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发帖数: 15912 | 1 Tom Zhang slapped the bold faces of Purdue Univ. and his ex-boss.
well done!
新闻来源: 世界日报 于 2015-06-22
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Fellowship)得主、新罕布夏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张益唐(
Yitang Zhang),2013年以「十年磨一剑」的苦行僧精神,破解「孪生素数」这一困惑
了人类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引发国内外同行关注,张益唐也因此从一位藉藉无名的大
学讲师一步登天,跻身世界重量级数学家行列。
张益唐曾经一度怀才不遇,遭遇人生低谷,曾在餐馆打工、送外卖,在连锁快餐店
赛百味(Subway)做临时会计等,而后隐居在新罕布夏州大学任讲师14 年,一路走来,
跌跌撞撞,经历许多辛酸和白眼,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数学研究,多年的坚忍
不拔,终于一举成名天下知,荣誉接踵而来。
现在的张益唐,却希望做回平常人,一再感嘆「成名不如不成名」,表示自己不大
关心金钱和荣誉,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张益唐6月5日在目前任职的新罕布夏大学,接受本报专访,畅谈他如何破解千古数
学之谜的传奇人生。
记者问:什么是「孪生素数猜想」?你的论文为什么被誉为「破解了千古之谜」,
引起轰动?具体贡献在那一方面?
张益唐答:首先要说明,我做的并非是完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问题,只是部分解决
,但的确是重大突破,它的解决,对促进整个数论、数学方法及技巧上的发展,有很大
贡献。
「孪生素数」是无穷多个、每个间隔为2的素数对,孪生素数之间的间隔应该不会
超过一个常数,有很多数理家都做过这个东西,我证明的是7000万。
这个问题本身非常吸引人,素数谁都知道,而且这个猜想很早就有人观察了。在历
史上,至今没有定论,是谁最早观察和发现孪生素数的现象?现在能看到的文字纪录,
可追溯到1849年法国数学家阿尔方‧波利尼亚克所写的东西,这个题目的提出甚
至可能更早。
这个问题理论很简单,很多人都懂,但要证明却非常困难。也许这就是它吸引人的
地方。
重大突破 引发素数研究热潮
问:多少年没有进展的数学问题,在你证明出间隔「有限」之后,突然兴起研究热
潮,并大有进展。两年间,孪生素数的间隔数已缩小到246。这是因为他们受到你的启
发、用了你的方法吗?
答:确实如此。其实在我之前,有三个分别是美国、匈牙利、土耳其的数学家,他
们合作10多年,做到最后一步。也就是,在证明孪生素数是「有限间隔」这一步上就差
一点点,谁也跨不过去。
2008年,在美国西部的「美国数学研究所」,为此专门开了一个为期一周的研讨会
,把这方面的专家都请去,看大家能否突破这一步,但还是没有人突破。于是,大家都
悲观了。认为这个问题,用现在这个方法是不可能解决的。当时,我根本不知此事,也
不知道有人在做此问题。这是我做出来之后,才有人告诉我的。
之前,我只知三个数学家在做,也知道他们的方法,但我用了比较新的思维,花了
三年时间,终于取得突破。
问:「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审核和刊登投稿论文的平均时间是一
至两年。你是2013年4月17日,向该年刊投稿,没想到5月17日就得到回覆?
答:在普林斯顿大学访问研究时,该校数学家P. Sarnak告诉我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我投稿「数学」后,审稿人是罗格斯大学的H. Iwaniec教授。当他看到我的论文时
,第一个感觉是「不可能做出来!」但开始阅读后,就发现有些吸引点。然后他开始与
好友Sarnak通电邮。一个接一个的电邮,从「这篇论文有值得关注」、「这里面有个很
好想法」、「非常好的想法」、「这个证明有可能是对的」、「非常可能是对的!」一
个星期中,接二连三的电邮,评价一个比一个高,语气也愈来愈兴奋。
第二个星期,Iwaniec教授把所有的事都停了,根据我的思路,把此证明重做了一
遍。做出来后再与我的对比,觉得是对的。第三个星期,他就逐字逐句地阅读我的论文
,最后写出「找不到任何错误」的评论。就这样,三个星期,这篇论文就通过了。
因此,我要特别感谢Iwaniec教授。我的论文写得那么长和复杂,他真的花了功夫
去审查和证明,三个星期就向学刊做出强力推荐和会刊登的回覆。他一点都没有嫉贤妒
能,还兴奋得不得了。让我感触很深,真希望中国学术界的人都能像他这样「学术至上
」。
去年9月在普林斯顿大学见到他。我当面向他致谢,并表示在他开创的领域中学习
到很多,当时Iwaniec教授还笑著回答,「但是我没有成功」。
问:你为何对「孪生素数猜想」问题有兴趣和如此执著?其中是否遇过瓶颈?有没
有想过放弃?
答:凡是著名的数学问题,很多人都会有兴趣、想去做。一开始,我对此问题就有
「应该能做出来的」的感觉。虽然也看看别人怎么做,但这方面能查到的资料不多,可
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进展,我看的也只有那几篇文章。我做的过程中,没有遇到特别大
的挫折,思路逐步形成,主要都是靠想出来的。
看梅花鹿乘凉 萌生解题灵感
问:2012年夏天,你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音乐系终身教授齐雅格位于丹佛家中作客
时,突如其来萌生破解孪生素数猜想的灵感,能否描述一下当时情景?
答:齐家后院有两株树,那个夏天十分干热,梅花鹿经常一家大小来到树下乘凉,
十分可爱。那天下午,我想到院中看梅花鹿,但牠们没来,如果来的话,可能我也想不
出孪生素数猜想。
问:解题功力是个累积过程。即使不在那儿,可能也会在别处发生吧?
答:完全可能,时候到了,就发生了。
问:请谈谈你做学问的方法。研究题目是有计画、有时间设定,还是随机的?
答:应该说比较随机,不太可能有规定。主要是注意别人在做些什么,找出你觉得
有意思、又有希望做出来的东西。
问:有没有一些当初觉得「有希望」,但后来做不出来的题目?
答:是,也有些做到一个地步,不知该如何走下去,就停在那儿、要放一放。这些
问题,从数学上看,并非不可能解决,但现在却停在那儿,没有往前推进,或走得很慢
,要思考是否应该改一下方向。
问:你平常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思考数学的时间有多久?
答:我的工作就是思考。如果算思考的话,我一天工作十几小时。若说坐在桌前写
、看、打电脑,那不会太长。
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思考。我喜欢步行,天气好的时候,我可以一个人在外面走一
两个钟头。因为是早睡早起的人,特别喜欢在清早步行。我很容易进入思考状况,只要
完全进入,外界不会对我有干扰。再嘈杂,也没有关系。
问:开车时也思考吗?
答:我过去是开车的。开车时想问题虽然也没出过什么事,但后来每次开车前,总
要告诉自己「别去想了」,「开车时可不能走神」,结果弄得自己很不舒服,那干脆就
别开车了。不开车比开车过得更自在一些,少了很多束缚,也没有负担。六、七年了,
我在这儿(指新罕布夏)没有车,平常坐巴士到学校。因为便于思考,我喜欢坐车。
问: 论文发表后,你曾应邀在普林斯顿大学访问研究。谈谈在普林斯顿的时光,
是否常与其他大师交流、激盪?见过纳许(John Nesh)教授(刚刚车祸丧生的诺贝尔经济
学奖得主、数学家)吗?
答:我是应普大「高等研究所」之邀,以成员(member)身分驻校研究。本可以再留
半年,但今年夏天要到中国科学院讲学,因此仅待了半年。在普林斯顿半年,校方不但
提供极好的食宿、研究、生活环境,在许多学术活动中,可以了解现今数学界关注的问
题,也有少数几次与大师级数学家交流的机会,对开扩视野很有助益。可惜的是,虽然
多次路过纳许家,但没机会见到他,没想到发生车祸,真是遗憾。
母校不愉快回忆 不愿再提
问:你离开母校普度大学之后,有没有再回去过?
答:普度大学去年就发电邮,说要颁杰出校友奖给我,我没有回覆。今年又来函重
提此事,我还没决定要怎么回覆。
问:为什么没有决定?
答:我不太想回去。两年前,普度就请我回去做报告,我没去。那时,邀请我的单
位很多,我确实也忙不过来。
问:但即使不忙,是否也不愿回去?是因为勾起你的不愉快回忆吗?
答:我不想去。因为,不想勾起回忆。
问:可否谈谈在普度的遭遇?
答:我不想谈这个。要牵扯到另外一个人,还是不讲为好。
问:那么还会再去做当时博士论文的「雅比克猜想」吗?
答:我不会再有时间做那个题目。
问:也有不愿再勾起伤痛的因素?
答:有这样的因素。
快餐店打工经历 成了传奇
问:现在大家喜欢谈你毕业后,在肯塔基「赛百味」快餐店做会计、送外卖、做三
明治的经历,比对后来你的一举成名,增添了「传奇」味道。但事实上,那八年你怎么
过的?
答:其实还好,我能承受得住,也没有特别难过,也许我的性格就是这样。
问:你是北大的佼佼者,被校方推荐、拿奖学金出国攻博士,但毕业后没有推荐信
、论文不能发表。看到同侪安家立业、飞黄腾达,难道不觉得难过吗?
答:也许是个性吧,我还能经受这些挫折。别人觉得传奇,我不这么认为。只觉得
一切就是顺其自然。
问:那时你情绪低落,连家人也不联络,听说妹妹还上网寻人?
答:是有这么一回事。那时我刚到新罕布夏州,朋友把我的电邮给了妹妹,才重新
联络上了。
问:与家人失联,是否也有一点功名未就、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味道?
答:(苦笑)在赛百味的那段日子,是不太想跟家人联络。
问:不愿去追忆那段岁月吧?
答:是不太想。但我有个同学现在肯塔基大学(Lexington)任教。他邀请我去演讲
,我答应了。虽然原来的店主过世、易主了。那个地方,我倒乐意回去看看,也会看看
那时去查过资料的肯塔基大学图书馆。但普度,我是不愿再回去了。
问:在赛百味工作的五、六年,还在思考数学问题?
答:是的,事实上,刚到新罕布夏州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是在肯塔基打工时,工余
思考研究累积下来的成果。
问:因为学长唐朴祁建议、学弟葛力明推荐,14年前,你来到新罕布夏大学(UNH)
任讲师,可否谈谈UNH的岁月?
答:记不太清楚了,应该是从临时讲师,后升为正式讲师,每学期教两门课,六小
时,有办公室、福利,但没有研究经费。我教本科生的微积分,有时也教研究生课程。
也许是天性吧,我喜欢教书,按照课程规定,为学生授业解惑,觉得很有意思。学生对
我的评价也非常好。
问:现在UNH的头衔、待遇、职务、工作、地位,有什么变化?
答:论文发表后,院长和系主任每两周都来跟我谈一次,说要升我为正教授。我在
去年1月正式升为终身职教授,待遇福利比照正教授标准,有所提高。办公室未变,每
周授课时数降为4小时,研究经费需自己申请,虽然被告知简单写写即可拿到经费,但
我觉得搞纯数学,不需要申请研究经费,所以也没提。
在美国就这点好,大家彼此尊重、各做各的。我一向少与人接触,也少参与系上活
动,过去就是我「冷落」人家,所以现在也谈不上有什么改变。有些系上教授,像当时
进校时任系主任的K. Appel,一直都对我很敬重。
「成名不如不成名」 感受压力
问:你曾说「成名不如不成名」。成名真的不好吗?光环带来什么压力吗?
答:成名有它的好处,但带来的副作用太多了,时间不再属于你,是最大的问题。
干扰太多,要应付的事太多。因此谢绝的很多,许多电邮也无法回覆或作答。对于喜欢
安静的人来说,有了光环后,似乎很难保持这种状态。
虽没有学术上的压力,但出名后,大家把你的话视为「金玉之言」,提出各种问题
、要我提建议什么的,压力不小。其实我能讲什么呢?觉得自己已说得太多了,有些说
话一直在重覆,很没意思,但别人非要你说了才算。出名后,似乎方方面面都成了名家
,这就是压力。
问:你是个淡泊的人,对物质需求有近乎「洁癖」的简单,金钱真的不重要吗?
答:至少我没把它看得那么重要。自己要求不高,一般都还能过,也没有真正匮乏
的时候。
问:一路走来,不论在研究学问、生活工作上,有著急过、埋怨过、气馁过、动摇
过、恐惧过吗?如果有的话,是为什么?
答: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多少都会有。虽然不是非常强烈,但也曾著急过,自己还
能不能回到学术圈。
问:是什么力量使你坚持下来?
答:因为还是热爱科学,即使在很不理想的状态,我也没有动摇过,没想过离开数
学研究的道路,另谋生计。我对数学研究的热爱是全心全意的。
问: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你觉得什么性格让你有今天?
答:坚韧不拔,我能坚持下去。
问:这两年光环在身,相信你经历了很多,有什么印象深刻和难忘的事?
答:去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领罗夫肖克奖时。皇室公主来颁奖,还请了好几位名家
参加活动,当时的场景很令人感动。获奖人在典礼前被请到很古老、听说诺贝尔也曾待
过的楼下参加酒会。上来的时候,看到那些等候参加典礼的名家,个个穿得非常正式、
西装领带、胸前口袋塞著白手绢,国际学术界那些人都非常好。我的妻子也跟著我去风
光了一次。
问:什么时候,你知道命运改变了?
答:2013年5月9日。我在办公室收到「数学年刊」编辑部寄来审核评论。 说是论
文是正确的,强力推荐发表。而且给了非常高的评价。
当时觉得很欣慰。其实投出之前,我就肯定这个证明是对的,知道数学年刊肯定会
接受,而且评价会很好。但结果比我想像好得多,没有想到评论会那么好。
也就是那一天,学刊的编辑给我发了个电邮,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否愿意把
此消息告诉媒体;第二,此文是否能传寄给想看的人。两个问题,我都答了「yes」,
从那以后,铺天盖地的电邮和事情就来了。
后来,数学界的Simons Foundation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公布此消息和论文后,
Simons的网站都挤爆了。
问:这些都是你难忘的时刻?
答:应该说是吧。但是我这种性格,其实没有那么激动欢欣,这篇论文带来的轰动
确是出乎意料的。
问:除数学之外,听说你对文学、音乐、历史等方面也有兴趣 ?
答:是的。不工作时,我喜欢听音乐、看书,什么书都看;音乐主要是古典音乐。
最近还发现童年时听过的「红歌」也挺有意思。
问:请给学数学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答:如果真的热爱科学的话,不要轻易放弃。
问:从北大出来,在美国深造、教学,请谈谈中美教育的差异。
答:中美教育各有所长。美国中学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中国除了正规数学教育,还
有许多如奥数之类的东西,把孩子逼得太过分了,也许孩子成绩会好,但很可能丧失了
兴趣。有必要吗?这是我的疑惑,我也没有答案。
问:有人说,你的故事比纳许还要精彩。有人找你写传记、拍电影吗?
答:加州一家专作文献纪录影片的电影公司拍了一部名叫「大海捞针」(Counting
from Infinity)的一小时影片。2013年9月在柏克莱开拍,去年5月到普林斯顿、去年10
月分别在UNH和瑞典拍摄,断断续续拍了一年多,今年1月正式发表,现在网上发售。拍
电影挺麻烦的,还要假装是演员。
问:从藉藉无名的大学讲师,到跻身世界重量级数学家行列。现在「孪生素数」告
一段落,你未来动向如何?有什么计画?
答:简单来说,我还是会继续研究我的数学。至于将来会在什么地方,我也没想那
么多。到时看情况吧。我还是把做学问看得最重要,其他的我都不在意。
问:你说过,目前仍有很多思考的题目,也有些已部分解决,但要等到完全解决才
会发表。
答:其实就是三、四个,都是一些我认为有希望突破,但都是很难的问题。
问:现在对自己有什么的期许?
答:继续做学问,我相信自己还能做学问。
问:张益唐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沉吟片刻)…不要把张益唐看得太高了,张益唐事实上就是个很正常、很普通
的人。 |
a**********u 发帖数: 28450 | 2 我操,这个可够可以,直到啥叫赛白味否?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Tom Zhang slapped the bold faces of Purdue Univ. and his ex-boss. : well done! : 新闻来源: 世界日报 于 2015-06-22 : 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Fellowship)得主、新罕布夏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张益唐( : Yitang Zhang),2013年以「十年磨一剑」的苦行僧精神,破解「孪生素数」这一困惑 : 了人类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引发国内外同行关注,张益唐也因此从一位藉藉无名的大 : 学讲师一步登天,跻身世界重量级数学家行列。 : 张益唐曾经一度怀才不遇,遭遇人生低谷,曾在餐馆打工、送外卖,在连锁快餐店 : 赛百味(Subway)做临时会计等,而后隐居在新罕布夏州大学任讲师14 年,一路走来, : 跌跌撞撞,经历许多辛酸和白眼,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数学研究,多年的坚忍
|
H**********6 发帖数: 994 | 3 这都是两年前的旧闻了,采访应该是新的。
他最喜欢的诗是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基本写尽了老张的一生。 |
l*******1 发帖数: 16217 | |
t**x 发帖数: 20965 | 5 他是临时工吧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subway 应该找老张拍个广告
|
k*******r 发帖数: 16963 | 6 问个问题,汤姆张没推荐信,没paper,丫靠啥身份留在美国混?就是用OPT,subway送
外卖啥的也和数学博士没关系吧? |
A****0 发帖数: 1367 | 7 不用拍广告,直接给老张弄个 Subway Endowed Professor 得了。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subway 应该找老张拍个广告
|
d*b 发帖数: 21830 | 8 血卡,政屁,知道为什么跟民运走这么近么?估计那时候人拉过丫一把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问个问题,汤姆张没推荐信,没paper,丫靠啥身份留在美国混?就是用OPT,subway送 : 外卖啥的也和数学博士没关系吧?
|
s******r 发帖数: 2876 | 9 老张应该赶上血卡那一拨了吧。
问个问题,汤姆张没推荐信,没paper,丫靠啥身份留在美国混?就是用OPT,subway送
外卖啥的也和数学博士没关系吧?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问个问题,汤姆张没推荐信,没paper,丫靠啥身份留在美国混?就是用OPT,subway送 : 外卖啥的也和数学博士没关系吧?
|
s******s 发帖数: 3694 | 10 鳖共的座上宾施一公先生咋说? 上头怎么个指示?老张没有否认过自己的政治立场吧
? 做人做事比你大撒或三姓家奴好不少吧?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血卡,政屁,知道为什么跟民运走这么近么?估计那时候人拉过丫一把
|
k*******r 发帖数: 16963 | 11 搞半天,汤姆张也是吃六四人血馒头的啊,运气不错,有柴林乌尔开溜帮忙,否则汤姆
张只有回国送外卖了。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血卡,政屁,知道为什么跟民运走这么近么?估计那时候人拉过丫一把
|
k*******r 发帖数: 16963 | 12 11公不需要血卡也能留下来吧,汤姆张没六四血卡,没推荐信,没paper,立马得滚蛋
回国吧?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鳖共的座上宾施一公先生咋说? 上头怎么个指示?老张没有否认过自己的政治立场吧 : ? 做人做事比你大撒或三姓家奴好不少吧?
|
T****t 发帖数: 11162 | 13 赛百味收钱用的上数学。
:问个问题,汤姆张没推荐信,没paper,丫靠啥身份留在美国混?就是用OPT,subway
送外卖啥的也和数学博士没关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