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t*****s 发帖数: 3 | 1 在美国的华人,只要孩子学习中文的,没有人不知道马立平老师——她编写的马立平《
中文》教材风靡美国,影响了数以万计的美国华裔儿童。但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马立
平博士同时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她曾以数学教育专家的身份接受联邦教育部长提名,
并进入小布什总统的数学决策顾问团“nationalmathpanel”!
那么在这样一位知名教育家的眼里,她又是如何看待中文教育这件事情呢?
在和马立平老师的交流中,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却又经常容易被忽视的观点:海外华
家裔学习中文的意义中,作为精神和文化的依托要远远胜于作为谋生的手段!
她用了自己身边三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 以下故事均用马立平老师第
一人称叙述。
故事一
我和杨先生是斯坦福大学的同学。杨先生在美国事业有成,从教师、校长、一直做到学
区学监。后来他毅然重返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和我同修一门课,他的
雄辩口才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第一堂课上就令全班同学肃然起敬。万万没有想到几年
后,有一次见面他竟然对我说了以下这番话:
“你知道吗,当初在课堂里你吓到我了!我不敢跟你说话,甚至不敢和你打招呼。因为
我知道你是中国人。我怕你会问我懂不懂中文。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多少年来
是我的心病。”
“我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从文化背景上说我觉得自己完全是美国人,不是中国人。小
时候我讨厌自己的黄皮肤,黑头发,恨不得能变成一个白人。可是最终才发现这是不可
能的。尽管我是完全由美国文化美国教育所造就的,尽管我对美国的一切是多么了解而
对中国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可是无论我走到哪里,人们一看到我,知道我是华裔,就一
定会问我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种种问题。”
“他们似乎永远认定我是他们通往中国文化的桥梁。没有办法,中国在世界历史和文化
上的地位让人无法对它不感兴趣。我无法阻止他们向我这个不了解中国的中国人的后代
询问中国。这种尴尬难堪的情景不知发生过多少回了,我知道我这一生会永远摆脱不了
这种尴尬和难堪。大陆开放以后,我曾回去过两次,想去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可是,
我发现这对我也几乎是办不到的。首先是言语不通,又不识中国字,中国文化渊远流长
,了解它谈何容易!除非我下决心学习中文。可是我们再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中
文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一门外文,而且是比法文西班牙文等西方语言更陌生、更遥远的外
文……所以,虽然我在许多方面很成功,很自信,但是我常常觉得自己的一生在某种意
义上有一 种缺憾,一种其他方面的成就所无法补救的缺憾……”
故事二
婷婷玉立的陈小姐,父母来自台湾,陈小姐自己也是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当我在
学校东亚语言系第一次遇见她时,很奇怪为什么一个化学专业的人要跑来学中文?
她用一口流利的国语不无感慨地告诉我:“说起来连我自己也不相信,我现在会付这么
贵的学费来学中文!小时候爸爸妈妈每个周末都要送我去中文学校,可是我就是不想学
。中文太难,没意思。其他美国同学周末就是玩,为什么我就得去学枯燥的中文?我常
常是为了父母答应奖励的玩具去中文学校,去了又那儿苦苦地熬时间。我甚至发誓我长
大以后绝对不像我父母那样逼迫自己的孩子上中文学校。如果说中文学校对我还有一点
点吸引力的话,那是我在那里交了几个朋友,下课时一起分享平时和美国同学难以分享
的经验。”
“可是中文,想到就头痛。我觉得课文没有意思,内容太幼稚。而这么幼稚简单的内容
还这么难学,又使我充满挫败感。我在学校里功课一直领先,只有中文学了六、七年,
到头来还是离了拼音就没法认字。我一直羡慕我的美国同学,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
不用再学习中文。"
“可是,这种感觉到高中以后就慢慢变了。我开始渐渐认识到我就是中国人,我无论如
何也不可能变成白人,变成美国人。同时我注意到我的美国同学的家庭,也很看重自己
文化的“根”。犹太人时时操习犹太文化,黑人努力发扬黑人文化,我的荷兰裔朋友,
父母常常送她回荷兰度假;德国裔朋友,对德国人的特性头头是道。甚至连我的一个印
地安人朋友,长得简直和白人一模一样,却总是声明自己是印地安人而不是白人。”
“美国人对各种文化都很包容,也很尊重。美国日历上,标有犹太人的新年,中国人的
新年,还有墨西哥人的新年。去年春节,我自己都忘了,而我的好几个美国朋友却记得
向我道贺。我觉得很惭愧。在这样一个多种族文化的大熔炉里,不是各种文化都消失了
,而是各自都有自己的位置,相互影响。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种族文化,真的是会令人无
地自容。”
“所以我觉得自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我现在对中文学校的看法开始有了变化。一方面
我仍然觉得它仍然不是一段快乐的经历,但我又感谢它使我始终没有脱离中国文化。我
特别感激我的父母,他们一直坚持和我说中文,所以我现在口头交流不成问题,但这远
远不能满足我寻找自己文化的根的愿望。我想读中文书,想和父母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想谈谈对人生对社会和历史的看法,所以我决定再来学习中文,我的父母也都很支持我
,为我感到骄傲。他们说:我未必要靠中文谋生,但是却要靠中文安身立命,才会在文
化上有所依托,不至于成为一只断线风筝。我想他们说的是有道理的。”
故事三
吴小弟在美国读八年级,他的爸爸吴先生曾是我的老同学。多年前吴先生只身从大陆先
来美国,安顿好后,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告别故乡亲人来美团聚。
这些年来夫妇俩共同奋斗,先后拿了学位,找了工作,办好绿卡,又买了称心的房子。
说起应该是事事如意了,可是事实上却不尽然。电话里他叹着气对我说:“学位、工作
、绿卡、房子,这些原来没有的东西是得到了,可是这一切忙到手之后,却发现原来亲
密无间的儿子如今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刚来美国时,儿子一句英文也不会,我们担心他学习赶不上,催着他学英文。开始也
教过他几天中文,可是他兴趣不大,逼着他学,前学后忘,学了第二册,忘了第一册,
再回过来学第一册,第二册又忘了,从来也没爬上过第三册。我们也没有心思再教下去
,想想孩子将来在美国谋生毕竟主要靠英语,就放弃了。”
“那时我们从早忙到晚,一天也顾不上和儿子说几句话,只知道他在学校里功课一直还
不错。这几年他和我们话越来越少,而且全部是英文。我们跟他说中文,他用英文回答
。他说的话,我们越来越听不懂,他也就懒得和我们说,我们想和他说的,他也越来越
听不懂,也只好作罢。前几年心里都是找工作,办绿卡,买房子,没有太在意这些变化
,现在安顿好了,有时间坐下来和儿子说说话了,却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儿子成了陌路人
!”
“他已经不太会说中文了,能听懂的,也仅是屈指可数的吃饭睡觉这样日常起居用语。
现在他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卑。学校里少
有的几个中国学生,他都不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后来我学校里其他中国家长说,由于我
们这儿的居民几乎是清一色的白种人,了了无几的华裔学生,有时会受到他们年轻无知
的白人同学的取笑。这种取笑,它其实和一群男孩子取笑一个女孩子,一群高个子的孩
子取笑一个矮个子的同伴没有多大的差别。可是吴小弟受了取笑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也从不向我倾诉。关键是对于他来说中国文化是一片空白,一片虚无。作为中国人,对
他来说仅仅意味着他的肤色发色而已。他不知道,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和白人或其他种
族的文化完全是平等的,和其他文化一样令人骄傲的。”
“有一次他甚至问我:“妈妈,我为什么不是一个白人?”。听到他这样问我,我觉得
我是失去我的儿子了!而他更是失去了我们!我们知道他很孤独无助,可是我们想帮又
帮不了他!在他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居然再难以和我们沟通,难以和我们找到共同
语言!我真是越想越害怕!“
”我们在美国这样辛苦,还不是为了他?可是现在,我们的存在甚至都成了他的羞辱!
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我有时会怀疑我们带他来美国是对还是错?如果我们还留在国内
,儿子的物质生活上很可能要比现在差,考大学受到压力也会很大,但是他在亲情的包
围中,不会像现在这样自卑无助!脱离了中国文化,在他眼里中国人成了外人,可是在
白人眼里,他也永远是外人!我后悔当初放弃了教他中文,忽略了和他的日常沟通,向
他灌输中国文化,现在好像一切都太晚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同的人的故事。许许多多不同的主人公,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事实:海外华家裔学习
中文的意义中,作为精神和文化的依托要远远胜于作为谋生的手段!
就如陈小姐的父母所说,我们的后代未必要靠中文谋生,但是却要靠中华文化在美国这
个多种族大熔炉里安身立命。中华文化,是我们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面对其他种族其他
文化时,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千千万万个海外华人家庭的凝聚力所在。
海外华人子女中文教育的目的可以有多种,但是最最重要、也是最最直接的,是为了孩
子本身的未来,为了海外华裔这一族群的未来,也是为了美国多种族文化的未来! | t*****s 发帖数: 3 | | C*****r 发帖数: 789 | 3 现在家长都是很重视中文的吧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觉得呢?
| t*****s 发帖数: 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