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主题
汉族的绝对优势人口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ZT)专制独裁者毛泽东的个人悲剧与整个中国的悲剧
雾霾和冷空气过后的天男人喜欢丝袜的原因
一首歌纯粹的缅怀牺牲的学生们争论的症结在于
人种优劣李约瑟难题怎么答(转载)
自由的目的考试成绩好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转载)
魔王:移民后,为什么一定要融入洋人圈?苏小玲:中美关系转向,中国何以自决?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文物,不属于现代文明关于中国水利建设的一点看法
[转] 易中天: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时刻 (转载)迁都漯河市和汝南县更有利于中国快速均衡发展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性话题: 中国话题: 文化话题: 文明话题: 经济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u***************r
发帖数: 11227
1
发信人: qwjfbksd(芬芬), 信区: Military
标题: 为什么说东北就是中国的小苏联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Sep 28 09:38:53 2017,GMT)
之所以说东北就是中国的小苏联,因为东北经济衰落的原因与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是一
样的,都是文化原因。
同样实行了共产主义,为什么中国可以通过改革开放,而顺利转型,并且实现经济
的迅速崛起,而苏联却陷入崩溃,后来的俄罗斯也被美国人洗脑和忽悠,愚蠢地接受所
谓的“休克疗法”,实行极端的私有化,导致社会陷入极度的混乱,而且经济也是一蹶
不振,半死不活?
很多人将这一切归因于领导人能力的差异,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太愚蠢,邓小
平太伟大。领导人的决策的确很重要,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什么决定了中苏领导人
的思维和决策差异。换句话说,是领导决定了局势,但是又是什么决定了领导?真正重
要的不是作为决定者的领导人,而是领导人的决定者。这就是是文化。中苏领导人思维
和决策差异的根源,在两国的文化所存在根本差异。正是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苏未
来判若云泥的命运。
邓小平有一句名言,叫“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邓小平及中共实施改革开放的思
路和思维模式。这句话所强调的是,在存在严重不确定性情况下,也要大胆前行,坚定
信心。只有一个朦胧方向,具体目标是不确定的,将遭遇的处境是不确定的,方法也是
不确定的。但即便这然,还依然要自信,依然果断前行。
很多人将之归功于邓小平个人贡献,说成是邓小平理论。毫无疑问,邓小平本人的
确有这种思想,同时这种思想也得到了当时中共高层的集体拥护,乃至成了全国的共识
。但是,不能说是邓小平发明了这种思想,只能说他是这种思想的优秀的理解者和践行
者。因为这种思想在中国非常非常古老,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精华部分。因
此,邓小平实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继承者、诠释者和践行者。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提不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即便突发奇想提
出了,在俄罗斯又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和接受,又有几个人有勇气跟随和践行?任何所谓
的思想的出现,尤其是这种思想又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么它一定拥有特定的文化
基础。支撑“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正是中国独特而悠久的文化,而苏联缺乏这样的
历史和文化。

中国文化是心性文化,中国文明是心性文明,心性是中国传统所关注的核心。所谓
的心性文化,就是倡导和维护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的文化。
何谓心性的独立和自由?就是认为人是一个心性主体,而人的心性则是绝对独立和
绝对自由的,认为心性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具备绝对独立和绝对自由的主体性地位的东
西。
心性的独立和自由是绝对的,是说心性的独立和自由不受任何心性之外的外在条件
的影响。
孔子和孟子均对心性的绝对独立和自由做出过解释。孔子说,“三军可夺其帅也,
匹夫不可夺其志”。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孟这里都
是在谈论志,即意志,属于人的心性的核心功能之一。同时,两位圣人又是都在强调意
志的绝对独立性和自由性,他们列举了种种外部条件来说明这一点。
“三军”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三军之统帅也是有可能被打倒的,因为他的存
在是有外部条件的,是依赖于“三军”的存在。但是,无论一个人多么羸弱,他的意志
却是不可改变的,是绝对独立和自由的,因为它不依赖任何的外在条件。外部的力量至
多可以结束他的生命,但这丝毫改变不了他的意志。也就是说,人的意志的力量远远强
过“三军”,是无条件的强,只要当事人自己不想改变,就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能够迫
使它改变。
孟子又再具体一步,他举了“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具体的场景。他
的意思当然是不局限于这三种,只是用它们来代表一切情况,一切条件。无论是在富贵
诱惑的情况下,在贫贱屈辱的情况下,还是在武力胁迫的情况下,总之在任何情况下,
人都应该也都能够做到意志的坚定,不随外境而变化而变化,做到“不动心”。
但是,最为精妙、微妙的是,心性文化不仅强调心性的坚定性、不变性,更重要的
是,又强调心性的灵活性、权变性。坚定性、不变性是原则上的,但是在行动上,在实
践中,心性则是灵活多变的。最能体现心性独立和自由的,不是对原则的机械固守,恰
恰是对原因的灵活多变地执行。在原则要拒斥外境,与之保持距离,但在具体行动时,
要积极接纳外境,与之紧密联系。
孔孟二人也均对此进行了说明,就体现在他们对“权”的重视上。孔子说,“可与
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孟子说,“执中无权
,尤执一也”。
“共学”就是一起学习,“适道”就是得道,“立”就是行道,“权”就是与实际
情况相结合,将道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孔子最重视的就是“权”,即通过对外境进行
积极的思考和判断,在思考和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行动选择,将道落地。
儒家所讲的“中”是动词,动态的,目前河南方言“中不中”依然保留着这层意义
。“中”的核心意思是判断,判断合不合理,合不合道。“执中”的意思做事都要讲“
中”,都要积极地思考和判断,要求每一个行动选择都是中的,都是合理合道的。显然
,在孟子时代已经有人将“执中”解读成机械地固守外在原则了,而抛弃了其精华:积
极地思考和判断。孟子正是强调这一点,指出,“执中”的核心在“权”,即权衡、判
断和选择,离开可这一点,就会沦落为“执一”,即教条化,去机械地固守教条。
所以,在儒家思想,“中”和“权”基本上是同义词,都是在积极思考判断的基础
上进行合理的选择。只是“中”字更强调选择的合理性,而“权”字更强调选择之前的
思考和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孔子所说的“道”,以及我们现在所说心性所坚守的“原则”,都
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当进行判断和选择时,其所参照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条文,而
是自己的内心。因此,合理不合理的结果不是由外在的权威来做出,而是靠自己的内心
感受,靠的扪心自问,就是孔子所说的“心安”。“心安”和“理得”是等价的,心安
了就是得理的合理的,得理的合理的也一定会让人心安的。
孟子强调“义内”也是这个意思。“义内”是说判断你行为合不合理的标准是内在
于自己的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当判断合不合理时,只需面向内心,拼接内心的感受
,而无需求助于外部权威。或者说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权威,舍此之外,再无权威。
因此,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绝对的自信,
一个人只需相信自己的内心,或者说,一个人的信心只需建立在自己的内心的基础之上
。从而,儒家文化也反对建立和追求任何外在的目标,人生的意义仅仅在于扩充自己的
心性,顺应自己的心性。换句话,心性文化认为目标也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个了解之后,回过头再来看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
首先,需要明白邓小平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是目标的迷失。在当时的主流理论界看来,其实现在依然如此,一个国家只有两条路
可以选择,要么走共产主义道路,要么走资本主义道理。而当时的情况是,资本主义绝
不可能走,而共产主义我们走了却走不通。
实际上,“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真正表达出当时中国的迷茫和尴尬的处境,更准
确地应该是“摸着石头蹚水”,而且是漫无边际的水。当说“摸着石头过河时”,眼前
是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彼岸的,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其实即便现在的中国也没有。
当时中国已经实施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已经是“此案”了,已经是事实了,而且
是带来惨痛教训的事实,是当时需要摆脱的“此案”。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还是
从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中国都不可能接受资本主义,都不可能以资本主义
为目标,为彼岸。同时,中国又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也不可能从历
史中选择目标和彼岸。
此时,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起作用了。我们的心性传统本来就不认为存在外在的权威
外在的目标。人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外在的权威和外在的目标之上,而是根植于自己的内
心之中。“君子时中”,外境是永远变化的,人需要时时刻刻对外境进行积极思考和判
断,基于这种思考和判断进行合理正确的选择。
当时,中国最大的实际问题是什么?不是什么路线的问题,而是国家和民众太穷的
问题。官方表述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通落后的社会增长之间的矛盾。邓
小平本人更直白的说法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基于这种谨慎的思考和判断,最后所
作出的合理选择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后来更通俗
化的版本“闷声发大财”。这就是“权”,这就是“执中”。后来所提的“与时俱进”
就是“时中”。
而苏联,作为一个基督教东正教文化区,是缺乏中国的心性文化的,是不懂心性独
立和心性自由的。事实上,不仅苏联不懂,信奉天主教的西欧美国也不懂,信奉伊斯兰
教的中东更不懂。总之,中国之外的所谓文明都不懂。但是,西欧,包括后来的美国有
些特别。

在西欧出现了所谓的近代化、现代化的问题,并最终形成了所谓的现代文明。现代
文明的核心在,反对基督教,倡导“以人为本”,倡导个人的自由。真正的个人唯有心
性自由,因为唯有心性层面的自由是绝对的,不受任何外在条件制约的。因此,西欧的
近现代化也是从心性始,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整体性的心性,而只是关注到心性的局
部,譬如理性、情感、意志等等,盲人摸象似的把这些局部当成人的本质,当成真理。
摸到理性的,成了大陆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摸到情感感觉的,成了英国经验
主义,代表人物是培根;摸到意志的,成了权力意志主义,尼采是代表。
就像那群摸象的瞎子一样,大陆理性主义者们与英国经验主义者们吵的不可开交,
都认为自己摸到了真象。最后康德来了一个大折中,于是他成了最伟大的欧洲近代哲学
家,也成了所谓的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康德最著名的名言就是“使用你的理性”。他
的意思是应该抛弃宗教的桎梏,学会自己去思考、判断和选择。其实这就有点类似儒家
所讲的“权”、“执中”,有点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的味道,只是远未达到孔孟的水平
,远未达到真正的心性独立和自由的程度。
因为康德还坚持外在的绝对真理的存在,他也无法彻底推翻上帝,而不得不承认上
帝的存在。也因此,黑格尔滑入对绝对真理的崇拜,他起的名字叫“绝对精神”,其实
无论康德的先验真理,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本质上和上帝一样的虚构的形
而上实体,都是没有脱离宗教和神学的范畴。
即便受黑格尔的激发,在黑格尔之后所出现的反黑格尔的,即反形而上的,唯物主
义的思想,包括科学和正式的资本主义,也并没有彻底摆脱形而上思维,即没有摆脱宗
教和神学思维。科学的中心象昔日的哲学和神学一样,依然是形而上的外在真理,尽管
在如何探索真理上,已经加入了经验的成分。科学依然属于神学的范畴,现代文明也依
然属于宗教的范畴。或者说,科学是一种神学新形态,现代文明是一个宗教新形态。
总之,所谓的西欧近现代哲学,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心性学的劣质模仿。西欧所谓
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心性化、中国化。但是由于其心性化是不彻底的,导致最终所形
成的现代文明实质上是一种半心性半宗教文明,即有新引入的中国心性独立的成分,同
时还保存在基督教残余。
事实上,再深入分析,基督教并非西欧的传统,学习基督教才是西欧的传统。西欧
社会的成型是从9世纪左右开始的,即北欧的维京人向南入侵英法时才开始,也正是从
那个时候,这些南下的北欧人,以及东边的德国人才开始接受基督教。因此,西欧的中
世纪并非如主流知识所解读的那样,是一个以基督教时代,一个以基督教为传统的时代
,而是一个逐渐学习基督教,逐渐接受基督教教化的时代。
最终,到15、16世纪因受中国心性学的影响,西欧人又开始反对和抛弃基督教说明
,基督教对西欧的教化最终是失败的,西欧人对基督教的虔诚性是很低的,远远低于中
东对伊斯兰的虔诚。
基督教对西欧教化的失败,实际上包含两个重要结果。一是,西欧人很容易接受中
国的心性学,接受中国的心性独立和自由的理念。实际上,早期西欧人关于中国的知识
是通过阿拉伯这个中介学习的。和中国文化直接接触的是阿拉伯人,尤其是他们直接统
治了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国家。这些国家原本是大唐的附庸国,在文化上是半个中国人。
其中就包括所谓的阿拉伯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阿威森那,此人的故乡就是现在的乌兹别
克斯坦,阿拉伯到来之前,附庸大唐。所以阿威森那更准确的身份是大唐附庸国民,直
接受到了中国心性文化的熏陶,而不是什么阿拉伯人。
但是,中亚属于阿拉伯世界的边缘,中亚所带去的中国思想尽管激起了一时的兴起
,在8、10世纪掀起了一股所谓的阿拉伯哲学热潮,并且将中国的思想融入对希腊哲学
,尤其是亚里斯多德著作的注解之中。中国心性思想正是通过阿拉伯注解的希腊哲学传
入西欧的。但是,宗教虔诚度更高的阿拉伯世界,最终并没有接纳中国心性学。反而是
宗教虔诚度更低的西欧人接受了,但却误以为是希腊思想。
西欧宗教虔诚低的另一个结果是,依然保持了草原游牧时期所形成野蛮性、侵略性
。同时,现代化的西欧决定抛弃基督教后,其野蛮性因缺乏制约,反而更加凶猛的爆发
出来。这就是现代化的欧洲对世界的侵略、掠夺和瓜分。西欧人的前身是东欧中亚草原
的游牧人,大约公元前4000年开始,这些学会骑马和使用金属兵器的野蛮残暴的游牧开
始以500年左右为周期地向西向南和东侵略扩张。向西进入古埃及和古两河,向南则进
入欧洲和印度,向东则进入中国。由于欧洲和印度没有发达的文明,所以,就形成了以
这些入侵为主导的印欧文明。
以中国的视角看,这些凶猛的游牧是来自北方草原。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给中国带
来痛苦和威胁侵略者总是来自北方大漠的游牧人。直至1840年,中国开始遭遇来自海上
的西欧人的威胁。实质上,西欧人也北方草原游牧的后裔。
因此,所谓的西欧现代文明,实质上包含三种成分,一是来自中国的心性因素,一
个是基督教残留的宗教因素,一个是继承自其游牧祖先的野蛮暴力因素。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文明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心性文明,包括中国及周
边。第二类是宗教文明,中东伊斯兰教、欧洲基督教、印度教,及之前的多神教,核心
在古埃及、古两河,包括后来的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第三类就是近现代西欧出现的半
心性半宗教文明,即现代文明。
无论是宗教文明,还是半心性半宗教文明,都可归为非心性文明。因此全球文明又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国心性文明,另一类是外中国的非心性文明。
心性文明的核心特征是意识到心性的主体性存在,倡导和维护心性的独立和自由。
在强调心性意志的坚定性基础上,最终心性独立和自由就落在了积极地思考、判断和选
择上。
而非心性文明则相反,不能意识到心性的主体性存在,当然也不懂什么心性独立和
自由,而是认为世界的存在需要一个外在真理和权威的支撑,人必须信仰和服从外在的
权威和真理。进而否定人自身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而一味地强调信仰、服从和固
守。
用孔孟子的话说,非心性文明一定是“执一”的,心性文明则是“执中”的;非心
性文明是不懂“权”的,不允许权的,而心性文明则以“权”为核心;非心性文明不懂
“中”为何物,而心性文明则以“中”为核心。
对宗教文明而言,世界和人的创造和支撑者是神,包括多神教与人同形同性的具体
神,而是一神教的有人性而无人形的抽象神。人信仰和决定于这些神,人自身没有独立
和自由,没有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
而对半宗教半心性文明,即西方现代文明而言,他们在名义上废除了神,但是世界
和人需要支撑者的固有思维并没有改变,因此,尽管名义上神消失了,但是世界的支撑
者依然存在,人依然需要对这些新的世界和人的支撑者进行信仰和服从,在这些新的直
接支撑者面前,人依然没有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这些替代神的,新的世界和
人的支撑者主要有三:一是科学,二是资本主义,三是民主制度。这个现代文明的三要
素呈“一体两翼”结构:资本主义是一体,科学和民主分别是两翼。
资本主义的实质倒不在爱财、财迷上,而是在对人的意义上,人的本质是资本的,
需要由资本来支撑,没有资本你就称其不上人。这和基督教的套路是一致的。在基督教
中,人是由上帝来支撑,如果没有上帝,不信仰上帝,人就称其不上人。在现代文明中
,上帝被资本取代了。所以,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宗教。资本主义取代上帝
主义,并非是废除宗教,而是又一次宗教改革。
被标榜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说,人就是“经济人”,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人必须是经济的,如果没有经济基础做支撑,他就不是人了。马克思做了发挥,他更经
济对社会的重要。他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说,社
会的本质也在经济。既然社会都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个体的人也一定被其个人的经
济基础所决定。尽管马克思形式上反对资本主义,但是在基本思维上,他依然是资本主
义的。
科学真理,与形而上的哲学真理,以及神秘的神学真理,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在基
督教等一神教中,上帝的核心就是真理。或者说这时的真理被包裹了一个神的外壳。形
而上哲学相对神学的进步之处在于,它剥掉了神的外壳,让真理呈现为一种没有神性的
形而上实体,在形式上由有神论晋级为无神论。但是,象神一样,哲学真理其实也是一
种迷信的虚构。科学真理相对哲学真理的进步之处在于,在探索真理的方法上,加入了
经验因素,讲的是用科学实验去发现真理。尽管比从经济、实验中去发现真理,比靠纯
冥想,纯思辩去发现真理的形而上哲学进步很多,但是,科学真理的虚构性并没有彻底
消除。科学真理的虚构性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经验之前,在实验之前,就
预设一个真理在,并预设通过经验和实验能够去发现真理。第二个阶段,在经验和实验
后,把对经验和实验的意见总结和现象总结上升为真理。
因此科学和哲学、神学一样,也带有很大虚构性和迷信性,是一种新神学。也因此
科学也和昔日的哲学和神学一样,带有很高的神圣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推进,尤
其是二战以后,科学的神圣性在逐渐降低,沦为资本主义的工具,即促进经济增长的因
素。资本主义成为当今社会的主体,而科学则化为其一翼。
如果说科学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因素,作为另一翼,民主制度则是资本主义的保障因
素。民主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权力保障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可以保障个人的权力不受侵犯
。而个人权力的核心则是财产权,也可以说是资本权,即保障个人的财产、资本不受侵
犯。
资本-科学-民主的一体两翼结构,实际上也相当于一个新三位一体神,替代了上帝
那个旧三位一体神,成为现代西方文明意识中世界和人新的支撑者、主宰者,成为新的
绝对外在权威。在这个新主宰面前,在这个新权威面前,人同样也是没有独立和自由而
,即是没有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的。

创新来源于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显然,心性文明这方面的能力最强,半
心性半宗教文明次之,宗教文明最后。也就是说,中国文明的创新能力最强,欧美次之
,伊斯兰、印度教、东正教等文明最后。
俄罗斯信奉的是东正教,东正教很接近伊斯兰教,虔诚度更高,且政教合一,非常
崇拜政府和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就是最高宗教权威,政府就是教会。因此苏联-俄罗斯
人的创新能力也低于欧美,当然更低于中国。
有人会马上问,既然中国的创新能力高于欧美,为何诸如科学、民主、资本主义这
样的创新未能首先在中国出现?这个问题很简单,创新也分合理与不合理,独立的思考
判断能力首先要思考和判断是合理性,即“中不中”。资本主义、民主和科学,都是基
于对外在权威和真理的信仰的基础之上,是属于事实性的宗教,都是“执一”的,都是
不合理的,象宗教中的不合理一样不合理。正象中国没有出现宗教一样,中国也不可能
出现资本主义、民主科学之类的新型宗教。
所以,对发展经济,中国的情况是,有能力,而不愿因做;欧美的情况是,有一定
的能力,也愿意做;其他一神教的情况是没能力,也不愿意做。尽管一心发展经济的做
法由欧美所首倡,但是,一旦中国愿意做了,因为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远超欧美
,即创新能力远超欧美,因此中国必然会迅速超越和取代欧美,成为引领者。
文化是被一个社会所有成员所共享的。中国文化是心性文化,理论上意味着中国的
每个个体都是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的,都具备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具备很强
的创新能力。
相对应,欧美是半心性半宗教文明,不仅体现为欧美社会的整体心性化程度较低,
而且体现在人口上,只有那些少部分的精英才被半心性化了,才拥有不太彻底的独立的
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具备创新精神。
同时搞可共产主义,之所以苏联最终垮掉了,而中国却实现了迅速崛起,而且必然
也超越和取代欧美,关键中国拥有悠久的心性文化,中国人普遍具备独立的思考、判断
和选择能力,这些能力会催生民间化的经济创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之动力。而苏
联缺乏中国的心性文化,同时也没有出现欧美的心性化过程,因此俄罗斯整体上还是属
于宗教文明,公民缺乏心性独立和自由意识,缺乏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为
法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民间的创新基础。
实质上,拉美国家所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印度中东经济的长期裹足不前,等
经济现象的出现,与苏联垮台一样,其背后的原因都是文化因素,具体来说是文化的心
性化程度。拉美、印度和中东不像中国固有心性文化,而且也没有象欧美那样出现了一
个心性化。因此,这些社会都属于无心性社会。
按心性化程度的从高到低,整个世界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中国,心性程
度最高;第二梯队是儒家文明圈内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它们很久
以前就直接接受中国文化影响;第三梯队是欧美国家,它们的近现代化实质就是心性化
,但最终结果是半基督教化;第四个梯队是印度、中东、拉美,属于无心性文明。
资本主义最先在半心性化的欧美出现。尽管接纳资本主义较早,但是在属于非心性
文化的印度、中东、拉美等地,经济一直国足不前,发展快的也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
阱。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则不然,同样劫难资本主义很早,但是却实现了经济的迅
速崛起。属于儒家文化圈的韩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尽管接纳资本主义教晚,但是
也迅速实现了经济的崛起。
苏联和中国拒绝了资本主义的形式,但是却劫难了经济发展的理念,企图用共产主
义的政府操作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当政府制剂陷入僵化后,深厚的心性文化基础,使
得中国具备强大的民间创新能力,中国经济因此具备强大的民间动力。因此苏联崩溃了
,中国崛起了。
但是,相对于中国,无论是儒家文化圈的日韩,还是半心性文化的欧美,心性化的
程度都又低于中国。因此,当中国接纳发展经济的理念后,其经济创新能力和持续能力
又远超日韩和欧美,在很快超越了日韩后,以及欧洲国家后,目前正很快向美国逼近和
超越。毫无疑问,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经济领导者。

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不仅让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快,而且使得中国拥
有一个在本质上与欧美,乃至日韩都不相同的模式。欧美日韩的模式都是资本主义模式
,而中国模式则是心性主义模式,中国经济是心性主义经济。
心性主义经济的立足点不是经济本身,不是资本本身,而是人,人的心性满足。具
体表现是,在组织形式上,心性主义经济是分散化的,甚至是个人化的,而资本经济则
是规模化、集团化的。心性主义经济总是倾向于不断地降低价格,以最大程度地惠及和
服务于更多的普通人。而资本主义的经济集团,则总是倾向于垄断价格,企图通过维持
高价获得高额利润。
心性主义经济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组织方式的不同在制造业和零售业上表现非常突出
。资本主义的制造业以规模化的大公司为核心,而心性经济的制造业则是以围绕产业链
的微小企业集群为中心。资本主义零售的典型模式是沃尔玛巨头模式,而心性经济的典
型零售模式则是小商品市场模式。在沃尔玛中从业者都是沃尔玛的员工,他们都不是独
立的决策主体,缺乏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缺乏创新能力,而小商品市场内的
从业者则不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老板,都是一个独立的决策主体,具备独立的思考、
判断和选择能力,具备很高的创新能力。
中国之所以能力在零售业的互联网化上超越欧美,领先全球,关键并不在信息技术
,而在中国独特的经济模式,即心性主义模式。

在世界范围内,文化是不平衡的,心性化程度是有差异的,这导致了经济模式和发
展水平出现差异。在中国国内,文化不平衡同样存在。
在中国,心性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在黄淮平原,以现在的豫东和鲁西为中心。因此
,孔孟老庄这四位中国最伟大的圣人均来自黄淮平原,除此之外,更早和和更晚的伟大
圣人,绝大部分都是来自黄淮平原,包括伏羲黄帝,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曹操朱元璋等
等。
然后,心性文化相黄淮平原之外的中原扩张,形成中原文化。之后,是向南和向北
扩张。向南扩张有三次事件。刘备建立蜀国,一部分中原人直接迁移到西南四川。东晋
和北宋的两次南渡,导致中原人大量向南方迁移,包括江浙以及福建广东。至今广东和
福建都有“客家人”。
相对于中原人的大规模南迁,向北迁移的力度就小很多。中原人向北迁移,主要是
去北京做官,这是元朝将北京定位都城以后的事。至于东北地区,在中国历史的绝大部
分时期,是保持着蛮夷落后的状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程度较低,因此心性化程度也教
低。
这样以来,按受心性化程度,中国包括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黄淮平原,这是中国
文化的核心区;第二梯队是黄淮平原之外的豫西、山西陕西等中原地区;第三梯队是中
国南方;第四梯队是中国北方,以及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伊斯兰地区。
东北属于第四个梯队,心性化的程度是最低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重工业
被放在这里,包括大型的煤矿和油田。所以,东北很象苏联,靠政府的力量人为打造了
一个发达的经济体系。但是,也由于象苏联一样,由于心性化程度地,而缺乏民间的经
济创新能力,在政府的经济体系僵化后,便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因此,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市场机制和政府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即心性化程度。
在心性化程度很低的地区,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改造那里的
文化,提高心性程度。
p***n
发帖数: 17190
2
說穿了就是從了美帝那套替美帝打工
講這麼偉大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迁都漯河市和汝南县更有利于中国快速均衡发展zz自由的目的
妈比 我大河南gdp排名第四还有人歧视魔王:移民后,为什么一定要融入洋人圈?
韩国, 蒙古想通过合并来制衡中国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文物,不属于现代文明
日本1270人发表终止领土问题恶性循环联合声明[转] 易中天: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时刻 (转载)
汉族的绝对优势人口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ZT)专制独裁者毛泽东的个人悲剧与整个中国的悲剧
雾霾和冷空气过后的天男人喜欢丝袜的原因
一首歌纯粹的缅怀牺牲的学生们争论的症结在于
人种优劣李约瑟难题怎么答(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性话题: 中国话题: 文化话题: 文明话题: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