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g 发帖数: 30882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英帝国是如何衰落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0 18:12:52 2017, 美东)
从这篇文章来看,美国离衰落还远得很啊:1,工业科技继续主导世界发展潮流;2,积
极改革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再工业化,防止工业实力衰落;3,不依赖殖民地,依赖本
国的创新
===================================================
大英帝国是如何衰落的?(图)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16-07-09 11:25: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5410 次)
尽管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正式被美国取代的,但大英帝国的衰落却
早已露出端倪。
(一)维多利亚盛世中的阴影
1837年,女王维多利亚登基时,年仅18岁,但年轻的新女王在继位之前的日记中写道:
“既然上帝把我置于这个国家的王位上,我将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尚年轻,可能在
许多方面缺乏经验,但我肯定,几乎无人像我这样怀着为国为民的良好意愿和真切希望
。”女王坚决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她在其一生中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因此
深受国民的爱戴;她还是那个时代道德风尚的典范,她是贤妻,又是良母,是典型的大
家闺秀,也是优秀的家庭主妇。她自己生活严谨,工作刻苦,对别人又充满责任感。在
许多国人眼中,她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她漫长的64年在位时期则是英国繁荣昌盛的顶
峰。创造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给予她的盛誉,并不是因为她做
出了多么轰动的事业,而恰恰在于她什么都不做,完全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成为她那
个时代君主的典范。
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进入强盛的巅峰。当时,英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其他国家的总
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额。英国的富庶给世界带来极大的震撼。1851年,一个
法国人参加了在水晶宫举办的博览会后讲道: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养活了它
的人民;而法国,一个民主的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进行生产。所以,维多利亚中期的英
国人完全有资格得意于自己无可匹敌的地位:“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
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地区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
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
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
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长期
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现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温暖区域扩展。”
然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其他国家迎头赶上,英国逐渐丧失了独霸全球工业的
地位,其中以美国和德国尤为突出。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例,在1880年至1890年的10年间
,英国年增长率是2.2%,德国是2.9%,美国是4.1%。1890年至1900年这10年英国是3.4%
,德国也是3.4%,美国是3.8%。但1900年至1913年,英国平均年增长率只有1.5%,德国
却增长3.0%,美国增长了3.9%。1880年,全世界制造品出口总额中40%以上是英国的,
到了1913年,英国、德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在制造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变成了29.9%、26.
4%和12.6%,英国的下滑趋势是十分明显的。当然这些数据显示的只是相对下滑,从绝
对数字上看,英国仍保有世界最富有国家的地位。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英国人都能享受这种富庶。整个维多利亚时代,财富的分配极为不
均,贫富对比悬殊。一方面,贵族们占据着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过着宫殿式的庄园生
活;另一方面,处于底层的农民住着破败的茅屋草舍,为温饱而奔波。一方面,是工厂
主对舒适生活的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在绝望中的挣扎。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
如此之大,以至于天堂与地狱竟然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之中。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
党首相迪斯雷里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
不会安全的”。而曾经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制度、文官制度、司法
制度、议会选举制度等,都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毋庸置疑,“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
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若干年后的工业革命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
结构随即发生急剧变化,之前最为先进的政治制度越发变得不合时宜,成为强盛之中的
一道不和谐的阴影。以议会选举为例,1715年选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7%,到1813年,
则只占2.5%了。1793年一个由辉格党组成的团体“人民之友会”曾发表过一份报告,说
英格兰总共400多个议席中,占一半以上的256个议席是由11075个选民选出来的。选民
人数减少最受贵族们的欢迎,因为这样他们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操纵选举。在18世纪,贿
选风气盛行,靠金钱取得议员的身份,又被政府花更多的金钱收买,这就是“腐败的旧
制度”。
总之,工业化之后所取得的成绩,让许许多多英国人就此陶醉,沉迷于世界霸主地位的
无限自豪中,他们将这一切归功于“光荣革命”以来的优越制度,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
是,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制度此时却漏洞百出。他们在制度变革进程中犹豫不前,造成制
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从而对英国强国地位造成损害,成为英国衰落
的潜在隐患。实际上,19世纪下半叶,当英国越过强盛的巅峰时,许多英国人才开始反
思国家制度,进而开始进行改革调整。虽然调整与改革暂时缓和了社会矛盾,清除了许
多痼疾,但此时的英国已经积重难返,患上了无法根治的“英国病”,再也无法重振当
初大英帝国的雄风。
(二)两次世界大战与帝国地位的丧失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然打赢了战争,却失掉了一个帝国的宝座。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英国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觉醒,掀起了广泛的民族解放运动,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大英帝
国殖民体系行将分崩离析。工党政府(1945年至1951年)击败丘吉尔上台后,一度计划
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殖民部大楼以显示英国的高贵。但此时的英国再也不是之前的大英
帝国,等到他们将殖民部大楼建成时,受他们控制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建楼计划被
迫流产。在两次世界大战短短20年里,曾经拥有50多个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所能控
制的范围只限于几个殖民地岛屿了。英国殖民地脱离“母国”的运动集中发生在两个时
期,即1946年至1951年,1956年至1965年。在第一个时期,首先是约旦、叙利亚的自治
(1946年),其次是印巴分治(1947年),最后是缅甸、锡兰(1948年)和利比亚(
1951年)的独立。第二个时期,首先是英国从苏丹撤军(1956年),其次是马来亚和加
纳的独立(1957年)。后来解密的官方档案材料显示,英国政府官员们完全没有预料到
大英帝国解体的速度会如此之快,他们将英属殖民地划为三类:第一类包括黄金海岸、
尼日利亚及中非、马来亚和西印度群岛等3个联邦。报告认为这些地区将在未来10到20
年内独立。第二类为政治发展不确定即前途不明朗的,包括肯尼亚、坦噶尼喀、乌干达
和塞拉利昂4个殖民地。第三类为小领地,包括塞浦路斯、索马里、香港等21个地区,
报告宣称这些是“永远也不可能取得完全独立的”。然而,民族独立运动发展之快是伦
敦的政治家所始料不及的。在十多年中,上述30个地区即有20个相继独立。到20世纪60
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属非洲殖民地都先后获得独立。
“二战”后英、法等殖民大国争先恐后地从各殖民地撤退的政治风景充满讽刺意味,甚
至“有时欧洲国家比殖民地的民族主义领袖更急于尽早给予殖民地独立”,相比于19世
纪英法等列强掀起的瓜分世界的狂热,人们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他们的如此举动。英
国政治家罗贝尔·科纳万在总结英国非殖民化政策的特征时曾谈道:“英国从非洲撤退
具有’连击’(即一个接一个解决)的特征。”英国前殖民大臣李特尔顿也曾将他们的
政策描述为“纯粹的机会主义”。英国的确遵循了两个原则制定非殖民化政策:第一是
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二采用不同的政策解决不同殖民地的问题。而当面对亚非拉各殖民
地国家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时,曾经的大英帝国不得不放弃自己之前的原则,迅速
从殖民地抽身出来。
(三)帝国地位丧失的背后
如果说“一战”让美国在总体实力上与英国持平,那么“二战”则让英国彻底沦为二流
国家。表面看,致使英国从顶峰跌落下来的因素似乎是战争,其实不然。英国衰落的诱
因早已蛰伏在其最强盛的时期。1870年以后英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略显疲态。
第一,工业科技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英国虽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保持先行和绝对优
势,但据1851年的社会调查,在英国,农业在总的国家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手工业
占据份额也依然较大。难怪部分西方学者认为,英国在1870年前或许一直在快速地工业
化,但仍然是一个农业经济的国家。然而,等到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超过第一
次工业革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英国几乎毫无作为。对于同时在几个先进大国发
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好像置身事外。此时,实现技术发明和创造的国家已不是英
国,而是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即便是英国发明的一些技术,也因工业界的保守思想而没
有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极具
创新性的经济制度,它们接受了现代化的思想精髓而不是跟在英国后面亦步亦趋;采用
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以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而不
是仅仅致力于农业、手工业等。
第二,迟滞的经济结构调整。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与领导者,在很多领域如工
业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等拥有绝对优势,但这些优势逐渐变为墨守成规的传统。棉纺、
煤炭、钢铁和造船曾经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保持英国经济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在这
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到1870年以后,英国没有及时更新升级技术
设备,原先的产业设备此时都已陈旧不堪,再也无法给英国工厂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虽然,得益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展,英国保持了经济的低速发展,但其所占市场份额
却相对减少了。在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时,自由主义帮助英国向其他国家大量倾销自己
的产品,但在英国逐渐丧失第一强国的地位后,自由主义政策就遭遇了极大的困难与挑
战。英国对其他国家免征关税,对别国产品敞开大门,很快那些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利用
本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护本国企业,限制英国产品,逐渐占领了英国的海外市场。
第三,过高的经济对外依赖度。英国大量资本投向国外尤其是殖民地,造成国内资本空
虚,国内的经济社会生产投资和技术革新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迫使英国经济养成对外的
依附性。同时,早先的贵族,占据着资本但碌碌无为,变为一个很大的食利层,削弱了
国民发展工业的激情与动力。1865年至1914年的英国全部投资中,本土投资与海外投资
比例为3∶7,而且,英国用于投资美洲的资本已经超过本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
国占据着全世界总投资额的半壁江山,将位居第二的美国(拥有19%)远抛在后面。英
国也凭借巨大的资本输出而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这一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给英国创造了丰
厚的利润。但是,资金不断流出,造成了英国经济极大的对外依赖性。依赖性的经济具
有致命的弱点,英国经济必须围绕着国际经济运转,必须确保金本位制、自由贸易政策
和平衡财政等经济手段的有效运行。一旦这些条件中任何一个改变,经济的依赖性必然
成为一股制约经济发展的可怕力量。后来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正如
保罗·肯尼迪指出的,英国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一种战略弱点。
第四,不合时宜的教育体制导致发展乏力。在绅士文化影响作用下,英国的教育大多以
培养绅士为目标。这种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极为重视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公学与
大学里的课程多为伦理道德等心智方面的,而技艺性的如自然科学与使用科学则很少进
入公学与大学的课程。英国的国民教育学校长期无人重视,在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
布前,政府始终没有承担起职责,结果国民教育制度迟迟没有建立,科技教育进展迟缓
。同时期的德国、法国的教育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已经远超英国。当英国政府和部分英
国人认识到德国、法国、美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时,仍然不能够幡然醒悟,没
有进行教育改革。英国近代史上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
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
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工业、经济等整体国力的衰落就不足为
奇了。
第五,民族工业精神丧失与迟滞的社会变革。任何民族想获得持久的发展都需要一种精
神动力作支撑。英国人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民族工业精神,即“合理谋利”,却在第一次
工业革命后逐步丧失。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尝到安逸
生活甜头的人们,就逐渐丧失原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英国,人们对贵族及其生活方
式的崇拜思想根深蒂固,这样就形成了追求宁静、安逸,贪图享受,反对变革的贵族文
化传统。这种追求田园生活的绅士文化和保守的民族特性,使得英国人发达之后,以贵
族形象来重新塑造自己,乐享其成。逐渐丧失了民族工业精神的英国人,也反对任何改
变现状的革新。相比较而言,后起的国家中,法国人会嘲笑英国人的工作时间之短而休
假时间之长;美国人从英国人的守旧中得利;德国人却说:“假如我们再有一百年的和
平,我们将会置英国于死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改革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国家的创新体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诸强国的重要特征。但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取得
蒸汽机、现代铁路等重要发明成果的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却鲜有贡献,导致这一现
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民族工业精神的丧失以及迟滞的社会改革。
六、结语
英国本是欧洲西北角的一个面积小、人口少的岛国,近代之前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
。然而,英国作为一个小国却能成长为不可一世的世界强国,称霸世界长达百年之久,
一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工厂、海上霸主,建立起“日不落帝国”。不过,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英国迅速走向衰落,并患上了难以根治的”英国病”。英国兴衰的原委值
得人们深思。英帝国衰落的原因前已述及,此处不再赘述。就英国崛起的原因而言,主
要有以下几点:
(一)准确定位国家发展道路
客观评定自己的实力、准确定位自己的战略目标、找准自己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崛起
和强大的关键。在选择国家安全战略时,英国的做法与16世纪的西班牙截然不同。西班
牙虽然因为海外殖民而崛起和称霸,但它没有重视海洋主导权,没有将发展战略的重心
放在海洋上面,而是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欧洲大陆的纷争之中。相比之下,英国人的目
光超越了欧洲大陆,逐渐将发展和扩张的重点放在了海洋和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上,而且
始终牢牢抓住海洋主导权不放,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海军,经略海洋。
作为典型的海岛国家,英国近代以前曾多次被来自大陆的入侵者征服并与之不断融合,
英国的统治者怀有一种“浓郁的大陆情节”。中世纪的英国曾长期尝试在欧洲大陆上进
行扩张,为争夺大陆领地同法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争夺大陆的惨败导致
国力衰弱。在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后,他们
不再觊觎在欧洲的领土扩张,转而将战略眼光投向海洋。由于实行面向海洋发展的战略
,英国才得以展现自己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在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竞争中尽显优势。
通过打败“无敌舰队”,英国战胜了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发动三次英荷战争,打败新
型殖民国家荷兰;最后经过几次反法战争,在“滑铁卢战役”彻底打败法国。期间,利
用自己占据的工业优势和海洋地理优势,大不列颠筑建起了全球帝国的霸业,并昌盛达
一个多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饱受战争摧残的英国逐渐丧失欧洲的领导地位。丘吉尔设计
了“三环外交”,就是在英国国力日益衰落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依赖英美特殊关系,与
英联邦国家的特殊关系,维持英国在欧洲的地位。然而,英国人的失策在于,战后的大
部分时间里,英国的外交政策不再具有灵活性,始终将维护英美特殊关系作为外交关系
的重点,无论是在美国对利比亚的“惩罚性”打击,还是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等问
题上,英国都坚决地与美国站在了一起。在新世纪之初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
英国政府一意孤行,顶着国内外的强大压力,支持美国发动战争,并因此与法德等国发
生尖锐矛盾。欧洲事务不再是英国外交官们的首要关注点。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拒绝
加入欧元区,反对欧洲防务一体化。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矛盾越来越深,离欧洲越来
越远。在整个20世纪,英国都在全球主义和岛国、大西洋和欧洲主义、有形殖民帝国和
无形贸易、军事威胁与外交影响中寻找平衡点,试图找到与英国地位相称又可以维护大
英帝国体面的位置。在无数次碰壁之后,英国最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迫重新回到欧洲
。但是,此时的英国不仅没能领导世界,也失去了领导欧洲的地位。
(二)注重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世界强国地位
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崛起的重要保障,而抢占军事技术制高点又
是增强军事力量的最有效途径。英国一直重视发展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这不仅为其崛
起和称霸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它在20世纪逐渐衰落之后仍能保持大国地位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利用优越的地缘位置,全力发展海军,是英国几个世纪军事发展的重点,也是英国崛起
和称霸的重要支柱。自由贸易、殖民扩张和海上霸权是英国成就霸业的三个支柱。其中
,海军是保护工商业和夺取殖民地的保障。从16世纪起,英国政治家就坚信:在优势海
军的保护下,英国可以防御欧洲大陆国家对英国本土的侵略,保护英国的战略航道,并
大力从事殖民扩张。英国在亨利八世时代就创建了正规海军,建造了快速灵活、最先采
用侧舷炮的新型战舰,并依仗这种新型战舰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到“光荣革
命”时,英国的舰船数量仅次于法国位居世界第二。其后,英国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
不断革新海军技术和装备,把蒸汽机运用于海军建设,用蒸汽机动力取代风帆动力,带
头完成从帆船舰队向蒸汽铁甲舰队的过渡。到19世纪初,英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首屈一
指的海军力量。英国舰船数量比排名其后的法国、俄国、西班牙三国的总和还要多,从
而使其保持海上霸主地位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军备竞赛中,
英国的实力已经相对下降,但英国依旧遵循英国海军必须多于其他两国海军之和的“双
强原则”,确保英国海军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强大的海军力量不仅保证了英国自由贸
易政策的顺利实施,而且是英国在与其他列强争夺殖民地的较量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
支撑。然而,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海军力量迅速被美国和其他国家超越,海上霸主
地位逐步衰落。战后,英国彻底丧失了海上优势,将世界海上霸主地位让与美国,世界
由此进入美国主导的时代。历史证明,当英国牢牢掌握海上生命线之时,其世界霸主地
位稳如磐石;一旦制海权丧失,其世界霸主地位也就无法持续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优先发展空军,使其在战争中顶住了德国的进攻。当时,英
国虽然在外交上对法西斯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但看到了德国空军迅猛发展的势头,也
认识到了必须加快以飞机为代表的机械化武器发展,才能不被新一轮机械化军事革命所
淘汰,于是制定了优先发展空军的政策。1938年,英国空军开支首次超过了海军。英国
优先发展空军的政策极富远见,如果不是空军的作战能力在战前几年极速提高,英国将
很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顶住德国的轰炸,伦敦保卫战将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冷战期间,英国不顾美苏反对,坚决发展核力量,从而使英国在衰落之后仍能留在大国
的行列。以战略核力量为代表的国家军事能力,是体现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谋求
和维护英国独立的核力量是战后英国的一项长期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就开
始实施原子能研究计划,在核裂变研究的很多方面一度领先于美国。战后,英国不顾美
国的压制和封锁,继续秘密研制原子弹,并于1952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苏之
后成为第三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1957年,英国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氢弹。面对英国加
入核俱乐部的实施,美国在恼怒之余试图将英国的核武器纳入自己的轨道加以控制。尽
管英美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但英国仍在20世纪60年代初拒绝了美国的“多边核力量”
计划,坚持独立发展核力量,从而使其至今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在把握欧洲和世界大势中提升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要善于运用自身的力量,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而且要善于运筹国
际关系,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削弱竞争对手。英国是世界上运用制衡之术最为成功的国家
。在近代几个世纪中,英国或结盟、或“孤立”、或干涉、或战争,使用各种手段,极
尽纵横捭阖之能事,目的是建立并维持一个均势平衡、互相牵制的欧洲大陆,既确保自
身的安全,又为面向海洋、争夺殖民地奠定基础。
第一、借力打力,始终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一是“扶弱抑强”。当欧洲各国力量失衡
、出现某一突起强国或国家集团、威胁到欧洲均势时,英国通常采用支持弱国抑制强国
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力量对比的大致均衡;而当欧洲大陆相对稳定、自身安全无虞
时,英国便采取孤立主义,静以待变,保留再度制衡欧洲列强的自由。二是“狐假虎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在自身力量大为削弱的情况之下,采取了跟随美国
、借助美国之力的办法,来对付苏联的威胁,维持欧洲的均势,并发挥其世界性影响。
凭借“英美特殊关系”,英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时刻从自身利益出发建立盟友关系。近代英国从不制定长远的联盟战略,它总是
根据大国力量天平的摆动,利用其他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时而把砝码加到这一边,时
而加到另一边,使欧洲列强始终处于相互敌对、互相牵制的均势状态。当西班牙与荷兰
强大时,英国联合法国打败他们;当法国强大时,英国又联合荷兰对抗法国;在奥地利
王位争夺战中,英国站在奥地利一边,对抗普鲁士与法国;七年战争中,英国又与普鲁
士一起攻打奥地利。正如列宁所说:“英国一向作较弱的强国的朋友,是为了把较强的
强国削弱到不足以危害英国的程度。”
第三、瞄准主要对手。基于自身是岛国的实际考虑,英国始终把争霸海洋的国家作为主
要的竞争对手。海外扩张初期,英国将称霸海上的西班牙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伊丽莎白
女王实行联合荷兰、法国对抗西班牙的政策,摧毁了西班牙的海上优势。17世纪,荷兰
成为海上霸主之后,英国联合法国对荷兰进行了三次战争,打败了荷兰。资产阶级革命
之后,法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并称霸欧洲大陆,英国又联合荷兰等国家,与法国展
开了近一个世纪的较量,最终打败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并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四)注重制度创新提升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还包括以文化、
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在内的“软实力”。软实力的
作用表现得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明显和直接,但更具持久的渗透力。
近代以来,英国注重发挥本国语言、文化、价值观、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在国际上的影
响力,注重国家软实力的建设,借以弥补其国土小、人口少之不足。19世纪英国全盛时
期的维多利亚女王有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从此
话可以看出英国社会的风气和价值取向。直到今日,虽然英国早已不再是“日不落帝国
”,但以英语为核心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仍风行世界,保持着强大的磁场效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