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发帖数: 22092 | 1 看了一大堆科普,凡是带着怒气的,有立场倾向的,我基本都认定SB,唯有这片我
觉得看着稍觉顺眼。
=================
http://qing.weibo.com/tag/%E8%8B%B1%E9%9B%84%E5%8F%8C%E9%9F%B5%
沈负心 01月15日 历史:理性论证“英雄双行体”
最早的“英雄格”是荷马史诗开创的,形式为六音步扬抑抑格。其中的扬
抑抑格因其“下冲之势”,被认为有助于传达悲怆宏大的情绪,适合刻画英雄,所
以被称作“英雄格”。而六音步则是荷马史诗的习惯。 荷马史诗是无韵
的。 英国的乔叟对格律的表现效果有不同的理解,他创造了一种新的“
英雄体”。他认为五音步抑扬格适合抒发英雄情怀,并设定了押韵形式“AABBCCDD
…”。这种格律的准确译法似乎应是“每两行押一韵的英雄体”,我们暂且称之为
“双行韵英雄体”吧。 然而, 英国 十四行诗通常就是五音步抑扬格的,
一旦其中出现“双行”同韵的部分,就等于局部运用了“双行韵英雄体”。比如,
十四行诗的最末两句就是“双行”。有的十四行诗通篇押 展开全文↓
最早的“英雄格”是荷马史诗开创的,形式为六音步扬抑抑格。其中的扬
抑抑格因其“下冲之势”,被认为有助于传达悲怆宏大的情绪,适合刻画英雄,所
以被称作“英雄格”。而六音步则是荷马史诗的习惯。
荷马史诗是无韵的。
英国的乔叟对格律的表现效果有不同的理解,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英雄体
”。他认为五音步抑扬格适合抒发英雄情怀,并设定了押韵形式“AABBCCDD…”。
这种格律的准确译法似乎应是“每两行押一韵的英雄体”,我们暂且称之为“双行
韵英雄体”吧。
然而, 英国 十四行诗通常就是五音步抑扬格的,一旦其中出现“双行”同
韵的部分,就等于局部运用了“双行韵英雄体”。比如,十四行诗的最末两句就是
“双行”。有的十四行诗通篇押“双行韵”,就被称作“双行韵英雄体十四行诗”
。
在莎士比亚诗剧中,角色如果一次说出两行台词,也是“双行”。 莎士比亚
诗剧的大部分篇幅也是五音步抑扬格的,但是韵。不过, 莎士比亚为了刻画不同人
物的性格,在写作部分台词的时候会交错使用不同的格律,一些格言警句式的台词
是押韵的,一些长篇大论的滑稽讽刺或悲歌式独白是押韵的。这类段落有些正好押
的是双行韵,那就是局部使用了“双行韵英雄体”。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天才,对英国文艺复兴的先驱人物乔叟是有
所继承的。乔叟之后,“双行韵英雄体”本来也很流行。因此,文学史上也就这样
描述:莎士比亚有时候也使用“双行韵英雄体”。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点,由于乔叟的创新理解以及后世对乔叟的推崇
,在西方诗歌格律出现了一点概念混淆——
本来的“英雄格”是扬抑抑格,后来抑扬格的诗也可以被叫做“英雄体”
了。汉译的时候,大致用上述两个译法加以区分。但事实上,不管是原文,还是译
文,都难从字面上看出两者的差别。
如果只是乔叟创新概念,“英雄体”的概念也不会这样复杂。然而,后世
作家弥尔顿又提出创新见解。
弥尔顿认为,抑扬格五音步这种英诗最常见的格律用来写英雄史诗没有错
,但是押韵并不适合于英雄史诗。他提出观点说,要表现壮怀悲烈的上古英雄,就
不应受制于韵脚的矫饰,而应该学习古代史诗作者,不押韵,这样才够大气。
于是,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等都是抑扬格五音步无韵诗,跟莎士比亚
诗剧的多数诗行完全是一样的格律。 但大家因为弥尔顿的文学见解,却习惯于把弥
尔顿的诗叫做“无韵英雄体”,与乔叟的“双行韵英雄体”加以区分。 而莎士比亚
同样使用过抑扬格五音步无韵诗,却不被称作“无韵英雄体”——明明是一种东西
!
所谓概念混淆,就体现在这里了。
弥尔顿和乔叟的差别只在于无韵还是双行韵,共同点则是抑扬格五音步。
那么,逻辑推论应该是,“抑扬格五音步”就是所谓“英雄体”。
但事实上,抑扬格五音步又是英诗最常见的格律形式,使用的时候风格多
变,并不总是跟“英雄”挂钩。如果它是“英雄体”,那么百分之九十的英诗都是
“英雄体”了!
就格律本身的特点而言,“英雄体”简直是个“伪概念”。它是乔叟和
弥尔顿为了包装自己的文学见解而附加的称谓,而不是“英雄体”格律本身有什么
特别之处。弥尔顿的英雄风格则主要来自他写作的题材和选择的词汇、句式等,不
是格律本身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由于古代史诗和悲剧的主角大都是英雄。后世继承古代的理论
,概念成为也有很多是沿用古代的说法,比如英语中“主角”这个词沿用的就是“
英雄”这个词。 所谓“英雄”,随着文学风格的变化、文学典型的多样化,却与英
雄气概关系不大了。
乔叟本身就是个讽刺作家,他所谓的“英雄体”已经有点标题党的意味。
莎士比亚使用抑扬格五音步无韵诗,或双行韵诗,也都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跟英
雄风格无必然联系。那就更不用说后人了。
因此,“英雄体”之类概念,其实不甚规范。这个概念用于理解前人的评
述是有帮助的,但如果自己去描述英诗格律,还是用抑扬、音步、韵脚来描述比较
清楚。
至于莎士比亚有没有通篇符合“双行韵英雄体”的诗,答案当然是有!他的
一些十四行诗通篇符合这一条件! |
T****r 发帖数: 22092 | 2 通过狠狠地补习了一下各方面的说法,我经过总结和思考,谨慎地认为,刘丽丽说
的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是可以成立的,虽然那时候还不正式叫作英雄双行体,也
还没有这个定义出现,但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是存在这个的,虽然并不是主流
。
另外,刘丽丽演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莎士比亚的部分作品应该比较熟悉,对其中
的非主流部分比较喜欢,这个说法也是可以成立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可以成为一个定论了。
谁不承认这点,谁就是韩国人。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大堆科普,凡是带着怒气的,有立场倾向的,我基本都认定SB,唯有这片我 : 觉得看着稍觉顺眼。 : ================= : http://qing.weibo.com/tag/%E8%8B%B1%E9%9B%84%E5%8F%8C%E9%9F%B5% : 沈负心 01月15日 历史:理性论证“英雄双行体” : 最早的“英雄格”是荷马史诗开创的,形式为六音步扬抑抑格。其中的扬 : 抑抑格因其“下冲之势”,被认为有助于传达悲怆宏大的情绪,适合刻画英雄,所 : 以被称作“英雄格”。而六音步则是荷马史诗的习惯。 荷马史诗是无韵 : 的。 英国的乔叟对格律的表现效果有不同的理解,他创造了一种新的“ : 英雄体”。他认为五音步抑扬格适合抒发英雄情怀,并设定了押韵形式“AABBCCDD
|
T****r 发帖数: 22092 | 3 有人明确指出:
frankiekkk (11级) 2012-01-16 15:48 亮了 (3) 只看此人 56楼 我特地去查了
下资料, 发现很多资料都是说:The heroic couplet consists of two rhymed l
ines of iambic pentameter that is a rhetorical unit; that is, it express
es a whole thought. Shakespeare's sonnets end with heroic couplets. 加上
刘莉莉说: it's kind like.... 我觉得刘莉莉一点问题也没有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通过狠狠地补习了一下各方面的说法,我经过总结和思考,谨慎地认为,刘丽丽说 : 的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是可以成立的,虽然那时候还不正式叫作英雄双行体,也 : 还没有这个定义出现,但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是存在这个的,虽然并不是主流 : 。 : 另外,刘丽丽演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莎士比亚的部分作品应该比较熟悉,对其中 : 的非主流部分比较喜欢,这个说法也是可以成立的。 :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可以成为一个定论了。 : 谁不承认这点,谁就是韩国人。
|
h******8 发帖数: 3778 | |
T****r 发帖数: 22092 | 5 有人已经把图片都找出来啦,哈哈
这下子方舟子打假也只能打刘丽丽说“很少人读过”中的“很少人”三个字了
【在 h******8 的大作中提到】 : 英雄双韵体v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