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 发帖数: 867 | 1 出家后的生活——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
http://www.bskk.com/thread-289744-1-1.html
沙弥日志(1)
佛门里,出家前准备阶段叫净人,也有叫寺官、行者等,落发剃度后叫沙弥,再经
过一个阶段的丛林修学,再受戒,称为比丘。
戒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又称三坛大戒。
这样就形成一个学修的次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类似社会上学校的升学制度。
世间人对佛门的这些称呼不太了解,自己把自己搞得有点乱,一看见剃光头的,就称和
尚。
佛门里的规定是出家十年,并参加了十次“夏安居”的修学,才能称为和尚。夏安
居是出家人每年集中精进学习的一个方式,为时三个月。
其实,佛门里还有很多称呼,比如参加过五个夏安居的出家人可以称为阿阇黎。后
来,对这些名词有点入乡随俗的意思,不去较真,真的出家人性格调柔,很少人去费劲
辩解,一定要让别人搞清楚这些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是出家人。说和尚就是和尚
吧。
就好比要是搞不太清楚高中生,大学本科,专科,博士硕士,MBA、EMBA等等名词
的,也没有什么,知道出家是修行和学习就好。反正佛门里最后也是要破掉这些名相。
理解成封建迷信或者是别的 |
a*******g 发帖数: 867 | 2 沙弥日志(2)
寺院本身和出家人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往往会跟神、怪什么的
联系在一起。
也难怪,社会发展变化,人的思考和想象也是千奇百怪,所以就乱了。
这多半年,学修中,偶尔会听一些师兄讲一些比较神异的事情,大多数时间都是做
着一个努力——改习气。
最初,也是有幻想的,睡前作完功课,睡下后,总是希望会有一些神异的梦境,但
一直都未遂,直到有一次,闭上眼睛,忽然眼前一亮,心里很振奋,想,哎呀,来境界
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上铺的师兄在用手电,晃了我的眼睛。
再有一次,快睡着的时候,依然是眼前一亮,一看,是旁边铺的师兄打手电晃了我
的眼睛。
这一下,彻底死心了,学修不是靠幻想和妄想来的,确实要靠改自己的习气毛病来
获得身心上的某些超越。
这里指的习气毛病,表面上看,类似贪吃啊、贪睡啊、咬指甲啊、歪着肩膀走路啊
等等。这些是外在的,好改,真的难改的是内在的,看不到的,完全是心上的、思维上
的东西。
没有人指导,不靠出家学修,确实是难以发觉,连找都找不到,何谈改掉它。
我尝试把出家做沙弥后的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体会用文字讲清楚。
僧团里有很多人,人与人之间在一起相处,难免就有摩 |
a*******g 发帖数: 867 | 3 沙弥日志(3)
寺院里的出家人,偶有闲暇会在院子里转一转,叫“经行”,有时候是师父带着大
家转,有时候是法师带大家转,大家会问一些问题,个人修学上的、社会上的、经论上
的等等,有很多领悟和觉受来自这种形式。
我的剃度阿阇黎悟光法师常带着一群沙弥师经行,偶尔也凑上去听听,同样是在经
论上读到的,或者在别的地方听来的,但在此情此景,再听进去,觉受是不一样的。
有一天谈到生病,一个沙弥师兄出家前学医,学到很高学历,他讲,上医医神,中
医医气,下医医形。意思是对疾病的不同高度的医治方法。算是一种医疗态度和人生态
度,这个,我是很认可的。
出家后,常送师兄弟去医院看病,也送法师们来探望的亲属去医院看病。有看西医
的,有看中医的。加上以往对疾病的认知,包括那些长期生病的亲人,因病而在眼前眼
巴巴离世的亲人,等等,我想,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病确实是有心生的。
佛门里讲,病是业障,跟以前的造作有关系。
这个先不提,先提我们的病,悟光法师有一次在经行时讲,有西方科学家做过实验
,人生气的时候,把因生气而产生的毒素提取出来,给小耗子注射,小耗子就中毒死掉
了。
所以,人的疾病跟生气有很大的关系。
讲几个成 |
a*******g 发帖数: 867 | 4 沙弥日志(4)
儒家思想中很提倡自我反省,有一日三省的说法。
人只有在反省中才能不断地获得进步的经验,一个不懂得不断反省的人绝难在社会
上取得成就,也绝难令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善。
佛门里更讲反省,我接受的教育是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反省,找出一天中的过失,这
其中有一个小步骤,先要锻炼人的念知能力,通过背书、做事、锻炼听闻等等,让人的
忆持能力有所提高,这才谈得上反省。
当然,可能提高了的念知力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有更重要的作用。
但现在是用来反省的,睡觉前,想一想一天的过失,说错了哪些话,做错了哪些事
,然后第二天好纠正,可是,如果晚上睡觉前想不起来一天中都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
事,那也就谈不上反省了。
先是反省那些很明显的错话和错事,反省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很少了,有的时候想
了半天,都想不起来白天有什么不妥当的,但是,很快,问题就出来了,真正要反省的
不是生气这样粗猛的烦恼,而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些动机,比如,跟别人讲了一个小
经验,表面上是帮助了别人,而实际上讲这句话真正的动机是内心的傲慢,并不是为了
帮助别人,而是想说,你看看你都没有这个经验,而我有。
这是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觉悟,一个让人 |
a*******g 发帖数: 867 | 5 沙弥日志(5)
“凭恃”。
在佛门中,有很多词汇,看着认识,也似乎熟悉,但生活中很少用,其实,世间很
多的词汇来自佛经典籍,比如“觉悟”,这个词,本来是个宗教用词,后来也成为一个
重要的政治用语。
类似的情形很多,贯穿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细节里。
“凭恃”这个词很厉害,刚出家不久,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个标题,就有这两个字
,当时看到,心里就一动,
这个词不能只当凭借讲,因为凭借的“借”只表达了一半的意思,另一半还有一个
“恃”,这个恃就是有恃无恐的“恃”。
两个意思结合在一起,就比较完整。
我们在生活中,内心无法安静,充满恐惧、焦虑、不安,所以,就需要一个东西作
为凭恃,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等等。
这些凭恃就包括财富、地位、职称等等外在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
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获得的,于是就追求,使劲的追求,可以很负责任地讲,在这个
世界上,真的获得这些东西是极少数人。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用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了一个副处级调研员的身份,还见过
一个靠集邮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后来费尽心力在一家私企谋得了一份并不可靠的职务,随
后,得了癌症,去世。
大多数人多无法获得大宗 |
a*******g 发帖数: 867 | 6 沙弥日志(6)
以前曾觉得出家就是敲木鱼,念经、念佛,那种青灯古佛的生活,真到了丛林里,
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
丛林里有非常多有趣的事情。
念经在一天的学修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早、晚课,下午两点整诵大乘
经典,最近一直在诵《华严经》,每次一品,约半个小时。白天或者晚上有一些经论课。
从引导上和自己的观察中看,与念经、上课同样重要的是睡觉和吃饭。
通过观察而得出的这个结论,让人很兴奋,因为忽然意识到时时刻刻都是在学修当
中,人就会感觉很踏实,不会茫然。
有一次,在丈室,师父跟弟子们随谈,天上地下、经论哲学、艺术生活无所不包,
忽然午斋的板声响起,师父立刻起身,催促大家赶紧去吃饭。
这个细节被捕捉到,心想,丛林里的各种制度都是祖师大德根据佛陀制的戒律精心
制定的,吃喝拉撒睡的种种规则、细节,肯定都是根据人的根性辅助学修的,肯定都是
一种训练,别说丛林道场了,就是普通的体育训练,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很多环节都有
其特殊的用意。传承上千年的道场规则,那更不用说了。
闻板即起,去吃饭,定有用意。
最早进道场,就被引导要闻板即起床,一直在实践,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觉受,但是
,至少对于对治睡 |
r****n 发帖数: 8253 | 7 然后,就是去问恩师:师父啊,我出家前的那个博客是留着继续写啊,还是从此扔
掉啊。
恩师不假思索地答:不生不灭。
当下乃至很长时间,真的是百感交集,倘使没有出家的这个历程,永远也不会懂得
人是可以从“是、非”中脱出来,可以超越是或者不是,超越这样或者那样。超越生,
超越死。 |
a*******g 发帖数: 867 | 8 沙弥日志(7)
小的时候,小伙伴们一起玩,往往会分成两拨,李二狗一拨,张小三一拨,分帮分
派,在一起打打闹闹;大了,在学校里,投脾气的在一堆儿玩,跟不投脾气的闹别扭;
再大了,到了工作单位,有生活经验的都知道有个潜规则,站队。
就是你在一个团体里,要确定好你的位置,你到底跟牛总还是跟马总一条心,这个
时候要押宝,押对了牛总得势,就跟着往上,押错了就栽了,人在其中,难免就要陷进
人我是非当中,从小到大,没有一刻不裹挟在里面。
人跟人在一起,两个人以上就形成关系,这些关系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质量,同事关
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婆媳关系、恋爱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姊妹关系、妯
娌关系、翁婿关系、上下级关系、师徒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等。
我们的痛苦就牵扯在里面,可以对照一下,只要是凡夫就肯定有让自己不爽的关系
,有的人,有的事,会觉得自己一生都不能原谅。
这些不爽和不能原谅的关系是因为相互的斗争,那么,人为什么会相互斗争呢?有
时候可能为了利益,比如,街头的两个流浪汉可能会为了一个易拉罐瓶子打破了脑袋;
比如,两个商界的洁具巨子为了抽水马桶市场斗到互相挖墙脚,乃至互窃机密,对簿公
堂等 |
a*******g 发帖数: 867 | 9 沙弥日志(8)
不久前,行堂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法师的碗,赶紧去大寮,征得典座法师,即主管
大寮的法师又领了一个,还给那个法师,还是觉得有点不妥当,毕竟打碎了人家的吃饭
的家伙什,又当面道了个歉。
这事就算完了,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师兄也打碎了碗,然后很郑重地找我,说,你
是不是前几天打碎了法师的碗。我说,是啊。
他说,不得了啊,碗是法师吃饭的用的,你打碎了,就是打碎了法师的出家道,罪
过很大……出家人,在三宝地,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必须跪在法师面前,然后这样忏悔
……
听完了以后,附和了一下这个师兄,但自己留了个心眼,没当真。事后,特意找寺
里主管戒律的法师咨询了一下,打碎了法师的碗,在戒律上是如何判的。
法师问,你是故意的吗?
我说,不是啊,不小心的。
法师说,那跟他道个歉就可以了。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自己去佛前忏悔一下就可以
,毕竟是三宝物。
这事就算是过去了。
但,幸亏自己留了个心眼,否则就跟着也跑偏了,这个世界上,对佛法的误解,很
多是来自演绎和想当然,民间的思想、文化、风俗乃至个人的性情、习惯,硬套给佛法
,最后让大家觉得佛法是一套有着眼花缭乱的仪轨的迷信。
其实,哪里有那么多 |
a*******g 发帖数: 867 | 10 沙弥日志(9)
执事法师连续给沙弥上了两堂课。
课有录音,以往,直接整理出来就可以成文,但是,这些内容跟以前的就重复了,
很早以前的博客有类似的内容,寺院里很多的学习资料也有类似的内容,再整理,怕再
增加一摞教材。
讲法真的是很难的事情,其实,讲这么多,就是为了让我们转一下心,但我们就是
不转,死也不转。执事法师刚给上课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都瞪得老大,慢慢就瞪得没那
么大了,开始犯困。
人之常情。换谁都是这样。仰望和崇敬很多都来自距离。
所以,我尝试把课上的内容换一个方式讲一下,看看是不是更有意思。先讲一个真
实的故事,在讲这个故事之前,让我们先记住几个重要的词汇,观功念恩,观过念怨,
非理作意,生命回顾,目标宗旨。
好,开始我们的故事。
有一个家族,曾经很贫穷,但亲人间还是很和睦,为了寻找出路,有一个儿子就外
出闯荡,历经艰辛,终于有所成就,为了帮助家族的所有成员,费劲了心机,特别是家
族中一个生活最苦的人,因为她是最苦的,于是,整个家族倾尽人力和物力来帮助她,
使她从生活境遇和物质上摆脱了困苦。成为富裕的人。
理论上,这个家族应该开始更幸福的生活了吧,但事实上,家族陷入了极大的痛苦 |
|
|
a*******g 发帖数: 867 | 11 沙弥日志(10)
一个师兄在剃度前,家里人忽然找来了,是他妹妹的男朋友,也不认识,拿着照片
到值班室,说,要找照片里的这个人。
我一看,猜出来是亲人,但看他的状态,没有恶意。他说是出差路过北京,顺便来
看看。
师兄见了他的这位即将和他妹妹结婚的亲人,感觉有点尴尬,不知道该跟亲人说什
么,据说见之前也很紧张。好在,亲人也没有为难,只是问了一些问题,似乎是为了尽
到一个亲人的责任,毕竟,有人出家,对世间人来说,还是难以理解。
这次见面比较平静。
过了一些日子,又来了三个亲人,一个是母亲,两个哥哥。千里迢迢从南方赶来。
这位师兄很紧张地叫住我,说,你能不能帮我见见他们。我说,可以啊。
他说,你要小心,我怕他们会打你。
我说,怎么可能。
见面后,母亲很和善,两个哥哥也很和善。母亲由于方言浓重,不太方便沟通和交
流。她说话,哥哥给翻译。她问,儿子出家了,老了以后怎么办?
我说,出家人越老越值钱,是个宝。年轻的时候一般。跟世间人相反,世间人年轻
时有力气,过得好,老了就没人搭理了。
母亲听完似乎就放心了。
又问,儿子生病了怎么办?
我说,生病了就治病。
母亲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希望儿女好,而 |
r****n 发帖数: 8253 | 12 这段基本就是在搞人际关系。
如果是这样,建议去学人际关系的课程更有效。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弥日志(2) : 寺院本身和出家人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往往会跟神、怪什么的 : 联系在一起。 : 也难怪,社会发展变化,人的思考和想象也是千奇百怪,所以就乱了。 : 这多半年,学修中,偶尔会听一些师兄讲一些比较神异的事情,大多数时间都是做 : 着一个努力——改习气。 : 最初,也是有幻想的,睡前作完功课,睡下后,总是希望会有一些神异的梦境,但 : 一直都未遂,直到有一次,闭上眼睛,忽然眼前一亮,心里很振奋,想,哎呀,来境界 : 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上铺的师兄在用手电,晃了我的眼睛。 : 再有一次,快睡着的时候,依然是眼前一亮,一看,是旁边铺的师兄打手电晃了我
|
a*******g 发帖数: 867 | 13 沙弥日志(11)
僧团的学习分不同的阶段,净人、沙弥、比丘等等。随着不断地学习,以前有个疑
惑被澄清,似乎并不是越往上学就越有高深的东西去学习。
似乎是越学越简单。
两年前有个因缘开始学习背书,因为自己比较老实,心眼少,法师一说,就做了,
基本没有间断,过去也陆续写过关于背书的文章,就是背下来后默写,最早是《弟子规
》,后来就是自己喜欢的一些文章,《论语》、《入行论》的一部分,《广论》的科判
,以及一些偈诵等等,当定课来做的。
这个方法极简单,背下来,再默写下来。而已。
如今两年过去了,开始背四书,四书是师父让学的,其实,自己的这个状态读四书
根本没法读,首先对文言文就不了解,语境和用词都很陌生,加上对历史背景的模糊,
根本就没法学。
但是,用这个方法一点点地啃,非常有效果,每天啃几百字,每天几百字,就啃出
道道来了,真的是感慨万千,早怎么就不知道这么干呢?白白荒废了前面那么多年的时
光。
总结一下,坚持背默四书乃至各种经论确定可以获得如下的好处。
一、渐渐地对文言文的语境有了潜移默化的理解,有了这个语境的训练,以后读文
言的大乘经典就会更容易深入。
二、对古代圣贤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 |
a*******g 发帖数: 867 | 14 沙弥日志(12)
沙弥这个词是音译,梵文Sramanera,南山律祖意译为“息慈”,意思为止息世间
染着慈济众生,玄奘大师翻译为“室利摩那路迦”,意译为“勤策”,还有翻译成“求
寂”的。
单解释清楚这个词,引经据典就可以写一篇文章。
但那样就没什么意义了,把沙弥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全都搞清楚,意义实在是不大。
真正的意义似乎更在于我们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位师兄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叫《沙弥学处》,福建莆田广化寺出的,专门讲
沙弥律仪的,之前,我们一直学习一本叫《沙弥律仪要略》的书,要略里就提到如果一
个沙弥想详细了解律仪的话,就应该更深入和更多地阅读这些律仪的出处。
《沙弥学处》的序是民国一位叫学忍的法师撰写,读来发人深省,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我们有引导,读书不能够一本未完,就读另一本。
因为手头在读《曾国藩家书》,书中曾大人他也三番五次地告诫亲人,不能一本没
读完,就读另一本。看到新书,本没想读,但没忍住,顺手翻了翻这本《沙弥学处》,
一读就没放下,结果起了烦恼,掩卷就觉得很多地方都不对劲,再联想过去的一些事情
,越想越不对劲。
倘使我们把经论中以及戒律中的 |
r****n 发帖数: 8253 | 15 越看越像参加人际关系心理培训课程。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弥日志(3) : 寺院里的出家人,偶有闲暇会在院子里转一转,叫“经行”,有时候是师父带着大 : 家转,有时候是法师带大家转,大家会问一些问题,个人修学上的、社会上的、经论上 : 的等等,有很多领悟和觉受来自这种形式。 : 我的剃度阿阇黎悟光法师常带着一群沙弥师经行,偶尔也凑上去听听,同样是在经 : 论上读到的,或者在别的地方听来的,但在此情此景,再听进去,觉受是不一样的。 : 有一天谈到生病,一个沙弥师兄出家前学医,学到很高学历,他讲,上医医神,中 : 医医气,下医医形。意思是对疾病的不同高度的医治方法。算是一种医疗态度和人生态 : 度,这个,我是很认可的。 : 出家后,常送师兄弟去医院看病,也送法师们来探望的亲属去医院看病。有看西医
|
a*******g 发帖数: 867 | 16 转贴完了,原贴应该还会更新。
见:http://www.bskk.com/thread-289744-2-1.html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愿诸位吉祥! |
r****n 发帖数: 8253 | 17 随着出家生活一天天地积累,一天天地反省,当自己说话,做事的时候,一句话出
来,随后,就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动机或者是贪婪,或者是傲慢等等,可是,问题在于
,反省出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觉察到不良念头的速度倒是越来越快,有的时候是话
出口一会儿,觉察了,但已经晚了,有的时候几乎是同时觉察的,说话的时候就觉察了
,但也晚了,有的时候先觉察了,但习气使然,忍不住就那么说出来了。 |
r****n 发帖数: 8253 | 18
弟子规这种鼓吹父权思想,抹杀人的独立思想的封建残余也渗透到寺庙里面了啊。
佛儒一家,迎合某些人的口味。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弥日志(11) : 僧团的学习分不同的阶段,净人、沙弥、比丘等等。随着不断地学习,以前有个疑 : 惑被澄清,似乎并不是越往上学就越有高深的东西去学习。 : 似乎是越学越简单。 : 两年前有个因缘开始学习背书,因为自己比较老实,心眼少,法师一说,就做了, : 基本没有间断,过去也陆续写过关于背书的文章,就是背下来后默写,最早是《弟子规 : 》,后来就是自己喜欢的一些文章,《论语》、《入行论》的一部分,《广论》的科判 : ,以及一些偈诵等等,当定课来做的。 : 这个方法极简单,背下来,再默写下来。而已。 : 如今两年过去了,开始背四书,四书是师父让学的,其实,自己的这个状态读四书
|
y***i 发帖数: 11639 | 19 Very nice,这是真修行。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出家后的生活——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 : http://www.bskk.com/thread-289744-1-1.html : 沙弥日志(1) : 佛门里,出家前准备阶段叫净人,也有叫寺官、行者等,落发剃度后叫沙弥,再经 : 过一个阶段的丛林修学,再受戒,称为比丘。 : 戒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又称三坛大戒。 : 这样就形成一个学修的次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类似社会上学校的升学制度。 : 世间人对佛门的这些称呼不太了解,自己把自己搞得有点乱,一看见剃光头的,就称和 : 尚。 : 佛门里的规定是出家十年,并参加了十次“夏安居”的修学,才能称为和尚。夏安
|
r****n 发帖数: 8253 | 20 生活佛法=佛法世俗化=人际关系学=心理调解术=相似佛法=变质佛法
只有戒(不完整的戒),只有心理调节手段,没有定,没有慧,没有缘起,无常,无我
正见。八正道缺好几个环节。
这种出家,从解脱角度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作者确实写得很不错,让我们能够了解大乘正统寺庙里面的生活。
我没想到现在寺庙竟然教背诵《弟子规》这类东西
如果是南传的弟子,不知道会写出什么样的出家生活,也许可以找找。
课。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弥日志(6) : 以前曾觉得出家就是敲木鱼,念经、念佛,那种青灯古佛的生活,真到了丛林里, : 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 : 丛林里有非常多有趣的事情。 : 念经在一天的学修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早、晚课,下午两点整诵大乘 : 经典,最近一直在诵《华严经》,每次一品,约半个小时。白天或者晚上有一些经论课。 : 从引导上和自己的观察中看,与念经、上课同样重要的是睡觉和吃饭。 : 通过观察而得出的这个结论,让人很兴奋,因为忽然意识到时时刻刻都是在学修当 : 中,人就会感觉很踏实,不会茫然。 : 有一次,在丈室,师父跟弟子们随谈,天上地下、经论哲学、艺术生活无所不包,
|
|
|
l****u 发帖数: 2166 | 21 nice.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弥日志(2) : 寺院本身和出家人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往往会跟神、怪什么的 : 联系在一起。 : 也难怪,社会发展变化,人的思考和想象也是千奇百怪,所以就乱了。 : 这多半年,学修中,偶尔会听一些师兄讲一些比较神异的事情,大多数时间都是做 : 着一个努力——改习气。 : 最初,也是有幻想的,睡前作完功课,睡下后,总是希望会有一些神异的梦境,但 : 一直都未遂,直到有一次,闭上眼睛,忽然眼前一亮,心里很振奋,想,哎呀,来境界 : 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上铺的师兄在用手电,晃了我的眼睛。 : 再有一次,快睡着的时候,依然是眼前一亮,一看,是旁边铺的师兄打手电晃了我
|
b*******8 发帖数: 37364 | |
f*******8 发帖数: 3612 | 23
课。
觉得这个闻板即起非常好,
建立一个很规则的生活习惯,要求心理有一定的清明程度。
能自主切换,而不被习气所牵引。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弥日志(6) : 以前曾觉得出家就是敲木鱼,念经、念佛,那种青灯古佛的生活,真到了丛林里, : 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 : 丛林里有非常多有趣的事情。 : 念经在一天的学修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早、晚课,下午两点整诵大乘 : 经典,最近一直在诵《华严经》,每次一品,约半个小时。白天或者晚上有一些经论课。 : 从引导上和自己的观察中看,与念经、上课同样重要的是睡觉和吃饭。 : 通过观察而得出的这个结论,让人很兴奋,因为忽然意识到时时刻刻都是在学修当 : 中,人就会感觉很踏实,不会茫然。 : 有一次,在丈室,师父跟弟子们随谈,天上地下、经论哲学、艺术生活无所不包,
|
f*******8 发帖数: 3612 | 24
感觉好的寺庙应该还是继承了一些不错的方法。
特别是在习气的扭转和训练方面。
waichi的不同在于,他似乎对修行的共法方面说的不多,
他主要的重心都是强调不共的东西。
再经
度。
称和
夏安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Very nice,这是真修行。
|
a*******g 发帖数: 867 | 25 沙弥日志13
在很多传记里都能看到和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学修一样的方式,应该说,龙泉寺还是
很传统的,外表显得很现代,有很多新事物,新名词,讲座啊,交流啊,接待啊,还能
上网。
但是,骨子里没有离开传统,当然,我指的传统是内心的那个东西。在自己的内心
里静静的摸索、寻找,那种感觉,我想,古代的丛林里也应该是这样的吧。把向外的心
掉转过来,然后一切就开始了。
之后,所面对的东西虽然和以前还是一样,但对内心的作用就有本质的区别了,我
不知道古代丛林搞不搞生命故事,从听说来的,好像是没有,所谓生命故事,就是僧团
里的人互相讲讲自己的过去,而且要求讲的很详细,过去的特殊政治年代里有“痛诉革
命家史”的说法,跟这个差不多。
把自己所有过往的事情都一股脑地讲出来。
一开始,对这个不太当回事,自己也讲了一次,60分钟,人生这么多年,怎么可能
一下子讲的完,怕别人听着起烦恼,就事先问了问前面的法师,法师说,讲生命故事如
果能给别人带来欢喜就带来欢喜,不能带来欢喜就带来启发。
启发不敢,带来点欢喜吧。
自己也没有启发。别人有没有也不清楚。后来,又有一个同修开始讲生命故事,他
讲的很长很长,渐渐就失去 |
a*******g 发帖数: 867 | 26 沙弥日志14
出家后,我的剃度阿阇梨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觉得人的成长,不是靠学来的,也
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被影响的。
阿阇梨没给我讲过经典,也没讲过法,他曾就事论事地跟我讲了很多大实话,说话
干净利索,从不唧唧歪歪,做事情也干净利索,没有拖泥带水,我猜,他的内心也是如
此。最近阅读读的儒家大家也有这样的说法,大丈夫就要有当即立断的勇气和气质。
我觉得这些气质是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要解脱,可能也需要这样的东西,否
则,一个婆婆妈妈,整天唉声叹气,拿不起,放不下的,面对生死的时候,确实不好办。
阿阇黎的这句话让我很受用,这一句是,你执著就苦。
出家了,在寺院里有很多承担,要做事,做事就有自己喜欢做的和不喜欢做的,轮
到喜欢做的就高兴,不喜欢做的就不高兴。不高兴却不得不做,那就苦。
把那句“你执著就苦”的话倒过来推演一下,苦,就是因为执著。
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居士,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觉得苦了,那肯定是因为自己执著
在哪里了,倘若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主观上不去设法挖出那个执著的根子,或者
没有能力挖出来,那么就没办法,就只好继续苦下去。
没有觉悟的话,就会一直苦到死。这个很残酷 |
a*******g 发帖数: 867 | 27 沙弥日志15
寺院一直在搞建设,主管工程的法师天天泡在工地里,做着很多事情,去年的夏
天,我们在他的带领下,突击挖土方,装埋下水管道,然后回填土,夯实。
今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把那些管道给挖出来,拆了,重新回填土,
夯实。
挖了拆,拆了挖。
另一个法师经行,他赞叹那个主管工程的法师,并不是赞叹他盖的楼多,洒的汗多
,而是赞叹他拆改起来,连眉头都不皱,说干就干,放得下,了不起,但刚开始不行,
让他拆改他辛苦盖的房子,修改方案,不容易。
一句话,算是小小地棒喝了一下,搞明白一点,原来,工程法师盖楼的功德其实比
不上他拆楼的心得。盖楼毕竟是有为法,一个楼的内部装饰,一百年后基本都不能用了
,两百年后,很难说这个楼会怎样,再长,一千年够长吧,也是有限的。
但是,人的内心是无限的,所以,工程法师盖的起楼,也拆得起,为某个方案认真
设计,忽然改了其中的一个,其他的全部都要改,于是那就改,估计他心里也不苦,也
不执著,改呗。
出家,就这么点事情。把心练得无所挂碍。顺便也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工程师兼监
理。
由此而窥察出一个结论,如果我在工地里使劲地干,但内心里放不下的话,最多也 |
a*******g 发帖数: 867 | 28 沙弥日志(16)
佛门里讲不执著,可是,倘使不执著的话,会不会对做事情变得敷衍而不负责任了
呢?
我你更新一个真的不执著的人,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自然就能准确地在不同因缘
下判断出轻重缓急,反之,执著的人,就一片茫然,遇事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步,随习性
做事。
还是先讲一个我听闻和目睹到的故事。
在有的沙弥很听话,直接就上道修行,有的就不听话,但是,所有能发心出家的弟
子们都很了不起,并不是听话的就一定有成就,不听话的就没成就,听话不听话都是暂
时的,随时都会改变,如何引导很重要。
曾有一个沙弥就非常不听话,谁的话也不听,我们俩曾一起外出一天办事,他跟我
讲了他当时的状态,说,就是不听,想管我,没门。
一般情况下,引导的人就会动用戒律、纪律、经论以及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对他施
以重压,迫使他听话,而令他变得调柔,和大家一起上道修行。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人性和修行如果如此简单的话,那就不是修行了,一个人敢
在佛门不听话,搞的不好就不是一般人,来硬的就很难,即便用因果去恐吓他,用下地
狱去策励他,他也不会听的。
除了少数高僧真的理解地狱,大多数人都不是真的接受和理解的,我就是这样,如 |
r****n 发帖数: 8253 | 29 这个人写的东西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很好的反映了现在大乘佛教的面貌。
他并没有提什么大搞香火,收钱,甚至算命这类寺庙普遍的负面现象,但是他也有说僧
人背诵弟子规,乃至平常工作是参加寺庙工程建设,这实际也是目前大乘佛教的一个缩
影。
写了这么多,看不到出家最重要的东西:禅修
大多数都是一些道理,以及所谓的日常习惯的训练,可是如果没有禅修作为基础,如果
缺乏在禅修基础上的慧,光靠日常习惯训练和佛法大道理又怎么能解脱呢?
佛法所说的解脱,有粗重烦恼,微细烦恼,和随眠烦恼,粗重烦恼是通过戒律等形式去
除的,但是后面两个,如果没有禅定,没有禅定基础上的慧观,是几乎不可能去除的。
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座部出家僧人的主要内容却是禅修,他们一天很多最少要打
坐八小时,其他就是托钵,以及学习经律等。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修证。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沙弥日志15 : 寺院一直在搞建设,主管工程的法师天天泡在工地里,做着很多事情,去年的夏 : 天,我们在他的带领下,突击挖土方,装埋下水管道,然后回填土,夯实。 : 今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把那些管道给挖出来,拆了,重新回填土, : 夯实。 : 挖了拆,拆了挖。 : 另一个法师经行,他赞叹那个主管工程的法师,并不是赞叹他盖的楼多,洒的汗多 : ,而是赞叹他拆改起来,连眉头都不皱,说干就干,放得下,了不起,但刚开始不行, : 让他拆改他辛苦盖的房子,修改方案,不容易。 : 一句话,算是小小地棒喝了一下,搞明白一点,原来,工程法师盖楼的功德其实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