被打倒以
后,有“二月逆流”和“二月镇反”对文革派的对抗,有邓小平为代表的一批人对文革
的对抗。其间,还有军事官僚集团更为强硬的抵抗。这一系列的对抗主要不是正义和非
正义的对抗,而是利益的对抗。在对抗中,以老百姓的牺牲为代价。把刘少奇写成驯服
的绵羊,是为了使官僚集团不承担文革的责任,掩盖了军政官僚们在文革中摧残群众的
恶行。美化周恩来、掩盖周恩来在文革中紧跟毛泽东的事实,也是出于这一目的。
在官方文革史说文革恶果是“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而造成的。这是为毛泽东开脱,也
是对历史的歪曲。其实,1973年8月才有“四人帮”,在这以前根本不存在“四人帮”
。〔12〕此时,老干部大多复职了。如果说有个“林彪集团”,这个集团也是在1969年
4月以后形成的,到1971年9月就不存在了。在这前后即使有林彪、江青两部分人,那他
们也是支持毛泽东进行文革的重要力量。江青说“我是毛主席的一条狗,让我咬谁就咬
谁”,江青和林彪被毛泽东利用,他们不可能利用毛泽东,他们只能利用毛泽东创造的
机会清除个别反对自己的人。所谓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反革命行为”大多是在毛泽
东的领导下推进文革的行为。所以,将官方文革史中的“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
集团”这个专用名词用“毛泽东”或“中共中央”置换更为接近历史事实。
由于已经否定文革,在记述文革的书刊中,党内的高级干部们都标榜自己如何抵制文革
、如何坚强不屈,完全掩盖了他们曾经追随毛泽东搞文革的事实,掩盖了他们曾经参与
迫害干部、镇压群众的事实,也掩盖了一部分官僚对受迫害的官僚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
石的事实。罗瑞卿跳楼自杀未遂的消息传到杭州政治局会议上,刘少奇说:“跳楼自杀
也要有讲究,应头朝下,他是脚先落地。”邓小平说:“罗长子跳了个冰棍”。叶剑英
诗兴大发,写下了“将军一跳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的诗句。在极
权制度的顶层,没有温暖,没有人情,没有道德。他们都费尽心机地揣磨最高的意图,
并千方百计地迎合。一旦他的同僚被最高抛出,他们不仅极力划清界限,还像一群恶狼
,迅速冲到被抛弃者身边,疯狂地撕咬他的尸体。这些文革中的真实情况,官方文革史
完全回避。
在官修文革史对干部受迫害的情况写得很多。实际上,在文革中受迫害的普通百姓比受
迫害的干部要多千倍,恐怖的“红八月”、工作组反右、1967年的“二月镇反”、“一
打三反”、清查“五一六”、“清理阶级队伍”和某些地区的集体屠杀等一系列的血腥
镇压,官修文革史不是轻描淡写就是极力歪曲。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文革最后的胜利者
是官僚集团,漠视百姓的苦难是很自然的。
写文革史是危险的。你提出任何一个理由充足的论点,都会有人提出理由充足的反驳;
你写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会有人批评你叙述的片面性。这是因为文革的当事人大都
健在,这些人在文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处境,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
体验。当事人的这些批评是很可贵的,它会使研究者不断逼近历史的真实。只有当代人
写当代史才可以获得这种可贵的资源,当然这也是当代人写当代史的难处。
文革是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它是多侧面历史的组合,是多层次斗争的叠加。多种力量
、多种角色在长达十年的时间维度和广N空间维度中反复角逐、多次变换。各种思想、
各个群体、各种利益集团之间,既有反反复复的斗争,又互相交织、相互纠结。某一时
段上的胜利者,在另一个时段上是失败者;某一个时段上的整人者,在另一个时段被人
整。整人的人挨过整,挨整的人也整过人。用“肯定”还是“否定”这个非白即黑的简
单思维,不可能记录和评述这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写文革历史不仅要跳出《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思想框架,也要跳出文
革经历者感情纠葛。不排除感情纠葛,就很难客观、冷静。没有客观就没有真实,没有
冷静就没有理智。不站在官方立场,也不站在文革亲历者的个人立场,那么,站在什么
样的立场呢?我同意丁东先生的看法:应该站在人类文明、政治文明的高度,用普世价
值观点来研究和反思文革。〔13〕当然这样做是不容易的,因为人们很难超越自身环境
的局限。
注释:
〔1〕王力雄也有这一看法,王:《中国从文革得到什么?》,2006年4月写于阿克苏、
北京
〔2〕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统计,在文革中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共230万人,占文化革命
前1200万干部的19.2%,虽未立案审查,但被错误批斗、关押的干部和受株连的人为数
更多。其中,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干部被立案审查的约占同级干部总数
的75%;有6万多名干部被迫害致死;集团性的冤假错案近两万件,涉及干部达几十万人
,大批好的官员也会受到残酷的迫害。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967页
〔3〕1968年7月28日,毛泽东接见北京造反派“五大领袖”的谈话。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49页
〔5〕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载《邓小平文选》(第
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3页。
〔6〕《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院校学生造反组织重要头头记录在案工作的意见
》(中组发〔1983〕6号,1983年4月23日)
〔7〕在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拉锯”的地方,共产党将地主的财产分给农民,共
产党的军队走了以后,对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地主称为“还乡团”。1975年10月,
贾启允出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行前邓小平要他放手“整顿”,“不要怕当还乡团”。
〔8〕弗·奥·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
102页
〔9〕吴敬琏先生把“权力市场经济”制度称为“权贵资本主义”。
〔10〕《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载《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
民出版社,1982年,第757页
〔1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
社,2011年,第752页
〔12〕王年一:《漫谈文革》,香港中大《二十一世纪》2006年10月版
〔13〕丁东:《文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三味书屋,2010-5-4 | h********g 发帖数: 27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