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q****u 发帖数: 1421 | 1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上)
萧平实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修行法门。尤其适合繁忙紧张生活的现代人。
念佛法门简单易学,八十老翁念得,三岁孩儿也念得;大学教授念得,贩夫走卒
及不识一字的阿公阿婆也念得。但能信心具足,皆可依其根机而获得或多或少的
利益和感应;若能深入佛法、细意思惟,乃至能因念佛法门而明心见性。有极少
数人因为自视为利根人,不屑於念佛,而丧失修行上的大利益,颇令人惋惜感慨。
念佛虽然人人念得,却因根器及知见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层次。兹将持名念佛
法门所修之境界,由浅至深,简略分述於后:
一、随兴持名:此种人刚开始学习念佛法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念佛!甚至
不知道「念」佛与「念」佛之不同。只是听说念佛好,便跟著别人学念佛,从持
念佛名开始。口中虽在念佛号,心中却老是在打妄想。贪衬嗔痴慢疑,样样皆不
离。偶尔参加念佛共修,遇到刮风下雨或心情不佳,便不参加共修。平常心中默
持佛号,也只是随兴默念,大约是打妄想的时候多。
二、念佛不辍:此种人因为过去生所种善根福德为因,今生复有善侣提携接
引为缘,常与念佛人伴党;渐渐知悉为什么要念佛,以及念佛有何好处,已能相
续执持佛号。有时可以全心放在佛号上,时时默唱佛号。
亦有人不曾念佛,缘因父母师友平日常与念佛人共修念佛法门,一朝忽然见
其舍弃报身,诸莲友们为其助念佛号,此人睹其父母师友往生时之瑞相,或见念
佛人助念时之庄严自在而接受念佛修行法门,时时默唱佛号。也开始了解所念之
佛菩萨,其本愿与事迹及其佛土世界之依正庄严,开始解知念佛之好处。
三、持名忆佛:此人不但已知诸佛土(通常是指极乐世界净土)之依正庄严,
深信有极乐世界,深信释迦世尊所说弥陀四十八大愿绝对真实,深信念佛可以
往生彼国,而於深心之中发起誓愿,愿生彼国。因此开始探索念佛法门,欲求一
心深入,时时系念思惟,渐渐深入研读善知识们阐述念佛法门之著作,了知念佛
号与念佛之差别。明白了知念佛共修时不但要口念,还要心念;不但要心念,还
要心听;不但要心听,还要忆念;不但要忆念,还要持续不断、放下万缘,不让
妄想打断佛号与忆念。
如此每周或者每日精进地持念佛号,配合忆念而不间断。此种共修念佛,不
可大声念佛号,以免伤气伤身。要点在於保持忆佛之念不离佛号;以佛号不断故,
忆佛之念亦不断。若因昏沉或妄想减少时,即应随众不高吭不低沉地持念佛号,
同时忆念於佛。平时则於心中默唱佛号,心念心听。
若得心念心听、清楚分明,即应改为心念心忆,以默念佛号配合忆佛。心念
心听是心中默默念佛号,并专注一心、观照心中佛号之音声,使不间断;此是功
夫,成就者少。若能成就此心念心听功夫、清晰分明而不间断者,即须进一步探
究:为何要心念心听?若细细观察思惟,便知心念心听之目的,其实是在集中精
神排遣妄想,当时忆佛之念若有似无,并不分明。有时乃至全无忆佛之念,而处
於定境。既已观察分明,便知转折。此时应改心念心听为心念心忆,配合心中连
续不断的佛号而保持忆想佛菩萨之净念於不断。当我们修学念佛法门到此一地步
时,应已在念佛过程中,或多或少得到佛菩萨的冥感或显相的感应,信心极强,
不易退失。
四、无相念佛:此类人之所以能修学至无相念佛之层次,应已於过去生中恭
敬供养世尊、供养三宝,广种福田、深植善根,并曾兼修禅定,净定双修而不偏
废。常亲近善知识,却绝不人云亦云。肯深入探索思惟念佛法门,而不断地提升
自己的念佛层次。因此今生虽仍主修念佛法门,仍不忘摄取修定之知见;因净土
法门及修定法门之基本知见已具备故,於精进不断的修学过程中,细法渐出,自
然而然到达无相念佛之层次。心中忆佛之时,佛号、佛形了然不生。以具备深厚
善根福慧之故,深知此种法门是真实念佛,毫无犹疑,一心决定,深入修持;自
信必能於舍报之时以较高品位往生极乐净土。此法即是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
佛圆通章所说:「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若能辅以无相忆念拜佛之
方法,则可很容易地将无相念佛法门运用於日常生活中,而成就动静之中皆能无
相念佛之功夫。
一旦修成此种念佛法门,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保持此种功夫者,我说此人
对於佛法僧三宝,已经信心具足;於自己也一样信心具足。此生必定不离三宝,
出三界之家的心念油然而生。若有自修或共修时,持名忆佛极为精进,持念至无
佛号可念之际,尔时佛号不起,而能一心系缘於所念之佛,心不散乱、忆念相继
不断者,则能体会此种境界。
如果此人能更精进,於此法门深入忆念、思惟、修习,清楚分明地了知:佛
之形像非佛,佛之名号非佛,佛号之音声非佛,乃至感应时佛所示现之佛形像非
佛。佛者唯是一心,佛者觉也。二千五百年前示现於印度之释迦牟尼佛,乃由法
身所示现,是化身佛。佛之本际不生不灭,真实之佛不即空有而不离空有,唯是
真心而已。是故吾人所念,既是此一心,心无名相,心无声相,心无形相;我所
念之佛,唯是此心,何需经由声相、名相、形像来念佛呢?便於深心确定:念佛
时应当舍离声相、名相、形像而念佛。若念佛人能一心思惟、深入此知见者,便
能舍离声相、名相、形像而开始无相念佛,若能将此无相念佛之净念由坐中移转
至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者,则无相念佛之功夫可於一至三天之中初步成功。若极
精进之人,继续修习深入体会,一、二周乃至一、二月可以修至不忆而自忆之境
地,忆佛之念犹如泉涌,源源不绝。无需刻意提撕此念,时时刻刻自然存在。
此忆佛之念虽然无相,然非忆十方佛,而是专忆特定之一尊佛。虽然无相,
但是心中却清楚分明地了知所忆之佛是哪一尊。此忆佛之念,以无相故,较难体
会。若已有持名忆佛之功夫,则较容易体会。许大至居士於其所著《印光大师念
佛三昧摸象记要解》所附「无相念佛学习实例」中,则罗列八种入门之方便(编
按:今已增为十种),读者可往大乘精舍索取该小册,以便深入探讨。末学则以
无相忆念拜佛之法以为佐助,帮助念佛人迅速深入此一境界。读者欲知其详,可
往大乘精舍索取《无相念佛》一书,以供参考。
欲修习无相念佛法门者,必须减少或消除攀缘心、觉观心、疑心、慢心。若
有攀缘心,则不能舍离名相、声相、形像;即使能舍离,也不能保持净念之相继
不断。若不舍离觉观之心,则会疑神疑鬼,或希求佛菩萨之感应,难以安住无相
念佛(忆佛)之境界中,欲求净念相继,便不容易。疑心不除,则怀疑此境界,
认为无所根据;或疑此法非是佛法。此疑不除,则需等候十年、二十年,乃至五
十年、一百年后,此法之弘传已进入烂熟时期,彼方肯学。彼时或者垂垂老矣,
或者己至来生,殊堪惋惜。却不知古今大德阐述此法者不少;而末法时期流通佛
书者,常以为此境界难以修成,而予以忽略,未能广为弘扬;或有极少数人为方
便故,将大德所述「忆念」之旨,释为持名,致念佛人多有所疑,裹足不前。
复有一种人难修此法,所谓「慢心」。此辈人或以禅为贵,花费一、二十年
光阴,虽摸不到「话头」,却仍锲而不拾,令人既敬佩又怜悯;或以皓首穷经为
贵,成为佛学大家;时光荏苒,转眼垂老。此二种人往往懒於念佛,不乐与念佛
人为伴。需知佛教以莲花为象徵,非无因缘;莲花象徵佛法之清净尊贵,但莲花
却於卑湿淤泥之中生长。学佛人若能去除慢心,则心谦卑、容易受法,修学念佛
法门,易得成就。末学自民国七十八年五月起,以无相念佛法门助人学佛以来,
深觉慢心之为害学佛人至深且钜。若无慢心则修学迅速,得法容易。若有慢心,
则往往流於权威崇拜,而不信任没有名气之善知识。即使真正善知识现前,亦不
肯学,失之交臂。是故,欲深入念佛法门,必除慢心。
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是佛心
又此无相念佛法门虽名无相,仍非实相。以此念佛法舍离名相、声相、形象
故,相对於世俗之有相而施设此一无相念佛之名。
实相虽然无相,但无相不一定是实相;此中差别在於相对於有相而存在之无
相,尚能以世俗之认识而了知;譬「如无相念佛之无相、灵知心之无相、无色界
众生之无相、虚空之无相等。而实相则非世俗认识所能了知,譬如真如、佛性、
菩提、涅槃。
大乘佛教所谓实相,非仅无相一端而已。乃是空有不二,是即相离相,无相
无不相;不即空有二边,而亦不离空有二边,所谓中道。明心而不见性者,犹不
能见此真实,何况凡夫之意识思惟,孰能至此?无相念佛虽然无相,仍非实相,
而此境界,自古至今,真实有之。乃援引大宝积经卷四所载:「言无相者,所谓
无身及身施设,无名无句亦无示现。」故施设此无相念佛之名,以便弘扬念佛法
门,利益末法时代之念佛人与修禅人。
此无相念佛法门虽已无相,犹是因地念佛。设使无相念佛法门已经修成,忆
佛之念犹如泉涌。法喜之觉受则因时日之俱增而渐渐习惯、淡薄、消失。若能继
续无相念佛法门,必於某一时节突然一念迥光返照:「念佛者是谁?」或遇善知
识冷冷一句:「念佛者是谁?」当下直得不辨东西南北,一头栽进漆桶里。从此
每日孜孜(石乞)(石乞)体究此一疑情,犹如一团美味滚烫元宵,卡在嘴里;吞又
吞不下,舍也舍不下。此时凭藉无相念佛之深厚功夫,不必依赖语言文字,即能
深入体究。有朝一日,突然悟得:「色身觉受、妄心妄识都不是我,那一念都无
之真心,真实是我。」直下承当,毫无犹疑。从此识得一切生命之本源,见到那
肉眼不能见得之真心,从此不以灵知为真。
如今突然打失鼻孔,有人因此哈哈大笑,有人因此喜极而泣,有人则不动声
色、安住真心之中。从此顿觉轻安无比,身心明净。身(我)见顿时断除。身(
我)见断故疑见随断,疑见断故禁取见亦断除。此三缚结断故,其无相念佛即是
果地念佛。虽是果地念佛,亦不过预流而已。既名预入圣流,即非真实圣者,犹
执空性一边以为真实。此即明心而未见性,尚未进入实相,即当求见佛性,进入
实相念佛层次。
五、实相念佛:佛子修习念佛法门而能成就无相念佛者,殊不多见。今此无
相念佛人复能究明真心,因体究念佛而得明心(开悟),断三缚结,倍复可贵。
而善知识给予印可后,多嘱咐弟子念佛保任而已。师徒之间,从此相安无事,浪
掷光阴,徒耗米粮,殊可浩叹。不知犹未亲见佛性,仍需努力体究念佛。此一果
地念佛之佛子若能知此,当即排遣万缘,寻访善知识。若有因缘得遇真善知识,
此善知识当时闻其见地,考其过程,观其根器之后,或者一掌打来,或者丢来一
枚苹果,或将拳指在念佛人眼前晃。念佛人若仍不见,便垂示一二句法语,令念
佛人体究。
此念佛人若能精进奋发,努力参究,待得因缘时节到来,或者暖烫、或是寒
凉、或是撞跌、或闻狗叫、或见花红柳绿,或是欢喜悲痛,突然之间一念相应,
识得佛性,再破无明。此时恍然发觉佛性无处不在,一时忍俊不住,摸摸头顶,
便笑自己以前真是愚痴,佛性本来就在眼前,以前竟然不觉。便到处看,随处摸,
无处不是佛性嘛。
若是打坐静中体究,一念相应之后,随即住於一切音声中,细细体会佛性之
无处不在。下座之后,亦到处体会其存在。到此时便知何谓禅净双修、禅净互通
了。佛子此时之境界,是远离妄想杂念,一心住於觉照之中,远离语言、文字、
思惟法则、世间施设,无法形容,只一个「觉」字了得。此即理一心之境界,亲
见诸佛本源,即是见法身佛。从此开始,一连七天,乃至十个七天,觉明时时现
前,远离昏沉散乱。早时不起妄想,无一念可当情,而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中,觉
照佛性之真空及其真实存在、能生万有。夜晚则不昏沉,躺在床铺、一念清明,
乃至东方之既白。或者清晨三、四点钟便已醒来,了无睡意。即起盥洗,燃香礼
佛已毕,又自道:「我实从本以来不曾拜佛。」从此以后,便见身心世界皆是虚
幻,真实感顿失。阅读甚深第一义谛经典,倍觉亲切,犹如述说自心境界,若为
他人叙述自己所见境界,人皆以为此念佛人在解说甚深第一义经典,便向此念佛
人道:「别只在经论之名相理论上追求,应该下工夫去实修。」真是啼笑皆非。
此外尚有许多功德受用,唯证乃知,不拟详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