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z**********e 发帖数: 22064 | 1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
序
李文卿
后勤保障,对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技术战争中,后勤保障
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
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不仅正在改变武器装备的性能、
人们的思维方式、战略战术和作战样式,而且正在改变传统的后勤保障模式、
保障思想和保障的方式,使后勤保障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是后勤保
障的活动空间增大。高技术战争的战场范围已由陆地、海洋、空中扩大到外
层空间,作战部署和作战行动由平面变为立体,整个战争将在地面、空中、
海上、水下、外层空间、前方与后方同时展开。这种高度立体化的作战战场,
要求后勤必须进行保障方式的变革,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内层空间到外层
空间,从前方到后方的快速、有效的保障网络。后勤保障空间的扩大,对组
织指挥、协调、保障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后勤保障的任务更加
繁重。在高技术战争中,由于武器装备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使作战物资
消耗日趋增大。第四次中东战争共消耗108亿美元,平均每天高达6亿美元;
海湾战争仅美军耗资就高达611亿美元。这种高强度的巨大消耗,对后勤物
资筹措、储备管理、运输补给以及战场修理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次是
后方对敌斗争的任务更加艰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实际上是以科技实力
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后勤保障能力的较量。谁拥有这方面的优势,谁就具备
了克敌制胜的可靠物质基础。因此,交战双方都把攻击对方目标,摧毁对方
赖以支持战争的国民经济、后勤保障设施和直接支援军队作战的后勤保障能
力,作为战胜敌人、达成战略目的的战略手段,和首先付诸于行动并贯穿战
争的全过程。高技术战争中的后方,既是后勤保障的依托,又是一个特殊的
战场。另外,在后勤保障力量的结构上,由于技术保障任务增大,技术部门
逐渐增多,使后勤的编制体制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后勤保障的内容上,
传统的军需生活保障任务逐渐减轻,技术保障任务逐渐增加;在保障手段上,
自动化的后勤指挥系统、物资补给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防卫监测系统、武
器装备检测与修理系统、医疗救护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各种后勤保障工具和
设备,正在代替手工作业和体力劳动。这种深刻的变革,对后勤高技术人才
的培养和高技术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证明,高技术战争必须要有高技术的后
勤来保障。没有高效、快速、有力的后勤保障,就不可能有高技术战争的胜
利,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将使未来的高
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难层出不穷,对后
勤保障的要求更高,依赖性更大,后勤保障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高技
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这种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增加了我们的危机感。紧迫
感和责任感,激励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现代
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有限的财力、物力,来加速后勤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高技
术装备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可以说,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
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后勤保障的影响,对后勤保障工作既提出了挑战,又为加
速我军后勤现代化,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提供了机遇。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迎接高技术对后勤保障的挑战,改
变传统的后勤保障观念,变革后勤保障模式,加速后勤现代化建设,提高后
勤保障能力。保障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胜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尽管高技
术战争使现代战争发生了许多根本的变化,但不管高技术怎样发展,战争的
形态与战法如何变化,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必须
坚持反侵略战争正义性,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激发广大官兵
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来弥补我军技术装备的不足,以劣势的装
备战胜优势的敌人。发扬人民战争的优良传统,运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
综合国力去支援战争,保障战争。发扬我军后勤吃苦耐劳,不怕牺牲,一切
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光荣传统,全力以赴地保障战争胜利。
余用哲教授主编的这本著作,是国防大学“二五”科研规划的重点课题。
作者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在研究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保障的影响和要求
的基础上,突出对高技术战争中后勤保障规律性的研究,较好地体现了人民
战争思想在后勤保障中的运用与发展。尽管书中有些观点还没有完全展开,
有的也不尽成熟,但就全书而言,有新意,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值得一读。
第一章 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保障的影响
高技术战争是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近
期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显露出了高技术战争的许多特点和发展
趋势,它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不仅正在改变武
器装备的性能和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也在改变传统的后勤保障模式,使后
勤保障正在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因此,认真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后勤
保障的影响以及后勤保障面临的新情况,对于迎接高技术对后勤保障的挑
战,改变传统的后勤保障观念,保障未来高技术战争胜利,有着极为重要的
意义。
一、高技术战争与经济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新武器装备不断涌
现,高技术战争必将成为21世纪战争的主要样式。因此。深入研究高技术战
争与经济的关系,是军队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技术战争的根本目的是经济利益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目的是由阶级和国家的政治决定的。但是,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总是要体现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需要,总
是要为生产关系服务。因此,战争与政治关系背后更根本的是经济的原因。
高技术战争没有改变这种关系。因为高技术战争是相对于一般的常规战
争及核战争而言的,它所改变的只是战争的样式和作战的方式,而不可能也
不会改变它的战争属性。就海湾战争而言,经济利益是根本目的。伊拉克吞
并科威特,是为了谋取科威特的石油财富,振兴国内经济,增强军事实力,
从而谋求地区霸权,主宰中东的政治和经济;美国出兵海湾,是为了控制海
湾的石油资源(美国进口石油的28%来自该地区),维护它自身的经济利益,
从而谋求世界霸权,主宰全球的政治和经济。
(二)高技术战争以经济实力为后盾
高技术战争是交战双方各种力量的综合较量。而这种综合较量,归根到
底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只有经济实力强、科技水平高的国家,才能生产出数
量多、质量高的武器装备,才会有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军队。没有雄厚的经
济实力,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更难取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
1.高技术研究费用多
高技术是人才和资金密集的技术,没有相当多的人才和经费,高技术是
不会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耗
资近20亿美元。
60年代初期,为了登月而实施的“阿波罗计划”,耗资300亿美元,而
1984年开始实施的“星球大战计划”,总耗资高达1万亿美元。仅在1985
-1992年期间,该计划已经耗费了310亿美元;研制、建造13年的“能源
一暴风雪”号火箭宇宙航天系统,耗资约320亿美元。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
一般来说,难以承担高技术研究的这笔费用。
同时,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费用也相当多。比如,1990年,美国洛克
希德和诺思罗普公司为建造美国空军下一代超级战斗机而展开竞争。结果,
两个公司研制战斗机的费用都超过了10亿美元。
美国国防部曾对70年代初期新、旧两代战斗机的13项主要技术性能进
行过比较。结果表明:飞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每提高1-2倍,研制费用就要增
力4.4倍,生产成本增加3.2倍,远远超过了技术性能和国防经费的增长速
度。而在90年代和21世纪,高技术武器装备价格的增长幅度,将会有过之
而无不及。
2.高技术武器装备价格昂贵
高技术研究难度高,风险大,周期长,费用多。因此,当高技术转化为
武器装备之后,这些武器装备的价格非常昂贵。
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爱国者导弹每枚110万美元,
其每个发射架为2700万美元;战斧导弹135万美元。麻雀导弹169万美元。
F-111超音速攻击机3590万美元,F-15战斗机5000万美元,F-14雄猫
战斗机7200万美元,EF-111A电子战斗机7390万美元,F-3空中预警机和
B-52战略轰炸机均为1.1亿美元,F-117A隐形战斗机1.6亿美元,E-8
电子侦察机4.25亿美元。MI-A主战坦克440万美元,尼米兹号航空母舰30
亿美元。而美军使用的航天武器系统,如国防气象卫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和多光谱图象陆地卫星等,价格更高。
上述这些,只是在战争中使用过的高技术武器装备。而已经研制成功或
正在研制、试验,并有可能在21世纪的战争中使用的,如反卫星系统(反卫
星卫星、反卫星导弹)、航天武器系统(航天飞机、运载火箭)、定向能武
器(高能激光、粒子束、等粒子束和强微波射频武器、反弹道导弹)、动能
武器(非核动能拦截导弹、电磁炮)和智能武器(机器人、智能机械)等高
技术武器的价格更加昂贵。
如此昂贵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没有巨额的采购是买不来的;而巨额的采
购费,必然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美军每年的武器装备采购费,高达八
九百亿美元。这么庞大的装备采购费用,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负担得起。可
见,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没有巨额的资金投入,就不会有高技术武器装备,
也不会有高技术战争。
3.高技术战争耗费巨大
战争耗费取决于多种因素,作战距离、规模、环境、时间、方式及战争
目的等因素不一样,耗费就不同。但高技术战争的物力、财力耗费巨大则是
共同的。
(1)物资消耗多
一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增多,军队技术构成提高,增大了物资的消耗。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不断涌现并列编使用,部队技术构成(摩
托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物资消耗增加。火炮增多,弹药消
耗就会增加;车辆增多,油料消耗就会增加;而飞机、航空母舰等的大量使
用,既会较大幅度地增加弹药消耗,也会较大幅度地增加油料消耗。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一个步兵师进攻战斗日消耗物资为530吨,一个装甲师
为590吨;越南战争中,美军一个师野外军事行动(非指就地防御)日消耗
物资为650吨;1980年,按照美国陆军物资消耗标准,一个陆军师战时日消
耗物资为2017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高了4倍。原苏军70年代初期,一
个摩步师进攻战斗日消耗物资为757吨,坦克师为827吨;1983年,一个摩
步师为2581吨,坦克师为2550吨,也提高了近4倍。海湾战争中,美军一
个机械化步兵师进攻战斗日消耗达5300余吨,装甲师近1.2万吨,是美军、
原苏军过去的十几倍或几倍。
二是作战方式复杂,战斗强度提高,增大了物资的消耗。随着电子、飞
机、舰艇、导弹及其他高技术武器装备(以后还可能有航天、动能、定向能、
智能武器等)的广泛应用,作战方式必将发生很大变化甚至根本性的变革。
高技术战争可能是多层次、全方位、全纵深、快节奏的立体战争。不论前方
与后方、水上与水下、还是外层空间,都有可能成为战场。就目前的武器装
备技术水平来看,高技术战争一般以电子战为先导,以空袭战为主要作战方
式,以制导导弹和炸弹为主攻兵器,最后以装甲战结束战斗。由于敌对双方
的电子战、空袭战,导弹战和装甲战规模大、强度高,因此,高技术战争必
将空前激烈,物资消耗就会随之增加。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出动飞机2780
多架,约11.2万架次,每天平均2660多架次,分别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的3倍和6倍;投弹70万吨左右(内含五六万吨的激光制导炸弹),超过了
美军3年朝鲜战争炸弹的消耗量,每天平均1.6万余吨,投弹强度大大超过
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仅空袭的第一天,就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地毯式”
轰炸,投弹1.8万吨,相当于美军二战时投放广岛原子弹爆炸当量的一倍半。
同时,美军还至少发射了5500枚各种导弹。另一方面,激烈的战争必将使交
战双方的损失相对增多。在海湾战争中,伊军的损失就非常惨重。据有关资
料介绍,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大约下降了50%。其中,被击毁、击落或缴获飞
机215架(另有109架飞往伊朗),坦克3500多辆,装甲车2400多辆,火
炮2600多门;被击沉或重创舰艇143艘;伤亡9万人左右,被俘17.5万人。
但由于伊军反击能力很差,因此美军的战斗损失较少:飞机38架,坦克15
辆,两栖攻击舰和巡洋舰各一艘触雷负伤,伤亡606人。
三是消耗结构发生变化,物资品种需求增多,增大了物资的消耗。高技
术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磁多维的诸军兵种共同进行的合同战争。由
于诸军兵种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武器装备日趋多样,结构日益复杂,因此,
高技术战争的物资消耗结构发生变化,所需的物资品种不断增多。比如,传
统的食宿物资将会减少,普通枪弹的消耗也会下降。但是,高技术含量物资
和其他新研制物资的品种与数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如制导导弹和炸弹,
航空油料和特殊机械用油,新型食品,日用品和药品,以及复合、高温和超
导材料等。可见,高技术战争的物资消耗量并不会因部分物资的减少而减少,
反而会因物资品种及其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四是隐蔽手段增多,防护能力增强,增大了物资的消耗。高技术武器破
坏力大、杀伤力强,战争双方都将积极采取各种防护手段,抵御对方的攻击
和破坏。而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隐蔽手段会越来越多,防护工程的抗
毁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如利用隐形技术把己方的目标“隐藏”起来,利用致
盲技术使对方武器的制导系统失灵,利用假目标诱使敌人受骗上当,利用新
技术、新材料构筑更加坚固的防御工事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相互摧毁对方
一个目标并非易事,物资特别是弹药的消耗就会增加。
在海湾战争中,伊军修筑的飞机洞库和部分坚固的地下防护工程,可以
防止小型核弹的攻击。多国部队为了摧毁这些防护工程,投掷了大量的普通
炸弹和制导炸弹。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无济干事。伊军还采取隐真示
假的办法,迷惑敌人,躲避攻击。如设置假目标,用电波、热能设备诱敌,
迷惑了包括卫星在内的多种侦察,诱骗多国部队把导弹、炸弹投到假目标上。
据原苏联侦察卫星拍摄的图像,多国部队轰炸的飞机、坦克和导弹发射架等
目标,约有80%是假的。同时,伊军还在不少重要目标附近设置油罐,引燃
后形成大面积烟幕,使多国部队导弹和炸弹的制导系统部分失灵。美军原来
企图用两个星期的空袭结束战斗的计划未能实现,不得不继续空袭。尽管伊
拉克的军事实力较弱,但较强的防护能力不仅使其强大的对手消耗了很多的
弹药,而且还使自己保存了相当部分的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这说明,随着
隐蔽手段的增多和防护能力的增强,在高技术战争中,物资尤其是弹药的消
耗将会增加。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精确制导导弹和炸弹的使用,过去,摧毁一
个目标需要十几发、几十发甚至上百发炮弹或炸弹,现在也许一枚或几枚制
导导弹、炸弹(不过后者的费用要高于前者)就够了。但是,有矛必有盾。
随着进攻性高技术武器的发展,防御性高技术武器也在发展。有些进攻性高
技术武器稍经改装,即可成为防御性高技术武器。而有些高技术武器,本身
就是攻防兼备的。
从武器装备的角度来说,美国和原苏联冷战的历史,就是矛与盾此起彼
伏,竞相发展的历史。六七十年代,原苏联为了防止美国的进攻,研制成功
了反卫星武器系统和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并建立了国土战略防空体系,取
得了对美优势。为了对付“令人生威”的导弹威胁,美国1983年提出了一项
攻防兼备的超级工程——“星球大战计划”,以拦截并摧毁原苏联发射的导
弹,而为了取得对美均势,原苏联更加积极地推进六七十年代太空武器系统
的研制计划(被称为原苏联的“星球大战计划”)。如果在它们之间爆发一
场高技术战争,不仅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打击与反打击、破坏与
防护、进攻与防御的规模大,而且必将空前激烈。在这种基本势均力敌的情
况下,双方要摧毁对方一个目标,一枚或几枚导弹、炸弹是远远不够的。一
方的飞机或导弹,也许在进攻的途中,就被对方的高技术武器所摧毁。可见,
随着矛与盾的同步发展,高技术战争物资消耗量不仅不会减少,而且可能增
加。
(2)财力耗费多
在高技术战争中,随着高技术含量物资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消耗的增
加,财力耗费必然会更多。发射一枚导弹,少则几十万,多则一百多万美元,
如果每天平均发射100枚,费用就达1亿美元。而损失一件高技术武器,少
则几十万、几百万美元,多则几千万、一亿多美元。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仅
把士兵运到海湾即花费25亿美元;维持50万人的正常生活,每天就耗费一
二亿美元。海湾战争中,尽管美军只损失38架飞机,但费用就达10亿美元
左右。
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其财力消耗呈上升的趋势。第四次中东战争
时,阿、以双方各耗费50亿美元;马岛战争时,英方耗费21.6亿美元,阿
方耗费2.2亿美元;而在海湾战争中,仅美军一方就耗费了611亿美元(加
上其它国家的费用,多国部队共耗费670亿美元左右)。就每天平均财力耗
费来看,也是呈上升趋势。二次大战时,美军每天平均耗费约为1.94亿美元。
越南战争时,约为2.3亿美元。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阿、以双方各为2.78
亿美元。马岛战争时,阿方约为0.57亿美元,英方约为0.29亿美元,而在
海湾战争中,美军每天平均的耗费高达7.41亿美元左右(沙漠盾牌阶段约为
1.82亿美元)。
但是,海湾战争并不是一场典型的高技术战争。伊拉克是一个不相称的
对手。尽管伊拉克拥有一部分高技术武器装备,但伊军根本没有与高技术战
争相适应的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和战略战术;战争爆发后,伊军也没有使这
部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否则,海湾战争决不会那么迅速
地结束,美军的物资消耗和财力耗费决不止这些,伊军的损失也不会那么惨
重。
(三)经济实力制约高技术战争
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战争。而对高技术战争来说,经济的制
约作用更强、更大。即使综合国力非常强大的国家,其经济实力仍然会对高
技术战争起到制约作用。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但是在海湾战争
中,它为什么还要西方盟国及阿拉伯国家出钱、出兵或出物呢?主要原因就
在于它的经济实力也制约着这场高技术战争。
80年代后期,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从1990年7月份开始,美国
经济步入衰退阶段。它的债务达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2204亿美元,贸易逆
差670亿美元左右。海湾危机爆发后,美国军方估计,海湾战争可能要打半
年,需耗资1800-2000亿美元;如果打一年,则需3500-5000亿美元。这
对处于衰退阶段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因此,美国不得不
拼凑“国际反伊联盟”,筹措战争费用,以便增强实力,减轻负担。
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海湾战争的军事经验和教训》的研究
报告中指出:“这场战争毫无疑问地表明,美国军方无论在政治上和后勤供
应上都得依靠友邦和盟国。没有其它国家的大力帮助,美国就无法实施任何
重大的应急行动。除了小的行动外,‘单干’的选择方案是根本行不通的”。
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美国国力有限,优势不会长久;美国的经济实力,已无
法支持政府无限制地对全球事务进行干涉;美国至少半胁迫且半央求地取得
外国500亿美元的援助,才能够应付这次波斯湾战争的开支。一些外国报刊
也评论说:海湾战争是第一次主要由“美国出入出武器,日本、德国、科威
特和沙待阿拉伯出钱”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堂堂的美国军队几乎成了靠别
的国家发军饷的雇佣军”。可见,美军充当西方及阿拉伯国家“雇佣军”的
事实表明,美国经济对这场高技术战争起到了较大制约作用。
伊拉克是海湾地区唯一能抗衡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然而在多国部队面
前,它为什么会遭到惨败呢?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经济实力制约着这场高技
术战争。第一,伊拉克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如美国,为了集中财力、物力同伊
朗打仗,伊拉克一直保持高额的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
放松了经济建设。1989年,伊拉克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585亿美元左右;而
美国的却高达5万多亿美元,至少是它的85倍。第二,两伊战争使它的经济
实力受到了较大削弱。据西方估计,8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遭受了二三千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经济根本无法恢复“元气”。而
面对三四十个国家的财力、物力和兵力,它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更是“小
巫见大巫”。第三,半年的经济制裁和空中封锁使伊拉克变成了一个与世隔
绝的国家,经济遭受很大损失,无法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第四,
38天大规模、高强度的空袭使伊拉克的经济特别是军事经济和军队后勤,又
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以致造成了后方物资不济、前线缺乏粮弹的困境。
可见,战争尤其是高技术战争,不仅是政治的和军事的竞赛,而且更重
要的是经济力的竞赛。谁拥有这方面的优势,谁就有希望稳操胜券。
(四)高技术战争对经济具有双重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对立统一。高技术战争也是如此。它既对经济产生
消极的影响——严重破坏经济,又给经济带来积极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1. 高技术战争严重破坏经济
高技术武器比一般常规武器更先进,射程远、准确性高、破坏力大;同
时,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交战双方都把削弱对方的经济实力作为战争的
重要目标和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因此,即使战争中消耗的弹药绝对量
不一定比过去战争的多,但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却要比过去的严重,极大地阻
碍着经济的发展。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拆运了大量的石油设施、工厂设备、小汽车等等,
炸毁了部分军事和经济目标,还掠夺了科威特很多黄金。战争爆发后,又点
燃了科威特800多口油井,另一方面,为了消灭科威特战区的伊军兵力,多
国部队还不得不对科威特境内的一些军事和经济设施进行轰炸。在这场战争
中,科威特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大。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首先实施空袭战和导弹战,破坏并摧毁伊拉克主
要的军事和经济目标,瘫痪伊拉克赖以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大规模、高强
度的空袭,使伊拉克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经济陷于瘫痪状态,处于崩溃的
边缘。据有关资料介绍,伊拉克共有363个主要的军事和经济目标被摧毁或
严重破坏。法国《费加罗报》说,战争损失足以使伊拉克破产。
1992年9月,阿拉伯国家银行行长会议在结束后发表的报告中,公布了
经济损失情况。报告说,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使阿拉伯国家遭受了严重的打
击,导致了经济衰退,因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已达6200亿美元。其中,伊拉
克的损失为1900亿美元,科威特的损失为1600亿美元,均为本国(1991年)
国民生产总值的5倍以上。
2.高技术战争对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军事消费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来看,军事消费既不属于第Ⅰ部类,也不属于第Ⅱ部类,而应划入独立于两
大部类之外的第Ⅲ部类,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事经济与民用经济互相
影响、密不可分的今天,军事消费在社会经济中无疑占居重要的地位。在阶
级社会,当国防力量(军队数量和军事工业等)达到一定规模时,大幅度地
削减国防消费,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供求平衡可能被打破,消费比例可能
会失调,同时还会造成大批的失业者,这样,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可见,军事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作为军事消费的
组成部分——战争消费,对国民经济当然也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1)战争消耗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战争物资包括大
量的军用物资和民用物资消耗多,而对民用物资的大量需求,就能直接促进
民用经济的发展。同时,大量的军用物资消耗将使军工生产规模急剧扩大,
大大增加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需求量,从而又促进了与之相关的民用
工业企业的发展。
(2)战争中产生的高技术将促进经济发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
了早日战胜对方、结束战争,美国研制了原子弹,从而产生了原子能技术,
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也将会出现这种情况,发明创造出更高的技术。这
些高技术一旦得到推广应用,就能促进民用经济的发展。
海湾战争虽然对伊拉克、科威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对美国经济产生
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有不利的影响)。
首先,刺激民用经济,减缓衰退程度。当美国在灼热的沙漠地区加紧集
结兵力之时,国内数以百计的民用企业——从飞机制造到日用品生产的各类
厂家,正以最快的速度为美军生产各种军用品。美国的国防经济在民用经济
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5万家企业(约占工业企业的1/3)、250
万人从事与军火及军需物资有关的生产。沙漠盾牌行动和海湾战争急剧增加
了军品和民品的需求量,刺激了民用经济的发展,利于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
程度,缩短衰退时间。
其次,出售武器装备,牟取巨额利润。海湾战争为美国的高技术武器装
备作了绝妙的广告。因此,战争结束后,中东国家向美国购买了300亿美元
的的武器装备,仅沙特就购买了200多亿美元。同时,海湾战争也使东南亚
国家掀起了购买美国高技术武器的热潮。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所说:“这
对因五角大楼削减经费而减少订单的美国军人商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世界热点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购买武器的这股热潮,不仅使美国获得了巨额
的利润,而且必然刺激美国疲软的军工生产,并带动与之相关的民用企业的
发展,对经济衰退可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
第三,在科威特重建中大捞“油水”。西方商业界把科威特战后重建工
程称为“千亿大饼”。为了“抢食”这张大饼,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
德国等国家的上百家公司,在科威特刚刚获得解放时就蜂拥而上。据有关资
料介绍,科威特政府在战后5年内准备拨款250亿美元用于重建,并答应让
美国承担75%的工程(费用将近190亿美元)。菲律宾《世界日报》发表文
章说:美国至少从这场战争中取得的好处之一,就是“获得重建科威特的优
先权”,“或多或少,也可以为正在滑坡的美国经济带来一点生机”。此外,
石油价格回落,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次调低利率,进一步刺激个人消费
的企业投资,也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好转。
但是,高技术战争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而造成的破坏却是
极为严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600亿美元。而这场比第一
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小得多的海湾战争,就给伊、科两国造成
了3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海湾战争几乎把伊拉克与科威特夷为废墟,使两
国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倒退二三十年。它对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由此带
来的巨大损失,远远超过了它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有些国家因战争而获得利
益,有些国家因战争而陷入灾难,这就是战争对经济的双重作用,也是战争
与经济关系的一个规律。
二、高技术故争与后勤人员素质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是主宰战争胜负的人的素质,必须适应战
争发展变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使人的决定因素发挥决定的作
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在高技术战争的广泛运用,
对军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4年美国乔治顿大学战略与国防研究中
心编著出版的《2000年美国陆军的战略需求》研究报告认为,90年代美国陆
军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处理好技术尖端化和必须使用那些武器装备的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问题。1986年美国的《21世纪陆军》作战构想明确指出:“21世
纪,尽管人们将更加强调使用机器人和先进的武器系统等新兴技术,但士兵
仍将是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届时,要确立新的士兵人才观,即士兵应接受
较高水平的教育,熟悉计算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在多元化社会中具有
多种知识。”可见,只有全面提高军人的索质,才能驾驭战争的规律,使之
真正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后勤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部门。在高技术战争中,后勤人员素质如
何,对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人
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人员的素质包括精神素质、军事素质、科
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心身素质五个方面。后勤人员只有使这些素质
与高技术战争的要求相适应,才能有力的保障高技术战争的胜利。
(一)精神素质
精神素质,是人的政治素质量本质的体现,尽管高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
领域,使一些武器装备系统高度智能化,但先进的武器系统不能代替人在高
技术战争中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精神素质的作用。今后,随着高技术的发展,
未来战争的组织指挥将更加复杂,战争的破坏将更加残酷,因而对人的精神
素质要求更高。
1.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由于高技术武器破坏性空前增大,战争将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加残酷。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对战争的胜利充满
信心,满怀革命的豪情和斗志去迎接战争的考验,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和危
急关头临危不俱,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战胜困难,克服艰难险阻,完成后勤
保障任务。
2.服从战争胜利全局的胸怀
后勤工作是整个军事斗争工作的一部分,它从属于军事斗争工作并为军
事斗争服务。全力以赴地保障战争胜利,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是后勤工作
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尤其是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后勤
保障的好坏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后勤工作必须服从战争胜利全局的需
要,竭尽全力地保障战争的需要。为此,一是要自觉树立小局服从大局的思
想,自觉服从战争全局的利益。二是要有一盘棋的思想,通过自觉做好后勤
保障这个局部的工作,来保障战争全局的工作,使全局的整体效益得到发挥。
三是要从保障战争胜利全局出发,主动了解全局的情况,使后勤保障始终围
绕保障战争胜利这个全局运行。
3.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思想
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是后勤工作的宗旨。离开了为部队服务这个宗旨,
后勤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尤其是在战争中,后勤工作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前线
胜利,一切为了部队作战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到后勤工作中的各个方
面。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首先必须增强为部队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
性。要想部队所想,急部队所急,不要等问题成了堆,或让部队找上门来才
解决问题。而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主动了解作战中部队后勤保障
的问题和需求,及时研究解决战争越是紧张、复杂、残酷,后勤机关越要深
入基层第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雪中送炭。
其次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只要情况允许,后
勤在作决策、制定政策和制度、办事情,想问题时,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听取
广大部队官兵的意见,体察他们的情况,使机关作出的决策,制定的政策和
制度,符合部队广大官兵的实际,要把部队作为一面镜子,来检查和衡量后
勤工作的好坏。
三是要实事求是,从作战的实际需要出发,千方百计地解决后勤保障中
出现的问题。高技术战争情况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后勤工作必须从战争需要的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用一个
标准,一个模式去办事情,解决问题,而是区别对待,因地制宜,想方设法
解决部队在作战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后勤机关大兴调查
研究之风,深入实际解剖麻雀,才能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是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后勤保障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具体工
作,每一粒粮食,每一颗子弹,每一公斤油,都要通过后勤工作人员的辛勤
劳动送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中和每一辆战斗车辆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
高技术战争的后勤保障更为繁重复杂,因而要求每个后勤工作人员必须脚踏
实地,勤奋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地做好每一件事,加好每一车
油,修好每一台车。
4.严谨的工作作风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工作和后勤组织指挥的复杂性,要求每个后勤工作
人员,尤其各级后勤指挥员和后勤机关干部,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
一是工作要严。后勤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战争胜利的进程和结局。
因此,每个工作人员对后勤保障工作必须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战争胜利
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严格执行命令、指示、条例、
条令、规章制度。工作要高标准,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二是工作要细。后勤保障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
很高,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后勤任务完成,乃至战役战斗的失利。一颗即
将升空进行核反击的导弹,如果因检测工作不细致,致使某个零件不合格或
达不到规定标准,就会影响导弹升空,失去核反击的机会,造成不可估量的
后果。因此,后勤保障的每项工作,都必须事先细致考虑,充分准备,周密
组织,严格管理,做到万无一失。
三是工作要准。后勤工业管钱又管物,工作十分复杂。仅各类后勤物资
就达三四百万种,因而要求在后勤保障中,弹药、零件、器材等物资的补充
必须准确无误。否则,部队需要100高射炮弹,结果补充的是100滑膛炮弹,
就会因为补充工作不准确而贻误战机。因此,要求每一个数字的计算,乃至
每个小数点;每一件物资的补充,乃至每个螺丝;每一台车辆油料的补充,
乃至每种附属油的规格,都必须准确无误,才能保障战争胜利。
四是工作要快。高技术战争千变万化的情况,要求后勤保障工作必须雷
厉风行,具有高效、快速、随机应变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很强的时间观念和
很高的工作效率。
(二)军事素质
后勤保障虽然是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力等方面保障战争胜利、为
战争服务的工作,但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要完成这一任务,不仅要求后勤
人员能精通后勤业务技术,具有良好的后勤索质,而且还要求后勤人员精通
军事,懂得高技术战争的理论及其运用,具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依据高技术战争的规律组织后勤保障。
1.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意识
与过去的战争比较,高技术战争的形态、战场布局、兵力布势、作战思
想、作战方法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给后勤保障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
要求广大后勤人员必须具有高技术战争意识,用新的军事思想、新的作战理
论,来思考战争与后勤保障,战争准备与后勤准备,指挥战争与保障战争等
问题。如果面对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高技术战争熟视无睹,拘泥于过去的
老框框、老教条,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实践证明,
没有与时代发展相适的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意识,就不可能有高技术战争的
胜利。
2.高超的军事后勤谋略水平
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军事和后勤领域的运用,只是为军事斗争和后勤保障
提供了更先进的物质基础和手段,并没有降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相反,
要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军事斗争和后勤保障中的作用,必须首先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创造性地运用军事后勤谋略把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与
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军事技术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
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水平也将落后于发达国
家。面对这种敌优我劣的情况,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更需要把毛泽东军事
谋略思想与战争后勤保障实践结合起来,运筹帷幄,统盘考虑,周密计划,
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以最小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障
战争的需要。这样才能化劣势为优势,从被动中争取主动,能动地保障战争
胜利。
3.强有力的合成后勤指挥能力
高技术战争是陆、海、空、天、电五位一体的战争,具有作战空间立体
合成和高新技术兵器之间的技术合成的特点。后勤人员,特别是各级后勤指
挥员,必须具有合成保障的全局观念,加强与参战各军兵种的协同,统一部
署使用军兵种和人民群众的后勤保障力量,充分发挥整体保障力量的作用。
同时,还要求各级后勤指挥员必须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处理后勤保障各个阶
段、各个环节、各军种和各业务部门之间、军民之间、上下级之间、全局与
局部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之
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后勤保障任务。
4.正确的决策能力
各级后勤指挥员和机关的决策能力如何,对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有着决
定性的影响。正确地决策,可大大提高后勤保障的效能与效益,加速战争胜
利的进程。错误的决策,则可能使后勤保障效能与效益低下,影响战争胜利
的进程。因此,在复杂多变的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中,要求各级后勤指挥员
和后勤机关人员,必须具有准确分析判断情况,沉着果断地处置问题,审时
度势,正确决策的能力。为此,要求后勤人员,尤其是后勤指挥员和后勤机
关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军事后勤决策的理论知识,学会正确地选定决策目
标,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运用科学决策的理论、方法及先进的决策手段进
行后勤决策,以求尽量减少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
5.熟知外军知识
要保障部队战胜敌人,就必须了解敌人,以便扬长避短,以长击短,战
而胜之。因此,各级后勤人员必须熟知预定作战对象的军事与后勤情况。如
敌人编制装备、作战思想、作战方法、对我后方可能实施的破坏手段,军事
经济实力与潜力、后勤保障的指导思想,后勤技术装备与后勤保障方法、手
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争取后勤保障主动权。同时,还要研究周
边国家军队和主要军事强国军队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经验,有选择地借鉴
外军后勤先进的理论与技术,为我所用,促进我军后勤的发展。外军的情况
是随着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还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渠
道跟踪外军后勤发展变化的情况,尤其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的发展
变化,以变应变,使我军始终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
(三)科学文化素质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后勤人才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后勤保
障部门是一个科学文化知识密集的部门,其保障工作的范畴使后勤工作涉及
到微电子、光电、生物工程、材料、能源、环保、地球物理、基本粒子、医
学、化学、冶金、食品、纺织、机械、交通、航天等各个领域。要保证后勤
工作正常运转,就必须有与之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否则,要完成后勤保障
任务是不可能的。后勤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密集的部门,而且许多专业还具
有跨学科的性质,如军需专业中的服装,涉及到机械、纺织、化工、加工、
管理等多个学科;给养涉及到人体医学、营养学、化学、食品、机械、防腐、
防潮、防原子、防化学、贮运、管理等多个学科。至于像各种高技术武器装
备的贮运、维护、修理、管理,以及交通运输、物资补给、医疗救护涉及的
学科则更多。这样要求每个后勤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而
且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实践证明,后勤人员只有掌握本学科
和相关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把这些科学文化知识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才能使学得的科学文化知识真正发挥作用。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快,
更新快,需要后勤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由此可见,高技术战争
不仅要求后勤人员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后勤人员不断努力学
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上高技术战争发展的要求。
(四)专业技术素质
高技术战争不仅要求后勤人员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需要具
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后勤要保障高技术战争这部机器正常运转,必须要有一
批懂得高技术的专业技术保障人才。据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仅微电子技术的
使用就达500余种,因而从事后勤保障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多达20余万,其中
医疗技术人员5万人左右。英国皇家第一装甲师3.5万余人,其中后勤专业
技术人员即达2万余人,占60%左右。由此可见,科学技术越发达,高技术
武器装备越多、越先进,需要的后勤专业技术保障人员就越多。目前,一些
发达国家军队后勤专业技术人才,已占整个军队的30-40%左右、技术密集
的部门达70-80%左右,我军后勤虽然目前技术装备还不如发达国家军队后
勤先进,数量有限,后勤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还较小。但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和我军高技术装备逐步增多,所需要的后勤专业技术人员也会逐步增
多。实践证明,没有一大批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相适应的技术精湛的
后勤专业技术人才,再先进的高技术武器也难以发挥其先进的效能。两伊战
争中,双方都有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先进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但由于后勤人
员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素质低,许多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保养、管理不当,
还没有上战场就成了废铁;有的在战中损坏不会修理,没有使部队及时恢复
战斗力。阿根廷军队后勤人员也由于专业技术素质不高,从美国进口的航空
炸弹因保管不当,50%失效;从德国进口的鱼雷全部失灵,使向英军发射的
水下鱼雷没有一枚能爆炸,严重地影响了作战效果。第四次中东战争,叙利
亚军队在戈兰高地损坏的800辆坦克因不会修理而变成废铁,而以色列军队
则把叙利亚军队丢弃的坦克及时修复后,补充到部队,及时恢复了部队的战
斗力。
高技术战争中大量先进武器的运用,不仅对后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
术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后勤指挥员和后勤机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
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后勤是一个由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复合体。要使
这样一个专业技术极强的复合体协调一致地运转,实施正确的指挥,各级后
勤指挥员和后勤机关工作人员只有懂得有关专业技术的一般特点、工作性
质、使用方式方法、进行工作的环境与要求,才能依据各专业技术的特点、
性质与要求等进行协调指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并在统一的号令下有序地
展开工作。否则,锣齐鼓不齐,就难以形成整体的合力。因此,高技术战争
的后勤保障要求各级后勤指挥员不仅要成为通晓军事与后勤指挥的专家,还
要成为熟悉后勤专业技术的通才。其次,要使后勤指挥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
障需要相适应,还必须广泛使用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来收集、处理各种信息,
定下决心,传递命令指示。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后勤指挥员和后勤机关工作
人员必须懂得自动化指挥的知识与技术,会使用自动化指挥工具。第三,高
技术战争是立体的联合作战,后勤要进行全纵深、全方位的保障,必须懂得
陆、海、空、天、电各军兵种作战的特点及其对后勤保障要求,以及实施立
体后勤指挥的基本知识。
(五)身心素质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不仅对后勤人员的政治、
军事、科学文化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也对后勤人员的身体和心
理等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十分繁重,作战与保障环境艰苦,战争的破坏
性大,每完成一项后勤保障任务,都需要全体后勤人员付出辛苦的劳动和消
耗大量的体力。尤其是在战争残酷、激烈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常常要夜以
继日,连续不断工作。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是难以完成任务
的。尤其各级后勤指挥员,肩负指挥各级后勤全局的重任,身体素质如何,
对完成后勤保障任务事关重大。因此,各级后勤指挥员的选配,一定注意身
体素质,从年轻力壮、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的优秀干部中选拔,逐步改变我
军各级后勤指挥员年龄偏大的不合理结构。
高技术战争的后勤保障,经历着血与火、劳累与危险的考验。
尤其是在高技术武器装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
了敌人对后勤威胁破坏的程度。每一个后勤人员都要在与敌人的破坏斗争中
遂行保障任务,随时都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加之长期处于紧张劳累的环境之
中,易发生大批心理减员,而且这种心理减员伤员治疗难度大,恢复时间长。
据说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发生心理减员200多人,马岛战争发生心理减员700
多人,海湾战争发生心理减员2000多人。可见,科学技术越发达,产生心理
减员的可能性越大,减员的人数也会随之增多。因此,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人
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要求后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注重人
员的心理训练,具有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情绪稳定,保持理智,头脑清醒,
思维正常的良好心理状态。
三、高技术战争与后勤体制
后勤体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军队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与作战方法、
样式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对后勤体制的影响是极其深
远的。
(一)军队后勤的结构可能出现新的结合
高技术的发展,将使军队的技术装备和编制体制发生变化,新的技术部
队、兵种增加,而一些不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部队、兵种被淘汰。与此相适应
的是为保障新技术兵种作战的新的后勤保障部(分)队随之产生,一些过时
的、不适应后勤保障要求的后勤保障部(分)队也随之解体,后勤的组织结
构将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部队技术装
备的现代化和后勤高技术装备增多,从事后勤保障,尤其是后勤技术保障的
人越来越多,因而后勤保障人员与作战人员之比可能达3:1以上。另一方面,
随着部队机动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的增强,后勤组织结构可能突破现行的传
统结构模式,向更加灵活的积木式方向发展。未来军队后勤的基本结构,将
是积木式的专业技术部(分)队,既可同类组合,成为具有不同规模保障能
力的专业勤务部队,又可不同类组合,成为具有综合保障能力的后勤保障部
队。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运
用,正在许多范围内代替和部分代替人的手工劳动,使后勤保障手段由机械
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后勤保障手段,将从使用机械化技术
装备为主,逐步转到以使用智能化技术装备为主。机器人在后勤保障中将广
泛应用,许多笨重的体力劳动和危险的活动,如清除后方地域的危险爆炸物、
物资的装卸与押运、战场上危险地区伤员的抢运、后方警戒防卫、仓库管理
等方面将普遍使用机器人进行作业。因此,未来战场上的后勤保障将是无生
的机器人与有生的后勤人员组成的后勤保障的混合体。由此可见,后勤保障
正在逐渐向“信息后勤”过渡,在后勤保障领域中从事高技术和信息工作的
人员越来越多,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勤务人员逐渐减少。这种趋势必然导致后
勤人员结构的变化。预计21世纪中期以后,在后勤系统中从事技术工作的人
员将占整个后勤人员的2/3以上。届时后勤系统的人员结构,可能发展成为
从事技术为主的“白领人员”为主体,而从事体力和手工作业的“蓝领人员”
则可能处于辅助的少数地位。
(二)军队后勤组织编制的变革与作战思想的发展将结合得越来越紧
密。
战争史的实践证明,作战思想的发展变化,对包括后勤组织编制在内的
军队组织编制体制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什么样的作战思想,就要有什么
样的组织编制体制,以及与保证作战思想实现相适应的后勤组织编制体制。
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思想对军队组织编制体制的先
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战后40多年来,许多国家军队的后勤组织编制体制,随
着整个军队组织编制的改变而进行了多次改编。由此可见,各国军队后勤的
组织编制体制为了适应新的作战思想,其变动的频率在不断加快。
最近几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微子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兴起,一
些发达国家军队的作战思想又有了新的变化。俄罗斯军队强调大纵深立体
战,提出战区战略性战役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由此对陆海空军的组
织编制体制作了大幅度的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后勤组织编制体制也作了相应
调整,已基本上形成了能保障陆海空军实施战区战略性战役的后勤保障体
制。美军针对原苏军作战思想的新变化,提出了空地一体作战的思想,由此
也正在对陆海空军的组织编制进行重大改革。与之相适应的,美军后勤也正
在进行提高远洋作战,海外作战和海空一体战后勤保障能力方面的改革。如
目前正在进行的“后勤革命”,主要是研究以现代化解决后勤人员缺编问题,
提高和改善交通运输能力,改革维修体制,改进补给体制和手段。美军前任
后勤副参谋长认为,这场“后勤革命”目的旨在改革后勤体制,大幅度提高
后勤保障能力。我军的后勤组织编制体制,也正随着我军的作战思想的发展
而不断发展。由此可见,军队后勤的组织编制体制,在下世纪可能走向与作
战思想、武器装备、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道路,军队作战思想的发展将引起
军队后勤组织编制体制的不断改革。
(三)走三军联勤的道路,提高联合作战的后勤保障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作战部队从过去的单一陆军发展成为陆海空军
和战略火箭军相结合的诸军种合成的部队,未来还可能出现航天部队。这样
不仅使未来战争从单一军种发展成为诸军种合成作战,而且作战空间也从平
面发展成为立体,从三维空间发展成为四维空间。要保证这种立体联合作战
的胜利,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后勤保障体制,走三军联勤的道路。对此,许
多国家正在对现行的后勤保障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三军联勤后勤体
制。
从当前情况看,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后勤供应体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以美军和独联体军队为代表,采取统供与专供相结合的体制,即全军通
用物资均由统帅部统一保障,军种专用物资由各军种自行负责,并正在逐步
完善战区合成保障体制。俄罗斯军队根据几个战略区的作战任务,已基本建
立了战区合成保障体制,并具有战区合成保障能力。美军除在本土建立了
东、中、西三个战区保障体制外,海外各战区也建立了完善的战区后勤保障
体制与设施。
以英、法等国家为代表,实行三军自行负责为主的供应体制,即三军专
用物资和绝大部分通用物资由各军种自行负责,统帅部只负责供应少量通用
物资。但国防部的后勤管理机构对各军种实行统一计划和控制,各军种承担
具体的后勤保障业务,并按其专业特点分工兼管其它军种的物资供应。马岛
战争时期,英军感到三军自成体系的后勤保障体制已不适应三军在海外联合
作战的需要,根据参战军兵种多、建制关系复杂、时间紧迫、补给线长等特
点,实行三军统一保障。在国内,由总部统一筹措三军的物资,统一动员民
用船只,统一组织军民运力实施海运和空运;在马岛前线,组成三军后勤支
援协调中心,根据三军作战需要统一组织后勤保障,从而保障了作战的需要。
以德、日等国家为代表,实行以统供为主的体制,即三军所需的主要补
给品,不分通用物资或专用物资,均由统帅部统一采购和供应,并按地区驻
军和作战方向组织统一保障。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已经实行三军联勤的军队,正在完善三军联勤保障
体制;部分实行三军联勤的军队,正在逐步扩大三军联勤范围,向三军联勤
过渡,为最后实现三军联勤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尚未实现三军联勤的军队,
正在酝酿改革现行后勤保障体制,或进行试点,准备实现三军联勤。从总的
发展趋势看,实现三军联勤,努力提高后勤的合成保障能力已成为势在必行
的发展趋势。
(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趋势日益扩大
由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艰巨,仅靠军队自身的力量难以保障作战
需要,因而对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讲,
高技术战争的较量,实质上是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后勤保障的较量。因此,
不仅使军队后勤保障对国民经济依赖性增大,而且使军队后勤保障与社会联
系范围不断扩大,军队后勤保障与社会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目前,一些国家
在后勤理论方面提出了国防后勤这个新概念。所谓国防后勤,包括武装力量
后勤、一切为国防服务的经济部门和国防后勤后备力量这三个部分。还有的
国家提出了国家后勤这个新概念。所谓国家后勤,包括民用后勤和军事后勤
两个部分。民用后勤,是指为军事服务的一切部门;军事后勤,是指直接为
军队服务的军队后勤部门。无论是国防后勤,还是国家后勤,都反映了军队
后勤与社会接融的广泛性和社会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原苏军认为,民用后勤
是军事后勤的后盾,军事后勤是国民经济的第一梯队。美军也认为,军事后
勤是前方后勤,民用后勤是后方后勤,军事后勤是前方和后方之间相互联系
的一个环节,是国家经济与作战部队之间的桥梁。因此,应重视军事后勤与
民用后勤的结合,使军队后勤从封闭型的自我保障走向开放型的社会化。
外军不仅重视在理论上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问题,而且在实践方
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目前,许多国家建立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军
事工业体制,武器装备基本上由民用企业承担,如美国的军事工业是建立在
私营企业基础上的,辅之以少数国防部投资的军工企业,形成一种军民一体
化的军事工业体制。美国的军工生产基本商品化,军队所需的技术装备采取
招标制、合同制等方式,从30万家私人厂商采购。此外,许多国家的军队生
活服务基本实现社会化,军官的宿舍向地方租用,离退体军官由社会上安置,
退役后到社会另任他职,家属子女在地方就学、就业;军民通用的物资由地
方工厂生产,军队通用的人才由地方培养,军民通用的设施由地方兴建,甚
至连一些军民通用的机构都由地方设置。这样,尽一切力量吸引社会生产力
和服务行业为军队服务,使军队后勤保障最大限度与民用后勤相结合,从而
减轻军队的负担,真正寓后勤于国民经济之中,于社会之中。
我军后勤保障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目前基本上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军队基本上是一个小而全的独立社会,各种物资和武器装备有专门的军工系
统生产,建设规模相当的家属宿舍、学校、医院、干休所,采取了从军官到
家属孩子,基本上由军队包下来的办法,使军队后勤的包袱越背越重,严重
地影响了整个军队的建设。因此,如何改革现行的后勤体制,使军队和后勤
保障社会化,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视后勤后备力量的建设
建立精干的常备军后勤与强大的后勤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后勤体制,已成
为许多国家进行后勤建设的一个共同目标。在和平建设时期,各国都不可能
保持一支与战争相适应的庞大的常规后勤保障力量,但目前精干的常规后勤
力量又难以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这就要求重视后勤后备力量的建设,以
便为战时后勤力量的动员扩编作好准备。以色列加强后勤后备力量建设,保
证第四次中东战争胜利;以及英国加强后勤后备力量建设,保证马岛战争胜
利的成功经验,使许多国家更加认清了重视后勤后备力量建设对于保障战争
胜利的重大作用。
从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各国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是
建立和健全后勤预备力量建设的法规,对后勤后备力量建设以各种不同的法
律条文形式明确规定下来,并对后勤预备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利作了明确
规定,使后勤后备力量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普遍建立了后勤预备
役制和后勤预备部队,并把后勤预备部队建设所需要的经费纳入军费开支。
目前美国后勤预备役人员已接近现役后勤人员,后勤预备役部队所拥有的运
输船只、飞机、车辆和其它设备的数量,均大于现役后勤部队的拥有量。英
国后勤预备力量所拥有的保障能力,也大于现役后勤部队的保障能力。三是
普遍建立了后勤后备力量建设的规划和转为现役后勤力量的动员计划,从组
织、人员、装备、器材等方面落实到了具体承担部门和执行人。美、英、法、
德、以色列等国家,还结合军事演练,每年有计划的对后勤预备役人员进行
必要的训练,提高了其快速动员和快速保障能力。
我军后勤后备力量建设,目前尚处于一种自然的自发状态,有关的法规
不健全,后勤预备役部队也没建立,动员计划有的尚不落实,与发达国家比
还有很大差距,是后勤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四、高技术战争与后勤装备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技术成果的数
量越来越多,技术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后勤科学技术与其它
科学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渗透性越来越强,对后勤装备的发展影响越来
越大。
(一)后勤指挥与控制装备自动化、智能化
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在后勤指挥上的广泛运用,将使后勤指挥与控制的
装备的器材自动化、智能化。由光纤维、电子计算机、通信卫星、全息摄影、
电视、传真、录像、录音等设备组成的后勤电讯通信网络和后勤指挥与控制
系统,可以在瞬间通过图像、文字、语言、数字和密码,准确传递战场上任
何一个地方的后勤信息。这种人机系统的有机结合,将大大提高后勤指挥与
控制的效能。
在后勤指挥与控制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步用于后勤指挥与控制设
备。如美国目前正在研制的“情感”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设备是微处理
机,它与一般计算机不同,具有“个性”,具有人的“物质和智慧”,在情
况瞬息万变的未来战场上,能帮助指挥官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判断情况,
定下决心,下达命令;当指挥官由于情绪反常定下错误的决心时,它还能给
予纠正。人工智能技术在后勤指挥与控制上的运用,将大大增强后勤指挥与
控制的能力,减少失误。
(二)新的后勤装备不断出现,后勤保障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后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后勤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和飞速发
展。许多新的后勤技术装备不断涌现,使后勤保障手段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
高。
机器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将在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领域中
广泛运用。如用于笨重的体力劳动、有毒有害作业、危险地域作业、敌炮火
下的抢救、抢修、固定哨位、仓库作业等等。
人工智能运输汽车、轮船、汽垫船、飞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
科学和微电子学等最新成果在运输汽车、船只、飞机上的广泛应用,将使这
些装备具有观测方向,测定距离,分辨道路航线,绕过障碍,识别地貌地物,
自动启动和停机等功能,能按照人的指令把所需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
新能源。目前以液体燃料为主的能源,将被以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大
的固体燃料所代替。此外,光能、热能、核能、氢能等各种新能源应运而生,
从而使后勤保障任务大大减轻。如独联体目前正在研制用于飞机的氢能,可
使燃料的重量比原来的汽油减轻近千倍,而飞机的航程却增加近十倍。
仓库作业自动化设备。目前以人背肩扛的仓库装卸作业和手工管理的办
法,将被以自动化管理为主的仓库管理和装卸自动化联合系统设备所代替。
整个仓库物资从调运指令发出到仓库取货、装卸等均形成一条龙的自动化作
业系统。
防卫监视系统。后勤由于目标分散,点多面广,需要防卫的目标多和防
卫兵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和机
器人在后勤工作领域的广泛运用,在后勤领域中将逐步建立一个由电子计算
机系统、机器人武器系统相结合的后方防卫监视系统。届时计算机系统将通
过自动监视系统对目标区进行监视,并辨别不同的来袭目标,然后根据不同
的来袭目标将需要采取的防卫措施指令发给机器人,机器人按照监视系统发
出的指令,操纵不同的防卫武器对来袭目标进行还击。
隐形后勤装备。由于后勤装备,如车辆、船只、运输飞机、管线等目标
大,易被敌技术侦察器械发现而遭袭击。对此,后勤技术装备将广泛利用新
技术革命的成果,采用坚固、轻便、不反射雷达波的复合材料,改变装备外
形设计,从结合上去掉反射雷达信号的角和缘,减少雷达反射面,安装先进
的电子对抗设备,以便使其能够探测和规避雷达和导弹,从而大大提高生存
能力。
新材料、新服装。后勤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大批新材料应用于后勤装
备及后勤保障的各个领域。如坚硬、耐高温、耐扭、耐腐蚀的新型陶瓷,将
代替许多金属制品;耐高温、吸收能量、防冲击波、吸收中子和复合材料,
将广泛用于运输车船、飞机和管线制造上;重量轻、强度高的合金钢将广泛
用于后方野战工事;耐腐蚀、耐磨损、耐疲劳、耐老化和脆变、耐负荷、耐
热、耐爆炸和照射影响的非金属合金和复合材料,将广泛用于构筑后方野战
仓库和用于制作各种包装材料、集装箱等;具有反可见光、反近远红外光的
多功能和三防、变色的综合性伪装服将装备部队;薄、轻、舒适耐用、保暖
良好的防寒服和能防流弹、碎片杀伤的避弹服也将问世;各种方便、实用、
营养价值高的野战口粮将相继出现。此外,一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
医学软件将不断出现,把医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更新的阶段。
大量新的后勤装备出现,将使后勤保障手段从目前的以人工为主,逐步
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过渡,使后勤保障的效能大大提高。
(三)后勤装备的换代周期大大缩短
在本世纪80年代以前,各国军队全面换装的周期,短的十几年,长的二
三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包括后勤装备在内的武器装备换代的
周期大大缩短,目前有的只需要几年的时间,21世纪,可能只要一两年。据
说计算机每6个月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这样将使后勤装备面临“换装”的
步伐赶不上“换代”的速度,给后勤科技和后勤装备发展带来两个突出的矛
盾:
一是经费有限与需要“换代”的矛盾。电子、激光、空间、聚能、生物
工程、海洋工程和新材料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必然使军事思想和军事技
术装备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保障军队作战胜利并与之配套的后勤装备也必然
会随之变化。由于武器装备“换代”周期的加快,可能出现花费巨额资金的
后勤装备仍不是最先进的,因而又要花巨额资金再买新的后勤装备。然而新
的后勤装备往往是价格昂贵,有关方面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来保证包括后勤
装备在内的武器装备“换代”,因此,必然出现需要“换代”和经费有限的
尖锐矛盾。
二是后勤新技术研究周期长与后勤装备更换的矛盾。一项新技术成果的
发现、发展和运用于后勤装备,需要经历一定时间,而在紧张的国际环境中,
尤其是今后的技术竞争激烈和战争条件下,则要求尽可能缩短后勤装备更新
的周期,这样就可能出现新后勤装备系统落后于时代需要的矛盾。
(四)战场后勤装备系列化
战争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后勤补给方式变革。未来战争,由于交战空前激
烈,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军队机动快,武器装备损坏严重,因而要求后勤保
障必须在战场立即满足作战的需要,使损失的物资能够立即得到补充,伤亡
的人员及时得到救治,损坏的技术装备就地再生。为此,要求后勤装备与这
种保障任务相适应,形成与战场需要相配套的后勤技术装备,以提高后勤保
障在战场上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整体保障能力。如陆军需要在战场使用装甲
弹药输送车、装甲油料补给车、装甲救护车、装甲维修车、装甲给养车等系
列装备;海军在海上作战需要使用海上弹药集装箱船、通用集装箱补给船、
油料补给船、医院船、修理船、拖船、救捞船、船坞、潜艇综合补给船等海
上系列装备;空军作战需要用的空中加油机、各型运输飞机、卫生飞机、直
升机运输等空中保障装备系列和机场保障系列装备。
后勤装备系列化的问题,目前已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所重视。外军认为,
虽然作战装甲车可用于紧急的后勤支援,但却减少了作战用的装甲车;加上
作战装甲车不适于装载弹药、油料和运输伤员。因此,用作战装甲车进行后
勤支援,并非上策,必须研制一套与作战后勤保障相适应的后勤装备。美军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经过反复演习和模拟论证,认为现在的轮式无防护
卡车、越野车、M548装甲运输车都已不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
新技术的成果研制一套战斗后勤支援装甲车系列。目前已研制的战斗后勤支
援装甲车系列,有前沿武器弹药再补给装甲车、火炮弹药运输装甲车、阵地
装甲救护车和战场修理支援装甲车。这些装甲车具有与作战车辆根同的越野
性能和行驶速度,具有较好的装甲防护能力,能在常规火力和核条件下跟随
部队实施后勤保障。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军队正在大力研制各种系列
化的后勤保障工具,以全面提高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效能。
五、高技术战争与后勤教育训练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使后勤保障在未来高
技术战争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发生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对后勤
教育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后勤教育训练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一)后勤的教育训练的目标要瞄准未来,培养遥就一大批高科技后勤
人才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智能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激光、粒子
束武器等逐步装备部队并用于战争,将对后勤指挥、供应、运输、救护、修
理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给后勤保障提出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
要后勤教育训练面向未来,把后勤教育训练的目标瞄准未来,从适应当前后
勤工作为主转向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后勤保障为主,做到既能适应当前
的后勤工作,又能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
后勤教育训练目标以未来为主,其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完成未来高
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的人才。为此,后勤教育训练一方面要立足现有后勤
技术装备,用现有技术装备保障部队作战;一方面要以主要精力进行超前的
后勤教育训练,重点研究解决未来高技术战争后勤的立体保障、合成保障、
快速保障、持续保障、立体防卫、新技术装备的补给手段,以及为完成后勤
保障而进行后勤指挥的艺术等等。
(二)后勤教育训练的内容要增加高技术的含量,全面适应高技术战争
需要
高技术战争需要高技术的后勤保障,而高技术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关
键是后勤训练是否与高技术后勤保障能力相适应。为此,应根据高技术战争
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与需要,对后勤教育训练内容进行变革,淘汰那些已过时
或不适应的陈旧东西,增加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以
学习和掌握高技术知识和高技术技能为主,以便全面适应高技术战争后勤保
障的需要。
1.从过去学习一般军事后勤知识为主,转变为学习高技术军事后勤知识
为主
高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军事后勤高技术得到不断发展。据说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军事后勤领域涉及的主要专业技术只有20余类,本世纪60年
代已达到400余类,增加了20倍,80年代已达2000多类,增加了近百倍。
今后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将使各种各样的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后
勤保障工作。要完成后勤保障任务,就必须不断学习这些新的科学技术。这
就迫使后勤教育必须不断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充实其内容,使培养的人才适应
新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后勤教育训练内容应从过去以学习一般军事后勤知
识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学习现代高技术军事后勤知识为主。应根据科学技术
的发展变化和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对现有各类后勤院校的教材、部队后勤训
练的教材和训练大纲进行全面地审定修改,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术充
实进去,使教材和训练大纳的内容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时代的特点。
从目前的情况,各类后勤教材应充实以下方面的内容:微电子科学与电
子信息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应用,光电子科学与光电子一体化技术及
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应用,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
应用,材料科学与新材料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应用,能源科学与新能
源、高效节能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应用,生态科学与环境保护技术及
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应用,地球科学与海洋工程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
运用,基本粒子科学与辐射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运用,医药科学与生
物医学工程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运用等。
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其科学技术知
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因而在普及一般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应
根据各自的专业技术工作,重点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技术知
识,力求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做到“博”“专”相融,以“博”促“专”,
以“专”带“博”。
2.从掌握一般军事后勤技能为主,转变为掌握高技术军事后勤技能为主
后勤系统是一个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技术
的发展,许多高技术在军事后勤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渗透到后勤保障
的各个方面。为此,在后勤教育训练的实践方面,应逐渐淘汰落后的技能训
练项目,增加已经在后勤领域运用或即将应用的高技术军事后勤技能项目,
为完成高技术后勤保障任务打下基础。各级后勤训练部门,在安排军事后勤
技能时,既要把立足现有后勤装备完成后勤保障任务作为当务之急的训练内
容,又要从长计议,把运用和操作即将和可能装备的后勤装备的技能训练作
为新课题,进行超前训练。
进行后勤超前训练,在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尤为重要。一是科学技术的发
展,往往使院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待毕业分到部队时过时,不少新的技术
装备不会维护管理,需要从头学习。二是目前部队进口了部分高技术装备,
许多院校毕业的学员,不仅谈不上如何维护、管理,连见都没见过,只好望
而兴叹。如车管运输学校的学员,主要学习国产东风、解放等车型的维护、
管理、修理,而对进口的一些特种车却一窍不通,使部队不少进口的新装备
因无人维护管理而损坏,造成很大浪费。为解决这一矛盾,总部应将已研制
定型预计装备部队的新装备,正在研制已有样品的新装备,和准备进口或已
进口的新装备,先发给院校,使院校学员提前了解其性能,掌握其操作使用
与维护管理的技能。这样部队一旦得到这种新装备,后勤马上就能进行全方
位的保障。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会因后勤人员不懂其性能,不会操
作而难以发挥效能。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虽有西方进口的大批先进技术装备,
但由于后勤人员素质差,不会维护保养和修理,使许多技术装备没有发挥应
有的作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军队西方进口的大批弹药因后勤人员不会管
理而大批失效,有2/3的航空炸弹和鱼雷失效,不少炮弹不是打不响,就是
炸膛。由此可见,提高后勤人员掌握高技术装备的维护、管理、使用与操作
的技能,是保障部队战斗力和保障战争胜利十分重要的环节。进行高技术军
事后勤技能的超前训练,是高技术战争对后勤训练的客观要求。
部队的高技术军事后勤技能训练,在高新技术装备有限的情况下,可建
立高技术军事后勤技能训练中心或训练基地,分批分期地将有关的后勤专业
技术骨干送到高技术军事后勤训练中心或训练基地轮训,为部队培养高技术
军事后勤专业骨干。在训练经费不足,无力购买相应的高技术装备时,可充
分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模拟训练中心。同时,还可视情况
派人到有关生产厂家、科研机构进修,或派人出国考察、进修,从各方面培
养高技术军事后勤技能的骨干,以适合部队高新技术装备目益增多对后勤保
障提出的要求。
3.从提高军队后勤的保障能力为主,转变为提高军民整体的后勤保障能
力并举
没有一支精干的军队后勤保障力量作为骨干,是难以完成高技术后勤保
障任务的。但由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几乎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
外贸、外交的各个部门,没有这些部门在统一的指挥下通力合作,也难以完
成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今后,随着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军事领
域的运用,将使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没有强大的综合国
力作后盾,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地支援,就谈不上高技术战争的胜利。
仅仅提高军队后勤高技术保障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还
必须提高全民的高技术保障能力,才能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全民的大力支
援,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必须把提高全民的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能力纳入
后勤训练的轨道,并重点抓好后勤动员、后勤预备役部队,以及与后勤保障
密切相关的交通、铁路、民航、邮电通信、商业、军工、机械、燃料等部门
的战备训练与战备落实工作。
4.从保障与某一作战对象作战胜利为主,转变为保障与多元作战对象作
战的胜利
过去,尽管我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因为国际大气候的变化曾发生过复杂的
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我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主要作战对象基本上是单一
的。我军后勤教育训练的内容也基本是以某一主要作战对象为主,保障军队
与某一主要作战对象作战的胜利。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国际局势多极化的发
展,国际环境与我国周边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我军的主要作战对象
将从单一化向多极化发展。我军的主要对手可能是某些超级大国,或某些超
级大国的代理人,或某些超级大国与代理人的结合体,还可能是某些地区霸
权主义的联合体等等。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就必须着手研究可能的作战对
象,制定与作战需要相适应的后勤保障训练计划与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
训练。如我军可能的作战对象在高技术武器装备方面,有的比我占优势,有
的与我大体相当,也有的比我稍逊色。与这些不同的对象作战,对后勤保障
的要求自然不同。只有摸透了不同作战对象的情况,通过训练,摸索出与不
同对象作战后勤保障的规律及其对策,才能知己知彼,争取主动,稳操胜券。
(三)后勤教育训练的标准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高技术战争
的后勤保障能力
后勤教育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
后勤教育训练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全面提高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能力,保障
打赢高技术战争。
后勤教育训练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数量和质量
的关系。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后勤教育训练曾处于保障部队早打、大打、打
核战争的全面战争的应急状态,往往是缺什么训什么,需要什么训什么,只
追求数量,忽视质量。随着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和训练的正规化,
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质量建军提到了首位。因此,后勤教育训练的
正规化和提高后勤教育训练质量的要求,也自然提到了后勤教育训练的首
位。二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后勤由于平时事务性、保障性的工作多,为完
成当前急需的保障任务,往往对与当前保障性工作关系密切的后勤专业技术
训练抓得比较紧,也比较重视,而对一些事关后勤长远的思想作风、科技知
识、战时专业技术基础与应用训练重视不够。因此,后勤教育训练既要重视
当前后勤保障工作急需的专业技术训练,更要重视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后勤
保障的专业技术训练,把平时与战时,当前与长远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起
来。三是要处理好训练与保障的关系。后勤的主要任务是保障,进行后勤教
育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完成后勤保障任务。在后勤教育训练中,尤其是在部
队后勤中,由于工作矛盾突出,常常是以保障代替训练,或只重视保障而忽
视训练。这一问题在部队实兵野外训练更为突出。长此下去,势必使后勤教
育训练与部队教育训练不同步,影响后勤教育训练的质量。因此,必须坚持
训练与保障同步进行的原则,通过后勤教育训练的成果,促进后勤教育训练
的深化。
要提高后勤教育训练的质量,在实践中必须突出高、新、宽、深这四个
字。
高。一是后勤教育训练的起点要高。随着干部战士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训练大纲应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要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课目,去掉那些不必要
的重复基础课目,突出重点。二是训练内容高技术的含量要高。随着高技术
的发展和高技术装备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后勤技术保障的任务越来越
重,越来越复杂,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把高技术后勤
保障作为后勤教育训练的重点。三是标准高。按照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要
求,从难、从严制定后勤教育训练的考核验收标准,对整个后勤教育训练的
过程实行质量标准化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验收。同时,根据形
势发展变化不断修定新的标准,使后勤教育训练质量逐年提高。四是后勤教
育训练的要求高。后勤教育训练的内容,应从实践需要出发设置课目,确定
重点和方法,把立足点放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情况,以符合实战后勤保障的
要求。要针对可能的作战对象、可能的作战地区和后勤保障可能遇到的问题,
把部队拉出去,在接近实战的情况下进行严格训练,特别是适应性训练、野
战生存能力训练、全方位保障等科目训练。
新,就是要根据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保障提出新问题和新情况,对后勤教
育训练进行全面改革。在后勤教育训练的指导思想上,要把高技术战争对后
勤保障的影响,及其对后勤保障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新对策,
作为中心环节和重点抓紧抓好。在后勤教育训练的内容上,要不断增加高技
术战争后勤保障的新内容。
在后勤教育训练的理论上要根据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新变化不断提出
新观点、新理论,为高技术后勤保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在后勤教育训练方
法上,要探索适应后勤教育训练的新路子和后勤保障的新方法。总之,要以
开拓创新的精神扩展后勤教育训练的新领域,使后勤教育中新的东西层出不
穷。
宽,是指要拓宽后勤教育训练的内容。由于后勤与社会的政治、经济、
军事、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尤其是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
后勤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后勤教育训练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军事后勤学的
范围,必须开拓视野,扩大广大后勤干部战士的知识面。在后勤教育训练中,
除了以本专业为主外,还要把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
论、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等新兴科学作为重要内容,使后勤人员既有坚实
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渊博的知识,以适应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
深,是指后勤教育训练要不断向深度扩展。要不断健全教育训练的体制,
不断深化教育训练的改革,不断改革教育训练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训练的
标准,不仅要从宏观上研究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和指导全局工作的对策,而
且要从微观上研究各种不同条件下与各种不同作战对象作战,以及各种作战
样式后勤保障的具体规律和具体对策,尤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作深入细致
的研究探索。
总之,后勤教育训练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要不断进取,在提高上
下功夫。
(四)后勤教育训练的对象要从军内扩展到地方,形成军民结合的后勤
教育训练体系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后勤保障
力量,才能完成任务。而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
的主题,各个国家都在大幅度削减常备军队,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因而
平时不可能保持一支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相适应的强大的现役后勤保
障力量。为既保障高技术战争需要,又减少平时的国防费开支,各国所采取
的共同做法是,保持一支精干的现役后勤力量与强大的后勤后备役力量相结
合。要使后勤预备力量具有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相适应的能力,平时
就必须加强对后勤预备力量的训练。后勤教育训练除了军队院校和后勤部
(分)队这个体系之外,还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后勤后备力量的教育训练体系,
以便保持教育训练的经常性,提高后勤后备力量保障能力,真正做到一旦有
事,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由此可见,后勤教育训练的对象,将从军队后勤
扩展到全民的后勤后备力量,形成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后勤教育训练体系。
(五)后勤教育训练的方式将全方位开放,以便多层次、多渠道地全面
加强后勤教育训练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发
展的强大动力。后勤保障要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就必须从后勤教育训
练单纯依靠军队办教育、搞训练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教育训练
的方式上实行全方位的开放,通过各种渠道来吸吮高技术后勤保障的营养,
丰富和发展后勤理论,改革后勤保障体制及方式,提高后勤技术装备的现代
化水平,全面加强后勤建设。
要使后勤教育训练的方式全方位开放,首先要解放思想。要敢于清除过
去“左”的思想束缚,破除原来不利于全方位开放的框框。高技术战争后勤
保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在后勤教育的实践中探索解决,如果总抱着
过去那些已经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的条条框框不放,后勤教育训练改革就难
以迈开新的步子,后勤教育训练的方式也就难以有新套套。因此,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是后勤教育训练方式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面向世界。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及其给后勤保障带来的新问
题,迫使各国军队在后勤教育方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并摸索出许多先进的训
练方法,我们只有在后勤教育训练上面向世界,看到有关国家的长处,找到
自己的差距,才能认真借鉴外军的先进经验,学习外军灵活多样的后勤教育
训练方式,从而推动我军后勤教育训练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是在机制上要健全。后勤教育训练的方式要全方位开放,必须建立相
应的机制。如定期出国考察、进修制度,定期进修深造制度,干部在职学习
和进院校培训制度等一系列配套的机制。没有与之配套完善的机制,后勤教
育训练无法可依、无章可行,开放性的后勤教育训练就难以实行。因此,建
立和健全后勤教育训练的规章制度,就成为后勤教育训练改革必须解决的问
题。
四是教育训练方式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教育
的发展、军队教育训练手段的现代化,将为后勤教育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展示
广阔的前景,军队与地方相结合、院校训练与部队训练相结合、正规的专门
教育训练与在职业余教育相结合等多层次的灵活的方式,将渗透到后勤教育
训练的各方面,给后勤教育训练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全面推动和
促进后勤教育训练。因此,在后勤教育训练中,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因地制
宜地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地进行训练,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六、高技术故争与后勤理论
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批优秀的高科技后勤人
才,需要强大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先进的与高技术战争相适应的军事后
勤理论。
(一)高技术战争呼唤新的军事后勤理论
1.高技术战争需要军事后勤理论创新
高技术战争使战争的形态、样式、理论、战略、战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给予后勤保障全方位的影响,使后勤保障遇到许多新问题。如高技术战争后
勤保障究竟有哪些新特点,对后勤指挥与后勤保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有哪
些规律,后勤保障怎样才能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面对高技术战争的新变
化,后勤指挥体制和保障体制如何改革,战略后方基地如何建设,后勤技术
装备如何发展,人才如何培养;面对技术装备占优势的敌人,怎样发挥军民
整体保障的力量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战争胜利;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思
想如何发展和运用等等,都需要在理论上作出新的回答。这就要求军事后勤
理论研究要适应高技术战争的新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从我
国和我军的实际出发,结合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探讨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规律及指导原则.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技术战争的
后勤准备,为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当前,要重点研究主要战略方
向上可能进行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规
律性的东西,以确定正确的战略对策和指导原则。
2.现代化的后勤保障,首先是军事后勤理论现代化
军事后勤理论的变革,必然导致后勤编制体制、后勤训练、后勤装备、
后勤建设,乃至整个军事后勤革命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军事
后勤理论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先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了。新的后勤装备必然引
起后勤保障方式的变化,而这种新的保障方式必须要有新的军事后勤理论作
指导。没有新的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相适应的军事后勤理论作为后勤
保障实践的指导,新的后勤装备就难以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可见,要使现代
化的后勤装备发挥作用,必须有现代化的军事后勤理论。因此,要保障高技
术战争胜利,首先必须认清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特点及其规律,并使之上升
为指导实践的理论,才能有效地完成后勤保障任务。
3.先进的军事后勤理论,是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包括军事后勤理论在内的先进的军事科学理论,是提高军队
战斗力,保障战争胜利的催化剂。因此,许多国家军队在高技术迅猛发展的
历史时期,在重视发展高技术装备,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研
究高技术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新的军事科学理论来指导高技术战
争的实践。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诫人们,军队的现代化,不仅仅表现为人的素
质提高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而且还表现为军事科学理论是否先进。技术装
备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军事科学理论落后。先进的军事科
学理论可以使劣势的技术装备发挥出最佳效益,弥补技术装备落后的不足;
而落后的军事科学理论,却使先进的技术装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由此
可见,建立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相适应的先进的军事后勤理论,是保
障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客观需要,也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后勤保障力。
由于先进的军事后勤理论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后勤保障力,因而一些发
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在大力发展高技术后勤装备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
大力发展军事后勤理论,并提出一系列符合本国军事战略和国情的以21世纪
高技术战争为基点的军事后勤理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后勤装备在短
时间内难以赶上发达国家军队水平。因此,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大力发展后
勤装备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军事后勤理论方面的研究,使军事后勤理论走在
前头,首先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成为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实践的
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高技术战争对军事后勤理论的要求
高技术战争呼唤新的军事后勤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高技术战争后勤保
障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改进保障手段和方法,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资源,集中有限的力量保障重点战略方向,确保政治目的和军事目标的实现。
1.着眼发展,以研究未来为主
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后勤保障方式、方法和保障手
段,以及后勤力量的结构与组合方面发生深刻地变化,进而使一些适应这种
变化要求的理论在实践中应运而生。军事后勤理论在重视研究解决现实问题
的同时,应着眼高技术战争给后勤保障已经和必将带来的发展变化,重点研
究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后勤保障发展规律,及其带有全局性的长远的重要战略
对策,用以指导当前的高技术战争后勤准备和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
目前,预测21世界的高技术战争,研究其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已成为一些主要军事国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相继出版了《21世纪
的美国陆军》、《21世纪的美军后勤》、《军事预测》理论著作。有鉴于此,
我军军事后勤理论的研究,应把立足点放在保障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胜利的
基点上,着重加强对未来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建立具有
中国特色的高技术战争军事后勤理论体系。
2.拓展军事后勤理论研究的领域
由于高技术战争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外交、
外贸等各个部门和各条战线,因而使后勤保障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与社
会的各个方面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制约的因素也日渐增多。要保障高技术
战争的胜利,就必须研究与高技术后勤保障有关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特
点与规律,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指挥协调
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之间的行动,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地保障战争的胜利。
因此,军事后勤理论研究的领域应从军队扩展到地方,从单纯的军事后勤理
论领域研究扩大到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外交、外贸等各个领域,
使军事后勤理论成为一门横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从军事后勤理论本身来讲,由于高技术的发展使后勤的专业化分工越来
越细,其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目前,除军事后勤学、战略后勤学、后勤管理
学等基础学科外,还出现了军事后勤发展战略学、军事后勤系统工程学、军
事后勤运筹学、军事后勤控制论、军事后勤信息论等边缘学科。今后随着高
技术的发展,后勤的专业化分工将越来越细,跨学科的军事后勤理论的分支
也将越来越多,军事后勤理论研究的领域将更加广阔。
3.密切联系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
军事后勤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军事后勤建设和战争后勤保
障的实践。而军事后勤建设和战争后勤保障实践,尤其是高技术战争后勤保
障的实践,又成为检验军事后勤理论是否正确的试验场和试金石,从而为进
一步开拓军事后勤领域,发展军事后勤理论提供了新的途径。军事后勤理论
研究与高技术战争实践相结合,已成为现代军事后勤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趋
势。
首先是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训练实践联系更加紧密。平时不打仗,
主要靠训练来提高后勤保障力。提高军事后勤理论研究水平,编写出适应高
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的教材,成为提高后勤训练的基本前提。把军事后勤
理论研究与后勤训练结合起来,根据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进行后勤训
练,根据后勤训练的要求进行军事后勤理论研究,又把军事后勤理论研究的
成果运用于后勤训练的实践,尔后通过后勤训练的实践来检验军事后勤理论
研究的成果,进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其次是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联系更加紧密。军事后勤理论研究
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
又是检验军事后勤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因此,不少国家军队都十分重
视高技术战争给后勤保障带来的发展变化,确立新的军事后勤理论用于指导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又通过本国军队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实践,或
借鉴其他国家军队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实践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符合现代
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的新的军事后勤理论。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巨大的财力、
物力消耗和严重的武器装备损坏惊震了世界各国军界。战争结束后,美国、
原苏联等国军队纷纷派人到战场现地考察,并根据这次战争的经验教训及其
对今后战争的影响,对战争消耗、战争动员、军队机动、战场装备修理、战
略后方基地建设、物资储备与后方防护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美国、
英国、原苏联等军队还对《作战纲要》,有关法规、法令、条令、条例等作
了重大修改,马岛战争之后,各国军队根据英军快速反应的经验和“飞鱼”
导弹等高技术武器初露头角而大显身手的情况,对如何进行快速动员、加强
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发展高技术武器提出了许多新的理
论,并把其作为军队建设的重点。海湾战争以最新的战争形态拉开了高技术
战争的序幕,从而揭示了未来高技术战争许多规律,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
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和人的智慧的较量,而且更
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较量。谁拥有这方面的优势,谁就能赢得战争的主动和
胜利。因此,全方位的研究高技术战争与后勤保障问题,已成为世界各主要
军事强国最热门的话题,也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军事理论研究第三个浪
潮,而且是最高浪潮。就军事后勤理论研究而言,美、英、法、德、日、俄
等国家先后提出了许多保障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军事后勤新理论,并正在组织
庞大的研究队伍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我国的军事后勤理论研究,在海湾战争
之后也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从总部到各基层部队,从机关、院校到
社会有关部门,都先后召开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课题的学术研讨
会,就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特点、规律、后勤动员、交通运输、医疗救护、
技术修理、军费、后方防护、军事工业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对策。由此可见,紧密结合高技术战争后勤的实
践,不仅是军事后勤理论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而且是提高军事后勤理论研
究水平的有效途径。
4.走开放性的研究道路
随着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力量来源的多元化,尤其是国际化趋势日益明
显,使各国军队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加,为各国军队在军事后勤理论上相互交
流、相互渗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条件。使军事后勤理论研究走出
国门,面向世界,借鉴各国军队先进后勤理论成为现实可能。军事后勤理论
研究,应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走出国门,充分吸取世界各国军队
后勤有益的营养来充实自己,加速发展我国军事后勤理论。
由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涉及到国家的各个部门,因而军事后勤理论必
须吸吮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学科之精华,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指南。
军事后勤理论研究必须敞开大门,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来研究军
事后勤理论。这样才能众采百家之长,补已之短,集各方面精华于一身,从
而使军事后勤理论不断丰富发展。
由于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而研究和关心后勤工
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军事后勤理论的研究,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是专业
理论人员研究的局面,要走出院校、机关的大门,面向部队,发动广大指战
员都来关心后勤工作,都来研究军事后勤理论,形成专业理论人员与广大指
战员相结合,院校、机关与部队相结合,干部与战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相
结合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和浓厚的学术研究空气,使军事后勤理论研究植恨于
全军官兵的沃土之中,不断结出新的果实。
(三)军事后勤理论要为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服务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的外部,它涉
及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外交、外贸的各个部门,乃至世界经济的有关方面。
在系统内部,它涉及到编制体制、技术装备、教育训练,战场后勤建设、作
战物资的储备与生产、后勤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其涉及面之广,组织
协同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都需要有先进的军事后勤理论作指导。军事
后勤理论的研究如何适应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发展变化,为高技术战争后
勤保障服务,使其在高技术后勤保障中真正发挥先导作用,是军事后勤理论
研究面临的新的重要任务。
军事后勤理论研究要为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服务,要根据高技术战争后
勤保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的理论与方法。如后勤组织指挥体
制与供应保障体制的改革如何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相适应,物资储备如何
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军工生产、战场后勤建设怎
样才能平时为国民经济服务,战时为战争服务?后勤技术装备的发展怎样适
应新技术的发展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怎样才
能发挥人民战争后勤保障力量的作用?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运用马
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进行研究,找出答案。对此,我们既要继承和发
展传统的军事后勤理论,又要根据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变化,确立新的军事后
勤理论,用以指导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
军事后勤理论研究要为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服务,还必须善于学习和借
鉴外军的经验教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军队根据军事技术
装备的现代化及其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提出了不少科学性很强的与高技术战
争后勤保障相适应的军事后勤理论。同时,不少国家军队还经历了一些具有
高技术战争某些特点的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从中获取不少经验教
训,提出了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相适应的新的军事后勤理论。对此,
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的照搬照抄,也不能不闻不问,而应以科学的态度,采
取拿过来的办法,取其精华,吸收其先进的部分,为我所用。
军事后勤理论研究要为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服务,还必须注意在实践中
不断总结提高,使军事后勤研究步步深入。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是随着科
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永远不会停留一个水平上。应随着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发展,研究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通过
实践检验,一步步的发展和完善新的军事后勤理论,使军事后勤研究不断向
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适应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