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偏偏是弥勒这样不大合格的比丘最快成佛
相关主题
极乐净土是法身无垢识的真实功德所成[合集] 戒邪淫的关键——认识阿赖耶识 zz
ZT 虚云老和尚与弥勒净土的因缘光有禅定是不够的
转帖:楞嚴經文至少有以下的問題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
阿含经明说大乘是佛说[合集] Freeman版本的留惑润生和经论当中的对比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ZZ)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下一)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宋代禅 宗的历史
看杂阿含经文如何说所有禅定皆是苦因工作或家里关系要杀生,怎么办?
[转贴] 大乘经典是佛灭度后才发展出来的吗?征订《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弥勒话题: 烦恼话题: 禅定话题: 比丘话题: 不修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r
发帖数: 10345
1
究竟是个什么道理? 弥勒比丘不修禅定、不断烦恼,那他修习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弥勒上生经》中没有作正面解答,我们只有从其它有关弥勒的经
论中寻找答案。《中阿含经》卷14《说本经》载,佛预言:未来人寿八万岁时将有弥勒
佛出世。弥勒尊者即从座起,禀告佛言:“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
成佛,名弥勒如来。”功德智慧,一如今之世尊,将说妙法,度无量众生,有无量百千
比丘弟子。于是得到佛的赞叹:“善哉、善哉!弥勒!汝发心极妙,谓领大众。”佛赞叹
之后,命阿难取金缕织成之僧衣,授予弥勒,令其施予佛法众。由此看来,弥勒比丘主
要是以深发快速成就佛果、统理大众的大乘菩提心而得到佛的赞叹和授记。又据《弥勒
所问本愿经》等,弥勒菩萨本来应该先于释迦牟尼而成佛,只因他不像释迦牟尼佛前身
那样精勤修习,以身命布施等难行苦行,只修“善权安乐之行”,于昼夜各三次礼拜十
方佛,说偈云:“我悔一切过,劝助众功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
由修此“安乐易行之道”,被释迦牟尼佛赶在了前面,但还是能次于释迦牟尼而成
佛。经中又说,弥勒宿世修行时不十分精进,“好游族姓”(从事社会活动),这种习气
也可能延续到今生。《大毗婆沙论》卷178载:慈氏(弥勒)菩萨于“有”(三界之一切)
,不起意乐乃至寻求,而于利乐有情事起意乐乃至寻求,因而受到佛的赞叹。
依据以上线索,再根据大乘的教理,我们大概可以对弥勒比丘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
而得成第五佛,作出如下解释:弥勒比丘是当时僧团中,不多甚而唯一(从《阿含经》
看是如此)的大乘比丘,他虽然不着重修习属世间禅的四禅八定,不刻意为急求个人解
脱断尽烦恼,但深发菩提心,修大乘道,广结善缘,从事说法教化的社会活动,其行径
与一般急求解脱而精修定慧的小乘比丘,颇有不同,不为僧团中的多数人所赞同,威望
不太高,是不难理解的事。就大乘而言,也可以说弥勒比丘为等觉菩萨权现,诸禅定已
得故不修禅定,诸烦恼已断故不断烦恼。元初秀山润和尚即云:“禅心已定,不须更修
;断尽烦恼,不须更断。”这是从世俗谛说。若从胜义(真)谛言,心性本来常定故不修
禅定,烦恼本来空寂故不断烦恼。禅宗人便是从真谛着眼,解答“弥勒菩萨为何不修禅
定不断烦恼”之公案的,如万松行秀禅师答云:“真心本净故不修禅定,妄想本空故不
断烦恼。”竹林海巨川禅师云:“本无禅定烦恼。”从真、俗二谛作的两种解释,可以
说都是大乘法的基本精神,都可以从经论中找到依据。
对于弥勒比丘公案,印顺法师的解释基本着眼于俗谛,说不修禅定并非完全不修禅
定,而是不入深定。不断烦恼,是修大乘道的菩萨敢于入生死中,故意“留惑润生”作
再来人间受生度人的种子,不急于断尽烦恼而再不来人间受生。对于印顺长老的这种解
释,极重禅之修证、主张“证果不难”的台湾现代禅教团温金柯居士,颇有微词,他发
表《佛教根本思想辨微——敬复印顺法师〈我有明珠一颗〉读后》(1994)、《继承与批
判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2001)等文章,批评印顺法师对“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
诠释“有违佛典原意”。认为弥勒是补处菩萨而非初学的凡夫菩萨,他的不修禅定不断
烦恼应解释为“因为已修禅定,所以不修禅定;因为已断烦恼,所以不断烦恼”。“如
果一个凡夫初学者把补处菩萨的内证和行履拿来作为口实,应修的不去修,应断的不去
断”,是为“不合佛典原意”。至于留惑润生,据《大智度论》卷27等,应是得无生法
忍“烦恼已尽,习气未除”的菩萨才有的事。“印顺法师把原属于不退转菩萨的行履,
拿来作为初学者的学佛通则,其实,是混淆了修道次第。”
M*******A
发帖数: 14451
2
没看出什么问题
LZ觉得有什么问题?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征订《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ZZ)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校勘后记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1)--隆藏法师看杂阿含经文如何说所有禅定皆是苦
唯识中的八识和六门心路的关系[转贴] 大乘经典是佛灭度后才发展出来的吗?
极乐净土是法身无垢识的真实功德所成[合集] 戒邪淫的关键——认识阿赖耶识 zz
ZT 虚云老和尚与弥勒净土的因缘光有禅定是不够的
转帖:楞嚴經文至少有以下的問題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
阿含经明说大乘是佛说[合集] Freeman版本的留惑润生和经论当中的对比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弥勒话题: 烦恼话题: 禅定话题: 比丘话题: 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