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合集]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相关主题
[合集] 问个关于佛教的常识问题?在线154人
[合集] 那现在佛教界能称得上高僧大德的请教这段杂阿含的‘味’和‘患’是什么意思
[合集] 真是可笑!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合集] 我最讨厌的一种人“考证”佛法的逻辑悖谬
[合集] 孙不二女丹诀诗关心禅法的请进(SeeU, Cpath, Sekon, Desktop等)
runsun追骂bdbd的口气和歪痴一抹一样seeU, cpath 能否帮末学看看这个,非常感谢.
[合集]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2)安般息念我 无我的简单验证
决定暂时告别请问怎么调整呼吸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界话题: 汉传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u
发帖数: 5466
1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提到:
宗教博士课程应该把阿含经列为必修课。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44:41 2011, 美东) 提到: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世界古典名著集,宗教类有十九本书,其中佛教的有三本∶法句经、巴利尼柯耶选辑、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选的都是精彩的作品。
http://ukcatalogue.oup.com/nav/p/category/academic/series/gener
☆─────────────────────────────────────☆
JeanIris (Iris) 于 (Fri Jul 22 13:53:13 2011, 美东) 提到:
good
☆─────────────────────────────────────☆
JeanIris (Iris) 于 (Fri Jul 22 17:31:07 2011, 美东) 提到:
先问问博导是不是懂,lol
☆─────────────────────────────────────☆
rapier (Avanti) 于 (Sat Jul 23 02:40:31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不在于骗子,而在于被骗的人,
为什么就没人自己去读读阿含呢?所以还是俗话说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这个有宗教博士头衔的骗子绝对是读过阿含的,也知道阿含的权威性,但还是敢公开曲
解阿含。。。。
☆─────────────────────────────────────☆
SeeU (See you) 于 (Sat Jul 23 03:25:29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吕真观懂梵文、巴利文嘛?外文呢?外文佛学资料全不引用,坐井观天。看他文章,有从中文望文生义的嫌疑。
他因明讲一讲,不足以支持自己观点,就开始扯西方哲学观念。其实因明讲「无遮」、「非遮」不同,就足以反驳他成立如来藏的理由。嗯,他大概没从格鲁派学过因明。藏传格西听他讲的,会大笑吧。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Sat Jul 23 06:29:49 2011, 美东) 提到:
以后希望这种扣帽子的帖子少一些。因为一个博士,就说到整个汉传佛教界。如果你们
真的尊重阿含,请举出阿含经里佛对‘外道' 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否则也不是在真的
弘扬阿含,只是借着阿含攻击异己。还有你们真的觉得你们懂阿含的意思么?说话语气
为什么这么大? 这样聚在一起嘲笑别人,是佛教徒的样子么?
☆─────────────────────────────────────☆
SeeU (See you) 于 (Sat Jul 23 10:37:57 2011, 美东) 提到:
外道(梵文∶tirthika;巴利文∶titthiya)为一个佛教的翻译名词,与被称为内道的佛教里佛陀所说的教法相对,取名于其异于佛教的宗教组织。
有关「外道」这个名词,最原始的用法乃指称「异教」、「非婆罗门系的异教徒」;而由此字延伸而来且今日为耆那教所专用的渡津者(Tirthankara;巴利文∶titthakara),其最初用法则单纯指称「宗派祖师」,并无任何贬低的意味,我们可在佛经《沙门
果经》(DN II.2: Samannaphala-sutta)之中发现早期这样的使用。而在公元前5~6世纪时的印度,在马加驮国有六师外道之称的自由思想家。
因此,外道一用语,不论是字源上的解释或是早期经典的使用,皆没有「心外求法是为外道」这样的意思。
而附佛外道为一贬义词,指附会佛教、却假造佛教教义以迷惑信徒的新兴宗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6%E9%81%93
汉译杂阿含经中,「外道」一词出现很多次,对应的南传经文,有些使用 paribbājaka 一词。
如杂阿含965经
时有外道出家,名曰!4钴低迦,来诣佛所
对应的南传增支部10集95经
Atha kho uttiyo paribbājako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965.htm
"paribbājaka" PED 解释为「游行者」
a wandering man, a Wanderer, wandering religious mendicant, not necessarily
Buddhist
http://dsal.uchicago.edu/cgi-bin/philologic/getobject.pl?c.2:1:
Critical Pali Dictionary 解释 aññatitthiya (a) adj.: ~ā samaṇa-brāhmaṇa-paribbājakā, SN IV 316,1 游行沙门婆罗门外道; aññatitthiya-samaṇabrāhmaṇa-paribbājakānaṁ adhig
SN II 139,13; â? ” the ~ā paribb&#
257;jakā are represented as ignorant: ~ā andhā acakkhukā, Ud 67,34;
☆─────────────────────────────────────☆
SeeU (See you) 于 (Sat Jul 23 11:14:40 2011, 美东) 提到:
佛对外道与佛弟子都说法,但有不同。外道如下劣薄田, 佛法种子难以生长广大。又如漏器,正法听很多次也流掉,剩下不多。但外道于佛善说法中得一句法,知其义者,仍有长远利益。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915.htm
杂阿含91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罗聚落好衣庵罗园中。
时,有刀师氏聚落主,先是尼揵弟子,诣尼揵所,礼尼揵足,退坐一面。
尔时,尼揵语聚落主∶
「汝能共沙门瞿昙作蒺蔾论,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聚落主白尼揵∶
「阿梨!何等为蒺蔾论?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耶?」
尼揵语聚落主∶
「汝往沙门瞿昙所,作如是言∶『瞿昙!不常欲安慰一切众生,赞叹安慰一切众生耶?』若言不者,应语言∶『瞿昙与凡愚夫有何等异?』若言∶『常欲安慰一切众生,赞叹安慰一切众生。』者,复应问言∶『若欲安慰一切众生者,以何等故,或为一种人
说法,或不为一种人说法?』作如是问者,是名蒺蔾论,令彼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尔时,聚落主受尼揵劝进已,往诣佛所,恭敬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昙!岂不欲常安慰一切众生,叹说安慰一切众生?」
佛告聚落主∶
「如来长夜慈愍安慰一切众生,亦常叹说安慰一切众生。」
聚落主白佛言∶
「若然者,如来何故为一种人说法,又复不为一种人说法?」
佛告聚落主∶「我今问汝,随意答我。
聚落主!譬如有三种田∶有一种田沃壤肥泽,第二田中,第三田塉薄,云何?聚落主!彼田主先于何田耕治下种?」
聚落主言∶
「瞿昙!于最沃壤肥泽者,先耕下种。」
「聚落主!复于何田次耕下种?」
聚落主言∶
「瞿昙!当于中田,次耕下种。」
佛告聚落主∶
「复于何田次耕下种?」
聚落主言∶
「当于最下塉薄之田,次耕下种。」
佛告聚落主∶「何故如是?」
聚落主言∶
「不欲废田,存种而已。」
佛告聚落主∶
「我亦如是,如彼沃壤肥泽田者,我诸比丘、比丘尼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彼闻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常以净眼观我而住,作如是念∶『佛所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
!br />
聚落主!如彼中田者,我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亦复如是,我亦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发显示,彼闻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常以净眼观察我住,作如是念∶『世尊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聚落主!如彼田家最下田者,如是,我为诸外道异学尼揵子辈亦为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然,于彼等少闻法者亦为其说;多闻法者亦为其说,然其彼众,于我善说法中得一句法,知其义者,亦复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时聚落主白佛∶
「甚奇世尊!善说如是三种田譬。」
佛告聚落主∶
「汝听我更说譬类。
譬如士夫有三水器∶[第一器]不穿、不坏,亦不津漏;第二器不穿、不坏,而有津漏;第三器者,穿、坏、津漏,云何?聚落主!彼士夫三种器中,常持净水著何等器中?」
聚落主言∶
「瞿昙!当以不穿、不坏、不津漏者,先以盛水。」
佛告聚落主∶「次复应以何器盛水?」
聚落主言∶
「瞿昙!当持彼器不穿、不坏,而津漏者,次以盛水。」
佛告聚落主∶
「彼器满已,复以何器为后盛水?」
聚落主言∶
「以穿、坏、津漏之器,最后盛水,所以者何?须臾之间,供小用故。」
佛告聚落主∶
「如彼士夫,不穿、不坏、不津漏器,诸弟子比丘、比丘尼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乃至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如第二器,不穿、不坏而津漏者,我诸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乃至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如第三器穿、坏、津漏者,外道异学、诸尼揵辈亦复如是,我亦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多亦为说,少亦为说,彼若于我说一句法知其义者,亦得长夜安隐乐住。」
时,刀师氏聚落主闻佛所说,心大恐怖,身毛皆竖,前礼佛足∶
「悔过,世尊!如愚、如痴、不善、不辩,于世尊所,不谛真实,虚伪妄说。」
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别译杂阿含130经(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那罗乾陀城卖,叠林中。
尔时,闭口姓聚落主而作是念∶
「我今欲见沙门瞿昙,不见我师尼乾陀者不得往彼。」即时往诣尼乾陀所,顶礼其足,在一面坐。
时,尼乾陀即告之曰∶
「今我教汝作二种难,令彼瞿昙既不得吐,又不得咽。」
闭口姓即问之曰∶
「阿闍梨!以何二难能令瞿昙不得吐、咽?」
复告之曰∶
「汝当往诣彼瞿昙所,作如是言∶『汝可不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汝亦赞叹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之法?』若言不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与世凡愚有何差别?若言我欲利益安乐众生,何不一切等同说法?云何而有不为说者?」
时,聚落主受其教已,往诣佛所,粗相问讯,在一面坐,即白佛言∶
「汝实不欲利益安乐诸众生耶?岂不常赞如是法乎?」
佛告之曰∶
「我于长夜常欲利益一切众生,亦恒赞叹如是之法。」
闭口姓言∶
「若如是者,何不为诸众生等同说法?有不说者?」
佛告之曰∶
「我今问,汝随所乐答。
譬如世人有三种田∶有一上田,良美[泛-之+(犮-乂+又)]壤,极为上好;第二田者,适处其中好;第三田者,旷野边远,沙卤咸恶。有诸田夫,先于何田而下种子?」
闭口姓言∶
「为利益者,先种良田,望获大利。」
佛告之言∶
「若良田尽,次种何田?」
闭口姓言∶
「次种中者;种中田已,次种下田,亦复掷子,亦望后时少有所获。」
佛告之曰∶
「欲知上田,如我弟子诸比丘、比丘尼,我为说法,初、中、后善,成于己利句义,微妙满足,利益具足,清白显发梵行,彼比丘、比丘尼听我法已,依止我住,归依于我,依凭于我,我为舟主而济渡之,我为开眼,令得视瞻,住于安乐,彼等闻已,各作是言∶『佛为我说,我等
⌒男扌校阌谖业瘸ひ估妫靡宓美帧!br />
彼中田者,如我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我为说法,初、中、后善,成就己利,句义微妙满足,利益具足,清白显发梵行,彼优婆塞、优婆夷听我法已,依止于我,归依于我,依凭于我,我为舟主而济渡之,我为开眼,令得视瞻,住于安乐,彼等闻已,各作是言∶『佛为我说,我等
列男扌校阌谖业瘸ひ估妫靡宓美帧!br />
欲知下田沙卤恶者,如诸外道,我亦为说,初、中、后善,……乃至显发梵行,彼诸外道,各能听受,随其所乐,乃至一句,解其义趣,亦为彼等于长夜中救济利益,得义得乐。」
时,闭口姓闻佛所说,而作是言∶
「希有瞿昙!善说美喻!」
佛告之曰∶
「为成斯义,更说譬喻∶如世人有三种盆,有一水盆坚完不损,无有孔裂,亦无渗漏;其第二盆亦完不破,无有孔裂,少有渗漏;第三盆者,亦破亦漏,彼人注水,应先何器?」
对曰∶
「先于不破漏者;完器满已,注第二器,其第二器虽完不破,然,小渗漏。」
佛复告言∶
「满是盆已,更注何处?」
「其第三盆虽复漏破,亦应注水,为未漏间暂得用故。」
「其第一盆,喻我弟子诸比丘、比丘尼,我为说法,……乃至令其得义得乐。
其第二盆,喻我弟子诸优婆、塞优婆夷,我为说法,……乃至得义得乐。
其第三盆,喻诸外道,我为说法,若少听受,……乃至令其得义得乐。」
时,闭口姓聚落主闻佛所说,心生惊怖,忧愁厌恶,身毛为竖,起礼佛足,而作是言∶
「我今诚心向佛忏悔,我甚愚痴,犹如婴儿,所作不善,面于佛前虚妄不实,下贱妄语,唯愿哀愍,听我忏悔。」
佛告之曰∶
「知汝至心,汝实知罪,实知愚痴,犹如婴儿,所作不善,汝于如来、阿罗呵所虚妄下贱,作斯妄语,汝今知罪,诚心忏悔,善法日增,恶事退减,今我愍汝,受汝忏悔,令汝善法增长,常不退失。」
时,闭口姓聚落主闻佛所说,欢喜奉行,顶礼而去。
相应部42相应7经/像田地那样经(聚落主相应/处篇/如来记说)(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烂陀卖衣者的芒果园中。
那时,村长刀师之子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村长刀师之子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世尊住于怜愍一切生类,不是吗?」
「是的,村长!如来住于怜愍一切生类。」
「大德!如果那样,为何世尊对某些人彻底地教导法,对某些人不像那样彻底地教导法呢?」
「那样的话,村长!就这情况我要反问你,就依你认为妥当的来回答。村长!你怎么想∶这里,如果农夫屋主有三块田,一块是最好的田,一块是中等的田,一块是下劣的、荒地、含盐的恶地田,村长!你怎么想∶如果那农夫屋主想要播种,他会在哪里第一个播呢?在最好的那块
蛟谥械鹊哪强樘铮炕蛟谙铝拥摹⒒牡亍⒑蔚亩竦啬强樘铮俊br />
「大德!如果那农夫屋主想要播种,他会播在最好的那块田那里,在那里播完后,会播在中等的那块田那里,在那里播完后,会播在下劣的、荒地、含盐的恶地那块田那里,或者不播,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至少能成为牛的食物。」
「村长!那块最好的田,对我来说,犹如比丘、比丘尼,我为他们教导法∶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我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那是什么原因呢?村长!因为他们住于以我为洲、以我为庇护、以我为救护、以我为归依。
村长!那块中等的田,对我来说,犹如优婆塞、优婆夷,我也为他们教导法∶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我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那是什么原因呢?村长!因为他们住于以我为洲、以我为庇护、以我为救护、以我为归依。
村长!那块下劣的、荒地、含盐的恶地田,对我来说,犹如其他外道沙门、婆罗门游行者们,我也为他们教导法∶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我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那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只少少地了知一句,那也会对他们有长久的利益
帧br />
村长!犹如男子有三支水瓶∶一支是无裂缝、不渗、不漏的水瓶,一支是无裂缝、会渗、会漏的水瓶,一支是有裂缝、会渗、会漏的水瓶,村长!你怎么想∶如果那男子想要装水,他会在哪里第一个装呢?在无裂缝、不渗、不漏的那支水瓶?或在无裂缝、会渗、会漏的那支水瓶?
辛逊臁⒒嵘⒒崧┑哪侵浚俊br />
「大德!如果那男子想要装水,他会装在无裂缝、不渗、不漏的那支水瓶那里,在那里装完后,会装在无裂缝、会渗、会漏的那支水瓶那里,在那里装完后,会装在有裂缝、会渗、会漏的那支水瓶那里,或者不装,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至少能成为物品的清洗用。」
「村长!那支无裂缝、不渗、不漏的水瓶,对我来说,犹如比丘、比丘尼,我为他们教导法∶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我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那是什么原因呢?村长!因为他们住于以我为洲、以我为庇护、以我为救护、以我为归依。
村长!那支无裂缝、会渗、会漏的水瓶,对我来说,犹如优婆塞、优婆夷,我也为他们教导法∶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我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那是什么原因呢?村长!因为他们住于以我为洲、以我为庇护、以我为救护、以我为归依
村长!那支有裂缝、会渗、会漏的水瓶,对我来说,犹如其他外道沙门、婆罗门游行者们,我也为他们教导法∶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我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那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只少少地了知一句,那也会对他们有长久的利益与
!br />
当这么说时,村长刀师之子对世尊这么说∶
「太伟大了,大德!……(中略)从今天起终生归依。」
☆─────────────────────────────────────☆
JeanIris (Iris) 于 (Sat Jul 23 14:03:46 2011, 美东) 提到:
这楼里没有一个人在嘲笑别人
☆─────────────────────────────────────☆
liozodell (山水白鹤) 于 (Sat Jul 23 17:36:37 2011, 美东) 提到:
善哉善哉!
其实每个人都在“评判”啊:-)
JeanIris (Iris), 信区: Wisdom
这楼里没有一个人在嘲笑别人
☆─────────────────────────────────────☆
JeanIris (Iris) 于 (Sat Jul 23 21:05:05 2011, 美东) 提到:
不评判来bbs干什么?lol
☆─────────────────────────────────────☆
rapier (Avanti) 于 (Sat Jul 23 23:56:26 2011, 美东) 提到:
估计你没看原帖吧,这个吕真观完全是在颠倒解释阿含,将佛陀批判的说成是赞成的。
可笑的是一堆人赞同他的观点,可见汉传信徒素质之差。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24 00:41:01 2011, 美东) 提到:
My post is about this one on douban by 吕真观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386114/
not the one you quoted.
不少汉传信徒(包括高知份子),轻视学习经论的基础,而愿意相信某些人信口开河,
搞不懂这种心态。JDT 至少还读点圣经呢。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0:42:10 2011, 美东) 提到:
请推荐一下正信佛教的经典吧?
金刚经?
还有什么?
☆─────────────────────────────────────☆
rapier (Avanti) 于 (Sun Jul 24 01:02:40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好像是跑日写的。
=====================================
改寫大乘260字<心經>,還原佛法真實義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0l38r.html
本文绝非如是我闻之佛经,乃是依佛教第一次结集之契经并对照大乘唐玄奘所译《般若
波罗密多心经》而写,和大乘心经一样,也是260字,是为显扬原始佛法之正见
-------------------------------------------
四念处毗婆舍那心要
---如觉改编
多闻圣弟子,行深四念处毗婆舍那时,照见五蕴刹那生灭,生畏怖,起厌离,向于舍,
除一切苦厄。色异於空,空异于色,色不是空,空不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何
故?是诸有为法缘生缘灭,如病如刺如杀,非我非无所。而无为法无生无灭,诸行空寂
,清凉安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无老死,无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正观无常,厌
离五蕴而向于涅槃故,远离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声闻弟子,依
四念处毗婆舍那多故,如实知苦諦,知苦集諦,知苦灭諦,知苦灭道諦。故知四念处毗
婆舍那是一乘道,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有偈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
,寂灭为乐。
注:本文中色异于空的"空",指的是涅槃这个无为法的空相,即没有贪嗔痴及五蕴灭尽
不起,也是代表涅槃本身,本句强调的是五蕴和涅槃的完全互斥性,而并非大乘*佛教
的五蕴涅槃不二。后文中的"空中无色"的"空",也代指的是涅槃,而并非大乘*佛教的"
空性"。
------------------------------------------
附大乘佛教之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
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
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
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
谛.菩提萨婆诃.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24 01:15:41 2011, 美东) 提到:
http://agama.buddhason.org/
推荐杂阿含经二十选、中阿含经十二选。
能读英文的话,推荐
In the Buddha's Words: An Anthology of Discourses from the Pali Canon (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http://www.amazon.com/Buddhas-Words-Anthology-Discourses-Teachi
金刚经、心经属于初期大乘的般若法门。大乘是很复杂的,只读几部大乘经,了解会偏,不够全面。要大概了解大乘,还不如读印顺法师的「成佛之道」。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18:58 2011, 美东) 提到:
谢谢推荐。阿含经 还是第一次听说过啊。
古文佛经和英文佛经哪个比较容易看懂啊?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21:19 2011, 美东) 提到:
english version should be easy to read
chinese version is in ancient style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24 01:25:09 2011, 美东) 提到:
英文佛经容易看懂
But if you only read English sutras, you may not know the terms in Chinese,
and have difficulty discussing it with Chinese.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26:57 2011, 美东) 提到:
我想对gowithus这样的需要一个神这样的外力的信仰者,是不是就不可能有佛缘了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30:21 2011, 美东) 提到:
不一定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32:05 2011, 美东) 提到:
根据佛教 每个人都有佛性,嘿嘿
据说佛教是无神论的,恩。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32:53 2011, 美东) 提到:
如觉是runsun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33:01 2011, 美东) 提到:
我这人就不爱读佛经,觉得太玄
我能理解很多人会偏爱基督教,比较容易理解,容易修行
就是“信”的那个点跨越过去就成了,就是godwithus这样了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33:21 2011, 美东) 提到:
建议你读阿含,lol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33:58 2011, 美东) 提到:
我都跟你讲了好多遍了,我觉得你没懂我说的,或者说我说的重点你就没听进去过。
lol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34:02 2011, 美东) 提到:
阿含 好长啊
不过那个 如是我闻 听说过
笑什么?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35:00 2011, 美东) 提到:
笑你可爱,读读阿含吧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很亲切,我每次看到都觉得亲切!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35:30 2011, 美东) 提到:
就亚伯拉罕诸教把天道人格化了
儒道佛的所有大能者都在天道之下,如来佛祖有点接近与天道合一的地步了,但明显的
,如来佛祖没有再被人格化了,已经不知跑哪里去了,呵呵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36:26 2011, 美东) 提到:
你别编了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37:03 2011, 美东) 提到:
不懂
我跟基督教结缘深,是因为大学时候就听VOA的福音节目,我能听十年多也不信,倒是觉
得也离不开基督教,没事就想去基督徒聊聊圣经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37:40 2011, 美东) 提到:
民间信仰里如来佛就是差不多天道的代名词了
大乘佛经怎么说的?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40:39 2011, 美东) 提到:
如来佛只是一位佛而已,佛就是智者的意思
他在现在这个大千世界本是最大,将来就是弥勒佛了。
其实这些都是人啦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41:59 2011, 美东) 提到:
人的“自我”意识是一切苦恼的根源,光认清“自我”还不够,要认
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转变过程,特别是佛经讲“自我”是不存在的,如果理解这样
的声明,就是佛学的研究方向
------
我跟你讲的是这个?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42:05 2011, 美东) 提到:
小乘是这么看的
大乘我不确定
我就是说,你钻到基督神里就出不来了,不会对佛经有好感
什么东西都是,那都是人,哪有耶和华神厉害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43:38 2011, 美东) 提到:
差不多吧
反正我对佛学的感受是一种对人的思维的训练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l 24 01:44:20 2011, 美东) 提到:
差远了
☆─────────────────────────────────────☆
Reo ( 神 愛 世 人) 于 (Sun Jul 24 01:45:09 2011, 美东) 提到:
那你说说吧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15:13:53 2011, 美东) 提到:
阿含一个人佛还是菩萨啊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24 16:22:25 2011, 美东) 提到:
佛有法身,法身不是人,经说是「超越天、魔、梵」。
上帝在佛经中,就是自称造物,主张爱的大梵天,下有天使,信徒。
佛经中,大梵天不如佛,向佛请法。
☆─────────────────────────────────────☆
bigfool (fool) 于 (Mon Jul 25 12:17:31 2011, 美东) 提到:
大嘴巴看来在哪个圈子都差不多。
汉传自有汉传的问题,其他的圈子也有差不多的问题。
就像这里某些“原始”佛法的人自称精通大乘三系,
结果经常性的连如来藏和般若空性都分不清楚,
拿般若空性当神我见的风车来打。
至于原文就是一个中科院宗教博士,至少在这个文章里连是不是佛弟子都不知道,
就能引申到汉传佛教界,而且还是“群“,
这种逻辑能力不知道是不是某个圈子的典型特征。
☆─────────────────────────────────────☆
SeeU (See you) 于 (Mon Jul 25 13:12:21 2011, 美东) 提到:
☆─────────────────────────────────────☆
bigfool (fool) 于 (Mon Jul 25 14:54:31 2011, 美东) 提到:
建议你先好好学习一下戒律。
另外,“群魔乱舞”“北卡鱼翅”不犯恶口戒,“大嘴巴”就犯恶口戒,
看来一些圈子的戒律也有内外之别。
☆─────────────────────────────────────☆
rcam (八戒悟空) 于 (Mon Jul 25 19:03:45 2011, 美东) 提到:
依照格鲁派的讲法, 中观才是了义法, 唯识,如来藏等都是方便说,
这是客气的说法,实际就是 唯识,如来藏 这些是像法, 非正法.
"大乘如来藏思想的“自性”,是严重的梵化思想,高度类似于梵我不二,但不是完全
一样。“自性能生万法”,“清净本然,忽生山河大地”,“心性本觉",这些都带有很
明显的梵化色彩,类似于我见。如来藏思想在印度被当成是不了义说,但是到了中国,
经过中国人撰造的大乘起信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核心思想,中国的天台,
法华,华严,禅宗等各大宗派都是以如来藏思想为基础,并视为最究竟说,这就严重偏
离了佛教,甚至偏离了大乘佛教。所以很多学者说,中国的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
拜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信息畅通之福, 我们可以直接学习正法例如原始佛法, 为什么还
要去学习这些"非法"呢?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Mon Jul 25 21:10:21 2011, 美东) 提到:
对我来说很简单,阿含是讲成罗汉的,我想成佛,不做罗汉,我还是想渡众生的,尽管
现在能力很有限。至于如来藏是否非了义,去了极乐世界就知道了,现在以我们的修正
讨论这个,是蚍蜉撼树。六祖说的自性,你还是不明白,只是根据别人说的而做的判断
而已。
另外,信息是畅通,但是信息不是智慧,佛陀的智慧是修戒定慧而来。所以我相信历代
有修有证的祖师大德也不会相信现代的依文解意。
☆─────────────────────────────────────☆
bdbd (kakali) 于 (Mon Jul 25 21:12:13 2011, 美东) 提到:
赞!
加油!
☆─────────────────────────────────────☆
JeanIris (Iris) 于 (Tue Jul 26 00:54:59 2011, 美东) 提到:
成佛?
在闻思这个层次,智慧一样存在,而且和修的智慧是有关系的。
☆─────────────────────────────────────☆
stonywaves (波心石沉) 于 (Sat Jul 30 16:48:23 2011, 美东) 提到:
你的感觉其实也不错,只是太片面。
☆─────────────────────────────────────☆
runsun (runsun) 于 (Sat Jul 30 16:57:47 2011, 美东) 提到:
能说说你为啥想成佛。
直接说你心中的想法,最原始最直接的想法,而不是来自于其他人的。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Sat Jul 30 21:26:29 2011, 美东) 提到:
谢谢,和你不一样,我现在不相信我自己的东西,我试图理解佛经和历代祖师的开示,
我的戒定功夫远不如他们,所以我不靠我自己的’智慧‘。我想成佛是因为佛最圆满,
彻底的自在慈悲,不管在阿含还是大乘经典佛都是最高的境界的象征。
☆─────────────────────────────────────☆
runsun (runsun) 于 (Sun Jul 31 00:14:25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Sun Jul 31 02:50:48 2011, 美东) 提到:
我以前在GYFM里面遇到一个人,那个人本来是修GYFM的,后来去信了印度教的奎师那。
当时问她为啥改信奎师那了。
她说,GYFM说只有五界,奎师那的更高,GYFM的五界在奎师那那里相当于。。。
她觉得奎师那的更牛。
这类人,是不关心真理本身的,关心的是哪个最圆满,最厉害,他要傍,就傍着最牛的。
青海忽悠出五界,比佛教的三界多两个,奎师那某就弄出个更高的。。。
哦,后来青海又弄出九界了,还自封为九界最高上帝,佛陀都是个过不了五界的普通人
,不知道那后来皈依奎师那的,是否又回来了。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31 02:51:42 2011, 美东) 提到: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五说∶
如鱼子,庵罗树华、发心菩萨,是三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8/1509/035.htm
鱼子孵化成鱼的很少,菩萨发心,结果成佛的也很少。
大乘信徒,很多目前需要的是增长善根。成佛是望梅止渴。
☆─────────────────────────────────────☆
runsun (runsun) 于 (Sun Jul 31 03:07:29 2011, 美东) 提到:
那个freeman在pathtotruth胡扯"反观”
这些人觉得,“反观”要比“观”更高级啊。因为还有个“反”啊。
可实际上,佛陀所说的vipasana,根本就已经包含了他所说的反观,而他把观察识知本
身当成观,然后再把对观察识知的觉知当成“反观”
这是高级吗?不,一点不高级,只不过是换了不同的名词而已。
在修观的时候,观察所缘,是观,知道正在观察所缘,也是观,它们都是观。
加个“反”,其实还有误导。背后暗藏着我见(比如反闻闻自性),其中的自性,其实
是神我见。
☆─────────────────────────────────────☆
cpath (秋十三) 于 (Sun Jul 31 05:00:06 2011, 美东) 提到: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31 10:19:46 2011, 美东) 提到:
佛陀为大医王,疗众生病。此经无问自说,是不共阿罗汉的。佛陀用的方法,不外四圣谛。
杂阿含38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
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
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
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痰]阴起,涎唾起,众冷起,
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
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
,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
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389.htm
大乘是主张菩萨以大悲心,不忍众生苦,愿度一切众生;发愿已,以六波罗蜜,圆满度众生的能力。医众生各式各样的疑难杂症,比医自己的病,困难多了。所以佛陀的能力与功\德,胜过阿罗汉。
不论是前引的守城门喩,或是此处「大医王」喩,佛陀都是等人上门,没有主动拉人。
大乘的药师佛,或许\受到阿含「大医王」说的影响。
☆─────────────────────────────────────☆
bdbd (kakali) 于 (Sun Jul 31 13:32:37 2011, 美东) 提到:
众生在轮回中痛苦吗?你觉得观音菩萨虽然没有达到你所说的解脱,他很痛苦吗? 给
你个观音菩萨做,你还用得着那么着急解脱吗?
☆─────────────────────────────────────☆
bdbd (kakali) 于 (Sun Jul 31 13:45:19 2011, 美东) 提到:
所以说要弄清自己修行的目的,如果说是灭自己的苦,当菩萨也够了,如果想帮助别人
当菩萨也不错。 所以实在不知道在这一点上,大乘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问题在哪里,
问题在是否可行。这点对小乘同样适用。实际操作性是关键。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un Jul 31 13:49:42 2011, 美东) 提到:
如果自己是没问题的,那么帮一万个人,功德放大一万倍
如果自己本身有问题,那么帮一万个人,等于问题放大一万倍,
所以帮助别人就跟华尔街玩杠杆操作一样,一定要说有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放大倍数
大,风险也大
☆─────────────────────────────────────☆
bdbd (kakali) 于 (Sun Jul 31 13:58:52 2011, 美东) 提到:
观音菩萨会退转成凡夫吗?
貌似风险太小点啦。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un Jul 31 13:59:53 2011, 美东) 提到:
那如果没成观音菩萨就开始帮人呢?
☆─────────────────────────────────────☆
bdbd (kakali) 于 (Sun Jul 31 14:39:14 2011, 美东) 提到:
小乘的在本版貌似帮人的积极性比大乘的还高吧。 要是有风险,我看小乘更大。记得
大乘对帮人这个事情是有规定的。
小乘不是说他们也帮人,而且肯定是在没成菩萨之前就开始帮啦。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31 17:13:07 2011, 美东) 提到:
修解脱道也要教人,不然解脱道没有新人,就断啦。
菩萨是以成佛为目的,走解脱道的以成阿罗汉为目的,就不会成为菩萨,至少阿含经没有这个说法。
大乘的法华经说化城喩,胜鬘经说两种生死,阿罗汉涅盘非真,会回小向大。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un Jul 31 17:23:36 2011, 美东) 提到:
重点还是先讨论,哪家的法是正法
☆─────────────────────────────────────☆
bdbd (kakali) 于 (Sun Jul 31 17:36:35 2011, 美东) 提到:
什么叫正法? 我看大小乘没本质差别,都是一本杂阿含,然后各自再加点自己理解的
私货。
☆─────────────────────────────────────☆
bdbd (kakali) 于 (Sun Jul 31 17:50:30 2011, 美东) 提到:
我觉得法华经说的蛮有道理的。
Anyways, 我们不要再纠缠这个问题啦。我比较关心的是可行性。 其实我是比较倾向原
始佛法的,但是不是因为是佛陀的原始教法。而是很明显,就目前来看,修原始佛法成
就的例子很多,比方说葛印卡,隆波通之类办的训练班。 相比之下,修大乘佛法,像
观世音那样的,基本很少有实例。佛陀以后,成就阿罗汉现在还有。 现在到哪里再找
个观音菩萨这么厉害的? 我觉得我成阿罗汉的概率,比当观音菩萨概率大很多。
事实证明,小乘可行性比较高。 However, 大乘说的也蛮有道理的。 我又不是阿罗汉
,怎么知道会不会涅磐以后又回小向大。
But,我觉得道家也不错,成个像吕洞宾一样的神仙也非常好呀。但是可行性有多少呢?
我觉得我当吕洞宾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这一切只能说,我跟大乘,神仙都没有缘,没人来度我。 不能说人家错啦。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Sun Jul 31 21:46:32 2011, 美东) 提到:
你很善于把别人说的一句话无限扩展,然后证明自己的观点。渡众生的目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说都是贪心,小乘做阿罗汉是什么心呢?自在解脱可以理解为贪心,那什么不是
贪心呢?
☆─────────────────────────────────────☆
bigfool (fool) 于 (Sun Jul 31 23:15:23 2011, 美东) 提到:
评论大乘需要先准确的了解大乘, 而不是凭个人的主观印象.
渡众生或者利益众生的背后的理论支撑简言之在于圆满成佛所需要的波罗蜜,
利益众生也是成就自己。
大乘经里这样的讲解不胜枚举。
不了解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不愿了解,自然找不出理论。
如果现在对大乘经的接受有问题,南传也有菩萨道,
帕奧法师的《大菩提乘》也讲的很清楚,原理也差不多。
只要持一个open mind,这些都很不难找到。
☆─────────────────────────────────────☆
cpath (秋十三) 于 (Sun Jul 31 23:54:32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1 00:19:56 2011, 美东) 提到:
南传的菩萨道是讲的挺清楚的。
成佛的八大条件摆在那里,时间最少四大阿僧劫十万大劫摆在那里,最终成佛前还是凡
夫,成佛后无余涅槃不再来世间也摆在那里。
这个和大乘佛教一样吗?
不要将南传的菩萨道和北传的大乘等同,后者根本就是外道而已。
☆─────────────────────────────────────☆
cpath (秋十三) 于 (Mon Aug 1 04:09:57 2011, 美东) 提到:
看不出来为何要相信帕奥法师? 即使他是南传的法师。
如果他自己成佛,自己说成佛过程,那还有点相信。但是你相信他成佛了吗?
如果他引用别人的话,那他就要让我们相信那人成佛了,确实有这么个人,
他的确说了这话,而且引用的经典不是被假造的(不能完全证明,也要尽量提出可靠证
据吧)。
不然,我干麻信他的话? 不懂。
如果我们对他印象好,对某派印象好,有心跟随,自己要找数据回答这些问题,不然怎
么说服自己呢? 变盲信、盲修。
如果他是说证阿罗汉的过程,而且他走过,那…他让我们先相信他是阿罗汉。
不是的话,那么,也要证明一下(不能完全证明,也要尽量提出可靠的证据吧)他的确是
往阿罗汉的路走,这路确是佛陀说的,不是后世人假造的经典,也不是他自创的。不然
,干麻信他? 不懂。
自创的,就不知道他证到天涯海角哪里去了,不知该不该相信他了。你说是吗?
如果我们对他印象好,对某派印象好,有心跟随,自己要找数据回答这些问题,不然怎
么说服自己呢? 变盲信、盲修,修好玩的。
如果他的目标不一定是成佛,也不一定是阿罗汉,而是别的也能接受,无所谓,那就随
人要信不信了,自觉得好就好。
要成佛,要成阿罗汉,都可以,随人选则。只是他要说的有凭有据。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Mon Aug 1 06:19:22 2011, 美东) 提到:
真不知道你们小乘的相信谁
师道不存实在是大不幸
☆─────────────────────────────────────☆
cpath (秋十三) 于 (Mon Aug 1 10:59:52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1 11:12:36 2011, 美东) 提到:
很厉害,呵呵。
有前途。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1 11:14:46 2011, 美东) 提到:
☆─────────────────────────────────────☆
SeeU (See you) 于 (Mon Aug 1 13:07:59 2011, 美东) 提到:
阿含经讲修行,主要对当下可见之法,如实知见。所以对法的信心是从经验上一步一步
,每一步都可以检验。
五蕴无常,因缘生,无主宰,非独立。这是从经验与道理上都可以检验。每一步都从经
验上检验,四圣谛是正确的。
所以见法无疑,符合自己的经验与道理。
☆─────────────────────────────────────☆
bigfool (fool) 于 (Mon Aug 1 13:51:32 2011, 美东) 提到:
这里的‘现代’‘原始’‘佛法' 和小乘要分开,不要打翻一船人。
小乘也是严谨的佛弟子。
这里很多人大概就是师心自用,极度自大的表现。
都是初学者,结果好像各个都要比历代结集的阿罗汉牛,要自己鉴定什么是佛法。
还有的人,连初果都不敢自称,连法眼净都没有,
就敢拿着几个读本鉴定什么是正法,什么不是佛法。
☆─────────────────────────────────────☆
bigfool (fool) 于 (Mon Aug 1 14:04:00 2011, 美东) 提到:
这话自身是有道理的,应该用这个态度考察。
但是天天重复的唐僧这个话,相信自己选择相信的,
对不合意的闭上眼睛,连简单的考察都懒得作,
这是个人的自由和因缘。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Mon Aug 1 14:34:32 2011, 美东) 提到:
讲个原创笑话:
龙树菩萨因为对佛法弘扬的巨大贡献被尊称为“第二代释迦”。然而自称学佛的个别网友
虽然自认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但经常大骂龙树菩萨。
我思考很久才明白为什么。原来他们想证明自己很“二”!!!
☆─────────────────────────────────────☆
rcam (八戒悟空) 于 (Mon Aug 1 14:40:02 2011, 美东) 提到:
按照南传菩萨道的讲法,菩萨还是凡夫,因为他们没有证悟到道果智,
最多是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因为当年那位人间的佛陀所开示的是修行者证悟初果之后,最多将经过七番生死即证入
涅盘,此为”正性决定“,(意思是自然规律),菩萨也不例外。
道智的作用是断除烦恼,所以菩萨们还是没有断除烦恼的凡夫,而不是北传佛教里神通
广大有求必应的那种形象。
另外南传的菩萨只是通过帮助和利益众生来积累菠萝蜜,并不能救度众生,因为真正能
救度众生的是去向涅盘的道果智, 而菩萨自己还未证得。
北传后期的一些说法诸如“不断烦恼,不入涅槃”都是为了掩饰这个漏洞。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Mon Aug 1 14:40:56 2011, 美东) 提到:
你如果考虑一下体育健儿获得金牌之后为什么朝镜头伸出食指和中指,就会明白,他们是
在告诉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 你们很"二"
☆─────────────────────────────────────☆
rcam (八戒悟空) 于 (Mon Aug 1 14:43:54 2011, 美东) 提到:
这段的论证很有力,从佛陀这位已知的大菩萨的最后一生的行为表现来看,菩萨还是凡夫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6785
虽然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要比阿拉汉圣者强得多,但在证悟佛果之前还
是一位凡夫,因为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
巴拉密还未成熟到足以证悟道智与果智。未证得圣道的人都还是凡夫,即使其修行达到
行舍智亦然。
悉达多菩萨在身为释迦族太子时,曾在王宫中享受感官欲乐达十三年以上,而欲乐的享
受乃是凡夫的行为。在《中部·圣求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罗摩经》)中,佛
陀自述其在觉悟之前是一个受缚于生、老、病、死、忧愁与污秽中的迷途众生。不仅悉
达多菩萨如此,每一位菩萨皆相同。当悉达多菩萨出家之后,为了寻求出世间的至理,
曾追随过当时的习定隐士阿罗罗·迦罗摩仙人处学习,证得无所有处定。随后又跟随优
陀迦·罗摩子仙人学习,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一位圣者是不可能追随外道修习
解脱之道的。在菩萨证悟无上正等觉之前,又曾以六年的时间修习极端的苦行。然而,
圣者已经断除了戒禁取,不可能再修行八圣道以外的邪道法。因为当时菩萨还是凡夫,
所以自然就还会有这些凡夫的行为。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Mon Aug 1 14:56:25 2011, 美东) 提到:
你这个挺有新意,不过打击面太大。
您要是这么跟着跳的话,以后我肯定不敢挖坑了。^_^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1 23:50:49 2011, 美东) 提到:
你怎么那么喜欢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
JeanIris (Iris) 于 (Mon Aug 1 23:56:29 2011, 美东) 提到:
为什么我就信呢?lol
而且我毫不怀疑的
☆─────────────────────────────────────☆
cpath (秋十三) 于 (Tue Aug 2 05:01:14 2011, 美东) 提到:
☆─────────────────────────────────────☆
bdbd (kakali) 于 (Tue Aug 2 05:05:54 2011, 美东) 提到:
赞!思维很严密。
真相信的,立刻出家!
☆─────────────────────────────────────☆
runsun (runsun) 于 (Tue Aug 2 06:33:17 2011, 美东) 提到:
非常非常好。
很诚实,很能反省自己。这一点,超过无数人。
这次你可别再跑了,否则遗憾,我觉得遗憾。
☆─────────────────────────────────────☆
SeeU (See you) 于 (Tue Aug 2 10:18:27 2011, 美东) 提到:
赞叹诚实面对自己。这是解脱必需的可贵特质,清楚自己目前的情形,想要到哪,为什
么想要到哪,越来越清楚,从头到尾,每ㄧ个地方都如实知见。从苦解脱,是如实知见
必然的结果。
☆─────────────────────────────────────☆
wuyu (wuyu) 于 (Thu Aug 4 08:26:31 2011, 美东) 提到:
好像说的就是我,
冒泡大赞一下CPATH对自己的诚实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请问怎么调整呼吸[合集] 孙不二女丹诀诗
关于末法时代runsun追骂bdbd的口气和歪痴一抹一样
出了三界[合集]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2)安般息念
神通决定暂时告别
[合集] 问个关于佛教的常识问题?在线154人
[合集] 那现在佛教界能称得上高僧大德的请教这段杂阿含的‘味’和‘患’是什么意思
[合集] 真是可笑!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合集] 我最讨厌的一种人“考证”佛法的逻辑悖谬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界话题: 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