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发帖数: 482 | 1 本书是小说,不是信史。书中所有情节,即使涉及几个真名实姓的人物,也只是为了情
节需要而胡编乱造的。各位大侠有兴趣的拍拍砖,没兴趣一边歇着,看劳您神。
父亲的革命
第一部
第一章
一
公元一九四九年的父亲可谓春风得意。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谢富治。
谢富治是二野三兵团政委,父亲是兵团宣传部长。他们在进军大西南的路上,听到毛泽
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那天父亲正好和谢富治坐在一辆美制吉普车上,穿行在湘西的弯延山道中。吉普车是淮
海战役的战利品,据说是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的座驾,车上带着一台收音机。收音
机声音时断时续,电波声嘈杂。这一带地方丘陵起伏,不时可见几牙奇峰怪石突兀其间
。锋回路转的山岭之间,溪水明净,跌宕多姿,红黑小鱼游戏其中。溪畔各色野花点点
,绿草茵茵。树丛中清泉滴露,苔滑癣嫩,鸟鸣莺啼,氛围秀丽清幽。谢富治让司机在
山口停车,他走出车外,在路边的清澈小溪中洗了把脸。甩干手上的水珠,独自走上山
岗。只见浓雾消散,一缕金光从云缝隙中渗漏出来,给绿绒绒的峰岩抹上一丝亮色,好
像在人面前展开了一幅恬静的水墨画。
谢富治蹲下,点燃一支烟,长吸一口,脸色平静地对跟在身后的父亲说:“黎明,该成
个家了。”
父亲砰然心动,但不露声色地笑笑,没有回答。他感觉谢富治今天是吃错了药。谢富治
是一个严肃而稳健的人,严肃到使人敬畏,稳健得近于孤僻。
司机不耐烦开国大典转播中夹带的杂音,悄悄给收音机换了个台,换来了另一个播音员
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
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
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
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因为胜
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
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
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
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
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
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
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
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
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
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
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经典的语言。但父亲和谢富治对这段讲话已经是倒背如流,根本就没注意听。
谢富治若有所思地问:“你说张良功成身退以后,真会在云梦泽一带隐居吗?”
“这谁弄得清楚?还不是大家传说。反正张良是名人,拉到谁身上,谁脸上就有光采。
”父亲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随便答着上司的话。
“无产阶级可不能这么消极。打江山,你还得学会坐江山嘛。”谢富治甩掉手中的烟头
,站起身。
“那是封建社会,狡兔死,走狗烹。我们的情况不一样。”
“打了那么多年仗,也没心思注意周围长个什么样,这儿的风景挺不错嘛。听说有一个
大作家,很会写湘西的风情。”
“是沈从文,都是些唧唧呀呀的琐碎感情,没意思。”父亲答道。
“无产阶级就不讲感情吗?”谢富治转过头,望着父亲:“无产阶级也得生儿育女
呢。”
部队过江后搞到一批布料,全军从上到下换上了新军装,可把这支叫花子一般的军队美
的。父亲还搞了一套美国进口卡基面料的军服,穿在身上,既挺括又展拓,颇有些威风
。只有谢富治,依旧穿着那身浆洗得发白的灰布旧军装,一幅土得掉渣的老农形象。此
时此刻,两人站在湘西的田园山水之间,父亲看上去倒像个上级领导,而谢富治就像个
参谋随从什么的。
谢富治站起身,指点着前面山坳中的十几间灰瓦房,问父亲:“那儿是那个部队?”
父亲随便瞟了一眼,马上说:“西南军大三兵团分校。都是些学生娃,大多是部队渡江
后在江浙地区招收的。。”
身后传来清亮的歌声,原来是一队英姿飒爽的女兵走过来。当头的队长看见父亲他们,
举手敬礼,朗声道:“报告首长,军大三兵团分校二大队正在野外训练。”
谢富治含笑还礼,亲切地回答:“继续训练。”
父亲的目光和队伍末尾的一个女孩不期而遇。只见她中等个头,园润微椭的脸蛋,翘鼻
梁,弯月眉,红樱唇,点漆目。鲜艳如桃花,文静若幽兰。她看着父亲,羞红了脸,低
头缨咛一声:“首长。”不再言语。
父亲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怅然若失。
谢富治看着父亲魂不守摄的模样,难得的露齿一笑:“老黎,咱们一言为定,你给我讲
全套的‘史记’,我负责给你找个老婆。”
临近全国胜利,许多人或多或少开始松懈,而谢富治却以罕见的急迫心情开始学习新东
西,他最兴趣的就是中国历史。
父亲对谢富治的提议嗤之以鼻:“看你说的,找老婆还能做买卖?这也不用打仗下命令
,凭什么要你这个当政委的包办?”
“过日子嘛,就那么回事儿。太在乎感情未必好。”谢富治好长时间没言语,仿佛陶醉
在湘西独特的山水画中。长期的战争经历,让父亲和他的战友们适应了快节奏和粗线条
,突然的时光倒流,他们多少有点措手不及。谢富治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封信交给父亲
。信,谢富治肯定已经看过,因为它在路上走了多半年,封皮早已破损。父亲接过来瞟
了一眼落款,就不动声色把它放进了自己的衣袋,他不想让对方看出自己感情的波澜。
公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苏联的镰刀斧头红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落。看
着自己毕生奋斗的理想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父亲深受刺激。不久,他带着一种无
以言状的惆怅驾鹤而西。
父亲去世后,我在他的书柜角落处找到一个黑丝绒布包裹的红漆木匣子。里面放着一个
玉白色的青磁小葫芦。葫芦下面折叠整齐地压着一封颜色发黄的信签。我好奇地打开信
签,上面写着几行绢秀的小字:
“黎明同志;
我们有过一段感情,但都已经过去。我现在有了个家,对方也是一位很好的革命同志。
请勿再来信打搅我们的生活。
致以革命的敬礼
祝好,再见
竺青(小妮子)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二
小妮子就是父亲的初恋,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倩影。说起来这事还得追溯到一九三七年
的山西侯马,和谢富治也还扯得上点关系。
父亲在西安事变后参加革命。他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读了半年书,听过毛泽东,周恩
来,董必武等人的讲课。七七事变以后,抗大学生提前结业,父亲被分配到刘伯承指挥
的援西军教导队二连当文化教员。一九三七年九月,部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
黄河北上抗日。过黄河后,父亲所在的连队首先在同浦路南段的侯马镇集结。
侯马古称新田,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之间,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平原
地带。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春秋时期,晋景公以新田“土厚
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
做为当时中国的头号强国霸主,晋国在侯马新田演绎了一连串诡异奸诈,翻云覆雨的历
史活剧。赵氏孤儿、魏绛和戎、悼公复霸、九合诸侯、六卿专政、三家分晋,这些耳熟
能详的历史典故,在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智力水平同时也降低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秦
统一全国后,置绛县,县治新田,属河东群。北魏置曲沃县,新田改镇属之。明代绛州
金台驿迁此,设侯马驿。侯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因地处通衢要冲而声名远播。新
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考古发掘,发掘出由古城、作坊遗址、墓地和祭祀点组成的侯马
晋国遗址。所以侯马历来是山西的富庶之地。民国以来,军阀混战,许多地方民不聊生
。然而,这里却在阎锡山的统治下,生活却相对安定。老百姓大多住的是窑洞式房屋。
窗子上,炕沿上,墙上,箱柜上装饰着各种色彩的花纹和图案,不外乎是些“连(莲)
年有余(鱼)”,“聚(菊)财进宝(包)”,“金玉(金鱼)满堂(塘)”,“欢(
獾)天喜地”等吉祥画。画图有油漆的,有剪纸,也有印刷的年画式样,到处给人一种
红火喜庆印象。各家各院,屋里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少人家还栽
培了花花草草。从大人到小孩衣着打扮都挺讲究,言谈举止也相当开通,着实让这帮陕
北穷窝子里钻出来的土老帽大开眼界。父亲没想到在即将到来的残酷岁月前,他们还能
过上几天短暂的舒心日子。
父亲当时是二连的文化教员,连长是秦基伟,就是后来名震一时的上甘岭英雄军军长。
文化教员总是跟着连部跑,平时,他和连部几个小鬼经常和连长指导员住在一起。这些
小鬼都来自边远地区,贫苦农民出身,没见过大城镇,一进侯马,简直就是目瞪口呆。
“山西不是土皇帝阎老西的地盘嘛,咋还这么有钱?”通讯员罗志远,外号小骡子,首
先嚷起来。他的直线思维很简单:阎锡山是坏蛋,坏蛋能让大家过好日子,还要什么革
命?
父亲想到以前听说的晋商传闻,就给小骡子解释:“这里的人在外边做生意的多,会赚
钱,所以比较富裕。”
司号员小杨是陕北人,看见人家日子过得比自己家乡好,心里不平衡。他鼻子一哼,面
露不屑地:“小时候我就听家里人说,山西人是舍命不舍财,抠门着呢。”然后,异常
热心地对父亲说:“哎,文化教员。我给你讲个故事,关于老西的,我大舅告诉我的,
可乐死人了,哈哈哈。有一个老西在外边发了财,带着满背兜银子回家,路上要过一条
河。船家问他要船钱,老西只肯给一个铜板。哈哈哈,太好笑了。船家就把船划走了。
老西只好自己淌水过河,可是越走水越深,快到肚脐了,连忙伸出两个指头大喊:‘船
家,给你添一个铜板。’船家还是不肯。哎呀,笑死人了。你看老西他还往前走,水淹
脖子了,老西赶紧伸出三个手指,意思是给三个铜板,还没喊出声,一个大浪打来把老
西打得四脚朝天,连人带钱喂了王八。太有意思了。”
可惜谁都没笑,只有小杨自个顾自个地前仰后合。父亲听过后完全没把它当回事儿,心
说咱汉中人不也调笑湖北九头鸟嘛,都是些狭隘的地方主义情绪,只是后来和四川省着
名的山西帮共事后才老想起这个笑话。
在侯马休整,部队依旧要上文化课,照例是父亲主讲。文化教员嘛,干的就这差事儿。
父亲还记得初到部队第一次上文化课的情景。他备完课跨出房间,看见全连官兵包括连
长秦基伟都安安静静,整整齐齐坐在场院上等候。父亲刚站到黑板前,秦基伟就站起来
大吼一声:“全体起立,敬礼。”
上百官兵唰地一声站起来,父亲只看见几百只眼睛像灯泡一样照着自己,真是头皮子发
麻。
父亲诚惶诚恐,手忙脚乱把手举到帽沿,算是还礼。他咽了一口口水,先让大家坐下,
然后说了几句不成样的客套话,转身拿起粉笔小心谨慎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句子: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开始解释:“这是党在现阶段的中心政策。先分开看几个单词: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抗日就是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到中国来欺负我们,我们当然
要拿起枪和他干,所以要抗日。仔细看看‘抗’字。‘抗’有抵御的意思,把什么东西
用手推出去,所以用提手旁表示这个动作是‘用手’来做,而单个的‘亢’这里主要代
表发音。同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打’字也是提手旁,表示打人这个动作也是靠手来
完成。”
父亲记得大多数红军战士对文化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社会的不公,让这群放牛娃出身的
年轻人在黄金般的童年岁月中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让他们重新找
到了做人的尊严。他们在打江山,更渴望长点本事将来能够好好地坐江山。父亲每次上
课时,都能从他们在小本儿上拉出的一笔一划中感受到老牛拉犁般的深耕力度。
到侯马上文化课时,父亲已经是老油条了。他随心所欲,挥洒自如,手上的粉笔灰夹杂
着口中的唾沫在空中飞舞。突然一团稚嫩的红云扑到眼前,原来是房东大爷的宝贝孙女
小妮子。小妮子十三四岁,扎着两个小辫子,红朴朴脸蛋,一双亮亮的大眼睛,两条小
腿就像装了弹簧,只会蹦蹦跳跳,从没有安静走路的时候。小妮子瞪着父亲,大声说:
“长官,该家去吃饭了。爷爷说饺子已经下锅,再不吃就‘焊’住了。”
三
全场一愣,父亲也不知道该说啥,求援似的目光投向秦基伟。意外的是,他发现所有人
,包括连长指导员都转头向后排张望,那儿坐着一位神态严肃的首长。父亲不知道首长
什么时候来的,但马上认出他是原红四方面军总部组织部长谢富治。父亲抗大毕业分配
到部队,没几天就差点被指导员龙文枝当成肃反对象,是谢富治就救了他。
这也是父亲没事找事儿,不过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老爷子的严谨认真劲儿。通常,父亲
给全连上文化课,上到连长,下到勤务员,炊事员都去听,只有指导员龙文枝从来不参
加。父亲并不奇怪,指导员肯定文化水平高嘛。当然指导员讲政治课,父亲必须参加,
接受政治教育或“洗脑”。不幸的是第一次洗脑就把父亲洗得云里雾里。那天是讲“抗
日救国十大纲领”。其实,父亲在抗大见过“真佛”,他们还学习讨论过十大纲领,现
在听到的却是土地庙里的泥菩萨翻来覆去念歪经。龙文枝边读文件边解释:“中国共产
党抗日救国十大‘网’(纲)领。什么叫网领,大家都打过鱼,见过鱼网,一收网鱼都跑
不掉。网领的意思就就是把什么东西都包括在内。”
“否认日本外‘责’(债),废除日本条约。收回日本‘且’(租)界。且界是日本强行占
领的中国地盘,最大的就是东北四省。”
“二,实行全国军事的‘统’(总)动员,哦,就是统一全国的军事力量一致对外。”
“废除一切‘囊裹’(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分’(颁)布革命的新法令。那些
旧法令都是国民党反对派用来压制抗日运动的,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必须统统废除。然
后再分别步骤重新制定新的革命条例。”
“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康’(廉)洁政府。健康廉洁的政府。”亏他知
道廉洁这个词,相逢未必是相识。
“救济失业,调节粮食,‘乘机’(赈济)灾荒。”
“五,抗日的外交政‘第’(策)。这里说的是外交阵地,还有经济阵地,文化阵地。就
是说我们和日本人打仗时,这些阵地统统要守住。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能撤
退。”
“九,‘消’(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清是干净,消清就是消灭干净汉奸
卖国贼。”
你可以想象父亲当时的抓耳挠腮相。一开始他只是闲着没事儿,把龙文枝念错的字一个
个记了下来。准备点谈资笑料,以后和宣传队的几个抗大同学分享。后来发现一篇短短
的“纲领”,竟错了二十多处,这个问题就大了。一百多号人在下面听,那不是误人子
弟嘛。爷爷一辈子为人师表,那种与生俱来的强烈责任感也流淌在父亲的血液中。父亲
想起报到那天指导员说过的话:先走群众路线。他问小骡子能不能看看他的文化课笔记
本。小骡子很高兴,文化教员亲自指导,还有什么不行?马上从包里翻出小本儿,凑在
父亲跟前仔细询问。父亲不看则已,一看心都凉了半截,那上面念错的,写错的,意思
领会错误的数不胜数。他发现自己很难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又不伤害指导员在小骡子心中
的形象。父亲再翻翻司号员小杨的本子,所有错误都大同小异,肯定不是个别战士的理
解错误。以后几天,父亲就留了个心眼,把龙文枝的大小错误统统记录下来,分门别类
,整理清楚。然后连同校正,工工整整誊在几张白纸上,第二天呈递给指导员。
龙文枝正伏在桌上写东西,看到父亲进来很高兴:“黎明同志,你的教学方法不错嘛,
战士们反应很好,连秦麻子都说涨了见识。”
“唔,龙指导员,关于连里的政治文化课,我有点想法,不知道,能不能?”
“好啊,好啊。有想法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嘛。我们欢迎欢迎,有什么想法呀?”
父亲恭恭敬敬用双手把勘误表递给龙文枝,接着试图解释几句。
龙文枝脸色由黄转红,又红变得铁青,他‘枰’地一声放下勘误表,恶狠狠地瞪着父亲
,口气严厉地反问:“你懂得什么叫民主集中制吗?”
父亲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
龙文枝站起身来,抓起父亲给他的几张勘误表在空中挥舞:“你提的这些意见,说我念
错了,很好,这就叫民主。反映到我这里,我说怎么念,就怎么念;那些改,那些不改
,由我决定。这就叫集中,明白吗?”
“可是,这是中国文字,”父亲低着头,还想辩解一下。
“没有什么‘可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那”父亲满腔热情换来这么个结果,很不甘心,还想捉摸点东西。
“还有什么事吗?”龙文枝坐回到桌子后面,冷冰冰的声音像扔出块砖头。
“政治课我在抗大听过,是不是我以后可以不参加,腾出时间准备文化课?”父亲的声
音像蚊子叫。
龙文枝半晌没吭,脸色由青变黑,突然爆发出一阵杀气:“你懂什么是‘指鹿’吗?”
“啊,知道。”指鹿为马,谁不知道呀。但父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指导员用上
这个典故,这不自己找骂吗?
龙文枝一根手指对着父亲戳戳点点,说话向打机关枪:“指鹿,指鹿,指鹿是军队的生
命,人人都得上政治课,这是红军铁的指鹿。你胆敢不上政治课,知道后果吗?”
知道不知道,父亲都没心思多想了,他立正敬礼,转身出门,心中忿忿道:感情哥们儿
把纪律说成了指鹿。
四
第二天龙文枝在例行的政治课结束后突然发难:“现在我想占用文化课的时间来讲讲政
治课的问题。我们的部队新来了一些文化人,很好,我们欢迎。但文化人不可避免地带
有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如果我们不立即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和倾向,他们就会像蛀
虫一样迅速腐蚀整个的红军队伍。”
他走到父亲身边一字一顿,严肃地说:“黎明同志,请你站起来。”
父亲只得站起,心里发毛。
“你是文化教员,大知识分子。今天我来给你上一课,讲点工农红军的基本常识。工农
红军不是工农,更不是普通老百姓。工农红军是工人和农民反抗压迫剥削的铁拳。这只
铁拳靠什么力量来握紧?”龙文枝一边吼叫,一边对着父亲的脸挥舞拳头,吓得父亲直
往后缩脖子。“就是靠无产阶级政治。我们政治课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你说的准确
文字去用词造句。政治课的灵魂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灌输到每个红军战士心底,让
他们自觉自愿地为劳苦大众打天下。”
“没有准确的用词造句,如何把中央的指示准确无误地告诉每一个战士?”父亲小声嘀
咕,他觉得龙文枝简直是强词夺理。
“你敢强词夺理?。我问你:不想上政治课,是不是想取消政治在红军中的生命线?”
“咦,指导员,怎么这么说话?我不上政治课,主要还是为了腾出点时间准备文化课。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我在抗大就学过。怎么就叫取消政治在红军中的生命线?”父亲梗
直脖子说。
“住口。黎明,你不要太猖狂。我警告你,根除右倾资产阶级自由性,是工农红军铁的
纪律。你胆敢再狡辩,我们就要对你执行纪律。”
父亲那里还敢再说话。
接着就是大家发言。每个人都显得义愤填膺。这个说文化教员平时对训练吊儿郎当,那
个说他对工作挑肥拣瘦。突然,连部通讯员小骡子站起来,用稚气的尖声细嗓叫道:“
俺揭发,文化教员最喜欢东打听西打听,到处翻看俺们的学习笔记。俺怀疑他是国民党
特务。”
会场气氛顿时大变,龙文枝双手柱着桌子,眼睛开始发红。父亲意识到危险,马上抓起
一根救命稻草:“指导员,这可是你说的让我上课前先走群众路线,做些调查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得清真假。来人。”龙文枝话音刚落,父亲就看见两个
五大三粗的保卫干事站起身。
幸亏连长秦基伟站起来,不以为然地说:“算了算了。黎明同志刚下部队,对很多事有
个适应过程。我们要重在他今后的表现,对他进行更多的考验。”
后来,父亲满怀感激地对秦基伟提到此事,没想到,他老兄说要感谢你还是感谢谢富治
吧。
五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父亲挨了批判后心头郁闷,就到援西军政治部找朋友邵英诉苦。
邵英和父亲是中学同学,西安事变后一起参加抗大。抗大毕业,父亲被分配到基层连队
,而邵英到了援西军政治部。他找到找邵英。正好还有几个在抗大同学也凑了过来,大
家一看父亲那张勘误表顿时哈哈大笑。
“这算啥?我们宣传队长给我们上课,大讲九一八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抢占了东北
四省。这七七事变才几天哪?”
邵英拉着父亲到了个僻静处才说:“黎明,你太书呆子气了。这里是军队,比不得抗大
。军队从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我二表兄在西北军当过兵,就因为连长一句话他没听清
,被马鞭子抽瞎了一只眼睛。他告诉我有些人还因为一点小事送了命呢。咱们刚参加部
队,属于屁也不是的小兵蛋子,凡事能顺就顺着人家走,吃饱了撑的提什么意见?搞得
不好,真可能白白把自己的命搭上,何苦来着。”
父亲有些不以为然:“至于那么严重?我不过是纠正一下指导员的文字错误,算不了啥
。哎,你不是在军政治部吗?能不能找机会给上边的大干部反映反映。”
邵英捉摸了一会儿,不太自信地说:“我试试看吧。”
邵英找的是顶头上司谢富治。他在和谢富治的谈话中拐弯抹角地问:“连队究竟欢不欢
迎知识分子?”
谢富治拿出龙文枝给援西军政治部打的报告给邵英看:“这个黎明是你的同学吗?”
邵英挺够哥们儿,赌咒发誓说他和父亲一起参加革命,敢保证他没有问题。谢富治皱皱
眉头,回答道:“嗯,明天张浩政委要过来,你直接给他反映吧。”
第二天,邵英等在谢富治的办公室门前,果然堵住了政委张浩。张浩听了邵英的反映,
又看了龙文枝的报告,干脆地对谢富治说:“你不是要下部队吗?把这件事也顺便查一
下。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一是部队改编,二是揭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咱们援西
军可是重灾区呀。我党现在有知识的人不多,抗大学员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处理时千万
要慎重,不能为这些小事分散我们当前的注意力。”
父亲当然不知道这些情节。他只注意到来了个大干部,身挂皮套盒子枪。那时能带这种
短枪的人不多,况且他后面还跟了个背木壳驳壳枪的警卫员。谢富治面色黝黑,石头一
般坚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他态度和蔼,带给惶恐不安的父亲一种怪怪的信赖感
。他找父亲,同时还找其他一些抗大学员个别谈话,了解他们分到部队后的情况。和父
亲谈话时,谢富治说话很婉转,先问了些生活和军事训练方面的问题:伙食好不好,习
不习惯?投弹刺杀,队列早操有什么想法?接着漫不经心地问起了政治文化课的情况。
父亲大胆地把龙文枝和政治课的事都一五一十都说了。他听着父亲的陈述,没有说更多
的话。谈话结束后,父亲有点忐忑不安,他老揣摩谢富治的谈话究竟什么意思?吉凶祸
福,真不好说。
第二天,龙文枝通知父亲重新开始给部队上文化课。父亲知道事情就算过去了,但也不
敢再“就筋”,顶着不上政治课。小骡子也重新和父亲亲热起来,成天拿出本子向父亲
请教。父亲开始还开两句玩笑:“耶,这可是你拿本子来让我看的哟。可别又说我是国
民党特务。”小骡子也不当会事,嘻嘻哈哈就混过去了。
不过,父亲见到龙文枝还是别别扭扭,虽然他也像没发生过这事儿一样。幸运的是,不
久龙文枝调往师政治部,连队的支部书记张兆全暂时代理指导员。
六
小妮子横空出世,像一朵花衣红蝴蝶在士兵们面前扑腾。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谢
富治。谢富治开始没有反应,后来没听到声音才停下手中的笔,诧异地抬头看看大家。
很快他好像明白了什么,面无表情地站起来,简单地说了声:“下课,解散。”带上警
卫员转身离开。
这是父亲第一次见识谢富治的威严。看起来,他什么都没说,实际上大家明显松了一口
气。秦基伟更像松了绑的猴子从地上跳起来。他眨巴着眼睛,推攘着父亲道:“黎大长
官,还犹豫个啥?也带咱吃几个饺子呀。”在侯马那几天,父亲和秦基伟,小骡子,小
杨一块儿住在小妮子爷爷家。因为父亲的个头大,再加上平时注意军容风纪,老大爷一
家把他当成了大长官。
父亲狼狈不堪,试图推开秦基伟:“麻子,别闹。纪律,纪律。”
“纪律?什么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条说不准吃房东家的饺子?”秦基伟满脸疙
瘩,外号秦麻子。
小妮子不耐烦了,一把抓住父亲的手:“就是嘛,我爷爷请你,还磨叽个啥?没瞧过这
小心样儿的当兵的,住人家里连饭都不敢吃。”
父亲的手像被马蜂螫了一下,马上一甩手把小姑娘摔了个趔趄,小姑娘‘哇’地哭了。
秦基伟弯下腰把她搀起来。小姑娘得理不让人,指着父亲大声嚷嚷:“我爷爷好心好意
请他吃饺子,他不领情还欺负人。”
满院子的人不管当兵的还是老百姓全都笑了。秦基伟做好人:“就是就是,天下也没见
过这么不讲情面的长官。啥叫军民一家啊?”
父亲揉着小妮子抓过的手臂,小声说:“哎,连长,谁知道他们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
级。”其实,父亲一辈子都盼着当上资产阶级。
秦基伟不屑地:“这人家不过是做小买卖的,城里多得是,那就算资产阶级了?再说饺
子也不分阶级成分,吃到谁肚子里就算那个阶级。我说你别装洋蒜了,赶快走吧。”
一行人推推攘攘进了房东家院子,还在门口,小妮子就得意地高喊:“爷爷,今天该怎
么犒劳我?长官们都叫我拉来了。”房东大爷跑出来,高兴地说:“哎,小妮子能干。
叫奶奶给小妮子花花糖。”然后赶快上前拉住父亲往屋里让。得,这一家子还真把父亲
当成了领导。父亲冷眼瞅瞅秦基伟。秦基伟老奸巨猾呆在一边当缩头乌龟不说,还一脸
的奸笑,恨的父亲牙直痒痒。
进了屋,看见房东一家六口全体出动,老大娘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儿子拿着茶几,媳
妇端着几盘荤素菜,女儿提着酒罐,拿着酒碗。父亲当然想开洋荤,但没料到他们做得
如此丰盛,也有点不好意思,怎么也得硬着头皮出面客套几句,说什么初来乍到,不好
意思打搅主人,惹得老大娘唠叨起来:“眼下这个世道,乱糟糟的。你看车站那边,逃
难的人都挤成跎跎了,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哭的哭,闹的闹,叫人心酸。要叫鬼
子兵打过来,老百姓的命都保不住,还有这个家。这国家,国家,有太平国才有太平家
。说起上前线打鬼子,我老婆子看见的是一拨一拨中国军队往后退,你们这是头一遭往
前开呀。你们拼性命,精忠报国,我们有东西,不给你们吃给谁呀?要是你们能把鬼子
给挡住,我老婆子把这个家都捐给你们也愿意。”
老爷子也认真起来:“你们不是天天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这抗日可不分男女老
幼,人人都要出力。我们上不了前线,管你们几顿饭总是应该的吧。你们要再客气,就
是看不起我老头子,是见抗日的外了。”
儿子把茶几往炕上一搁,当先把父亲推上炕,靠着小妮子坐下,说:“我说长官,咱哥
们儿就讲个义气。冲你们手中那几把破家伙,敢去和日本鬼子斗。没别的,就一字:‘
服’。咱要都还是中国人呢,你今儿吃了这饭。以后打鬼子用得着咱,尽管说。兄弟我
也是有血性的。”
老大娘淬了一口儿子:“去,外边忙活去。长官不知道怎么打鬼子,要你瞎搀和。”
“不,不,不,我不是长,长官,也是当兵的。”父亲屁股如坐针毡,从炕上爬起来指
着秦基伟:“他才是我们连长。”
秦基伟横眉吊眼,哑着嗓音:“说什么呢?是连长还是长官大?我说你就安心地坐那儿
吧。”一把又把父亲摁回去,然后自己也大大咧咧坐在炕边。
小妮子刚坐下还没坐稳,就“腾”地从炕上又跳起来,拍着小手尖叫道:“爷爷,我要
唱支曲儿。”
房东大爷连声答应:“唱,唱,来段红火点儿?瞧秧歌。”
小妮子毫不害羞,站在炕上开口就唱,好像一只春风扑面的小黄莺:
“家住(儿)在太谷住沙(儿就)河,
北光村搭起了台台台台唱秧歌,
咱姐(就)妹走一(就)回,
一个个红花绿袄实在美。”
还没唱完,父亲他们几个丘八大兵就忙不迭地拍手叫好。房东女儿提着酒罐准备给大家
倒酒,老大爷眉头一皱:“怎么倒这个?上地窖拿最好的来。”
七
房东大娘忙不迭出去一会儿,小心翼翼端来一不起眼的红土泥坛子,放在炕沿对面的一
张四方木桌上,对着父亲他们说:“这可是老东西的命根子,压地窖里好几年了也没舍
得动。”然后从媳妇手里接过小铲,铲去坛口上厚厚的泥封,慢慢揭开坛盖。
老实说,父亲他们有点莫名其妙。的确,从酒坛那方飘过来一股香味,但这点香味还远
谈不上让人陶醉,虽然这些当兵的还没品过什么真正的好酒。接下来老人家的举动更让
人莫名其妙,他居然让女儿给每个人碗里先倒了半碗清水。然后,房东大娘把一根擦拭
得呈光瓦亮的铜吊子放进坛中,拉出一吊酒来,就着坛口蹭去沾在铜吊子外侧的液体,
轻轻把酒倾在父亲的碗中。几个人看在眼里顿时惊呼起来。原来,此酒性沉,落入碗中
并不马上弥散在水中,而是坐底形成一个颤巍巍的浑园球体。球体晶莹剔透,颜色呈深
红褐色。配上略带青色的碧水,看上去就像一颗发着荧光的琥珀石。
“像个咸鸭蛋。”小骡子大叫道。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老大爷随便用筷子在酒碗中搅和了几下,父亲顿时感到一股浓烈
浓厚馥郁的异香扑面而来。醇烟无形,眼目却有熏醉之烈感;酿酒未沾,口舌已有爽甜
之回味。父亲端起酒碗半晌,欲饮没舍得饮,转眼看见身边的秦麻子眼也直了,脸也红
了,不停地抿咬自己的嘴唇却禁不住哈拉子长流。他想人家到底是连长,自己的顶头上
司,赶紧把碗先递过去吧。不料院中传来一阵爽朗地笑声,随即就见指导员张兆全掀开
门帘进到屋里:“哈哈,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我刚路过就被这里的酒香牵着鼻子进来了
。”
父亲当然顾不上挤鼻子弄眼睛的秦基伟了,马上把酒碗递给张兆全。张兆全也不谦让,
拿过酒碗就是一大口,用两个腮巴包着回味片刻,然后狼吞下肚,半晌才咽了一口气,
长嚎道:“好酒,原来就听说山西出的上好汾酒,没想到这么带劲儿。”
“上等汾烧可喝不出这个味儿来。”老爷子哈哈大笑:“这是我几年前偶然路过平阳一
个叫上流头村的小地方,用十个袁大头跟庄户人家换来的。此酒名唤‘将军红’。一说
是因为酒色如同将军战袍上的斑斑血渍。另一说和李闯王手下的大将李岩有关。据卖酒
的庄户人家说:李自成进北京,路过平阳。当地父老献上河东佳酿乾和,李闯王一饮而
尽,连声道好,马上下令要制将军李岩监制军前御酒。将军夫人红娘子召集方圆几十里
内的能工巧匠,酿制了数百坛美酒。无奈军情紧急,时间上根本来不及。红娘子命令把
未完成的酒酿埋藏地下,以备后用。半年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败退回到平阳
。当时正好河南明朝旧部发生叛乱,李岩将军请求分兵前往河南平乱。红娘子特意启出
窖藏酒酿,重新酿制。她精中选精,蒸煮溜滤,最后得到一坛绝品,准备为夫君壮行。
没想到,李自成当面答应了李岩的请求,背后却听了宰相牛金星的谗言,将李岩和其兄
弟李牟一起杀害。红娘子得悉噩耗,伤心欲绝,砸碎酒坛,不辞而别。旁人收集酒坛破
碎处的红土,和上新鲜高粱重新发酵,糖化,蒸煮。红土拌上红娘子眼中的血泪,最后
才酿成了这绝世的‘将军红’。”
“这种故事多得很,总也讲不完。”父亲随口说道。那时,他对此还只有一些来自书本
上的平面印像。
“能人呐。水往低处流,越流道越宽,人往高处走,越走道越窄。那么多能人削尖脑袋
往里挤,可不就得掐个你死我活吗?”老人家长叹一声。
“那怎么还要和上清水一起喝呢?”小杨对酒更感兴趣,好奇地问。
“此酒性烈如火,寻常人根本招架不住。当年红娘子是用青竹嫩叶绞汁,滤除火性。咱
们寻常人家,那备有那么些嫩竹叶子,不过和点清凉井水,一来去火,二来释放香味。
这酒酽若糖浆,锁住所有香味没法跑掉。加点水稀释一下,香味就出来了。”
老大娘接过话碴:“要说这井水也不寻常,咱今儿个喝的是从城外二十里地红柳坳子古
井中打来的水。听说以前还进贡给皇上呢。”
父亲就像听天方夜谭,但又不敢说话,只是瞪着眼,抿着嘴微微摇头。小妮子看见嗔怪
地推了他一把。
大家都忙活上吃开了,父亲还是有点放不太开,他竭力想保持一个革命军人的应有的礼
貌,不住地和老爷子应酬聊天,或推或让,或敬或谢。小妮子见父亲光顾着说话,不动
筷子,便一个劲给他挟菜拈饺子。父亲手忙脚乱,连声阻止:“够了,够了。”
小姑娘嗔怒地:“这菜里有虫,饺子有味儿?你到是吃呀。”
就因为父亲没有先把酒给自己,秦基伟心里颇不平衡。正好揪着这个机会洗刷父亲一把
:“他不是怕饺子有味,他是怕小妮子你手上有味儿。”
小姑娘没反应过来,摊开肉乎乎的小手掌,对爷爷说:“我刚才洗过手。”
小杨嘴里含着半个饺子,口齿囫囵地说:“你洗没洗过手有啥关系,我们黎大长官怕的
是你手上的香味。”
小姑娘顿时羞满脸通红。
父亲不敢把秦基伟怎么样,却恨不得扇小杨几下。他提起筷子往小杨嘴里戳过去,正好
把他咬着的半个饺子敲下来。小杨忙去抓饺子,却忘了手中端着的酒碗,刚好把半碗酒
泼在了坐在炕沿下的小骡子头上。小骡子涨红脸跳起来要打小杨,被秦基伟拉住,说:
“注意点军民关系。”
父亲见状哈哈大笑,拿起筷子扒拉扒拉给小妮子碗里拣了几个大饺子,小姑娘咯咯笑开
了花,露出红唇中的一口小白牙:“不用,不用,我自己会,自己会。”
八
吃完饭,大家伙坐在炕上聊天。老爷子可是见过大世面的,太原,北平,天津卫都去过
。说起日本人的嚣张气焰,老爷子提着旱烟袋一个劲地摇头。张兆全本就有事来找连长
,正好拿着一张传单高兴地说:“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消灭鬼子三千多人呢。”
满屋的人顿时活跃起来,争着抢着看传单。老爷子湿润着眼睛,感概地说:“这七七事
变以来,就听到这里失守,那里撤退,都是中国人被人追着打,从来没有打过一次日本
人呐。”
老大娘期盼地:“要是八路军上去真能把鬼子挡住就好了。”
全屋的人都沉默了。
秦基伟瓮声瓮气地说:“老人家,别担心。小日本要想灭亡中国,就得过八路军这道坎
儿。有八路军和老百姓的支援,就有咱中国人的希望。”
“还是八路军不怕死呀。”老人家的女儿插了一句。
小妮子高兴起来,起劲地说:“我也要当八路军,上前线,打日本。”然后在炕上边跳
边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老大娘吆喝一声:“小妮子,红嘴白牙乱说个啥,那有姑娘当兵的。”
小骡子笑着说:“没见过八路军中有女兵呢。”
“谁说没有?石桥检阅那天,我看见师部有几个剪发头,明明是一伙女兵。”小杨反驳
道,他转过头拉父亲证明:“你说说,文化教员。”
其实,从抗大来部队的路上,父亲那支队伍就有几个女孩。但父亲不想在小杨和小骡子
之间搅和,就和稀泥道:“有,有,部队当然有女兵。但小妮子还太小,等过几年再说
。”
小骡子真得了意:“就是嘛。也不瞧你那样儿,没杆枪高,还敢说打日本?”
小妮子生气了,指着衣柜上的穿衣镜说:“照镜子看看,我要踮起脚比你还高一头呢,
你不是十三岁就参加红军了嘛。我现在比你那会儿还大点儿呢。”
满屋子的人也都笑了。小骡子闹了个大红脸,转过头恶狠恨地盯了父亲一眼。下来后他
找父亲算账,愣说父亲和小妮子相好,把什么都告诉她。急得父亲赌咒发誓,坚持说自
己在这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小妮子的存在。
那几天,凡是北上抗日的队伍都受到老百姓的盛情款待,而在候马车站等着南撤的国民
党军队,包括阎锡山的山西子弟兵却几乎无人答理。镇上时不时可见几个散兵游勇到老
乡门前讨水讨饭。父亲所在连队的其他班排也开足了洋荤,什么拉面,刀削面,水饺,
蒸饺,大馒头,大包子不一而足,弄得炊事班的大老王很不开心,连续几天开不了伙。
父亲他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光荣,觉得臂章上的‘八路’二字闪着光采。
九
其实,阎锡山在抗战初期的国共合作中还是讲点义气。所以父亲他们也捞着点带实惠。
有一天,指导员带着人到附近阎锡山的军需仓库领来了一大堆东西。什么军衣,军裤,
军帽,绑腿带,子弹带,水壶,褂包,雨鞋,斗笠,油布一应俱全,就是没有武器。秦
基伟翻了翻,骂道:“阎锡山真是老西作风。他的仓库眼看要给日本人了,才肯大发慈
悲慰劳我们,就不肯给点武器。”
指导员忙着把领来的东西刨堆分类,通知各班排来人领取。父亲的任务是拿个小本子登
记领取的单位和品种数目。这活儿的最大特权是父亲可以随意挑选一套合身的衣服。父
亲一向注意自己的衣着外表,每次看见他的小儿子“搂里搂垮”(衣冠不整)从北京回家
,都忘不了数落几句。只要我狡辩一下,他就会大发脾气:“人要有起码的讲究,没钱
也得有精神气儿。邋邋遢遢,谁看了喜欢?你这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闲话少说,
言归正传,父亲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军装,再在腰间记上一条宽皮带,感觉真有点神气
活现。
最可怜的是小骡子和小杨。两人个头太小,横挑竖捡,就是找不到一件合身的。小杨太
瘦,最窄的腰身套上都像道袍子,小骡子太矮,不管那件上衣,穿上都像裙子,最短的
裤子也要卷几圈才到脚脖子。小杨说:“没办法,阎司令长官没有这么小的兵。”小骡
子说:“管他大小,有新衣服穿就行。”小杨看见房东老大娘出来,故意摇头晃脑迈着
大步问:“你看我像不像真龙天子?”老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对屋里人叫到:“快出来
看,这有两个穿龙袍的人。”小妮子一溜眼冲出门,看见小骡子的‘狼亢’像,抿着嘴
咯咯直笑。突然她抬眼看见自我感觉良好的父亲,马上收敛住笑容,跑过来一把扯住他
的衣角,嘟着嘴,摇着身子对奶奶说:“哎呀,难看死了呀。奶奶,你给他们改改罢。
”父亲觉得很没面子,硬着嘴皮说:“走开,走开,不用你管。”但架不住小妮子和老
大娘死拉活扯,把几个人的衣服扒拉下来。大娘连同女儿,媳妇并两位邀约的女眷,一
齐动手,一个晚上就把长的改短,宽的改窄,那端正细密的手工针线和机器扎地并无二
致。第二天一早,给大家伙穿上,皮带一扎,绑腿一打,显得精精干干。父亲他们恭恭
敬敬给老大娘敬了个礼。老大娘笑得合不拢嘴,替他们扯领口,卷袖子,像对待自己的
亲人:“出门在外,别人要夸你们这身衣服,别忘了说是大娘做的。”
十
临行前那天黄昏,父亲从团部办事返回,在镇外的一棵老槐树下看见小妮子坐在一块大
青石上穿针引线,他忍不住悄悄走过去。小妮子非常机警,父亲刚走近两步就被发现。
她敏捷地把手中的针线活藏到身后,仰起头,粉嫩的脸蛋在夕阳的映衬下泛着红光。父
亲透过她长眉下弯翘的睫毛,感受到秋水映月的光亮。小妮子凹下两个红红的酒靥,晃
动着小蒜瓣鼻子,挪动两片红红的嘴唇,淘气地对父亲说:“叫你一声哥哥,你得答应
,我才给看。”
父亲心中突然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他有点慌乱,停了半晌才嗫嚅地道:“好,我答应。
”说完马上有些后悔,又有些如释重负的轻松和莫名的兴奋。
这回是小妮子不好意思了,她低下头,不肯说话,也不肯把背在身后的手转过来。父亲
转身要离开,她才嗯了一声,把伸过一个紧紧攥着什么东西的小拳头伸过来。
父亲掰开小妮子的小拳头,发现是一个玉白色的青磁小葫芦,上面画着几叶水嫩嫩的绿
竹。葫芦盖上有个小环,系着一条精巧的大红丝结,显然是小妮子的手工,尚未完成。
父亲揭开葫芦盖,马上飘出一缕柔和甜润清爽的酒香。小妮子抢回葫芦,在自己手掌心
上点出几滴酒液,递到父亲唇边:“青竹叶子镇酒,信不?”
父亲当即闹了个大红脸。但他一辈子也没忘记那几颗墨绿色大理石珠子,蠕动在小妮子
粉嫩红酥的小蛮掌心,而且散发出绵绵飘逸的清雅醇香。
父亲没有动作,他既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小妮子一摔手,嘟着嘴背过
身去。
太阳慢慢地落到了山后,把几缕火烧红云留在天边。那天没有风,但父亲很快感觉到一
阵寒意随着落叶从天空弥漫下来。他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最后喃喃地说:“部队还有事
儿,我先走了。”
他转过身重重地走了几小步,又回过头重覆一遍:“小妮子,我先走了,啊。”
小妮子身体都没动一下。
父亲只好迈开步子,刚走两步,却听到小妮子喊了一声:“明天一早,瞅着窗台。”接
着,像燕子一般地飞跑得无影无踪。
十一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战士就辞别了温柔的炕头。他们在镇外静静地排队,集合。深秋
的料峭寒风扑打在睡眼惺忪的脸上,提醒着每个人肩负的责任。战争,这个人类所有发
明中最伟大的怪物在不远的北方奔跑,呼啸。我问过父亲,那天早上你想过抗战要打八
年之久吗?父亲笑了:“谁有工夫去想这个事儿?只是感觉有点怪,那么黄澄澄的一排
人,稍息,立正,向右转,齐步走,就那么走了完事?好像没在侯马呆过似的。”
然而,侯马的老百姓没让他们简单地溜之大吉。快到火车站的时,人们把部队围得水泄
不通,包子,馒头,鸡鸭蛋,核桃,红枣,沙果纷纷往战士手里,怀里塞。这是父亲在
战争岁月中第一次体验“箪食壶浆”的感觉。他以后多次碰见这种场面,有时场面更大
,但侯马的感觉更特别。因为后来那些慰问要么是根据地政权的有组织行为,要么是革
命已经临近胜利。而在一九三七年的侯马,共产党的前途根本还是未知数,老百姓对八
路军的爱戴纯粹是出于朴素的爱国热情。他们面临国破家亡,对一支敢于奋起抗击外来
入侵的军队有着本能的期盼。
进了火车站,看见站台上和停靠的客车中到处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官宦商绅,男女老幼
,个个面色苍白,目光呆滞,蓬头垢面。女的哭,小的叫,男人在沉重的大包小箱挤压
下唉声叹气。父亲的腿被一个怀抱幼儿的女人抱住,哀求他行行好,给点吃的救救孩子
。父亲摸了摸自己胸前的口袋,那儿藏着一个玉白色的青磁小葫芦,葫芦盖上缠着一条
精巧的大红丝结。这是他出发前趁人不注意,悄悄在窗台上拿到的。父亲情不自禁地往
周围望望,周围人山人海,没有看见那团灿烂的红影。然而,他好像知道该怎么做,把
刚才老乡慰问的食品全部送给了脚下的那个女人,外搭上半壶宝贵的饮水。小骡子很不
理解地对父亲说:“,文化教员,干嘛那么傻,把东西都给了人,自己饿着渴着咋办?”
父亲说:“嗨,我就看不得小娃儿哭。”
小杨哧着鼻说:“瞧她穿那花花绿绿样儿,肯定不是穷人。”
小骡子刺他一句:“不是穷人怎么啦?不是穷人也不一定是土豪劣绅,再说小娃儿有什
么错,共产党也不能六亲不认。”
父亲借机讲起了大道理:“红军既然是人民的军队,哪有人民有难,咱们见死不救的呢
?”说得两人连连点头,把自己的干粮也送给了别人。
十二
部队乘坐的是一列敞车,装过煤,运过牲口,又黑又脏又臭,而且没车门。土八路哪里
开过这洋荤,看见火车先就莫名兴奋,然后不管不顾,连爬带蹬滚进车厢,你推我挤,
傻不愣登站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每个人从上到下就像涂了层黑油彩,就看见一排
排咧开的白牙一张一和。只听汽笛一声怪叫,一股黑烟笼罩下来,所有人都捂着鼻子和
嘴巴狂咳乱吐。父亲抹抹脸,就见满手掌沾的是细碎煤渣。列车启动后,打破逢站停靠
的常规,只要不让车就一直向前开。秋天的黄土高原,草木稀疏,景色单调,大家伙最
初的兴奋劲儿很快减退,开始横七竖八,或坐或躺倒在车厢内。坐在车厢中间,一不留
神就就有一双大号臭脚丫赛到你的鼻子下面,再加上没有清扫干净的牛粪猪屎马尿味在
人的汗热闷烘蒸捂下搅和升腾起来,直让人脑袋发胀,头痛欲裂。父亲艰难地挪动到车
厢边缘,扶着木头围栏,这里的空气虽然好一点,但列车运行带起的寒风像刀子一般割
在人脸上,还不时将一团满是粉尘的黑烟硬塞进你的口中。父亲一动不动,望着弯弯曲
曲的汾河如一条白带静静地向南流淌,他的心思很乱,想起了汉中,想起了如处子般温
存的汉水,想起了儿时的玩伴,想起了几乎和自己同时参加革命却再没有通信的弟弟,
想起了孤苦伶仃的母亲,在哥俩儿离家前把最后一袋白面给他们烙成了饼当干粮。最后
他想到了小妮子。见鬼,怎么会想起她?父亲挥挥手,想来个慧剑斩情丝,这不过是小
孩子过家家,当得什么真。我这是去打仗,明儿个还不知道埋在哪里,“可怜无定河边
骨,尤是春闺梦里人”,好男儿志在四方,国难当头之际哪能这般腻腻歪歪,儿女情长
。老人家一阵胡思乱想,自己都觉得好笑,几次都想把藏在胸口的小葫芦扔进汾水,却
最终下不了决心。 |
f******t 发帖数: 2664 | 2 写的真好。看样子是要一直写到文化大革命了?父亲叫什么名字?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书是小说,不是信史。书中所有情节,即使涉及几个真名实姓的人物,也只是为了情 : 节需要而胡编乱造的。各位大侠有兴趣的拍拍砖,没兴趣一边歇着,看劳您神。 : 父亲的革命 : 第一部 : 第一章 : 一 : 公元一九四九年的父亲可谓春风得意。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谢富治。 : 谢富治是二野三兵团政委,父亲是兵团宣传部长。他们在进军大西南的路上,听到毛泽 : 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那天父亲正好和谢富治坐在一辆美制吉普车上,穿行在湘西的弯延山道中。吉普车是淮
|
m*******t 发帖数: 482 | 3 本书是小说,不是信史。书中所有情节,即使涉及几个真名实姓的人物,也只是为了情
节需要而胡编乱造的。各位大侠有兴趣的拍拍砖,没兴趣一边歇着,看劳您神。
父亲的革命
第一部
第一章
一
公元一九四九年的父亲可谓春风得意。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谢富治。
谢富治是二野三兵团政委,父亲是兵团宣传部长。他们在进军大西南的路上,听到毛泽
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那天父亲正好和谢富治坐在一辆美制吉普车上,穿行在湘西的弯延山道中。吉普车是淮
海战役的战利品,据说是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的座驾,车上带着一台收音机。收音
机声音时断时续,电波声嘈杂。这一带地方丘陵起伏,不时可见几牙奇峰怪石突兀其间
。锋回路转的山岭之间,溪水明净,跌宕多姿,红黑小鱼游戏其中。溪畔各色野花点点
,绿草茵茵。树丛中清泉滴露,苔滑癣嫩,鸟鸣莺啼,氛围秀丽清幽。谢富治让司机在
山口停车,他走出车外,在路边的清澈小溪中洗了把脸。甩干手上的水珠,独自走上山
岗。只见浓雾消散,一缕金光从云缝隙中渗漏出来,给绿绒绒的峰岩抹上一丝亮色,好
像在人面前展开了一幅恬静的水墨画。
谢富治蹲下,点燃一支烟,长吸一口,脸色平静地对跟在身后的父亲说:“黎明,该成
个家了。”
父亲砰然心动,但不露声色地笑笑,没有回答。他感觉谢富治今天是吃错了药。谢富治
是一个严肃而稳健的人,严肃到使人敬畏,稳健得近于孤僻。
司机不耐烦开国大典转播中夹带的杂音,悄悄给收音机换了个台,换来了另一个播音员
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
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
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
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因为胜
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
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
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
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
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
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
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
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
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
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
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经典的语言。但父亲和谢富治对这段讲话已经是倒背如流,根本就没注意听。
谢富治若有所思地问:“你说张良功成身退以后,真会在云梦泽一带隐居吗?”
“这谁弄得清楚?还不是大家传说。反正张良是名人,拉到谁身上,谁脸上就有光采。
”父亲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随便答着上司的话。
“无产阶级可不能这么消极。打江山,你还得学会坐江山嘛。”谢富治甩掉手中的烟头
,站起身。
“那是封建社会,狡兔死,走狗烹。我们的情况不一样。”
“打了那么多年仗,也没心思注意周围长个什么样,这儿的风景挺不错嘛。听说有一个
大作家,很会写湘西的风情。”
“是沈从文,都是些唧唧呀呀的琐碎感情,没意思。”父亲答道。
“无产阶级就不讲感情吗?”谢富治转过头,望着父亲:“无产阶级也得生儿育女
呢。”
部队过江后搞到一批布料,全军从上到下换上了新军装,可把这支叫花子一般的军队美
的。父亲还搞了一套美国进口卡基面料的军服,穿在身上,既挺括又展拓,颇有些威风
。只有谢富治,依旧穿着那身浆洗得发白的灰布旧军装,一幅土得掉渣的老农形象。此
时此刻,两人站在湘西的田园山水之间,父亲看上去倒像个上级领导,而谢富治就像个
参谋随从什么的。
谢富治站起身,指点着前面山坳中的十几间灰瓦房,问父亲:“那儿是那个部队?”
父亲随便瞟了一眼,马上说:“西南军大三兵团分校。都是些学生娃,大多是部队渡江
后在江浙地区招收的。。”
身后传来清亮的歌声,原来是一队英姿飒爽的女兵走过来。当头的队长看见父亲他们,
举手敬礼,朗声道:“报告首长,军大三兵团分校二大队正在野外训练。”
谢富治含笑还礼,亲切地回答:“继续训练。”
父亲的目光和队伍末尾的一个女孩不期而遇。只见她中等个头,园润微椭的脸蛋,翘鼻
梁,弯月眉,红樱唇,点漆目。鲜艳如桃花,文静若幽兰。她看着父亲,羞红了脸,低
头缨咛一声:“首长。”不再言语。
父亲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怅然若失。
谢富治看着父亲魂不守摄的模样,难得的露齿一笑:“老黎,咱们一言为定,你给我讲
全套的‘史记’,我负责给你找个老婆。”
临近全国胜利,许多人或多或少开始松懈,而谢富治却以罕见的急迫心情开始学习新东
西,他最兴趣的就是中国历史。
父亲对谢富治的提议嗤之以鼻:“看你说的,找老婆还能做买卖?这也不用打仗下命令
,凭什么要你这个当政委的包办?”
“过日子嘛,就那么回事儿。太在乎感情未必好。”谢富治好长时间没言语,仿佛陶醉
在湘西独特的山水画中。长期的战争经历,让父亲和他的战友们适应了快节奏和粗线条
,突然的时光倒流,他们多少有点措手不及。谢富治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封信交给父亲
。信,谢富治肯定已经看过,因为它在路上走了多半年,封皮早已破损。父亲接过来瞟
了一眼落款,就不动声色把它放进了自己的衣袋,他不想让对方看出自己感情的波澜。
公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苏联的镰刀斧头红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落。看
着自己毕生奋斗的理想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父亲深受刺激。不久,他带着一种无
以言状的惆怅驾鹤而西。
父亲去世后,我在他的书柜角落处找到一个黑丝绒布包裹的红漆木匣子。里面放着一个
玉白色的青磁小葫芦。葫芦下面折叠整齐地压着一封颜色发黄的信签。我好奇地打开信
签,上面写着几行绢秀的小字:
“黎明同志;
我们有过一段感情,但都已经过去。我现在有了个家,对方也是一位很好的革命同志。
请勿再来信打搅我们的生活。
致以革命的敬礼
祝好,再见
竺青(小妮子)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二
小妮子就是父亲的初恋,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倩影。说起来这事还得追溯到一九三七年
的山西侯马,和谢富治也还扯得上点关系。
父亲在西安事变后参加革命。他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读了半年书,听过毛泽东,周恩
来,董必武等人的讲课。七七事变以后,抗大学生提前结业,父亲被分配到刘伯承指挥
的援西军教导队二连当文化教员。一九三七年九月,部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
黄河北上抗日。过黄河后,父亲所在的连队首先在同浦路南段的侯马镇集结。
侯马古称新田,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之间,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平原
地带。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春秋时期,晋景公以新田“土厚
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
做为当时中国的头号强国霸主,晋国在侯马新田演绎了一连串诡异奸诈,翻云覆雨的历
史活剧。赵氏孤儿、魏绛和戎、悼公复霸、九合诸侯、六卿专政、三家分晋,这些耳熟
能详的历史典故,在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智力水平同时也降低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秦
统一全国后,置绛县,县治新田,属河东群。北魏置曲沃县,新田改镇属之。明代绛州
金台驿迁此,设侯马驿。侯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因地处通衢要冲而声名远播。新
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考古发掘,发掘出由古城、作坊遗址、墓地和祭祀点组成的侯马
晋国遗址。所以侯马历来是山西的富庶之地。民国以来,军阀混战,许多地方民不聊生
。然而,这里却在阎锡山的统治下,生活却相对安定。老百姓大多住的是窑洞式房屋。
窗子上,炕沿上,墙上,箱柜上装饰着各种色彩的花纹和图案,不外乎是些“连(莲)
年有余(鱼)”,“聚(菊)财进宝(包)”,“金玉(金鱼)满堂(塘)”,“欢(
獾)天喜地”等吉祥画。画图有油漆的,有剪纸,也有印刷的年画式样,到处给人一种
红火喜庆印象。各家各院,屋里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少人家还栽
培了花花草草。从大人到小孩衣着打扮都挺讲究,言谈举止也相当开通,着实让这帮陕
北穷窝子里钻出来的土老帽大开眼界。父亲没想到在即将到来的残酷岁月前,他们还能
过上几天短暂的舒心日子。
父亲当时是二连的文化教员,连长是秦基伟,就是后来名震一时的上甘岭英雄军军长。
文化教员总是跟着连部跑,平时,他和连部几个小鬼经常和连长指导员住在一起。这些
小鬼都来自边远地区,贫苦农民出身,没见过大城镇,一进侯马,简直就是目瞪口呆。
“山西不是土皇帝阎老西的地盘嘛,咋还这么有钱?”通讯员罗志远,外号小骡子,首
先嚷起来。他的直线思维很简单:阎锡山是坏蛋,坏蛋能让大家过好日子,还要什么革
命?
父亲想到以前听说的晋商传闻,就给小骡子解释:“这里的人在外边做生意的多,会赚
钱,所以比较富裕。”
司号员小杨是陕北人,看见人家日子过得比自己家乡好,心里不平衡。他鼻子一哼,面
露不屑地:“小时候我就听家里人说,山西人是舍命不舍财,抠门着呢。”然后,异常
热心地对父亲说:“哎,文化教员。我给你讲个故事,关于老西的,我大舅告诉我的,
可乐死人了,哈哈哈。有一个老西在外边发了财,带着满背兜银子回家,路上要过一条
河。船家问他要船钱,老西只肯给一个铜板。哈哈哈,太好笑了。船家就把船划走了。
老西只好自己淌水过河,可是越走水越深,快到肚脐了,连忙伸出两个指头大喊:‘船
家,给你添一个铜板。’船家还是不肯。哎呀,笑死人了。你看老西他还往前走,水淹
脖子了,老西赶紧伸出三个手指,意思是给三个铜板,还没喊出声,一个大浪打来把老
西打得四脚朝天,连人带钱喂了王八。太有意思了。”
可惜谁都没笑,只有小杨自个顾自个地前仰后合。父亲听过后完全没把它当回事儿,心
说咱汉中人不也调笑湖北九头鸟嘛,都是些狭隘的地方主义情绪,只是后来和四川省着
名的山西帮共事后才老想起这个笑话。
在侯马休整,部队依旧要上文化课,照例是父亲主讲。文化教员嘛,干的就这差事儿。
父亲还记得初到部队第一次上文化课的情景。他备完课跨出房间,看见全连官兵包括连
长秦基伟都安安静静,整整齐齐坐在场院上等候。父亲刚站到黑板前,秦基伟就站起来
大吼一声:“全体起立,敬礼。”
上百官兵唰地一声站起来,父亲只看见几百只眼睛像灯泡一样照着自己,真是头皮子发
麻。
父亲诚惶诚恐,手忙脚乱把手举到帽沿,算是还礼。他咽了一口口水,先让大家坐下,
然后说了几句不成样的客套话,转身拿起粉笔小心谨慎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句子: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开始解释:“这是党在现阶段的中心政策。先分开看几个单词: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抗日就是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到中国来欺负我们,我们当然
要拿起枪和他干,所以要抗日。仔细看看‘抗’字。‘抗’有抵御的意思,把什么东西
用手推出去,所以用提手旁表示这个动作是‘用手’来做,而单个的‘亢’这里主要代
表发音。同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打’字也是提手旁,表示打人这个动作也是靠手来
完成。”
父亲记得大多数红军战士对文化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社会的不公,让这群放牛娃出身的
年轻人在黄金般的童年岁月中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让他们重新找
到了做人的尊严。他们在打江山,更渴望长点本事将来能够好好地坐江山。父亲每次上
课时,都能从他们在小本儿上拉出的一笔一划中感受到老牛拉犁般的深耕力度。
到侯马上文化课时,父亲已经是老油条了。他随心所欲,挥洒自如,手上的粉笔灰夹杂
着口中的唾沫在空中飞舞。突然一团稚嫩的红云扑到眼前,原来是房东大爷的宝贝孙女
小妮子。小妮子十三四岁,扎着两个小辫子,红朴朴脸蛋,一双亮亮的大眼睛,两条小
腿就像装了弹簧,只会蹦蹦跳跳,从没有安静走路的时候。小妮子瞪着父亲,大声说:
“长官,该家去吃饭了。爷爷说饺子已经下锅,再不吃就‘焊’住了。”
三
全场一愣,父亲也不知道该说啥,求援似的目光投向秦基伟。意外的是,他发现所有人
,包括连长指导员都转头向后排张望,那儿坐着一位神态严肃的首长。父亲不知道首长
什么时候来的,但马上认出他是原红四方面军总部组织部长谢富治。父亲抗大毕业分配
到部队,没几天就差点被指导员龙文枝当成肃反对象,是谢富治就救了他。
这也是父亲没事找事儿,不过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老爷子的严谨认真劲儿。通常,父亲
给全连上文化课,上到连长,下到勤务员,炊事员都去听,只有指导员龙文枝从来不参
加。父亲并不奇怪,指导员肯定文化水平高嘛。当然指导员讲政治课,父亲必须参加,
接受政治教育或“洗脑”。不幸的是第一次洗脑就把父亲洗得云里雾里。那天是讲“抗
日救国十大纲领”。其实,父亲在抗大见过“真佛”,他们还学习讨论过十大纲领,现
在听到的却是土地庙里的泥菩萨翻来覆去念歪经。龙文枝边读文件边解释:“中国共产
党抗日救国十大‘网’(纲)领。什么叫网领,大家都打过鱼,见过鱼网,一收网鱼都跑
不掉。网领的意思就就是把什么东西都包括在内。”
“否认日本外‘责’(债),废除日本条约。收回日本‘且’(租)界。且界是日本强行占
领的中国地盘,最大的就是东北四省。”
“二,实行全国军事的‘统’(总)动员,哦,就是统一全国的军事力量一致对外。”
“废除一切‘囊裹’(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分’(颁)布革命的新法令。那些
旧法令都是国民党反对派用来压制抗日运动的,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必须统统废除。然
后再分别步骤重新制定新的革命条例。”
“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康’(廉)洁政府。健康廉洁的政府。”亏他知
道廉洁这个词,相逢未必是相识。
“救济失业,调节粮食,‘乘机’(赈济)灾荒。”
“五,抗日的外交政‘第’(策)。这里说的是外交阵地,还有经济阵地,文化阵地。就
是说我们和日本人打仗时,这些阵地统统要守住。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能撤
退。”
“九,‘消’(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清是干净,消清就是消灭干净汉奸
卖国贼。”
你可以想象父亲当时的抓耳挠腮相。一开始他只是闲着没事儿,把龙文枝念错的字一个
个记了下来。准备点谈资笑料,以后和宣传队的几个抗大同学分享。后来发现一篇短短
的“纲领”,竟错了二十多处,这个问题就大了。一百多号人在下面听,那不是误人子
弟嘛。爷爷一辈子为人师表,那种与生俱来的强烈责任感也流淌在父亲的血液中。父亲
想起报到那天指导员说过的话:先走群众路线。他问小骡子能不能看看他的文化课笔记
本。小骡子很高兴,文化教员亲自指导,还有什么不行?马上从包里翻出小本儿,凑在
父亲跟前仔细询问。父亲不看则已,一看心都凉了半截,那上面念错的,写错的,意思
领会错误的数不胜数。他发现自己很难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又不伤害指导员在小骡子心中
的形象。父亲再翻翻司号员小杨的本子,所有错误都大同小异,肯定不是个别战士的理
解错误。以后几天,父亲就留了个心眼,把龙文枝的大小错误统统记录下来,分门别类
,整理清楚。然后连同校正,工工整整誊在几张白纸上,第二天呈递给指导员。
龙文枝正伏在桌上写东西,看到父亲进来很高兴:“黎明同志,你的教学方法不错嘛,
战士们反应很好,连秦麻子都说涨了见识。”
“唔,龙指导员,关于连里的政治文化课,我有点想法,不知道,能不能?”
“好啊,好啊。有想法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嘛。我们欢迎欢迎,有什么想法呀?”
父亲恭恭敬敬用双手把勘误表递给龙文枝,接着试图解释几句。
龙文枝脸色由黄转红,又红变得铁青,他‘枰’地一声放下勘误表,恶狠狠地瞪着父亲
,口气严厉地反问:“你懂得什么叫民主集中制吗?”
父亲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
龙文枝站起身来,抓起父亲给他的几张勘误表在空中挥舞:“你提的这些意见,说我念
错了,很好,这就叫民主。反映到我这里,我说怎么念,就怎么念;那些改,那些不改
,由我决定。这就叫集中,明白吗?”
“可是,这是中国文字,”父亲低着头,还想辩解一下。
“没有什么‘可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那”父亲满腔热情换来这么个结果,很不甘心,还想捉摸点东西。
“还有什么事吗?”龙文枝坐回到桌子后面,冷冰冰的声音像扔出块砖头。
“政治课我在抗大听过,是不是我以后可以不参加,腾出时间准备文化课?”父亲的声
音像蚊子叫。
龙文枝半晌没吭,脸色由青变黑,突然爆发出一阵杀气:“你懂什么是‘指鹿’吗?”
“啊,知道。”指鹿为马,谁不知道呀。但父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指导员用上
这个典故,这不自己找骂吗?
龙文枝一根手指对着父亲戳戳点点,说话向打机关枪:“指鹿,指鹿,指鹿是军队的生
命,人人都得上政治课,这是红军铁的指鹿。你胆敢不上政治课,知道后果吗?”
知道不知道,父亲都没心思多想了,他立正敬礼,转身出门,心中忿忿道:感情哥们儿
把纪律说成了指鹿。
四
第二天龙文枝在例行的政治课结束后突然发难:“现在我想占用文化课的时间来讲讲政
治课的问题。我们的部队新来了一些文化人,很好,我们欢迎。但文化人不可避免地带
有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如果我们不立即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和倾向,他们就会像蛀
虫一样迅速腐蚀整个的红军队伍。”
他走到父亲身边一字一顿,严肃地说:“黎明同志,请你站起来。”
父亲只得站起,心里发毛。
“你是文化教员,大知识分子。今天我来给你上一课,讲点工农红军的基本常识。工农
红军不是工农,更不是普通老百姓。工农红军是工人和农民反抗压迫剥削的铁拳。这只
铁拳靠什么力量来握紧?”龙文枝一边吼叫,一边对着父亲的脸挥舞拳头,吓得父亲直
往后缩脖子。“就是靠无产阶级政治。我们政治课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你说的准确
文字去用词造句。政治课的灵魂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灌输到每个红军战士心底,让
他们自觉自愿地为劳苦大众打天下。”
“没有准确的用词造句,如何把中央的指示准确无误地告诉每一个战士?”父亲小声嘀
咕,他觉得龙文枝简直是强词夺理。
“你敢强词夺理?。我问你:不想上政治课,是不是想取消政治在红军中的生命线?”
“咦,指导员,怎么这么说话?我不上政治课,主要还是为了腾出点时间准备文化课。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我在抗大就学过。怎么就叫取消政治在红军中的生命线?”父亲梗
直脖子说。
“住口。黎明,你不要太猖狂。我警告你,根除右倾资产阶级自由性,是工农红军铁的
纪律。你胆敢再狡辩,我们就要对你执行纪律。”
父亲那里还敢再说话。
接着就是大家发言。每个人都显得义愤填膺。这个说文化教员平时对训练吊儿郎当,那
个说他对工作挑肥拣瘦。突然,连部通讯员小骡子站起来,用稚气的尖声细嗓叫道:“
俺揭发,文化教员最喜欢东打听西打听,到处翻看俺们的学习笔记。俺怀疑他是国民党
特务。”
会场气氛顿时大变,龙文枝双手柱着桌子,眼睛开始发红。父亲意识到危险,马上抓起
一根救命稻草:“指导员,这可是你说的让我上课前先走群众路线,做些调查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得清真假。来人。”龙文枝话音刚落,父亲就看见两个
五大三粗的保卫干事站起身。
幸亏连长秦基伟站起来,不以为然地说:“算了算了。黎明同志刚下部队,对很多事有
个适应过程。我们要重在他今后的表现,对他进行更多的考验。”
后来,父亲满怀感激地对秦基伟提到此事,没想到,他老兄说要感谢你还是感谢谢富治
吧。
五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父亲挨了批判后心头郁闷,就到援西军政治部找朋友邵英诉苦。
邵英和父亲是中学同学,西安事变后一起参加抗大。抗大毕业,父亲被分配到基层连队
,而邵英到了援西军政治部。他找到找邵英。正好还有几个在抗大同学也凑了过来,大
家一看父亲那张勘误表顿时哈哈大笑。
“这算啥?我们宣传队长给我们上课,大讲九一八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抢占了东北
四省。这七七事变才几天哪?”
邵英拉着父亲到了个僻静处才说:“黎明,你太书呆子气了。这里是军队,比不得抗大
。军队从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我二表兄在西北军当过兵,就因为连长一句话他没听清
,被马鞭子抽瞎了一只眼睛。他告诉我有些人还因为一点小事送了命呢。咱们刚参加部
队,属于屁也不是的小兵蛋子,凡事能顺就顺着人家走,吃饱了撑的提什么意见?搞得
不好,真可能白白把自己的命搭上,何苦来着。”
父亲有些不以为然:“至于那么严重?我不过是纠正一下指导员的文字错误,算不了啥
。哎,你不是在军政治部吗?能不能找机会给上边的大干部反映反映。”
邵英捉摸了一会儿,不太自信地说:“我试试看吧。”
邵英找的是顶头上司谢富治。他在和谢富治的谈话中拐弯抹角地问:“连队究竟欢不欢
迎知识分子?”
谢富治拿出龙文枝给援西军政治部打的报告给邵英看:“这个黎明是你的同学吗?”
邵英挺够哥们儿,赌咒发誓说他和父亲一起参加革命,敢保证他没有问题。谢富治皱皱
眉头,回答道:“嗯,明天张浩政委要过来,你直接给他反映吧。”
第二天,邵英等在谢富治的办公室门前,果然堵住了政委张浩。张浩听了邵英的反映,
又看了龙文枝的报告,干脆地对谢富治说:“你不是要下部队吗?把这件事也顺便查一
下。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一是部队改编,二是揭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咱们援西
军可是重灾区呀。我党现在有知识的人不多,抗大学员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处理时千万
要慎重,不能为这些小事分散我们当前的注意力。”
父亲当然不知道这些情节。他只注意到来了个大干部,身挂皮套盒子枪。那时能带这种
短枪的人不多,况且他后面还跟了个背木壳驳壳枪的警卫员。谢富治面色黝黑,石头一
般坚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他态度和蔼,带给惶恐不安的父亲一种怪怪的信赖感
。他找父亲,同时还找其他一些抗大学员个别谈话,了解他们分到部队后的情况。和父
亲谈话时,谢富治说话很婉转,先问了些生活和军事训练方面的问题:伙食好不好,习
不习惯?投弹刺杀,队列早操有什么想法?接着漫不经心地问起了政治文化课的情况。
父亲大胆地把龙文枝和政治课的事都一五一十都说了。他听着父亲的陈述,没有说更多
的话。谈话结束后,父亲有点忐忑不安,他老揣摩谢富治的谈话究竟什么意思?吉凶祸
福,真不好说。
第二天,龙文枝通知父亲重新开始给部队上文化课。父亲知道事情就算过去了,但也不
敢再“就筋”,顶着不上政治课。小骡子也重新和父亲亲热起来,成天拿出本子向父亲
请教。父亲开始还开两句玩笑:“耶,这可是你拿本子来让我看的哟。可别又说我是国
民党特务。”小骡子也不当会事,嘻嘻哈哈就混过去了。
不过,父亲见到龙文枝还是别别扭扭,虽然他也像没发生过这事儿一样。幸运的是,不
久龙文枝调往师政治部,连队的支部书记张兆全暂时代理指导员。
六
小妮子横空出世,像一朵花衣红蝴蝶在士兵们面前扑腾。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谢
富治。谢富治开始没有反应,后来没听到声音才停下手中的笔,诧异地抬头看看大家。
很快他好像明白了什么,面无表情地站起来,简单地说了声:“下课,解散。”带上警
卫员转身离开。
这是父亲第一次见识谢富治的威严。看起来,他什么都没说,实际上大家明显松了一口
气。秦基伟更像松了绑的猴子从地上跳起来。他眨巴着眼睛,推攘着父亲道:“黎大长
官,还犹豫个啥?也带咱吃几个饺子呀。”在侯马那几天,父亲和秦基伟,小骡子,小
杨一块儿住在小妮子爷爷家。因为父亲的个头大,再加上平时注意军容风纪,老大爷一
家把他当成了大长官。
父亲狼狈不堪,试图推开秦基伟:“麻子,别闹。纪律,纪律。”
“纪律?什么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条说不准吃房东家的饺子?”秦基伟满脸疙
瘩,外号秦麻子。
小妮子不耐烦了,一把抓住父亲的手:“就是嘛,我爷爷请你,还磨叽个啥?没瞧过这
小心样儿的当兵的,住人家里连饭都不敢吃。”
父亲的手像被马蜂螫了一下,马上一甩手把小姑娘摔了个趔趄,小姑娘‘哇’地哭了。
秦基伟弯下腰把她搀起来。小姑娘得理不让人,指着父亲大声嚷嚷:“我爷爷好心好意
请他吃饺子,他不领情还欺负人。”
满院子的人不管当兵的还是老百姓全都笑了。秦基伟做好人:“就是就是,天下也没见
过这么不讲情面的长官。啥叫军民一家啊?”
父亲揉着小妮子抓过的手臂,小声说:“哎,连长,谁知道他们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
级。”其实,父亲一辈子都盼着当上资产阶级。
秦基伟不屑地:“这人家不过是做小买卖的,城里多得是,那就算资产阶级了?再说饺
子也不分阶级成分,吃到谁肚子里就算那个阶级。我说你别装洋蒜了,赶快走吧。”
一行人推推攘攘进了房东家院子,还在门口,小妮子就得意地高喊:“爷爷,今天该怎
么犒劳我?长官们都叫我拉来了。”房东大爷跑出来,高兴地说:“哎,小妮子能干。
叫奶奶给小妮子花花糖。”然后赶快上前拉住父亲往屋里让。得,这一家子还真把父亲
当成了领导。父亲冷眼瞅瞅秦基伟。秦基伟老奸巨猾呆在一边当缩头乌龟不说,还一脸
的奸笑,恨的父亲牙直痒痒。
进了屋,看见房东一家六口全体出动,老大娘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儿子拿着茶几,媳
妇端着几盘荤素菜,女儿提着酒罐,拿着酒碗。父亲当然想开洋荤,但没料到他们做得
如此丰盛,也有点不好意思,怎么也得硬着头皮出面客套几句,说什么初来乍到,不好
意思打搅主人,惹得老大娘唠叨起来:“眼下这个世道,乱糟糟的。你看车站那边,逃
难的人都挤成跎跎了,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哭的哭,闹的闹,叫人心酸。要叫鬼
子兵打过来,老百姓的命都保不住,还有这个家。这国家,国家,有太平国才有太平家
。说起上前线打鬼子,我老婆子看见的是一拨一拨中国军队往后退,你们这是头一遭往
前开呀。你们拼性命,精忠报国,我们有东西,不给你们吃给谁呀?要是你们能把鬼子
给挡住,我老婆子把这个家都捐给你们也愿意。”
老爷子也认真起来:“你们不是天天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这抗日可不分男女老
幼,人人都要出力。我们上不了前线,管你们几顿饭总是应该的吧。你们要再客气,就
是看不起我老头子,是见抗日的外了。”
儿子把茶几往炕上一搁,当先把父亲推上炕,靠着小妮子坐下,说:“我说长官,咱哥
们儿就讲个义气。冲你们手中那几把破家伙,敢去和日本鬼子斗。没别的,就一字:‘
服’。咱要都还是中国人呢,你今儿吃了这饭。以后打鬼子用得着咱,尽管说。兄弟我
也是有血性的。”
老大娘淬了一口儿子:“去,外边忙活去。长官不知道怎么打鬼子,要你瞎搀和。”
“不,不,不,我不是长,长官,也是当兵的。”父亲屁股如坐针毡,从炕上爬起来指
着秦基伟:“他才是我们连长。”
秦基伟横眉吊眼,哑着嗓音:“说什么呢?是连长还是长官大?我说你就安心地坐那儿
吧。”一把又把父亲摁回去,然后自己也大大咧咧坐在炕边。
小妮子刚坐下还没坐稳,就“腾”地从炕上又跳起来,拍着小手尖叫道:“爷爷,我要
唱支曲儿。”
房东大爷连声答应:“唱,唱,来段红火点儿?瞧秧歌。”
小妮子毫不害羞,站在炕上开口就唱,好像一只春风扑面的小黄莺:
“家住(儿)在太谷住沙(儿就)河,
北光村搭起了台台台台唱秧歌,
咱姐(就)妹走一(就)回,
一个个红花绿袄实在美。”
还没唱完,父亲他们几个丘八大兵就忙不迭地拍手叫好。房东女儿提着酒罐准备给大家
倒酒,老大爷眉头一皱:“怎么倒这个?上地窖拿最好的来。”
七
房东大娘忙不迭出去一会儿,小心翼翼端来一不起眼的红土泥坛子,放在炕沿对面的一
张四方木桌上,对着父亲他们说:“这可是老东西的命根子,压地窖里好几年了也没舍
得动。”然后从媳妇手里接过小铲,铲去坛口上厚厚的泥封,慢慢揭开坛盖。
老实说,父亲他们有点莫名其妙。的确,从酒坛那方飘过来一股香味,但这点香味还远
谈不上让人陶醉,虽然这些当兵的还没品过什么真正的好酒。接下来老人家的举动更让
人莫名其妙,他居然让女儿给每个人碗里先倒了半碗清水。然后,房东大娘把一根擦拭
得呈光瓦亮的铜吊子放进坛中,拉出一吊酒来,就着坛口蹭去沾在铜吊子外侧的液体,
轻轻把酒倾在父亲的碗中。几个人看在眼里顿时惊呼起来。原来,此酒性沉,落入碗中
并不马上弥散在水中,而是坐底形成一个颤巍巍的浑园球体。球体晶莹剔透,颜色呈深
红褐色。配上略带青色的碧水,看上去就像一颗发着荧光的琥珀石。
“像个咸鸭蛋。”小骡子大叫道。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老大爷随便用筷子在酒碗中搅和了几下,父亲顿时感到一股浓烈
浓厚馥郁的异香扑面而来。醇烟无形,眼目却有熏醉之烈感;酿酒未沾,口舌已有爽甜
之回味。父亲端起酒碗半晌,欲饮没舍得饮,转眼看见身边的秦麻子眼也直了,脸也红
了,不停地抿咬自己的嘴唇却禁不住哈拉子长流。他想人家到底是连长,自己的顶头上
司,赶紧把碗先递过去吧。不料院中传来一阵爽朗地笑声,随即就见指导员张兆全掀开
门帘进到屋里:“哈哈,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我刚路过就被这里的酒香牵着鼻子进来了
。”
父亲当然顾不上挤鼻子弄眼睛的秦基伟了,马上把酒碗递给张兆全。张兆全也不谦让,
拿过酒碗就是一大口,用两个腮巴包着回味片刻,然后狼吞下肚,半晌才咽了一口气,
长嚎道:“好酒,原来就听说山西出的上好汾酒,没想到这么带劲儿。”
“上等汾烧可喝不出这个味儿来。”老爷子哈哈大笑:“这是我几年前偶然路过平阳一
个叫上流头村的小地方,用十个袁大头跟庄户人家换来的。此酒名唤‘将军红’。一说
是因为酒色如同将军战袍上的斑斑血渍。另一说和李闯王手下的大将李岩有关。据卖酒
的庄户人家说:李自成进北京,路过平阳。当地父老献上河东佳酿乾和,李闯王一饮而
尽,连声道好,马上下令要制将军李岩监制军前御酒。将军夫人红娘子召集方圆几十里
内的能工巧匠,酿制了数百坛美酒。无奈军情紧急,时间上根本来不及。红娘子命令把
未完成的酒酿埋藏地下,以备后用。半年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败退回到平阳
。当时正好河南明朝旧部发生叛乱,李岩将军请求分兵前往河南平乱。红娘子特意启出
窖藏酒酿,重新酿制。她精中选精,蒸煮溜滤,最后得到一坛绝品,准备为夫君壮行。
没想到,李自成当面答应了李岩的请求,背后却听了宰相牛金星的谗言,将李岩和其兄
弟李牟一起杀害。红娘子得悉噩耗,伤心欲绝,砸碎酒坛,不辞而别。旁人收集酒坛破
碎处的红土,和上新鲜高粱重新发酵,糖化,蒸煮。红土拌上红娘子眼中的血泪,最后
才酿成了这绝世的‘将军红’。”
“这种故事多得很,总也讲不完。”父亲随口说道。那时,他对此还只有一些来自书本
上的平面印像。
“能人呐。水往低处流,越流道越宽,人往高处走,越走道越窄。那么多能人削尖脑袋
往里挤,可不就得掐个你死我活吗?”老人家长叹一声。
“那怎么还要和上清水一起喝呢?”小杨对酒更感兴趣,好奇地问。
“此酒性烈如火,寻常人根本招架不住。当年红娘子是用青竹嫩叶绞汁,滤除火性。咱
们寻常人家,那备有那么些嫩竹叶子,不过和点清凉井水,一来去火,二来释放香味。
这酒酽若糖浆,锁住所有香味没法跑掉。加点水稀释一下,香味就出来了。”
老大娘接过话碴:“要说这井水也不寻常,咱今儿个喝的是从城外二十里地红柳坳子古
井中打来的水。听说以前还进贡给皇上呢。”
父亲就像听天方夜谭,但又不敢说话,只是瞪着眼,抿着嘴微微摇头。小妮子看见嗔怪
地推了他一把。
大家都忙活上吃开了,父亲还是有点放不太开,他竭力想保持一个革命军人的应有的礼
貌,不住地和老爷子应酬聊天,或推或让,或敬或谢。小妮子见父亲光顾着说话,不动
筷子,便一个劲给他挟菜拈饺子。父亲手忙脚乱,连声阻止:“够了,够了。”
小姑娘嗔怒地:“这菜里有虫,饺子有味儿?你到是吃呀。”
就因为父亲没有先把酒给自己,秦基伟心里颇不平衡。正好揪着这个机会洗刷父亲一把
:“他不是怕饺子有味,他是怕小妮子你手上有味儿。”
小姑娘没反应过来,摊开肉乎乎的小手掌,对爷爷说:“我刚才洗过手。”
小杨嘴里含着半个饺子,口齿囫囵地说:“你洗没洗过手有啥关系,我们黎大长官怕的
是你手上的香味。”
小姑娘顿时羞满脸通红。
父亲不敢把秦基伟怎么样,却恨不得扇小杨几下。他提起筷子往小杨嘴里戳过去,正好
把他咬着的半个饺子敲下来。小杨忙去抓饺子,却忘了手中端着的酒碗,刚好把半碗酒
泼在了坐在炕沿下的小骡子头上。小骡子涨红脸跳起来要打小杨,被秦基伟拉住,说:
“注意点军民关系。”
父亲见状哈哈大笑,拿起筷子扒拉扒拉给小妮子碗里拣了几个大饺子,小姑娘咯咯笑开
了花,露出红唇中的一口小白牙:“不用,不用,我自己会,自己会。”
八
吃完饭,大家伙坐在炕上聊天。老爷子可是见过大世面的,太原,北平,天津卫都去过
。说起日本人的嚣张气焰,老爷子提着旱烟袋一个劲地摇头。张兆全本就有事来找连长
,正好拿着一张传单高兴地说:“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消灭鬼子三千多人呢。”
满屋的人顿时活跃起来,争着抢着看传单。老爷子湿润着眼睛,感概地说:“这七七事
变以来,就听到这里失守,那里撤退,都是中国人被人追着打,从来没有打过一次日本
人呐。”
老大娘期盼地:“要是八路军上去真能把鬼子挡住就好了。”
全屋的人都沉默了。
秦基伟瓮声瓮气地说:“老人家,别担心。小日本要想灭亡中国,就得过八路军这道坎
儿。有八路军和老百姓的支援,就有咱中国人的希望。”
“还是八路军不怕死呀。”老人家的女儿插了一句。
小妮子高兴起来,起劲地说:“我也要当八路军,上前线,打日本。”然后在炕上边跳
边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老大娘吆喝一声:“小妮子,红嘴白牙乱说个啥,那有姑娘当兵的。”
小骡子笑着说:“没见过八路军中有女兵呢。”
“谁说没有?石桥检阅那天,我看见师部有几个剪发头,明明是一伙女兵。”小杨反驳
道,他转过头拉父亲证明:“你说说,文化教员。”
其实,从抗大来部队的路上,父亲那支队伍就有几个女孩。但父亲不想在小杨和小骡子
之间搅和,就和稀泥道:“有,有,部队当然有女兵。但小妮子还太小,等过几年再说
。”
小骡子真得了意:“就是嘛。也不瞧你那样儿,没杆枪高,还敢说打日本?”
小妮子生气了,指着衣柜上的穿衣镜说:“照镜子看看,我要踮起脚比你还高一头呢,
你不是十三岁就参加红军了嘛。我现在比你那会儿还大点儿呢。”
满屋子的人也都笑了。小骡子闹了个大红脸,转过头恶狠恨地盯了父亲一眼。下来后他
找父亲算账,愣说父亲和小妮子相好,把什么都告诉她。急得父亲赌咒发誓,坚持说自
己在这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小妮子的存在。
那几天,凡是北上抗日的队伍都受到老百姓的盛情款待,而在候马车站等着南撤的国民
党军队,包括阎锡山的山西子弟兵却几乎无人答理。镇上时不时可见几个散兵游勇到老
乡门前讨水讨饭。父亲所在连队的其他班排也开足了洋荤,什么拉面,刀削面,水饺,
蒸饺,大馒头,大包子不一而足,弄得炊事班的大老王很不开心,连续几天开不了伙。
父亲他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光荣,觉得臂章上的‘八路’二字闪着光采。
九
其实,阎锡山在抗战初期的国共合作中还是讲点义气。所以父亲他们也捞着点带实惠。
有一天,指导员带着人到附近阎锡山的军需仓库领来了一大堆东西。什么军衣,军裤,
军帽,绑腿带,子弹带,水壶,褂包,雨鞋,斗笠,油布一应俱全,就是没有武器。秦
基伟翻了翻,骂道:“阎锡山真是老西作风。他的仓库眼看要给日本人了,才肯大发慈
悲慰劳我们,就不肯给点武器。”
指导员忙着把领来的东西刨堆分类,通知各班排来人领取。父亲的任务是拿个小本子登
记领取的单位和品种数目。这活儿的最大特权是父亲可以随意挑选一套合身的衣服。父
亲一向注意自己的衣着外表,每次看见他的小儿子“搂里搂垮”(衣冠不整)从北京回家
,都忘不了数落几句。只要我狡辩一下,他就会大发脾气:“人要有起码的讲究,没钱
也得有精神气儿。邋邋遢遢,谁看了喜欢?你这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闲话少说,
言归正传,父亲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军装,再在腰间记上一条宽皮带,感觉真有点神气
活现。
最可怜的是小骡子和小杨。两人个头太小,横挑竖捡,就是找不到一件合身的。小杨太
瘦,最窄的腰身套上都像道袍子,小骡子太矮,不管那件上衣,穿上都像裙子,最短的
裤子也要卷几圈才到脚脖子。小杨说:“没办法,阎司令长官没有这么小的兵。”小骡
子说:“管他大小,有新衣服穿就行。”小杨看见房东老大娘出来,故意摇头晃脑迈着
大步问:“你看我像不像真龙天子?”老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对屋里人叫到:“快出来
看,这有两个穿龙袍的人。”小妮子一溜眼冲出门,看见小骡子的‘狼亢’像,抿着嘴
咯咯直笑。突然她抬眼看见自我感觉良好的父亲,马上收敛住笑容,跑过来一把扯住他
的衣角,嘟着嘴,摇着身子对奶奶说:“哎呀,难看死了呀。奶奶,你给他们改改罢。
”父亲觉得很没面子,硬着嘴皮说:“走开,走开,不用你管。”但架不住小妮子和老
大娘死拉活扯,把几个人的衣服扒拉下来。大娘连同女儿,媳妇并两位邀约的女眷,一
齐动手,一个晚上就把长的改短,宽的改窄,那端正细密的手工针线和机器扎地并无二
致。第二天一早,给大家伙穿上,皮带一扎,绑腿一打,显得精精干干。父亲他们恭恭
敬敬给老大娘敬了个礼。老大娘笑得合不拢嘴,替他们扯领口,卷袖子,像对待自己的
亲人:“出门在外,别人要夸你们这身衣服,别忘了说是大娘做的。”
十
临行前那天黄昏,父亲从团部办事返回,在镇外的一棵老槐树下看见小妮子坐在一块大
青石上穿针引线,他忍不住悄悄走过去。小妮子非常机警,父亲刚走近两步就被发现。
她敏捷地把手中的针线活藏到身后,仰起头,粉嫩的脸蛋在夕阳的映衬下泛着红光。父
亲透过她长眉下弯翘的睫毛,感受到秋水映月的光亮。小妮子凹下两个红红的酒靥,晃
动着小蒜瓣鼻子,挪动两片红红的嘴唇,淘气地对父亲说:“叫你一声哥哥,你得答应
,我才给看。”
父亲心中突然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他有点慌乱,停了半晌才嗫嚅地道:“好,我答应。
”说完马上有些后悔,又有些如释重负的轻松和莫名的兴奋。
这回是小妮子不好意思了,她低下头,不肯说话,也不肯把背在身后的手转过来。父亲
转身要离开,她才嗯了一声,把伸过一个紧紧攥着什么东西的小拳头伸过来。
父亲掰开小妮子的小拳头,发现是一个玉白色的青磁小葫芦,上面画着几叶水嫩嫩的绿
竹。葫芦盖上有个小环,系着一条精巧的大红丝结,显然是小妮子的手工,尚未完成。
父亲揭开葫芦盖,马上飘出一缕柔和甜润清爽的酒香。小妮子抢回葫芦,在自己手掌心
上点出几滴酒液,递到父亲唇边:“青竹叶子镇酒,信不?”
父亲当即闹了个大红脸。但他一辈子也没忘记那几颗墨绿色大理石珠子,蠕动在小妮子
粉嫩红酥的小蛮掌心,而且散发出绵绵飘逸的清雅醇香。
父亲没有动作,他既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小妮子一摔手,嘟着嘴背过
身去。
太阳慢慢地落到了山后,把几缕火烧红云留在天边。那天没有风,但父亲很快感觉到一
阵寒意随着落叶从天空弥漫下来。他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最后喃喃地说:“部队还有事
儿,我先走了。”
他转过身重重地走了几小步,又回过头重覆一遍:“小妮子,我先走了,啊。”
小妮子身体都没动一下。
父亲只好迈开步子,刚走两步,却听到小妮子喊了一声:“明天一早,瞅着窗台。”接
着,像燕子一般地飞跑得无影无踪。
十一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战士就辞别了温柔的炕头。他们在镇外静静地排队,集合。深秋
的料峭寒风扑打在睡眼惺忪的脸上,提醒着每个人肩负的责任。战争,这个人类所有发
明中最伟大的怪物在不远的北方奔跑,呼啸。我问过父亲,那天早上你想过抗战要打八
年之久吗?父亲笑了:“谁有工夫去想这个事儿?只是感觉有点怪,那么黄澄澄的一排
人,稍息,立正,向右转,齐步走,就那么走了完事?好像没在侯马呆过似的。”
然而,侯马的老百姓没让他们简单地溜之大吉。快到火车站的时,人们把部队围得水泄
不通,包子,馒头,鸡鸭蛋,核桃,红枣,沙果纷纷往战士手里,怀里塞。这是父亲在
战争岁月中第一次体验“箪食壶浆”的感觉。他以后多次碰见这种场面,有时场面更大
,但侯马的感觉更特别。因为后来那些慰问要么是根据地政权的有组织行为,要么是革
命已经临近胜利。而在一九三七年的侯马,共产党的前途根本还是未知数,老百姓对八
路军的爱戴纯粹是出于朴素的爱国热情。他们面临国破家亡,对一支敢于奋起抗击外来
入侵的军队有着本能的期盼。
进了火车站,看见站台上和停靠的客车中到处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官宦商绅,男女老幼
,个个面色苍白,目光呆滞,蓬头垢面。女的哭,小的叫,男人在沉重的大包小箱挤压
下唉声叹气。父亲的腿被一个怀抱幼儿的女人抱住,哀求他行行好,给点吃的救救孩子
。父亲摸了摸自己胸前的口袋,那儿藏着一个玉白色的青磁小葫芦,葫芦盖上缠着一条
精巧的大红丝结。这是他出发前趁人不注意,悄悄在窗台上拿到的。父亲情不自禁地往
周围望望,周围人山人海,没有看见那团灿烂的红影。然而,他好像知道该怎么做,把
刚才老乡慰问的食品全部送给了脚下的那个女人,外搭上半壶宝贵的饮水。小骡子很不
理解地对父亲说:“,文化教员,干嘛那么傻,把东西都给了人,自己饿着渴着咋办?”
父亲说:“嗨,我就看不得小娃儿哭。”
小杨哧着鼻说:“瞧她穿那花花绿绿样儿,肯定不是穷人。”
小骡子刺他一句:“不是穷人怎么啦?不是穷人也不一定是土豪劣绅,再说小娃儿有什
么错,共产党也不能六亲不认。”
父亲借机讲起了大道理:“红军既然是人民的军队,哪有人民有难,咱们见死不救的呢
?”说得两人连连点头,把自己的干粮也送给了别人。
十二
部队乘坐的是一列敞车,装过煤,运过牲口,又黑又脏又臭,而且没车门。土八路哪里
开过这洋荤,看见火车先就莫名兴奋,然后不管不顾,连爬带蹬滚进车厢,你推我挤,
傻不愣登站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每个人从上到下就像涂了层黑油彩,就看见一排
排咧开的白牙一张一和。只听汽笛一声怪叫,一股黑烟笼罩下来,所有人都捂着鼻子和
嘴巴狂咳乱吐。父亲抹抹脸,就见满手掌沾的是细碎煤渣。列车启动后,打破逢站停靠
的常规,只要不让车就一直向前开。秋天的黄土高原,草木稀疏,景色单调,大家伙最
初的兴奋劲儿很快减退,开始横七竖八,或坐或躺倒在车厢内。坐在车厢中间,一不留
神就就有一双大号臭脚丫赛到你的鼻子下面,再加上没有清扫干净的牛粪猪屎马尿味在
人的汗热闷烘蒸捂下搅和升腾起来,直让人脑袋发胀,头痛欲裂。父亲艰难地挪动到车
厢边缘,扶着木头围栏,这里的空气虽然好一点,但列车运行带起的寒风像刀子一般割
在人脸上,还不时将一团满是粉尘的黑烟硬塞进你的口中。父亲一动不动,望着弯弯曲
曲的汾河如一条白带静静地向南流淌,他的心思很乱,想起了汉中,想起了如处子般温
存的汉水,想起了儿时的玩伴,想起了几乎和自己同时参加革命却再没有通信的弟弟,
想起了孤苦伶仃的母亲,在哥俩儿离家前把最后一袋白面给他们烙成了饼当干粮。最后
他想到了小妮子。见鬼,怎么会想起她?父亲挥挥手,想来个慧剑斩情丝,这不过是小
孩子过家家,当得什么真。我这是去打仗,明儿个还不知道埋在哪里,“可怜无定河边
骨,尤是春闺梦里人”,好男儿志在四方,国难当头之际哪能这般腻腻歪歪,儿女情长
。老人家一阵胡思乱想,自己都觉得好笑,几次都想把藏在胸口的小葫芦扔进汾水,却
最终下不了决心。 |
f******t 发帖数: 2664 | 4 写的真好。看样子是要一直写到文化大革命了?父亲叫什么名字?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书是小说,不是信史。书中所有情节,即使涉及几个真名实姓的人物,也只是为了情 : 节需要而胡编乱造的。各位大侠有兴趣的拍拍砖,没兴趣一边歇着,看劳您神。 : 父亲的革命 : 第一部 : 第一章 : 一 : 公元一九四九年的父亲可谓春风得意。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谢富治。 : 谢富治是二野三兵团政委,父亲是兵团宣传部长。他们在进军大西南的路上,听到毛泽 : 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那天父亲正好和谢富治坐在一辆美制吉普车上,穿行在湘西的弯延山道中。吉普车是淮
|
E******u 发帖数: 3920 | 5 扫了一下,这个写得非常好。好不容易找到第一篇,标记一下,明天开始读。 |
E******u 发帖数: 3920 | 6 扫了一下,这个写得非常好。好不容易找到第一篇,标记一下,明天开始读。 |
m*******t 发帖数: 482 | |
b*****l 发帖数: 8603 | 8 再写的时候,你把它分单章单独列出来吧,这样能给你更多的包子 :)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谢版主置顶,看来俺还得加把子劲。
|
m*******t 发帖数: 482 | 9 到目前,我写了十一章,包括一个引子(写俺在六四的经历),每章约两万字,都在未
名PROSE上发表过,怎么只有这一章了? |
b*****l 发帖数: 8603 | 10 所有的都在版面上呢 :)
我把每个长篇连载的第一篇挑出来置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个线索,以便吸
引读者往下去读,然后到版面上去寻找。我原打算把每个长篇都单独整理成集收入精华
区的,但最近特别忙,一直没空收拾,就暂且放下了。我刚回去翻了下,你发过的所有
的章节都在。不好意思,让你虚惊一场 :)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到目前,我写了十一章,包括一个引子(写俺在六四的经历),每章约两万字,都在未 : 名PROSE上发表过,怎么只有这一章了?
|
m*******t 发帖数: 482 | 11 哈哈,俺也算自找没趣儿吧。没办法,谁叫俺是菜鸟,包涵包涵。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所有的都在版面上呢 :) : 我把每个长篇连载的第一篇挑出来置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个线索,以便吸 : 引读者往下去读,然后到版面上去寻找。我原打算把每个长篇都单独整理成集收入精华 : 区的,但最近特别忙,一直没空收拾,就暂且放下了。我刚回去翻了下,你发过的所有 : 的章节都在。不好意思,让你虚惊一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