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发帖数: 7494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oadforCN (真的勇士才敢直面扯淡的人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9 16:12:45 2011, 美东)
《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
,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
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
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证明菩提祖师精通道、佛。
菩提是佛门中人
因为菩提门中辈分的排法分明是佛门的排法。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7494 | 2 《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
,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
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
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证明菩提祖师精通道、佛。
菩提是佛门中人
因为菩提门中辈分的排法分明是佛门的排法。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
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
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
悟空也!”(《西游记》第一回)
西游记里须菩提的真名
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居士)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
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
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曰:「依天亲《
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
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
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方便门
,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
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
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
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
者,则违菩提门。...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633 | 4 略说修学菩提心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5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加鼓励,但知识分...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6 菩提心的修法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法若讲广一点,内容就比较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给大家略说。
大概在半年以前,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要观菩提心,时间最少是半个小时,可是我当时
比较忙,没有详细讲怎么样观修,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茫然。有些人早上起来之后
,想一想“我今天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可以了,有些人观到胜义菩提心的空性方
面去了,这种现象最近比较多,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观修方法。
一、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学过《入行论》等大乘论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7 转自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fjgc/sddz_list.php?id=2908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
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
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能。
空,太玄妙了,太难懂了,说“有”不是,说“无”也不是。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
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
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
说起须菩提,我们从他初生的吉兆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不平凡又很奇特的人物。
原来,尊者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地忧心
,所以很快地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
“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
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
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8 迎接佛陀第一人
须菩提尊者体证了空理,很会宣扬空理,他的一切行住坐卧,也最能表现空理。
有一次,佛陀忽然外出,不在僧团内,佛陀所有的四众弟子到处寻找,都不知道佛陀的
去处。后来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以天眼观察,知道佛陀到忉利天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大
概要三个月的时间才回来。阿那律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大家都非常思念,每个弟子对
佛陀都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佛陀重临人间,当佛陀还没有到达僧团的时候,知道的弟子都争先
恐后出去迎接。那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的窟中缝衣,他听到传报佛陀下降人间的消息,
随即站起来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正在这时,他心中一动,又再回到自己原来的
位置,心中想道:“我现在去奉迎佛陀的圣驾,是为了什么呢?佛陀的真身,不是在眼
耳鼻舌身意上可见,我现在去迎接佛陀,把佛陀的法身当做地水火风四大的和合,这是
没有真实的认识诸法空性。不认识诸法的空性,就见不到佛陀的法身,因为佛陀的法身
,诸法的空性,是没有造作主,也没有所造作。要想见到佛陀,则一定先要了解五蕴四
大是无常的,明白所有的一切是空寂的,知道森罗万象的诸法是无我的。没有我,也没
有人;没有作,也没有所...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9 迎接佛陀第一人
须菩提尊者体证了空理,很会宣扬空理,他的一切行住坐卧,也最能表现空理。
有一次,佛陀忽然外出,不在僧团内,佛陀所有的四众弟子到处寻找,都不知道佛陀的
去处。后来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以天眼观察,知道佛陀到忉利天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大
概要三个月的时间才回来。阿那律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大家都非常思念,每个弟子对
佛陀都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佛陀重临人间,当佛陀还没有到达僧团的时候,知道的弟子都争先
恐后出去迎接。那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的窟中缝衣,他听到传报佛陀下降人间的消息,
随即站起来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正在这时,他心中一动,又再回到自己原来的
位置,心中想道:“我现在去奉迎佛陀的圣驾,是为了什么呢?佛陀的真身,不是在眼
耳鼻舌身意上可见,我现在去迎接佛陀,把佛陀的法身当做地水火风四大的和合,这是
没有真实的认识诸法空性。不认识诸法的空性,就见不到佛陀的法身,因为佛陀的法身
,诸法的空性,是没有造作主,也没有所造作。要想见到佛陀,则一定先要了解五蕴四
大是无常的,明白所有的一切是空寂的,知道森罗万象的诸法是无我的。没有我,也没
有人;没有作,也没有所...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0 顶
净宗心要
2011-08-22 20:58:35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93
(以一九八九年讲于北京广济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阿弥陀经宗要
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一)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净土宗的国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净土宗的殊胜的,
还是很希有。中日共尊举世敬仰的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
愿海。’这是说世尊为什么出兴于世,到人间来说法,来度众生,开演种种的教化,其
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说弥陀如来的本愿。这两句没有什么特殊的名词术语。就是佛所以兴
出世,唯一要说的是弥陀的本愿的海嘛,都能懂。但真能懂得,确实十分希有。大家想
想看,佛说这么多法,怎么说就是说弥陀本愿海呢?这里就不好懂了。所以佛经语深。
我们一辈子把这两句话能够真正明白了,就没有白来一趟啊!这话只有像善导大师这样
的水平才能说得出。所以莲池大师说:善导大师人称是弥陀化身,纵然不是弥陀,也是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等人物,所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能听到这样殊胜的开示,深
感佛恩。由于感恩故想报恩,所以今天抱...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11 转自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fjgc/sddz_list.php?id=2908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
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
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能。
空,太玄妙了,太难懂了,说“有”不是,说“无”也不是。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
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
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
说起须菩提,我们从他初生的吉兆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不平凡又很奇特的人物。
原来,尊者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地忧心
,所以很快地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
“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
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
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12 恭敬录自 慧灯之光 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 开示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c/2013-03-16/1312.shtml
一、菩提心的利益及其重要性
我曾反复强调过菩提心的重要性及其利益,也要求大家修菩提心,但大多数人不一
定知道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具体地讲一讲。
有了菩提心才能够救度众生,菩提心是我们唯一的依处,除了菩提心以外,不要说
世间所谓的圆满,就是出世间声闻、缘觉等小乘修法,都是不究竟的。所以,只有菩提
心才能够挽救自他一切众生,只有菩提心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有菩提心,就能于一刹那间清净无始以来的罪业,犯别解脱戒和密乘戒的罪过
也能清净,同时也能圆满众多资粮,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既
没有单独修金刚萨埵等忏悔的法,也没有单独修曼茶罗等积累资粮的法,仅仅依靠菩提
心,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如果有菩提心,一切就都可以圆满。
那么,五加行中为何有积资忏罪的法呢?没有菩提心时,这些修法可以帮助我们发
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后,再加上积资忏罪之法,则修法的进步会更快、更圆满。之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台湾民众从战祸连年之后,因为承平了四十几年,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发展经
济;富裕闲暇之后,开始有了文化活动,那开始追求心灵生活,因此学佛风气因而风行
起来。聚居在台湾岛上的众多佛子十余年来,因为慈济众生蔚为风气,但是因为广植福
德却缺乏慧业;因为慈济众生,不免偏于人天善法而不识佛法。但是也有人说,佛法就
是无非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等诸法,这个就是佛法
;但是实际上佛法并不只是这些而已。
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呢?所谓的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
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 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
,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
,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 佛世尊就施
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的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三乘
菩提,也就是说,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还有佛菩提。而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的意
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
在这个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GoLost (GoLost),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法、道德与菩提心-宗萨钦哲仁波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7 10:36:32 2015, 美东)
所谓「客观」的佛教学者们的信仰
赖瑞(Larrie)要我谈谈佛法与道德、佛法是否为一条说教之路,以及什么是真正的菩
提心?我刚从东方过来,有一点晕头转向。到达之后我马上去了牛津,此刻我应该正在
牛津做某件事。晕头转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和牛津的一些学者们谈话。他们很棒,
真的很棒。那里有许多所谓的佛学教授或佛教专家,他们强烈否定转世,他们不相信佛
陀给过「不二」及诸如此类的教授。这教导了我许多。就在昨天,我提到卡尔‧
波普尔(Karl Popper)。我只听过他的名字,但从未真正了解他。在牛津有人告诉我,
他们正在「客观地」研究佛法;这很有意思。这些都让我晕头转向,因为我必须切换到
佛教徒的思维,以便讨论今天这个主题。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理解「不二」并不容易
如果不谈「不二」,我觉得我们不可能真正谈论佛法,但「... 阅读全帖 |
|
P******A 发帖数: 126 | 15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丹增嘉措堪布在多伦多的开示
这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法友共聚一堂,有机会讲闻佛法,我非常高兴,感谢大家!
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围绕利他主义与菩提心来展开的。华智仁波切说:“修行修行乃为修
自心,倘若能以菩提心修心,即使未有身语之善根,除解脱外更无他歧途。”对于真正
想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不应该将佛法挂在嘴上或只作形象上的修行,必须修持自心。若
想成佛,菩提心是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妙法,因此当依菩提心来修持自心。如果菩提心
的修持能够有所成就的话,由于心的善根起到主导作用,哪怕普通的身语善根一个也没
有修成,依然能踏上解脱之道。这个偈颂强调了菩提心之重要性。无论修持何种显密佛
法,无论属于闻思修何种阶段,从最初发心直至最终回向都不能离开菩提心,其原因就
在这里。
所谓菩提心,是来自于理性的观察,并伴随着智慧的利他心而生起的。以前在一个叫做
RA真的地方,有位名叫香门切出的修行人请教波多瓦格西:“请问什么是菩提心?”波
多瓦格西回答说:“所谓菩提心,是救度轮回中一切苦难众生,并将他们安置于佛的果
位。”弟子惊讶地说:“啊扎吗(表示惊叹的意思)!那可需要多大的胆量啊!”波多
瓦格...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16 没有菩提心,就算具足神通、现证空性,都不会是证得遍知佛果的因。
法王開示:
法王开示: 今天主要讲解《三主要道》第二部分「菩提心」,依据第一世蒋贡康
楚仁波切在《三主要道》释论《善缘解脱道》的解释,可以分为「需要生起菩提心的原
因」和「生起菩提心的方法」两点。
(接着,法王口传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三主要道》释论中第二部分〈菩提心〉
,释论纲目暨宗喀巴大师根本颂如下:)
二,菩提心
(一)需要生起菩提心的原因
倘若于此出离心,未以菩提心摄持,
不成菩提乐因故,智者当发菩提心。
(二)生起菩提心的方法
思为勐烈四瀑冲,难挡业索紧束缚,
困于我执铁网内,无明黑暗所笼罩,
辗转投生三有中,不断感受三大苦,
成此惨状诸慈母,是故当发殊胜心。
没有菩提心,现证空性也不成佛
菩提心,是成就圆满佛果最殊胜的因,想成就佛果,不仅要有出离心,还需要菩提
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善行,或修持四圣谛,也无成圆满的
佛果,可见生起菩提心真的很重要。
修行首先要有出离心,但光是有强烈的出离心,也不能成为遍知佛果的因。因为声
闻、缘觉二乘行人也有出离心,二乘行人如果没有菩提心,就算有神通、空慧...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7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
日期:2012-04-12
丹增活佛 讲述
----------------------------------------------------------------------------
----
这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法友共聚一堂,有机会讲闻佛法,我非常高兴,感谢大
家!
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围绕利他主义与菩提心来展开的。华智仁波切说:“修行修行
乃为修自心,倘若能以菩提心修心,即使未有身语之善根,除解脱外更无他歧途。”对
于真正想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不应该将佛法挂在嘴上或只做形象上的修行,必须修持自
心。若想成佛,菩提心是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妙法,因此当依菩提心来修持自心。如果
菩提心的修持能够有所成就的话,由于心的善根起到主导作用,哪怕普通的身语善根一
个也没有修成,依然能踏上解脱之道。这个偈颂强调了菩提心之重要性。无论修持何种
显密佛法,无... 阅读全帖 |
|
p**********o 发帖数: 6 | 18 当今时代弘法的三个要点——
菩提心为前导 般若为心要 净土为归宿
当今时代人们的根机、意乐和烦恼的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弘法
方式。而圣者法王如意宝弘扬佛法的方式,就是导师佛陀对于这个时代所应采用的弘法
方式的最好示范。
圣者法王如意宝针对不同根机和意乐的众生,示现了不同的弘法方便。比如对具备金刚
密法根机的弟子,传授了以光明大圆满为主的殊胜教授。而从推广佛法,普被娑婆世界
所有众生的角度而言,则表现为三个弘法要点:即菩提心为前导,般若为心要,净土为
归宿。
菩提心为前导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基石,一个修行者,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是不可能获得大乘佛法
的那些殊胜果位的。藏地、汉地,以及深受汉地佛法影响的日本、韩国等地,自古都盛
行大乘佛法。
汉地历史上可能是众生根机较高的缘故,弘法的重点基本都落在高深的圆顿法门上,虽
然也有《劝发菩提心文》那样的弘扬菩提心的论著,但是相比而言,对于世俗菩提心实
修的完整教授并不兴盛。现今末法的黑暗越来越浓,众生的根机也越来越浅薄,高深的
法门要能浸润众生的心田,首先需要世俗菩提心这一大乘基础法门作为前导。
值得庆幸的是,世俗菩提心在...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19 所谓「客观」的佛教学者们的信仰
赖瑞(Larrie)要我谈谈佛法与道德、佛法是否为一条说教之路,以及什么是真正的菩
提心?我刚从东方过来,有一点晕头转向。到达之后我马上去了牛津,此刻我应该正在
牛津做某件事。晕头转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和牛津的一些学者们谈话。他们很棒,
真的很棒。那里有许多所谓的佛学教授或佛教专家,他们强烈否定转世,他们不相信佛
陀给过「不二」及诸如此类的教授。这教导了我许多。就在昨天,我提到卡尔‧
波普尔(Karl Popper)。我只听过他的名字,但从未真正了解他。在牛津有人告诉我,
他们正在「客观地」研究佛法;这很有意思。这些都让我晕头转向,因为我必须切换到
佛教徒的思维,以便讨论今天这个主题。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理解「不二」并不容易
如果不谈「不二」,我觉得我们不可能真正谈论佛法,但「不二」不是那么容易。最近
我和一些印度知识分子们聊天。我甚至有点担忧,我们西藏人实际上有多努力想要去彻
底了解不二的概念,如同这些印度人所做的一样。真正理解不二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
如果你以卡尔‧波普尔的方式去思考。如果你真的认为某些事物是...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74 | 20 大圆满法网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想解脱成佛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首先要发慈悲心。发慈悲心就是从内心里下
决心做决定:我一定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我一定要拔除一切众生痛苦!当这两种想法
特别强烈的时候才能发出来菩提心。之前都是在表面上、在形式上发的,实际上并没有
发出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知道,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都对我们有恩德。如果不报答这个恩德,
以后还要继续互相伤害、互相结怨。只有报答他们的恩德了,我们才可以解脱,才可以
成佛,才可以不再互相讨债还债了。我们特别地想报答这个恩德,然后从内心里下决心
做决定:我一定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叫慈心;我一定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叫
悲心。这两者合在一起叫慈悲心。
那么怎样才能给予一切众生安乐?怎样才能拔除一切众生痛苦?那个时候,为了救
度一切众生发誓发愿要成佛的念头自然而然就有了,这叫发菩提心。所以在慈悲心的基
础上才能有真正的菩提心。
菩提心有很多种,分类如下:
(1)从心力分
从心力的角度来讲,菩提心可以分为像国王一样的发心、像舟子一样的发心和像牧
童...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有人可能会问说:佛教不是有谈“五乘”吗?为什么你们只谈“三乘菩提”呢?没
有错!佛教是有五乘,也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还有佛菩提乘”.
一般宗教或者心灵成长的团体,都有在人间教人家如何改变命运,譬如有些人他
的命运非常坎坷,他希望能够在当世改变命运!也有人在教人升天的方法,因为在人间
里物质非常的缺乏,如果能够往生到天堂去,那里的物质非常的丰富,没有任何的缺乏
,这样就可以过著快乐的生活。可是,不管是改变命运或者是升天,升天虽然是更大的
命运的改变,可是不管如何,他们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个最大的命运——这就是流转于生
死之中的命运!
因为一切众生最难逃脱的命运就是流转于生死之中,如果说我们可以在当世之中,
可以解脱于生死流转,那么相对于其他改变命运,或者是升天,这种比较简单的目标,
当然一定可以达到的。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在佛教的修行之中,能够现世获得解
脱的智慧,那么相对于其他比较简单的目标一定可以完成,而且如果说能够有解脱生死
的智慧,那不管是命运是好是坏,或者是在人间,或者是在天上,都不妨碍他的最后解
脱。譬如说声闻人,如果证得初果之后,他七次...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佛弟子们于修学佛法一段时间后,渐渐会知道佛法有三乘菩提之分,那就是声闻
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然而,这三乘菩提到底有什么内涵?有什么实质的差异?很
多人不懂,乃至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出现。譬如有人认为,只要了解四圣谛、八正道
等法,就已经全面了解佛法了;或者有人错将解脱道认为是成佛之道;或者有人将男女
邪淫法,当作成佛之道,等等。不仅误会大了,而且还误导众生,相将入火坑也,危害
大矣。
所以说,应该将三乘菩提的内涵加以说明,让菩萨们,了解三乘菩提的全貌;既然
能够了解三乘菩提全貌,就会清楚三乘菩提到底有没有差异,就不会随著错悟大师说法
而在修行走偏了,乃至有人走上与佛法完全无关的男女邪淫法中,再回头已经是很久很
久以后的事了。如果能够了知三乘菩提的差异以后,就可以衡量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人—
—是声闻种性,是缘觉种性,还是菩萨种性;待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之后,就会如实
的去修行,去求证属于自己的种性所应证的果德;如此才是有智慧的人,才不会被错悟
大师所误导,乃至与三乘菩提完全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所谓的声闻菩提,就是学人听闻 佛的音声之法教开示,悟了四圣谛等理,因而断
了见惑...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23 发菩提心后,一个人在轮回中的流转就有尽头了---索达吉堪布
为什么发菩提心有这么大的功德呢?因为一切佛、菩萨、声闻的安乐都是由此出生的。
如《华严经》云:“菩萨发心功德量,亿劫称扬不可尽,以出一切诸如来,独觉声闻安
乐故。”
在《华严经》、《入行论》等许多经论中,都详细宣说了发菩提心的功德。
《诸法最上王经》中云:“若人疾欲见,未来诸佛者,须发菩提心,当修菩萨行。”
有个人说:“我很想见到本来清净的心性和普贤王如来,可是我没有得过灌顶,也没有
修过加行,您能不能开许我看《上师心滴》?实在不行,我看几页也行。”
其实,如果想见到如来,不发菩提心还是有点困难,你最好先发菩提心,好好修加行,
这样见如来就不难了。现在很多人对高法有兴趣,而对最根本的发菩提心、修加行却不
重视,这是对佛法的修行次第不太了解的表现。
如果以发菩提心来修炼自心,即便我们因宿业所感而堕入恶趣,也会因发心的善业而不
产生邪念。如果能长期修持菩提心,一般来讲不会造恶业,即使因为往昔的恶业转生到
恶趣,也会跟恶趣的其他众生不同,你相续中的善心不会退失,而且以恶趣的身份也可
以净除业障。
《本生传》中记载:“业之异...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24 常有修学原始佛法者—修学解脱道而未断我见之人—作如是不解真实义之说:“
自古以来常有大乘与小乘之争。”又言:“大乘法是质变后的佛法,与阿含经典所说不
符。”又言:“解脱果成就,证得第四果时,便是已成佛道。”
然而如是言,实有大过。所以者何?谓如是等人,不知解脱道之正义,亦不解佛
菩提道,不解成佛之道,亦不肯承认自身不懂成佛之道,不肯承认自己所知之佛法属于
欠缺佛菩提道之残缺佛法,由是故作诽谤大乘佛法之言,乃言:“大小乘之争。”乃言
:“大乘非是原始佛法,大乘是原始佛法质变后之佛法,非是佛口亲说者。”
然而实际本质上,绝非大小乘之争,实是小乘凡夫与大乘圣人争执也;大乘贤圣
未尝与小乘中诸凡夫人争也,唯是宣说如实之大小乘佛法尔;若所说是如实语者,则非
是争也。今观小乘凡夫所言“大乘与小乘争”,观其所说成佛之法者,则皆虚妄不实;
若所说虚妄不实者,则是与人争,非是他人与之争也。
大乘菩萨虽亦修证解脱果,然而却以无生法忍一切种智为依归,以佛菩提智之一
切种智为主修。小乘人则唯从事于解脱道之修学,不修证大乘法中之般若;是故,小乘
之极果为解脱果之第四果,...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5 宗萨钦哲仁波切:
Larry(指主持人),你有那些粉色的纸吗?你扔了?没事,我想我记得。很好,Larry请我谈
谈佛教与道德,对吧?以及佛教是否一条道德导向之道,还有,什么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有点迷失方向,因为刚从东半球过来,并且到了之后马上去了牛津。现在我……我在牛
津应该做了点什么,但我也不知道做了什么。不管怎样,其中一个令我迷失的原因是,我
和牛津的学者谈了谈,他们很棒,真的很棒,非常好。那儿有很多称为佛教教授,佛教专家
的,他们强烈否定转世。他们不相信无二,无差别,无分别,是佛陀的教授……象这些等等
,非常好,我非常受教。
就在昨天,还聊到一个人,我只听过他名字,但还没真正研究过他——**波普尔(Karl
Popper)。而且,在牛津,我被告知他们在“客观地”研究佛教,这很有意思,这些都令我
迷失。因为我不得不切换思维,切回到佛教徒式的思维,为了讨论这个。不论如何,这是
非常重要的主题。
如果我们不谈无二(无分别,无差别),那么,我觉得,我们完全不可能谈佛教。但是,无二
不是那么简单。最近我和印度学者们聊天,我甚至有点担忧,我们西藏人实际上在多大程
度上,彻底地构想无二的观念,...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26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
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
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
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自然而然地展现于相对菩提心之中,最终将完全证得究竟菩提
心。
(一)相对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本身有两个次第,即利益他人的愿望,以及把这种愿望付诸行动。这两个次
第之间的差异,犹如想要前往某处和实际展开旅程之间的差异。
相对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1)观修自他交换法(2)把逆缘用于修道的座下禅修。
(1)自他交换之座上修法
菩萨的修行:第十一、所有痛苦无一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圆满成佛则来自利他
的念头。因此,真正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乃是菩萨的修行。
目前,当你快乐时,你或许相当满足。其它人或许不快乐,但你不真正地把它视为你的
问题。当你不快乐时,你只顾着想要去除让你心烦意乱的人和事物,而不在乎、甚或不
记得其它人或许也不快乐;这一切都是迷妄!
有一个方法可以训练你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个称为“自他交换”的法门
,包...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54 | 27 行菩提心
愿与行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获得安乐,这
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
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
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这六波罗密多。
愿、行菩提心统称为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行,不断积累福、慧资粮,我们最终
将见到诸法实相,即胜义菩提心。
布施
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面对乞丐,不要急于表达厌恶或不信任。若真的生活优裕没人愿意低三下四出来乞
讨。就算被骗被利用,至少也不会给自他造成妨害。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跟一个笑脸
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其实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
施就是供养,不用担心会有第三种情况。
为了布施而刻意争取、积累财物,布施便也成为一种执著。
修持布施的目的是减轻自己的贪执,如果因为布施的结果沾沾自喜,或者为了显示
自己高人一等而行布施,这都有悖于布施的初...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28 修菩提心一定要落到实处---索达吉堪布
修菩提心时,有时候可以观想众生平等,亲人和怨敌没有差别,安住在舍心的境界中;
有时候愿通过自己的能力,让一切有情获得彼岸的快乐,在慈心的状态中念诵;有时候
愿众生离开所有的痛苦,住于悲心的状态中;有时候看到众生离苦得乐,内心由衷欢喜
,处于喜心的状态中。以此四无量心来修也可以,但最关键的是要想到众生。
否则,《前行备忘录》中也讲了,上师若只是煞有介事地说说“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
生”,弟子也是装模作样地想想,双方都眯着眼睛说“好可怜啊”,这样空洞地说大话
,没有任何实质,就像空中漂浮的云,没办法滋润地上的庄稼。
所以,我们修菩提心时,最好能先修四无量心,并参考一下《前行备忘录》的发心部分
。藏地所有的高僧大德,共称这部论典是最甚深、最圆满的次第法要,学院很多人在修
菩提心时,也常借鉴它的内容。因此,大家对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
尤其是学院的四众道友,今年除了学习《入行论》以外,其他的背诵、辩论都放下了,
全力以赴要先把加行修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应该把这部窍诀书多看一下,尽量减少
一些琐事,不要边修加行边做很多事,否则,心很散乱的话,修的效果不一定... 阅读全帖 |
|
l*******s 发帖数: 7316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owest 讨论区 】
发信人: access05 (), 信区: Gowest
标 题: 须菩提祖师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3 21:35:51 2017, 美东)
《西游记》写得是孙悟空的故事,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是在须菩提祖师造就了一个神
通广大的孙悟空之后发生的。书中的须菩提祖师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造就了这样一个
孙悟空。也就是说,须菩提祖师这个人物,其实是作者专门为造就这样的孙悟空而设置
的。因而,我们在阅读和研究《西游记》时,弄清楚“须菩提祖师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至关重要。
对于他到底是个什么人物,我们应从书中的这些地方来看:
猴王在到达“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前,遇到了一位樵夫,你听他的歌:“观棋
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
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古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
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
黄庭》。”猴王道:“《黄庭》乃道德真言,(你)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三乘菩提的关係
有人可能会问:佛教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佛菩提乘」,
为什麽我们只谈「三乘菩提」呢?一般宗教或者心灵成长的团体,会教人如何改变命运
、或是教人升天的方法,但却没有办法改变生死流转的命运!而在佛教的修行如果能够
获得声闻乘的解脱智慧,相对其而言较为简单的人乘、天乘,自然会得以达成目标。譬
如,声闻人证得初果之后,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究竟解脱!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只需
探讨三乘菩提的内容,就足以函盖「人乘」、「天乘」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三乘菩
提的关係」!
两千五百多年前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成就佛道,那麽祂所修的
是五乘中的哪一乘呢?是「佛菩提乘」!在《阿含经》的《大本经》中,释迦牟尼佛说
祂之所以能够成佛,是依照过去诸佛的传承,并说当时的毘婆尸菩萨与祂一样,观察到
人间的生老病死苦,于是出家修行「菩萨道」之后,而成就佛道。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观察在这五浊恶世中,成佛的目标对众生来说太高深了,
所以 佛陀先说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最后才说大乘佛菩提道。在《阿含经》
中也可以看到, 佛陀要度化一个人的...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31 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有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其一、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现在还不讲,基础都没有
,证悟什么呢?首先要修出离心和世俗菩提心,从最低限度开始做起。
其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两种:一是愿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为了度
化一切众生而愿获得佛的果位,这样的念头叫做愿菩提心;不但心里有这样的愿望,而
且去实践六度万行,这就叫做行菩提心。先讲愿菩提心,这是最关键的。
怎样才能产生世俗菩提心呢?在修愿菩提心以前,需要先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
较广的修法,在很多经书和以前的五加行开示中都有谈及,故此处不再广讲,只是从总
体上略讲一下。若想广修,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要修;若想略一些,则可只修
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若想最略,最简单的修法就是只修悲无量心,其他的已包含于其
中。此处只讲舍无量心和悲无量心的修法,故而属于一种简略的修法。
修法的前后,也就是三殊胜中的发心殊胜和回向殊胜,以前已讲得很详细了,此
处就无须赘言,现在便开始讲菩提心的正式修法。
修菩提心时,既不是仅仅把心平静下来,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西游记》写得是孙悟空的故事,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是在须菩提祖师造就了一个神
通广大的孙悟空之后发生的。书中的须菩提祖师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造就了这样一个
孙悟空。也就是说,须菩提祖师这个人物,其实是作者专门为造就这样的孙悟空而设置
的。因而,我们在阅读和研究《西游记》时,弄清楚“须菩提祖师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至关重要。
对于他到底是个什么人物,我们应从书中的这些地方来看:
猴王在到达“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前,遇到了一位樵夫,你听他的歌:“观棋
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
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古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
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
黄庭》。”猴王道:“《黄庭》乃道德真言,(你)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这个
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这位神仙指得就是须菩提祖师;
须菩提祖师初次亮相时,作者是这样对他描写的:“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于天同寿庄
严体,历...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33 转自国际佛学网
http://www.buddhistweb.org/index.php/europe/ozbd/4728-%E5%85%AB
1、圆忍(小虎),博士,讲师,学佛一个月
学佛一个多月,我基本上每天持咒拜佛。我感觉,比以前更知道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和同事相处更和睦,能直面接受别人的批评。另外,和其他人沟通的能力也有了一些提
高,做事情的效率也有所提高。感恩三宝加持!
2、圆石(Kat),大学生,学佛四个月
几年前读了南怀瑾先生的《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对佛法的甚深义理产生了很大兴趣,
后来产生了系统次第学习佛法的念头。非常幸运的是2012年9月份,在网上看到了欧洲
菩提学会招收学员的信息,我马上报了名,开始了次第闻思。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学习,
我皈依了上师三宝,也开始吃素了。人变得淡定和开心了,生活中也知道如何取舍因果
了。感谢菩提学会的辅导员和所有道友!
3、圆教,硕士生,学佛两年
10年前的藏地之行,让我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惊叹于那里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
人人却过得很幸福,也从那时起心里埋下了亲近三宝的种子。岁月变迁,两年前我才加
入菩提学会,从《入行论》开始次第闻... 阅读全帖 |
|
|
h********7 发帖数: 54 | 35 愿菩提心
四无量心
菩提心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有着翔实的建
立步骤。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
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这四种发心的对象范围广大,无
边无际、没有穷尽;发心的功德不可计量,所以是四无量心。
传统上,四无量心的训练是从“舍”开始。“舍”是慈悲心的起点和基础。
四无量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涵盖,融会贯通。慈悲、喜乐若不是以平等心
为基础,则不够清净;平等心中若没有慈悲、喜乐,就会变得冷漠和无动于衷。
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
慈爱
冷漠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敞开心胸的能力。培养慈心
也可以看作是培养爱的能力,学习以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众生、与外界相处。
倾尽全力去追求的名利对生命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与之相比,内心的平和富
足、亲情友情、慈善助人等对自己更有帮助,更容易产生幸福感。
迎面走来的人,男女老少,喜欢的、讨厌的,他们都和我们一样渴望幸福安乐,只
是追求幸福的手段或许很笨拙,这样地想,我们会很自然地生起同情、宽容之心。
或许...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36 敬錄自《入菩薩行論廣解》 寂天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7
辛二、其他無有如此加行(在整個世間中,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利他加行了
):
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不管什麼樣的眾生,無論是行為還是心理,都願意遣除一切的痛苦。可以看得
出來,不管是地獄、旁生、餓鬼,還是世間的人類,他們都不願意感受痛苦,每個人都
想消除疾病、瘟疫、戰亂、災難等,並全力以赴忙著這些事情。然而,儘管心裡是這樣
想,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在因果取捨方面非常愚癡,行為上行持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斷
尋找痛苦。
比如說,有些人想發財就去搶劫、偷盜,結果不但得不到財物,自己反而被關
進監獄,即生痛苦、來世也痛苦;有些人想遣除自己的貧困,就通過一些非法的行為來
謀取,但後來也不能...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7 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迷,有的说是如来佛祖,有的说是太上老君,都误解了,
仔细读西游记悟空拜师时,菩提祖师的教授学科是全方位,系统的,儒,释,道,三教
九流,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医家,术士,,,从该学府毕业的都是被告诫,不准
说出师傅,悟空的十年学期也只有几个时辰的真传,没有学全108变,只学到一点皮毛
就成斗战胜佛,菩提校长的水好深?
如来佛祖绝不可能变成菩提祖师去教悟空,变成道祖去宣扬道家,佛教徒都要造反,本
来佛道两家就是水火不容,两家斗争了两千年。其次佛祖不具备多种学文,为了把本教
发展成宗教托拉斯,康采恩,其中挖了道家的墙角,道家的许多优秀人才,大仙,金仙
,大罗仙,,凡有加盟佛教集团的都委以高管职位,文殊,普贤,慈航等等都跳槽,甚
至悟空经过比较也选择就职佛家的高位,可见佛家多么重视人才,
菩提祖师神龙见首不见尾,大智慧,能教授儒,佛,道,这个学府只生产各派的大腕,
菩提祖师还要去与学生们争名夺利嘛?唯一能查考菩提祖师身份,只有鸿钧老祖符合条
件,但网友提示说封神和西游不兼容,世界之大,还有许多大隐没浮出,天外有天,人
外有人。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也许有启迪.
一...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38 藏传佛教的内涵ZT
教授:格鲁/果硕仁波切
时间: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一日
地点:白马山菩提讲堂
整理:刘凯玲
转自:大眼观世
一、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慧——三圣道为入于密乘修持之根基
金刚乘佛法从印度传至西藏,事实上金刚乘佛法并非独立于大乘佛法之外,和大乘
佛教是一体的;只是修持时藉大乘的波罗密多乘(因乘)和金刚乘(果乘)交互修持,
特别是用金刚乘修持,如果正确修持得到佛果是很快的(即金刚最上乘无上瑜伽密,即
身成佛的法门);所以,我们修持金刚乘的目的||成佛,和一般波罗密多乘及显教根
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成佛;如果没有显教修持的内容作基础,要证得佛陀果位根本
不可能。
显教修持不只是自己修菩提心,追求解脱轮回的痛苦,更进一步也要让众生修持菩
提心,离开轮回的痛苦,得到佛果位。这样的目的之下,我们要是想成佛果位,若没有
这两样作为根本,说要证佛陀果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金刚乘要证得佛陀果位,须以
显教为修持内涵,如菩提心、出离心、空性的正见为修行基础。
佛陀非常善巧地根据各种因缘、根器、处境而度化众生。如果众生想求得解脱,在
痛苦轮回中生起出离世间之见,佛陀以小乘的教化来教导这些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我们略说了佛法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并且从各种不同的层
面,来说明佛法中的这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法相。我们要接续上一个单元的主轴,也
就是要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并且也要详细的来解
说这两个主要道修行的内涵和修学次第。
前面我们说过,二乘法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也就是经由断除我见和我执以后,烦
恼灭尽了而取证解脱果,从此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因此而得以免除生死轮回之苦;而
大乘菩提的修行,则是从亲证第八识入手,然后依次第进修,圆满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
证过程以后,得以成就究竟的佛道。然而在这当中,大乘菩萨同样是要断除烦恼障,要
修证解脱的法门;而二乘菩提的行者,虽然可以断尽烦恼取证解脱了,但是他们却不知
也不证大乘菩萨所亲证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而说大乘菩提所修所行函盖解脱道。
也就是说,菩萨在解脱果方面如果无法圆满,当然也就无法成佛了。
接下来,我们想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第一个层
面,是从“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这样的角度来作说明。
四圣谛是所有的佛子们所耳熟能详的法道,但是对于四圣谛...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40 歐洲菩提學會簡介
在大恩上師四川省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索達吉堪布的諄諄教誨下,歐洲道友們
願發大乘菩提心利益歐洲有情,於2009年8月1日正式成立了歐洲菩提學會。經過兩年多
的發展,成員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了目前40多人,主要分布在英國、法國、瑞士、德國
和冰島的不同城市。
歐洲菩提學會根據索達吉堪布的要求,設立了三個組的學修:大圓滿前行組主
修加行,聞思B組主修《入菩薩行論》, 2012年的新組也剛剛學完佛學基礎課程,進入
了《入菩薩行論》的學習。
學會還計劃根據堪布的要求,每年開設加行新班、淨土新班和入行論新班。
歐洲菩提學會的學習方式主要採用網絡共修,目前英國小組還進行不定期的實
體共修。菩提學會由弘法教務處統一管理,提供學習資料,安排教學計劃,組織考試和
評獎,進行學修統計,每個階段結束後進行教學成果評價,頒發相關證書和獎品。
歐洲菩提學會有專門的法師負責監督和管理。以聞思修為主弘揚大乘佛教法義
,推進慈善事...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41 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
阐述。
答:1)教证:《华严经》云:“欲得最胜第一道,为一切智解脱王,应当速发菩提心
,永尽诸漏利群生。”
《中般若经》中云:“须菩提,诸凡夫一旦发无上菩提心时,彼等所行之十善与四禅、
四无色等即成随解脱分善而成为一切遍知之因,故当尽力而修行。”
2)举例:以前有位修行人,一生专修密集金刚,最终却获得了预流果。为什么修无上
密法,却只得了个小乘初果呢?原因是他只有出离心,而没有菩提心。
《文殊根本续》中也有个公案:一个叫那自扎的修行人,凭借自己修成大威德的力量,
杀害了很多众生,最终悲惨地堕入地狱。这说明即使修成了大威德,如果不具足菩提心
,也只是堕入恶趣的因。
3)比喻: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能
洗濯一切烦恼垢,犹如净水;能长养众生白净法,犹如大地……。《华严经》中宣说了
二百五十种比喻。
4)推理:菩提心具有两个条件——缘众生的悲心、缘佛果的智慧。缘佛果的智慧可净
治我们无始轮回的染污习气,若无此智慧,一直耽著五欲六尘为实有,则永无解脱之日
;缘众生的悲心可对治我...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42 三、依次第修菩提心
在正式修行时,先要修出离心,也就是修外加行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
虚、轮回过患这四种修法。出离心修好以后,暂时不要考虑静坐、参禅等其他修法,而
是要先把菩提心修出来。没有菩提心,就没有了目标,连目标都没有,还参什么禅?修
什么大圆满呢?这好比人在远行前,需要首先明确希望到达的目的地,辨清方向后,再
仔细观察路况,然后才能开始行动,脚踏实地地迈向终点。若连目标和方向都没有确定
,这不是盲动又是什么呢?这样做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
所以,出离心修到标准的时候,就开始一步一步地修菩提心,若自己肯循序渐进
地下工夫精进,就绝对可以成功。因为,以前所有走上菩提道的人都是这样修起来的。
所以,只要肯修,就一定会修起来;但是,如果不肯修,就永远都是凡夫,永远只会为
自己着想,为自己打算,最终连自利也不能成办。
这是宁玛巴的一种大圆满前行发菩提心的修法。这个修法简单易行,能力很大,
效果显著。你们都看过《普贤上师言教》,其中的修法没有这么详细。此修法出自于《
普贤上师言教》的一个笔记,其中将如何修菩提心讲得十分清楚和详尽,萨迦派和格鲁
派的菩提心...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43 妄图利用菩提心达到个人目的,这样做果只能适得其反---索达吉堪布开示摘自:《旅
途脚印》
作为凡夫,尽心尽力利他的最好方法就是修慈悲菩提心。如果能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
并且不失坏,则不会堕三恶趣,即使业障深重,不幸堕入,时间也短如弹指。一位居士
曾问仲敦巴:“若不舍离菩提心,是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的因吗?”仲敦巴回答说:“
这是利益众生最好的因。若不舍离菩提心,则不会堕三恶趣,并成为不退转者。若因前
世业力深厚等特殊原因而转生恶趣,也会因一刹那忆念菩提心的威力立即得以解脱,获
得人天善趣果位。”某些自诩为大乘佛子的人,虽然在表面上做了一些利益众生的事,
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不堕三恶趣,或仅仅考虑自己的成就。虽然他在修法之前也发所谓
的菩提心,最后也将善根回向菩提,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不
能成为大乘法;如果不回向,一旦生起瞋心,善根就会失坏,自己的功德就浪费了。这
样自己就不能成佛,就不能消除痛苦。这样的发心,只是表面上的大乘法,实际与声缘
无异。我们不能妄图利用菩提心来达到个人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无始
以来,我们就是因为考虑自己太多,才会生生世世流转轮回...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44 发菩提心在佛教中是非常根本和重要的事情。很多部佛经都有专门的“发菩提心品”。
对于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如何能发菩提心,作了详细的说明。
以下是《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的“发菩提心品”。这个比《庄严菩提心经》中讲得要好
懂一些。
《大方便佛报恩经》
http://www.qldzj.com.cn/htmljw/0427.htm
(失译人名出后汉录,乾隆大藏经,大乘单译部)
发菩提心品第四
尔时会中有一大菩萨摩诃萨。名曰喜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仰白如来
。而作是言。菩萨云何知恩报恩。
佛告喜王菩萨。善男子。谛听谛听。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若发菩提心云何而发。菩萨因何事故。所以能发。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立大誓愿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般若
波罗蜜。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
是故初发菩提心者。则得名为菩提因缘。众生因缘。正义因缘。三十七助道法因缘。摄
取一切善法根本。是故菩萨名为大善。亦名一切众生善根。能破一切众生 |
|
d******r 发帖数: 5008 | 45 红菩提与白菩提
怀师:你们将英文的「种子精华」(seen essence )翻成了(红或白)菩提。
菩提这个佛学名词,最初是从印度文翻成藏文,又从藏文翻成中文而来的。其实菩
提也是一个代名词,按唯识教理来讲,也不叫菩提,玄奘法师叫它「净色根」。所谓净
色根,就是物质的那个根源。现在讲的基因、细胞等还不是净色根。现在科学还不知道
细胞生命的来源,那个来源就叫净色根。现在科学研究到基因,已经无法再往下分了,
将来科学也许会发现,生命最初的那一点就是净色根。
密法中,女性的种子精华一般叫红菩提,男性的叫白菩提。英文翻成种子,因为英
文中没有这个字。其实,人能生出人来,也是靠那个种子。女性阴户内有一种液体,是
一种荷尔蒙;男性如果冲动了,生殖器口上也有一种液体,和女全的那种液体同一个性
质。男性出精等于女性排卵,女性一个月排卵一个,男性一
次可排几亿的精虫,精卵相和就成了生命的种子,不过这不是红白菩提。
这里讲到,他们双修七个月,他们有精卵的排泄吗?没有!他们已经把女性的卵,
男性的精化掉了,都变成了菩提种子。这都是科学的大问题。
真正告诉你们密宗的东西,你们会害怕的。好比说,他们认为女人月经...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6 比对佛教人物的年代,可以发现某事说法是否可信。以下为最近读书发现的两个疑问。
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又译为求那跋多罗,意译为功\\德贤,印度佛教高僧、翻译师。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广州,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派人迎至建康,并集力先后译出《杂阿含经》、《楞伽经》、《大法鼓经》、《相续解脱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卒于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
一、胜天王般若经的梵本
如果采信上述求那跋陀罗的年代,则《大唐内典录》所说∶"『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在梁太清二年(西元548年),遇到传给月婆首那。" 就是不可信的,因为西元548年,求那跋陀罗已经去世八十年了。
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说到此事,写成∶"「胜天王般若」∶...到了陈天嘉六年(西元五六五),月婆首那Upas/u^nya才译为华文,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Gun!abhadra,在梁太清二年(西元五四八),带到建业来的。" 不知是否意识到年代的问题了。
http://www.yinshun.org....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7 比对佛教人物的年代,可以发现某事说法是否可信。以下为最近读书发现的两个疑问。
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又译为求那跋多罗,意译为功\\德贤,印度佛教高僧、翻译师。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广州,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派人迎至建康,并集力先后译出《杂阿含经》、《楞伽经》、《大法鼓经》、《相续解脱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卒于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
一、胜天王般若经的梵本
如果采信上述求那跋陀罗的年代,则《大唐内典录》所说∶"『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在梁太清二年(西元548年),遇到传给月婆首那。" 就是不可信的,因为西元548年,求那跋陀罗已经去世八十年了。
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说到此事,写成∶"「胜天王般若」∶...到了陈天嘉六年(西元五六五),月婆首那Upas/u^nya才译为华文,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的梵本,是于阗沙门求那跋陀Gun!abhadra,在梁太清二年(西元五四八),带到建业来的。" 不知是否意识到年代的问题了。
http://www.yinshun.org....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1574 | 48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对一个神秘人物——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有很大的兴
趣。因为此人在短短的几年内就造就了孙悟空这样一个高手,而后神秘消失,书中再也
找不到一丝痕迹。他究竟是谁,一直是个谜。网上关于菩提老祖身份的讨论众说纷纭,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读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这两部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密切相关,有
些甚至是原班人马,因此我将从此两书中找线索。申明一下,我只是从纯小说神话的角
度研究,不牵扯任何道教和佛教经典,以免惹来麻烦,请朋友们注意。
首先,西游中如来曾说西牛贺洲无上真者,而恰好菩提就在西牛贺洲,如来法
力广大,他曾自言能识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瞒过如来的法眼呢?只有
两种可能,其一,菩提只是暂住西牛贺洲,只为教导孙悟空而来;其二,菩提的法力与
如来相当,甚至超过如来。再看看菩提祖师出场时的介绍,“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
法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我们来看第一句“大觉金仙没垢姿”,既然点明
是仙,可见是道家无疑,再看第二句“西方妙法祖菩提”,可见是西方之祖,再看最后
“ |
|
发帖数: 1 | 49 菩提祖师后来再也没有露过面,他之前带徒弟的道观,也已经人去楼空,大门紧闭,但
是他后来去哪里落脚了呢,为什么不表述一下呢,在《西游记》电视剧里始终都没有说
过菩提祖师的下落,就成了谜一样的事情。
对于菩提祖师的去处,不知道在《西游记》原著里有没有提到过,孙悟空跟着唐僧取经
回来之后,有没有再去拜会他的真正的师父,这些其实都是很关心的事情。
孙悟空当时大闹天宫的时候,菩提祖师应该也知道吧,而且以菩提祖师的功力,毕竟是
孙悟空的师父,应该很容易就能降服的住孙悟空,但是他并没有出现。
还有人说,菩提祖师跟如来佛祖是有关系的,师出同门还是师叔师侄的关系呢,但是这
不科学,如来佛祖是佛教的人,而菩提祖师是道教的人,这怎么可能是师叔师侄的关系
呢。
不过在《西游记》里,把佛教奉为是很厉害的存在,对于道教并没有太多的宣扬,没有
佛教那么大的影响力,毕竟唐僧去西天取经也是佛经,所以像镇元子和菩提祖师这样的
道教中人,其实实力都不输给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却都没有显得那么厉害,这也是原著
侧重点不同。
只是后来没有提一下菩提祖师在哪里,确实有点遗憾了。 |
|
k******e 发帖数: 26 | 50 《维摩诘经》说:“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耨多
罗三藐
三菩提心的简称)即是出家。”有很多人想出家,不过常有困难,例
如父母不答
应也是不行。你发菩提心就是出家,你一个在家人有出家人一样的功
德。《维摩
诘经》又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一切功德你已
经具足了,
你不再欠少什么。所以我们这个修行,要抓住这个根本哪!一切具足
。还有《毗
婆沙论》(注①)中说:“此法门是诸佛之父。”此法门即是发菩提
心,这是一
切佛的父亲。“诸佛之母。”看见没有,诸佛完全是从发菩提心生出
来的。又说:
“是诸佛之眼。”诸佛要普度,要能照见一切,什么是眼呢?菩提心
是眼。“是
无生法忍之母。”我们都是花开见佛入无生,见了阿弥陀佛,花开见
佛了,入了
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的母亲是什么?是发菩提心。你在花开时为什么
证无生,因
为你曾真正发起了菩提心。“是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
啊!无边哪!
赞叹发菩提心的殊胜啊!佛的父佛的母。花开见佛入无生,这是无生
之母。再有
《大般若经》(注②)里头说:“如以箭射物。”拿箭去射靶子,那
你就可能射
中或者射不中。但是你往地下射,谁都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