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BibleStudy版 -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的误解 (3) 圣经,圣传,教会训导
相关主题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5) 教宗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16) 该入那个教会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7) 因信成义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4) 大淫妇和默示录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2003年圣诞子夜弥撒讲道词 (ZZ)洪予健 牧師 bio.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的误解 (2) 圣经,圣传,教会训导ZT: 幾種人?
圣经十讲[zz]洪予健牧師 在尔湾 10/22-24 (转载)
智慧篇 (Catholic Bible)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的误解 (1) 缘起与目的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8) 炼狱与大赦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的误解 【目录】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9) 圣洗圣体告解從前所珍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圣经话题: 教会话题: 天主话题: 耶稣话题: 训导
1 (共1页)
s******t
发帖数: 2511
1
A7.两教圣经的异同(6):罗三2是指那39卷首正典吗?
1.误解者说保禄/保罗虽然否定犹太教,但却肯定神的圣言是给他们的(罗3:2)而犹
太教的圣经直到今天跟基督教的旧约圣经(39卷)又是一样,因此,次经并非正典。对
于误解者这样的推论,小弟有以下的响应。
2.在1960年代,基督新教学者AlbertC.Sundberg,Jr.对旧约圣经曾作过深入的研究
,并发表了一篇名为「早期教会的旧约」(TheOldTestamentoftheEarlyChurch)的专
论,当中指出教会因在雅木尼雅会议之前已跟犹太人分了家,教会只承受主后70年以前
(那时旧约还未定型)的犹太教遗产。
3.拙作「天主教和基督教圣经的异同(2):支持次经的理据」中曾指出:对于主
后90年间犹太教在雅木尼亚/亚麦尼亚会议中订定他们犹太教的旧约正典,并且不许再
有所增减的决定,教会不应追随。根据圣经学者们的研究,保禄/保罗既是大约于主后
58年写下罗马书,那时旧约还未定型,那么,罗3:2所说的「神的圣言」未必就是指那
39卷希伯来文旧约圣经。
4.请勿忘记,罗马书不是写给犹太人的,它是写给阅读希腊文70贤士译本的罗马教
友的,宗/使徒们在不懂希伯来文的非犹太人地区传福音,他们自己(和外邦基督徒)
也得用上70贤士译本!若罗3:2「神的圣言」真是指那39卷希伯来文圣经,保禄岂不特
别声明是那39卷,以免阅读70贤士译本的罗马教友误会?!
5.说起来真妙,原来罗3:4及罗3:10-20所引用的经文就是取自希腊通行本的,既然
在同一章圣经里,保禄/保罗都引用那包含次经的70贤士译本,那么,罗3:2中的「神
的圣言」更应是涵盖次经的了。
s******t
发帖数: 2511
2
A8.两教圣经的异同(7):有关新约所引用的次经典型例子
在拙作「天主教和基督教圣经的异同(2):支持次经的理据」曾提及新约大量引用的
旧约次经,而典型的例子可算是希11:35,它所引用的次经是玛加伯下7:1,5-9有关母
子八人在希腊王安提约古四世宗教迫害下,怀着复活的希望受着严刑而殉道的记述,加
下7:9这样说:「他在快要断气的一刹那,高声说:「你这穷凶极恶的人!你使我失去
现世的生命,但是宇宙的君王,必要使我们这些为他的法律而殉难的人复活,获得永生
。」
误解者却认为希11:35「有些女人得了她们的死者复活,有些人受了酷刑拷打,不愿接
受释放,为获得更好的复活」(思高版),第一句「有些女人...」可以指厄里亚/
以利亚先知及厄里叟/以利沙先知分别使两个寡妇之子复活(列上17:17-24及列下4:18
-37),第二及第三句的「受酷刑拷打,不愿接受释放」是指耶肋米亚/耶利米先知(
耶38:6)和达尼尔/但以理先知及其三个朋友(达/但3:16-23,6:16-25)的遭遇,而
不一定指上述加下7的记载。
本人实在十分欣赏误解者如此熟悉圣经!希11:35前半句「有些女人得了她们的死者复
活」还可以说它是指厄里亚/以利亚和厄里叟/以利沙两位先知的奇迹,但是,根据希
11:35整节经文来看,后半句则明言他们之所以「受了酷刑拷打,不愿接受释放」,其
目的是「为获得更好的复活」,耶肋米亚/耶利米先知(耶38:6)和达尼尔/但以理先
知受苦,并非「为获得更好的复活」,可见这并非希11:35所指的事迹。若像误解者这
样解经,未免有断节取义的危险了。
s******t
发帖数: 2511
3
A9.浅谈如何解经
A)前言
常听到一些朋友说:「我们的信仰是基于圣经。」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但必须补
充一句,就是:怎样理解圣经亦非常重要!如果我凡事钻牛角尖,或只选一些合自己口
胃的才看,即使看了圣经,我都很容易会懂错它的意思;无限度地自由解经,或放纵不
羁地随意解经,更是不稳健的做法。圣神固然会帮助我们领略圣经的讯息,但这并不表
示我们就可像脱缰野马般毫无依据和方法地理解圣经,其实,透过教会传给我们的「理
解圣经方法」本身已是圣神的一种引领指导和祝福。今日不少人(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拿着圣经乱解一通,还美其名说:「我们每个人看圣经时都有圣神的带领!」结果是惊
人见解百出,异端林立,有些更为祸社会,这足以证明正确的理解圣经方法是不容忽视
的。
今日我们该怎样诠释圣经呢?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启示宪章》第12号就指出
:「既然天主在圣经?是藉人并用人的方式说了话,讲解圣经的人为明了天主愿意同我
们交谈什么,当注意寻找圣经写作人真正愿意表达的是什么,以及天主愿意用他们的话
显示的是什么。
为探讨圣经作者的本意,在各种方法中,也当注意到‘文学类型’,因为藉各式各
样的历史、预言、诗歌,或其他类型,陈述的及表达的真理彼此各有不同。故此,释经
者必需寻找圣经作者在固定的环境中,按他们的时代与他们的文化背景,用当时通用的
文学类型,企图表白及表白出来的意思。于是,为正确地了解圣经写作者所欲陈述的,
应当注意到圣经写作者的时代所流行的,以及当代习用的感受、说话和叙述的方式,也
当注意到同时代的人们,彼此往来惯用的那些方式。
圣经既由圣神写成,就该遵照同一的圣神去阅读去领悟。为正确地去探讨圣经原文
的意义,尚须勤加注意全部圣经的内容及统一性,顾及整个教会活的传授,并与信德相
比照。释经者的职务是遵守这些规则,努力更彻底地去了解圣经的意义;几乎经过这样
的研究,教会的审断才臻于成熟。因此这一切关于解释圣经的原则,最后当置于教会的
定断之下,因为教会担任保管及解释天主言语的使命与天职。」
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教授斐林丰神父--我敬爱的老师,曾在一圣经讲座中,根据
上述文献所说的方法,以多段圣经作为例子,很具体扼要地讲出教会如何理解圣经(其
中),本文主要跟着斐神父所说的脉络,介绍一些理解圣经的方法和原则(其中整个D
项也是不少正统基督教所共同采用的方法),当中我却加上另一些圣经例子,并且辅以
生活事例来说明,务求使读者体会到它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能够运用出来。
这篇短短的文章,当然不可能把全部方法和原则都逐一介绍,并且说得深入,所以
在这?只提出一些重要的和易用的,希望藉此有助大家平时「灵修式」地看圣经,并且
引发阅读圣经的兴趣。
B)一些理解圣经的大原则
看圣经像看字画一样,可以有许多层次。一个不懂书法的人看了一幅字画,他大概
只会觉得那些字写得很好看、很端正,这是一个较表面的层次,不懂书法的人也可以看
得到的;但若换了一个懂书法的人,便可以看得深入一些,他可以欣赏每个字的笔法,
这是另一个层次;尤有进者,他可以看它的风格,甚至可以看行气等等。原来看一幅字
画都可以有不同的层次,看圣经都是一样。
一般来说,我们平时看圣经时,都可以好像普通人看字画那样,能够有所领会,可
以跟天主交谈,这可谓是灵修的层次;如果深入一些,要在一段圣经,找出它的真正意
思,我们便需要做一番功夫,这番功夫我们称为「释经」--即诠释圣经,当中有很多
方法和原则,例如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原文所用的词语在当时是怎样
用法,这个字到底想表达甚么意思,不同的版本,文章的结构,上下文,这卷圣经或这
段圣经用甚么文体类型写成,宗徒的传承,教会历来的解释...等等,这些东西在神
学院要读四年,在圣经学院要读三年,读完之后都只是知些皮毛而已,可见圣经本身极
其丰富,有些圣经学家用上他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只是研究圣经内的其中一卷书,由
此可见,理解圣经可以有很深入的层次,深入到甚至穷一生的精力都不能完全了解它。
由于圣经是由天主默感人去写成,并交由主耶稣所建立的教会负责保管和诠解,所
以圣经同时是一部「天主的书」「人的书」及「教会的书」。正因圣经交由教会保管和
诠解,故此,如果要理解圣经,便需要依随教会的领导,藉着教会才可以正确地了解。
事实上,这部「教会的书」都是新旧约的天主子民的信仰结晶,所以,如果随便找个非
基督徒来,把圣经当作一部普通的书来看,看完之后便去解释一番,说它有怎样的教义
!这是不行的,因为他不是教会。教会就是由这群相信天主的人所组成,他们将自己信
仰的体会和对天主的理解写了下来,而成为圣经,所以如要正确地理解圣经,也需要在
教会之内,在这基督徒的团体?面,有她的带领和指引,才可以清楚完整地正确地理解。
C)从「人性作者」及「神性作者」两个角度入手
圣经既是由天主和人一起写成,换句话说,圣经的作者有二:一是「神性作者」(
天主),二是「人性作者」(人)。以圣经中的路加福音为例,天主是这部福音的「神
性作者」,而圣路加这个人就是它的「人性作者」了。那么,如果我们要了解圣经,我
们可以先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人性作者」究竟在这段圣
经?面想说甚么,即所谓「文字意义」,第二个角度就是要看天主--这个「神性作者
」要表达的意思,即所谓「属灵意义」。这两个意义虽然有所不同,却不会彼此矛盾。
D)怎可找到「文字意义」--即人性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怎样才可知道「文字意义」--即如何了解人性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呢?若用一个生
活例子来说明,情况就好像今日有人说:「某人已经‘瓜’了。」今天香港人会明白这
句话的意思是说「某人已经‘死’了」,但可能一百年后的人听录音带时,听见「某人
‘瓜’了」这几个字,就不知道原来是指「某人已经‘死’了」,也许在一百年后「瓜
」字是指「发了财」,但他们也不能把这句话硬说成某人已很有钱,相反,他们要看看
这个「瓜」字在当时是怎样用的,好能找出它真正的意思--啊!原来是指「死了」,
而不是说「发财」或「冬瓜」、「西瓜」。寻找「文字意义」--人性作者透过文字所
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样。看「文字意义」时会涉及「文体类型」,现先用「活水」作
为例子来介绍寻找「文字意义」的原则和方法,稍后才谈论一些文体类型的问题。
约于九六年五月,香港某个教会声称饮用双氧水能够治病,并鼓励其信众服用,据
云该教会的牧师还说若望福音第四章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在对话中所提及的「活水」
就是双氧水,并以此作为圣经根据。当然我们很难想像,在二千年前耶稣与那妇人言谈
间,会取出一枝双氧水出来,然后说:「多谢,三十元。」但竟有人可以将「活水」和
「双氧水」这种现代产物如此地连在一起!笔者大胆认为这个论点没甚么圣经根据。现
在就先看看「活水」的意思,透过「活水」这个例子,指出一些理解圣经文字意义的方
法:上下文,背景,修辞,比喻等等。
D1)若望∕约翰福音第四章中「活水」的意思
水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不喝水便会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用水,例如洗衫清
洁,建筑房屋时都要用水和着泥才可建筑。水的价钱虽然便宜,但却是我们的必需品,
若没有它,真的会「瓜」了,所以,水本身是很重要的一样东西。在耶稣时代祂身处的
巴肋斯坦--中东耶路撒冷这一带的地方,水更形重要。为甚么呢?因为二千年前不但
没有自来水供应,而且中东水源少很干燥许多旷野--即近乎沙漠的地方,如果在那?
做四十天避静,真要带够水才好,否则你一定见到天主(因为死了)!水在今日已经是
重要的,在二千年前以色列这地方,则是更加重要的一样东西。当时人们要去井边打水
,不像现代人有自来水那么方便,如果在家?附近有条小溪或河流--这些流动的活的
水不是一潭死水的,相信那?的「楼价」都会昂贵许多,因为有这样珍贵的水在附近。
耶稣跟撒玛黎雅妇人讲「活水」,其背景就是刚遇到这个妇人前来打水,然后耶稣
向她要点水喝,之后就引渡她明白天主的道理,提升她的生命,说的时候正是用「水」
作为话题。耶稣要道出天主丰盛的恩宠,祂便用大家正谈论的「水」来做比喻,于是就
说「活水」了,正如有些人说:「住在嘉湖山庄很好。」耶稣便给他说:「我给你天国
的嘉湖山庄,更要好得多哩!」--用大家正谈论的「嘉湖山庄」来引入天主的道理。
耶稣的口才是很好的,又懂得因材施教,就地取材,十分灵活!正说及水的时候就讲「
活水」,明显表示出这样东西比普通的水更加珍贵。
用「活水」来说甚么呢?说天主宝贵的恩典恩赐。怎知道呢?看后面的章节你就可
知道,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讲「活水」是在若∕约4,在若∕约7:38-39便很清楚说出
「活水」是指天主圣神,所以,实在不明白锡安教会怎会视活水为双氧水的圣经根据。
天主要将圣神赏赐给我们,这是多么珍贵的一份礼物,祂将自己送给你,住在你内啊!
我们是甚么?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甚至是罪人,不要说是天主,即使港督来你家中探
望你,可能你都会觉得很荣幸,现在天主来,将自己送给你,不知胜过港督亲临多少倍
!可惜有些人在领洗、领坚振及领圣体时又不觉得是这么珍贵!真糕糟!
D2)上下文
从「活水」的例子,你可以看到一些方法,首先是上下文。原来如果你想清楚知道
这段圣经说甚么,或某个字的意思,你就要「看前看后」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也是这
样的,笔者有次听人说:「打就打,怕你么?」他们还掀起袖子,吓得人要赶着去报警
,岂料他们接着便取出一副麻雀来!看见此情此景就知道原来那个「打」字,不是「打
架」之意,而是「打麻雀」而已。你听完后面的说话,就知道前面的意思,如果把这段
「打就打」的说话写了下来,那就是「上下文」了。同样,在圣经上也有这些例子,例
如:耶稣对伯多禄说:「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钥匙是甚么意思呢?你看看后面
的经文便可知道:「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
在天上也要被释放。」(参阅玛∕太16:13-19)很大的权柄啊!真是像开门那样,给
了你锁匙,你就掌管着它。看了上下文,便清楚(至少会具体些)捉摸到「钥匙」的意
思。
在路10:42耶稣说玛尔大的妹妹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这是指甚么呢?看
回前面几节自有分晓,原来玛尔大为侍候耶稣忙碌不已,但玛利亚却坐在主前听祂讲话
。相信在当时她们很少与耶稣会面,难得有机会亲聆耶稣的教诲,当然胜过忙于繁琐的
事务;在招待客人方面,与其只顾安排茶点,而让客人冷清清地坐在一旁,倒不如跟他
闲谈还来得殷勤与热情。看了上下文,就知甚么是「更好的一份」。但愿我们都有这「
更好的一份」,好能在繁忙的香港生活?,平衡平衡。
又例如在玛∕太10:34耶稣说:「我来不是为带(来)平安,而是带刀剑。」刀剑
是甚么?是倚天剑屠龙刀吗?不是指这些!你看看下一节圣经便知了,耶稣说:「因为
我来,为叫人脱离自己的父亲,女儿脱离自己的母亲,儿媳脱离自己的婆母。」若连路
加福音12:51-53的平行文也参阅,则更加清楚它的意思,原来是指纷争,因为若果某
教友的亲友叫他说谎否认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或邀请他作出一些违反基督徒生活原则的
事,在这不能妥协要跟罪恶奋斗的情况下,「纷争」就出现了。透过上下文,你便可知
道原来「刀剑」是指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却不是指带着刀枪或武器。
D3)各种「背景」(诸如生活习俗,语风,时代背景等等)
从「活水」的例子也可看到背景的问题。在当时,水已是这么珍贵,活水更加紧要
,若你知道当时的生活背景或其他背景,你会较容易去了解他们某些字句的意思,这对
理解圣经有很大帮助。圣经中也不乏这些例子,例如:路2:7称耶稣为圣母所生的「头
胎男儿」,后来又有人对耶稣说:「你的兄弟在外边找你。」(参阅谷3:31-32)有
人看了便会问:「既然圣经明明写着耶稣是‘头胎男儿’,又有兄弟,那么,圣母怎会
终身童贞呢?」(参阅路1:34)你看看当时的背景,看看这些词语是怎样运用,上述
的疑问便迎刃而解。原来不论后来该名婴儿有没有弟妹,犹太人都会将「头胎男儿」的
尊称给家庭中所生的第一个男性婴儿,他们也将堂兄弟表兄弟称作「兄弟」(见肋∕利
10:4,列∕王下10:13),这与我们中国人有点相似,即使时至今日,笔者有些侄儿
也是以「兄弟」来称呼自己的堂兄弟的,所以不能单凭这两句圣经作为推翻圣母终身童
贞的论据。你明白当时的背景知道词语怎样运用,就能懂它的意思。
又例如路加福音记载了耶稣的一段说话:「谁爱我,就要恼恨自己的父母,否则便
不配作我的门徒。」(参阅路14:26-27及其平行文,即玛∕太10:37)多严厉!要恼
恨自己的父母才可做耶稣的门徒,岂不是很不孝,而且明显相反第四诫!为甚么耶稣会
这样说呢?你又要知一些背景了,原来在这句圣经?,路加保留了犹太人的语风--即
讲说话的风格,它是没有比较级的,即是没有「爱我多些,爱他少些」这样的说法,他
们不会这样说话,却会说得很极端:「你要不就爱我,要不就恨我。」如果是「爱少些
」就说「恨」,所以你只要明白这些背景,就会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是:爱天主在万有之
上,不应爱父母超过爱天主。笔者有个朋友对任何人说话时都先「问候」人家的娘亲,
而且还不停地「问候」,初相识时还以为他无缘无故骂自己,气得很光火!认识久了,
明白他这种「语风」,知道这是他的「口头禅」,本身没甚么恶意。圣经看多了,自然
也会熟习它的「语风」,愈看愈易明。
另一个要看背景的例子,就是伯∕彼前2:11-17及宗∕徒5:29,伯多禄前书说人
要服从政权,但如果你看宗徒大事录,又会看见宗徒们对犹太人的公议会说:「听天主
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这岂不是很矛盾?!那么,你要留意当时的背景了。原来犹太
人正迫害初期教会,反对耶稣是天主子,禁止人去传道,这是明显相反天主的旨意或诫
命的情况,因此,当两者有冲突时,我们当然应以天主的旨意为依归,但如果那政权是
合法的合理的没问题的,那么权柄来自天主,它是天主的工具,当它给人合理正确的命
令时,我们应该服从。所以,这两段圣经并非矛盾,因为背景不同嘛!在今日的生活中
也有类似的情况,也许你曾听说过,医生叫这人不要吃鸡蛋了,因为胆固醇很高,却叫
那人吃鸡蛋,因为有营养,若你只看这两句说话,又会引起疑惑:「到底应吃鸡蛋还是
不应吃呢?」原来两者有不同的背景,这个病人不可以吃胆固醇的食物,就不要吃鸡蛋
了,那个却需要鸡蛋?的营养,就要吃了。了解当时的背景就更能明白那些说话根本没
有矛盾。
当然,我们不会一下子就全部知道所有圣经的背景,但知识是累积来的,正如俗语
所说:「一次生,两次熟」,听多些圣经讲座和课程,看多些圣经注释,也就识得多了
,便会渐入佳境。
D4)修辞
要寻找「文字意义」,也可看看「修辞」。修辞有许多种类,本文只简略介绍以下
三种:比喻,夸张法及拟人法。
D4a)比喻
「活水」一词很明显是一个比喻。圣经?有没有比喻呢?有很多!耶稣说:「我是
葡萄树,你们是枝条。」(若∕约15:5)大家一望而知这是比喻了。既然这是个比喻
,那么我们便用比喻来了解它,相信没有人会因这句圣经而认为耶稣真是一棵树,在祂
身上有许多树枝和许多葡萄。若有人这样推论,他一定错,因为这是比喻但他却不用比
喻来理解。
我们以前看粤语长片时,有时会听见人这样说:「那个‘衰?’(指他的丈夫,这
都是比喻)又去了狐狸精那?。」「狐狸精」这个名词也是比喻,代表着那个与她丈夫
有不寻常关系的女人,人们一听就自然会明白:那个丈夫去了外遇那?。圣经有些地方
都提及「狐狸」,耶稣说:「你们去告诉黑落德这只狐狸...,」(参阅路13:31-
32)当然,黑落德并非一只有尾巴的狐狸,这是个比喻来形容黑落德。耶稣和写圣经的
(人性作者)都是人,他们都会用人的语言、人的表达方法来说话。在另一处耶稣说:
「狐狸有穴,飞鸟有巢,但人子却无枕首之地。」(参阅玛∕太8:20)当然,这?虽然
也提及狐狸,但你也自然会听得出这处所说的狐狸,是指有尾巴、有四只脚、咀巴长长
的狐狸,而不是比喻了。其实有时看圣经真不太困难,在你的灵修上--即不是释经那
么深入的层次,你只消用一颗平常心,就像我们日常谈话读书那样,你都可以理解到圣
经的。
D4b)夸张法
修辞中有「夸张法」,例如耶稣说:「如果你的手使你跌倒,便砍掉它。」(参阅
玛∕太5:29-30)假若我们搬字过纸地遵照这句福音的教训去做,真不知我们会变成
怎生样子了!这些句子其实是夸张的讲法,切勿搬字过纸地理解。我们平时也会用夸张
法的,比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化了灰我都认得他」,称赞某人熟识圣经时又会
说:「他对圣经很熟的,一揭就揭到了。」是不是真的只需揭一下,就正好揭到那章那
节呢?相信未必!但是我们却会用这样夸张的说法来形容他很熟圣经。耶稣说:「如果
你的手使你跌倒,便砍掉它。」夸张地表示一份壮士断臂的决心,你依从圣经的教训跟
随天主的圣道去生活,你就要有这种决心,但却不是叫你拿起张刀来砍自己。如果我们
明白这些原则,就不致懂错圣经了。
D4c)拟人法
至于另一些修辞,例如拟人法,我们中国人也经常使用。「啊!太阳走了出来,哈
哈地笑,跟月亮姐姐说起话来。」这些明显是拟人法。我们读要理问答时,都知道天主
是无形无像的纯神,但你看圣经时,又会看到「上主的右手扶持我」(参阅咏∕诗18:
36),天主又会趁晚凉时到乐园?散步(参阅创3:8),既说祂无形无像,为何会有右
手呢?又怎会有双脚去散步呢?皆因这是拟人法的表达!其实圣经不是西方的产物,而
是中东--即东方人的作品,它所写的是很接近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所以不
要以为看圣经是十分困难的一回事。要很深入了解当然不容易,但平时灵修看圣经,大
概不成问题。
D5)文体类型--了解人性作者文字意义的先决条件
在咏∕诗98:8,你会见到「江河拍手鼓掌,山岳舞蹈欢唱」的句子,照字面来看
即是河流会拍手掌,山岭又会跳舞,还会唱歌,若未看上文也许会感到莫明奇妙,但现
在相信大家都会知道它是拟人法的表达。另一方面,它亦涉及「文体类型」,这是一首
诗歌,我们就应按诗歌来理解它,正如不少热恋中的情人也曾向对方说:「你是我生命
中的太阳。」「太阳」固然是个比喻,听者不会理解成那个会发出热和光被九大行星围
绕着的太阳,而它亦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说法,我们听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说话时,又自
然会用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角度去听去了解,从而明白到这句说话表达出自己在对方心
目中是多么的重要!刚才提及的圣咏都是这样的,「江河拍手鼓掌,山岳舞蹈欢唱」是
富有诗情画意的说法,属诗歌的文体,所以你不应照足字面,搬字过纸地或按地质学的
角度去理解它,否则你会懂错意思。如果它是诗歌体,你就用诗歌的形式去理解好了。
此外,圣经中有些书是称为「传记」的,它们就像三国演义那样的「文体类型」。
众所周知,三国志是严谨的历史著作,但三国演义则是借用那些严谨历史中的人物和事
情,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作者主要不是讲述历史,所以亦不会十分注重它的历史资料
的准确性,却会传达许多重要的讯息,例如:标榜着刘关张等人的义气,做人要忠君爱
国,不要像曹操那样奸恶等等。圣经也有这些像三国演义的传记文体,如艾斯德尔传∕
以斯帖书、友弟德传、多俾亚传等等,它们主要不是讲述历史,?面的历史资料不太准
确,所提及的时代、或某某君王在那?那?的时候,若用历史去对照,你会发觉有时根本
不是那回事,可能那个君王已经不知死了多少年,然后才说他在某个地方做过某件事,
可谓完全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形就好像说「李柱铭做中国共产党主席时,大兴土木.
..,」一听就知道它所说的不是一个严谨的历史叙述。这些传记主要是想透过某个时
局和人物去讲个故事,藉此传达一些讯息,这才是它们的重点所在,所以你不要从一个
严谨的历史角度去理解它,否则你不仅会失望,而且还会错过它的主要讯息。
圣经中还有许多文体类型,例如历史、法律、礼仪、信件、戏剧、寓言...,我
们按着它们的文体类型来理解,对掌握圣经的讯息会有一定的帮助。
E)怎可找到「属灵意义」--即神性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以上介绍了一些了解人性作者的「文字意义」的方法和原则,包括上下文、背景、
修辞中的比喻、夸张法、拟人法和文体类型。至于要了解「属灵意义」--神性作者要
表达的意思,即天主想说甚么,则比较困难,事实上是不容易考究的,要有天主的启示
才能明了,例如:在创世纪第三章,若没有天主的启示,我们便很难知道原来天主在原
祖父母犯罪后,对蛇所说的话:「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
,她的后裔要踏碎你的头颅,你要伤害他的脚跟。」(创3:15)是预许将来有救主耶
稣救赎世界,踏碎(得胜)魔鬼。
又例如依撒意亚∕以赛亚先知书第七章,当时以色列已分裂为南北两国,南国犹大
因不愿联同北国以色列及阿兰合力抵抗亚述帝国,以色列及阿兰便先发制人攻打犹大,
犹大不敌,情况岌岌可危,其君王阿哈次便想向亚述求救,上主派遣依撒意亚先知叫阿
哈次放心,只管依赖天主,不要求助于亚述,并愿赐下任何征兆,作为凭证,但阿哈次
却说:「我不要求,我不愿试探上主。」说出来就相当好听,其实就是「不要跟我说这
一套,还是找亚述帝国帮手好些。」有时我们都会这样,美其名说得很动听,不过,原
来内?却是不太好的东西。虽然阿哈次不要,但依撒意亚仍给他一个征兆,就是有个女
子要生一个婴孩,人家称那个孩子为「厄玛奴耳」,意思就是天主与我们同在,后来,
王后真的生了个孩子,他就是后来的希则克雅君王。这个征兆当时应验了,人们也以为
它的讯息已经圆满了,直到玛窦福音,我们才清楚看到原来那个「厄玛奴耳」∕「以马
内利」是指主耶稣,祂才是真正的「天主与人同在」!这就是神性作者要表达的「属灵
意义」,是一些深层的意思,的确不容易看到。
E1)耶稣的阐释
那么,有甚么断定「属灵意义」的准则呢?共有四项。第一是「耶稣的阐释」,如
果是耶稣说了的,那么你大可相信。例如旧约要人遵守安息日,但耶稣告诉人:「安息
日是为人而(设)立的,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谷∕可2:27)耶稣这样阐释了,
你便大可放心,当再看到旧约的诫命时,便知道它们不是用来束缚人,而是作为一个指
标,为帮助人过一个更好的生活而设立的。
又例如在创2:24天主创造男女之后,指出「人应离开自己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
,二人成为一体。」祂所立定的婚姻原本是叫人终身相爱相守,是禁止离婚的。但在旧
约时代,梅瑟∕摩西因为人的心硬,迫不得已作出暂时的让步,容忍人们离婚,这并没
表达出天主完美的意思。有一次,法利塞人问主耶稣许不许丈夫休妻,祂重申上述创2
:24的说话,表明婚姻的神圣,它是不可拆散的(参阅谷∕可10:1-12,玛∕太19:3
-9)。主耶稣阐释了创2:24的说话,我们就清楚知道婚姻必须终身相守了。
第三个例子就是否认复活的撒杜塞人与主耶稣辩论,他们引述申25:5-10有关「
代兄弟立嗣」的法律,向祂提出「七兄弟先后同娶一妻,在复活时她究竟属何人妻子」
的难题,主耶稣答覆时直接说他们没明了经书,之后,便澄清人死后如同天使一样不娶
不嫁,并以荆棘篇(即出3:2-6)中的说话,指出天主既自称是亚巴郎、依撒格及雅
各伯的天主,所以自然他们仍然存在,他们虽已死去,但还同天主来往,与天主联合,
可见人死后仍有生命,在天主前仍是活着的(参阅玛∕太22:23-33,谷∕可12:18-
27及路20:27-40)。主耶稣既指出「天主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为
他都是生活的」,我们便可确认人死后并非灰飞烟灭,尽归虚无。
E2)宗∕使徒的阐释
第二就是「宗∕使徒的阐释」,例如刚才所说的宗徒给我们指出真正的「厄玛奴耳
」∕「以马内利」是主耶稣(参阅玛∕太1:22-23),那么,我们便可安心接受这个
讯息了。宗15记载在宗徒会议上(即第一个大公会议),宗徒们了解并宣布基督徒不用
受割损仍可得救(也可参阅迦∕加1-4及罗1-11),我们就知道这个旧约的割损礼,
对新约时代的天主子民并没有约束性的意义,即我们无需遵行割损礼。又例如旧约肋未
纪清楚记载着有些禽兽是不洁的,不可以吃,但伯多禄在宗∕徒10所载的神视经验中,
得悉在天主面前这些禽兽根本没有洁与不洁之分,有关的禁令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有时
间性的指示而已,宗徒解释了,你便可以放心去吃。另一些由宗徒阐述了的例子,诸如
:灭世的洪水预表了圣洗(伯∕彼前3:21),亚当是耶稣--这位未来的亚当的预像
(罗5:14)。
E3)悠久以来教会的传统
第三个断定「属灵意义」的准则就是「悠久以来教会的传统」--即圣传(或称传
统,又称为传承)。天主降生成人,与人同在,救赎了人类,并且透过与人相处这份活
生生的交往,启示了自己。与耶稣一起生活多年的宗徒,亲身经历了耶稣整个奥迹,祂
死而复活之后,教会诞生了,因着耶稣这个活生生的启示,教会便有相应的生活,包括
信念、教义、礼仪、传教活动、教会内团体生活的规则和习惯...等等,这一切--
教会历来的生活,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传统」了,而圣经就是在这个传统在这个充满
着天主启示的教会生活中,慢慢孕育出来的,它是教会生活的结晶,由此,教会生活成
了圣经活生生的诠释,圣经成了教会生活的客观准绳,静态的文字(圣经)与动态的教
会生活(圣传)互相照明。
以教宗(又称为罗马主教)的首席权为例,由初期教会开始,一直以来,伯多禄∕
彼得及其继承者均是整个教会有形可见的最高牧者,教宗首席的地位备受尊重。例如,
在宗徒时代末期,约于公元100年左右,格林多∕哥林多教会内部出现争端,当时的教
宗克肋孟致函作出干预,平息了她们(罗马以外的教会)内部的纷争,诚如香港圣神修
院神哲学院第9至10期内的一篇「教会最初三世纪的罗马首席权」文章所言,这干预「
就是罗马对自己权力和必然责任的自觉性。信中的要求也超越了友爱团结的限度:权威
性的语气,间中也带着威吓,企望对方的服从。格林多∕哥林多教会果然就范,听从了
克肋孟的忠告。(第230页)」
又以「通功」为例(通功,共融之意,不通功者,即被开除教籍),正如征祥出版
社和香港公教真理学会在1965年联合出版的《天主教史》(上册)第五十页所说:「古
代信友旅行时,必须带着主教的介绍信,好似今日的‘护照’。...主教的介绍信也
称作‘和平信函’或‘通功信函’,证明持信者确实属于通功的教会,可以准许他领受
圣体圣事。...(这一制度)也是整个教会相通功的有力工具。...每一位主教或
每一较大的教会,都有一张相通功的主教名录,‘和平信函’必按照这张名录签发,旅
行信友到达一地时,该地信友团体必按照主教名教接待他。因此我们想像得到,每一位
新主教上任时,定通知其他教区,某一主教陷于异端或裂教时,主教们必先获得音讯。
第三世纪初年,教宗翟斐林将蒙丹派份子逐出教会时,情况正是如此。(第47-48页)
...罗马主教的先决性的超越地位是最真实的。他是通功的中心,凡是在他的名单上
有份的,便属于教会,凡是从他的名单上除去的,便不再是教会的一员。任何主教只有
在与罗马通功的情况下,才能与其他主教契合无间。而罗马主教不需要仰诸别一位主教
,实际上他也不曾如此作过。(第50页)」
自初期教会以来,悠久的教会生活--传统都是如此,这正好是玛∕太16:17-19
所载耶稣立伯多禄∕彼得为教会磐石那段圣经的活生生的写照,不仅这段圣经显示出伯
多禄∕彼得的特殊地位,在若∕约21:15-17伯多禄∕彼得三次回覆耶稣「你爱我吗?
」的提问,对话中亦见耶稣将羊群(教会)委托给他;路22:31-32也记载在受难前夕
,主耶稣知道撒殚将要像筛麦子一样筛众宗∕使徒,祂没有为所有宗徒祈祷,却只为伯
多禄∕彼得祈求,为叫他的信德不致丧失,并且在他回头之后,坚固其他弟兄;而宗徒
大事录多处地方也明显看到伯多禄∕彼得的首席权(可参阅宗1:15-26,10:1-11:
18等处)。既然主耶稣立了伯多禄∕彼得为教会的磐石,所以不仅圣经有这样的记载,
整个传统--教会生活也体现了这一点出来。
E4)初期教会的礼仪
「初期教会的礼仪」是第四个断定「属灵意义」的准则。基督徒不相信石头是神,
所以我们不会向石头举行敬礼,基于怎样的信仰,就有怎样的礼仪表达出来。从初期教
会的礼仪,我们知道她们擘饼时,并不是当作一份回忆来纪念主耶稣,亦不会把那祝圣
了的饼酒视为饼和酒,却会确认为主耶稣的圣体圣血,这个初期教会的礼仪帮我们了解
在最后晚餐叙述中,及在格林多前书中有关圣体圣血的道理(参阅玛∕太26:26-29,
谷∕可14:12-16,路22:14-20,格∕林前10:16-17及11:23-34),而整个若∕
约6也清楚并详细地阐述耶稣赐下自己的体血,作为我们的永生之粮。初期教会礼仪的
意思与圣经的意思,两者非常吻合。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在1995年三版的《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第456至457页所载的游
斯丁《第一护教辞》(约写于公元150年)第66章就这样说:「在我们当中通称这个餐
食为感谢献,分享此餐的人,只限于相信我们所教导的是真理,而已领受了为赦免罪孽
得到重生的洗礼,并且实践基督所吩咐的生活的那些人。因为我们领受这些,并不当作
通常的饼和通常的酒,却是正如我们救主耶稣基督藉了上帝的道,成了肉身,为我们的
救恩而采取肉和血,同样按我们所受的教导,那用祂的祷词祝献了,然后用以营养我们
血肉的那餐,即不外乎那曾成肉身的耶稣之肉和血。因为众使徒在他们所作的回忆录(
称为福音书),就把那所受的命令递给我们,说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的时候,曾说:
‘你们也如此行来记念我,这是我的身体;’(路22:19)同样情形,祂拿起杯来,祝
谢了,说:‘这是我的血’,就递给他们。...」
F)「文字意义」及「属灵意义」的综合--「信德的类比」
研究了「文字意义」和「属灵意义」之后,现在我们将两者做一个大综合,教会传
统称之为「信德的类比」。「信德的类比」是甚么?就是注意信仰的一致性,这是一个
检视有没有解错圣经的基本标准,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因单看某段圣经,而误会它的意
思。例如:在玛∕太15:24,耶稣说祂被派遣,只是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但当你从
整部圣经(特别是宗徒大事录)来了解,你就会知道耶稣愿意拯救所有的人,而不是只
拯救以色列人,不过在次序上是以色列人先有机会接触救恩,外邦人居后。有了这个信
仰(或道理)作为基础,在看到上述这句圣经时,就不致随随便便妄下定论,因为我们
知道只此一处并不表达了完整的讯息,尚需要与其他圣经部份配合起来了解。
又例如罗马书说了「因信成义」--人之所以得救是出于信德,而不是靠善行(迦
拉达书和弗2:8-9也这么说),但雅2:14-26却说若没有行为(尤其指爱德),则信
德是死的,即使信了也是徒然。骤看起来,罗马书和雅各伯书互相冲突,其实是分别讨
论一件事的两面,分别论述不同的范围。实在,人在信主之后,便成了天主的子女,并
接受福音的教训,故此应有相称的圣善生活,所以,救恩虽是出于天主白白的恩赐,人
凭着信德接受,而不是靠善行赚取回来,但信德必产生善行(即爱德,可参阅迦∕加5
:6--唯有以爱德行事的信德,才算甚么),两者虽有先后次序之分--先是信德,
后是爱德,但却不能分割,难怪保禄在罗马书和迦拉达书前半部讨论完「因信成义」及
有关的救恩效果等教义之后,便即强调基督徒应有的圣善生活。有了这个信德的类比,
我们看罗马书讨论「因信成义」的经文时,就不会停在那?,只见树木不见树林。
又例如教会基于圣经的启示,肯定了耶稣同时是真人,又同时是真天主(可参阅四
部福音,尤其是路1:30-35,若∕约1及罗1:2-6,迦∕加4:4,斐∕腓2:6-11等
处),几个世纪后,教会便以「两性一位」这个词语说将出来,在信经?亦有「祂(耶
稣基督)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祂因圣神
由童贞玛利取得肉躯,而成为人。」今日有些新兴教会单凭某段圣经(或某几段)而否
认这个真理。他们给人解说时,片面地引述圣经,骤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但却因忽略
了「信德的类比」这个基准,便曲解了圣经的讯息。
对一般教友来说,骤耳听见「看圣经要顾及信德的类比」,可能会觉得有点困难,
但在平时灵修的层次却不应有太大问题。为甚么呢?因为我们是学过要理的,对教会的
信仰(或教义)有基本的认识,除非你没学好,若是如此,你应再去慕道,重学要理,
在慕道班?也有导师给大家讲解圣经。
G)总结
由上观之,我们更明白到为甚么要在教会内才可正确地理解圣经,因为圣经并非一
个人无端端在得闲无事的情况下找些东西来写。并非如此!它是在教会的生活?慢慢孕
育出来渐渐写成的。当面对不同的问题时,保禄∕保罗等宗徒写信鼓励不同的教会,教
导他们;又或者那些宗徒陆续去世,有需要写下耶稣的行实,所以会有福音写了出来。
圣经?各卷书就是这样逐渐写成。他们写的时候是经过了几十年的信仰反省,还经常参
与礼仪,浸淫在整个教会的生活当中,有自己慢慢形成了的神学概念,然后才写出来,
当然写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时代,例如得撒洛尼∕帖撒罗尼迦前书在公元五十多年就写成
,默示录∕启示录则可能约在公元一百年才问世,各卷书有先有后。
圣经正是这样在教会的生活?诞生的,如果我们不顾及教会对信仰的理解(即教义
、神学),不理会他们为甚么会这样举行礼仪,忽视当时的生活背景,不理会有怎样的
传统...等等,我们就很难清楚地明白圣经,所以看圣经(尤其是释经)是不能孤立
的,却应两者互动:即圣经和圣传(包括教会的训导、神学、礼仪、生活...等等)
,用两者的平衡来理解,甚至我们应探本溯源,要看看由初期教会一直以来,历代的传
授对该段圣经的看法,及教父的注释...等等,而不是今天在二十世纪看圣经,就只
顾及今天二十世纪的看法,否则我们很容易会犯了上文所说将「瓜」字懂成「发财」的
错误(尤其在特别的词句上),由于我们的信仰是一棒接一棒地传下来,如果我们断了
历史的脉络,我们很容易会错失许多宝贵的东西,并产生误解。
阅读圣经都是与主接近,聆听祂的话语--圣言,这是一份祈祷的经验,如果不是
天主愿意我们明白圣经,我们便无法领会,所以我们都应该祈求天主光照,怀着一颗开
放受教的心,让生命之路的向导--天主带领和指导我们,并在圣经中与主相遇。
正如在本文开始时所说,看圣经可以有不同的层次,要做严谨的释经当然不容易,
但对一般教友来说,要看得懂及从中得到一些做人处世的教训和指引,总不会太困难,
最难的是不肯拿起圣经来看而已。现在就请大家起步,一起去发掘个中的宝训,那么,
你就会体会到:「圣言就是天主。...在祂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若1:1
,4)又会如同伯多禄那样说:「主,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
s******t
发帖数: 2511
4
A10.教会训导为天主的话语服务
1——有朋友问道:「基督教没有教会训导这东西,天主教却有。有时,天主教的教会
训导限制了圣经的涵义,收窄了圣经的演绎。训导又常常改变,到底天主教的训导权限
去到那里?」小弟试回覆如下。
2——简单来说,天主教的教会训导并非高过天主的话语(包括书写的或传授的天
主圣言,即圣经和传授/圣传),它却是在圣神的默佑之下,为天主的圣言服务。
3——论及教会训导的服务性质,曾志罡着的《圣经与传授》第25页就指出:「服
务的性质是圣善地保管,无误地宣布,忠实地解释天主的话语。
4——所谓保管,并不是对天主话语的专权和垄断,或作任何限制与束缚;而是保
存,维护天主话语的纯洁与完整,使它免于乱真,使它不致走样,使它‘活泼灵通’(
希四:12),适应时空的需要,并在训导权的监督下,使信民能尽量活学活用它,务使
天主话语‘广布流传而大放光明’(得后三:1)。
5——所谓宣布,是训导权把天主子民对启示宝库中蕴藏的奥义所研习的心得与新
的领悟及发现,以最高权威的方式,而视为神启的真理提供出来,作为信友当信当守的
准绳。
6——所谓解释,...是依循圣经的原则与传授的教诲标准,在圣神辅导之下,
正确地,决定性地把包含在启示宝库里的天主话语,加以清楚明白的讲解及阐释。」
7——该书第27页又说:「教会的训导权乃是以‘慈母与导师’的身份,保存、照
顾,由宗徒手中所接过来的这双胞胎的宁馨天儿──圣经与传授。她一方面把渗透于教
会生活里有异于宗徒正统的传授,加以排斥、净化;另一方面她永远维护着文书的和传
授的天主话语的圣洁与尊严,使天主子民能‘都由听而信,由信而望,由望而爱’。」
8——上文(第1至第7点)大概已说出「天主教的训导权限去到那里」了。
9——的确,若有人乱解圣经,散布些错误的讲法,教会应该指出圣经到底是有怎
样的涵义,不可让人随意解释演绎它,这实在不是「限制了圣经的涵义,收窄了圣经的
演绎」(虽然骤眼看来能给人「限制、收窄」的印象)。
10——说教会训导常常「改变」,所谓的「改变」其实只是表达方式的「改变」,
而非内容的「改变」。即使是中文的表达,50年前写的中文文章与今日写的无论在风格
和用字上都已有出入,同样在2001年,在香港或在台湾或在大陆写的中文文章也有点不
同,何况在二千年来,教会要在不同地方、文化中讲述天主的启示!在圣经成书的时代
堕胎并不常有,但今天就十分普遍,圣经没明言「不可堕胎」,却有教人「不可杀人」
(十诫,见出20),教会为适应时空的需要,就基于圣经的教导(「不可杀人」这诫命
的精神和原则),灵活地应用在今日的情况和处境中,故此反对堕胎。表面/表达方式
就改变了,内容实在没有改变。
11——据小弟的了解,基督新教大概没有上文所讲的「教会训导」,但基督新教的
弟兄姊妹(尤其是初信的)基本上不是也接受他们的牧者所教导的吗?管见认为,在一
些基督新教弟兄姊妹的心中,他们的教会多多少少都有份「训导」的权威哩(虽然这份
「训导权威」是有别于天主教的)!
s******t
发帖数: 2511
5
A11.教皇无误的真正意思
误解者说天主教有“教皇无误”的道理,并大概是单凭这四个字的字面意义,把它误解
成教皇“随时”无误,甚至在各方面,包括“杀人”和“科学”(例如:伽利略事件)
的判断上是无误的,就连在“政治上”都可以发挥“无误”的影响力。“教皇无误”即
赋予教皇“无上权柄”,甚至操有生杀大权。本人现讲述一下天主教对“教皇无误”究
竟有怎样的内容。
首先,天主教给它的中文名称不是“教皇‘无误’”,而是“教宗不能错权”。“
教宗不能错权”不是说教宗做甚么、说甚么也不会出错。他是会出错的,也会犯罪跌倒
,需要告解,需要被主耶稣救赎。
其实“教宗不能错权”这名称指明它是教宗在其“职务上”(不是教宗本人)所拥
有的一种特别的“权柄”,但“教皇无误”这名称实在容易引起误会,使人把“教宗不
能错权”的意思错误地放在教宗这“个人身上”,而且还把这个特别的权柄扩大到无边
无际,以为教宗的一举一动说每一句话都不会有错,又不会犯罪和做错事,甚至连买东
西也不会买错!
教宗的“不能错”正源于教会的“不能错”,梵二《教会宪章》第12号就指出:“
信友的全体由圣神领了傅油(参阅若一2:20及27),在信仰上不能错误;几时‘从主教
们直到最后一位信友’,对信仰及道德问题,表示其普遍的同意,就等于靠着全体教民
的信德的超性意识,而流露这一﹝不能错误的﹞特质。”而教会之所以有“不能错”这
恩典,是源于主耶稣在若14:17,15:26,16:13的许诺:祂派遣圣神这个真理之神来领
导教会,圣神领导教会到达真理,帮助他们固守真理,因为天主的启示是不能错误的真
理,教会将天主的启示忠实地陈述出来,所以教会在“定断”有关信理和伦理的道理时
能够“不能错”,在弟前3:15就说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础”。
好了,教会有这么多人,由谁来代表整个团体去宣布或钦定某项真理呢?这个问题
就正如某个团体需要向外宣布一些正式声明或发出一些信件时,由谁来宣布或签发文件
呢?当然会找该团体的负责人或最高领袖来代表整个团体宣布了!同样,教宗作为教会
有形可见的最高牧者和导师,自然由他代表着整个教会去钦定某项真理。梵二《教会宪
章》第12号就说:“几时主教团的首领、罗马教宗,以全体基督信徒的最高牧人与导师
的身份,在信仰上坚定其弟兄们(参阅路22:32),以决断的行动,宣布有关信仰与道
德的教理,他便以自己职位的名义,享有这种不能错误的特恩。”
所以,教宗用这“不能错权”时,其实是他以整教会的最高牧者和导师的名义,代
表着整个教会宣布某些当信的道理,而非他个人地发表“自己的”、“私人的”东西。
他定断当信道理时,必须与整个教会的信仰吻合,才能运用“不能错权”。
这个“不能错”的训导权其实并非高过天主的圣言,梵二《启示宪章》第10号清楚
表明:“教会的训导权,并不在天主的言语之上,而是为天主的言语服务。”“不能错
”的特恩只限于“信理”及“伦理”的范围,运用时不是教宗随随便便说句闲话也视作
“不能错”的训导,而是要正式地,以决定的行动来宣布该项教理,《天主教法典》第
749条第3项就明言:“任何教义,除非是明显地如此决定的,不得视为以不能错特恩所
决定者”。
那么,教会的“不能错”既源于圣神,为何教会又做出许多错事来,中世纪时教会
也曾有腐败的日子,岂不是“教会有错”才对吗?
教会虽然有圣神这个真理之神的带领,但其成员都是有人性软弱的人,教会在“实
践”福音教训时,是会有犯罪跌倒的可能,就正如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宣认天主是全能的
,祂会眷顾我们每一个人(在“陈述”这端真理上是没有错的),但当有困难危险的时
候,我们又未必信靠天主(将这端真理“实践(或应用)”在生活上时则能够“出错”
,没按真理而生活)。虽然“陈述天主的启示和真理”,跟“按这些真理、按福音而生
活”彼此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仍属两个不同的大范畴。10.教宗和教会的“不能错”
是属于“陈述真理、定断信理和伦理”的范畴,并非“实践福音教训与否”的范畴。教
宗和教会的“不能错”是说教会“定断”信理和伦理时“不能错”,而不是说教宗和教
会在“实践”信仰时“不能错”,或不会犯罪跌倒。
让我在此总结一下上述的内容,就是:
A)教皇在何时无误?他以最高牧者和导师的身份,代表整个教会发言时,但他受
着严格的限制,他运用“不能错权”时,要联同整个教会,与整个教会信仰吻合,并正
式地、以决定的行动来宣布该项教理。
B)在那一方面无误?只限于定断信理和伦理时。C)教皇无误背后基于甚么无误
?基于教会的不能错,最终是基于圣神的不能错。
s******t
发帖数: 2511
6
A12.圣经肯定圣传和教会训导
1-承接着“浅谈圣经、圣传及谁是‘新教’”的讨论,也许可以补充一些肯定圣传(有
时又称为口传、传授或传统)和教会训导的圣经章节,以供各位参考。
2-例如在得/帖后2:15,保禄/保罗说:“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稳定,要坚持你
们或由我们的言论,或由我们的书信所学得的传授。”可见,要坚持的,不仅是圣经,
也是圣传。
3-也许在斐/腓4:9,保禄/保罗亦甚清楚地指出信徒不仅是接受圣经,也接受圣传:
“凡你们在我身上所学得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到的:这一切你们都该实行:
这样,赐平安的天主必与你们同在。”
4-保禄/保罗在弟/提后2:1-2说:“所以,我儿!你应因那在基督耶稣内的恩宠坚强
起来,应把你在许多证人前由我所听的传授给忠信可靠的人,使他们也能够教导别人。
”保禄/保罗一方面在此并非叫弟茂德/提摩太“只”教导圣经所载的,而是传授“由
他所听的”,那么,另一方面,保禄/保罗也肯定那些被弟茂德/提摩太所教的人,不
“只”要听圣经所载的,也要听弟茂德/提摩太的传授了,如此说来,保禄/保罗无疑
也肯定了弟茂德的训导权威(那时,弟茂德/提摩太早已被祝圣为主教--某地方教会
的首长了,见弟/提前1:3及弟/提后1:6),的确,在弟/提前1:3,4:11,6:2,弟后
4:2,保禄/保罗多次提及弟茂德要去训导信徒,他对弟铎/提多也是一样(见铎/多2
:2)。在路10:16耶稣更对宗徒们说:“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这样看来,教会
确是有其训导的权威的,弟/提前3:15也说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础”哩!
1 (共1页)
相关主题
從前所珍愛圣经十讲[zz]
基督教的本质就是智慧篇 (Catholic Bible)
擘饼纪念主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8) 炼狱与大赦
圣周献礼----记念主耶稣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9) 圣洗圣体告解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5) 教宗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16) 该入那个教会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7) 因信成义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误解 (4) 大淫妇和默示录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2003年圣诞子夜弥撒讲道词 (ZZ)洪予健 牧師 bio.
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的误解 (2) 圣经,圣传,教会训导ZT: 幾種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圣经话题: 教会话题: 天主话题: 耶稣话题: 训导