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R 发帖数: 22479 | 1 熊玠:我要说出《台湾关系法》真相 (2015)
美国纽约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中国评论》月刊学术顾问、深度参与《台湾关系法》
起草工作的熊玠,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中评社 杨犇尧摄)
中评社香港1月14日电(记者 黄蔚 杨犇尧)“我现在讲出这些是为了纪念我的
两位好友,一位是经历台美断交的台湾末任大使沈剑虹,一位是在美国的国民党‘金刚
’丘宏达。”美国纽约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中国评论》杂志学术顾问、深度参与《
台湾关系法》起草工作的熊玠,日前接受中评社独家采访时,首度开腔回顾了36年前这
部充满争议法律的起草背景、过程及美方初衷等鲜为人知的信息,“因为大陆的不瞭解
,我才更愿意接受这次采访,我希望通过本次采访澄清误会、讲出真相。”
1972年2月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交往大门的打开
。在历经一系列波折后,中美两国于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并
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
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1979年1月,应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
的新篇章。
历史的篇章中往往更多撰述伟岸人物的光辉事迹,鲜留空间给渺小一方的眼泪与诉
说。在中美新篇章开启的同时,台湾问题的根却越扎越深。
美台断交之后,美国国会在1979年3月以不到两天的时间表决通过《台湾关系法》
(TaiwanRelations Act, TRA,大陆译为《与台湾关系法》),在当年4月10日经总统
吉米•卡特签署通过成为美国法律,并追朔自1979年1月1日生效。
美国订定台湾关系法的要旨为:“本法乃为协助维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与稳定,并
授权继续维持美国人民与在台湾人民间之商业、文化及其他关系,以促进美国外交政策
,并为其他目的。”其目的在于取代遭废除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熊玠教授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中评社 杨犇尧摄)
解密一:急速通过该法 是国会对卡特的报复
1977年1月20日,吉米·卡特正式出任美国总统。次年12月16日,卡特政府宣布与中共
完成建交谈判,在美国政界与民间引爆一颗重磅炸弹。1979年1月15日,卡特在美国国
会上宣布将在台北设立“美国在台协会”并要求台湾也在美设立对等非官方机构,并将
所拟的“综合法草案”委由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莱恩•赛布洛斯基(
ClementJ. Zablocki)与参议院外交安全委员会主席法兰克•邱池(Frank
Church)在参众两院提出,并表示希望在该年3月1日前通过。而恰巧,赛布洛斯基是强
烈的反共人士,邱池则长期与卡特不睦。再加上美国国会对卡特政府内政外交的处理方
式极为愤怒,于是将卡特的“综合法草案”完全抛弃、从零起草。
熊玠解释道:“美国国会的愤怒并非毫无原因。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大家都知道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迟早的事情,而这件大事之所以从尼克松政府推迟到卡特政府才最终
完成,是因为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卡特一上台就对国会明确表示,日后若做出任何
对华政策上的剧烈转变,首先会谘询国会。”
正是卡特这样的表态,为日后国会的愤怒甚至报复,埋下了伏笔。
卡特1977年初上台后,一连派出基辛格等人访华,并于1978年12月15日与中国签订建交
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卡特政府违背先前诺言,在并未知会国会的情况下做出这
个重大动作,在国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弹。
熊玠回忆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时的美国国会觉得非常对不起台湾,整个国会笼
罩在浓烈的反卡特气氛下,也因此在随后的法案起草工作上对台湾作出了诸多让步,例
如,规定美国要保证台湾的安全、美国要卖武器给台湾等。”
在冷战末期,急于推进与北京关系的卡特政府,显然操之过急,无意识地在两岸关系随
后数十年的发展中,安置了一个原本可以并不存在、日后引发无数口水战的隐形炸弹。
熊玠教授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中评社 杨犇尧摄)
解密二:美籍华人四人组起草了法案意见书
1977年,“中华民国”末任驻美大使沈剑虹一听到卡特总统的那句“如果日后要做任何
对华政策上的剧烈转变,首先会谘询国会”时,就大感不妙,知道卡特已经预备好转变
对华政策,美台要变天了。
熊玠说,沈剑虹在感觉不妙之后,马上找来四位信任的美籍华裔学者,谘询我们的意见
,看应该怎么办。
这个四人组由熊玠、丘宏达、翟文伯和高英茂组成。丘宏达是国际法学权威,马里兰大
学终身荣誉教授,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政务委员与外交部无任所大使”,已于2011年
4月12日离世。翟文伯是1950年台湾首批赴美留学生,现年84岁。高英茂曾是民进党主
政时的台湾“外交部”政务次长、现任台湾民主基金会资深学人,现年81岁。1935年7
月出生的熊玠,即将在今年迎来80大寿。
熊玠说:“当时沈剑虹大使的机要秘书沈昌焕,其实是被派来监视沈剑虹一举一动的,
在沈昌焕看来,如果台湾方面在美国承认中共之前就努力在国会争取各种利益的话,就
相当于告诉美国政府台湾已经做好了相应心理准备,美国还不如尽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
国吧!”
根据熊玠的描述,沈剑虹随后故意撇开沈昌焕,在其官邸而非大使馆内与四人组商讨到
底应该跟美国国会提那些意见和建议。在经过反复讨论之后,熊玠等四人最后商讨出四
点形成意见书:
1.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美在北京的联络处与美在台北大使馆对调;
2. 美国半官方的海外私人保险公司(OverseaPrivate Insurance Corporation, OPIC
)继续适用于台湾(注:OPIC鼓励美国公司到海外投资,并受理公司在当地政治出现问
题情况下的理赔);
3. 除了北京坚持一定要废除的《共同防御条约》之外,其它美台之间签署的条约将继
续有效;
4. 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美国要要保障台湾的安全。
1979年12月31日之前,历经美台断交的沈剑虹大使离开华府回到了台湾。在沈剑虹离开
美国之后,四人组继续在丘宏达的带领下奔走呼号。翟文博将这份意见书寄到美国国会
,参众议员人手一份,希望争取到美国国会的支持。
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评论》杂志学术顾问熊玠(中评社 杨犇尧摄)
解密三:美国国会将四人组意见书充实成法案
四人组将自己的意见书寄往国会之外,也积极联络各自选区的国会议员,以求更大程
度争取协助。位于马里兰州的丘宏达、罗德岛的高英茂以及在纽约的翟文伯和熊玠,开
始定点联络议员。
熊玠说:“我找到雅各布•贾维茨(JacobJavits)议员,并把意见书交给他。”
贾维茨是自由主义的拥护者,他为最终版本的《台湾关系法》充实了一个很重要的意见。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之后,台湾政府在美国的财产便成为一个不好解决的问
题。在沈剑虹大使离美之前,美国助理国务卿就已经告诉他,华盛顿跟北京正常化关系
之后,台湾在美国的财产都得移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手上。这其中就包括日前引发巨大
风波的双橡园。
1937年至1978年间,双橡园是九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官邸。台湾政府在中美正式建交
后将双橡园产权象征性地转让予美国民间组织“自由中国之友协会”,而后辗转为驻美
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购回,并于1986年2月5日由美国政府依其历史背景及建筑特色定
为古迹。
在贾维茨看来,美国助理国务卿所说的、将所有台湾所有在美财产全部移交给北京是没
有道理的,并因此提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应影响“台湾统治当局”在1978年
12月31日之前取得或特有的有体财产或无体财产的所有权,也不该影响“台湾当局”在
该日之后所取得的财产。
贾维茨的这个提议,最终成为《台湾关系法》中的第四条第3点,涵盖两个方面。
除去贾维茨,熊玠还表示,《台湾关系法》中最激怒北京方面的条文——“提供防御性
武器给台湾人民”的提出者,是克莱恩•赛布洛斯基。
熊玠说,时任众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的赛布洛斯基对卡特的对华政策处理方式尤为不
满,如果卡特总统在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前咨商了国会,那么历史可能走向截
然不同的轨道,而正是因为卡特没有这么做,所以赛布洛斯基领导的外交事务委员会就
分外强调了台湾的安全,并因此在法案的撰写上特别强调了美国对台湾的安保承诺。
“可能北京会疑惑甚至气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争取对台军售?”熊玠说:“但这些都
不是我们提出来的,这些都是美国人后来加入的。”
熊玠教授到访中评总部。(中评社 杨犇尧摄)
解密四:《台湾关系法》被误解太多美国从不撑台独
熊玠对中评社表示,“我认为我们对得起北京。当时我们与美国国会打交道,反复都在
强调‘一个中国’,要求美国不能承认一中一台,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后,一定
不能与台湾维持同等的外交关系,所以台湾关系法的大前提是——只有一个中国。”
“1979年,这个法案在国会被反复大讨论的时候,我常常旁听,记得在参议院讨论这个
美国对台湾的安保承诺问题的时候,邱池提出过这样一个疑问:万一台湾自己搞台独引
起大陆出兵,是不是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呢?美国应该如何应对,该出兵
吗?对此,当时国会意见存在很大分歧。”熊玠回忆道。
熊玠告诉中评社,邱池最后以参议院外交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宣布,如果是因为岛内
发起“台独”而引起大陆出兵,不属于《台湾关系法》适用的范围,美国不会出兵,也
就是说美国并无义务帮助台湾因搞台独而引起的战争。
熊玠说:“这部法从头到底是基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没有一个字支持‘台独’,这
也是我们同美国国会打交道时坚持的一点。”
但显然,中国大陆并不认同熊玠的这一说法。在北京看来,《台湾关系法》是美国联邦
政府在已承诺承认一个中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并宣布建立
外交关系后,单方面违反《联合公报》的精神,为变相与台湾保持军事上的援助,干涉
中国内政而颁布的一部美国国内法律。
熊玠回应道,因为大陆真的不瞭解,我才更愿意接受这次采访,我希望通过本次采访澄
清误会、讲出真相。大陆误会的出发点是,认为美国以国内法代替国际法,通过立法防
止北京统一台湾。实际却不是这样,《台湾关系法》主要规范的是美国的对台政策,以
及美国政府对台湾安全受到安全后的反应机制,并没有说台湾不能“独立”,但它讲清
——如果台湾因“独立”引起了战争,美国的反应机制不会启动。
“这部法律是美国国内法,它不约束台湾、不约束大陆、不约束两岸之间的交往甚至统
一,它的一切都在约束美国的对台政策及反应机制。对此,台湾是故意误解,而大陆则
是真的误解。”熊玠说:“其出台之后可能间接干涉了中国内政,但它的用意并非如此
。北京应该将美国的政策和法律分清,这样就不会认为美国以国内法代替国际法了。”
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与中评社管理层对谈。(中评社 杨犇尧摄)
解密五:美国真心不想刺激北京没玩文字游戏
《台湾关系法》自出台之日开始,便备受北京方面的质疑,且反复被台湾当局视作“金
牌令箭”,还因为不满该法对于台美双方之关系规范不够明确,因而曾一度推动美国国
会订立更为明确的《台湾安全加强法》以取代《台湾关系法》,但此案最后无疾而终。
该法表示:“本法乃为协助维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与稳定,并授权继续维持美国人
民与在台湾人民间之商业、文化及其他关系,以促进美国外交政策,并为其他目的。”
而本句最后的“其他目的”四个字,就可以被有心人拿来说事。
熊玠认为,这里并无问题,也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立法中必须讲求的准确度。
据瞭解,《台湾关系法》中“台湾”一词仅仅代表台湾本岛、澎湖列岛等其余环绕
台湾本岛之小岛,并未包含金门与马祖。
熊玠解释道,这一点确实在当时存在很大争议,《台湾关系法》没有涉及金门和马祖是
不想挑衅大陆。“当时大家争议是否应列入金门和马祖,如果列进去了,可以加强台湾
属于传统中国的概念,但后来有人认为,这太刺激北京了,因为北京认为金马是大陆的
一部份,后来经大家的投票决定不把金门和马祖放进去。 ”
此外,《台湾关系法》亦未表示美国对台湾主权现状的认定以及未来归属的看法。
熊玠说,这个是起草方故意保留的,有一些议员接受台湾游说组织的好处,所以提出要
承认台湾的主权,但是,后来大家都一致认为如果承认了台湾的主权,就变相承认了“
一中一台”,这就违背了《台湾关系法》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精神。
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中)、熊玠教授夫人(右二)、岭南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
中心主任郭益耀(左二)、中评社副社长王平(右)以及中评社副总编辑罗祥喜(左)
合影留念。(中评社 杨犇尧摄)
在采访最后,熊玠表示,如果放在今天,《台湾关系法》绝对在国会过不了。1979年高
效起草并通过该法是因为情况特殊,卡特总统违背先前承诺的做法,让国会很多议员感
到对不起台湾,于是都很想帮台湾说话。
熊玠说,我们大家对《台湾关系法》都很满意,因为我们提出的四大观点都被国会采纳
,其中贾维茨主动提出的“台湾在美财产”问题也囊括在内。
“但中美建交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依旧非常复杂、矛盾、很不好受,虽然大家早就
知道这是迟早的事,这也是当时我们四个人为什么如此热心参与起草这个法案的原因。
”熊玠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