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轉:[ 918,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了吗? (2015-09-18 09:08:03)]
相关主题
(转载)北洋大学、清华大学不能细说的历史吓一跳:比较共军和被宣传为“水旱蝗汤”的汤恩伯军队的征粮:
天津某高校副校长在被双规前几分钟逃脱现在美国养老目测喀什特警里面,维族同胞占一半左右
天津大学搬迁入北洋园新校区 与南开大学相邻zt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员、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谈中共的敌后抗战
天津大学 vs 南开大学梅毒粉丝孽畜们,看看你们正统台巴子学者怎么说共产党敌后抗战
西北工大现在说自己是top3应该没人反对把如何理解香港事件的表像与本质(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周国正撰文)
河北没有好大学,连河南都不如啊周国正:为什么我的学生竟然会这样?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元旦告全国军民同胞书驻港解放军就是驻港八旗军
求考证,历史的先声:一位浙江籍共产主义战士的发言ZZ尾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蒋介石话题: 学生话题: 粤方话题: 王老话题: 王季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n
发帖数: 17190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9419e0102vtzg.html
918,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了吗? (2015-09-18 09:08:03)
标签: 九一八 张学良 教授绝食 学生请愿 分类: 历史
一直以来,史学界、文艺宣传领域均认为,在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发出过
一分电报,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遇日军袭击,不许抵抗。因为是16日的电报,史称“铣
电”。中国史学界常说的“铣电”,一般指蒋介石1931年8月16日致张学良命令其对日
不抵抗的电文,据说其内容为:“北平。张副司令钧鉴。绝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
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中正。”
在918随后的几十年里,对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铣电存在的史实,史家是深信不疑的,
但是就是没有人看到过它的原件,甚至是照片,或者抄件;但是当时张学良部下、时任
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的洪钫,身在北大营的旅部参谋长赵镇藩,都言
之凿凿的说这个电报,谁还能有疑问呢?再者,身为最重要当时人的蒋介石张学良,谁
也没有对铣电的说法表示异议呀。所以,铣电的存在,尽管没有原件,但是也没人怀疑
,没有怀疑的理由啊。
然而半个世纪之后的九十年代,最重要当事人之一,身在美国的张学良,却发声了,又
言之凿凿的说没有这个铣电,不抵抗的命令是他张学良下达的,他不应该把不抵抗的责
任推给政府,种种。
于是喜欢歌颂老蒋抗日的人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兴奋,为老蒋辩诬,似乎老蒋沉冤百年
似的。
其实没必要争论,蒋介石的责任是推不掉的,而事情其实也很简单,撇开8月16日的铣
电,9月18日不是更能说明问题吗,9月18日,国家发生被侵略的战争,能不报告中央吗
?张学良能不报告你蒋介石吗? 你蒋介石又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呢?你敢说你下达了
抵抗的命令而张学良不执行吗?你没有下达抵抗的命令,你是什么意思?顾左右而言他
吗?你说不清楚的。
史实是,9月18日晚上10点,日军在沈阳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进攻的时候,张学良正在
北京的戏园子了,陪着英国公使蓝普森观看梅兰芳的《宇宙锋》,秘书将沈阳的急电送
到戏园子,张学良即赶回医院与沈阳的荣臻通电话,并立刻给南京军委会打电话,得到
的指示是“不能打,待报告国联处理”(注9)这个时候蒋介石在哪呢?在去江西剿共
的军舰上。看看,一个东三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一个中国军事最高长官,一个在戏园子
里看戏,一个在剿共的路上,谁也不关注虎视眈眈的小日本。张学良当然得给蒋介石打
电报,可以肯定的说,得到的一定是“不准抵抗”,不然,会是什么指示呢?
九一八事变,国人都太过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我们就不多赘述了,说一遍,心痛一遍。
那蒋介石是个什么态度呢?国民政府在干什么呢?
国民党政府内斗
当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国民党人吴铁城、李石曾、张继三人立即联名用“特
急”电报致电粤方汪精卫、孙科、古应芬等人,请“接受调停”。20日,南京国民党中
央也致电粤方表示:“本党同志,必须抛弃其一切意见”,“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面对迫在眉睫的外侮和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团结对外的呼声,粤方不得不暂停军事行动,
公开通电表示赞同“和平统一”,但同时提出和平统一解决时局的三个条件:(1)蒋
介石下野;(2)取消广东国民政府;(3)由统一会议产生统一政府。
矛头直指蒋介石。
阎锡山、冯玉祥等人得知粤方的态度后,立即复电粤方表示:“公等致蒋马电钦佩万分
,北方袍泽一致照此进行,必期达到目的而后止。”站在广州政府一方。
9月21日下午,在剿共途中的蒋介石自南昌返回南京,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
略。会议决定: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及剿共计划,悉予停缓;政治方
面推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三人赴广东,呼吁统一团结,抵御外侮。蒋介石并表示:
“如粤方必欲以渠下野为条件者,渠亦甚愿承受,如愿共同合作而充实政府者,渠亦均
可照办。”
同时,针对粤方提出的三个条件,蒋介石同陈铭枢等人当面制订解决粤局的三项原则如
下:(1)如粤中能负全责,则在中央同人尽可退让,一切请在粤同志整个的迁来首都
,改组政府。至中正个人下野更无问题,只要粤中能确实负责,前来接代,则中正即可
通电下野。(2)如粤中不能负责,则应归中央负责主持,而广东政府自当取消,粤方
同志即应齐集首都,共赴国难。(3)如要各方合作,则中正更为欢迎,但必须来沪面
商,方是开诚相见,同舟共济之道。
9月28日,蔡元培、张继、陈铭枢和粤方代表汪精卫、孙科、李文范等人同期抵达香港
,双方展开先期谈判。
虽然蒋介石嘴上说“个人下野更无问题”,而内心深处是决不肯轻易放弃权力的。
粤方的态度虽然看上去很坚决,但是粤方内部其实也是相当复杂的:一些元老派坚持要
蒋介石下野;被软禁在南京的胡汉民当然更是坚持要蒋介石下野:汪津卫是想借着这个
机会东山再起;孙科在政治上历来摇摆不定;陈济棠等地方实力派更是各有各的打算。
蒋介石还是比他们棋高一着,对方的软肋他是一清二楚。
9月30日双方代表从香港谈到广州,又从广州谈到上海,勾心斗角,争权夺势。可以说
双方谁也没有真心的把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导致舆论对国民党两派大加指责。
10月12日,蒋介石放了胡汉民。不放也实在是说不过去了,那边日寇已经占领沈阳,正
在向东三省进军,南京政府扣押胡汉民导致的宁粤冲突还在进行,对外不抵抗,对内玩
命内斗,那就太不像话了,于是老蒋把老胡给放了,老胡肯定是不领情的。
10月22日,蒋介石乘飞机到沪,下午,蒋介石等人一同前往孙科寓所和粤方代表会晤。
彼此握手,互道问候后,旋即正式举行会谈。此次蒋、汪、胡三人的会谈,是五年来仅
有的一次会面,也是他们三人毕生中的最后一次。会谈结束后,蒋借口京中有事,当日
返回南京。蒋介石虽然在公开场合口口声声说“凡胡、汪两先生同意之事,我无不同意
照行”,但内心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尤其对胡汉民痛恨不已。
蒋介石走了以后,双方代表继续和谈,然后通过的了一项《中央政制改革案》,但这个
文件引起蒋介石的极度不满。对此11月2日,蒋介石在南京国府的一个纪念活动上,以
《对中央与粤方代表在上海会谈之希望》为题,发表演讲,对粤方猛烈指责,他的演讲
词经上海报纸披露后,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双方隔空对骂,和谈至此似乎已陷入僵局。
但国内整个的局势不允许这种对峙进一步演变成破裂。此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内忧外侮。日本军阀毒焰弥漫,侵略者的铁蹄已由辽宁踏入吉林、黑龙江;长江流域又
逢百年不遇的水灾。为此,全国各界民众强烈要求宁粤双方停止政争,团结御侮。
这时,上海和会接到了一封天津的来电,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发生了一件教授绝食事件。
918的耻辱,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一片奋起抗日之声,驻防山西曲沃的29军,
于“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9月20日),宋哲元与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庞炳
勋、吕秀文、沈克、马法武等七名将领联衔率二十九军全体将领通电全国,呼吁四亿同
胞,奋起抗战,誓血国耻。电文说:“日本藐视万国公法,突然袭取我沈阳,占据各机
关搜捕官吏,残杀商民,阻断交通自由行动,”“此种强暴行为,殊堪发指,”“蔑视
我国权,污辱我民族,”“是可忍孰不可忍!”“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谨率所
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此耻。凡我爱国袍泽,并请捐
除己见,共赴国难。至于党国先进,四亿同胞,应速投袂奋起,敌忾同仇。国家存亡,
民族生死在此一举。挥泪陈词,伏维垂察!”(注10)表达出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作
为一股强劲的军事力量逐步显现出威力来。
而918事变在教育界中反应更为激烈。学生们纷纷要求抗日,提出抵制日货、要求发枪
军训、组织义勇军等等。天津北洋大学(当时叫北洋工学院)师生更是义愤填膺,而北
洋大学师生的举动更是震动全国。在国民党内部内斗不止的情况下,北洋大学的师生掀
起了一波促使全民抗日的信高潮。
1931年9月20日,北洋大学学生即组织抗日救国会,这个救国会是当时华北学生中的第
一个抗日团体组织。代理院长王季绪对学生爱国行动十分支持。据当时《大公报》载:
“东北事变发生后,北洋大学师生即努力于抗日救国运动。代理院长王季绪尤为热烈。
常以其学者之多年经验,指导及匡正学生举动,学生亦颇信之”。
10月31日,北洋大学的学生发起了检查日货的运动,河北省教育厅与天津市教育局派人
来校阻止,学生与官员发生冲突。一方是情绪激动的学生,一方是冷静的的行政人员,
一场风波在所难免。情绪激动的学生打伤了行政人员。
怎么办?作为院长的王季绪怎么办呢?是与学生站在一起痛打政府官员呢?还是帮助政
府官员压抑学生的抗日诉求呢?王院长选择了一个既表明态度又保护学生,而自己身体
受损的办法,绝食,以支持学生的抗日诉求。
11月1日北洋工学院院长王季绪开始绝食,他事先写有绝命诗(未完)以及致和会的通
电,和会,就是在上海召开的,国民党内部南京蒋介石派系和广大胡汉民汪精卫派系的
谈判的会议。王院长的通电就是一个主题,要求团结抗日。
王季绪,字砚庐,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1882年10月生。曾留学日本京都第三高等
理工大学预科,1908年入英国剑桥大学工程专科(机械及土木),1912年毕业,获得学
士学位。可以说是中国工程界的第一代前辈。归国后执教于北京大学等校。1931年时任
北洋工学院教授、教务长、机械系主任。由于院长蔡远泽因回浙江原籍奔丧,由王季绪
代理院长。
王季绪平日生活俭朴,俭朴到什么程度呢?他像样的外衣,只有两件蓝布长衫。这让今
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王季绪喜欢钻研学术,与学生相处有如父子,深受学生爱戴。
王季绪开始绝食的这一日,也就是他致电上海和谈会议的日子,正好是一个星期日,北
洋教职员及学生没有人知道。但是,王老的义举是怎么传出来的呢?其实也很简单,这
样的壮举是不用刻意宣扬的,是一定感动到所有知道的人的。王老给国民党和会的电文
,感动了电报局的人,电报局的人把电文抄写出来,互相传送,互相鼓励,然后就传到
了北洋大学事务部主任孙景山的手中,孙主任大为惊讶并大尉感动,随即,消息传遍了
北洋大学的校园,传遍津城,进而传遍全国。
第二天也就是11月2日,北洋大学学生在大礼堂集会,是一个918的纪念周活动。王季绪
出现在学生面前,此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王老的壮举,但尚未得到证实,随即学生们向
王老求证,得到王老的证实,学生们群情激动。面对这些孩子们,王老走上讲台,支撑
着虚弱的身子,做了一个剪短的讲演,他说:救国要靠实业、靠工业,但是,救国的最
低限度是为了保全领土,领土不保,工业何存。我既要救国,又要保护我的学生们,我
只能如此。希望你们替我保守秘密,不要阻止我绝食,也不要声援我。
学生们听到这里,整个礼堂哭声一片。此时在场所有人情绪均不能控制,而王老因为已
经两天没有进食,二夜没有睡觉,身体虚弱,一下子昏厥过去。校医卓景榕大夫赶紧上
前诊治,井初步诊断,王老的身体情况是有危险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无法平复激动的心情,学生代表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对策,并且
很快形成了一系列决议:第一,组织部分学生分批轮流看护王老;第二,促使王老进食
。学生们知道,他们无比爱戴的王季绪院长是个倔强的老头,简单的劝说是不足以让王
老恢复进食的,怎么办?只有组织部分学生与王老一起绝食,才有可能让王老进食,因
为王老视学生如孩子。第三,全体学生到河北省政府门前请愿,要求政府抗日。
北洋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也因之更加高涨。11月3日,北洋全体学生来到河北省政府请
愿,要求抗日。金钢桥见证了北洋大学的学子的抗日爱国壮举。
王季绪和北洋学子的壮举,在当时抗日爱国运动中造成巨大影响,天津和全国各大报纸
都发表了消息或社论,各界爱国人士纷纷致函致电,表示支持王院长和北洋师生的爱国
行动。蔡远泽、李石曾、陈立夫、教育部长李书华、和谈代表蔡元培等及各地北洋校友
会、天津各校都来电劝慰。王老之友马微明且有血书劝其进食。
而王老此时已然在绝食中,但是这时已经不是王老一人在绝食,是有北洋大学的学生们
陪着王老一起绝食。王老体力实在不支,加上心痛学生,在学生们的一再劝说之下,稍
许进食。并于4日下午入北洋医院医治。(至18日病愈出院)
不久,天津学生组织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北洋工学院、法商学院、南开大学等院校学生
分别负责该会的总务、宣传、文书等工作。北洋学生自治会,根据同学要求,召开全校师
生大会,通过了赴南京请愿的决议。
11月7日早晨,北洋大学的同学们在操场上集合出发。参加南下的学生共有350余人,占
当时全校学生490余人的70%以上,临行前,朝鲜籍教授金仲文向学生哭诉亡国之痛,
但是他出于爱护学生,认为请愿不会有结果,劝同学不要去请愿。但没有说服大家。在
这种情况下,金教授决定随同学们共赴南京,更激起学生的同仇敌忾。请愿的队伍直奔
天津北站,并很快登上了去浦口的火车。这是因为得到了当时任北洋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主任、兼任天津北宁铁路局副局长张润田教授的热心帮助,(后来,张教授因爱国抗日
被日军逮捕,光荣殉国)。
南下的队伍一路上几度受到国民党地方当局的阻挠,经过许多斗争,终于到达浦口。当
时国民党交通部部长曾养甫,以北洋老同学的身份,出面劝说同学返校“安心读书”。
但同学们不为所动,坚持过江去南京,要蒋介石亲自接见,答复抗日救国的要求!到了
南京,学生们住在“中央大学”体育馆地板上。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来看望学生,
恰巧的是,陈立夫是北洋大学的毕业生,学采矿的,这一次可谓是他乡遇故人了,于是
在他的周旋之下,蒋介石被迫在南京市国民党部礼堂接见了全体学生,并讲话。他在所
谓“训话”中说什么“国家大事政府自有办法,不要同学们管”,要大家回校读书。蒋
介石在讲话时,台后有持枪卫士,给北洋的学生们印象不佳,蒋介石口齿不清,话很难
懂。但是不管怎么说,北洋大学的请愿学生毕竟见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向蒋介石表达
了抗日救国的诉求。北洋大学的学生们在南京住了一星期才回到天津。
之后,北平的大学生也仿照北洋学生的举动南下南京,并且请愿示威,进而与军警发生
冲突,据报载有学生“失足落水”。
王季绪的绝食,北洋大学师生南下进京请愿,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运动的高
潮,这样的运动,这样的形势,给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给胡汉民、汪精卫的广州政府都
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在和平谈判中不能破裂,因为哪一方要是退出谈判,就要背负着破
坏团结抗日的舆论压力,所以只能互相妥协,直到最终和谈成功,避免了内战,使国家
能够在一个政府的领导下,一致面对那错综复杂的内忧外患。可以说王季绪的绝食和北
洋学子的南下,都对抗日救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注11)
北洋工学院院长王季绪致电蒋、汪、胡三人表示:“和会一日不成,本人一日不食。”
社会舆论对宁粤双方都有所非难,上海《时事新报》曾为此发表社评,予以批评。甚至
连同蒋介石关系十分亲密的黄郛都对宁粤双方表示不满。他在10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
“际此外患当前,所谓党国要人斤斤于此,真是可恥。”他还针对“党国要人专议对内
条件,置国家重大外交于不顾”而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三个“疑惑”,其中一条谓:“
对内会议成则于国家时局裨补如何?不成则影响遗害如何?”交由邹韬奋主编、当时社
会影响极大的《生活》周刊刊载,借征求舆论意见为由向双方施压。而一向不公开参与
国民党内部斗争的上海银行界因和议迟迟无结果,也于11月初公开发表强硬宣言,要求
双方:“牺牲党见,忠于国家”,并警告道:“此次和议若不成,统一再绝望,则嗣后
社会之经济能力,决不能应政府之政治需要,实属毫无疑义,无论何人当局,想均无以
善其后也。”
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尽管宁粤歧见难以沟通,但任何一方都不敢承担和谈破裂的责任
。蒋介石被迫派陈铭枢赴沪向粤方解释误会,表示自己的演说,“系一时之意气,不足
介意”。于是,宁粤代表又重回到谈判桌前,双方暂时将《中央政制改革案》搁置一旁
,重点集中在如何召开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主题上,希望以此表明党内统一

11月4日,上海和谈会议重新开始, 11月7日,在双方代表第七次会议上,最终因“南
京中央主张第一办法,广州中央主张第三办法,乃拟定采用第二办法”达成协议。
至此,长达数月之久的宁粤对峙局面,经过这样的一波三折,终于达成了和平统一的初
步协议。表面上,蒋介石暂时取得了胜利,他没有履约通电下野,是由于粤方内部的矛
盾,在和谈中对蒋介石作出了过多让步。蒋介石则充分利用粤方的分裂,以退为进,经
过短短一个月的下野后,很快复出,拉汪压胡,建立起蒋汪合作的新局面,以取代原来
的蒋胡合作。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迫使粤方被迫接受政治解决宁粤对峙。上海和谈和的最大成果,就
是以召开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形式来结束党内政争。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
的权力之争并没有彻底了断,只是暂时结束了原本四分五裂的状态,特别是在国民党最
高领导层内部(尤其是蒋、胡、汪三方面)经历了一番新的分化和重组:从蒋、胡合作
抗汪,到一度胡、汪合作反蒋,再到蒋、汪联手排胡。但不管哪一种组合,主导权始终
掌握在蒋介石手中,另一方只是陪衬而已。伴随着国民党内各派势力的相互妥协,此后
党内再难形成各派联合一致的反蒋基础,国民党基本形成了以蒋介石为主导、各派联合
统治的局面。
蒋介石危机公关玩的好,国破山河危,他老蒋稳坐大位,抵抗的事,再说吧。
(节选自《与狼共舞——1928-1937华北抗日十年史话》作者:周醉天、井振武、万鲁
建,团结出版社出版之中,书名为暂定名,该书广播版已于2015年6月29日-9月3日在天
津滨海广播《城市记忆》FM87.8连续播讲)
p***n
发帖数: 17190
2
[蒋介石危机公关玩的好,国破山河危,他老蒋稳坐大位,抵抗的事,再说吧]
原來前人早就用上了
真是... 啊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9419e0102vtzg.html
: 918,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了吗? (2015-09-18 09:08:03)
: 标签: 九一八 张学良 教授绝食 学生请愿 分类: 历史
: 一直以来,史学界、文艺宣传领域均认为,在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发出过
: 一分电报,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遇日军袭击,不许抵抗。因为是16日的电报,史称“铣
: 电”。中国史学界常说的“铣电”,一般指蒋介石1931年8月16日致张学良命令其对日
: 不抵抗的电文,据说其内容为:“北平。张副司令钧鉴。绝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
: 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 中正。”
: 在918随后的几十年里,对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铣电存在的史实,史家是深信不疑的,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尾随?西北工大现在说自己是top3应该没人反对把
乘着三俗的东风看个几个老郭的相声河北没有好大学,连河南都不如啊
土共有意抹杀后来在国共内战里的对手的抗战战绩吗?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元旦告全国军民同胞书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求考证,历史的先声:一位浙江籍共产主义战士的发言ZZ
(转载)北洋大学、清华大学不能细说的历史吓一跳:比较共军和被宣传为“水旱蝗汤”的汤恩伯军队的征粮:
天津某高校副校长在被双规前几分钟逃脱现在美国养老目测喀什特警里面,维族同胞占一半左右
天津大学搬迁入北洋园新校区 与南开大学相邻zt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员、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谈中共的敌后抗战
天津大学 vs 南开大学梅毒粉丝孽畜们,看看你们正统台巴子学者怎么说共产党敌后抗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蒋介石话题: 学生话题: 粤方话题: 王老话题: 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