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 发帖数: 23 | 1 上海话的文化价值及普通话的文化缺陷
(佚名作),苦心孤诣校改
校改者按:
偶然在互联网上点击到《上海话的文化价值及普通话的文化缺陷》一文(下称“《话》文
”),阅后感触良深。
今昔比较,深感上海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上海人,许多已
不会百分之百地以上海话表达思想,时常听不懂、说不出上海话,口头交流非夹杂普通话
不能顺畅进行,(在苏州也有同样的情况——不少年轻一代的苏州人不能讲百分之百地标
准的苏州话),待到需要以自己的母语书面表达时,更是白字连篇。例如,上海话的“你
爸爸,你妈妈”口语作“乃爷,乃娘”,这是吴语保留古汉语的典例,(陆游:“家祭无
忘告乃翁”);同样的例子还有,普通话的“多少”,上海话作“几何”(“何”文读,
作[ho])——“几何铜钿/洋钿?”(“多少钱?”)。可是,现如今连当地报纸上,“
乃”都误作了一个生造的单人旁的“奈”字;[tci-ho]二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写。再
如,“吃了没有?”,上海话当作“吃了勿?”,可是“勿”绝大多数的人都以为是个语
气词,还为之生造了一个口字旁的“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里,表面上是写别字,实质上是文 |
k**n 发帖数: 4 | 2 peng peng!
念本科的时候,有个上海籍老师说不好普通话,结果深受其害,完全不知所云。
方言始终不利于交流,上海说不好普通话的大有人在。何况也不是学会了普通话就会忘掉
方言的。
方言之所以成其为方言就是因为它是在地区内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学习方言如果不是从
日常生活中,
而是从广播电视中,岂非滑稽?!上海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公共传播领域内的方言作品,
无非是为了适应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需求。一个开放的城市,
不会让地方方言成为对外交流的屏障。我们无须强调吴方言的难懂,
在巷堂里弄听到吴侬软语是一道风景,可是在广播电视上,只能称之为鸟语,
其所造成的排外氛围不言而喻。至于普通话对于上海方言的影响,作者也表示那是语言‘
嬗变’
的正常现象。换过来说,上海话未尝没有影响普通话的词汇及表达方法。如果说为了普通
话不具有
上海方言的某些生动表达而近乎生硬地强调保持上海方言的“原汁原味”,未免失之偏颇
,
且有螳臂当车之嫌。如同为了纸易撕破不宜保存而坚持使用竹简一样,不仅荒谬,而且
根本做不到。
当然如果作者强调所谓上海话的“文化价值”的立论背后,强调的其实是“上海人”的纯
正血统,
如其在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上海话的文化价值及普通话的文化缺陷 : (佚名作),苦心孤诣校改 : 校改者按: : 偶然在互联网上点击到《上海话的文化价值及普通话的文化缺陷》一文(下称“《话》文 : ”),阅后感触良深。 : 今昔比较,深感上海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上海人,许多已 : 不会百分之百地以上海话表达思想,时常听不懂、说不出上海话,口头交流非夹杂普通话 : 不能顺畅进行,(在苏州也有同样的情况——不少年轻一代的苏州人不能讲百分之百地标 : 准的苏州话),待到需要以自己的母语书面表达时,更是白字连篇。例如,上海话的“你 : 爸爸,你妈妈”口语作“乃爷,乃娘”,这是吴语保留古汉语的典例,(陆游:“家祭无
|
k**n 发帖数: 4 | 3 我虽不是上海人,却自有我的方言,但即使设身处地地想,
我仍然不觉得有必要在公共的传播工具上“普及”方言。
在我的家乡,媒体上几乎从来没有方言节目,方言出现
在媒体的唯一机会就是记者采访普通市民的时候,常常
还是方言化了的普通话——地方政府也大力推行普通话,
普通话说得好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并没觉得方言因之
受到了什么影响。大家说方言还是说得很好。当然方言
里面不可避免的掺入了普通话的元素,本地人说的普通
话里也完全找得到方言的用字习惯与发音痕迹。这些都是
很正常的语言现象,如果带着感情看,甚至是可爱的。
还是那句话,方言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在大街小巷里面。
至于上海孩子为什么说不好上海话了(说实话我没怎么感觉出来,
也许我们年纪太老了,不知道这最新的形式?),应该
问他们的父母在家里为什么不和他们说上海话了?而不是
广播电台为什么不用上海话广播!这原因,那篇文章里倒
提到了,之一是因为一部分下放外地回城的知青已经不说
上海话了。——这也没什么可责备的,至于对他们再进行
方言再教育,呵呵,未免麻烦。
——说到底我就是觉得方言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没什么值得振臂高呼大惊小怪的。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