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f 发帖数: 5368 | 1 中国的经济本人认为是要有一次涅磐的调整的,而且调整的时间很可能就在今年,所以
我开年就撰文《展望涅磐的2011年》分析了对于今年形势发展的理解。但是今天本人看
到了这样的危机的新的导火索。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透露,奥巴马政府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1日宣布一项计划书,
详细说明政府准备如何逐渐从规模达10.6万亿美元的房屋按揭市场淡出。美国国会将对
此做出最终决定,但预计不会是在短期之内。白宫将在计划书中提出,逐步削弱房利美
和房地美这两家抵押贷款公司的作用,最终将这两家机构关闭。过去一年,房地美、房
利美及其他联邦机构发放的贷款占当年新增贷款总额的90%。
美国最早将于11日提出方案,逐步削弱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与联邦住房贷款
抵押公司(房地美)作用,并最终将之关闭。中国两房债券安危将成为热点,由此是可以
引发中国经济和信心的重大危机,会影响你的信用评级,美国在着手攻击中国了,香港
股市的暴跌就更可以理解,中国熊市要来了。债券的损失意味着立即央行的外汇占款的
发钞会减少,央行是必须回笼货币平衡其资产负债表的,这会导致中国类似于欧盟债务
危机一样的主权金融危机。现在就看损失的程度了。在这样的危机背景下,转融通似乎
又是必然的政策选择。除了官方储备对“两房”债券的投资,一些国内的金融机构也购
买了部分“两房”债券。据多家国内媒体的猜测,国内机构持有“两房”债券的规模大
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外汇局曾表示,“两房”债券规模大、流动性较好,在债券投资
领域一直是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储备投资的重要对象。
房利美成立于1938年美国经济大衰退时期,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部分;而房地美成立
于1970年。它们都由美国国会创建并获得政府信用支持,也被称为美国“政府支持企业
”(GSE,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它们的主要职能是购买抵押贷款资产
,然后将其重新打包为债券出售给投资者,从而支持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两房”曾被
认为不可能倒闭,其股票也一度是安全投资的代名词,原因是其收入稳定,而且一旦出
错美国政府会出面干预。
过去40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融资体系一直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的。房利
美和房地美从银行和其他贷款发放机构处购买抵押贷款债权,然后将其打包证券化后卖
给投资者,当房贷借款人违约时,这些投资者不会蒙受损失。很长一段时间来,投资者
都认为房利美和房地美是得到政府隐形担保的(即上文提到的“政府支持企业”,GSE)
,这使得二者可以按低于市场的利率借款,发放30年期固定利率的贷款。对于美国政府
要为两房所承担的责任,美国政府是处心积虑的进行了赖账行动,逐步把自己与他们的
责任洗脱干净的。具体的步骤如下:
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两房”。因为“两房”规模如此庞大,与金融系统关系又如此
密切,以至于其中任何一家垮掉都会导致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动荡,2008年9月7
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即便如此,救助仍收效甚微。由于两家
公司股价长期表现不佳,美国借此“合法”的主导了于2010年6月16日的“两房”从纽
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因为作为上市公司其任何行为都要对社会公开进行公告的,而退市
则更有助于对于他们的暗箱操作,美国为他的赖账行为又迈出重大步伐。
根据去年7月份生效的《多德-弗兰克金融法案》,美国政府被要求就结束对房地美
及房利美援助的问题向国会提交方案。因为自接管“两房”以来,美国财政部已经投入
了超过15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弥补这两家公司因次级贷款而发生的亏损,而这个“黑洞
”政府不能一直“补”下去。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如果按照目前的方式运作下
去,在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间,“两房”将总共花费纳税人3890亿美元。美国在自己
的国内已经为退出两房造足了舆论,以此来说明美国要为“纳税人”负责,美国政府不
承担两房债券是有道理的。
2010年定稿的美国《多德-弗兰克金融法案》专门进行了重申:房利美、房地美以
及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ederal Home Loan Banks)不应被视为美国政府机构。美国人
通过所谓的立法来改变了政府本来应当对于两房的责任。美国式的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也是有潜规则的,那就是可以为了美国的利益或者某些利益制定并不平等的法律,
美国这样制定法律就是对于两房债券的投资人,最主要的是外国投资者极大的不平等。
对此我们可以看一下首富盖茨先生怎样利用其哈佛法律肄业生的司法知识和金钱,定了
多少有利于微软的法律规则,让微软的竞争对手恨得牙痒也没有办法,就可以知道这样
的潜规则了,所以中国抓了首富以后美国民众是叫好的,他们的评论是美国的首富是可
以修改法律根本不会被抓的。
而这次提出的会逐步进行的两房的清算,更是对于债权人的一次重大的清洗,我们
要知道的是对于外国的债券投资者,也就是外国的债权人是很难持有美国的房产的,美
国对于外籍人士大量持有美国房产是有限制的,而且这样的债券投资背后一定是很大宗
的资金。如果外国人不能不受限制的顺利持有美国的房产,那么对于这些债券所谓的房
地产抵押就是一纸空文,因为抵押权人无法取得抵押物!而且就算你取得了这些房子,
美国的房产税也要把你收死,美国这样的房产税就是对于财产的一种征收,只不过这样
的征收是分成几十年慢慢实行的,美国的房产税是保护美国利益根本不是房价,美国人
是可以所得税之间抵消很多房产税的,外国人是做不到的,因此很多人在中国呼吁房产
税引用美国的规定其实是本质上的牛唇不对马嘴。
此次美国政府提交的计划书被美化为提供在不改变立案的前提下进行住房改革的选
择。并且制造舆论说该份方案建议将为吸引私人资本进入住房金融市场并减弱美国政府
在抵押贷款债券担保业务中的作用铺平道路。但是美国的住房制度是私有还是公有?如
果是私有早就是私人机构主导的话,怎么来了政府的住房制度改革?美国没有说的是其
原来的住房制度是有政府福利背景的,不仅仅是政府支持下的廉价贷款,更有《宅地法
》这样类似于中国宅基地政策那样的无偿授予耕种人土地所有权的制度,为了这样的制
度美国是流血战争的结果,南北战争最根本的就是这个《宅地法》。
当然,美国削弱联邦机构对楼市的支持力度很可能会加大购房者的借款成本,令本
已脆弱的楼市雪上加霜。同时,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对“两房”的争议使得这个问题披
上了政治色彩。共和党指责“两房”促进了房地产泡沫,而民主党则认为这两家机构帮
助市民购置房屋并取得所有权,特别是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因此,这样的博弈在
美国内部也是很激烈的,因为涉及的美国人群不一样,对于美国两党的利益也不相同。
有人说两房70%的债券被美国政府和投资机构买走,他们不担心?他们是肉烂在锅
里,只有中国等是在锅外,而且很多美国机构所管理的资金还是外国的资金甚至是外国
主权基金,美国人的钱会有,但是美国人更多的是借两房的钱而不是持有两房的债券,
因此损失基本上是美国之外的利益,是美国的损人利己。中国预计有5000亿美元的两房
债券,我们央行调一次准备金收3500亿人民币就要让股市大受打击,5000亿美元是10次
的准备金上调,这才是央行要转为紧缩真正的原因之一。而且关键还有连锁反应以及金
融系统的货币衍生效应的影响,要乘以货币乘数才是最终货币的减少量。当前货币乘数
的三点几,这就是接近10万亿的影响,比我们当初的救市的影响要大多了。中国的金融
体制在结汇的时候就是外汇占款发行货币,而这些外汇如果损失了,没有资产支持的货
币发行就是印钞。其结果一定是流动性的泛滥,不回收就是恶性通胀。现在对于两房债
券,肯定不会全部的都是损失,真正的焦点是损失多少的问题。
如果不能处理得当造成恐慌,则中国的损失会危及信心带动其他热钱和外国资本的
撤退,本国民间资本也可能外逃,结果就是要抽走的资金很可能会比两房债券多很多,
中国两房债券遭受重大损失,美国控制的国际评级机构怎么会不把中国国家的主权评级
进行降级?这样的评级降低在制造欧洲债务危机上是屡试屡灵的。要知道为什么07年次
级债危机以后真正的金融危机还没有到来,中国在08年经济不错又有奥运的情况下股市
从6000点跌到1600多点?关键的问题还是次级债的影响、信心的变化和资本的撤出,一
旦国际信心变成中国人民币是贬值预期,各路资金加速奔逃,中国如98年亚洲金融风暴
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而对于中国的股票市场,08年的危机也一样会发生,中国的
股市就此被捅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此股票6000点以来进入危机后的熊市中期反弹宣
告结束。
计算了一下当前的证券化率,沪深两市总市值264933.01亿,2010年GDP是397983亿
,算下来证券化率为66.6%,对比上证指数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时证券化率为168%,
而08年年底时上证指数1800点时证券化率为49%,现在是不均衡的差别,因为大市值的
股票跌的少,占据了证券化率是主要贡献,如果是再跌20%左右与08年底的比率相同,
这些跌幅是小市值股票贡献的,那么大多数股票要被腰斩的。所以中国的股票跌多少,
有时候是不能完全看指数的,而小盘股和IPO新股的市盈率不断创造新高,压力就可想
而知。在熊市的时候股市是会透支的,因此在08年1600多点的时候中国经济高涨而下面
中国经济如果调整,这样的比率是还要透支的,如果美国经济再进入复苏吸引资金回流
,影响就更大,再更进一步的是08年很多股票的大股东的股票是在限售期没有流通的,
现在可是全流通了,这里还有一个本质的差别。
因此对于两房债券破局所导致的危机,很可能是要捅破中国股市的,中国股市由此
会有一轮恐慌性的下跌,并且引发连锁反应造成熊市的到来,所以对于当今的中国经济
,在连续发展以后,风险积累也是很大的,现在投资随时要有风险意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