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发帖数: 96 | 1 文/清源
小镇上有个瓜摊,卖瓜的王老汉技艺出色;任何一只瓜,只要他托在手里掂一掂,就能
一口报出瓜的重量,并且丝毫不差。
一天,附近寺院的方丈带着小和尚前来买瓜。面对他们挑拣出的几只香瓜,王老汉眯着
眼睛说:“一共二斤六两。”小和尚不信,用秤一称,果真一两不差。
接下来,方丈又挑了一只香瓜。他告诉王老汉,若是王老汉再能估准那只瓜,他便将随
身带着的一锭银子送给王老汉;那锭银子,足有二两重。
王老汉爽快地答应了。他小心翼翼地托起瓜,掂了掂后沉思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在旁
人的一再催促下,王老汉才咬着牙说是一斤三两。用秤一称,那只瓜分明是一斤五两。
一锭银子,彻底扰乱了王老汉的心神,从而使他难以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来。
庄子曾讲过: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作
赌注,则大失水准。睿智的庄子,对此总结为“外重者内拙”。这也说明,一个人越是
看重身外之物,也就越容易迷失自己的内心。
人心如水,只要一缕微风,就能吹皱平静的水面。更何况,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到处都
是诱惑,名车豪宅、金钱美女、名利地位,时常如风暴一般从心上掠过;一不当心,我
们的内心便会翻江倒海,很难恢复原来澄澈、纯净、安宁的本性。
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就在《诫子书》中如此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唯有安心于淡泊宁静的生活,唯有甘心于寂寞冷清的生活,才能抗拒得了
滚滚红尘中的不尽诱惑,才能守得住自己的一颗心。
一颗纯洁颗心,蕴藏着我们的性情与品质,也蕴藏着智慧与才华。唯有守住这颗心,我
们才能认清真正的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最终完成自己的心愿。
更新:2016年4月26日 |
j*****4 发帖数: 96 | 2 文/清源
小镇上有个瓜摊,卖瓜的王老汉技艺出色;任何一只瓜,只要他托在手里掂一掂,就能
一口报出瓜的重量,并且丝毫不差。
一天,附近寺院的方丈带着小和尚前来买瓜。面对他们挑拣出的几只香瓜,王老汉眯着
眼睛说:“一共二斤六两。”小和尚不信,用秤一称,果真一两不差。
接下来,方丈又挑了一只香瓜。他告诉王老汉,若是王老汉再能估准那只瓜,他便将随
身带着的一锭银子送给王老汉;那锭银子,足有二两重。
王老汉爽快地答应了。他小心翼翼地托起瓜,掂了掂后沉思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在旁
人的一再催促下,王老汉才咬着牙说是一斤三两。用秤一称,那只瓜分明是一斤五两。
一锭银子,彻底扰乱了王老汉的心神,从而使他难以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来。
庄子曾讲过: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作
赌注,则大失水准。睿智的庄子,对此总结为“外重者内拙”。这也说明,一个人越是
看重身外之物,也就越容易迷失自己的内心。
人心如水,只要一缕微风,就能吹皱平静的水面。更何况,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到处都
是诱惑,名车豪宅、金钱美女、名利地位,时常如风暴一般从心上掠过;一不当心,我
们的内心便会翻江倒海,很难恢复原来澄澈、纯净、安宁的本性。
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就在《诫子书》中如此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唯有安心于淡泊宁静的生活,唯有甘心于寂寞冷清的生活,才能抗拒得了
滚滚红尘中的不尽诱惑,才能守得住自己的一颗心。
一颗纯洁颗心,蕴藏着我们的性情与品质,也蕴藏着智慧与才华。唯有守住这颗心,我
们才能认清真正的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最终完成自己的心愿。
更新:2016年4月26日 |
y****q 发帖数: 867 | |
y****q 发帖数: 867 | |
j*****4 发帖数: 96 | 5 幸福如磁石,人生如铁。哲学家与诗人探求人生的真谛,说白了就是寻找一种属于自己
的幸福。芸芸众生,执着地活着,追求爱情的甜蜜、婚姻的圆满、事业的成功,莫不是
其间蕴含着人类的幸福。 |
e******d 发帖数: 1 | |
e******d 发帖数: 1 | 7 年开春,仿佛无意中突然发现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树木抽出了小小的绿芽,那时候
会有一种多么纯净的喜悦心情。
记得小时候,在屋外的泥地里埋几粒黄豆或牵牛花籽,当看到小小的绿芽破土而出时,
感觉到的也是这种心情。也许天下生命原是一家,也许我曾经是这么一棵树、一棵草。
生命萌芽的欢欣越过漫长的进化系列,又在我的心里复苏了?
唉!人的心,进化的最高产物,世上最复杂的东西,在这小小的绿芽面前,才恢复了片
刻的纯净。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生于
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在乡村,那刚来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贴近土地,从土地汲取营养
。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
农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它有许多同伴,它与树、草、野兔、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
谈话, 它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相比之下,城里孩子的生命就十
分孤单,远离了土地和土地上丰富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断了联系。
在一定意义上,城里孩子是没有童年的。孩子天然地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孩子自己就是自然,就是自然中的一个生命。
然而,今天的孩子真是可怜。一方面,他们从小远离自然,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自然
最多只剩下了一点残片。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是非自然的,从小被电子游
戏、 太空动漫、教辅之类的产品包围,天性中的自然也遭到了封杀。
我们正在从内、外两个方面,割断孩子与自然的联系,剥夺他们的童年。
现在,我们与土地的接触愈来愈少了。砖、水泥、钢铁、塑胶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把我
们包围了起来。我们把自己关在宿舍或办公室的四壁之内。走在街上,我们同样被房屋
、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围着。
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
无限。我们已经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赏土地的悲壮和美丽。
这熟悉的家、街道、城市,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候我会突然感到多么陌生、多么不
真实。我思念被这一切覆盖着的永恒的土地,思念一切生命的原始的家乡。
每到“重阳”,古人就登高楼,望天涯,秋愁满怀。今人一年四季关在更高的高楼里,
对季节毫无感觉,不知“重阳”为何物。
秋天到了。可是,哪里是红叶天、黄花地?在我们的世界里,甚至已经没有了天和地。
我们已经自我放逐于自然和季节。
春来春去,花开花落,原是自然界的现象,似乎不足悲喜。然而,偏是在春季,物象的
变化最丰富也最微妙,生命的节奏最热烈也最急促,诗人的心,天下一切敏感的心,就
不免会发生感应了。心中一团朦胧的情绪,似甜却苦,乍喜还悲,说不清道不明,我们
的古人称之为“愁”。
细究起来,这“愁”又是因人、因境而异,由不同的成分交织成的。触景生情,仿佛起
了思念,却没有思念的具体对象,是笼统的春愁。有思念的对象,但山河阻隔,是离愁
。孤身漂泊,睹景思乡,是旅愁和乡愁。因季节变迁而悲年华的虚度或平生的不得志,
是闲愁。因季节变迁而悲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常,便是短暂人生的万古大愁了。
我们不要讥笑古人多愁善感,倒不妨扪心自问,在匆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心情与自
然的物、候之间还能否有如此密切的感应?我们的心肠是否已经太硬,对于自然界的生
命节奏是否已经太麻木?
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觅得一粒柳芽、一朵
野花、一刻清静,人会由衷地快乐。在杳无人烟的荒野上,发现一星灯火、一缕炊烟、
一点人迹,人也会由衷地快乐。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久住城市,偶尔来到僻静的山谷、湖畔,面对连绵起伏的山和浩渺无际的水,会感到一
种解脱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与世隔绝,心境也许就会变化。尽管看到的
还是同样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却不是自由,而是限制了。
人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
来了,这是又一种寂寞。前者是生命本身的寂寞,后者是野心的寂寞。那种两相权衡终
于承受不了前一种寂寞的人,最后会选择归隐。现代人对两种寂寞都体味甚浅又都急于
逃避,旅游业因之兴旺。
人是自然之子。但是,城市里的人很难想起自己这个根本的来历。这毫不奇怪,既然所
处的环境和所做的事情都离自然甚远,唯有置身在大自然之中,自然之子的心情才会油
然而生。那么,到自然中去吧!面对山林和大海,你会愈来愈感到留在城市里的那一点
名利多么渺小。
当然,前提是你把心也带去。最好一个人去,带家眷亦可,但不要呼朋唤友,也不要开
手机。对现代人来说,经常客串一下“隐士”是聊胜于无的精神净化方式。
我相信,终年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是会对一草一木产生感情的,他会与它们熟识,交
谈,会惦记和关心它们。大自然使人活得更真实,也更本质。
游览名胜,我往往记不住地名和典故。我为我的坏记性找到了一条好理由——我是一个
直接面对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
节。
好。倘若当时有人问我,巴黎是什么颜色,我未必能答出来,但是我知道,巴黎是有颜
色的,一种非常美丽的颜色。
人类的聪明在于驯服自然,在广袤的自然世界中为自己开辟出一个令自己惬意的人造世
界。可是,如果因此而沉溺在这个人造世界里,与广袤的自然世界断了联系,就真是聪
明反被聪明误了。
自然的疆域无限,终生自拘于狭小人工范围的生活,毕竟是可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